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突显

突显

突显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445篇,主要集中在语言学、常用外国语、汉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1篇、专利文献64篇;相关期刊267种,包括人类工效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外语教学等; 突显的相关文献由522位作者贡献,包括何沛、刘志华、刘春波等。

突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81 占比:85.62%

专利文献>

论文:64 占比:14.38%

总计:445篇

突显—发文趋势图

突显

-研究学者

  • 何沛
  • 刘志华
  • 刘春波
  • 司晓喜
  • 唐石云
  • 张凤梅
  • 朱瑞芝
  • 李振杰
  • 苏钟璧
  • 蒋薇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寅
    • 摘要: 体认语言学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观和后现代哲学的人本观提出了一个全新认识:语言具有体认性。如在较大的静态场景中移动的较小事物会更引人注意,这是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经验,学界从中总结出了一条十分重要的体认方式“突显原则”。本文基于此简析了英语中的词法成因,特别是“词类划分、转换、屈折变化、名词可数性”等,这不仅在理论上具有新颖性,而且在教学上也具有实践性。
    • 丁芳芳
    • 摘要: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通过转喻、隐喻、心理扫描、突显等认知机制对持续时间副词“仍然”的多义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转喻是“仍然”词义生成的认知理据;(2)它的词义延伸依赖隐喻的认知思维结构;(3)本义和扩展义组成一个包含图式、范畴和次范畴的复杂网络。
    • 胡颖
    • 摘要: “一M+X于+一M”作为一种典型构式,句法结构特别且具有凝固性,包含了差比义和遍指义两种构式义,语用功能多样,体现为预设功能、强调功能和突显功能。构式“一M+X于+一M”与“一M+X过+一M”语法特征虽高度相似,但在比较结果的适用范围、比较结果的语义偏向以及构式的主观性程度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不同。
    • 胡颖
    • 摘要: “一M不如一M”是现代汉语常用构式之一,句法结构上,符合差比句的基本结构,包括比较主体、比较基准、比较标记、比较点和比较值五个部分,不同于有固定两个比较项的一般比较句,该构式由具有明显指代功能的“一M”充当比较项。语义上,通过递次比较和周遍比较两种方式而产生了序列递减义和遍指否定义双重构式义,且两者具有历时联系。语用功能方面,主要表现为突显功能、主观性和评价功能三个方面。
    • 柴同文
    • 摘要: 语言符号在本质上属听觉性质,具有线性特征。这一特征在音系结构、词法结构和句法结构上体现为各组构成分的横组合关系;在语义上则体现为时间、空间以及各类逻辑关系。从认知的角度来看,这种线性特征反映了人类感知世界和识解经验的特殊方式,从突显和邻近原则等角度均能做出合理解读。
    • 胡颖
    • 摘要: “一M+X过+一M”不论是形式还是功能,都表现了其作为典型构式的语法特征。句法上,“X”多由性质形容词充当,“一M”的指代功能显著。语义上,存在两种不同的构式义,分别是递进性差比义和非递进性遍指义,两种构式义也存在着内部的演化规律。语用功能方面,在意义上主要体现在主观性和突显度,形式上体现为紧凑性。
    • 胡颖
    • 摘要: "一M+X过+一M"不论是形式还是功能,都表现了其作为典型构式的语法特征.句法上,"X"多由性质形容词充当,"一M"的指代功能显著.语义上,存在两种不同的构式义,分别是递进性差比义和非递进性遍指义,两种构式义也存在着内部的演化规律.语用功能方面,在意义上主要体现在主观性和突显度,形式上体现为紧凑性.
    • 蒋平
    • 摘要: 关于汉语零形回指的先前研究多重视主语及相关位置上的先行语,对宾语为先行语的零形回指关注很少.基于自建的汉语零形回指语料库,本研究发现宾语为先行语的零形回指范畴中的一个主要类型是存现宾语的零形回指,与其他结构中的主宾语情况相反,在存现结构中宾语为先行语的零形回指远高于主语为先行语的零形回指.本文认为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关系理论以及主题性等观点可以充分解释汉语存现宾语比其主语更具认知突显性以及在零形回指中获得更高可及性问题.
    • 杨艳琴; 张辉
    • 摘要: 本文考察了自上而下加工和自下而上加工两种不同的突显对二语代词理解的影响.研究发现,动词类型对未习得组和习得组学习者的代词理解结果均有影响,而代词颜体(颜色与字体)突显只影响未习得组学习者的代词理解结果,且两种突显在未习得阶段的代词理解结果上有边缘显著的交互作用.本文在竞争模型框架下,用频率效应和注意力假设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突显在二语代词学习中的作用.
    • 邵红卫
    • 摘要: “A跟B一样(X)”句式可以表示比较,也可以表示比拟。当表示比较时,差异不但体现在语音形式上,也体现在句法形式上。比较句中,人们对B的语义特征认知上单一,因此句式中的“X”可以省略;比拟句中,当人们在认知上共同认为B是“X”的典型成员,X也可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