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秦淮河

秦淮河

秦淮河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104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建筑科学、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0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25篇;相关期刊602种,包括散文百家、江苏水利、中国钓鱼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运河与区域社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华东七省(市)水利学会第二十五次学术会议、2010城市道桥与防洪第五届全国(国际)技术高峰论坛等;秦淮河的相关文献由1142位作者贡献,包括孙峰、叶兆言、花剑岚等。

秦淮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40 占比:96.92%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75%

专利文献>

论文:25 占比:2.33%

总计:1073篇

秦淮河—发文趋势图

秦淮河

-研究学者

  • 孙峰
  • 叶兆言
  • 花剑岚
  • 杨立森
  • 朱自清
  • 黑白
  • 池莉
  • 王伟
  • 雷虎
  • 黄家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朱小飞; 董敏; 张瑜洪(整编); 王振航(设计);
    • 摘要: 红白相间的健身步道沿着河流蜿蜒延伸,河道两岸生机盎然,美人蕉、灯芯草、芦苇等水生植物在微风中摇曳生姿。放眼望去,河水碧波荡漾,水鸟穿梭飞翔。作为历史文化名河,秦淮河经过整治后焕发新颜,一派水绿相生、亲水休闲的景象。如秦淮河一样,按照“幸福河”理念建设的一条条示范工程,正在江苏省各地越来越多地呈现。近年,江苏省以幸福河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在不断提升区域防洪排涝标准的同时,优化了沿线水生态环境,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 丛敏
    • 摘要: 南京市鼓楼区一中心幼儿园距离秦淮河500米左右,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让幼儿园自2006年起就延续着每月去一次秦淮河边远足的传统。2016年起,我园开始进行“幼儿园行走课程”实践研究。行走课程的理念是“自然·生活·亲历·生长”,主张拓展幼儿的生活圈层,支持幼儿在与人、环境和事物的真实互动中,以特有的学习方式获得经验并表达、表现自己独特的视角。
    • 王晨; 陶孟; 李爱民; 施鹏; 杨江华; 王志浩; 张效伟
    • 摘要: 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其生物多样性受城市化进程影响面临严重威胁,而物种资源调研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较形态学监测是一种简单高效、灵敏度高的新型监测技术。为探究秦淮河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及鱼类的生物多样性,于2019年7月,采用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对其进行了探究,并分析了秦淮河上下游间的差异及环境因子对其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秦淮河共监测到浮游动物13属22种407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浮游植物85属60种4445个OTUs,底栖动物16属17种212个OTUs,鱼类53属44种1663个OTUs。其中浮游动物以游泳轮虫目(Ploima)和双甲目(Diplostraca)为主,共占浮游动物63.37%,浮游植物以隐藻门(Cryptomonas)和褐藻门(Ochrophyta)为主,共占浮游植物88.11%,底栖动物中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占比最高,达91.67%,鱼类中鲤形目(Cypriniformes)占比最高,达69.99%。与秦淮河历史形态学监测数据相比,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在物种丰度鉴定方面显著高于传统形态学鉴定的物种丰度。通过主坐标分析和PERMANOVA检验,发现秦淮河下游、上游南支和上游北支间有极显著差异(P<0.001)。其中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和底栖动物受分组影响更大,分组对鱼类的影响相对较小。下游α多样性较上游更为贫乏,上游南支(南京)α多样性较上游北支(句容)更丰富。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均表现出了明显的随距离增加而衰减的趋势。冗余分析表明,较低营养级的生物对环境因子的变化更为敏感,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总氮、总有机碳、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和溶解氧。鱼类的影响因子为溶解氧、总有机碳、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研究通过对秦淮河生物多样性的调研,可为秦淮河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 任平生
    • 摘要: 夫子庙地区是金陵乃至整个江南数一数二的繁华之地,这里有江南贡院,有瞻园,有桃叶渡,有白鹭洲,有乌衣巷,还有大名鼎鼎的秦淮河。在这片历史底蕴深厚、文化气息浓郁的老城南地区,多少文人墨客流连忘返、魂牵梦萦。非常有幸,当代花鸟画名家杭琮元先生就生于斯、长于斯、成名于斯,让我等外乡人甚是艳羡。
    • 耿晓明; 马钰
    • 摘要: 城市河道管理被摆在生态发展的重要位置,其管理理念和智能化的管理方法日益更新,以南京市秦淮河河道管理为例,从经费保障、涉河项目监管、河道巡查、部门协作、信息化等方面梳理了河道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总结有效经验的基础上,针对问题提出了四级巡查、积分制、市民监督等创新做法,为类似城市河道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 陈鲁民
    • 摘要: 想象力刘禹锡的想象力是一绝。《乌衣巷》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凭吊昔日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却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诗句引导人们去思考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蕴含着深刻的寓意,语虽极浅,味却无限。实际上刘禹锡根本没去过南京,这诗完全是凭想象写成,而且一写就是五首,冠之为《金陵五题》。其中,脍炙人口的《乌衣巷》就是这一组怀古诗的第二首。没去过南京就能写出如此漂亮隽永的游记诗句,绘声绘色,情景并茂,只能让人由衷赞叹。这就是诗人的想象力,不服不行。
    • 陈杰
    • 摘要: USANA葆婴在尝试一系列创新与变革,始终坚持以顾客中心,持续提升客户体验。2022年9月,USANA葆婴“健康生活体验馆”暨江苏省分公司重装开业。这是USANA葆婴在国内建设的首个“健康生活体验馆”,毗邻南京地标秦淮河,由曾荣获德国红点设计大奖的设计集团历时数月打造。USANA葆婴“健康生活体验馆”的环境设计完全摒弃了传统的办公模式,力求从USANA葆婴“成为世界上最健康的大家庭”的企业愿景出发,将品牌价值观与产品、空间有机融合,创造出沉浸式空间体验,有效地将信息与情感传达给所有人。
    • 茅以升; 李蕊(整理)
    • 摘要: 立志造桥归国为民幼年经历的一次桥梁挤塌事故,对茅以升产生了深远影响。1905年的端午节,位于秦淮河夫子庙的文德桥上挤满了观看龙舟比赛的大人和孩子,由于年久失修,文德桥一侧的栏杆突然倒塌,桥身随即倾覆,数百人落水,多人溺水而亡。那时年仅9岁的茅以升正在南京求学,他的一个小伙伴不幸在这次事故中丧生。在断裂的文德桥边,他说:“我长大后一定要做一个造桥的人,造的大桥结结实实,永远不会倒塌。”
    • 李婷
    • 摘要: 故事缘起一个地区持久以来的文化发生与历史传承,积淀成有别于其他区域的特色文化,谓之文化的地方性。“十朝都会”的兴衰繁华,秦淮河畔的桨声灯影,苍黄钟山的虎踞龙盘,这些赋予了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有明时砖、晋时瓦,还有“一城、二马道、三瓮城、四城门”的中华门……它们不仅是独特的城市名片,也是宝贵的课程资源。
    • 王玺
    •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史的见证。保护好、开发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意义非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可以推动文化和旅游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文章以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秦淮河流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调查和研究,尝试性提出了一些让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同文旅发展“双赢”的措施建议,希望能为相关领域带来创新思路和实践经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