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益气活血

益气活血

益气活血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36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26篇、会议论文50篇、专利文献4860篇;相关期刊360种,包括光明中医、河北中医、吉林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42种,包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国际学术大会暨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年会、北京结直肠肛门病学术交流会暨卢克捷学术思想研讨会、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论坛暨第二届黄河心血管病防治论坛等;益气活血的相关文献由3081位作者贡献,包括王辉、姜作玲、王炳胜等。

益气活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26 占比:19.98%

会议论文>

论文:50 占比:0.81%

专利文献>

论文:4860 占比:79.20%

总计:6136篇

益气活血—发文趋势图

益气活血

-研究学者

  • 王辉
  • 姜作玲
  • 王炳胜
  • 付建家
  • 付立家
  • 刘秀芳
  • 张敏州
  • 杨霓芝
  • 洪毅
  • 王承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佘瑞宁; 方锐; 周月; 葛金文
    • 摘要: 本文总结葛金文教授基于“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理论,运用脑泰方治疗高血压脑小血管病(hypertensive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HT-CSVD)的学术观点。葛教授认为,气虚血瘀作为本病的根本病机,贯穿于始终。以“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为理论指导,以脑泰方为基础方,临证化裁,发挥益气活血通络之功效,疗效确切,体现了中医药治疗HT-CSVD的特色和优势。
    • 梁雅慧; 公维军; 杨傲然; 周天; 何静
    •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对脑卒中后疲劳的疗效。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2017年3月—2019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疲劳病人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基础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病人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评估病人疲劳程度、睡眠质量、抑郁情绪、运动功能、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且观察组减少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病人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Fugl-Meyer评分、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MADRS评分降低更明显,Fugl-Meyer评分、SS-QOL评分升高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疲劳病人的中医证候,显著缓解病人的疲劳程度及睡眠质量、抑郁情绪、肢体运动功能等相关影响因素,从而提高脑卒中病人的生活质量。
    • 罗晓欣; 周曼丽; 冯宇; 兰晓栋; 金梦雨; 徐思琦; 简维雄
    • 摘要: 目的:对运用中医益气活血为原则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为中医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纳入以益气活血为治疗原则,观察组采用中西结合、以中医为主的治疗,对照组以西药常规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严遵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应用RevMan 5.3软件对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疗效指标有:心绞痛治疗有效率、心电图改善及有效率、中医症状改善及有效率。结果:总纳入10篇文献,Meta分析心绞痛治疗有效率为RR=1.29,95%CI为1.08~1.55,Z=2.78,P=0.005,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RR=1.43,95%CI为1.29~1.59,Z=6.85,P<0.00001,中医症状改善有效率为RR=1.29,95%CI为1.18~1.42,Z=5.41,P<0.00001。结论:以益气活血原则为指导,在心绞痛发作频率及程度、心电图改善及中医症状改善方面,运用益气活血中药加常规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 仝彤; 肖锐; 孟伟
    • 摘要: 郭维琴教授在总结长期临床经验后提出气虚血瘀是冠心病的根本病机,内伤七情、劳逸饮食失调等引起肝脾功能失调是导致气虚血瘀的重要原因,因此冠心病病位在心,与肝脾密切相关,治疗时注重从肝脾出发,通过疏肝调肝以益心、理脾益胃以养心、肝脾同调以补心,结合益气活血法,气血同调,标本兼顾,临床效果确切。
    • 马莉; 李玉红; 王保和; 谷旭放
    •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黄芪-丹参”治疗心肌梗死(MI)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TCMSP,筛选出“黄芪-丹参”的活性成分;利用GeneGard和OMIM检索MI相关靶点;利用Biogenet分别对药物与疾病靶点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构建,并提取交集网络中“黄芪-丹参”治疗MI的核心靶点;利用Omicshar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二级分类富集,利用Metascape对核心靶点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85个药效成分、药物靶点1239个、疾病靶点3678个,最终获得关键靶点251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250条。治疗MI主要有效成分为山柰酚、木樨草酸、丹参酮ⅡA等,关键靶点为APP、ESR1、TP53等。与MI关系密切的富集通路为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MAPK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P3信号通路等。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揭示了临床常用益气活血药组合“黄芪-丹参”的多途径有效抗MI作用的分子机制;同时,对本课题组后续研究的开展起到了奠定作用。
    • 李奔; 赵泉霖; 王贞贞; 姬翔
    • 摘要: 糖尿病性心肌病是常见的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与钙离子失衡、线粒体损伤、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等有关。通过对糖尿病性心肌病病因病机的论述,从黄芪和当归的作用功效及配伍应用、现代药理研究等方面综述糖尿病性心脏病治疗的研究概况。气虚血瘀贯穿糖尿病性心肌病病程始终,黄芪善补肺脾之气,能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当归归肝、心、脾经,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两药配伍,益气活血。黄芪、当归具有降糖调脂、抗感染、抗氧化、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血管功能等作用,从而能防治糖尿病性心肌病。参考文献43篇。
    • 乔琪; 苏娟萍(指导)
    • 摘要: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苏娟萍教授认为,该病多以脾胃虚弱为发病基础,血瘀为发病关键,病机以寒热错杂为主,治以辛开苦降、平调寒热为主,辅以益气活血,方以半夏泻心汤化裁,收效颇佳.该文浅析苏娟萍应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思想与经验.
    • 王玉兰; 李述捷; 孙军; 陈四清; 万凌峰; 朱垚; 陆明; 陈广梅
    • 摘要: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张继泽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医案,探究其辨治CAG的规律。方法:收集2010年5月11日至2019年4月9日张继泽门诊诊治CAG的医案,共407例,运用集内关联规则方法进行研究。结果:407例医案共723诊次,临床症状232种,病机29种,药物261种。集内关联处理后,产生核心临床症状规则30组,舌象规则31组,脉象规则30组,病机规则31组,治法规则31组,药物规则32组。结论:嗳气、打嗝、泛酸、入寐难为CAG高频临床症状,苔薄白、舌质红为主要舌诊特征,弱脉、濡脉为特征脉象,肝胃不和、中虚气滞为核心病机,益气活血为主要治法,四君子汤、厚朴半夏汤、桂枝汤为常用方剂。
    • 孟萍; 常玉娟; 王冲; 王立业; 郑彩华; 南月敏
    • 摘要: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CHB肝纤维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3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方治疗。2组均治疗24周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包括倦怠乏力、纳食减少、胁胀胁痛、脘腹胀满及面色晦黯)、肝脏超声情况(包括门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速度、脾静脉内径及脾脏厚度)、肝功能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白蛋白(Alb)]、肝纤维化指标[包括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连蛋白(LN)及Ⅳ型胶原蛋白(Ⅳ-C)]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2组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转阴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89%(34/37),HBV转阴率78.38%(29/37),对照组分别为72.73%(24/33)、69.70%(23/33),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倦怠乏力、纳食减少、胁胀胁痛、脘腹胀满及面色晦黯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及脾脏厚度均减小(P<0.05),门静脉血流速度增快(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及脾脏厚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门静脉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LT、AST及TBiL水平均降低(P<0.05),Alb水平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ALT、AST及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LN及Ⅳ-C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HA、PCⅢ、LN及Ⅳ-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细胞因子TGF-β_(1)及IL-17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TGF-β_(1)及IL-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CHB肝纤维化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中医症状,缓解门静脉高压情况,改善肝功能,延缓肝纤维化进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_(1)及IL-17表达有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 周松; 赵家亮
    • 摘要: 文章主要介绍赵家亮教授辨治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经验。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常病因不明,起病隐匿,故临床极易发生误诊漏诊,目前西医治疗COP主要以激素为主,治疗手段较为单一和局限,中医药在治疗COP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赵家亮教授从事临床治疗肺系疾病多年,经验丰富,尤其从益气活血方面辨治COP有独特见解,收效显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