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甲状腺炎

甲状腺炎

甲状腺炎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1324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39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8180篇;相关期刊477种,包括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术大会暨糖尿病论坛、国际胃肠疾病论坛(重庆)暨第三届内分泌外科学术研讨会等;甲状腺炎的相关文献由263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璐、王胜军、许璟等。

甲状腺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39 占比:12.19%

会议论文>

论文:25 占比:0.27%

专利文献>

论文:8180 占比:87.54%

总计:9344篇

甲状腺炎—发文趋势图

甲状腺炎

-研究学者

  • 王璐
  • 王胜军
  • 许璟
  • 于秀杰
  • 伍锐敏
  • 李兰英
  • 滕卫平
  • 臧晓怡
  • 李红
  • 白耀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梅寒晓; 戎士玲; 朱浩维; 黄仕喆
    • 摘要: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治疗激素依赖性亚急性甲状腺炎(SAT)浊毒内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激素依赖性SAT浊毒内蕴证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继续应用醋酸泼尼松片口服,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化浊解毒方口服,疗程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积分、红细胞沉降率(ESR)、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 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 4)水平变化,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2周及4周时停用激素的患者例数和总例数,停药后1个月随访,比较2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0.00%(21/30),对照组总有效率20.00%(6/3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及4周时,治疗组停用激素例数及总例数均多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组随访1个月复发率8.70%(2/23),对照组45.45%(5/11),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1/30),对照组为26.67%(8/30),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治疗激素依赖性SAT浊毒内蕴证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激素顺利撤减,缩短病程,减少不良反应,降低复发率。
    • 罗夏敏; 唐冠兰; 滕晓洁; 卢燕妮; 王振刚
    • 摘要: 甲状腺相关疾病是临床多发病,其临床表现具有异质性,现代医学治疗甲状腺疾病主要通过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状腺素(TH)制剂治疗、放射线核素治疗、手术治疗等,具有不良反应大、易复发等缺点;古代医家治疗甲状腺疾病经验丰富且论述颇多,其中含碘中药的应用发挥重要作用,但是长期、过量摄入碘剂,则容易引发常见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炎等。含碘中药的使用应因人而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应慎用富碘中药,缺碘引起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瘤、甲状腺肿等,可适当选用富碘中药;甲状腺炎的患者,可选用含碘量低的中药。随着近代医学的发展,含碘中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机制逐渐被阐明,其临床疗效正逐渐被认可,本文通过搜索查阅含碘中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文献报道,从含碘中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疗效机制进行综述分析,以期为临床上运用含碘中药治疗甲状腺疾病提供借鉴和参考。
    • 蒋利
    • 摘要: 甲状腺疾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分为内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和外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两类,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甲状腺炎就是临床常见的内科甲状腺疾病,甲状腺肿、甲状腺肿瘤是临床常见的外科甲状腺疾病^([1])。近年来,随着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的不断变化,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针对甲状腺疾病,必须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否则会危害到患者的健康和生活。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治疗甲状腺疾病的方法也越来越多,手术在治疗甲状腺疾病方面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
    • 李晶
    • 摘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应用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90例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超声检查及手术治疗,并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统计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以术后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诊断结果及良恶性结节的超声影像特征。结果90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显示:甲状腺弥漫性病变为桥本甲状腺炎者22例(24.44%),Grave's病68例(75.56%);甲状腺结节诊断显示良性结节26例(28.89%),恶性结节64例(71.11%)。26例良性结节患者中,腺瘤(46.15%)占比最高,其次为结节状腺炎、慢性甲状腺炎症、亚急性甲状腺炎;64例恶性结节中,乳头状癌(60.94%)占比最高,其次为腺样囊性肿瘤、滤泡状癌。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超声对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灵敏度为96.88%(62/64),特异度为92.31%(24/26),准确率为95.56%(86/90)。良性和恶性结节多为内部低回声,少量为不均匀回声,内部高回声极少。良性结节边界多清晰,部分边界不清晰;而恶性结节边界多不清晰,边界清晰者较少,但存在部分边界清晰者。良性结节形态规则或不规则;恶性结节形态多不规则,少量为形态规则。良性结节多存在1~2处点状的血流信号,或周围血流信号丰富,结节内部多有微弱的血流信号;恶性结节内部多存在丰富血流信号,血管呈现树枝状,血管数量>4条,无血流分布者较少。良性结节多伴有钙化,以点状钙化为主;而较多恶性结节存在钙化,以斑状或点状为主。结论超声对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结节的鉴别诊断准确性较高,对合并甲状腺癌患者诊断灵敏度较强,可作为该类疾病筛查的首选筛查、诊断方式。
    • 张静怡; 唐映梅
    • 摘要: 目的探索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发生桥本氏甲状腺炎(HT)的临床特征、相关因素以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为PBC且甲状腺功能检查资料完善的患者301例。根据患者甲状腺疾病累及情况,分为HT组患者83例,非HT组患者8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分析PBC患者发生HT的相关因素及预后特征。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和Bonferroni校正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或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PBC患者常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HT患病率为27.6%,PBC患者中HT组较非HT组女性患者数量(χ^(2)=9.547)、Child-Pugh评分(Z=-3.100)、IgA(Z=-1.992)、IL-6(Z=-1.969)、TgAb(Z=-9.612)、TPOAb(Z=-9.739)水平明显增加,肝硬化(χ^(2)=8.807)、乏力(χ^(2)=4.951)、纳差(χ^(2)=6.636)、腹胀(χ^(2)=7.977)发生率明显增加(P值均0.05),并不影响患者预后。结论PBC患者常合并肝外自身免疫疾病,以甲状腺疾病最为多见,尤其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PBC合并HT的患者常伴更多的并发症和临床症状。PBC进展、甲状腺相关抗体TgAb、TPOAb升高是H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合并HT并不影响PBC患者的预后。
    • 李月圆; 陈凤; 张广德
    • 摘要: 针对不同甲状腺疾病,魏子孝教授擅于“抓主症”辨治,效果明显。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以滋阴为重,从畏热、失眠、心悸进行“抓主症”论治;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则以补气温阳为主,从乏力、水肿、胸闷进行“抓主症”论治;对于格雷夫斯眼病(Graves'ophthalmopathy),结合疾病活动、静止期,从眼凸、眼干、睑肿进行“抓主症”论治;治疗甲状腺结节则从痰邪论治,分烦躁、畏寒及无症状进行论治;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则参考温病,从发热、疼痛及颈肿3个主要症状论治。
    • 胡祥祥; 喻红兵
    • 摘要: 目的 总结伴发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特点,并对误诊和误治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1年7月首诊误诊伴发热亚急性甲状腺炎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误诊率为33.3%。6例均因发热就诊于发热门诊,均有不同程度甲状腺区疼痛,其中伴咽喉疼痛4例,伴右上腹痛1例,伴较重头痛1例,误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急性胆囊炎1例、脑膜炎1例,误诊时间2-10 d。经对症治疗后症状不能完全缓解。在完善特异性检查后,确诊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确诊后均使用泼尼松治疗,3例甲状腺毒症表现较明显者加用普萘洛尔治疗,泼尼松共使用8周,期间逐渐减量,停药时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正常,无发热及甲状腺疼痛,且未出现病情反复。结论 亚急性甲状腺炎常合并发热,但同时具有甲状腺特异性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异常,如发热门诊医生对该病缺乏认识,易误诊为其他发热性疾病。
    • 杨海涛; 康磊; 李晓雪
    •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桥本甲状腺炎(H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秦皇岛市工人医院诊治的HT病人74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口服硒酵母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自拟方剂清瘿化痰汤及外用中药膏剂消瘿膏,在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并通过超声观察甲状腺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比对照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230.25±34.26)U/mL比(319.50±40.28)U/mL]、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510.27±74.36)U/mL比(761.12±80.21)U/m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FT3)[(5.30±1.25)pmol/L比(3.87±1.18)pmol/L]、游离甲状腺素(FT4)[(17.28±2.46)pmol/L比(12.15±3.14)pmol/L]及促甲状腺激素(TSH)[(2.13±0.40)mIU/L比(2.46±0.51)mIU/L]均有改善(P0.05);治疗6个月后复查时,观察组血清FT3[(6.25±1.15)pmol/L比(4.02±1.02)pmol/L]、FT4[(19.52±3.47)pmol/L比(13.65±3.02)pmol/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SH[(2.02±0.28)mIU/L比(2.89±0.62)mIU/L]、TPOAb[(226.52±28.71)U/mL比(286.95±36.17)U/mL]、TGAb[(516.52±24.95)U/mL比(536.85±21.45)U/m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HT,能明显改善病人甲状腺功能,促进甲状腺形态和血流动力学良好恢复。
    • 许宗菊
    • 摘要: 在我们的脖子中间,有一个形似蝴蝶的器官,它就是甲状腺。甲状腺虽小,平时看起来默默无闻,但它可是掌管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发动机”。人体一旦缺了或多了甲状腺激素,就无法正常工作。近些年来,我国居民甲状腺发生“故障”的概率越来越高,包括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功能亢进(减退)症或者甲状腺癌等在内的甲状腺疾病已经成为困扰国人健康的常见问题。
    • 王凌宇; 韩冷; 孟令俊; 周迪; 顾桂颖; 毕林涛
    • 摘要: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极为罕见,发病率仅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1%-5%,占结外淋巴瘤的3%[1],年发病率约为2/100万[2]。由于PTL发病率极低,临床特征不明显,易误诊为甲状腺炎或甲状腺癌。该疾病临床表现及组织学表现均具有异质性,大多数PTL是B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为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其次是边缘区和滤泡性淋巴瘤[1]。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