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理生态因子

生理生态因子

生理生态因子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98篇,主要集中在植物学、林业、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89938篇;相关期刊57种,包括西北植物学报、北方园艺、广西林业科学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3年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园艺分论坛、中国蚕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09年全国观赏园艺年会等;生理生态因子的相关文献由363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旭军、刘振威、孙丽等。

生理生态因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2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9938 占比:99.89%

总计:90036篇

生理生态因子—发文趋势图

生理生态因子

-研究学者

  • 王旭军
  • 刘振威
  • 孙丽
  • 廖小锋
  • 刘济明
  • 姜小文
  • 宋庆安
  • 张秋明
  • 易干军
  • 易霭琴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杜洋文; 邓先珍; 程军勇
    • 摘要: 【目的】以薄壳山核桃‘波尼’品种2年生嫁接苗为材料,探讨5种不同尿素施肥量对苗木光合特性差异的影响,为薄壳山核桃良种壮苗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薄壳山核桃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气孔限制值、空气CO2浓度、空气温度、叶片温度、相对湿度、叶片饱和蒸气压亏缺、光合有效辐射等生理生态因子的日变化,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薄壳山核桃嫁接苗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都呈单峰曲线,无明显"午休"现象,且受各生理生态因子影响,空气温度、叶片温度、叶片饱和蒸气压亏缺和相对湿度为主导生态因子,气孔限制值、胞间CO_(2)浓度和气孔导度为主导生理因子。进一步相关分析、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和决策分析发现,相对湿度为影响薄壳山核桃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决策因子,胞间CO_(2)浓度为主要限制性因子。不同施肥量的薄壳山核桃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不规则抛物线,对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气孔限制值、蒸腾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等因子起到促进作用,浇施1.1%和0.9%尿素溶液能显著提高净光合速率。以净光合速率和11个生理生态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将5种不同施肥量的薄壳山核桃嫁接苗光合作用系统分为三类:第一类是0.5%、0.7%和0.9%低施肥水平,第二类是1.1%高施肥水平,第三类是不施肥。【结论】浇施0.9%和1.1%较高施肥水平尿素溶液有利于提高薄壳山核桃嫁接苗的光合效率。
    • 任雪塬; 张强; 岳平; 杨金虎; 王胜
    • 摘要: 鲍恩比能够综合反映陆面气候状态的物理特性,是有效刻画生态系统水热分配的关键参数之一。本研究利用安装在定西和庆阳的涡动相关系统开展了黄土高原半干旱和半湿润农田生态系统能量分配特征观测试验,研究了生态环境因子对鲍恩比的影响机理,揭示了干、湿条件下生理生态因子对水热交换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处于半干旱区的定西年内感热通量是可利用能量的主要消耗项,即使在降水较为集中的季风期,其鲍恩比依旧在1附近波动。对于半湿润地区的庆阳而言,夏季潜热通量在能量分配中占主导地位(鲍恩比平均为0.71),其余三季感热在能量分配中起支配作用(鲍恩比为1.15—5.85)。从影响陆面水热交换的气象因子来看,鲍恩比随饱和水汽压差的增大而增大,随降水量和土壤湿度的增大而显著减小。干旱条件下,鲍恩比与半湿润区饱和水汽压差的相关更高(R2=0.44);湿润条件下,则与半干旱区的饱和水汽压差相关更好(R2=0.38),且生长季半干旱区的鲍恩比为半湿润区的1.5倍。半湿润区干、湿条件下降水量与鲍恩比均显著相关,干旱条件下R2达到0.79;但半干旱区仅在干旱条件下降水量与鲍恩比存在显著的相关(R2=0.40)。土壤含水量在半湿润区与鲍恩比的相关更显著,且干旱条件下鲍恩比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而增大的幅度更大。从影响生长季鲍恩比的生态因子来看,Priestley-Taylor系数与鲍恩比满足幂函数规律,在黄土高原农田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相关,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R2分别为0.62和0.72。另外,黄土高原农田生态系统鲍恩比随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增大而减小,半湿润区二者关系更显著(R2=0.40),但半干旱区鲍恩比对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的响应更迅速。冠层气孔导度与鲍恩比呈负指数关系,半干旱区鲍恩比随冠层气孔导度的增大而减小的趋势比半湿润区更明显。该研究对揭示黄土高原典型农田生态系统陆面特征及改进陆面过程参数化关系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 史开奇; 王和平; 李斌; 程勇; 杨建军; 程平
    • 摘要: 【目的】研究新疆伊犁地区不同引种白蜡光合特性的差异,分析生理生态因子对光合特性的影响,为伊犁地区优良白蜡引种和选育及区域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Li-6400XT光合仪,测定新疆伊犁地区自然条件下8种3年生引种白蜡(鲁蜡1号、2号、3号、4号、5号、6号、红叶白蜡、金叶白蜡)苗木的光合日变化,以相同年份大叶白蜡作为对照,分析不同生理生态因子与光合特性的关系。【结果】引进的8个白蜡品种除金叶白蜡外均表现出了比本地大叶白蜡更优的光合特性,不同品种净光合速率(Pn)呈单峰或双峰曲线;各品种Pn受不同生理生态因子影响,其中气孔导度(Gs)为大部分品种最主要的影响因子,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负相关,与光合有效辐射(PAR)、相对湿度(RH)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相关(P<0.01)。【结论】8个引进白蜡品种均表现出了较好的光合特性,尤以鲁蜡3号、6号最佳,在伊犁地区的光合适应性最强。
    • 乔雨宁; 任婧宇; 韦思瀚; 陈云明; 吴睿
    • 摘要: 为阐释5种乔灌树种光合生理参数变化特征,采用LI-6400XT对光合生理参数进行测定,收集土壤水分及气象因子数据,得出光合生理特性日变化规律及日累积量差异性,剖析了其与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连翘及紫穗槐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及气孔限制值(Ls)日变化表现出“双峰”与“单峰”变化规律,且峰值集中在10:00与14:00,侧柏Pn及水分利用效率(WUE)呈现单调递减的趋势;(2)不同树种间光合生理参数差异性主要表现为灌木的Pn,Tr,WUE,Gs日累积量高于乔木,其中紫穗槐、丁香各项参数明显优于其余树种,侧柏除了胞间CO_(2)浓度(Ci)日累积量较大外,其余各参数累积量均显著低于其余树种;(3)各树种Pn与Gs相关程度最高且呈正比,Tr与Ci、大气CO_(2)浓度(Ca)、空气相对湿度(RH)呈反比;浅层土壤水分(20,50 cm)与侧柏、连翘、丁香Pn,Tr表现出正相关性,深层土壤水分(120,150 cm)与丁香、紫穗槐光合蒸腾关系紧密,其中紫穗槐在二者间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上述结果说明,在黄土丘陵区,紫穗槐环境适应性最强,适合作为该区主要生态恢复灌木树种,油松水分利用效率较高,适合作为该区主要抗旱乔木树种。
    • 刘雷; 黄怡; 赵丹; 母欢; 索朗次珍; 陈红梦; 李志鹏; 杨玉霞
    • 摘要: 以绵阳地区同等立地栽培条件下大马士革Ⅲ玫瑰为研究材料,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其蕾期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日变化过程,同步测定空气CO2浓度(Ca )、气温(Ta )、胞间CO2浓度(Ci )、叶片温度(Tl)、光合有效辐射(Pra)、相对湿度(Rh)、气孔导度(Gs )和叶面水汽压亏缺(Vpdl )等相关生理和生态因子,采用DPS 7.05对测得数据迸行相关分析、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及通径分析,探讨大马士革Ⅲ玫瑰净光合速率与上述生理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马士革Ⅲ玫瑰蕾期净光合速率呈非典型双峰型曲线,没有"光合午休"情况;偏相关分析得出,净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空气CO2浓度、叶片温度、相对湿度、气孔导度、空气温度以及叶面水汽压亏缺呈极显著相关关系;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得出,Pn 与各生理和生态因子的回归方程为 Y=113.41+2.19Tr +81.37Gs -0. 04Ci -1.58Tl +0.12Rh -0.21Ca +5.55Vpdl +0.51WUE(R2=0.9999);影响大马士革Ⅲ玫瑰蕾期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为Tl、Ta、Rh、Ca、Ta、Ci 和Gs.该项研究为大马士革Ⅲ玫瑰的规范化丰产栽培管理以及高光效品种(系)选育提供了更多研究基础.
    • 黄钰芳; 张恩和; 张新慧; 王惠珍; 王琦; 刘青林; 荔书楠; 陈红刚; 崔佳佳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连作年限下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 salisb)光合参数日变化及其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筛选出影响兰州百合光合作用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分别测定正茬、连作2年和连作4年兰州百合叶片光合特性及生理生态因子的日变化进程;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净光合速率(Pn)和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07:00-17:30,光合有效辐射(PAR)和空气温度(Ta)均呈单峰曲线,先升高后降低,13:45达到峰值;空气相对湿度(RH)呈“V”形变化,大气CO2浓度(Ca)变化较小.正茬、连作2年和连作4年兰州百合Pn均呈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气孔导度(Gs)总体呈下降趋势,胞间CO2浓度(Ci)呈“W”形变化,气孔限制值(L,)变化趋势与Ci相反;蒸腾速率(Tr)呈倒“V”形变化,水分利用效率(WUE)呈“M”形变化趋势.随连作年限的延长,兰州百合Pn、Gs、Tr及WUE的日均值呈不断下降趋势,而Ci日均值逐渐上升,与正茬相比,连作4年兰州百合各指标变化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非气孔因素是引起连作兰州百合Pn下降的主要原因;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PAR、Tr和WUE是影响兰州百合Pn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结论]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兰州百合光合作用能力不断下降;各生理生态因子对兰州百合不同的光合参数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其中PAR、Tr和WUE的影响程度较大.
    • 黄会国; 王旭军
    • 摘要: 利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紫金牛的光合速率日变化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紫金牛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最高峰出现8:00,次高峰出现在14:00,有明显的“午休”现象,非气孔因素是导致午休的主要原因.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紫金牛光合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气孔导度.紫金牛叶片光能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强而降低,说明紫金牛对弱光的利用能力较强.
    • 王爱民; 王旭军
    • 摘要: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九节龙的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九节龙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趋势表现为“双峰”曲线,其次高峰和最高峰分别出现在10:00和14:00,表现出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且导致其“光合午休”的主要原因为孔因素.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九节龙光合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气孔导度.此外,九节龙叶片光能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与光合有效辐射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关系,即光合有效辐射越强,其叶片光能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越低,说明九节龙叶片利用弱光的能力比较强.
    • 郭振
    • 摘要: 以当年生博落回植株为实验材料,采用Li-6400测定博落回的光合特征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1)博落回叶片Pn日变化曲线为典型的双峰特征,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上午10:00点和中午13:00点左右;(2)博落回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是19.73和938.67μmol photons·m-2·s-1;(3)博落回叶片Pn与其Tr、Ta、PAR、Gs存在着正相关,且与PAR正相关程度最高;与Ci、RH、Ca呈负相关,其中与Ca对其影响显著;(4)影响博落回叶片Pn变化的主要决定生态因子是Tr,限制因子是RH.研究表明,博落回对光强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属于喜光植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