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现况研究

现况研究

现况研究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227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5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1989篇;相关期刊147种,包括疾病监测、中国初级卫生保健、中国健康教育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二届国际中医药与亚健康学术研讨会、第六次全国流行病学大会暨第四届全国中青年流行病学工作者学术会议等;现况研究的相关文献由887位作者贡献,包括黄民主、关岚、刘浩等。

现况研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5 占比:1.84%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1989 占比:98.14%

总计:12216篇

现况研究—发文趋势图

现况研究

-研究学者

  • 黄民主
  • 关岚
  • 刘浩
  • 戴卫平
  • 林军
  • 潘匀
  • 王志忠
  • 赵加奎
  • 陆瑛
  • 吴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熊伟昕; 胡丽茎; 郭少静; 马延召; 成守珍
    • 摘要: 目的探讨新入职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与教育现状,为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安全培训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采用现况研究方法,通过便利抽样,选取2021年7月广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新入职的17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调查表(hospital survey of patient safety culture,HSOPSC)与安全教育调查表对新入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共167名新入职护士完成研究。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整体积极反应率为73.16%,待改进维度包括“事件报告频率”(22.09%)、“对错误的非惩罚性反应”(48.05%);重点本科院校毕业的新入职护士其患者安全文化认知得分较普通本科院校毕业者高,每周工作时长≤40h者较每周工作时长>40h者安全文化认知得分高(均P<0.05)。新入职护士安全教育知晓率为62.35%,敏感条目的规范率为96.78%,不知晓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非惩罚上报制度者占比28.14%,既往发生过安全隐患事件者占比24.55%。结论新入职护士患者安全文化认知处于中上水平,安全教育知晓率处于中等水平,存在不良事件上报方面的认知误区,应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和管理。
    • 王蕾; 何伟; 杜欣; 李琴; 蒙艺; 宋彩萍
    • 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医疗设备警报疲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庆市1191名ICU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警报疲劳量表、中文版护士专业生活品质量表及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护士警报疲劳总分为(18.76±6.85)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工作年限和职称的ICU护士警报疲劳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ICU护士警报疲劳与工作满意度和慈心满意呈负相关(r=-0.259、-0.212,P<0.01),与工作倦怠和二次创伤呈正相关(r=0.461、0.444,P<0.01)。分层回归分析显示,ICU护士工作满意度影响警报疲劳的解释率为26.8%(R=0.268,P<0.001),通过影响专业生活品质进而影响警报疲劳的解释率为53.7%(R=0.537,P<0.001)。结论重庆地区ICU护士警报疲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理管理者要注意护士工作满意度和专业生活品质对警报疲劳的影响。
    • 余承娟; 李友卫; 任雪莲; 韩晓春; 王成岗
    • 摘要: 目的 分析山东省女大学生对遭受非意愿性行为担忧的相关因素及对遭受非意愿性行为可能性的认知。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于2018年11月至12月选取山东省5所高校的5 608名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遭受非意愿性行为担忧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匿名调查。结果 36.4%(95%CI:35.1%~37.7%)的女大学生对遭受非意愿性行为担忧。女大学生对遭受非意愿性行为担忧与医学专业(OR=0.794)、社团成员(OR=1.181)、打扮时尚追求品位(OR=0.882)、独生女(OR=0.879)、父母关系不和睦(OR=1.125)、自己曾遭受非意愿性行为(OR=1.356)、身边人曾遭受非意愿性行为(OR=1.514)、自己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及母亲对性与恋爱的态度等因素有关。女大学生对遭受非意愿性行为的相关风险因素认知在加害者特征、自身特征、可能的加害者及发生环境等方面存在聚集性。结论 女大学生应学习科学的性知识,培养独立自信的精神品质,父母应当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学校应加强社团管理及安全管理,以降低女大学生对非意愿性行为的担忧程度。
    • 史浩
    • 摘要: 目的本项目主要探究关于妊娠期妇女肛肠疾病的患病现状和危险因素分析,为减少妇女在妊娠阶段肛肠疾病的发病几率,有效预防疾病发生提供参考建议。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现况研究,以2020年5月1日—2021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妊娠妇女患者63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况调查,对研究对象进行临床检查和问卷调查。临床检查为肛肠科检查,包括肛门视诊、肛门直肠指诊检查、肛门镜检查等。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资料,包括年龄,居住地(农村/城市),学历、怀孕次数,怀孕时间,流产次数;第二部分为饮食习惯;第三部分为生活习惯和方式;第四部分为肛肠疾病患病信息;第五部分为孕产妇心理焦虑调查量表。使用SPSS、SAS统计学软件对患者数据进行分析,使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测数据之间的差异性,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妊娠妇女进行肛肠检查,根据临床肛肠疾病诊断标准得知,633名妊娠妇女中,共有437名,患病率为69.03%;根据疾病种类进行分类得知,单纯性疾病:便秘患者156例、痔疮患者105例、肛裂患者35例、肛周脓肿患者29例、直肠脱垂24例、直肠息肉15例、直肠阴道瘘10例;合并疾病:肛裂合并痔疮43例;肛肠类癌症疾病:无;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得知:633名妊娠妇女中,共有437名,患病率为69.03%;根据差异性分析,肛肠疾病患病率在不同年龄、居住地、生产次数、流产次数、饮食习惯、运动量、饮酒史、焦虑状况等因素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生产次数、流产次数、食物喜好、使用水果蔬菜的频率、每日运动量、饮酒史、焦虑状况等是造成妊娠期妇女肛肠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造成妊娠期妇女肛肠疾病的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居住地、怀孕次数、孕期、流产次数、饮食习惯、运动量、焦虑状况,应该针对以上因素进行防范,有效减少发病率。
    • 刘星; 景正伟; 涂嘉欣; 吴磊; 黄河浪; 王志锋
    • 摘要: 目的通过社区中老年人群衰老度测量,探索抗/缓衰老饮食类型、结构等因素和模式。方法以江西省南昌市部分社区为研究现场,以中老年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其中年龄≥40岁的8个年龄组人群共1167人。采用生理-心理-社会三维人体衰老度量表(PPSHAS)开展衰老度测量和饮食因素的现场调查,分析比较功能年龄明显轻和明显老两类人群的饮食类型与结构,筛选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Clementine决策树C5.0模型探索性构建抗/缓衰老方案。结果共发放问卷1167份,回收有效问卷1130份,有效回收率为96.83%。衰老度测量结果显示,功能年龄明显轻者占22.48%,明显老者占27.79%,与实际年龄相符者占49.73%。对明显轻者(254人)和明显老者(314人)两类人群的饮食类型与结构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功能年龄与主食、叶菜类、根茎类、坚果类摄入及饮用水量等12个因素相关。决策树模型拟合显示,饮水量、主食、坚果类、奶类、叶菜类、鱼虾类、茄果豇豆类7个因素入选,提供了6套抗/缓衰老方案,其中第6套最为理想,抗/缓衰老贡献率为83.33%。结论科学、合理的饮食类型与结构有助于延缓衰老,预防慢性病。
    • 孟莹; 唐友池; 程志浩; 李宏田; 周玉博; 刘建蒙
    • 摘要: 目的 描述12~36月龄幼儿胃肠道功能情况,探讨潜在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9月—2019年1月在北京市朝阳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募12~36月龄幼儿385名,收集幼儿及母亲基本信息,采用简版《婴幼儿胃肠道症状问卷》评估幼儿胃肠道功能.问卷共10个问题,反映幼儿胃肠道症状(6个问题)和相关行为(4个问题).胃肠道功能总评分为10~60分,其中胃肠道症状6~36分、胃肠道相关行为4~24分,评分越高提示胃肠功能越弱;将总评分等于或高于第二个三分位数(17分)定义为轻度胃肠不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幼儿轻度胃肠不适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幼儿胃肠道功能总评分、症状评分和相关行为评分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13.0(11.0~19.0)分、6.0(6.0~10.0)分和6.0(5.0~8.0)分.小月龄(12~17月龄14.5分,18~23月龄13.0分)比大月龄(24~29月龄12.0分,30~36月龄12.5分)、母亲为初产妇(14.0分)比经产妇(12.0分)的幼儿中位胃肠道功能总评分高(P<0.05).轻度胃肠不适幼儿124名(32.2%),母亲为初产妇(36.8%)比母亲为经产妇(21.8%)的幼儿轻度胃肠不适发生率显著升高(P=0.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2~17月龄幼儿与30~36月龄幼儿相比(调整OR,2.32;95%CI,1.14~4.71)、母亲为初产妇的幼儿与经产妇的幼儿相比(调整OR,2.05;95%CI,1.19~3.52),轻度胃肠不适风险显著升高.幼儿性别、分娩方式、母乳喂养时长和母亲分娩年龄对轻度胃肠不适发生风险无显著影响.结论 幼儿胃肠道功能整体较好,幼儿月龄及母亲产次影响幼儿胃肠功能,小月龄及母亲为初产妇的幼儿易发生轻度胃肠不适.
    • 姜飞飞; 苏源
    • 摘要: 目的:调查了解目前银川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现况,根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对银川市居民和社区医生采用问卷调查,随机抽取500名居民和20名社区医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卡方检验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年龄、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和是否患有慢性疾病是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影响因素.结论:目前银川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实施效果已初见成效,值得继续深入推广.同时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居民认知程度,使签约服务落实到地,完善家庭医生绩效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
    • 张丽娟; 张惠婷; 张慧珍; 陈静; 钟巧玲; 罗庆华
    •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状况及其相关性,为改善其焦虑抑郁与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71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乳腺癌生活质量评定量(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breast 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FACT-B)进行调查.结果 36.62%(26/71)的患者为临界焦虑或存在明显焦虑情绪,33.80%(24/71)的患者为临界抑郁或存在明显抑郁;生活质量得分为(95.27±20.14)分,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焦虑抑郁与生活质量及各维度(乳腺特异模块除外)之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仍然有待提高,并且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其生活质量越差.临床医护人员应建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三级预防制度及乳腺癌术后多学科团队心理干预方案,以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
    • 摘要: 2021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江帆教授课题组、北京大学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宋映泉教授课题组及哈佛大学Chunling LU教授合作论文“评估中国儿童早期发展的不均衡性——基于人群层面的实证研究”在《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杂志在线发表。这是中国在人群层面发表的第一项儿童早期发展现况研究报告,通过揭示中国儿童早期发展在区域间及区域内不同社会阶层中不均衡的现状特点,为政府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循证依据,同时也对全球儿童早期发展进程监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崔平; 于婷; 刘苗苗; 任新华; 翟敏; 郭立燕
    • 摘要: 目的 探讨济宁市任城区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方法,先随机抽取济宁市任城区9个街道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随机抽取1647户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用χ2检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S患病影响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27099份,其中男性12731份,占47%;女性14368份,占53%,平均年龄(50.16±16.73)岁.MS患病人数3465人,患病率为12.79%,其中男性9.69%,女性15.53%.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BMI、腰围(WC)、腰臀比(WHR)、腰围身高比(WHtR)、吸烟、体育锻炼情况MS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及95%CI:17.03,13.96~20.77)、BMI(OR及95%CI:1.84,1.63~2.07)、WC(OR及95%CI:7.16,5.96~8.61)、WHR(OR及95%CI:1.20,1.05~1.36)、WHtR(OR及95%CI:1.90,1.52~2.36)、吸烟(OR及95%CI:1.17,1.01~1.37)是MS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OR及95%CI:0.75,0.59~0.92)、体育锻炼(OR及95%CI:0.86,0.62~0.98)是MS的保护因素.结论 年龄的增长,体重、WC、WHR、WHtR的增加以及吸烟可使MS患病危险增加,适当体育锻炼、高文化程度可减少MS的发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