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滩涂贝类

滩涂贝类

滩涂贝类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158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农业经济、普通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3159篇;相关期刊40种,包括中国农业会计、河北渔业、科学养鱼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0水产科技论坛、2009年上海研究生学术论坛——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贝类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等;滩涂贝类的相关文献由27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国范、肖国强、闫喜武等。

滩涂贝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1 占比:2.19%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19%

专利文献>

论文:3159 占比:97.62%

总计:3236篇

滩涂贝类—发文趋势图

滩涂贝类

-研究学者

  • 张国范
  • 肖国强
  • 闫喜武
  • 张跃环
  • 杨凤
  • 霍忠明
  • 严小军
  • 徐继林
  • 滕爽爽
  • 刘晓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牛明香; 王俊; 王安东; 陈瑞盛; 张家旭; 赵亚杰
    • 摘要: 基于遥感和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以1986-2017年间潮位最低的6个时相的Landsat影像数据为数据源,以瞬时水边线为下边界,以围垦大堤、养殖池塘、平均高潮线和植被线为上边界,提取黄河三角洲滩涂贝类栖息地信息,分析30年来贝类栖息地的时空变动.结果 显示,1986-2017年贝类栖息地面积呈持续下降趋势,由1986年的1188 km2减少为2017年的396 km2;1993-2001年和2008-2013年2个时段变化最为显著,年均减少面积均约为34 km2.空间上,以刁口段变化最为剧烈,除1986-1993年下边界略向海扩张外,其他时段上边界向海推进、下边界向陆蚀退,面积大幅减少.河口段上边界基本稳定,下边界由于黄河入海水沙变化和海洋动力侵蚀的双重作用,淤积和蚀退交替进行,但总体上面积变化不大.黄河三角洲滩涂贝类栖息地时空变动影响因素差异明显,刁口段和莱州湾段主要由于滩涂盐田、水产养殖池塘和工程建设占用,河口段主要因为黄河入海水沙变动和海洋动力侵蚀,由于港口和油田建设,东营港及邻近段栖息地功能全部丧失.
    • 陆建; 周宇; 申诚; 卢少颖; 涂莉; 薛爱海
    • 摘要: 传统滩涂养殖企业采捕贝类作业,由人工手持工具耙取后再捡拾,作业效率低,且存在安全隐患.设计了一种自走式滩涂贝类采捕机,该贝类采捕机由行走牵引和采捕作业两部分组成,在无水或浅水情况下,对埋栖生长的滩涂贝类进行采捕作业.通过将沙滩上带有贝类的沙土铲起并向后输送,随后采用两段方式对沙土清理作业,沙土在输送及清理过程中漏落,小规格贝类也可漏至滩涂表面继续生长,符合采捕规格贝类留下进入收集框,实现机械化采捕功能.生产样机在如东进行实地试验,结果显示,该采捕机械最大作业深度超过70 mm、生产效率0.087 hm2/h、采捕率93.2%、破碎率2.1%.该自走式滩涂贝类采捕机可满足滩涂养殖企业采捕作业需求.
    • 黄琳; 徐胜威; 王雪磊; 王刚; 江维洁
    • 摘要: 以文蛤、缢蛏和泥蚶3种滩涂贝类为研究对象,评估了3种滩涂贝类不同处理模式下的尾水处理效果.在流水模式下比较不同贝类及密度对水质指标影响的结果表明:所有实验组均显著降低了水体总悬浮物;泥蚶对氨氮和亚硝酸盐去除效果较好,文蛤对弧菌有良好的去除效果.静水模式下的结果表明:滩涂贝类对尾水处理效果与流水模式趋势相似,静水模式下高密度(0.5 kg·m-2)贝类更能有效净化水质,而适当降低贝类密度(0.2 kg·m-2)有利于去除养殖尾水中的弧菌总数.静水模式下对水体菌群研究结果表明:高密度(0.5 kg·m-2)文蛤组和高密度(0.5 kg·m-2)缢蛏组水体菌群Chao1、可观测物种指数升高,泥蚶组菌群丰度和多样性方面更趋于稳定.
    • 黄琳; 徐胜威; 王雪磊; 王刚; 江维洁
    • 摘要: 以文蛤、缢蛏和泥蚶3种滩涂贝类为研究对象,评估了3种滩涂贝类不同处理模式下的尾水处理效果.在流水模式下比较不同贝类及密度对水质指标影响的结果表明:所有实验组均显著降低了水体总悬浮物;泥蚶对氨氮和亚硝酸盐去除效果较好,文蛤对弧菌有良好的去除效果.静水模式下的结果表明:滩涂贝类对尾水处理效果与流水模式趋势相似,静水模式下高密度(0.5 kg·m-2)贝类更能有效净化水质,而适当降低贝类密度(0.2 kg·m-2)有利于去除养殖尾水中的弧菌总数.静水模式下对水体菌群研究结果表明:高密度(0.5 kg·m-2)文蛤组和高密度(0.5 kg·m-2)缢蛏组水体菌群Chao1、可观测物种指数升高,泥蚶组菌群丰度和多样性方面更趋于稳定.
    • 陈瑜; 张小军; 严忠雍; 何依娜; 许丹
    • 摘要: 将抛物线布点法应用于乐清湾海域贝类(缢蛏)和其生长海水微生物的监测,确定13个滩涂贝类监测点和10个海水监测点。结果发现,缢蛏样品大肠杆菌和菌落总数的数量沿乐清湾北部沿岸均呈类似抛物线的分布,其数值在乐清湾顶部采集的缢蛏样品中显示最高,并且沿贝类河床往下呈减少趋势。且大肠杆菌与菌落总数的数值呈一定的正相关;同时,我们发现缢蛏大肠杆菌与海水粪大肠菌群的含量也呈一定的正相关;通过对比同一纬度线上三个点,粪大肠菌群数值呈现中间低两边高的趋势,即位于中间监测点采集的海水比沿岸监测点采集的海水粪大肠菌群数值相对较低。分析细菌总数分布图,没有发现显著性地规律。
    • 陈文笔; 徐继林; 周成旭; 严小军
    • 摘要: Microalgal diet is the key factor in shellfish growth and breeding.To gain a thorough knowledge of the effect of microalgal diets on the growth of early life stages of bivalves, liquid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 (LC-MS) analytical method about high-sensitivity and high-definition of structure information for microalgae and shellfish was established, and a breeding mode with selective feeding of different microalgae bait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hellfish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was also built.Many unicellular microalgae were isolated and purified from natural water.Eventually, two microalgal species (3 strains) with high efficient bait effects on shellfish juvenile at different stages were screened out based on the lipid composition and the actual effect of lipid nutrients bait, which filled the gap of feed supply for shellfish breeding in rainy season.Meanwhile, high-throughput and continuous supply of microalgal diets for larger juveniles had been realized.%饵料微藻的种类和营养组成影响着贝类的营养、生理与繁殖.为了深入了解微藻饵料对双壳贝类繁育的影响,建立了完整的针对微藻和贝类脂类结构的高灵敏度、结构信息高清晰的液质联用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针对不同发育阶段的不同贝类,选择性投喂不同微藻饵料的苗种繁育模式;同时,通过从天然海域分离纯化单细胞微藻,根据脂类营养成分分析并结合实际饵料效果,筛选出2种(3株)适宜贝苗不同阶段摄食的新型高效饵料微藻,填补了贝类苗种培育行业阴雨季饵料供给的缺口,实现了大规格稚贝饵料的高通量连续供给.
    • 徐开发
    • 摘要: 滩涂贝类是我国一些沿海地区整个海岸带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其具有较高的生态、社会、经济价值.滩涂贝类是滩涂开发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滩涂贝类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滩涂地质老化、环境污染加重,贝类病害问题日趋严重,阻碍了我国滩涂贝类养殖业的发展.基于此,对滩涂贝类养殖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简要研究,并展望滩涂贝类养殖环境问题.
    • 陈正; 朱从容; 李振华; 夏聪
    • 摘要: 我国是世界贝类养殖大国,贝类采收是贝类养殖中生产成本最大的生产环节.为了提高滩涂贝类采收效率,文中设计了履带式贝类采收机,并介绍了滩涂贝类采收机的总体工作原理、主要机构和工作流程.
    • 摘要: 日前,浙江温岭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邀请了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渔业研究中心技术人员开展“围塘养殖新模式与应用技术培训”。来自城南镇的40余名滩涂贝类、海水围塘养殖人员参加了培训。 培训会上详细介绍了浙江省海水养殖产业概况,并以埋栖性滩涂贝类为主,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近年在滩涂贝类育种、养殖技术等研究成果以及海水围塘养殖的新模式与应用技术,同时还就池塘养殖环境调控和病害早期控制进行了讲解。本次培训内容切合温岭市围塘养殖实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林巨华
    • 摘要: 文章将以国内海洋滩涂贝类养殖作为讨论基础,对我国滩涂情况进行一次详细分析,并通过生物学角度来对海洋滩涂贝类养殖情况进行全面总结,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明显问题,在养殖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The article will be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domestic Marine tidal flats shellfish aquaculture, a de-tailed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the beaches in China, through the biological perspective, and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summary of ocean beaches shellfish aquaculture, based on the current exist some obvious problems,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measures in terms of farming.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