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消毒灭菌

消毒灭菌

消毒灭菌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3年内共计2877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50篇、会议论文152篇、专利文献118357篇;相关期刊676种,包括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医疗卫生装备、中国卫生产业等; 相关会议66种,包括全国医院感染控制、消毒管理学术研讨会、全国医院感染控制、消毒管理学术研讨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2010学术年会等;消毒灭菌的相关文献由497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荣春、不公告发明人、张勇等。

消毒灭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50 占比:1.21%

会议论文>

论文:152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118357 占比:98.66%

总计:119959篇

消毒灭菌—发文趋势图

消毒灭菌

-研究学者

  • 张荣春
  • 不公告发明人
  • 张勇
  • 刘亚军
  • 孙桂根
  • 江峰松
  • 蔡建峰
  • 邱涔
  • 郑科杰
  • 何惠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初安源
    • 摘要: 目的探讨应对性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护理中的有效性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口腔修复科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另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口腔修复科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应对性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应对性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应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交叉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应对性组交叉感染发生率(1.47%)显著低于常规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对性组护理满意度(97.06%)显著高于常规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修复科护理中针对交叉感染采取应对性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并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路珊珊; 褚明; 陈涛; 张虹; 周小红; 李秀英
    • 摘要: 目的了解苏州高新区口腔诊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消毒灭菌质量的措施。方法根据医院感染相关规范,2020年9—12月对该区口腔诊疗机构的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测。结果共监测55家口腔诊疗机构,采集标本777份,合格率为86.10%;监测项目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压力蒸汽灭菌器(99.45%)、使用中消毒剂(99.19%)、一般物体表面(83.64%)、清洗消毒后诊疗器械(75.83%)、医务人员手(70.53%),项目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56,P<0.05)。公立机构的环境卫生学监测规范开展率(100.00%)、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97.22%)和医务人员手合格率(94.12%),均高于私立机构(分别为15.22%、71.43%、65.38%),私立口腔专科诊所的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85.06%)高于私立内含口腔科的诊所(57.9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2.28、10.84、5.54、15.75,P值均<0.05)。不同级别诊疗机构样品合格率、清洗消毒后诊疗器械、医务人员手样品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一级(98.15%、100.00%、100.00%)、二级及以上(96.05%、93.75%、91.67%)、未定级(83.93%、71.43%、65.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40、10.84、5.54,P值均<0.05)。结论2020年高新区口腔诊疗机构消毒质量总体较高,需重点提高消毒后诊疗器械和医务人员手的消毒水平,加强对私立机构的督导和管理。
    • 申爱美
    • 摘要: 目的:探讨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环节管理对医院感染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江苏省如皋市第三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消毒灭菌的手术器械600套(件),作为观察组;同时收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消毒灭菌的手术器械500套(件)作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管理;观察组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环节管理,主要包括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建立良好的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健全消毒供应中心各项岗位职责及管理制度、加强环节质量的监控。比较两组器械消毒、工作人员满意度、手卫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消毒合格598套(件),合格率为99.7%;消毒失败2套(件),失败率为0.3%;蛋白质残留测试合格589套(件),合格率为98.2%。对照组消毒合格480套(件),合格率为96.0%;消毒失败20套(件),失败率为4.0%;蛋白质残留测试合格440套(件),合格率为8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工作人员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七步洗手法、速干手消毒合格率分别为71.76%、70.17%,观察组分别为97.50%、9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环节管理可以明显提高消毒灭菌质量和工作人员满意度,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值得推广。
    • 徐世琴; 李庆超; 张丽香; 杨风
    •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长远航舰艇复用无菌医疗物品的保障和管理现状。方法 调研44名某战区海军多艘舰艇医务人员,通过自行设计的《长远航舰艇复用无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情况调查表》对舰艇上复用无菌医疗物品的清洗消毒、干燥和灭菌设备的配置、使用情况和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调研,同时征求舰艇医务人员对消毒灭菌工作的意见及建议。结果93.2%人员所在单位未配备清洗消毒、干燥设备;调研单位均配置了1~2台灭菌器,但灭菌器正常使用率为59.1%;灭菌后物品均未按消毒管理规范进行灭菌质量监测,对灭菌是否合格存在疑虑。受到舰艇空间和环境的限制,复用无菌医疗物品的存储及管理尚存在一些不足;人员培训方面,除医院船外,均未开展消毒供应专业化培训。结论 长远航舰艇复用无菌医疗物品在保障和管理中存在诸多缺陷,需结合舰艇实际,注重实用与实战要求相结合,研发配备相应的清洗消毒、灭菌器具,并督导落实舰艇复用无菌医疗物品清洗消毒、灭菌、监测及储存规范,对舰艇医务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科学、安全、高效地保障无菌医疗物品,提高卫勤保障能力。
    • 郑东秀
    • 摘要: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消毒灭菌处理中质量控制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消毒供应中心需处理的150件器械,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研究组应用质量控制管理。比较两组医疗器械消毒质量、消毒灭菌质量及比较使用两组手术器械的院内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灭菌不合格、包装不合格、回收不合格、洗涤不合格的概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包装质量、清洗质量、回收供给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器械的院内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消毒灭菌处理中,质量控制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率。
    • 李怡瑾
    • 摘要: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着医院感染控制情况,更是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前提,对于推动医院持续经营具有重要作用。现代医疗改革不断深入,对于医院管理有了更严格的要求,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自然也要加强细节管理,制定严格的管理标准,以保障消毒灭菌服务的质量。当然,这方面的工作,对患者及其家属来说是看不见的,也是较为陌生的。笔者在此做简单介绍,有助于大家加强对医院消毒供应工作的了解,放心就医。
    • 张卉; 李飒; 刘小泉
    • 摘要: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结果。方法选取2019年与2020年该中心检验科收集的辖区内基层医院消毒灭菌检测标本各3 000份作为研究对象。在2020年针对消毒灭菌工作的不足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比较2019年、2020年基层医院的物体表面、高压灭菌器、紫外线灯、空气、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检测标本的合格率,并比较民营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消毒灭菌检测标本的合格率。结果 2020年基层医院消毒灭菌检测标本总合格率(99.60%)明显高于2019年(9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0年物体表面、高压灭菌器、紫外线灯、空气、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检测标本的合格率均明显高于2019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9年民营医院的消毒灭菌检测标本总合格率及各类检测标本合格率均明显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0年民营医院的消毒灭菌检测标本总合格率,物体表面、高压灭菌器、空气、医务人员手检测标本的合格率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取改进措施后,基层医院各消毒灭菌检测项目的合格率整体提高,民营医院的消毒灭菌效果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依然存在部分项目消毒灭菌不合格的情况,基层医院应加强消毒灭菌管理。
    • 孙苗; 李著萱
    • 摘要: 介绍了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链及隔离易感人群的呼吸道传染病非医学防控原则,以及呼吸道传染病医疗设施的必要安全措施。详细介绍了呼吸道传染病环境控制要点,包括分区及物理防控措施、空气环境内病毒传播途径控制、新风换气次数控制、污染区保持负压、空气环境控制区域的消毒措施及空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排放与进风发生短路的有效措施,以及空调系统的运行维护、自动化运行、智能化系统。
    • 贺晓静; 曹馨月
    • 摘要: 化工类实验器材是实验器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教学的完成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化工类实验器材种类繁多,包括各种材质的耗材、实验仪器和设备,伴随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化工类实验器材也在不断更新,以此更好的满足科学研究需求。微生物免疫学即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微生物免疫学是医学中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将微生物和机体免疫,以及免疫相关疾病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微生物免疫学基本理论知识基础上,能够通过实验探索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常见的免疫现象以及免疫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并对实验室检查与特异性防治做出解释;使学生从机理上理解病原微生物与人体以及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习运用消毒灭菌隔离等技能,在预防疫情中加以运用;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奠定基础。实验作为微生物免疫学教学中不可避免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
    • 王雪
    • 摘要: 在畜牧业生产中消毒灭菌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日常工作。消毒灭菌可以消除病原,切断疾病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流行,可以确保病料采取、实验室等疾病诊断的准确性,疾病治疗及免疫注射的安全性,病原及污染物处理可靠性,因此,消毒用途很广,作用很大。消毒有很多方法,根据消毒的对象不同,现有的条件不同,采取的消毒措施不同,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