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治人

治人

治人的相关文献在1961年到2022年内共计18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5篇、专利文献313571篇;相关期刊154种,包括共产党员:上半月、今日中国:中文版、决策探索等; 治人的相关文献由191位作者贡献,包括曾国藩、穆占劳、允春喜等。

治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5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313571 占比:99.94%

总计:313756篇

治人—发文趋势图

治人

-研究学者

  • 曾国藩
  • 穆占劳
  • 允春喜
  • 农汉才
  • 刘兆伟
  • 刘北芦
  • 小易
  • 晏磊
  • 曾道解
  • 李荣胜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琦; 刘美芳
    • 摘要: 《中庸》经筵进讲及其向最高层的传播,是研究宋代《中庸》学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从邢昺为宋真宗讲《中庸》,到宋仁宗以之赐新及第进士,再到真德秀为宋理宗读《中庸》,并成为“四书”之一,《中庸》思想不断被诠释与挖掘。其“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道德性命之说”“执中以致和”等思想,成为帝王修己治人的重要资源与价值源泉。经筵官们切近人君,义理解经,明确主旨、反复开陈、说理透彻、有的放矢、指陈时政等方式,加深了帝王对《中庸》的认同与理解,促进了其官学化、社会化与普及化。
    • 黄兴
    • 摘要: 孔孟荀时期,是礼的作用不断强调,社会规范作用不断得到提升的时期,及至荀子,出现了礼法并重。然孔孟荀三位都是站在民本的角度进行社会规范的设计,即使是要求“明使群分”的荀子,亦要求有德德君主治理社会。韩非撇弃了民本,转为专制,将治人转为治法,虽达到统一国家德目标,但此时治人和治法的对象发生了变化。
    • 农汉才
    • 摘要: 民国时期,细菌学说已为中医界认识并接受.民国名医恽铁樵、祝味菊、阎德润、谭次仲等在研究《伤寒论》时,认为伤寒学可治疗感染性疾病,并参合西说整理伤寒学的治疗理论,认为《伤寒论》中既有可直接杀菌的药物,如乌梅、黄连、黄柏等,也包含了一系列可不通过杀菌也可治愈感染性疾病的对策,如对证、治人、排毒、诱导等方法.同时,对《伤寒论》八法中汗、温、清等方法在抗感染中的作用与机理进行了阐释.在中西医比较中,他们还提出了杀菌、非杀菌抗感染法为"治病"与"治人"的中西比观,其理论与经验可为当今中医药抗感染研究提供多元、非线性思维借鉴与临床参考.
    • 摘要: [原文]治天下者尊贤考功则治,简~②贤违功则乱。诚审思治人之术力欢乐得贤之福,论材选士,必试于职,明度量以程~③能,考功实以定德无用比周~④之虚誉,毋听浸润之谮蒐~⑤,则抱功修职之吏无蔽伤之忧,比周邪伪之徒不得即工,小人日销~⑥,俊艾~⑦日隆。经曰:"三载考绩,三考黜陟~⑧幽明。"又曰:"九德咸事,俊艾在官。"未有功赏得于前众贤布于官而不治者也。
    • 孙学喜
    • 摘要: 先秦时期的儒家"慎独"说与"礼"共生,包括"敬信而行"的修己态度",行礼修德"的思想内容和内外统合的思想路径,是达到先秦儒家"修己"和"治人"两大目的的重要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在孟荀"性善性恶"之论的不同观念下,"慎独"被赋予"修心"与"修身"的不同角色功能,但都属于儒家"修己"即"内圣"的范畴.儒者意在以"慎独"修己,进而达到"外王"范畴的"治人""修己治人"实与儒家以"内圣"开"外王"的思想路径相通.儒家"慎独"说对当今儒学研究、个人修养、良好家风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思想价值.
    • 农汉才
    • 摘要: 民国名医祝味菊(1884-1951)结合西医对中医诊疗感染性疾病做了系统阐释.在其遗存的230余例医案中,有40余则中医治愈感染性疾病的案例,并提出感染性疾病“三因鼎立”的病因学说,认为用抗生素不是抗感染的惟一方法,细菌感染后的某些症状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人体抗菌的反应,张仲景六经是诊疗一切外感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的总结.依据《伤寒论》创立了“五段八纲”学说,认为《伤寒论》是通过系统扶助人体正气来抗感染的,认可抗生素类药物的理论与疗效,认为抗生素是“治病”的病原疗法,中医扶助人体正气抗菌是“治人”的本体疗法,指出两种方法各有优势与特点,提出了“人病并重”的治疗原则,以及分别以“药”和“法”为研究对象的中医实验方法.
    • 马元兵
    • 摘要: 为使新收治强戒人员顺利完成角色转变,尽快适应场所环境,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坚定戒毒信心。近日,阿克苏教育矫治局(戒毒所)二大队圆满完成了为期1个月的集中入所教育活动和考核验收工作。
    • 艾弘
    • 摘要: "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明清)顾炎武《日知录·廉耻》【释义】礼义是治理的大法;廉耻是立身的大节。不廉洁便什么都敢拿,不知耻便什么都敢做。人要到了这种地步,灾祸、混乱、失败、灭亡便都会降临到他的身上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