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油气聚集

油气聚集

油气聚集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2年内共计975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海洋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9篇、会议论文104篇、专利文献30220篇;相关期刊175种,包括地学前缘、石油天然气学报、断块油气田等; 相关会议65种,包括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第十四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第五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等;油气聚集的相关文献由2000位作者贡献,包括吕修祥、付广、胡望水等。

油气聚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69 占比:2.79%

会议论文>

论文:104 占比:0.33%

专利文献>

论文:30220 占比:96.88%

总计:31193篇

油气聚集—发文趋势图

油气聚集

-研究学者

  • 吕修祥
  • 付广
  • 胡望水
  • 蒋有录
  • 金之钧
  • 何登发
  • 查明
  • 吴晓智
  • 庞雄奇
  • 杨明慧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NOVIKOV Dmitry Anatolievich
    • 摘要: 为揭示盐水含量较高的含油气盆地中油气和地下水之间的相平衡,采用新的气-水平衡模拟软件对西西伯利亚盆地北极含油气区进行模拟。研究发现,该区域地层水的含气饱和度(Sg)变化较大,饱和系数(Cs)为0.2~1.0,其数值随深度及地层水总含气饱和度的增加而增大。地层水Sg大于1.8 L/L的情况下,气体饱和系数(Cs)均达到临界值1.0,为油气成藏创造了有利条件;而欠饱和水可溶解现有油气藏中的天然气。地层水气体饱和系数与储集层流体类型有关,凝析油气田的气体饱和系数主要为0.8~1.0,而在常规油藏中却相对较低。复杂的气水交换模式表明研究区侏罗系—白垩系储集层中天然气来源具有多样性。
    • 周海超
    • 摘要: 为研究含油气盆地与下部储盖组合同源的上部储盖组合的油气聚集规律,在上部储盖组合油气成藏机制及其与下部储盖组合油气之间的关系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含油气盆地与下部同源的上部储盖组合典型油气藏解剖,利用上部储盖组合油气分布与下部储盖组合油气分布之间关系的实例分析,研究下部储盖组合对上部同源储盖组合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下部储盖组合盖层渗漏区分布控制着上部同源储盖组合油气聚集区分布,下部储盖组合盖层渗漏区范围越大,越有利于向上部储盖组合供给油气和聚集成藏,反之则不利于上部储盖组合油气聚集成藏;下部储盖组合油气供给有利部位——断穿盖层油源断裂分布控制着上部同源储盖组合油气运聚成藏有利部位分布,断穿盖层油源断裂越发育,越有利向上部储盖组合供给油气和聚集成藏,反之则不利于上部储盖组合聚集成藏;下部储盖组合油气供给量控制着上部储盖组合油气成藏规模,下部储盖组合油气供给量越大,上部储盖组合油气聚集规模越大,反之上部储盖组合油气聚集规模小。研究结果对油气勘探具重要指导意义。
    • 胡心玲
    • 摘要: 习家口单斜带位于潜江凹陷西北部,是区内二级构造单元之一,紧邻主力生油洼陷-蚌湖向斜带,也是凹陷内重要的油气资源接替区块,研究其构造发育特征和油气成藏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构造演化分为断陷、断坳和抬升三个阶段,区带自东向西地层逐渐抬升减薄,断裂主要发育在单斜带中西部,形成的断鼻、断块等类型圈闭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 付广; 赵凯; 韩旭
    • 摘要: 为了研究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中部苏德尔特地区南一段油气聚集规律,在其断裂和砂体运移油气优势通道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断裂向砂体侧向分流运移油气形式以及和油气分布之间关系,对苏德尔特地区南一段断裂向砂体侧向分流运移油气形式及其与油气富集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苏德尔特地区南一段断裂向砂体侧向分流运移油气有4种形式:①汇聚型断裂向砂体侧向分流运移油气形式,主要分布在F_(1)断裂的a,b,c处;②先发散后汇聚型断裂向砂体侧向分流运移油气形式,主要分布在F_(1)断裂的d处;③发散型断裂向砂体侧向分流运移油气形式,主要分布在F_(2)断裂的e处;④断裂无法向砂体侧向分流运移油气形式,主要分布在F_(3)断裂的f,g处。断裂向砂体侧向分流运移油气形式不同,油气富集程度不同,在汇聚型断裂向砂体侧向分流运移油气形式分布处的F_(1)断裂a,b,c附近,最有利于油气在南一段中运移和聚集,发现的油气储量范围最大;在先发散后汇聚型断裂向砂体侧向分流运移油气形式分布处的F1断裂d附近,较有利于油气在南一段中运移和聚集,发现的油气储量范围中等;在发散型断裂向砂体侧向分流运移油气形式分布处的F2断裂e附近,不利于油气在南一段中运移和聚集,发现的油气储量范围最小。在断裂无法向砂体侧向分流运移油气形式分布处的F3断裂f,g附近,无油气聚集,无油气储量发现。
    • 梁瀚; 文龙; 冉崎; 韩嵩; 刘冉; 陈康; 狄贵东; 陈骁; 裴仰文
    • 摘要: 基于地表地质、地震、电法、钻井等资料综合研究,对四川盆地龙门山前北段逆冲推覆前锋断层的构造变形特征进行精细刻画。研究表明,逆冲推覆前锋断层整体为隐伏断层,并发育断层传播褶皱,仅在香水场—江油一带出露香水断层,对应地表的厚坝高陡地层变形带,沿三叠系嘉陵江组—雷口坡组膏盐岩滑脱层没有大规模位移量向盆地内传递。逆冲推覆前锋断层在厚坝以南部分为断坪-断坡多转折断层,沿嘉陵江组上断坪滑脱形成中坝背斜;而在厚坝以北部分则为铲型断层,深层寒武系被逆冲出露地表。以逆冲推覆前锋断层为界,断层上盘叠瓦构造带在印支期大规模逆冲,喜马拉雅期再次活化,下盘隐伏构造变形主要形成于喜马拉雅期。逆冲推覆前锋断层下盘隐伏构造生储盖匹配条件整体较好,具备形成大型气藏的有利地质条件;逆冲推覆前锋断层上盘在重华以北出露三叠系及更古老的地层,油气保存条件差,而重华以南至武都地区被侏罗系覆盖且嘉陵江组膏盐岩层较厚的断块油气保存条件相对较好,具备成藏条件。逆冲推覆前锋断层不仅是龙门山与四川盆地的盆山分界断层,也是川西北地区油气成藏系统的界线。
    • 王运增
    • 摘要: 针对敖古拉断裂附近萨葡高油层油气分布规律不明确的问题,在敖古拉断裂发育特征与油气分布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断裂伴生裂缝和凸面脊输导油气有利部位刻画方法,结合敖古拉断裂附近萨葡高油层油气分布,对敖古拉断裂不同时期输导油气有利部位及其与油气聚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敖古拉断裂在萨葡高油层内除了东、西两端和中部2处局部部位外,其余部位皆发育伴生裂缝输导油气有利部位;敖古拉断裂在萨葡高油层内发育7处凸面脊输导油气有利部位,其中部和中西部各发育3处凸面脊输导油气有利部位,东部仅发育1处凸面脊输导油气有利部位;敖古拉断裂不同时期输导油气有利部位与萨葡高油层油气聚集关系主要表现为伴生裂缝和凸面脊共同输导使萨尔图油层油气最为富集;伴生裂缝输导对油气成藏贡献大于凸面脊输导.该研究揭示了敖古拉断裂附近萨葡高油层油气分布规律,对萨葡高油层的下步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 高剑雄; 范婕; 张奎华; 秦峰; 郭瑞超
    • 摘要: 油气富集程度的评价及预测是油气成藏和勘探部署分析的重要内容,其结果对资源潜力评价和勘探部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总结前人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评价单井各层段油气富集程度的方法——根据已知储量井的录井、测井和试油资料,利用油气显示级别对单井3种资料进行赋值,结合各油气层段的砂岩厚度,计算3种资料的油气聚集有效值,并建立其与储量丰度的数学关系,进而预测未知储量井各层段的油气富集程度.以准噶尔盆地莫西庄—永进地区为例,利用该方法预测了各井不同层段的油气富集程度.通过对比勘探成果与该方法的计算结果,认为其平均相对误差一般在10%以内,因此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准确性.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在征沙村中部和永进东北部油气富集程度较高,是将来增储上产预备区;深层三叠系百口泉组油气富集程度较高,但探明程度较低,为下步勘探的重点方向;探区东部凸起与凹陷过渡区为下步选区有利区.
    • 曾勇; 李祥; 高胜利
    • 摘要: 在油气藏形成的过程中,构造活动的发生对圈闭的形成、油气的运移起到关键作用.在现有的研究资料中,更多的是对现今地质构造的研究,而忽视了生烃期的地层构造(即古构造)对石油聚集成藏所起到的作用.本文主要利用泥岩声波时差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地区的研究区的地层剥蚀厚度进行恢复,分析其生烃期的地层构造对油气聚集的作用,得出在古构造剖面中(剥蚀厚度恢复后的)发育局部隆起构造的地区,是圈闭的重要发育区,更是油气汇集的主要场所.因此,对古构造特征的研究,研究其对油气的汇集作用,能够预测油气藏的形成规模,从而对后续的开发与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 唐玄; 刘飏; 熊金玉; 梁国栋; 张金川
    • 摘要: 石油的形成演化发生于地下上千米深的微米—纳米级的岩石孔隙空间中,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其时空跨度超过人们以往的经验认知范围,学生理解难度较大.地下油气形成聚集地质过程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建立了地球—板块—盆地—圈闭—油气分子等从宏观到微观的各级场景,涵盖烃源岩形成、油气生成、油气运聚及破坏三个教学环节共十一类场景,实现了地下油气从形成到成藏的全场景、全过程再现,实验完成后采用双重测评方案测评并实时反馈,教学效果良好.
    • 聂国权; 李小盼; 何登发
    • 摘要: 北美东部被动大陆边缘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完整被动大陆边缘之一,是研究被动大陆边缘发育演化的天然实验室。本文在大量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用盆地构造解析方法,深入研究了北美东部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群的地质结构和构造演化特征,并揭示了盆地群的油气地质规律。研究认为,北美东部盆地群沉积充填和不整合面发育具有明显的分段性和差异性。以区域不整合面为界,不同段盆地可划分为不同的构造层:南段盆地可划分为两套构造层;中段南部盆地可划分为3套构造层;中段北部盆地可划分为4套构造层;而北段盆地可划分为5套构造层。盆地群整体经历了陆内裂谷—陆间裂谷—被动大陆边缘的演化过程,但不同段盆地的构造演化具有明显的分段性和迁移性:晚三叠世沉降中心位于南段盆地;早侏罗世初期迁移至中段盆地,南段大陆开始裂解;中侏罗世逐渐迁移至北段盆地,中段大陆开始裂解;早白垩世晚期,北段大陆开始裂解。受持续的抬升剥蚀及大西洋岩浆活动省的联合作用,南段盆地和中段大多数盆地缺乏油气保存条件;斯科舍盆地和大浅滩盆地是主要的含油气盆地,以上侏罗统烃源岩为主,主要发育断层—背斜圈闭和盐体刺穿圈闭,整体表现为“自生自储”和“下生上储”的特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