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丝素蛋白

丝素蛋白

丝素蛋白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1970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轻工业、手工业、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98篇、会议论文69篇、专利文献113617篇;相关期刊289种,包括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材料导报、复合材料学报等; 相关会议44种,包括2016中国中药制剂大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2015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全国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学术研讨会等;丝素蛋白的相关文献由3606位作者贡献,包括卢神州、李明忠、朱良均等。

丝素蛋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98 占比:0.70%

会议论文>

论文:69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113617 占比:99.24%

总计:114484篇

丝素蛋白—发文趋势图

丝素蛋白

-研究学者

  • 卢神州
  • 李明忠
  • 朱良均
  • 王秉
  • 左保齐
  • 张锋
  • 杨明英
  • 吕强
  • 邵惠丽
  • 张耀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谭浩; 周建平; 许燕; 张旭婧
    • 摘要: 为解决现阶段骨支架载药量难以控制、微球与多孔骨支架结合强度较低的问题,本研究利用挤出沉积式3D打印法和冷冻干燥法将丝素微球与羟基磷灰石支架相结合,制备出搭载异烟肼药物微球的复合支架.因为不同微球含量对支架性能有不同的影响,所以实验在定量控制支架内药物量的前提下,通过改变微球的含量研究支架的缓释、降解和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丝素微球不仅能使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的降解速度加快,而且可以延长释药时间和减少药物释放量,但微球含量的增加会一定程度上降低支架力学性能.因此,利用挤出沉积式3D打印法定量控制支架中载药微球含量,对微球与支架的结合、骨支架的药物控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何冠宇; 徐宝山; 杜立龙; 张同星; 霍振鑫; 申力
    • 摘要: 背景:纤维环是椎间盘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维持椎间盘力学及生理功能的关键,因此构建模拟天然纤维环结构的生物支架对于组织工程修复椎间盘至关重要.目的:以天然丝素蛋白为原料构建取向微通道纤维环支架,评估其作为椎间盘纤维环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方法:以聚己内酯为原料,通过熔融纺丝技术制备60°取向叠交叉模板,灌注浓度为15%的丝素蛋白溶液,液氮塑型后使用冷冻干燥机进行冷冻干燥,使用三氯甲烷洗脱沥滤聚己内酯材料,取向微通道纤维环支架制备完成;同时制备普通的丝素蛋白支架作为对照,表征支架的微观形貌与力学性能.将第3代兔纤维环细胞分别接种于两种支架上,通过死活染色及CCK-8实验分析细胞在支架上的存活能力与增殖能力.将两种支架分别植入大鼠皮下,4周后取出支架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 与结论:①体视显微镜与扫描电镜显示,取向微通道支架表面有大量规则通道排布且深入支架内部,对照支架表面只有少量裂缝;两种支架的孔径为(152.0±9.3) μm,取向微通道支架、对照支架的孔隙率分别为(89.0±3.3)‰(73.0±2.6)%;②微通道支架、对照支架的压缩模量分别为(2.65±0.11),(3.05±0.13) MPa,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死活染色与扫描电镜显示,细胞在两种支架上生长增殖良好,在对照支架表面黏附生长,在取向微通道支架可通过微通道迁移至支架内部且分泌大量外基质;CCK-8实验显示,取向微通道支架可促进细胞的增殖;④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取向微通道支架通道内可见大量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成分,对照支架仅表面可见大量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成分;⑤结果表明,取向微通道丝素支架能够模拟天然纤维环的结构,拥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细胞可沿通道生长入支架内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构建纤维环支架合适的生物支架.
    • 安田田; 许燕; 陈慧明; 张旭婧; 谭浩
    • 摘要: 背景:目前治疗骨关节结核最常选择的方案是口服和全身应用抗结核药物,但易产生耐药结核菌株和药物不良反应,病灶处局部药物浓度较低.可降解载药微球置埋在病灶处能够定点给药,延缓药物释放并控制释药速率,对治疗骨关节结核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手段.目的:设计正交实验对负载利福平丝素蛋白载药微球的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制备出形貌圆整、粒径均匀、载药率和包封率高的缓释微球,并探究微球体外药物释放行为.方法:以丝素蛋白溶液为水相、液体石蜡为油相、司盘80为乳化剂,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出负载利福平的丝素蛋白微球.设计正交实验考察搅拌转速(300,500,700,900 r/min)、异丙醇与丝素蛋白溶液体积比(1:1,2:1,4:1,6:1)、水油体积比(1:6,1:8,1:10,1:12)、乳化剂含量(2%,4%,6%,8%)及温度(25,35,45,55°C)对载药微球粒径、载药率和包封率的影响.结果 与结论:正交实验结果显示,最佳载药微球制备工艺为:搅拌转速为900 r/min,异丙醇与丝素蛋白溶液体积比为1:1,水油体积比为1:6,司盘80浓度为2%,温度为55°C.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微球表面光滑圆整,成球效果好,微球粒径约为11.18μm,载药量为10.56%,包封率为42.78%,在144 h内累计释药率为68.4%,释药速率持续平稳,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性能.
    • 杨兴华; 张静; 陈岱韻; 熊世江
    • 摘要: 背景:丝素蛋白支架的致孔技术多采用冷冻或者冷冻干燥法制取,但不同浓度、温度等条件对支架的物理生物性能有影响,对骨组织支架的制取采用何种冷冻方式、哪种浓度尚无明确的专题研究.目的:研究水致孔条件下丝素蛋白溶液质量浓度、冷冻条件、10 g/L聚乙二醇对丝素蛋白支架属性的影响,选择适合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作条件.方法:制备30,60,90 g/L的丝素蛋白溶液,-20°C预冷冻后每种质量浓度的丝素蛋白溶液分4组处理,制备多孔支架:-20°C冷冻处理组、-60°C冷冻处理组、-20°C冻干处理组、-60°C冻干处理组.测定各组支架的孔径、亲水性、致孔率、压缩强度与细胞相容性,扫描电镜下观察支架的微观结构,通过以上结果获得制备多孔支架的最佳冷冻条件与丝素蛋白溶液质量浓度.将聚乙二醇与60 g/L的丝素蛋白溶液混合均匀,-60°C冻干处理制备丝素蛋白多孔支架,检测复合支架的压缩强度、拉伸强度与细胞相容性.结果 与结论:①由孔径、亲水性、致孔率、压缩强度与细胞相容性实验结果可知,60 g/L丝素蛋白溶液经-20°C预冷冻后再经-60°C冻干处理可获得最佳的多孔支架,该支架的孔径为(213.07±37.89)μm、孔致率为85%,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②加入聚乙二醇可提升丝素蛋白支架的压缩强度与拉伸强度(P<0.05).③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聚乙二醇-丝素蛋白复合支架上,共培养7 d的扫描电镜显示细胞与支架贴壁充分,细胞表面突触充分舒展;共培养2周时的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细胞贴附于支架壁上,核深染,4周时细胞在支架孔的通道内贴合紧密,充满整个通道,增殖较快;共培养2周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Ⅰ型胶原、RUNX2、骨钙素呈阴性表达;共培养3周的RT-PCR检测显示,复合支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无影响.④结果表明,-60°C条件下60 g/L的丝素蛋白溶液经冷冻干燥制作的多孔支架较适合骨组织工程使用,10 g/L的聚乙二醇可提升支架的拉伸和压缩强度,该支架对细胞分化无诱导作用.
    • 杨兴华; 张静; 陈岱韻; 熊世江
    • 摘要: 背景:丝素蛋白支架的致孔技术多采用冷冻或者冷冻干燥法制取,但不同浓度、温度等条件对支架的物理生物性能有影响,对骨组织支架的制取采用何种冷冻方式、哪种浓度尚无明确的专题研究。目的:研究水致孔条件下丝素蛋白溶液质量浓度、冷冻条件、10 g/L聚乙二醇对丝素蛋白支架属性的影响,选择适合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作条件。方法:制备30,60,90 g/L的丝素蛋白溶液,-20°C预冷冻后每种质量浓度的丝素蛋白溶液分4组处理,制备多孔支架:-20°C冷冻处理组、-60°C冷冻处理组、-20°C冻干处理组、-60°C冻干处理组。测定各组支架的孔径、亲水性、致孔率、压缩强度与细胞相容性,扫描电镜下观察支架的微观结构,通过以上结果获得制备多孔支架的最佳冷冻条件与丝素蛋白溶液质量浓度。将聚乙二醇与60 g/L的丝素蛋白溶液混合均匀,-60°C冻干处理制备丝素蛋白多孔支架,检测复合支架的压缩强度、拉伸强度与细胞相容性。结果与结论:(1)由孔径、亲水性、致孔率、压缩强度与细胞相容性实验结果可知,60 g/L丝素蛋白溶液经-20°C预冷冻后再经-60°C冻干处理可获得最佳的多孔支架,该支架的孔径为(213.07±37.89)μm、孔致率为85%,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2)加入聚乙二醇可提升丝素蛋白支架的压缩强度与拉伸强度(P<0.05)。(3)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聚乙二醇-丝素蛋白复合支架上,共培养7 d的扫描电镜显示细胞与支架贴壁充分,细胞表面突触充分舒展;共培养2周时的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细胞贴附于支架壁上,核深染,4周时细胞在支架孔的通道内贴合紧密,充满整个通道,增殖较快;共培养2周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Ⅰ型胶原、RUNX2、骨钙素呈阴性表达;共培养3周的RT-PCR检测显示,复合支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无影响。(4)结果表明,-60°C条件下60g/L的丝素蛋白溶液经冷冻干燥制作的多孔支架较适合骨组织工程使用,10 g/L的聚乙二醇可提升支架的拉伸和压缩强度,该支架对细胞分化无诱导作用。
    • 姜朝瑞; 许燕; 熊莹; 张旭婧
    • 摘要: 背景:重度骨结核治愈率低且需要长期服药,但口服药物不良反应大.将载药缓释微球定量置于病灶处不仅可以确保药物浓度和精准治疗,还能有效调控药物释放速度,减少不良反应.目的:优化氧化石墨烯/丝素蛋白/利福平微球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乳化法制备氧化石墨烯/丝素蛋白/利福平微球,在确定丝素蛋白浓度3.5%、水油比为1:6、司盘80与石蜡比1:10、温度为50°C、利福平与药物载体溶液比50 mg:1 mL作为定量的前提下,考察不同搅拌速度(200,500,800 r/min)、不同有机溶剂与水相体积比(1:1、4:1、6:1)及不同氧化石墨烯溶液与丝素溶液溶质比(0.1%,0.25%,0.5%)条件下制备出载药微球的微观形貌、载药率和包封率,确定较佳的制备工艺.结果 与结论:①扫描电镜显示,500 r/min制备的微球大小均匀,成球性较好;有机溶剂与水相体积比为4:1制备的微球成球效率较好;氧化石墨烯溶液与丝素溶液溶质比为0.1%制备的微球成球率较高.②综合载药率和包封率检测结果,再结合氧化石墨烯/丝素蛋白微球的细胞毒性实验结果,选择在搅拌速度500 r/min、有机溶剂与水相体积比为4:1、氧化石墨烯溶液与丝素溶液溶质比为0.1%的条件下制备微球,微球的成球率高,载药量为13.5%,包封率为61%,并且该微球在体外可稳定释放药物,在96 h内累计释药量约为67.3%,药物缓控释过程由扩散和溶蚀共同作用.
    • 刘月; 蒋紫仪; 李晶晶; 孟凯; 赵荟菁
    • 摘要: 背景:自体旁路移植是心血管疾病最佳的手术方案,但自体血管来源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巨大的临床需求,因此小口径人工血管的研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小口径人工血管由于易产生血栓和内膜增生等问题还没有真正应用于临床.目的:观察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在聚左旋乳酸己内酯/丝素蛋白电纺膜上的生长情况,以及聚左旋乳酸己内酯/丝素蛋白小口径人工血管在大鼠体内的通畅性、组织相容性和降解性能.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左旋乳酸己内酯/丝素蛋白小口径双层人工血管,加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于人工血管上,最后将肝素加载至人工血管上.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别接种到加载与未加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人工血管上,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MTT法分析细胞在人工血管材料上的生长情况.以加载与未加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人工血管电纺膜代替细胞小室中的Transwell膜,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共同接种至电纺膜上,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MTT法分析细胞在人工血管材料上的生长情况.将加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肝素的人工血管植入大鼠颈动脉,检测人工血管的通畅性与组织相容性、降解性.结果 与结论:①细胞单独接种于人工血管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与MTT分析显示,接种在加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人工血管上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多于未加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人工血管,加载与未加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数量基本相同.②两细胞共同接种于人工血管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与MTT分析显示,加载与未加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人工血管上的共培养细胞数量均多于对应人工血管上的单独细胞接种数量,但小于两种单种细胞数之和.③动物体内植入实验: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显示,人工血管植入1 d后血流速度有所减小,此后逐渐减小,至第3周时已勘测不到.组织学与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人工血管植入第3天时有炎性细胞,1周后炎性细胞消失,在第3周时管内有细微血流通过,管内壁形成均匀的内皮层且有新血管生成.扫描电镜显示,人工血管植入第6周时纤维基本发生断裂,且纤维明显变细.人工血管植入第4周时缝合固位强力降至原来的42.2%.④结果表明,聚左旋乳酸己内酯/丝素蛋白小口径双层人工血管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与组织相容性,但通畅性与降解性有待提高.
    • 郭晓鹏; 刘莹松; 尚晖
    • 摘要: 背景:近年来利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椎间盘退变成为脊柱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目的:对比丝素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淫羊藿苷与丝素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在椎间盘退变修复中的效果.方法:采用物理共混法与致孔剂制备丝素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水凝胶,将水凝胶直接与淫羊藿苷物理混合制备含淫羊藿苷(10 mmol/L)的水凝胶.采用髓核抽吸法建立新西兰大白兔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6只兔随机分3组,每组12只:模型组采用微量注射器向椎间盘内注射PBS,对照组注射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水凝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实验组注射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水/淫羊藿苷凝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正常组(n=12)不建模也不进行任何处理.术后4,8,12周进行X射线片、MRI检查,术后12周进行组织学(苏木精-伊红染色与甲苯胺蓝染色)、RT-PCR检测(Ⅱ型胶原、蛋白聚糖、Sox9 mRNA的表达)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Ⅱ型胶原、蛋白聚糖、Sox9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结论:①X射线片显示,术后4,8,12周时,模型组椎间盘高度逐渐下降,对照组、实验组椎间盘高度逐渐增加,其中实验组兔椎间盘高度的恢复好于对照组;②MRI检查显示,术后4,8,12周时,模型组兔椎间盘T2加权像信号值呈逐渐降低趋势,对照组与实验组逐渐升高,其中以实验组升高更明显;③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模型组髓核组织破坏较明显,髓核细胞显著减少;对照组髓核组织欠完整,中央髓核区可见少量髓核样细胞增生;实验组髓核组织较完整,中央髓核区可见大量髓核样细胞增生;④甲苯胺蓝染色显示,模型组髓核无着色,对照组中度染色,实验组髓深染;⑤RT-PCR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模型组Ⅱ型胶原、蛋白聚糖、Sox9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的Ⅱ型胶原、蛋白聚糖、Sox9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实验组的Ⅱ型胶原、蛋白聚糖、Sox9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⑥结果表明,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水凝胶联合淫羊藿苷可促进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并分化为髓核样细胞,增加细胞基质的合成,促进退变椎间盘的修复.
    • 安田田; 许燕; 陈慧明; 张旭婧; 谭浩
    • 摘要: 背景:目前治疗骨关节结核最常选择的方案是口服和全身应用抗结核药物,但易产生耐药结核菌株和药物不良反应,病灶处局部药物浓度较低。可降解载药微球置埋在病灶处能够定点给药,延缓药物释放并控制释药速率,对治疗骨关节结核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手段。目的:设计正交实验对负载利福平丝素蛋白载药微球的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制备出形貌圆整、粒径均匀、载药率和包封率高的缓释微球,并探究微球体外药物释放行为。方法:以丝素蛋白溶液为水相、液体石蜡为油相、司盘80为乳化剂,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出负载利福平的丝素蛋白微球。设计正交实验考察搅拌转速(300,500,700,900 r/min)、异丙醇与丝素蛋白溶液体积比(1∶1,2∶1,4∶1,6∶1)、水油体积比(1∶6,1∶8,1∶10,1∶12)、乳化剂含量(2%,4%,6%,8%)及温度(25,35,45,55°C)对载药微球粒径、载药率和包封率的影响。结果与结论:正交实验结果显示,最佳载药微球制备工艺为:搅拌转速为900 r/min,异丙醇与丝素蛋白溶液体积比为1∶1,水油体积比为1∶6,司盘80浓度为2%,温度为55°C。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微球表面光滑圆整,成球效果好,微球粒径约为11.18μm,载药量为10.56%,包封率为42.78%,在144 h内累计释药率为68.4%,释药速率持续平稳,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性能。
    • 孟露露; 刘浩; 刘涵; 张军; 李瑞欣; 高丽兰
    • 摘要: 背景:随着3D打印技术在组织工程的快速发展,通过3D打印制备出多种支架材料被广泛用于下颌骨缺损修复,3D打印技术为下颌骨缺损修复带来了新的可能.目的:采用低温3D打印技术构建三维仿生骨支架材料,精确控制支架材料内部结构,并对其进行力学性能分析.方法:在同等体积下,通过改变打印支架线束与线束的交错角度,采用低温3D打印技术分别打印不同角度(30°,45°,90°)的丝素蛋白/Ⅰ型胶原/羟基磷灰石支架与聚己内酯/羟基磷灰石支架(共6组支架).单轴压缩力学实验以0.5%/s的压缩速率加载6组支架,压缩至30%的应变,观察应力随着应变的变化关系;应力松弛实验以0.5%/s的压缩速率分别加载至3种打印角度丝素蛋白/Ⅰ型胶原/羟基磷灰石支架10%,20%,30%的应变,松弛保持时间3 h,观察应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蠕变实验分别以2.5,3.75,5 kPa的恒定压力压缩打印角度为90°的丝素蛋白/Ⅰ型胶原/羟基磷灰石支架,蠕变保持时间3 h,观察应变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 与结论:①单轴压缩力学实验:对于丝素蛋白/Ⅰ型胶原/羟基磷灰石支架和聚己内酯/羟基磷灰石支架,相同压缩应变下打印角度为90°支架的杨氏模量高于打印角度为30°,45°的支架.②应力松弛实验:当保持压缩速率、压缩应变及压缩角度恒定时,丝素蛋白/Ⅰ型胶原/羟基磷灰石支架的应力随松弛时间的延伸先快速降低,然后缓慢降低,随着松弛时间的延长,支架在开始时间段(1600 s以内)应力下降很快,在后期时间段(3700 s)应力降低速度减小,最后趋于平缓;当保持压缩速率、压缩应变恒定时,相对于打印角度为30°,45°的支架,打印角度为90°丝素蛋白/Ⅰ型胶原/羟基磷灰石支架的应力初值及趋于平稳时的应力值较高;当压缩速率及压缩角度恒定时,随着压缩应变值增加,丝素蛋白/Ⅰ型胶原/羟基磷灰石支架的应力值增加.③蠕变实验:随着蠕变时间的延长,90°的丝素蛋白/Ⅰ型胶原/羟基磷灰石支架的应变增加,在初始阶段(500 s内)应变增涨较快,随后应变缓慢增加最终趋于平缓,2.5 kPa下支架的应变变化范围为35%到55%,3.75 kPa下支架的应变变化范围从43%到57%,5 kPa下支架的应变变化范围从45%到57%.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