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沁水煤田

沁水煤田

沁水煤田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03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工业经济、地质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86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政府法制、煤田地质与勘探、煤炭科学技术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6年全国瓦斯地质学术年会等;沁水煤田的相关文献由147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建青、翟虎威、乔军好等。

沁水煤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2 占比:26.2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26%

专利文献>

论文:286 占比:73.52%

总计:389篇

沁水煤田—发文趋势图

沁水煤田

-研究学者

  • 王建青
  • 翟虎威
  • 乔军好
  • 冯乐飞
  • 吴高峰
  • 周迎新
  • 康希栋
  • 张培河
  • 张绍韡
  • 杨晓东

沁水煤田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蓓蕾; 孔艳磊; 王国权; 刘超; IKEH Justin Tobechukwu
    • 摘要: 煤和含煤岩系中Li是全球Li资源潜在来源之一,引起了国内外高度重视。沁水盆地局部地区煤中Li异常富集,探讨其同位素组成特点与演化有助于深化锂富集分配机制认识。以盆地北部阳泉矿区新景矿8号无烟煤层为研究对象,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和X射线衍射仪(XRD)测定Li质量分数和矿物组成,结合逐级化学提取试验,确定煤中Li的赋存状态。利用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测试煤样和不同赋存状态Li的同位素组成,探讨了煤化作用过程中Li同位素分馏特征。结果表明:煤样Li平均质量分数达138.04μg/g,高于世界硬煤中的平均质量分数(14μg/g);主要载体为高岭石,有少量Li以有机结合态的形式存在;原煤样中δ7Li的均值为-2.13‰,硅酸盐结合态δ7Li的均值为-1.15‰,有机结合态δ7Li均值为-1.53‰,不同赋存状态Li同位素组成相似。研究认为,无烟煤中Li同位素组成趋同机理为:①煤化作用过程中轻的6Li从有机结构中脱除,再次吸附到黏土矿物中,导致煤中有机结合态Li同位素组成变重,硅酸盐结合态Li同位素组成变轻;②在水-岩反应过程中,硅酸盐矿物中重的7Li很容易被溶液萃取,导致硅酸盐结合态中重的7Li流失,Li同位素组成变轻;③煤化作用升温过程有助于Li元素的扩散,促使Li同位素达到动力学分馏平衡。
    • 郝竹清; 郝叶青
    • 摘要: 三烈煤矿位于山西省昔阳县,矿区基本构造格架为走向北东,向北西缓倾斜的波状起伏的单斜构造。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_(3)t)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_(1)s)是区内的主要含煤地层,山西组含煤5层,属不可采煤层;太原组含煤10层,8号和15号煤层为稳定的可采煤层;8号煤层主要为中灰、中高硫、低磷、特低挥发分、中发热量煤、浮煤回收率低等的无烟煤;15号煤层主要为低灰、中硫、低磷、特低挥发分、高发热量煤、浮煤回收率中等的无烟煤。
    • 张鹏; 张绍韡; 解锡超; 游永建; 李健
    • 摘要: 氟是煤中有害元素之一,燃煤型氟排放造成的污染已经对人类的健康安全构成威胁.研究煤中氟赋存状态及其沉积环境,对掌握高氟煤分布规律及控制燃煤造成的氟排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沁水煤田内6座煤矿15号煤样品的分析发现:煤中氟含量与灰分显著相关,与黄铁矿硫、有机硫无相关关系,表明煤中氟主要以无机物形式赋存,且与含硫矿物无关;与钾、镁、硅、铝等元素含量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氟有可能的主要赋存形式为金云母、氟金云母等矿物,以及以吸附存在于高岭石、勃姆石、伊蒙混层等黏土矿物中;与钙、磷元素含量无显著相关性,表明氟不以氟磷灰石、含氟羟基磷灰石等矿物大量赋存.此外,通过对沁水煤田15号煤的沉积环境分析发现,弱还原环境、较低盐度、偏酸性、较强的水动力条件有利于该区域煤中氟的富集.
    • 王珍珍; 申伟刚; 赵存良; 李进孝; 张珂; 马家亮; 张绍韡; Maksim G Blokhin; 张飘飘; 蔺敬妍; 孙明晓
    • 摘要: 文章以沁水煤田长治首阳山矿15号煤为研究对象,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方法对煤中的稀土元素进行测试和分析.探讨了15号煤中稀土元素的富集机理、配分模式、赋存状态以及成煤环境等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煤层中的稀土元素含量均值为49.28μg/g,整体含量较低;(2)15#煤(除SYS15-2外)和夹矸中稀土元素均为轻稀土富集型(LREY),并且夹矸中轻稀土富集更加明显;(3)稀土元素主要赋存在黏土矿物中;(4)成煤环境整体上以弱还原环境为主,稀土元素物质来源主要为陆源碎屑.
    • 贾龙
    • 摘要: 文章通过对比分析,选取了唐跃刚等人提出的煤炭资源洁净等级划分方案,对左权西勘查区的主采煤层3、8、15号煤层进行了煤炭资源洁净等级划分和评价,并结合评价结果和当前煤炭资源清洁利用技术,针对性地提出了本区煤炭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建议。
    • 贾龙
    • 摘要: 文章通过对比分析,选取了唐跃刚等人提出的煤炭资源洁净等级划分方案,对左权西勘查区的主采煤层3、8、15号煤层进行了煤炭资源洁净等级划分和评价,并结合评价结果和当前煤炭资源清洁利用技术,针对性地提出了本区煤炭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建议.
    • 王以贤; 梁为民
    • 摘要: 为了研究冲击载荷对无烟煤微观孔隙的作用机理、提高煤层气的开发效果,以山西沁水煤田成庄矿无烟煤为研究对象,利用霍普金森冲击系统分别对垂直、平行、45°斜交层理方向煤样实施冲击载荷模拟实验,根据冲击载荷前后压汞、低温液氮和电镜扫描测试数据,分析了冲击载荷对无烟煤微观孔隙的作用规律与特点,进一步探究了冲击载荷对无烟煤微观孔隙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冲击载荷能增大孔径和孔容,改善孔隙结构,提高孔隙连通性,增强瓦斯扩散、渗流与运移速度,并存在冲击载荷的最佳改善效果,不同方向最佳改善效果所对应的冲击载荷大小不同;②最佳改善效果以前的冲击载荷改善孔隙结构及渗透特征,最佳改善效果以后的冲击载荷增加微孔、堵塞中大孔、整体劣化孔隙孔渗特征;③冲击载荷对煤样的破坏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始于微晶结构、基于位错塞积效应的破坏模式,另一种是始于宏观孔隙、基于煤基质破碎的破坏模式.结论 认为,该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认识煤层气产气机理、产气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经济有效地开采煤层气具有现实意义及推广价值.
    • 牛志辉; 冯乐飞; 王辉; 乔军好; 郑启明
    • 摘要: 本文以沁水煤田煤层气中N2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地球化学特征,查明其影响因素,进行成因判识.采用气相色谱法和同位素质谱法分别对沁水煤田煤层气组分和N2同位素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沁水煤田煤层气中N2比例在0.50~5.49%,平均为1.72%,同位素组成δ15N=+32.196~+42.663‰,平均为+38.404‰,具有贫N2富CH4、重氮的特征.煤化程度对沁水煤田煤层气中N2地球化学特征具有显著影响.随着煤化程度逐渐升高,N2比例和含量均具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前者是由于煤化过程中N2不断生成和积累的结果,后者是主要是N2和CH4在高变质煤阶段具有不同的释放速率所致.
    • 牛志辉; 冯乐飞; 王辉; 乔军好; 郑启明
    • 摘要: 本文以沁水煤田煤层气中N_(2)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地球化学特征,查明其影响因素,进行成因判识。采用气相色谱法和同位素质谱法分别对沁水煤田煤层气组分和N_(2)同位素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沁水煤田煤层气中N_(2)比例在0.50~5.49%,平均为1.72%,同位素组成δ^(15)N=+32.196~+42.663‰,平均为+38.404‰,具有贫N_(2)富CH_(4)、重氮的特征。煤化程度对沁水煤田煤层气中N_(2)地球化学特征具有显著影响。随着煤化程度逐渐升高,N_(2)比例和含量均具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前者是由于煤化过程中N_(2)不断生成和积累的结果,后者是主要是N_(2)和CH_(4)在高变质煤阶段具有不同的释放速率所致。
    • 杨晓东; 唐书恒; 王建青; 魏巍
    • 摘要: 沁水煤田许多矿区煤层稳定、倾角较小,一般小于15°,基于相似性或特征值算法的煤层反射波相干、方差属性应用效果较好.然而在部分矿区,煤层背斜、向斜两翼倾角较大时,相干、方差属性的效果较差,表现为地质异常体边界迷糊,横向分辨率较低,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对LB矿区三维地震资料解释过程中,通过对数据体提取基于相似性或特征值的相干、方差、振幅、倾角、混沌等属性,进行属性分析、优选时,发现在煤层倾角较大的地段,基于几何结构张量算法的混沌体属性切片能够很好的反映断层、陷落柱异常,规避地层倾角对属性结果的影响,帮助解释人员准确快速地圈定各类异常区,对地震属性的应用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