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沁水软膜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一种沁水软膜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沁水软膜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沁水软膜包括啫喱软膜和软膜精华粉。本发明提供的沁水软膜中的啫喱软膜和软膜精华粉定量包装,使用时仅需将啫喱软膜和软膜精华粉混合均匀即可,无需食用者估量调和液的量,降低操作难度,敷贴一段时间后会沁出精华液,释放软膜内的功效成分,让肌肤体验极致爆水感,敷贴后可以整片揭下,无需清洗脸部,且肤感清爽柔滑。此外,本发明提供的沁水软膜在软膜精华粉中添加了葡糖酸内酯,调节软膜pH值为弱酸性,使沁水软膜更温和。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88678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210527068.X

  • 申请日2022-05-16

  • 分类号A61K8/02(2006.01);A61K8/37(2006.01);A61K8/73(2006.01);A61K8/86(2006.01);A61Q19/00(2006.01);

  • 代理机构广州科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陆丰艳

  • 地址 511462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珠江街南江二路6号自编1栋2095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22:1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 8/02 专利申请号:202210527068X 申请日:202205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沁水软膜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售卖最广的面膜主要有贴式面膜、泥膜、软膜粉、凝胶软膜、水晶面膜等。

贴式面膜一般采用无纺布、蚕丝、果浆纤维等材料制作膜布,添加不同的原料组合物,制作成美白、抗皱、保湿等功效的贴式面膜,性价比高,使用方便,滋润度相对较高,但是存在膜布的服帖度不高、肌肤亲和力差、易滑落等缺陷。

泥膜主要由增稠剂、保湿剂、高岭土、碳粉、和皮肤调理剂等成分组成,比传统贴式面膜更贴肤,可以有效的去除脸上多余的油脂,起到控油、清洁作用,但是泥膜水分挥发后,膜干在皮肤上,需要反复清洗。

软膜粉主要含藻酸盐、缓凝剂、凝胶剂、填充剂和皮肤调理剂等成分,与传统的贴膜相比,与肌肤贴合度更高,且可成膜,方便整片揭下,但是在使用前需要使用者添加一定比例的水或者精华液对软膜粉进行调和,且调和时间不多,一般为5min以内,操作难度较大。此外,藻酸盐是常见的凝胶剂,吸水性强,可能吸收皮肤内的水分,使皮肤变干。

凝胶软膜是软膜粉的升级版,无需消费者加水调配,操作便捷,但是滋润度不高。水晶面膜是用琼脂、卡拉胶等水晶凝胶作为基质,承载皮肤调理剂等,形成质地透明的水晶状面膜,在接触皮肤后,会慢慢由胶状化呈液态,便于吸收,但是受外观和基质的限制,能添加的成分也有限。

专利公开号为CN109576817A的专利文本公开了一种纳米纤维面膜的制备方法及纳米纤维面膜,此纤维面膜采用聚乙烯醇溶液、海藻酸钠溶液制备面膜原液,然后将面膜原液进行静电纺丝,制成纳米纤维面膜。此纳米纤维膜虽然能够使养颜分子能够完全被脸部吸收,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滑落,贴服性较差。

专利公开号为CN107485581A的专利文本公开了一种海泥净致泥膜,其由海泥、油性物质、水性物质和水制备而成。此种泥膜具有深层去污能力,能够吸附毛孔中的脏东西,彻底清除彩妆和油污,为肌肤疏松营养,令肌肤洁净清透。但是其敷贴在脸上,水分挥发后,需要大量的水反复清洗干净,且稳定性差。

因此,现有种类面膜中存在贴幅度差、操作难度大、保湿效果和稳定性差、需要反复冲洗、功效单一等诸多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沁水软膜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沁水软膜与肌肤贴合度高,亲肤性好,且使用过程中无需消费者估量调和液的量,操作难度低,敷贴12min左右开始沁出精华液,释放软膜内的功效成分,提升滋润度,使用后无需清洗脸部,不粘腻,肤感柔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沁水软膜,包括啫喱软膜和软膜精华粉。

进一步的,所述沁水软膜中的啫喱软膜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

A相:聚乙二醇-14M 0.2-10份、黄原胶1-3份、EDTA-2Na 0.1-0.5份、聚乙二醇-325-20份、苯氧乙醇3-5份、水溶性霍霍巴酯0.5-10份、去离子水10-20份;

B相:肤感改良剂5-15份、乳化稳定剂5-10份、肉豆蔻酸异丙酯10-15份;

C相:海藻酸钠10-15份、粘感消除剂10-19份、保湿剂15-20份;

D相:β-葡聚糖0.1-1份、保湿剂3-20份、氯苯甘醚5-9份;

E相:香精0.1-0.5份;

F相:无水磷酸三钠0.005-0.01份、碳酸钙0.01-0.05份、去离子水0.5-1份。

更进一步的,所述啫喱软膜B相中的肤感改良剂购买自陶氏(张家港)投资有限公司,产品名称为XIAMETER™ PMX-1503硅油。

更进一步的,所述啫喱软膜B相中的乳化稳定剂购买自森馨香精色素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产品名称为SOLUBILISANT LRI。

更进一步的,所述啫喱软膜C相中的粘感消除剂购买自陶氏化学(上海)有限公司,产品名称为UCON 75-H-450。

更进一步的,所述啫喱软膜C相中的保湿剂购买自NOF Corporation,产品名称为WILBRIDE S-753D。

更进一步的,所述啫喱软膜D相中的保湿剂购买自AJINOMOTO CO., INC.,产品名称为AJIDEW NL-50。

更进一步的,所述沁水软膜中的啫喱软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A相中的去离子水加热至75-85℃,均质5min,然后加入A相中其余组分,并抽真空保温均质20-30min,制得A相混合物;

S2、将B相中的各组分混合均匀,加热至60-70℃,加入到步骤S1中制得的A相混合物中,均质3-5min后降温至25-35℃,继续均质5-10min,制得AB相混合物;

S3、将C相中的各组分预分散至无颗粒,均质5-10min后在25-35℃下加入到步骤S2制得的AB相混合物中,抽真空均质20-25min,制得ABC相;

S4、将D相中的各组分预分散至无颗粒,并加入到步骤S3制得的ABC相中,然后加入E相和混合均匀的F相,继续均质3-8min,灌装,即得。

本发明中将C相在低温下(25-35℃)加入到体系中,可以最低程度减少海藻酸钠的热降解,提高反应体系的稳定性,步骤S1和步骤S3中采用抽真空均质,能够有效避免体系中产生大量起泡,影响啫喱软膜的稳定性及功效。此外,步骤S4中采用高转速均质,可以有效避免C相中的海藻酸钠与F相中的碳酸钙结合并反应成胶的现象出现。

更进一步的,所述啫喱软膜的制备方法中步骤S1-S4中均质转速为3200-3800rpm。

更进一步的,所述啫喱软膜的制备方法步骤S4中的灌装标准为40g/盒。

进一步的,所述沁水软膜中的软膜精华粉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

无水磷酸三钠1-3份、无水硫酸钙20-40份、葡糖酸内酯10-25份、麦芽糊精5-15份。

更进一步的,所述沁水软膜中软膜精华粉的制备方法为:将无水磷酸三钠、无水硫酸钙、葡糖酸内酯和麦芽糊精混合均匀后研磨15min,搅拌均匀,包装,即得。

更进一步的,所述软膜精华粉的制备方法中包装标准为2g/袋。

进一步的,所述沁水软膜的使用方法为:将啫喱软膜与软膜精华粉充分调匀后敷到面部20-30min后揭下即可。

本发明提供的沁水软膜可以通过沁水原理,让使用者明显感知沁水过程。首先是成膜过程:海藻酸钠中的钠离子被无水硫酸钙中的钙离子取代,形成藻酸钙,从而使软膜使用后能够整片揭下,由于料体中AJIDEW NL-50(保湿剂)提供了很多Na

同时,本发明中提供的沁水软膜还添加了分子结构中富含多个羟基的葡糖酸内酯,从而能够更好的保持肌肤水分,葡糖酸内酯能够提高50%的紫外线防护能力并提高紫外线辐射诱导的弹力蛋白启动因子的活性。

本发明提供的沁水软膜A相成分中的保湿剂聚乙二醇-14,与B相中的润肤剂肉豆蔻酸异丙酯、C相中的保湿剂和D相中的β-葡聚糖共同组成润肤成分,不仅能够在使用过程中给使用者带来明显的爆水感,而且能够在皮肤真皮层和表皮层形成一层均匀的水膜,补水保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沁水软膜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具有如下技术优势:

(1)本发明提供的沁水软膜中的啫喱软膜和软膜精华粉定量包装,啫喱软膜40g/盒,软膜精华粉2g/袋,使用时仅需将啫喱软膜和软膜精华粉混合均匀即可,无需食用者估量调和液的量,降低操作难度;

(2)本发明提供的沁水软膜敷贴一段时间后会沁出精华液,释放软膜内的功效成分,让肌肤体验极致爆水感;

(3)本发明提供的沁水软膜敷贴15-20min后可以整片揭下,无需清洗脸部,且肤感清爽柔滑;

(4)本发明提供的沁水软膜在软膜精华粉中添加了葡糖酸内酯,调节软膜pH值为弱酸性,使沁水软膜更温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下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但是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沁水软膜,包括啫喱软膜和软膜精华粉。所述啫喱软膜B相中的肤感改良剂购买自陶氏(张家港)投资有限公司,产品名称为XIAMETER™ PMX-1503硅油;所述啫喱软膜B相中的乳化稳定剂购买自森馨香精色素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产品名称为SOLUBILISANT LRI;所述啫喱软膜C相中的粘感消除剂购买自陶氏化学(上海)有限公司,产品名称为UCON 75-H-450;所述啫喱软膜C相中的保湿剂购买自NOF Corporation,产品名称为WILBRIDE S-753D;所述啫喱软膜D相中的保湿剂购买自AJINOMOTO CO., INC.,产品名称为AJIDEW NL-50。

实施例1、一种沁水软膜及其制备方法

所述沁水软膜中的啫喱软膜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

A相:聚乙二醇-14M 10份、黄原胶3份、EDTA-2Na 0.5份、聚乙二醇-32 20份、苯氧乙醇5份、水溶性霍霍巴酯10份、去离子水20份;

B相:肤感改良剂15份、乳化稳定剂10份、肉豆蔻酸异丙酯15份;

C相:海藻酸钠10份、粘感消除剂10份、保湿剂15份;

D相:β-葡聚糖0.1份、保湿剂3份、氯苯甘醚5份;

E相:香精0.5份;

F相:无水磷酸三钠0.01份、碳酸钙0.05份、去离子水1份。

所述沁水软膜中的啫喱软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A相中的去离子水加热至75℃,3200rpm均质5min,然后加入A相中其余组分,并抽真空继续保温均质20min,制得A相混合物;

S2、将B相中的各组分混合均匀,加热至60℃,加入到步骤S1中制得的A相混合物中,3200rpm均质3min后降温至25℃,继续均质5min,制得AB相混合物;

S3、将C相中的各组分预分散至无颗粒,3200rpm均质5min后加入到步骤S2制得的AB相混合物中,继续抽真空均质20min,制得ABC相;

S4、将D相中的各组分预分散至无颗粒,并加入到步骤S3制得的ABC相中,然后加入E相和混合均匀的F相,继续均质3min,灌装为40g/盒,即得。

所述沁水软膜中的软膜精华粉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

无水磷酸三钠1份、无水硫酸钙20份、葡糖酸内酯10份、麦芽糊精5份。

所述沁水软膜中软膜精华粉的制备方法为:将无水磷酸三钠、无水硫酸钙、葡糖酸内酯和麦芽糊精混合均匀后研磨15min,搅拌均匀,包装为2g/袋,即得。

实施例2、一种沁水软膜及其制备方法

所述沁水软膜中的啫喱软膜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

A相:聚乙二醇-14M 0.2份、黄原胶1份、EDTA-2Na 0.1份、聚乙二醇-32 5份、苯氧乙醇3份、水溶性霍霍巴酯0.5份、去离子水10份;

B相:肤感改良剂5份、乳化稳定剂5份、肉豆蔻酸异丙酯10份;

C相:海藻酸钠15份、粘感消除剂19份、保湿剂20份;

D相:β-葡聚糖1份、保湿剂20份、氯苯甘醚9份;

E相:香精0.1份;

F相:无水磷酸三钠0.005份、碳酸钙0.01份、去离子水0.5份。

所述沁水软膜中的啫喱软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A相中的去离子水加热至85℃,3800rpm均质5min,然后加入A相中其余组分,并抽真空继续保温均质30min,制得A相混合物;

S2、将B相中的各组分混合均匀,加热至70℃,加入到步骤S1中制得的A相混合物中,3800rpm均质5min后降温至35℃,继续均质10min,制得AB相混合物;

S3、将C相中的各组分预分散至无颗粒,3800rpm均质10min后加入到步骤S2制得的AB相混合物中,继续抽真空均质25min,制得ABC相;

S4、将D相中的各组分预分散至无颗粒,并加入到步骤S3制得的ABC相中,然后加入E相和混合均匀的F相,继续均质8min,灌装为40g/盒,即得。

所述沁水软膜中的软膜精华粉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

无水磷酸三钠3份、无水硫酸钙40份、葡糖酸内酯25份、麦芽糊精15份。

所述沁水软膜中软膜精华粉的制备方法为:将无水磷酸三钠、无水硫酸钙、葡糖酸内酯和麦芽糊精混合均匀后研磨15min,搅拌均匀,包装为2g/袋,即得。

实施例3、一种沁水软膜及其制备方法

所述沁水软膜中的啫喱软膜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

A相:聚乙二醇-14M 8份、黄原胶2份、EDTA-2Na 0.3份、聚乙二醇-32 14份、苯氧乙醇4份、水溶性霍霍巴酯7份、去离子水16份;

B相:肤感改良剂11份、乳化稳定剂8份、肉豆蔻酸异丙酯13份;

C相:海藻酸钠12份、粘感消除剂16份、保湿剂18份;

D相:β-葡聚糖0.6份、保湿剂12份、氯苯甘醚7份;

E相:香精0.3份;

F相:无水磷酸三钠0.007份、碳酸钙0.03份、去离子水0.8份。

所述沁水软膜中的啫喱软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A相中的去离子水加热至80℃,3500rpm均质5min,然后加入A相中其余组分,并抽真空继续保温均质25min,制得A相混合物;

S2、将B相中的各组分混合均匀,加热至65℃,加入到步骤S1中制得的A相混合物中,3500rpm均质4min后降温至30℃,继续均质8min,制得AB相混合物;

S3、将C相中的各组分预分散至无颗粒,3500rpm均质7min后加入到步骤S2制得的AB相混合物中,继续抽真空均质22min,制得ABC相;

S4、将D相中的各组分预分散至无颗粒,并加入到步骤S3制得的ABC相中,然后加入E相和混合均匀的F相,继续均质5min,灌装为40g/盒,即得。

所述沁水软膜中的软膜精华粉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

无水磷酸三钠2份、无水硫酸钙30份、葡糖酸内酯19份、麦芽糊精11份。

所述沁水软膜中软膜精华粉的制备方法为:将无水磷酸三钠、无水硫酸钙、葡糖酸内酯和麦芽糊精混合均匀后研磨15min,搅拌均匀,包装为2g/袋,即得。

对比例1、一种软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对比例中所述软膜的组分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类似,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为:本对比例中啫喱软膜C相中海藻酸钠的用量为2份。

对比例2、一种软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对比例中所述软膜的组分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类似,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为:本对比例中啫喱软膜C相中海藻酸钠的用量为30份。

对比例3、一种软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对比例中所述软膜的组分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类似,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为:本对比例中采用等量的长角豆胶替代啫喱软膜C相中的海藻酸钠。

对比例4、一种软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对比例中所述软膜的组分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类似,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为:本对比例中采用等量的聚乙烯醇替代软膜精华粉中的葡糖酸内酯。

对比例5、一种软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对比例中所述软膜的组分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类似,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为:本对比例中啫喱软膜F相中的无水磷酸三钠的添加量为3份。

对比例6、一种软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对比例中所述软膜的组分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类似,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为:本对比例中采用等量的透明质酸钠代替啫喱软膜B相中的肉豆蔻酸异丙酯。

对比例7、一种软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对比例中所述软膜的组分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类似,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为:本对比例中采用等量的乳酸钠代替β-葡聚糖。

试验例一、性能测试

试验样品:实施例1-3制得的沁水软膜和对比例1-3、对比例5制得的软膜;

试验方法:取试验啫喱软膜与对应组别的软膜精华粉混合,快速搅拌30s,均匀涂膜在皮肤表面,停留15-20min,观察软膜稠度、滴液与否、记录成膜时间和开始沁水时间,20min后记录软膜剥落情况;

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性能测试结果

由表1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沁水软膜在6-10min即可成膜,12min左右开始沁出精华液,释放软膜内的功效成分,提升滋润度,使用后无需清洗脸部,不粘腻,肤感柔滑。

与实施例3相比,对比例1中降低了海藻酸钠的用量,但是制得的软膜成膜时间延长,且软膜较稀,滴落,同时沁出液减少,软膜不能剥落,对比例2中增加了海藻酸钠的用量,但是制得的软膜成膜时间大大缩短,料体较干,沁出液减少,涂抹性降低,这说明本发明配方中的海藻酸钠的用量会影响软膜的稠度和成膜时间,同时对沁出液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比例3中采用长角豆胶替代海藻酸钠,对比例5中增加了无水磷酸三钠的用量,但是制得的软膜不成膜、滴落严重,这充分说明了本发明配方中的海藻酸钠和无水磷酸三钠严重影响软膜的成膜性能。

试验例二、滋润度测试

试验样品:实施例1-3制得的沁水软膜和对比例4、对比例6-7制得的软膜;

试验方法:随机选取志愿者60名,随机分为6组,并分别使用试验样品,使用皮肤水分油分测试笔测试未使用试验样品时的皮肤水油含量,使用试验样品60min、120min后,再次使用测试笔测试水油含量,并记录每组志愿者皮肤水分油分的平均值;

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滋润度测试结果

由表2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沁水软膜在使用后具有良好的补水效果,使用120min后皮肤含水量为31.8-33.6%,较使用前的皮肤含水量增加,含油量为30.1-32.4%,较使用前皮肤含油量降低,这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沁水软膜具有良好的补水、锁水的功效。

与实施例3相比,对比例4中采用等量的聚乙烯醇替代软膜精华粉中的葡糖酸内酯,但是使用软膜60min和120min后,皮肤的含水量增加较小,这说明葡糖酸内酯能够保持肌肤水分,增加保湿效果;对比例6中采用等量的透明质酸钠代替啫喱软膜B相中的肉豆蔻酸异丙酯,对比例7中采用等量的乳酸钠代替β-葡聚糖,但是使用软膜60min和120min后,皮肤的含水量增加较小,这说明本发明配方中的肉豆蔻酸异丙酯、保湿剂和β-葡聚糖共同组成润肤成分,提升补水保湿效果。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本领域任何熟悉此技术的认识皆不可在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思想下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