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污染特性

污染特性

污染特性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83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5篇、会议论文40篇、专利文献105301篇;相关期刊108种,包括科技传播、石化技术、化工管理等; 相关会议36种,包括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第二届膜法城镇新水源技术研讨会、2014年PM2.5及雾霾污染控制专题研讨会等;污染特性的相关文献由547位作者贡献,包括阎维平、任福民、叶闽等。

污染特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5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40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05301 占比:99.83%

总计:105476篇

污染特性—发文趋势图

污染特性

-研究学者

  • 阎维平
  • 任福民
  • 叶闽
  • 张万顺
  • 朱予东
  • 杨国胜
  • 汝宜红
  • 王全钢
  • 肖彩
  • 许兆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俊; 王祖辉; 李昂; 胡泊
    • 摘要: 【目的】武汉经济开发区(汉南区)26个重点湖泊中水质劣于Ⅳ类标准的湖泊有16个。研究武汉乌金港底泥中重金属和磷的污染特性,分析确定合适的清淤深度,对该区域类似的小微水体污染防治及环保清淤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乌金港为例,通过2组实验分析乌金港底泥重金属和磷的污染特性:①对乌金港3个点位0~60 cm深度的底泥进行分层采样,分析6种重金属(铜、汞、砷、铅、镉、镍)的分布规律,采用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底泥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进行分析评价。②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3个点位污染层(0~15 cm)、过渡层(15~30 cm)和正常层(30~50 cm)底泥中磷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评价,并通过解析实验分析底泥中可溶性活性磷与总磷的释放规律。【结果】乌金港底泥重金属污染特性:重金属质量分数随着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40~50 cm重金属质量分数趋于稳定,50 cm深度以下重金属质量分数接近土壤背景值或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地累积指数(I_(geo))分析可知:重金属污染程度大多处于轻度-中度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值均小于40,风险较低。乌金港底泥中磷的污染特性:污染层、过渡层、正常层总磷质量分数呈现显著的递减规律;污染层和过渡层释放的可溶性活性磷质量浓度与总磷质量分数高于原上覆水,正常层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释放的可溶性活性磷与总磷均最低。【结论】乌金港底泥中的污染主要集中在污染层和过渡层,铜和铅是主要的生态风险因子,但处于低生态风险。为了更好地清除内源污染,综合分析底泥重金属和磷的污染特性,确定小微水体乌金港最优清淤深度为40 cm。
    • 姜雪; 章媛媛; 俞音; 高庆国; 迪丽奴尔·艾力
    • 摘要: 通过监测含油污泥的46项污染物指标,对比分析不同类型含油污泥的基本特性、重金属污染及有机物污染特性,并将监测结果与国家标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显示:含油污泥污染物指标中有含油率、镉、砷、钡、锌、苯、苯并(a)芘超过了标准筛选值。不同类型含油污泥的含油率大小排序为过滤油蜡、罐底泥、管线刺漏油土、污水脱泥、储泥池。罐底泥和污水脱泥的重金属污染及有机物污染均高于其他类型,不同类型含油污泥的粒径分布及矿物成分基本一致。针对不同类型含油污泥的污染特性,提出适合的处理方式。
    • 王旭; 岳金权; 肖生苓; 于媛; 金烁瑜
    • 摘要: 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定性、定量分析了杨木NaOH常压浸渍废液的污染成分,以确定其污染特性和可生化性评价.结果 表明,废液中含有的有机物结构包括苯环、羟基、醚基、氨基、酚羟基、—OCOR助色基团和羰基等基团;可能含有的有机物种类有烷烃、酚或醇、芳香族化合物、糖、醚类、酚类、羧酸类物质等;相对含量较多的为酯类、烷烃类、芳香族化合物、醛酮类以及有机酸等有机化合物.木质素浓度为2539 mg/L,糖类物质浓度为4728 mg/L;废液的悬浮物浓度、可溶性固形物浓度、可溶性有机固形物浓度分别为4636、4878和860 mg/L;其CODCr、BOD5浓度分别为29216 mg/L和19400 mg/L,C∶N∶P=100.15∶4.62∶1.废液中污染物成分复杂,有机污染物浓度较高,废液具有良好的可生化性.若对废液进行厌氧处理时可能需补充N、P元素.废液中硫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和氨氮等抑制厌氧处理过程的污染物含量未达到抑制浓度.
    • 王菲; 张曼丽; 王雪娇; 赵彤; 杨玉飞
    • 摘要: 我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工艺和反应多样,废物种类繁多,产生环节迥异,易出现此类危险废物管控过程中废物产生节点识别困难、废物指向不明确以及污染特性不清晰等问题,进而导致管理误判.通过梳理和分析《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规定的HW48大类中铜、铅、锌冶炼共22种废物的来源,以及铅滤饼和砷渣等重点废物的污染特性,明确废物指向,并提出完善我国有色金属冶炼危险废物管理的建议.
    • 李晨宵; 杨朝忠
    • 摘要: 随着国家环保意识的加强和节水力度的加大,对于造纸废水的排放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在传统处理工艺上进一步发展深度处理工艺,以达到废水排放减量、无害的目的.造纸工业在生产环节用水量多,排放废水量也非常大,且含有较多的污染物,污染物浓度较高,直接排放或处理不达标将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本文介绍了造纸废水的污染特性.并主要从造纸废水的传统处理工艺与深度处理工艺两方面进行综述.
    • 王成桢; 孙启刚; 梁仁刚; 何茂金; 王涛; 肖超
    • 摘要: 该文根据重金属污染的特性,结合某工程现场的相关数据,分析了重金属污染土壤淋洗技术的工程应用的理论依据;在成本、周期及处理效果等方面,与其他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工艺进行对比,分析该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优劣势;结合杰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多个淋洗工程的成功经验及相应数据,分析了粒径因素对工程应用的影响,同时为该技术处理后的物料处置提供了参考依据和标准.
    • 迭庆杞; 黄泽春; 杨玉飞; 黄启飞; 郝雅琼
    • 摘要: 我国是农药的生产和使用大国,农药工业的危险废物因产量大、毒性强、处理处置困难等问题引起了公众和管理者的广泛关注.梳理和阐明农药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来源、污染特性及环境风险关键节点对于我国农药工业危险废物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母液、废酸、废盐和污泥是农药工业中产生量最大的几类危险废物.农药工业危险废物中所含的污染物种类繁多,主要为残留的反应原料、副反应产物和农药有效成分.目前,农药工业副产物的利用环节是农药工业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过程中环境风险的关键节点.针对农药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制定完善的污染控制标准,并采取针对性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研发先进工艺,开展源头减量,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全面提升农药工业固体废物的环境风险防治水平.
    • 邵亮亮; 杜京霖; 盛林霞; 房芳; 宁晖; 应美蓉; 赵美凤
    • 摘要: 以小麦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呕吐毒素,即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含量的相关因素,研究小麦不同粒型及籽粒不同部位DON的污染特性、分布差异.结果表明,小麦籽粒染病、破损,籽粒粒径及虫蛀类型对DON污染均有影响,DON含量与不完善粒含量呈显著的弱正相关,与赤霉病粒含量呈显著的强正相关.相同品种的小麦样品,小麦不同粒型和籽粒不同部位,DON含量存在很大差异,其中赤霉病粒显著高于未染病粒,破损粒显著高于完整粒,小颗粒显著高于大颗粒,籽粒胚部显著高于胚乳,粒面DON含量占35.2%~52.1%.胚乳结构越靠近外层,DON污染越严重,越靠近籽粒中心,DON污染越轻,制粉后外层麸皮DON含量较高,而可食用的小麦粉含量较低.小麦通过分级、分选、水洗和制粉加工可有效降低DON的污染.
    • 蔡彬; 邓金珠; 檀笑; 马若凡; 任婷艳; 奚蓉
    • 摘要: 针对再生铝工业铝灰渣贮存量大、处置难等现状所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通过采集中国6家大型再生铝企业铝灰渣样品并进行物相定性和定量、遇水反应性等测试分析,研究了铝灰渣的成分和污染特性,并对铝灰渣的贮存环境风险防控提出建议.结果表明,再生铝企业铝灰渣中各物质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氧化铝、氮化铝、二氧化硅、铝、氧化镁、三氧化二铁、氧化钙、氟化铝以及微量的铜、锌等金属化合物,以铝单质及其化合物为主,总质量分数为74.8%~80.4%;所有铝灰渣样品均可以与水反应释放氨气,氨气比释放率为43.1~68.8 mg/kg;所有样品均可以与水反应释放氢气,氢气释放速率为0.5~1.5 L/(kg·h).因此,铝灰渣的贮存过程应避免与水接触,并重点关注氨气和氢气的产生与扩散以及可能的事故风险.该研究结果可为再生铝工业铝灰渣的环境管理和贮存环境风险防控提供理论参考.
    • 吴春丽; 陈哲; 谢红波; 麦俊明; 苏青
    • 摘要: 近年来,我国不锈钢粗钢产量位于世界前列,其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不锈钢渣逐渐增多,由此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本文系统介绍了不锈钢渣的资源分布、来源、理化性质、环境污染特性、处理工艺及无害化处置,并综述了不锈钢渣在有价金属回收、水泥、混凝土、微晶玻璃、砖、陶瓷、农业等方面的资源化利用现状,最后简单分析了我国不锈钢渣相关标准和知识产权情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