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水热耦合

水热耦合

水热耦合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41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农业基础科学、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7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466691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水文、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科学技术与工程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2013年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等;水热耦合的相关文献由423位作者贡献,包括周祖昊、王彬、荣传新等。

水热耦合—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7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66691 占比:99.98%

总计:466785篇

水热耦合—发文趋势图

水热耦合

-研究学者

  • 周祖昊
  • 王彬
  • 荣传新
  • 严子奇
  • 刘佳嘉
  • 刘扬李
  • 杨凡
  • 董艳宾
  • 陈刚
  • 于岩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包成兵
    • 摘要: 针对脉冲响应函数热分析(IRFTA)模型及其在堤坝渗漏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该方法基于用于水热耦合描述的格林函数理论。由于渗透的存在,土壤湿度的变化直接影响渗流,对土壤中的热传输产生影响。IRFTA模型不仅是统计模型,而且其参数具有物理定义。IRFTA模型应用于热传输的参数化描述,用于分析堤坝中的水传输并识别渗漏,甚至分析很小的渗漏变化,并计算这一过程发生的时间和渗漏量。同时预测了IRFTA模型在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中的应用,特别是安装在靠近上游面的土工水力结构下游坡脚的传感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较小的成本安装沿着大坝持续的热监测系统,并且在现有结构上进行最少的土方工程。
    • 鲜少华; 李清鹏; 罗振先
    • 摘要: 季节冻土区路基土中的水热迁移往往导致道路病害。为进一步研究季节冻土区路基土体在冻结过程中温度和水分的变化规律,建立开放系统条件下的土体水-热耦合理论模型,然后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求解,并借助补水条件下的单向冻结试验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土体冻结期间,沿试样高度方向的温度分布呈现由非线性分布向线性分布过渡趋势,未冻区水分在温度梯度作用下向冻结区迁移,并在冻结锋面处含水率发生突变;建立的开放系统条件下的土体水-热耦合理论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土体冻结过程中的温度和水分变化。
    • 罗阳; 王浩; 倪斌
    • 摘要: 通过建立正冻非饱和土水热耦合方程。对COMSOL Mutiphysics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多圈管冻结的水热耦合数值仿真。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得出不同时间冻结壁.温度场和水分场的发展情况,并与现场数据对比,结果表明正冻非饱和土水热耦合模型可以用于描述不同时空多圈管冻结过程中的水热分布:通过对数值模拟,得出多圈管各冻结特征点处水热-时间关系和不同时间主界面温度和冰水质量发展情况。
    • 郑丽萍; 甘永德; 魏加华; 李润杰; 吴玉帅; 王冠楠
    • 摘要: 针对青海省这类高寒地区对其冻融土壤的水热耦合过程开展科学合理的研究,有利于水土流失的防治和生态环境的建设。试验于青海省德令哈市怀头他拉试验基地开展,采用TDR水分温度自动监测系统进行冻融土壤含水量和温度进行监测与记录。从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长达八个多月对土壤含水量和温度进行动态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在冻融阶段,其温度与空气温度具有同步变化的规律;外界环境变化对表层土壤含水量产生的影响较大,且土层越深影响越小;土壤含水量与温度具有相似的波动规律,都经历了一个下降、稳定、回升的过程。根据试验数据,利用SHAW模型进行该试验基地冻融土壤水热耦合过程的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结果展开分析,最后,根据Nash效率系数、标准差、平均偏差等指标对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评价。模拟结果显示:地表下不同深度处土层温度的Nash效率系数(NSE)皆大于0.95,标准差(RMSE)在0.121~2.350之间,平均偏差(MBE)在0.001~0.678之间;不同土层含水量的Nash效率系数(NSE)都在0.83以上,标准差(RMSE)在0.001~0.0111之间,平均偏差(MBE)在0.001~0.006之间;根据模型模拟效率,可以认为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模拟效果都是较为良好的,模拟结果都具有一定的可信度,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土壤各节点温度和含水量的动态运动规律和实际分布情况。
    • 孙桃; 荣传新; 王彬; 孙世成; 龙伟; 张世琪
    • 摘要: 为了研究渗流速度在冻结管三角形不同排布方式下对冻结帷幕形成规律的影响,基于建立的水热耦合数值模型,分别对冻结管排布间距L为0.2、0.3、0.4 m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间距情况下,渗流速度对冻结帷幕交圈时间和平均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结管排布间距L的增大,冻结帷幕的交圈时间持续增加,渗流速度越大,冻结帷幕发展越缓慢,交圈时间变长,且冻结管排布间距L对冻结帷幕交圈时间的影响要大于渗流速度对冻结帷幕交圈时间的影响;随着流速增大,形成的冻结帷幕面积减小;随着流速的增大冻结帷幕的平均温度逐渐升高,0~-16°C范围内的冻结区域面积比例增加,低于-16°C范围内的冻结区域面积比例减小。
    • 石振武; 李博; 梁宸晨
    • 摘要: 为研究绥大高速公路路堑边坡开挖前后的水热分布特征,利用海伦站气象数据,结合工程现场实际边坡状况,构建考虑各项气候条件的饱和/非饱和瞬态水热耦合数值计算模型,分析边坡开挖前后水分场、温度场的分布特征、冻结深度及不同工况下的差异性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边坡开挖导致水分场大幅改变,3月中旬体积含水量大幅下降,中下旬下降幅度最大为74.61%,占整个非冻结期91.59%;随着埋深的增加,温度波动变化滞后性明显,波动范围呈指数衰减。未开挖土体冻结深度可达1.95 m,开挖边坡最大冻结深度为0.76 m,冻结消融期为31 d。不同工况下水分场分布状态不同,体积含水量高低受土体渗透性影响较大。高体积含水量会抑制冻结锋面的推进速度,延迟土体温度变化趋势,不同工况下温度变化差异性受体积含水量影响显著。
    • 徐志; 刘志武; 梁犁丽; 翟然; 赵汗青; 张玮
    • 摘要: 水资源长期变化的准确预估对流域未来水资源规划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Budyko水热耦合理论已广泛应用于评估流域未来长期的水资源变化情况,但其无法动态考虑流域下垫面的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结合Budyko水热耦合方程及蒸发互补原理提出了一种可以考虑流域下垫面产流特征变化的流域水资源量预估方法,并结合CMIP6多个气候模式的未来模拟数据,对赣江流域的未来水资源量变化情况进行了预估。主要结果如下:(1)在高排放情景(SSP5-8.5)下,赣江流域的未来下垫面特征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流域特征参数变小,流域蓄水能力减小;(2)SSP1-2.6、SSP3-7.0和SSP5-8.5三个情景下赣江流域未来期降水和水资源量相对变化均在10%以内,潜蒸发变化幅度较大,在10%~20%之间。(3)研究所提出的基于Budyko水热耦合方程和蒸发互补原理耦合的流域水资源量模拟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考虑流域未来产流特征的变化。
    • 侯小军; 黄万俊; 吴学军
    • 摘要: 针对省道224线二道沟兵站109岔口至治多段二级公路水热变化及是否采取工程措施来保证路基稳定的问题,借助COMSOL Multiphysics对典型季节性冻土区浅挖路基、铺设土工格栅及保温板的路基水热力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路基冻结深度的变化规律和路基冻胀规律,为高寒地区公路路基冻害防治措施设计提供参考.研究表明:浅挖路基路中冻胀量大于路肩处冻胀量,且最大冻深出现时间要比最大冻胀量出现时间晚一个月;路基中铺设土工格栅和保温板都能减小路基冻胀,但保温板效果更加显著,且铺设土工格栅对于路基最大冻结深度不会产生影响,而铺设保温板则会显著减小路基冻结深度.
    • 张杰; 谢经轩
    • 摘要: 增强型地热开发系统作为开发干热岩地热资源的一种有效手段,其合理的结构设计对于实现干热岩的有效开采至关重要.为此,基于传统的双井开发模型,设计出了一种多分支井增强型地热开发系统(包含1个低渗透性热储、3口注入分支井、3口生产分支井和3条人工裂隙),采用局部热平衡法建立了三维水热耦合数值评价模型,通过裂隙流传热Lauwerier解析理论验证了该模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进而基于热采过程中储层内部水岩耦合机制,探究了储层参数、布井参数和注采参数对该开发系统产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多分支井开发系统裂隙中的冷锋“侵岩效应”比岩体基质中更强,增大储层渗透率虽然可以提高内部换热效果,但也增强了冷锋侵透性;②系统年取热量随运行时间推移而逐渐降低、随注入温度升高而降低、在运行前期随储层渗透率增大而增大,但当热突破完成后其值下降明显;③系统热提取率、生产质量流率受储层孔隙度、注入温度的影响较小,但随注采井垂距的增大而降低;④生产温度随储层渗透率的增大而下降幅度较大、随储层孔隙度的增加而升高,但随注采井垂距的降低而降低;⑤增加生产井长度可以提高前期运行系统的产热性能,提高注采压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系统的采热能力,但过高的压差会严重影响储层的使用寿命.
    • 王蕴嘉; 郭惠芹; 叶阳升; 王仲锦; 王鹏程; 张千里
    • 摘要: 采用有限元软件COMSOL建立冻土水热耦合计算模型,进行路基填筑短期内冻土温度场的变化规律研究,并提出路基覆盖范围冻结锋面下凹扭曲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路基填筑热效应使得路基中心下方冻结锋面发生下凹扭曲,在水分汇入充足情况下会引发水热侵蚀,产生路基热融沉降、路基开裂等病害;7月填筑会最大程度阻碍土体热量向大气中输出,路基覆盖范围冻结锋面下凹扭曲程度达到最大、冻土温度场恢复最慢,属于最不利工况;路基覆盖范围冻结锋面下凹扭曲程度随填料与地表温差、路基高度、路基宽度、填料体积热容的增大而增大,随填料导热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实际工程中应尽量选用体积热容小、初始温度低且导热系数大的填料;采用冻结锋面下凹扭曲计算方法可计算得到填筑完成后不同时刻不同工况下的冻结锋面下凹扭曲曲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