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橇装

橇装

橇装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726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化学工业、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篇、专利文献97158篇;相关期刊47种,包括科技资讯、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石化技术等; 橇装的相关文献由1880位作者贡献,包括姚广庆、黄晓东、马国良等。

橇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2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97158 占比:99.92%

总计:97240篇

橇装—发文趋势图

橇装

-研究学者

  • 姚广庆
  • 黄晓东
  • 马国良
  • 王登海
  • 郑欣
  • 刘银春
  • 张磊
  • 冯亚军
  • 刘祎
  • 张伟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宫文凯
    • 摘要: 某油田含油污泥处理配套建设7 t/h处理工程,其产生的含油污泥中含水41.1%,油34.9%,泥24.0%,具有高含油、物料分布不均匀、成分复杂、含水率较高的特点。针对上述含油污泥特性,采用了间歇热裂解处理工艺。含油污泥进入间歇热裂解炉绝氧间接加热,烃类等有机物受热蒸发、裂解,气相先通过分气包部分冷凝为重油,其余气相进入后续的油水冷凝装置变为轻质油和水,未冷凝的不凝气返回燃烧,最终含油污泥残渣满足DB23/T 1413—2010《油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标准》石油类<3‰农用污泥污染控制要求。工程实践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占地面积小、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果稳定的特点,可为同类含油污泥处理工程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借鉴。
    • 程世英; 卜晓慧; 韩磊; 高磊; 黄俊虎; 徐建军; 程雨晴
    • 摘要: 针对长庆油田开发地面集输工艺存在的问题,研发了油气萃取计量增压混输装置。该装置通过对单井原油气液分离和油水萃取分离,经过油、气、水计量后与井组原油气液涡旋分离后的油水与气混合,分别通过密闭(油、气、水)计量增压进行油气混输或油气分输。装置既对井组原油、伴生气进行了计量增压输送,又对单井产量进行了油、气、水计量,实现了降低井口回压,提高油井生产产量,增加原油外输压力,以及回收油井伴生气的目的。其增压设备还具有占地面积少、辅助配套少、成本低、能耗小等特点,能够有效解决高回压井组降回压和套管气回收的问题;具有常温密闭油气集输功能,实现高回压井组的全密闭生产;具有一体化橇装式结构、模块化设计、结构紧凑、安装方便、智能检测、远程控制、无人值守等优点;装置采用隔爆与本安复合型的防爆系统,符合油田爆炸性气体环境使用。
    • 张伟; 刘静; 郭乾坤; 周忠祥; 王兰; 刘晓峰
    • 摘要: 为满足超深井作业要求,适应道路运输条件,研制了7 000 m橇装连续管滚筒。在研制中,分析了连续管滚筒关键技术及主要承载件的受力情况,完成了厂内试验。7 000 m橇装连续管滚筒集成度高,对接快速,适应性强,可以实现大容量连续管滚筒一橇式运输,适应山地、丘陵环境的作业要求。在7 000 m橇装连续管滚筒中:驱动装置通过链条驱动滚筒,方便测井电缆从轴端注入;排管装置采用联合排管和强制排管两种形式,通过液压缸调整排管臂,适应出管角度;连续管整齐排列,采用快换链轮组结构,适应不同管径的排管要求;采用高压旋转接头,实现高压流体介质通过连续管注入井底。通过有限元分析和厂内试验,验证了7 000 m橇装连续管滚筒设计的合理性。
    • 梁文义; 孙坤; 王彩凤
    • 摘要: 某油田零散区块无法集中建站处理采出水,需管输或拉运至已建的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回注,不仅导致已建处理系统负荷升高,同时造成运行成本增加,为此开展了橇装一体化采出水处理工艺技术研究。通过开展前期调研、水质监测、室内实验以及技术优选,确定了适用于该油田采出水水质,并且可实现橇装化设计的处理工艺流程,研制了可移动搬迁和重复利用的橇装一体化采出水处理装置。装置在该油田某零散区块进行了现场试验和生产应用,为期12个月,处理后水质可稳定达到“含油浓度(质量浓度)≤5 mg/L、悬浮物固体浓度≤1 mg/L、粒径中值≤1μm”的特低渗透油田水质指标(Q/SY DQ0605—2006《大庆油田油藏水驱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并节省了污水拉运费、管输动力费、运行费用,实现了将零散区块采出水就地达标处理回注、减小对已建处理系统冲击、降低运行成本的目的。
    • 沈逍江; 李巧琴; 高强; 姚峰
    • 摘要: 为了处理有机污染土壤热脱附废水,上海某有机物污染地块采用热脱附废水橇装处置设备.运行结果表明,"高级氧化—混凝沉淀—砂滤—炭滤"组合工艺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且运行稳定,出水各项指标均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 31/199—2018)中的三级标准要求.该装置采用橇装形式,具有占地面积小、安装使用方便、效率高和拆运方便等优势.因此,本文介绍了其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设计参数、平面布置及运行成本.
    • 李书应; 孟良; 马红武; 王跃飞; 程亚亚
    • 摘要: 页岩气压缩机是针对国内页岩气开采而研制的适应进气压力随采集条件动态变化范围大,运行环境缺水,气体杂质多,便于转场的一种全风冷、低噪声、高转速橇装往复压缩机.机组采用高转速短行程,对称平衡布置的设计,额定转速1000r/min或1500 r/min,运行振动小,满足无基础运行要求,外形尺寸小,质量轻,易于转移运输.截至目前,机组运行状况良好,噪声、振动、能耗等性能达到或优于设计标准,在页岩能源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 王海山
    • 摘要: 本文指出通用航空作为新兴的战略性产业,与运输航空共同构成了民用航空运输体系的"两翼",而航空油料是通用航空的血液和粮食,通用机场供油保障则是通用航空"热起来、飞起来"的重要支撑和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首先介绍了我国当前通用航空供油保障现状,然后讨论了国内通用航空供油的移动加油设备及其特点,最后对比分析了移动加油的应用场景.
    • 刘明明; 张洪杰; 朱琳; 李文倩; 郑子龙
    • 摘要: 针对橇装设备的紧密性导致某一设备失效后引起的事故后果十分严重的情况,从橇装化处理厂出发,首先根据RBI公式计算出处理厂内各个橇装设备的失效概率,以失效概率最大的设备为失效设备进行爆炸模拟,然后根据Probit法计算周围设备的失效概率,得出初始事故(一次事故)的事故后果;再对失效概率为100%的设备进行二次爆炸模拟,再根据改进的Probit法计算周围设备的失效概率,得出二次事故的事故后果;最后比较一次事故与二次事故的后果严重程度.结果 表明,橇装化处理厂一次事故的最大影响半径是49.5 m,二次事故最大影响半径扩大到161.2 m,而且还有发生三次事故的可能性;设备发生一次事故和二次事故后作业区的人员受伤概率都为100%,有关部门要对作业区加强防护.
    • 李庆峰
    • 摘要: 大庆油田杏三油气处理站某大型离心式压缩机,在拆装非驱动端轴承座时,上轴承座高1m、重70kg,且一半位于压缩机的壳体内,该装置安装在橇装内,橇装内没有起吊设备,对轴承座拆装时,需由三人合作完成。为防止手部挤伤,先在轴承座端面上的两侧预放两根腊木杆,两人合作负责抬起上轴承座,一人负责轴承座的正确就位,将上轴承座放在轴承座上的腊木杆上,再撬起上轴承座,将腊木杆更换为撬棍,摆放在轴承座端面的两侧,保证定位键和热偶线安放位置正确后,避免轴承座扣合歪斜.
    • 张井鲁; 张俊; 姜美玉; 陈鹏轩
    • 摘要: 离心式压缩机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行业,特别是大型离心式压缩机在天然气输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离心式压缩机的特点和组成,简要分析了对离心式压缩机系统进行模块化的可行性,为离心式压缩机系统的标准化设计、标准化采购、模块化施工奠定基础,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