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横断面研究

横断面研究

横断面研究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3年内共计2338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31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20331篇;相关期刊474种,包括中国临床保健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1全国健康管理(体检)机构建设与发展大会、第七次全国地方病学术会议、第三届中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大会等;横断面研究的相关文献由9389位作者贡献,包括陶芳标、于欣、刘靖等。

横断面研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31 占比:10.28%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0331 占比:89.69%

总计:22669篇

横断面研究—发文趋势图

横断面研究

-研究学者

  • 陶芳标
  • 于欣
  • 刘靖
  • 马军
  • 王宁
  • 刘静
  • 李镒冲
  • 李雪
  • 陈万青
  • M.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郭颖奇; 宫先旭; 张岩; 肖寒; 王野; 谷文光
    • 摘要: 背景:半月板损伤对膝骨关节影响的研究多集中在胫股关节间室,国外有半月板外突与髌股关节骨关节炎相关性报道,但国内相关研究较少。目的:基于骨关节炎倡议数据库(OAI)的公开数据,以MRI半定量评分评价半月板外突与髌股关节骨关节炎的相关性。方法:数据库中选取在基线时有完整MRI膝骨关节炎评分以及其他临床信息完整的参与者共1109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RI膝骨关节炎评分系统对研究对象的半月板撕裂、浸渍、外突以及髌股关节软骨、骨髓病变进行评分,采用问卷等方法采集了参与者的性别、年龄、种族、体质量指数、膝关节受伤史、手术史等信息。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半月板外突与髌股关节骨关节炎的关系。结果与结论:①横断面研究显示,内、外侧半月板外突人群在内、外侧髌股关节中易发生软骨及全层软骨损伤和骨髓病变;②Logistics回归分析在调整混杂因素后(调整模型2),内侧半月板外突与内侧髌股关节任何软骨损伤[OR:2.4(95%CI:1.6,3.6)]、全层软骨损伤[OR:1.5(95%CI:1.0,2.1)]呈正相关,在未调整[OR:0.8(95%CI:0.6,1.1)]与调整混杂因素后[OR:1.3(95%CI:0.9,1.8)]内侧半月板外突与内侧髌股关节骨髓病变均无相关性;③在调整混杂因素后(调整模型2),外侧半月板外突与外侧髌股关节任何软骨损伤[OR:2.1(95%CI:1.0,4.5)]、全层软骨损伤[OR:2.3(95%CI:1.1,4.6)]呈正相关,在未调整混杂因素时[OR:1.7(95%CI:1.0,2.9)],外侧半月板外突与外侧髌股关节骨髓病变呈正相关,在调整混杂因素后[OR:1.1(95%CI:0.6,2.1)]两者无相关;④基于骨关节炎倡议数据库(OAI)的公开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美国人群中半月板外突与髌股关节软骨损伤呈正相关。
    • 张芷唯; 陈伟伟; 叶丁
    • 摘要: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中医体质分布与学业倦怠状况,探讨大学生中医体质和学业倦怠的相关性,旨在为改善大学生学业倦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运用一般资料问卷、《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及连榕学业倦怠量表,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杭州市340名在读本科生进行调查,并运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杭州市大学生学业倦怠得分为(60.16±0.472)分,学业倦怠发生率为56.88%;中医体质类型:平和质占20.63%,偏颇体质占79.37%;秩和检验显示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特禀质的学业倦怠得分高于平和体质(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性别、年级、阳虚质、气虚质是学业倦怠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果提示男生较女生学业倦怠发生率高、年级越高学业倦怠发生率越高、体质为阳虚质或气虚质的学生较平和体质学生学业倦怠发生率高;广义线性回归结果显示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对比平和质,对大学生情绪低落有一定影响(均P<0.05);痰湿质、湿热质对比平和质,对大学生低成就感有一定影响(均P<0.05)。结论杭州市大学生学业倦怠问题突出,中医体质特征能够预测大学生的学业倦怠,应把握中医体质与学业倦怠的密切关系,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大学生学业倦怠状况。
    • 王镝藩; 罗文俊; 刘淼
    • 摘要: 目的:探讨超高龄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与抑郁症状的关联并分析日常生活失能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纳入90岁以上的超高龄老年人4898例,其中男性1861例(38.0%),女性3037例(62.0%)。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简版(CES-D-10)和日常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抑郁症状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根据既往病史判断COPD患病情况。结果:共有COPD患病者549例(11.2%)。超高龄老年人群CES-D-10评分中位数为7分(0,30),抑郁症状的阳性检出446例(9.1%),日常生活失能者共2096例(42.8%)。COPD患病者的抑郁症状阳性的检出率高于COPD未患病者(12.4%vs.8.7%,P<0.001),失能率高于COPD未患病者(52.3%vs.41.6%,P<0.01)。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COPD对抑郁症状的直接效应占总效应量的81.2%,失能在COPD与抑郁的关联中具有明显的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量的18.8%。结论:失能在超高龄老年人COPD患病与抑郁的相关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 王连英; 赵子厚; 张秀英; 李玉凤
    • 摘要: 目的了解北京市平谷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的变化。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在北京市平谷区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该区常住城镇成年居民1805例,作为调查A组;纳入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体检的1157例常住城镇成年居民作为调查B组,收集两组调查人群的临床资料,两组均根据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与非高尿酸血症组。比较两组调查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并分析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调查A组与调查B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分别为7.5%和8.1%(χ^(2)=0.41,P=0.521),其中男性患病率分别为11.1%、10.6%,女性分别为4.0%、4.3%,男性患病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χ^(2)=33.034,P<0.001;χ^(2)=14.717,P<0.001)。调查A组高尿酸血症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水平明显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非高尿酸血症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高尿酸血症呈负相关,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谷草转氨酶水平与高尿酸血症呈正相关(P<0.05)。调查B组高尿酸血症组体重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水平明显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非高尿酸血症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与高尿酸血症呈负相关,体重指数、甘油三酯、肌酐水平与高尿酸血症呈正相关(P<0.05)。结论北京市平谷区中青年男性是高尿酸血症的高发人群,需要结合本地区高尿酸血症流行现况及特点制定相关的筛查、治疗及综合管理措施,尤其应加强中青年男性对高尿酸血症的认知和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
    • 李雪莹; 荆丽梅; 许艺帆; 楚天舒; 赵芸稼; 陈睿阳; 滕晓涵; 李水静
    • 摘要: 背景安宁疗护全方位照护内容中,包括生存期评估和心理疏导在内的许多契合安宁疗护理念、符合患者需求的试点自主服务,因缺少收费依据无法纳入医保,成为制约安宁疗护发展的瓶颈问题。目的系统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际开展但未纳入收费和医保的安宁疗护自主服务项目的开展情况,为规范安宁疗护服务内容、完善安宁疗护服务定价收费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0年7—10月,采用典型抽样法,在上海市各区选取安宁疗护业务量较大的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调查机构,最终调查30家机构。采用自行设计的“上海市安宁疗护试点自主服务项目调查表”对纳入机构开展调查,量表包括住院安宁疗护服务、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两个方面的5类35项服务项目,由各机构安宁疗护服务负责人根据过去一年服务开展情况进行填写。结果29家(96.7%)机构的调查表被有效回收,其中28家(96.6%)开展了住院安宁疗护服务,开展项目中位数为27(15)项,25家(86.2%)开展了居家安宁疗护服务,开展项目中位数为25(15)项。5类服务项目在住院安宁疗护服务、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中的开展项目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住院安宁疗护服务、居家安宁疗护服务开展项目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评估、舒适照护、安宁疗护适宜技术、心理支持、人文关怀5类服务项目,在住院安宁疗护服务中的平均开展比例分别为85.7%、78.6%、48.6%、88.4%、67.5%,在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中的平均开展比例分别为86.3%、60.0%、42.0%、84.0%、62.0%。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试点自主服务项目开展较广泛,服务可及性和区域均衡性较好。亟须进一步规范服务项目内容,制定临床标准,完善价格收费机制,改革支付方式,以激励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提供安宁疗护服务。
    • 张爽; 刘晓慧; 王罡; 张丽; 朱云杰; 吴剑; 柳雅立; 张晶
    • 摘要: 目的本研究拟比较新命名“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与旧命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人群差异。方法选择2020年11月—2021年1月在北京某社区体检的65岁以上老年人群共624例进行横断面调查,收集人口学、既往史、实验室指标以及肝脏超声和弹性等指标。按照超声诊断有无脂肪肝分为2组:脂肪肝组389例,非脂肪肝组235例。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389例脂肪肝患者中,387例(99.5%)符合MAFLD诊断;368例(94.6%)符合NAFLD诊断;合并大量饮酒史19例,表面抗原阳性2例。同时符合MAFLD和NAFLD诊断的患者366例,分别占MAFLD和NAFLD患者的94.6%和99.5%。与非脂肪肝组相比,MAFLD组的BMI(t=-11.228)、腰围(Z=-8.532)、臀围(Z=-6.449)、腰臀比(Z=-5.708)、ALT(Z=-5.027)、AST(Z=-2.880)、PLT(t=-3.623)、TG(Z=-8.489)、空腹血糖(Z=-3.516)、HbA1c(Z=-2.884)、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Z=-0.394)、超敏C反应蛋白(Z=-4.912)、控制衰减参数(t=13.744)、肝硬度值(Z=-7.69)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HDL-C(t=6.348,P<0.001)水平下降。同时,MAFLD患者合并更多的代谢相关疾病,如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χ^(2)值分别为9.978、65.472、36.571、9.797、5.128,P值均<0.05)。在MAFLD组中,30.7%的患者为非肥胖脂肪肝(BMI≥25 kg/m2),11.1%为瘦人脂肪肝(BMI<23 kg/m2);与肥胖MAFLD患者相比,非肥胖MAFLD患者年龄(Z=-3.042)、BMI(Z=-15.705)、腰围(Z=-9.589)、臀围(Z=-10.275)、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Z=-2.081)、控制衰减参数(t=-3.468)、肝硬度值(Z=-3.630)、NFS(t=-4.433)更低(P值均<0.05)。根据肝硬度值进行判断,进展期肝纤维化占MAFLD人群的3.6%,不能排除进展期肝纤维化占10%。结论在老年人群中,MAFLD的诊断基本能够覆盖NAFLD人群,在类似人群中基本可以直接替代NAFLD的概念。但是在其他人群中的应用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 丁华; 王堃; 赵忻怡; 严洁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人认知功能状况的相关因素,为干预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年全国调查数据,选取年龄≥60岁的老人作为研究对象,最终样本8896例。使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测量老年人的认知功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结果:研究对象整体认知功能平均得分为20分,中位数21分。农村地区(OR=2.26)、女性(OR=1.57)、高龄(80~89岁,OR=2.19)、无偶(OR=1.36)、身体失能(OR=2.05)、有抑郁症状(OR=1.51)、无社交活动(OR=1.42)、无体力活动/锻炼(OR=1.28)、睡眠时间过长(≥10h/晚,OR=1.64)是与老年人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的因素(均P<0.001)。结论:人口学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健康因素和健康行为因素均是老年人认知功能状况的相关因素,其中年龄、城乡属性、躯体功能和性别的影响作用较大。
    • 谢容; 牛晓娜; 张妍楠; 杜诗虹; 杨一; 洪秀琴
    • 摘要: 目的探讨湖南地区高血压患者尿酸(UA)与H型高血压(HHT)的关系,为HHT的社区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3年至2014年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湖南省6个地区高血压患者的资料,主要包括同型半胱氨酸(Hcy)、UA、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等。将研究对象按照UA水平分为4组。A组为UA≤252.00μmol/L(对照),B组为UA 252.00~316.50μmol/L,C组为UA>316.50~376.25μmol/L,D组为UA>376.25μmol/L。比较不同Hcy和不同UA分组下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基于年龄的分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UA与HHT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538例高血压患者,HHT患者占85.2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HT与普通高血压间年龄、性别、吸烟、UA、肌酐(Cr)、TG、载脂蛋白B(ApoB)、C反应蛋白(CRP)、空腹血糖(FBG)等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UA分组中性别、吸烟、饮酒、尿素氮(BUN)、Cr、TG、TC、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ApoA)、ApoB、FBG、Hcy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A与HHT的调整后OR分别为1.048、1.266和1.707;年龄分层后,与<60岁中A组相比,≥60岁组中UA的不同四分位水平组与HHT的OR分别为1.465、4.659、2.052和4.278。结论UA与HHT呈正相关,这种相关性在≥60岁的高血压患者中更明显。
    • 李岩; 李蕊彤; 韩旭; 沙丽丽
    • 摘要: 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是指在卒中后出现并持续到6个月时仍存在的以认知损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国内一项基于社区横断面研究显示我国卒中患者中PSCI发病率为80.97%,且PSCI患者更易出现卒中复发[1]。PSCI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多认为与神经损伤、血管病变致传导通路障碍有关[2]。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被认为是PSCI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近年受到业界关注[3]。目前治疗PSCI尚无针对性药物,针刺在改善PSCI主要症状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主要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发展以及减少西药的毒副作用[4]。笔者采用通督醒神针刺法治疗PSCI患者,并与传统针刺法相比较,观察通督醒神针法对认知功能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严慧艳; 王敬丽; 陈晟; 黄正一; 周坤; 陶剑文; 张德应; 傅华
    • 摘要: 目的:描述和分析上海市大场社区老年高尿酸血症患病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对1280名≥65岁社区老年人进行一般情况及生活方式行为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该人群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为15.08%;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肾脏疾病、脑卒中和肥胖的患者,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显著高于无上述合并症的患者;低脂或脱脂奶约200~400 mL/d、饮水≥2000 mL/d、中等强度有氧锻炼(每周≥1 d)是高尿酸血症的保护因素;高血压、肾脏疾病、高尿酸血症家族史、甘油三酯>1.81 mmol/L、胱抑素C>1.09 mg/L、尿pH<6.0,食动物内脏、红肉≥100 g/d、黄酒≥150 mL/d和静态行为总时间≥4 h/d(每周≥1 d)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大场社区老年高尿酸血症患病现状严峻,社区医护人员应积极做好防控和管理工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