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梯级水库群

梯级水库群

梯级水库群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56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地球物理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25124篇;相关期刊45种,包括中国电力教育、水资源研究、长江科学院院报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九届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第十二届青年学术交流会、中国水利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等;梯级水库群的相关文献由474位作者贡献,包括冯仲恺、牛文静、黄强等。

梯级水库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8 占比:0.35%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25124 占比:99.59%

总计:25227篇

梯级水库群—发文趋势图

梯级水库群

-研究学者

  • 冯仲恺
  • 牛文静
  • 黄强
  • 马志鹏
  • 刘帅
  • 王森
  • 李善综
  • 熊静
  • 王永强
  • 蒋志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百灵; 李仓水; 刘芳业
    • 摘要: 为适应梯级水库群高维多目标模型求解需要,引入第三代非支配遗传算法。以黄河上游梯级水库群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防洪、防凌、供水、发电、生态等调度任务,建立了发电-供水多目标模型。选择典型枯水年径流资料开展多目标模型优化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解决梯级水库群高维多目标模型计算问题。基于多目标解集分析黄河上游多用户需水关系,发现发电与供水矛盾突出,且主要集中在汛期和防凌期,同时确保生态基流也会对供水产生较大影响。
    • 韩世亮; 陈泰霖
    • 摘要: 为分析气候变化影响下黄河上游大型水库入库来水过程及梯级发电量的时程变化规律,以黄河上游龙羊峡刘家峡梯级水库群为例,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方法对唐乃亥和小川水文序列进行突变识别,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考虑融雪过程的HBV水文模型,利用统计降尺度方法对CanESM2和GFDL_ESM2G两种气候模式3种气候变化情景(RCP2.6、RCP4.5和RCP8.5)下的降水、气温数据进行空间降尺度处理,并将其驱动水文模型预测未来入库来水过程,构建黄河上游梯级联合发电调度模型分析气候变化对未来发电调度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上游径流序列突变年份集中于20世纪80年代,且2000年之后径流量显著减少;气候变化将导致未来(2021—2050年)汛期6—9月径流增加,非汛期径流显著减少;随着时间推移,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龙羊峡和刘家峡两库的梯级发电量变化规律不同,RCP8.5气候变化情景下,气候模式不确定性对其影响最大。
    • 仲志余; 邹强; 王学敏; 饶光辉; 丁毅
    • 摘要: 长江上游梯级水库是流域治理开发保护的骨干性工程,在保障流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有效解决长江上游巨型水库群防洪、供水、生态、发电、航运、应急等多目标联合调度关键技术瓶颈,开展了“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多目标联合调度技术”研究攻关。首先重点介绍了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多目标联合调度研究的重点难点问题;然后从水文、防洪、供水、生态、发电、航运、应急、风险、多目标调度集成等调度关键技术层面,全面系统地梳理了研究取得的主要创新性研究成果和成果应用情况;最后展望了长江流域梯级水库群多目标联合调度技术以及水工程多目标联合调度等发展方向。研究成果可为更好地为水工程调度运行管理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 王晓军; 张杨; 张夏梦; 杨莹; 许宏鋆
    • 摘要: 在某实际流域梯级水库群溃决洪水研究的基础上,以流域上七级水库土石坝至一级水库混凝土坝遭遇超标准洪水引起的大坝溃决,利用Mike11数值模拟软件针对水域形态、水位、流量变化有着强大的计算和分析功能,以及通过工程实列的验证——堰塞坝遭遇超标准洪水时,溃决流量和水位变化,研究梯级水库群在流量和水位对下游的影响。
    • 肖杨; 钟平晖; 王也
    • 摘要: 水库优化调度,是以综合考虑并满足防洪、发电、航运、生态以及供水等多目标调度需求为前提,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非工程措施。本文以五强溪扩机后沅水梯级水库群为研究对象,采用66年长系列资料并运用动态增量规划(IDP)、动态规划逐次逼近(DPSA)结合的轮库迭代方法进行寻优,根据优化调度结果分析五强溪扩机后对梯级整体的效益以及梯级调度方式的影响,为五强溪扩机工程投产后沅水梯级运行方式提供科学指导。
    • 王丽萍; 吴月秋; 张验科; 王渤权
    • 摘要: 为改善和声搜索算法在梯级水库群优化调度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模型的求解精度和效率,针对和声搜索算法(Harmony Search Algorithm,HSA)的初始和声记忆库分布不均及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采用均匀设计的方法生成初始和声记忆库以增加其多样性和有效性,引入混沌序列来改善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对HSA进行改进后,将其应用于李仙江流域梯级水库群发电优化调度模型的求解.结果表明:改进和声搜索算法(Improved Harmony Search Algorithm,IHSA)所得系统总发电量比HSA提高了1.37%,比动态规划法(Dynamic Programming,DP)降低了0.22%;但计算时间仅为DP的8.22%.IHSA收敛速度较快,全局寻优能力更强,为梯级水库群发电优化调度模型求解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 彭英慧; 张磊
    • 摘要: 梯级水库群均衡配置问题是一个非线性、多维的优化问题,为提升梯级水库群整体效益,更合理的运用资源,研究考虑供水能力的梯级水库群资源多维均衡配置方法.通过极端随机森林模型挖掘梯级水库群配置信息,考虑不同水库供水能力决策变量与供水能力决策因子的回归关系,采用梯级水库输入变量选择方法优选供水能力决策因子,利用径向基函数构建梯级水库群配置规则;以配置期内梯级水库群整体效益最优为目标,通过遗传算法进行对配置规则实施多目标逐次优化,获取最优梯级水库群配置规则集,实现梯级水库群资源的均衡配置.以大渡口流域为研究对象进行模拟配置,模拟结果显示该种方法可同时提升梯级水库群的供水与发电能量,实现梯级水库群整体效益最优.无论是以供水能力还是以发电能力为主要目标,该方法优选的供水能力决策因子都可有效调节汛期与非汛期的水资源利用方法,提升梯级水库群整体效益.
    • 韩世亮; 陈锐
    • 摘要: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导致流域或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面对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厘清气候变化对梯级水库群发电调度规则的影响十分重要.以黄河上游龙刘梯级水库群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方法对梯级水库控制断面唐乃亥和小川水文站径流序列进行突变检验,在此基础上构建黄河上游融雪径流模型(HBV),并对其进行模型参数校准和验证;其次,采用统计降尺度方法(SDSM)对2种气候模式(CanESM2和GFDL_ESM2G)下的3种气候变化情景(RCP2.6、RCP4.5和RCP8.5)进行降尺度处理,并模拟未来黄河上游径流量;最后,构建黄河上游梯级水库群发电量最大模型,揭示气候变化对梯级水库群发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上游唐乃亥和小川水文站的径流突变年份分别为1989年和1985年.不同气候模式下未来枯水期径流量均显著减少,丰水期显著增加.气候变化将导致未来近期梯级水库群发电量增加,远期增加不显著.
    • 卢有麟; 郑静; 张威; 刘福东; 吉鹏
    • 摘要: 根据沅水流域三板溪—白市梯级水库(电站)调度中小洪水的工程需求,分析了梯级水库(电站)面临的防洪现状以及中小洪水联合调度的边界条件,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导向,研究并提出多种调度措施并开展技术经济比选研究确定推荐措施,在此基础上,拟定了梯级水库(电站)的中小洪水联合调度方案.实测洪水的调度模拟成果表明,研究提出的方案切实可行、可操作性强,可满足梯级水库(电站)中小洪水调度所有边界条件,为其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
    • 张松; 王新; 王超; 靳新宇; 张利娜
    • 摘要: 针对金沙江下游—三峡梯级水库消落期的湖泊补水、三峡库区水华防控以及四大家鱼产卵保护等典型生态需求,以发电量最大和洞庭湖生态满足度最大为目标函数建立梯级水库优化调度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分阶段耦合水华防控和四大家鱼产卵保护需求约束,选用丰、平、枯水年不同来水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表明:在三峡出库流量满足6000 m3/s条件下,可完全满足洞庭湖补水需求;针对水华防控,三峡水库可选择小幅多次水位升降的潮汐式生态调度策略,该策略使得各典型年下的梯级电站总发电量最多减少1.1%;考虑四大家鱼繁殖的水文指标后,各典型年下梯级总发电量最多减少0.08%.整体来看,三峡在消落期的生态调度和兴利调度冲突不明显,宜相机开展生态调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