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晚期成藏

晚期成藏

晚期成藏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78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30960篇;相关期刊31种,包括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沉积学报、海相油气地质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四届全国特种油气藏技术研讨会、中国石油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等;晚期成藏的相关文献由242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心怀、陈安定、胡国艺等。

晚期成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9 占比:0.22%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30960 占比:99.75%

总计:31038篇

晚期成藏—发文趋势图

晚期成藏

-研究学者

  • 周心怀
  • 陈安定
  • 胡国艺
  • 单秀琴
  • 李建平
  • 梁兴
  • 郭永华
  • 周松源
  • 张君峰
  • 张廷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支东明; 曹剑; 张景坤; 郑孟林; 秦志军
    • 摘要: 油气晚期成藏是大油气区形成的重要特征。综合前人认识与最新地质、地球化学数据,以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远程应力为重要成藏影响因素,对新疆北部地区的油气晚期成藏特征与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以丰富和发展这一石油地质学研究前沿。结果表明,青藏高原隆升对新疆北部地区的油气晚期成藏很有可能产生了远程效应,包括成烃演化、原生-次生油藏调整与构造破坏等方面。成烃演化以准噶尔盆地南缘为例,天山快速隆升、强烈剥蚀,伴随巨厚山前沉积,为下伏多套烃源岩的成烃演化提供了必要的快速成熟地温,烃源岩规模生烃。原生-次生油气藏调整以准噶尔盆地腹部为例,喜马拉雅期构造自南向北抬升,浅层断裂发育,油气多源混合与次生调整频繁,形成自南向北数百千米的大型原生-次生叠置的复杂含油气系统。油气藏构造破坏以准噶尔盆地周缘为例,远程应力导致的强烈构造变形使得山前褶皱与断裂发育,广泛出露构造型油气苗,是油气成藏的“活化石”。据此思路,建议将新疆北部地区的准噶尔和吐哈等盆地纳入统一的超级盆地全油气系统,开展整体、系统研究,协同推进油气勘探认识。
    • 张君峰; 张远银; 高永进
    • 摘要: 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志留系油气勘探曾经久攻未克,2018年钻探的新苏地1井首次在塔西北沙井子构造带获得工业气流,其油气成藏模式与资源规模亟待明确。通过对钻井、试油、地球化学及沉积与成藏史研究,结合野外剖面实测、实验分析、构造精细解释及演化恢复,认为:①塔西北志留系发育大型潮控三角洲沉积,可形成良好储盖组合;②沙井子断裂及其伴生断裂有效沟通阿瓦提凹陷深部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控制志留系构造圈闭的形成,圈闭沿断裂构造带有序分布、叠合连片;③沙井子构造带志留系油气类型以气为主,成藏期以圈闭定型后的喜马拉雅期为主;④沙井子构造带志留系圈闭资源量达2.018×10^(11)m^(3),塔西北志留系圈闭资源量达2.03×10^(12)m^(3),勘探潜力巨大,志留系有望成为盆地碎屑岩层系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⑤沙井子断裂规模大,持续活动时间长,沟通深部烃源岩,沙井子构造带下古生界多个层系均有望获得油气勘探突破。
    • 沈华; 刘畅; 刘震; 史原鹏; 徐泽阳; 李拥军; 陈树光; 王会来; 王志成; 王标
    • 摘要: 河套盆地属于我国中西部地区中小型陆相含油气盆地,近期于临河坳陷西南部吉兰泰构造带发现亿吨级大油田.工区地质条件复杂且勘探程度低,油藏动态演化过程研究有待深化.针对吉西凸起带和中央断垒带已发现油藏,应用地质、地震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在石油地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九史"分析方法对油藏进行动态解剖,取得了以下三点认识:(1)油气晚期成藏并表现出"三晚",即烃源岩晚期生烃、断裂晚期活动及油气晚期充注;(2)第四纪走滑活动影响油气富集,负花状构造不发育且晚期强烈反转地区有利于成藏;(3)优选出西南部凸起带和中央断垒带两大油气有利勘探区带.
    • 蒋有录; 苏圣民; 刘华; 赵鸿皓
    • 摘要: 渤海湾盆地发育数十个油气生成和运聚相对独立的凹陷,各凹陷油气大规模运聚成藏时期及期次不尽相同.以大量统计资料和烃源岩生烃演化史分析为基础,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渤海湾盆地不同地区主力层系的油气成藏时期及期次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油气成藏期差异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渤海湾盆地源于古近系的油气主要存在两期成藏,即古近纪末期(早期)和新近纪中期—第四纪(晚期),以晚期成藏为主;从盆地边缘凹陷向渤中凹陷,主成藏期逐渐变晚,由早期成藏为主演变为晚期成藏为主,成藏期具有早期成藏—两期成藏早期为主—两期成藏晚期为主—晚期成藏的演变特征;纵向上,从下部至中部再至浅部含油气层系,油气主成藏期总体具有早期—两期—晚期的变化特征.新生代凹陷沉降史控制了主力烃源岩生烃演化史,进而控制了不同地区油气成藏期的差异,凹陷沉降类型与凹陷主成藏期类型相对应,古近纪末剥蚀厚度与新近纪-第四纪补偿厚度控制了成藏期的主次,补偿厚度越大,晚期成藏特征越明显;主生烃期决定油气主成藏期,来自孔店组、沙河街组一段-东营组三段烃源岩的油气分别以早期、晚期成藏为主,而来自沙四上亚段、沙三段烃源岩的油气多具有两期成藏的特征.
    • 杨波; 杨海风; 周平; 余箐; 梁浩然; 刘辉
    • 摘要: 在莱州湾凹陷垦利10-4油田开展油气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研究.以地球化学测试、生物标志化合物、镜下薄片观察及钻井、录井等资料分析为基础,研究垦利10-4油田油气来源、储集性能、储盖组合、圈闭特征、输导运聚等成藏条件,结合烃类包裹体测定和盆地模拟方法厘定油气成藏期并建立油气成藏模式.垦利10-4油田主力产层沙三段由邻近北洼的沙三段和沙四段烃源岩共同供烃,具有近源捕集成藏的条件;储层主要为高孔高渗型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砂体,沙三段砂岩与上覆沙一、沙二段泥岩沉积段构成了多套有利的储盖组合,且与圈闭形成期及断层活动时间匹配良好.垦利10-4油田为晚期成藏,主成藏期约2.6 Ma B.P.至今,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与断裂、不整合面在空间上的叠置为油气输导及聚集提供了条件.成藏模式具有“近源捕集,短距离运移,晚期快速充注,深层原位成藏”的特点.
    • 张君峰; 高永进; 杨有星; 周新桂; 张金虎; 张远银
    • 摘要: 塔里木盆地温宿凸起2017年新钻探的新温地1井、新温地2井两口井均获高产工业油流,通过对两口井钻井资料、试油资料、地球化学及测井资料研究,以及研究区野外剖面实测、二维地震资料处理与精细解释、沉积与成藏史分析等研究,明确了温宿凸起区烃源条件与运移通道、储盖条件与圈闭类型,建立了温宿凸起区的成藏模式.温宿凸起不发育烃源岩,但发育沟通生烃凹陷的高效输导体系;受控于温宿凸起新近纪宽缓的古地貌条件,新近系吉迪克组发育三角洲相和滨浅湖滩坝相砂体,并形成了大面积分布的构造-岩性圈闭;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主要发生在新近纪—第四纪,具有明显的晚期复式成藏特点.塔里木盆地盆缘带等烃源岩和构造类圈闭不发育的地区,同样可以形成规模油气区,寻找高效的油气运移输导路径和地层-岩性等隐蔽型圈闭是有效的油气勘探途径及方向.
    • 姚佳; 陈保柱; 张新涛; 徐春强; 郭瑞
    • 摘要: Through the studies of maturity simulation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analysis of oil geochemistry and oil source relations,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luid inclusions and measurement of its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by fluid inclusions,combined with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accumulation elements,such as fault closure and pathway systems,the controlling factors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 its accumulation mechanism for Neogene reservoir in the western subsag of Bozhong depression in Bohai Bay are discussed.It reveals that there exist three sets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they are the 1st Member and 3rd Member of the Shahejie Formation and the 3rd Member of the Dongying Formation,and the 3rd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 is high quality and high maturity.The oil maturity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in the area is generally high,and the crude oil is formed in the generation peak period and later period,mainly related to the 3rd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hydrocarbon in the pores of sand reservoir as well as petroleum inclusions in the No.8 area of Bozhong display blue-white fluorescence color,with lower oil and gas inclusions abundance (GOI).These inclusions are mainly formed in one phase and the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show that they occur after the time of 3.5 Ma B.P.or 1.0 Ma B.P.,indicating that the oil and gas filled and accumulated in the later period.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main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reservoir formation are rapid and continues generation of hydrocarbon,abundant supply of hydrocarbon source,effective fault transport system.Therefore,a reservoir forming model of highly active supply of hydrocarbon,fault controlled reservoir generation and superficial accumulation is proposed.%渤中凹陷西次洼新近系油气资源丰富,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机理研究有待深入.通过烃源岩成熟度模拟、原油地球化学及油源关系分析、流体包裹体分布特征及均一温度测定,结合断层的封闭性能及疏导体系等成藏要素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渤中西次洼存在沙三、沙一—沙二与东三段3套烃源岩,其中沙三段为优质烃源岩,成熟度高;该区原油成熟度普较高,为烃源岩在生油高峰及后期生成的原油,主要与沙三段烃源岩相关;渤中8区新近系储层砂岩孔隙烃与油气包裹体发蓝白色荧光,油气包裹体丰度(GOI)普遍较低,主要为一期包裹体,均一温度表明油气主要充注期为3.5 MaB.P.、1.0 MaB.P.以后,为晚期快速充注成藏.在新构造运动活动期,持续快速生烃、供烃能力强的烃源灶、高效的断裂输导格架,为晚期快速成藏的主控因素;“高效供烃、主断控藏、浅层聚集”为该区油气成藏模式.
    • 唐娜12; 何幼斌12
    • 摘要: 川中地区寒武系发育有目前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海相碳酸盐岩大气田——安岳气田,近年来,勘探热度在不断增加。结合四川盆地寒武系区域地质资料以及安岳气田近年来的勘探和研究成果,以戴金星院士提出的大气田成藏理论为指导,分析川中地区寒武系气田的成藏特征,探讨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安岳气田具有低层生气中心、晚期成藏以及古构造聚气滞后等特征。大气田的形成不仅需要裂陷.隆起构造系统奠定优越的物质基础,形成筇竹寺组、龙王庙组等优越的地质条件;还需要时间与空间的有机配置,空间上为下生上储,时间上为晚期聚气成藏,有机质接力生烃;最后在特殊的古环境因素(即寒武纪初期气候变热,冰川消融,海平面发生变化等)催化下,安岳气田才能最终形成并得以保存。
    • 唐娜1; 何幼斌1
    • 摘要: 川中地区寒武系发育有目前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海相碳酸盐岩大气田——安岳气田,近年来,勘探热度在不断增加。结合四川盆地寒武系区域地质资料以及安岳气田近年来的勘探和研究成果,以戴金星院士提出的大气田成藏理论为指导,分析川中地区寒武系气田的成藏特征,探讨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安岳气田具有低层生气中心、晚期成藏以及古构造聚气滞后等特征。大气田的形成不仅需要裂陷-隆起构造系统奠定优越的物质基础,形成筇竹寺组、龙王庙组等优越的地质条件;还需要时间与空间的有机配置,空间上为下生上储,时间上为晚期聚气成藏,有机质接力生烃;最后在特殊的古环境因素(即寒武纪初期气候变热,冰川消融,海平面发生变化等)催化下,安岳气田才能最终形成并得以保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