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不同粒径

不同粒径

不同粒径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3年内共计306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农业基础科学、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3篇、专利文献39930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地学前缘等; 不同粒径的相关文献由98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晓波、多立安、赵树兰等。

不同粒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3 占比:0.16%

专利文献>

论文:39930 占比:99.84%

总计:39993篇

不同粒径—发文趋势图

不同粒径

-研究学者

  • 刘晓波
  • 多立安
  • 赵树兰
  • 陶栋梁
  • 薛永强
  • 吴小莲
  • 李海梅
  • 王海龙
  • 郭振
  • 丁峰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杜学明; 李鹏龙; 周全超; 许慧骞; 乔磊; 杨胜强
    • 摘要: 采用程序升温方法分析不同粒径实验煤样在自燃氧化过程中的气体发生发展规律,从而确定自然堆积松散煤体(由不同粒径组成)的自燃气体指标及其临界值,为建立曙光煤矿2号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的预测预报气体指标体系提供实验依据。实验结果表明:CO气体的出现显示煤体进入自燃氧化状态,当温度超过80°C后,CO浓度呈现指数型增长,且粒径越小CO浓度越大;C_(2)H_(4)、C_(3)H_(8)气体的出现可以作为煤体进入到快速氧化阶段的重要判定指标,CO/CO_(2)、C_(2)H_(4)/CH_(4)值可以作为煤自燃高温阶段的辅助判定指标,研究结果为曙光煤矿2号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氧化状态的预测预报及主动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 黄健; 单慧媚; 彭三曦; 杜海玲; 陈辉; 曾春芽
    • 摘要: 河岸带作为一种典型的地下水-地表水相互作用带,不同水动力学条件下砷在该作用带中的行为较少有研究报道。基于此,采集河岸带河砂开展室内柱试验,分析不同水动力因素(包括流速和粒径)对砷在河砂中迁移的影响并建立相关模型。结果表明:(1)0.5 mL/min流速下,河砂对As(V)的吸附速度和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均比As(Ⅲ)快,且粒径越小,该现象越明显;1.0 mL/min流速下,不同粒径的河砂对As(V)的吸附速度随粒径的增大而增大,对As(Ⅲ)的吸附则没有明显差异;(2)相同粒径的填充柱中,河砂对As(Ⅲ)和As(V)的吸附能力均随流速的增加而降低;(3)不同流速和粒径条件下,As(Ⅲ)和As(V)在砂柱中的迁移过程均更符合Thomas模型,拟合R^(2)高于相同条件下Yoon-Nelson和Adams-Bohart模型。其中,低流速下,Thomas模型对0.15~0.25 mm粒径中As(Ⅲ)和As(V)迁移过程拟合的R^(2)(≥0.94)显著优于1.00~2.00 mm的较大粒径;高流速下,该模型对不同粒径中砷迁移过程的拟合R^(2)差异不大。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地下水-地表水相互作用下水动力因素对砷迁移转化规律影响的认识,并丰富和完善高砷地下水形成的机制理论。
    • 樊良帅; 尚兴朴; 朱勇; 包芳; 张峰; 曾燕
    • 摘要: 为确定最优蒙古黄芪质量参数,以实现蒙古黄芪种子的精量播种和包衣丸粒化,对16个不同产地蒙古黄芪种子的外部形态、净度、千粒重和发芽率进行检验,并对山西3个不同产地不同粒径蒙古黄芪种子净度、千粒重、发芽率、含水量等指标进行研究,利用SPSS进行方差分析,探寻蒙古黄芪种子粒径最优质量参数。结果表明,山西三种蒙古黄芪种子分为4级粒径,2.3~2.5 mm粒径蒙古黄芪种子最优,千粒重在6.887 0~6.945 0 g之间,含水量在8.43%~9.73%,发芽盒发芽率在94.4%~96.8%之间,沙盒发芽率在82.4%~91.6%之间,大田出苗率在46.0%~61.5%之间。
    • 孙平; 杨兵坤; 张彦坤; 谢鹏飞; 张春暖; 徐世晓
    • 摘要: 针对微塑料所带来的严重环境危害问题,为探究其对水生生物肠道的毒性作用,选用5月龄雄性剑尾鱼作为试验动物,共分为3组:M0组(对照组)、M1组(1μm、1×10^(7)microspheres·L^(-1))和M2组(5μm、1×10^(7)microspheres·L^(-1))。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鱼,暴露于聚苯乙烯微塑料水环境中72 h。通过组织病理学和16S rRNA测序,探究不同粒径微塑料对剑尾鱼肠道损伤和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对比,1μm粒径组和5μm粒径组绒毛长度显著降低且杯状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菌群多样性指数均降低。其中,1μm粒径组与5μm粒径组相比,5μm粒径组隐窝深度显著高于1μm粒径组(P<0.05),5μm粒径组变型菌门和疣微菌门的比例显著高于1μm粒径组(P<0.05)。不同粒径微塑料均可引起剑尾鱼肠道损伤,并改变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其中5μm粒径组中微塑料对剑尾鱼肠道损伤程度及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与丰度变化均高于1μm粒径组。
    • 薛日昕; 张海祥; 李廷杭; 李昌恒; 刘银; 王青青; 郭根茂
    • 摘要: 农膜被广泛应用,残留农膜的污染问题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目前,农膜颗粒对土壤环境中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的影响少有研究.本研究以3种粒径[4目(4.75 mm)、10目(2.0 mm)、30目(0.6 mm)]农膜颗粒为材料,在农膜浓度、初始pH、吸附时间、Cd2+初始浓度及不同老化方式的农膜颗粒等因素上探讨农膜颗粒对Cd2+吸附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吸附模型拟合等解析3种粒径农膜颗粒对Cd2+的吸附机理.结果 表明:农膜颗粒对Cd2+的吸附能力与粒径大小成反比;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及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较好地揭示对Cd2+的吸附规律;硝酸老化农膜颗粒较原农膜颗粒吸附容量减少了50.10%,过氧化氢老化农膜颗粒较原农膜颗粒吸附容量增加了21.36%.研究结果可为残留农膜对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过程、机制与污染防控提供参考和借鉴.
    • 张祥峰; 国秀花; 宋克兴; 冯江; 林焕然; 王旭
    • 摘要: 采用ANSYS对不同粒径TiB2/Cu复合材料热传导过程进行模拟.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不同粒径TiB2增强的Cu复合材料,采用LINSEIS LFA1600激光导热仪测试了室温至280°C下的TiB2/Cu复合材料热传导性能变化,并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表明:热导率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在50~200°C之间,复合材料热导率变化不大,在6%~9%范围内波动.200°C之后,模拟值与实验值均呈现出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趋势,且吻合度较高.这是由于温度低于200°C时,在模拟过程中未考虑材料界面处两相不同热膨胀系数的影响,导致模拟值与实验值有较大的差异.当温度高于200°C时,模拟值和实验值吻合程度趋于稳定.在200°C时,由于两相热膨胀系数的影响,复合材料内部界面处等效应力大于Cu基体屈服强度,使其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引起热导率发生较大幅度变化.此外,热导率随着TiB2粒径的增大呈现出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在10 μm时达到最大.这是由于当颗粒直径小于临界平均直径时,颗粒直径的增大会减少界面数量,从而降低界面热阻.当颗粒直径大于临界平均直径时,平均自由程l的急剧增加导致热导率降低.
    • 赵政; 倪小明; 刘泽东; 吴翔
    • 摘要: 查明气/水两相驱替不同粒径煤粉引起的煤中裂缝导流衰减特征对煤层气井排采时气/水两相流阶段防煤粉措施的制定意义重大.采用自制的气-液-固三相驱替煤粉模拟装置,进行了气/水两相驱替不同粒径(40 ~ 60,60 ~80,80~ 100,100 ~ 150,150 ~200,>200目)煤粉在树脂-煤芯柱样裂缝中的运移实验,通过对比无煤粉气/水两相驱替的空白实验,分析了驱替不同粒径煤粉时气、水的渗流规律差异.基于气/水两相驱替不同粒径煤粉的渗流模型,结合平板理论、拟合得到的气相渗透率与裂缝缝宽的关系,定量描述了驱替过程中气体流动、液体流动、煤粉封堵所占据的裂缝缝宽随驱替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以气体、液体流动所占裂缝缝宽之和的变化规律表征了树脂-煤芯柱样裂缝导流能力的衰减特征.结果表明:在几乎相同初始驱替压力下,气、水两相通过树脂-煤芯柱样时会相互争抢柱样内裂缝空间,且气相渗透率、液相渗透率随时间变化呈三角函数分布;不同粒径煤粉驱替前期,柱样气相渗透率、液相渗透率仍会表现出管弦状波动特征,但在煤粉堵塞一定程度后,二者开始同时减小;气/水驱替不同粒径煤粉时产出液内煤粉质量浓度、裂缝完全堵塞时间随煤粉粒径减小而增大;气/水驱替不同粒径煤粉时裂缝导流能力变化可分为液体产出前的裂缝快速封堵、气/液携粉产出的裂缝缝宽小幅增加、液体流动能力骤减的裂缝快速闭合、气体流动能力缓慢降低的裂缝完全封堵等4个阶段.
    • 刘昌建; 庄心善
    • 摘要: 工程实践表明,粒径大小对土的力学性质有很大的影响.为研究不同粒径风化砂改良膨胀土的动弹性模量以及等效阻尼比的变化规律的影响,在同一掺砂比例下,对粒径为粗砂(d为0.5?1.0 mm),中砂(d为0.25?0.5 mm),细砂(d为0.125?0.25 mm)的改良膨胀土进行了一系列动三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围压和频率下,改良土的动弹性模量随着动应变的增大而减小,动弹性模量的变化集中在应变εd<0.2%范围内;同一应变条件下,粗砂改良膨胀土的动弹性模量最大,细砂改良膨胀土的动弹性模量最小.同一围压和频率下,改良土的等效阻尼比随着动应变的增大而增大;同一应变条件下,细砂改良土的等效阻尼比最大,粗砂改良土的等效阻尼比最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