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文化理论

文化理论

文化理论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636篇,主要集中在文化理论、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16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9340篇;相关期刊457种,包括马克思主义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求是学刊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时空研究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当代外国文论及其跨文化旅行”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年会、北京大学2012政治学行政学博士论坛暨国家的治理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等;文化理论的相关文献由60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岳川、徐中民、曾军等。

文化理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16 占比:6.17%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20%

专利文献>

论文:9340 占比:93.62%

总计:9976篇

文化理论—发文趋势图

文化理论

-研究学者

  • 王岳川
  • 徐中民
  • 曾军
  • 王德胜
  • 佟立
  • 刘曲雁
  • 宋晓亮
  • 张伟豪
  • 田文军
  • 金惠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何辉斌
    • 摘要: 在过去的30年中,《批评与文化理论年鉴》已经出版30卷,累计519个栏目,可以归纳为52个关键词。本文对这部年鉴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和分析,以了解各个主题在这30年的兴衰变化。可以看出,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为"殖民/后殖民""电影理论""女性主义""心理分析""视觉艺术""大众文化";走向相对趋于弱势的为"历史主义""符号学""互文性""接受理论""话语分析""人类学""阐释学";新兴的领域为"科学与医学""理论之理论""动物研究""经济批评""残疾研究""情绪理论"。
    • 王雪冉; 田云刚
    •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深刻内涵由文化认同论、文化实践论、文化功能论、文化目的论、文化交往论多维构成。文化认同论旨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增强中国文化的自觉自信;文化功能论旨在坚持正确导向,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和人的健康发展;文化实践论旨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目的论旨在富国为民,力求实现国家、民族的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文化交往论旨在增强文明之间包容互鉴,强调中华文明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理论指导,为文明之间的关系重建提供了中国方案。
    • 穆玉堂; 吴尚燃; 王运卓
    • 摘要: 挖掘经济学类专业课“金融学”的课程思政元素,对拓展学生的思想认识高度、强化学生的专业学习深度有着重要作用。以“金融学”专业知识链条为主线,从现有专业知识内容中,适时、适量、适度地从内部挖掘或从外部融入相关家国情怀方面的思政元素,结合文化理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不同层次,与学生互动式对接。在初级层面实现感性结合,中级层面运用一定组织方法和手段,使思政元素更好地融入学生思想中,进而在高级层面提升到价值观的认知高度,形成整体核心实力,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路径探索和理论依据。
    • 孟修祥
    • 摘要: 已有的文献资料与大量的出土文物,展示出春秋战国时代楚国商品经济的繁荣与发展盛况。其原因在于当时楚国丰富的自然物产与手工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商品经济基础,完善的管理制度提供了商品交易有序进行的制度保证,畅达的交通提供了便利的商品流通渠道,而强大的综合国力提供了商品流通的安全保证。深厚的楚文化土壤,孕育出楚人的商贾文化理论思想与人文精神,彰显出楚人在商品经济领域的独特智慧。研究楚国商贾文化,对于当今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仍有其值得传承与借鉴的文化价值与意义。
    • 路向峰; 王嘉莹
    • 摘要: 问题是一个时代最为强烈的回音,而文化理论的问题只有在与社会发展实践的交融和互动中才能得以延展和深化。在西方传统实践哲学话语体系中,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再到费尔巴哈,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文化维度抑或是文化与实践的内在关联。把文化的实践形态纳入社会总体实践的基本类型,进而在实践的基础上理解文化内涵及其演进规律,是马克思所创立的唯物史观的题中应有之意。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中,通过对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实践思维基本原则的澄清,我们可以窥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实践本质和价值旨向,也即是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总体的一部分所彰显出的人类精神实践的基本内容。对现实的人及其文化实践的合理阐发,正是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实践使命,走向实践的文化可以称之为唯物史观的文化表达。
    • 李圣传
    • 摘要: 在中西文化理论的审视、反思与创造性批判中,金惠敏提出了走向“全球对话主义”的学术命题。这一理论构想,不仅是解决全球化时代“自我”与“他者”的关系问题,还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两种模式争执的调适与超越中,找寻到一条新的通往文化研究的第三条路。“全球化”是金惠敏建构并走向“全球对话主义”文化研究新模式的理论内核,其实质在于它的“文化间性”。“间性”乃至“间在论”哲学视野的引入,不仅在国际视野与中国问题、理论探索与现实关怀之间持有一种必要的理论张力,还为文化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主体之间超越“二元对立”并建立对话性和交往性关系创造了理论可能,更在批判创造性思维中为重新思考文化研究和文化理论问题打开了新的思考空间。
    • 李春青
    • 摘要: 一般意义上的“理论”是指一种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运用归纳、概括和推理的方式把实存之物及其关系构成的客观世界抽象为概念和逻辑的世界。传统形而上学曾经长期困扰着“理论”,以至于近代以来克服形而上学倾向就成为“理论”的重要任务之一。“文化理论”是“理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显现形式,虽然来去匆匆,但对于“理论”摆脱传统形而上学纠缠这一点具有重要意义。“文学理论”是人们运用“理论”的方式对文学现象展开的言说,也曾经是“文化理论”展现自身解释能力的场所。但在“理论之后”,“文学理论”却陷入某种困境:究竟能不能用理论的方式来言说文学成了一个问题。“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成为受到普遍质疑的命题。
    • 夏梦颖; 赵燕杰
    • 摘要: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新时代,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全面认识其主要内容,正确理解其基本特征,能明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当代价值。文章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当代价值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及其当代价值进行探讨。
    • 金艳
    • 摘要: 大学阶段的文学教育是文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文化理论,大学文学教育应是一种以文学为路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实践,大学文学教育的目标应是以文学知识的传授、文学能力的培养为基础,在更高层次上强化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使之成为具有创造性的文化实践的主体。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学生能够从文学生产、文本、接受、反映等四个层面认识、理解其中的文化要素、文化动因和文化意义,并以此为基础创造性地参与文化实践。而这个过程一定要以文学为本,切忌使文学沦为文化研究的资料或工具。这就要求大学阶段的文学教育不能单纯以知识的传递为目的,而是要相应地设计开发更多以学生为中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的教学活动。
    • 陈后亮
    • 摘要: 长期以来,有关后现代主义的讨论制造出大量的含混和歧义.虽然很多人都在谈论后现代主义,但实际上又各有所指.当人们宣称后现代主义已经终结的时候,其所指是艺术风格还是文化范式?是理论话语还是文化政治运动?抑或是"后现代主义"这个术语所指涉的一切?这需要做具体分析.后现代主义的"开端"和"终结"一样,不过是一种人为创造的神话,只有把后现代主义狭义地理解为曾经在20世纪60至80年代盛行于美国的一种主导范式的文化现象或美学潮流,才可以说它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退.但如果说它是一些美学技巧、一种文化政治冲动、一种文化逻辑或者话语方式,那么就很难说它已经终结,而只是变换了一种存在形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