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数字素养

数字素养

数字素养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361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教育、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6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13940篇;相关期刊245种,包括中国管理信息化、图书馆论坛、图书馆建设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十二届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中国图书馆学会2011年年会、第五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等;数字素养的相关文献由512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涛、张建欣、何剑等。

数字素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6 占比:0.31%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13940 占比:99.68%

总计:114301篇

数字素养—发文趋势图

数字素养

-研究学者

  • 陈涛
  • 张建欣
  • 何剑
  • 何蕾
  • 廖梦夏
  • 徐斌艳
  • 曾粤亮
  • 王佑镁
  • 肖鹏
  • 郑彩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晓; 刘铭心
    • 摘要: 在数字化转型升级时代,未来工作的主要变化发生在环境、技能、资格和就业四个方面,要求劳动者在掌握核心技能的同时,注重综合能力发展,既需要劳动者个人保持终身学习和自我更新,同时也需要外界提供合适的培训环境和培训资源.研究发现,我国目前的数字化技能培训存在以下问题:培训未惠及低技能人群,学校培训的实训机会不足,企业开展培训积极性不强,政府未建立相关认定与评估标准,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多方协同合力破解,如政府进行顶层设计,为培训提供保障与激励;企业通过多渠道参与技能形成体系建设,提高话语权,发挥主体作用;培训方重塑目前培训的定位,更新培训模式;劳动者本身则需要建立技能提升意识,规划职业发展道路,主动寻求培训机会.
    • 黄如花
    • 摘要: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界定的数字素养是信息素养的“升级版”,高校图书馆应努力推动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水平的提升,进而提高服务于数字中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国家战略能力。第一,推动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育纳入学校的教学科研规划;第二,加强优质数字素养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第三,强化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与组织作用。
    • 沈莉
    • 摘要: 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媒体和智能媒体快速普及,重塑了媒体生态和网络舆论格局。网络舆情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构成。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治理面临着环境变化快、网民行为不规范、应对滞后等挑战。网络舆情传播分为萌芽期、爆发期和波动消弭期三个发展阶段,地方政府在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应对管控、教育引导和学习能力等方面滞后于舆情治理需要,究其原因主要是网络舆情治理理念滞后、大数据技术应用不足、体制约束等。面向未来,营造和改进大数据应用环境、提升舆情治理大数据观、构建“政府+网络平台”的协同治理模式、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提高网民数字素养是提升政府网络舆情治理能力的核心内容。
    • 张娅琼
    • 摘要: 数字社会建设、数字素养教育、智慧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网络使用安全等背景是引领公共图书馆在“十四五”时期促进数字包容的宏观视角。“十三五”时期,公共图书馆在顶层设计、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开展数字包容相关活动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为公共图书馆“十四五”时期的数字包容实践提供了基础。“十四五”时期,公共图书馆促进数字包容的关键在于提升所有公民和不同群体公平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可以从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提升公民数字素养、打造多样化的数字包容活动,建设以人为中心的智慧图书馆、加强与政府及其他机构的合作三个方面积极发挥社会服务的作用。
    • 谷雨; 胡艳丽
    • 摘要: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亿万农民,而高素质的农业人才正是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资源,加强对农业从业者的培育是推进我国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长期任务。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素质农民数字素养培育的现状是数字网络与金融基础设施不太健全、数据的共享与协同机制不强、数字化培训体系不完善、数字人才较为缺乏。笔者关于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素质农民数字素养培育的建议有: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数字金融的扶持;加强档案管理,推进信息数据的开放共享;重视网络培训手段,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培养数字化意识,激发数字人才创造活力。
    • 沈伟; 吴彰忠
    • 摘要: 数字时代的来临,数字技术对当代人的思维、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要求国民拥有数字素养,数字素养是数字时代世人不可或缺的核心素养之一。伴随着竞技体育数字化训练转型升级,教练员要想适应这一训练模式的转变,必须具备数字素养。教练员数字素养是指在“数字化训练”背景下,教练员借助数字技术安全、有效、恰当地获取、管理、理解、整合、交流、评估和创造数据信息,以提升运动员训练效益的能力。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探究教练员数字素养“是什么”“为什么”“应如何”,从概念内涵、价值意蕴和发展路径三个维度展开系统研究。研究认为,提高教练员数字素养发展观念认知,营造教练员数字素养发展的培育环境和完善教练员数字素养发展的政策制定是发展教练员数字素养的有效路径。
    • 摘要: 青少年学生数字素养和技能的提升之道国务院日前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到要"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实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计划,强化数字社会道德规范等。作为未来社会的参与者和建设者,青少年学生数字素养和技能的提升,既是完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的基础和关键。
    • 摘要: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南开大学获批设立“数字经济”本科专业。全球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和发展,使得社会对具有深厚数字素养、经济素养和管理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
    • 肖朝霞; 付安玲
    • 摘要: 数字化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表征,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数字素养作为现代人的核心素养,依托于网络数字技术的发展,逐渐成为青年数字化生存的必备技能。数字素养作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新引擎,为维护数字空间意识形态安全、推进国家治理数字化战略进程、培育“数字公民”带来全新可能。但参与差距、信息混杂、认知不足等问题给青年数字素养的培育带来严峻挑战。推进青年数字素养培育,宏观层面需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中观层面加强治理网络舆论空间,微观层面优化数字素养教育。
    • 于颖; 谢仕兴; 于兴华
    • 摘要: 进入数字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催生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新生态,国民数字素养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服务于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正在改革的信息科技新课程勇挑重担,站在未来谋划今天的教育,担负起培养青少年数字素养的重任。但是,多年来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由于缺乏国家课程标准一直处于自发探索状态,高中课程也存在学科本质认识不清等诸多困境,面临巨大的挑战。为了进一步明晰数字素养目标落实的逻辑理路,研究分析了两个有全球影响力与代表性的数字素养教育文本,其蕴含的问题解决逻辑使得我们更加坚定问题解决是青少年数字素养培养的必由之路。信息科技新课程要从课程宗旨、课程架构、课程的教与学层面紧紧围绕问题解决,使学生在真实问题的解决中形成大概念,发展学科观念与学科思维,形成与数智社会相适应的数字素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