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160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贸易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44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24301篇;相关期刊705种,包括法制与社会、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产业与科技论坛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第六届中国立信风险管理论坛、2012年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2011青年科技论坛等;政治风险的相关文献由1302位作者贡献,包括钞鹏、黄河、张诚等。

政治风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44 占比:4.49%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24301 占比:95.45%

总计:25460篇

政治风险—发文趋势图

政治风险

-研究学者

  • 钞鹏
  • 黄河
  • 张诚
  • 王海军
  • 邓小鹏
  • 鄢雪皎
  • 成金华
  • 江涌
  • 田志龙
  • 纪沿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汪大本
    • 摘要: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维护政治安全必须防范和化解政治风险。回顾百年历程,党在防范和化解政治风险过程中经历了开创中奠基的初探阶段、曲折中前进的探索阶段、发展中调适的完善阶段和创新中深化的体系化建设阶段的基本历程。这一艰难探索为我们提供了防范和化解政治风险的宝贵经验,主要有:在核心起点上,必须把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摆在首位;在防控过程中,要将风险研判和应对能力建设有机统一;在力量源泉上,要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防范策略上,要坚持党的思想建设和制度体系建设协同推进。这些经验启示也是新时代我们在政治风险防范和化解斗争中的必然坚守,以此我们才能不断强化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防范和化解政治风险中维护政治安全。
    • 方云霄; 夏咏
    •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虽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着对内投资不曾拥有的巨大的政治风险政治风险相较一般风险,其影响更大、所影响的幅度更广、对企业造成的破坏更大,并会对我国对外投资的安全和利益产生巨大影响。中亚地区拥有充裕的自然资源,在地理位置上与我国临近,是我国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的重要地区,因此对中亚国家的政治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尤其重要。中国企业在对中亚进行投资的过程中,对东道国进行投资面临的政治风险进行评估和规避愈加重要和紧急。本文通过引入理论模型,对我国企业对中亚进行投资时面临的政治风险进行量化评估。
    • 杜晓君; 石茹鑫; 冯飞; 张铮
    • 摘要: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利用2008—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东道国政治风险对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绩效的影响,探讨企业风险管理能力的调节效应,以及企业风险管理能力与东道国自由裁量权的联合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东道国政治风险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绩效有阻碍作用;企业风险管理能力会缓和东道国政治风险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绩效的抑制作用;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对东道国政治风险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还依赖于东道国自由裁量权的大小;采取渐进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和处于收益状态的企业,上述结论更加显著。本文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决策及如何进行有效风险管理以提升对外直接投资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 冯冬冬
    • 摘要: 海外私人直接投资是国际上金融投融资的重要途径之一,面临东道国特殊的政治风险,海外私人直接投资保险制度针对东道国政治风险,保障海外私人直接投资运行。海外私人直接投资保险使对本国投资者的保护由传统的国内法层面转移到国际法层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随着海外私人直接投资保险的不断发展完善,其对助力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安全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吴礼权; 谢元春
    • 摘要: 用典,是汉语表达中历史悠久的一种修辞手法。从汉语修辞史的视角看,用典修辞法历来深受文人学士青睐,尤其是在文学作品或其他书面语表达中,运用这种手法建构修辞文本更是司空见惯。从修辞实践上看,无论是在自然人的日常修辞中,还是在政治人的政治修辞中,用典文本的建构都是时有所见。不过,在以用典手法建构修辞文本时,政治人与自然人在文本建构的目标预期上是有所区别的。一般说来,自然人在日常修辞中以用典法建构修辞文本,多是为了展现其学识的渊博与表情达意的含蓄优雅;而政治人在政治修辞中以用典法建构修辞文本,则多倾向于追求表情达意的含蓄婉转,以此规避政治上的风险。同时,还可能有借此展现渊博的学识与优雅的风度,进而塑造自身作为政治人的高雅人格形象。
    • 郑志康
    • 摘要: 政治风险防范化解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发展进程。百年来,党的政治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初步展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稳健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系统拓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深化完善四个阶段。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防范化解政治风险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与维护党的权威相统一,坚持理论指导与遵循规律相统一,坚持干部带头与群众参与相统一,坚持统筹协调与灵活施策相统一,坚持独立自主与国际合作相统一。进入新时代,随着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党面临的政治风险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鉴往知来,当前必须要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化理论引领力,在操作上进一步增强机制运行力,在主体上进一步提升干部战斗力,在过程上进一步凝聚防控协同力,在对外上进一步加强开放合作力,以打好政治风险的防卫战和阻击战,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根基以确保新时代党防范化解政治风险的能力不断提升。
    • 张春宝; 熊森泰
    • 摘要: 2021年美国成为全球第三大LNG出口国。截至2022年2月,美国已投产LNG出口项目7个,总产能超过9000万吨/年。截至2022年2月中旬,美国已批准但尚未开工建设的LNG项目共有13个,总规划产能约为1.8亿吨/年。截至2022年4月,美国已投产、建设中和规划中的LNG项目已签10年及以上长期合同50余份,总合同量超过1.1亿吨/年。近年来中国企业针对美国LNG资源长期合同的谈判和签约力度在逐步加大。美国LNG长期合同面临远期资源储量不确定、经济性不确定、亨利枢纽天然气计价及价格上涨的风险,还面临运输瓶颈和运输成本管控风险、合规风险和政治风险。建议:一是优先选择离岸价提货方式;二是从计价方式、数值水平和敞口风险方面管控价格风险;三是适当缩短长期合同期限;四是做好LNG出口项目、卖方合同主体的尽职调查;五是在长期合同谈判中,争取将加征关税、贸易制裁等事件作为不可抗力,尽可能减小买方在极端情况下的合同义务。
    • 谢韬
    • 摘要: 海外利益保护已成为中国外交的常设议题。按照利益攸关方和物理属性,我国海外利益可分为官方有形和无形利益及非官方有形和无形利益。按照风险的行为主体,我国海外利益可分为官方和非官方风险,而后者又包括个人行为体和非政府组织造成的两类风险。我国海外利益保护的具体措施包括重点防范主权国家带来的风险、加强对海外官方物理性资产的保护、积极推动中国非政府组织参与海外利益保护、构筑我国海外利益保护的网络安全屏障等。
    • 何金花; 向家欣; 田志龙
    • 摘要: 由非市场利益相关者行为引致的政治风险是跨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通过两个海外投资项目的案例分析,对中国跨国企业海外投资项目在东道国存续和发展期间面临的由非市场利益相关者行为引致的政治风险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中国海外投资项目在东道国面临的由非市场利益相关者行为引致的政治风险主要来源于第三方的政治势力干预、东道国政治利益集团的干预及针对投资的不确定性政治事件三个方面。投资企业可以通过遵从、联盟等策略预防第三方的政治势力干预风险;通过信息战略、培养代理人、政绩刺激等策略疏导东道国的政治势力干预风险;通过CSR战略、公众/媒体战略等策略应对不确定性政治事件风险。从企业层面探讨了海外投资由非市场利益相关者行为引致的政治风险,丰富了海外投资政治风险领域的研究,对我国“走出去”的企业应对由非市场利益相关者行为引致的政治风险具有较强的启发作用。
    • 刘亚军
    • 摘要: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法律体系、保险人经营模式、海外投资保险资本结构、合格投资者定义和海外投资保险追偿机制在与国际立法的衔接上均有着体系上的不足.我们应重新审视这些制度,重构我国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在立法上制定《海外投资保险法》,重构海外投资保险法律体系;在经营范式上确立投资保险与融资支持并重范式,重构海外投资保险人经营模式;在资本运营上引入多元资本,重构海外投资保险的资本模式;在合格投资者定义上,扩大被保险人范围,完善双边协定中的代位权条款,重构海外投资保险追偿机制.从五个方面全方位、立体化重构我国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