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三维超声

三维超声

三维超声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2040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妇产科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11篇、会议论文49篇、专利文献558140篇;相关期刊451种,包括中国医疗器械信息、现代医用影像学、医学影像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7种,包括第七届北京五洲心血管病研讨会、2012年十一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暨新技术国际研讨会、2012年中国心电学论坛等;三维超声的相关文献由4326位作者贡献,包括蔡爱露、丁明跃、解丽梅等。

三维超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11 占比:0.31%

会议论文>

论文:4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58140 占比:99.69%

总计:559900篇

三维超声—发文趋势图

三维超声

-研究学者

  • 蔡爱露
  • 丁明跃
  • 解丽梅
  • 黄庆华
  • 刘守君
  • 刘志聪
  • 吕国荣
  • 谢红宁
  • 曹军英
  • 李丽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董姻男; 阮柯娜; 徐文丽
    • 摘要: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导致女性不排卵和不孕的主要原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PCOS患病率为5%~10%,其中约40%的PCOS患者因无排卵或排卵稀少而不孕,占不孕症的30%~60%^([1])。超声检查是公认的诊断PCOS的一种重要辅助方法,既往多通过对子宫内膜形态学等特征变化鉴别诊断PCOS,但有研究发现,部分健康女性的卵巢也存在类似PCOS的超声表现,因此单纯二维超声会存在误诊及漏诊的可能^([2-3])。
    • 王琳; 曹艳; 邓子微; 胡炯通; 梁嘉敏; 曹晓焱; 潘文雄; 严玉玲; 孙志伟; 杨鑫; 倪东
    • 摘要: 胎肺发育不良常会令胎儿在出生时引发严重的呼吸窘迫,甚至造成新生儿死亡.胎肺容积测量是临床上无创评估肺成熟度的一项重要手段,但现有的胎肺容积测量方法误差大、过程繁琐、耗时长且临床实用性差.本研究基于3D-nnUnet提出一种高效稳定的胎肺自动分割和测量方法,利用网络对胎肺数据的自适应,有效克服图像组织对比度低和边缘模糊问题,实现了三维超声胎肺的精确分割.针对胎肺超声图像在不同孕周差异大,以及样本数分布极不均衡的问题,提出利用困难样本聚焦和简单样本惩罚(hardmining and easy-penalized,HMEP)损失来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和稳定性.与二维最优分割网络DeepLab V3+和3D-Unet分割结果相比,基于3D-nnUnet的分割网络性能最佳,分割准确率高达85.7%;HMEP损失能够使3D-nnUnet模型专注地学习少数困难样本,将分割准确率提升近2%;分割模型在不同孕周的数据上所测得胎肺容积和医生手动勾画的胎肺容积经一致性检验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高效实现三维超声胎肺的自动精确分割和容积测量,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泛化能力,可避免以往胎肺容积测量方法繁琐耗时、误差较大的问题,在诊断胎肺发育状况及评估肺成熟度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胡科峰; 蒋朝霞
    • 摘要: 目的:探讨二维及三维超声在胎儿唇腭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0月30例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以及产后诊断为胎儿唇腭裂的单胎妊娠孕妇,均对其实施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分别记录单项及联合检查结果,之后将其与产后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并观察胎儿唇腭裂产前超声图像特征及产后检查结果情况。结果:联合诊断的准确率高于二维超声单独检测,与产后检测结果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联合超声诊断共有7例胎儿确诊为唇裂,与产后结果比较,其结果诊断接近;经联合超声诊断发现,确诊为唇裂并腭裂的患儿共22例,与产后结果较为接近。结论:在胎儿唇腭裂诊断中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有效地提升胎儿唇腭裂的诊断准确率。
    • 张婕
    • 摘要: 目的比较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检查宫内节育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60例宫内节育器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80例。对照组行二维超声检查,实验组行三维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效能,宫内节育器位置异常及诊断准确率,宫内节育器定位情况。结果二维超声的诊断灵敏度为57.63%(34/59)、特异度为80.95%(17/21)、误诊率为19.05%(4/21)、漏诊率为42.37%(25/59)、阳性预测值为89.47%(34/38)、阴性预测值为40.48%(17/42)、诊断准确率为63.75%(51/80)。三维超声的诊断灵敏度为89.83%(53/59)、特异度为80.95%(17/21)、误诊率为19.05%(4/21)、漏诊率为10.17%(6/59)、阳性预测值为92.98%(53/57)、阴性预测值为73.91%(17/23)、诊断准确率为87.50%(70/80)。三维超声的诊断灵敏度、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率高于二维超声,漏诊率低于二维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宫内节育器位置异常的诊断准确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宫内节育器显形异常率93.75%及定位准确率96.25%均高于对照组的65.00%、5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超声检查宫内节育器异常情况的效果更加显著,准确率高,安全性好,有助于提高检测效果。
    • 任艳华
    • 摘要: 目的:分析经阴道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在先天性子宫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检出率。方法:样本收录时间节点范围2020年2月—2021年9月,收录样本取自广饶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先天性子宫畸形患者,共计80例,检验金标准:宫腹腔镜+临床手术,均采取阴道二维超声和阴道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比较分析不同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相对比二维超声,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检出率更高,误诊率0,漏诊率1.25%,满意分值高,诊断操作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先天性子宫畸形诊断中运用经阴道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诊断效能更优。
    • 陈辉焕
    • 摘要: 目的:探究经阴道超声检查结合三维超声对不孕症患者宫腔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不孕症患者纳入研究,一共选取100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和经阴道超声检查结合三维超声检查,并对患者采取宫腔镜检查,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将单一检查和联合检查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宫腔镜检查和联合检查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不孕症患者宫腔内病变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结合三维超声诊断,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能够及时发现宫腔内病变,以利于不孕症的治疗,值得研究和推广。
    • 李婵娟; 张玮; 周英
    •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多病因动态免疫炎症性疾病[1-2],颈动脉斑块是引起脑缺血事件的明确病因,其引起脑梗死的发病率为20%~30%[3-4]。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易损特征引发的远端动脉栓塞较斑块局部血管狭窄率更易导致脑缺血事件,因此,颈动脉斑块监测及斑块特征评估对于脑缺血事件有重要意义。超声具有便捷、非侵入性等优势,是颈动脉斑块患者首选检查技术。常规超声可识别斑块厚度、回声、形态及纤维帽完整性等特征,而切面扫查具有局限性,难以全面测定斑块面积和观察斑块结构,诊断准确性欠佳[5]。三维超声可获得斑块的立体形态图像,测定斑块体积,RT-3DU VPQ技术可在三维扫描的基础上,对斑块相关参数进行定量分析,能够为颈动脉斑块的诊断提供更加丰富、详尽的信息。本研究探讨RT-3DU VPQ技术在颈动脉斑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 马格
    • 摘要: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 常规开展孕期保健的产妇2950例,产前均二维、二维+三维超声检查,统计分析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畸形部位及孕周分布情况,以病理筛查为金标准,分析比较二维、二维+三维超声筛查结果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2950例孕妇经超声检出21例畸形,占0.71%。孕周18-24周胎儿畸形的占比最高,为61.9%,其次分别为11-18周的23.8%, 30-32周的9.5%, 37-41周的4.8%。2950例中共有352例接受随访,均开展病理和新生儿畸形筛查,阳性23例,阴性329例。以病理和新生儿畸形筛查结果为金标准,二维超声筛查畸形灵敏度为47.8%,特异度99.7%,阳性预测值为91.7%,阴性预测值为96.5%;二维+三维超声筛查畸形灵敏度为82.6%,特异度99.4%,阳性预测值为90.5%,阴性预测值为98.8%。二维+三维超声筛查畸形灵敏度高于二维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33, P=0.013<0.05)。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较高,相较于二维超声,二维联合三维超声的检测灵敏度更高。
    • 张婷; 刘宏强; 罗兵; 王义成
    • 摘要: 目的探讨肾动脉相关血流参数联合三维容积超声对孕晚期胎儿肾盂扩张疾病的预后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妊娠晚期发现胎儿肾盂扩张的孕妇56例。同时根据UTD(美国泌尿系统扩张分类法)方法选取A2-A3组胎儿肾积水进行对比。根据是否伴有肾动脉相关血流参数异常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三维容积超声测量肾积水体积。测量并计算受累肾动脉(RA)阻力指数(RI)同搏动指数(PI)以及S/D值。结果56例胎儿共112个肾脏,其中95个肾脏诊断为肾盂扩张。试验组为47例胎儿肾盂扩张伴有肾动脉相关血流参数异常。妊娠结局中,31例出生后选择接受手术治疗并证实存在尿路梗阻性病变,8例出生后肾盂扩张减轻或消失,8例出生后未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为48例单纯三维超声诊断胎儿肾盂扩张,7例出生后选择接受手术治疗并证实存在尿路梗阻性病变,36例出生后肾盂扩张减轻或消失,5例出生后未接受手术治疗。结论三维容积超声联合肾动脉相关血流参数较单纯二维超声对胎儿肾盂扩张疾病的产前咨询及预后判断更具指导价值。
    • 吴晓燕; 姥义; 王玉海
    • 摘要: 目的分析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诊断颈动脉斑块性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6月我院超声科行颈动脉斑块性质超声检查的门诊和住院病人114例,根据术前6个月内是否为首发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分为缺血组(72例)和非缺血组(42例)。所有病人均接受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并于超声检查后24 h内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病理学诊断,之后对不同性质、不同狭窄程度血管斑块定量分析结果进行探讨,比较缺血组与非缺血组易损斑块与稳定斑块分布情况,并对标化壁指数(NWI)和灰阶中位数(GSM)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114例病人共发现121个颈动脉斑块,经病理组织学诊断显示,易损斑块64个,稳定斑块57个。易损斑块NWI高于稳定斑块,易损斑块GSM低于稳定斑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4为易损斑块的截断值,诊断易损斑块的灵敏度为78.1%,特异度为80.7%,正确指数为58.8%,阳性预测值为82.0%,阴性预测值为76.7%,ROC曲线下面积为0.794。以NWI≥0.645为易损斑块的截断值,诊断易损斑块的灵敏度为64.1%,特异度为78.9%,正确指数为43.0%,阳性预测值为77.4%,阴性预测值为66.2%,ROC曲线下面积为0.715。结论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中的NWI和GSM可辅助诊断斑块性质及狭窄程度,对易损斑块的诊断价值较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