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技术扩散

技术扩散

技术扩散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878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经济学、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6篇、会议论文40篇、专利文献172837篇;相关期刊482种,包括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工业技术经济、技术经济等; 相关会议35种,包括2015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环境社会学青年论坛、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2013年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等;技术扩散的相关文献由1288位作者贡献,包括邝国良、李平、曾刚等。

技术扩散—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26 占比:0.48%

会议论文>

论文:40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72837 占比:99.50%

总计:173703篇

技术扩散—发文趋势图

技术扩散

-研究学者

  • 邝国良
  • 李平
  • 曾刚
  • 仇怡
  • 郑士贵
  • 李航飞
  • 李霞
  • 林兰
  • 殷醒民
  • 汤长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曾志超; 邓清文; 刘文彬
    • 摘要: 目的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探讨肝癌早期筛查技术在临床医师中扩散利用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并以异常凝血酶原(DCP)检测技术为例,开展结构化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β=0.899,P<0.001)和使用态度(β=0.223,P<0.05);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使用态度(β=0.652,P<0.001)和行为意向(β=0.413,P<0.001);使用态度正向影响行为意向(β=0.511,P<0.001);行为意向正向影响使用DCP检测技术的行为(β=0.237,P<0.01)。在感知易用性和使用态度之间以及感知有用性和行为意向之间,均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结论使用态度是影响DCP检测技术扩散利用的重要因素,而使用态度由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共同决定。建议技术开发组织和利用组织更关注产品性能,并为新技术的扩散利用设置技术顾问,减少使用障碍。
    • 李光友; 高峰
    • 摘要: 我国国土面积巨大,可利用土地资源众多,南北跨度大,东西落差大,适合绝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但我国的农业水平却处于基础阶段,农业机械化水平不够高,为了加紧农业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农业技术创新成为了重中之重,而我国国土面积的巨大,使农业技术的扩散也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为突破重重困难,促进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现对农业创新与技术扩散进行了相关探索。
    • 张燕
    • 摘要: 基于大湾区的区域发展特点,文章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可以以中心城市主导产业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邻近区产业转型升级,带动辐射区产业跟进发展和创新成果应用场景的拓展,形成创新极、产业增长极—高技术服务产业带—高端制造产业带的大湾区科技创新网络,打通创新链和产业链双通道,进而提升湾区整体经济实力。
    • 左小明; 高睿阳; 陈彦霖; 黄卉; 陈安己; 金雯
    • 摘要: 中国制造集群网络经过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成为中国区域经济的主要形式,呈现出以区块特征为主的各类集群网络。但随着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制造集群的网络化特征尤为显著。本文以珠江三角洲的制造集群网络为研究对象,了解其发展现状并收集制造集群网络与技术扩散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探索并推动制造集群网络影响技术扩散有关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同时对珠江三角洲的制造集群网络发展方向、发展路径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 张天天; 李卫东; 肖永青
    • 摘要: 作为承载要素流动的重要载体,高速铁路对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产生了深刻影响,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契机。以长三角地区2006—2018年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微观角度考察高速铁路开通对企业绩效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高速铁路开通显著提升了位于沿线站点城市的企业绩效,并且该影响存在区域、行业和所有制形式方面的异质性。之后,通过平行趋势检验对结果的稳健性进行验证,结论依旧成立,并发现高速铁路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呈逐渐增强趋势。最后,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高速铁路的开通有利于促进长三角内部产业沿城市发展梯度方向转移,伴随该过程的技术扩散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而促使企业绩效水平得到提升。
    • 王超; 马铭; 王海燕; 夏冬; 许海云
    • 摘要: 颠覆性技术扩散特点的发现对于识别潜在颠覆性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E.M.罗杰斯提出的技术扩散理论,构建生命周期视角下颠覆性技术的扩散研究框架,实现颠覆性技术扩散特点的研究。首先利用大规模调研的方式,获取当前政府、产业界、学术界一致公认的颠覆性技术,利用文献计量和替代计量的分析方法,探究技术生命周期视角下颠覆性技术的扩散特点,最后获得颠覆性技术扩散的周期、速率、滞后性、无序性、主导性5个方面的结论。本研究为探索颠覆性技术的特征和规律以及潜在颠覆性技术的遴选提供了新的思路。
    • 韩易昌; 任旭
    • 摘要: 应用技术扩散理论与资源基础理论,构建了IT资源影响建筑企业间装配式建造技术扩散的模型。以IT资源为自变量,网络权力为中介变量,扩散绩效为因变量,研究三者间的影响机制,并探讨政府支持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采用PLS-SEM方法选取205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IT资源可以通过网络权力有效促进建筑企业间装配式建造技术的扩散,政府支持在该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也得到了充分证实。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建筑企业管理与技术管理的理论研究,还可以指导建筑企业采取相关措施,有效提升装配式建造技术跨企业扩散绩效。
    • 张正清; 王娜
    • 摘要: 新型举国体制的机制模式目前仍然在探索中,如何让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参与到科技创新中是新型举国体制的重要目标之一。对比传统的举国体制与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可以发现,新型举国体制需要走出封闭的知识生产模式,在技术应用的整体性、知识生产的流动性与社会技术环境建构的参与性上进行探索。而新型举国体制的技术实验—扩散模式,在发展技术社会实验模式的基础上,在新型举国体制内部划分了生产、扩散、应用三个阶段,通过生产者、互动者、参与者三个主体的设置来克服参与困境。技术实验—扩散模式在技术体制、应用方式与资源配置上对技术社会实验进行了发展,是一种融合智能社会实验的新模式。
    • 陈冲; 李灿
    • 摘要: 针对我国技术进步水平迅速提高但劳动收入份额呈下降趋势的现状,利用2005-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不同途径的技术进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并考虑了人力资本水平、劳动收入份额与地区异质性。研究发现:首先,技术进步的不同途径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不同,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对劳动收入份额起到抑制作用,而技术扩散能够促进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其次,在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的地区,技术进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向作用较大,劳动收入份额水平越高,技术进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抑制作用越强;最后,技术进步带来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即影响最大的是东部地区,其次是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最小,东北地区不明显。
    • 欧阳耀福
    • 摘要: 随着我国制造业成本上涨、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日益凸显,促进机器人技术推广应用十分紧迫。但是,深入的实地调研表明,当前我国工业机器人推广进程缓慢,应用程度较低。以调研发现为基础,论文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研究市场结构对机器人技术扩散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机器人技术扩散初期,即市场上采用机器人的企业较少时,市场竞争越激烈越有利于机器人技术扩散,因为此时企业能够获得先发优势;在机器人技术扩散后期,即采用机器人的企业超过一定数量时,市场集中反而不利于机器人技术扩散。进一步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竞争有利于机器人技术扩散,部分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因为我国机器人推广应用仍处于初期阶段。最后,论文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机器人技术扩散的政策建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