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性比

性比

性比的相关文献在1961年到2023年内共计872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水产、渔业、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3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34篇;相关期刊341种,包括环境昆虫学报、昆虫学报、四川动物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四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等;性比的相关文献由2349位作者贡献,包括郭宪国、颜伟玉、孟智启等。

性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37 占比:61.58%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334 占比:38.30%

总计:872篇

性比—发文趋势图

性比

-研究学者

  • 郭宪国
  • 颜伟玉
  • 孟智启
  • 张建伟
  • 曾志将
  • 朱宝存
  • 牛宝龙
  • 王恩东
  • 祝新荣
  • 翁宏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唐继洪; 卢辉; 吕宝乾
    • 摘要: 草地贪夜蛾是2019年入侵海南的重大农业迁飞性害虫,严重威胁海南的粮食和南繁种业安全,为摸清其在海南的发生危害规律,在海南海口、儋州和三亚开展了草地贪夜蛾高空诱虫灯监测。结果显示:2019年8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监测期间(儋州监测起始时间为2019年10月1日),海口草地贪夜蛾诱虫数量峰期在2020年3—10月,儋州峰期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及2020年4—10月,三亚峰期在2020年4—12月;总诱虫数量分别为532、205和139头,其中雌雄性比分别为2.83∶1、0.75∶1和3.28∶1。三地的草地贪夜蛾诱虫数量均与日均气温呈极显著相关关系,表明日均气温是三地草地贪夜蛾诱虫数量变动的主要影响因子。本研究结果基于有限的监测数据之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在海南开展草地贪夜蛾的长期监测工作,弄清其发生危害规律,为海南的农业及南繁种业安全提供保障。
    • 张希明; 刘亮; 何佰锁
    • 摘要: 小麂是秦岭南麓广泛分布的有蹄类动物,其种群性比、日活动节律以及生境选择等生物学习性鲜为人知。本研究以位于秦岭南坡的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利用被动式红外触发相机调查技术,研究了该区域小麂的生物学习性。结果表明:秦岭南坡野生小麂种群成年个体雌雄性比为1.3∶1,种群组成中雌性数量略多于雄性;昼夜均有活动,但以白天为主,在晨昏活动频次较高;对生境具有选择性,主要活动于海拔2100 m以下区域,喜欢在坡下部及平地活动,不喜欢在针叶林中活动,不利用坡度>40°的区域。
    • 唐艳龙; 王丽娜; 王艳芹; 张彦龙; 王小艺; 魏可
    • 摘要: 【目的】性比可调节是寄生蜂一种很常见的生物学现象。局部配偶竞争理论认为偏雌性比是大多数群居型寄生蜂的进化稳定策略,而当建群蜂数量增加时,这种偏雌性比才会被打破并趋于雌雄均等。肿腿蜂是天牛和吉丁虫类等林木蛀干害虫的重要天敌,其性比结构是保障生防效率的基础。为了明晰肿腿蜂的性比结构,探明改变建群蜂数量是否会促使肿腿蜂调节其性比,并同时探究局部配偶竞争模型是否适用于预测肿腿蜂类寄生蜂的性比。【方法】本研究选择管氏肿腿蜂、白蜡吉丁肿腿蜂和松墨天牛肿腿蜂为试验对象,分析了当建群蜂数分别为1~8头时其子代性比和单雌子代数的变化规律,比较了3种肿腿蜂在不同建群蜂密度下的实测性比与基于局部配偶竞争模型的预测性比的差异。【结果】3种肿腿蜂均为高度偏雌性比。子代雄性比随建群蜂数量增加有一定幅度的升高。增加建群蜂的数量使单雌平均子代数减少,单雌平均子代数与雄性比呈显著负相关。1~8头建群蜂数下,3种肿腿蜂实测性比均低于10%,与局部配偶竞争模型的性比预测值偏离较大。【结论】肿腿蜂的偏雌性比是一种进化稳定的特征,当建群蜂数量增加时,子代雄性比会呈小幅增加,但高度偏雌的性比不会因建群蜂数量的增加而被均衡化。局部配偶竞争模型不能准确地反映肿腿蜂在不同建群蜂数量下的性比变化规律。
    • 陆佳浩; 沈方圆; 郑许松; 郭嘉雯; 吕仲贤; 计天岑; 徐红星
    • 摘要: 2021年6—10月在上海松江区开展了食诱剂对稻纵卷叶螟在水稻上诱集效果试验,解剖了雌虫的卵巢,并比较了食诱与性诱和灯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食诱剂的诱虫效果优于性诱,可诱集到的Ⅰ级卵巢雌成虫占比达到30.95%,且未交配率达96.15%,被诱捕到的雌虫数量显著多于雄虫,雌雄比为2.34。综合分析表明,食诱具有雌雄同诱、诱集低级别卵巢发育阶段未交配雌虫的优点,为稻纵卷叶螟绿色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 张浓; 李娟; 向建国; 潘望城
    • 摘要: 【目的】研究来曲唑对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生长、性比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为棘胸蛙全雄育种提供参考。【方法】投喂不同来曲唑含量(20、100、400和1000 mg/kg)的饲料(分别记为L20、L_(100)、L_(400)和L_(1000)组)诱导棘胸蛙蝌蚪雄性化,并设置对照组(CK组),投喂周期为90 d。在20~70日龄期间,每隔10 d测定各组蝌蚪的性激素[雌二醇(E2)和睾酮(T)]水平;之后正常饲养至变态完成,测定各组幼蛙的生长指标和性比。【结果】(19±1)°C养殖水温下,棘胸蛙雄性率较低,CK组雄性率仅为33.33%。投喂不同来曲唑含量的饲料均能显著提高棘胸蛙的雄性率(P0.05)。从原始性腺到性腺分化结束期间(20~70日龄),与CK组相比,各来曲唑含量处理组的E_(2)和T水平总体上均显著上升(P<0.05);精巢分化期间(40~50日龄),各来曲唑含量处理组的T水平均显著高于CK组(P<0.05),是诱导雄性化的关键。【结论】本试验条件下,来曲唑可显著提高棘胸蛙后代雄性率,但对棘胸蛙生长无影响。
    • 黄宁; 王秀琴; 王博; 欧后丁; 胡勇; 韦兰; 杨茂发
    • 摘要: 麦蛾茧蜂是鳞翅目昆虫的一种外寄生蜂,是仓储鳞翅目害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为提高麦蛾茧蜂的扩繁效率,本文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其寄主烟草粉螟密度、麦蛾茧蜂密度和性比对其子代出蜂数(雌蜂数、雄蜂数和总蜂数)和雌雄性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烟草粉螟密度为5头/盒时,麦蛾茧蜂的子代出蜂雌蜂数、雄蜂数、总蜂数和雌雄性比最高,分别为(90.71±2.01)、(51.70±2.95)、(142.00±3.88)头和(1.79±0.11);当烟草粉螟密度为50头/盒而麦蛾茧蜂密度不同时,4对寄生蜂(蜂与害虫比为1∶12.5)的平均单雌出蜂数最高;此外,增加雌蜂数显著提高子代出蜂数,而增加雄蜂数并未显著影响这些指标。因此,本文推荐在麦蛾茧蜂的大量饲养中,按寄生蜂、害虫比为1∶5~1∶12.5、寄生蜂雌雄性比为1∶1的方式接蜂且可连续使用10 d,这将有利于麦蛾茧蜂的大量饲养。该研究结果可为麦蛾茧蜂的规模化繁育和应用提供技术参数。
    • 谢振辉; 吕红健; 付梅; 赵荣荣; 陈灵涵; 史建全; 祁洪芳; 姚维志
    • 摘要: 2017年7月~2018年6月,在青海湖的洱海、大湖、黑马河口、泉吉河口、沙柳河口和布哈河口6处采样点,共采集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繁殖群体样本295尾,对不同繁殖群体的繁殖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显示,除泉吉河口的性比(♀∶♂)<1(即0.82∶1)外,其余5个繁殖群体雌性个体数量均大于雄性(♀∶♂>1);6个繁殖群体的所有样本中,雌性的生物学最小型大于雄性.其中,雌性群体(布哈河口)的生物学最小型的年龄、全长和体重分别为5龄、157 mm和42.5 g,雄性(沙柳河口)为4龄、124 mm和24.5 g;6个繁殖群体的雌性性成熟系数(GSI)显著高于雄性(P<0.05),沙柳河口雌性GSI(19.67±1.36)%显著高于洱海(10.28±1.36)%和大湖(13.35±1.24)%(P<0.05),而不同繁殖群体雄性GSI间差异不显著(P>0.05);黑马河口平均绝对繁殖力Ft[(3338.18±324.25)粒]和相对繁殖力Fr [(21.88±2.10)粒/g]分别与沙柳河口的Ft [(10699.40±613.91)粒]和Fr[(82.68±4.63)粒/g]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青海湖裸鲤的繁殖特性在不同群体之间已出现分化趋势或已经分化.本研究可为进一步了解青海湖裸鲤的种群结构以及制定合理的渔业资源管理措施提供基础数据,特别是增殖放流策略的优化.
    • 武祥伟; 张跃环; 肖述; 秦艳平; 喻子牛
    • 摘要: 为了评估三倍体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的繁殖潜力,采用细胞松弛素B诱导了熊本牡蛎三倍体,比较了 60日龄(2016年8月)~450日龄(2017年9月)三倍体与二倍体性腺发育特点,分析了性腺发育与繁殖周期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熊本牡蛎三倍体与二倍体性腺发育均可分为形成期、增殖期、成熟期、排放期和耗尽期5个时期;在一个繁殖周期内22%的三倍体性腺可发育至成熟期,但与二倍体相比,三倍体成熟性腺的滤泡小、结缔组织丰富;三倍体与二倍体性腺发育周期同步,繁殖季节均位于3-9月,繁殖期较长;150日龄(2016年10月)三倍体与二倍体中发育的性腺(包括增殖期、成熟期、排放期、耗尽期)分别占70%与90%,210日龄(2017年1月)减小至3%与18%,之后性腺再次发育,分别在360日龄(2017年6月)和450日龄(2017年9月)成熟期性腺比例达到最大值(40%和90%).三倍体与二倍体雌雄比分别为1.35 ∶ 1和0.95 ∶ 1,三倍体性比显著偏离1 ∶ 1(P<0.01).性腺成熟期三倍体与二倍体平均卵径分别为(44.30±6.88)μm与(37.76±5.76)μm,三倍体卵径比二倍体大17.33%(P<0.05).本研究可为熊本牡蛎三倍体和二倍体繁育提供参考依据.
    • 苏英钰; 谢金生; 程彬彬; 徐永涛; 胡晓龙; 张微微; 王丹
    • 摘要: [目的]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属雀形目噪鹛科鸟类,因其叫声婉转悦耳,颜色艳丽,是我国传统观赏鸟类,长时间大量的贸易导致资源破坏严重,现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同时也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国内市场上贸易的红嘴相思鸟进行性别鉴定,一方面可以了解我国红嘴相思鸟野生种群性比状况;另一方面,性别鉴定结果可用于评估其贸易捕捉是否存性别选择偏好;同时还可验证市场摊主利用形态鉴定红嘴相思鸟性别的准确率,为红嘴相思鸟保护和贸易管理提供基础资料.[方法]调查我国14个省份14个鸟市是否存在红嘴相思鸟贸易情况,同时采集各个鸟市的红嘴相思鸟血液样本10~20μL,共361份.利用Ezup柱式血液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提取DNA,基于通用引物P2/P8及新设计引物对样本DNA进行PCR扩增,通过电泳条带数进行性别鉴定,每个样本至少重复3次,结果一致后判定性别,计算各鸟市及整体性比,分析其贸易种群性比情况及形态学性别鉴定准确率.[结果]在鸟类性别鉴定通用引物P2基础上改进获得新引物A1,利用引物A1/P8进行性别鉴定得到的扩增条带更清晰、稳定,并成功鉴定出361份样本的性别:雄鸟163只,雌鸟198只.红嘴相思鸟贸易种群整体性比为0.45,偏雌;但各个鸟市性比差异较大,除2处市场性比基本平衡之外,其余7个市场性比偏雌,5个市场性比偏雄.形态学鉴定性别的准确率为0.79,其中雌性0.74,雄性0.82.[结论]整体性比结果表明红嘴相思鸟贸易捕捉中应无普遍的性别选择,推测红嘴相思鸟不同地理群体本身可能性比偏倚现象.与分子生物学方法相比,通过形态特征进行性别鉴定存在误差,一定程度上可减弱贸易捕捉雄性偏好对红嘴相思鸟种群性比的影响.
    • 相蓉; 郭宪国; 宋文宇; 赵成富; 范蓉; 毛珂玉; 张志伟
    • 摘要: 基于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在云南景洪连续12个月的定点调查结果,分析了东亚屋顶鼠的年龄结构、性别、肥满度及其随季节变动趋势.结果 表明,东亚屋顶鼠是调查当地的优势鼠种,平均相对多度84.3%.在所捕获的2 053只东亚屋顶鼠中,大多数为成年鼠(86.51%),雌雄比为1.11∶1.该种群年龄结构及肥满度在不同月份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东亚屋顶鼠的肥满度研究显示,该鼠的平均肥满度为(2.61± 0.57)g/cm3,雌鼠肥满度高于雄鼠,未成年鼠的肥满度高于成年鼠(P<0.05);肥满度与各月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降水量之间无明显相关性.推测10月至翌年1月是东亚屋顶鼠繁殖高峰期,提示每年9月是灭鼠的最佳时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