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怒江流域

怒江流域

怒江流域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5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中国史、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4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916篇;相关期刊93种,包括思想战线、学术探索、今日民族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四届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等;怒江流域的相关文献由231位作者贡献,包括吴臣辉、杜军、包广静等。

怒江流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4 占比:5.59%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54%

专利文献>

论文:1916 占比:93.88%

总计:2041篇

怒江流域—发文趋势图

怒江流域

-研究学者

  • 吴臣辉
  • 杜军
  • 包广静
  • 张健
  • 潘锋
  • 石磊
  • 侯保灯
  • 俞艳春
  • 刘新有
  • 厉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健; 李妃
    • 摘要: 为了解怒江流域“直过民族”小学生体质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怒江流域“直过民族”小学生近年体质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2014-2020年怒族男、女生身体形态呈增长趋势;与2014年相比,2020年7-14岁怒族男、女生肺活量增长幅度为60.82mmhg、58.46mmhg;2020年7-14岁怒族男生50m减慢幅度为0.76s,怒族女生50m成绩减慢0.86s;结论:2020年较2014年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呈增长趋势,身体素质除50m成绩呈下降趋势外,其他身体素质如一分钟仰卧起坐,一分钟跳绳,50×8呈上升趋势。
    • 摘要: 云南省可利用热区耕地面积有380万hm2(5700万亩)左右。近年来,随着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热区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周期短、操作简单、产量高且经济效益好的豆类逐渐发展成为热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截至2021年底,保山、西双版纳、德宏、普洱、临沧、红河、文山等州(市)热区豆类种植面积达3.25万hm2(48.8万亩),其中保山市热区豆类种植面积达1.09万hm2(16.3万亩),主要集中在怒江流域和枯柯河流域。多年来,该区域豆类后茬玉米没有规范的栽培技术措施,肥料、地膜利用率低,农业面源污染严重。针对上述情况,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经多年试验示范,总结出热区覆膜豆类后茬玉米免耕高效栽培技术,目前已在适宜区域大面积推广应用。
    • 李猛; 陆彦羽; 卢腾飞; 胥辉; 欧光龙
    • 摘要: 以云南省怒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1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同时期的Landsat 8OLI遥感数据,提取小班遥感变量的均值统计值,选择蓄积量–生物量转换模型计算研究区9类优势树种或树种组的小班单位面积森林地上生物量,采用半变异函数的球状模型计算9类优势树种或树种组的光学遥感估测的光饱和值,应用逐步回归模型估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不同优势树种或树种组的森林地上森林生物量进行估测。结果表明:不同优势树种或树种组森林的森林地上生物量光学遥感估测的光饱和值分别为桦木林139 t/hm^(2)、桤木林181 t/hm^(2)、桉树林70 t/hm^(2)、云南松林182 t/hm^(2)、云冷杉林197 t/hm^(2)、乔木经济林161 t/hm^(2)、其他针叶林182 t/hm^(2)、其他阔叶林147 t/hm^(2)、常绿栎类林141 t/hm^(2);BP神经网络模型的拟合精度以及检验指标均明显优于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模型,其中各树种或树种组的BP神经网络模型的R^(2)比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模型的R^(2)高出0.1~0.2;逐步回归模型中其他阔叶林的R^(2)最高,达到0.744;BP神经网络模型中其他阔叶林的R^(2)最高,达0.815,且乔木经济林、常绿栎类林和桤木林的R^(2)均在0.6以上;分段残差分析表明2个模型均存在低值高估和高值低估的情况,尤其在生物量小于150 t/hm^(2)时,BP神经网络模型的估测精度较逐步线性回归有明显提高。
    • 王鑫; 赵康; 蒋叶林; 朱文
    • 摘要: 地形、地貌、地质以及气候条件的复杂性使怒江流域的泥石流触发机理研究难度极大,而现有的泥石流易发性区划研究成果受主观影响较大,如今时空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为无假设机制下的泥石流易发性风险评估研究提供了新途径。基于泥石流成因搜集潜在的影响因子,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土壤质地、植被指数、土壤类型、高程、坡度、坡向、降雨量以及历史灾害影响因子等13个评价指标,并用上述指标训练最佳预测模型,将模型预测结果与云南省最新的泥石流隐患点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的泥石流高发生和极易发生区域的准确率达到了77.5%和73.8%,预测的泥石流灾害的准确率达到了77.7%。该研究成果可为泥石流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 摘要: 独龙牛又称“大额牛”,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独龙江和怒江流域,是我国唯一的半野生半家养的珍稀牛种。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牛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发布了独龙牛高质量全基因组组装序列,揭示了独龙牛的起源与系统地位问题、染色体融合的分子机制以及环境适应性的遗传基础,对我国牛种质资源的优异种质和基因的精准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 胡元
    • 摘要: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是世界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带地区和中国三大特有物种分布中心之一,是我国西南生物生态安全的第一道屏障,承担着维护云南、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的任务。怒江流域高黎贡山片区作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之一,通过整合金融资源打好“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绿色牌,为支持产业转型、生态农业、生态修复、生态旅游持续注入金融活水,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取得一定成效。
    • 阮齐军; 杨博; 束永平
    • 摘要: 云南怒江流域的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遗存主要分布于怒江中下游地区,以保山塘子沟遗址为代表,目前共发现遗址和地点共计十余处,在时代上属于晚更新世末至早全新世阶段.怒江流域发现的这些旧-新过渡阶段遗存在文化面貌上的一致性和区域性表现明显.在石器工业上砾石石器和小石片石器并重发展,并形成以陡刃砍砸器、研磨器、穿孔石器和中小型石片石器为主要工具组合的石器文化面貌.另外,这些遗存中还发现数量众多且类型丰富的骨角牙制品,形成石骨并重的文化面貌.相关证据显示,怒江流域旧-新过渡阶段的古人类对动植物资源充分利用,表现出广谱化的维生手段和生计方式,以及以狩猎、渔猎和采集为主的生产方式.与华北、华南和东南亚地区的同时代遗存相比较,云南怒江流域在晚更新世末至早全新世阶段表现出了独特的文化面貌和旧-新过渡模式.
    • 丁海笑(文/图)
    • 摘要: 在云南西北部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大江自北向南奔流170公里,形成了壮阔的“三江并流”区域。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独特的民族文化环境令这里成为多种美酒的故乡。怒江流域的布汁酒、澜沧江流域的红酒与金沙江流域的啤酒堪称三条大江的代表,以颜色来看,正好是人们所熟知的白、红、黄。在历时数月的云南之旅中,我不仅参观了成名的精酿啤酒厂和葡萄酒酒庄,也探访了许多有私酿传统的山村里舍;从窖藏半年的蛋花酒酿,到需要花两年沉淀的布汁酒,再到火塘上用漆油与鸡肉现场调制的霞那酒,我带着微醺或酩酊的醉意体验着醇美的滇西北风情。
    • 张健
    • 摘要: 为了解怒江流域"直过民族"小学生体质差异,通过调查法等对怒江流域"直过民族"小学生体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怒江流域"直过民族"小学生身高大小依次为:汉族>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直过民族"小学生体质量低于汉族小学生,且怒族、独龙族小学生体质量与汉族小学生体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汉族男生>傈僳族男生;怒族小学生1 min跳绳7~11岁均值高于独龙族小学生,且怒族小学生与独龙族小学生在大部分年龄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 张健
    • 摘要: 为了解怒江流域“直过民族”小学生体质差异,通过调查法等对怒江流域“直过民族”小学生体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怒江流域“直过民族”小学生身高大小依次为:汉族>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直过民族”小学生体质量低于汉族小学生,且怒族、独龙族小学生体质量与汉族小学生体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汉族男生>傈僳族男生;怒族小学生1 min跳绳7~11岁均值高于独龙族小学生,且怒族小学生与独龙族小学生在大部分年龄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