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微腐败

微腐败

微腐败的相关文献在2015年到2022年内共计27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共产党、中国政治、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3篇、专利文献172270篇;相关期刊155种,包括法制与社会、廉政文化研究、人民论坛等; 微腐败的相关文献由31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威、本刊记者、周师等。

微腐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3 占比:0.16%

专利文献>

论文:172270 占比:99.84%

总计:172543篇

微腐败—发文趋势图

微腐败

-研究学者

  • 李威
  • 本刊记者
  • 周师
  • 耿艳侠
  • 代青茹
  • 卜万红
  • 崔璐
  • 康琴
  • 张恩
  • 张淑珍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施健鑫
    • 摘要: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反腐败斗争的最深厚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对党中央惠民利民、安民富民各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让群众从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中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湘西州纪委监委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和省十二届纪委二次全会精神,始终把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聚焦乡村振兴领域、民生领域腐败和执法司法腐败三大重点,深入整治惠民政策落实的“绊脚石”、民生领域的“微腐败”、政法队伍的“害群之马”,全力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不断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
    • 周师
    • 摘要: 国内学术界从内涵、特点、表现、后果、成因和防治路径等方面对涉农领域微腐败进行的研究,拓宽了涉农领域微腐败问题的研究空间,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反腐败理论体系的中国化,为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供了有益参考和理论支撑。国内学术界还应重点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涉农领域微腐败的重要论述、涉农领域微腐败相关基础性概念、涉农领域微腐败的对策建议等方面进一步深化研究。
    • 于波盛
    • 摘要: 近年来,各级坚决贯彻“两个全面从严”要求,大力纠治基层“微腐败”和不正之风,严肃查处各类违规违纪问题,基层法纪越来越严、风气越来越正、生态越来越好。但从调查了解、各级通报和工作掌握情况看,当前基层风气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甚至呈现隐形变异的新情况新特点新动向,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研究解决。一、当前基层“微腐败”和不正之风主要表现通过采取听取汇报、座谈讨论、个别谈话、查阅资料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调查,感到当前基层“微腐败”和不正之风主要表现为十个方面。
    • 付子文
    • 摘要: “微腐败”以隐蔽性高、迷惑性大、涉及面广和顽固性强等特点已然成为党的廉政建设的巨大隐患。它的产生与党内的部分干部的认知偏差、监管不到位、信息不透明等不无关系。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下,治理“微腐败”必须对症下药,针对其发现难、遏制难、根治难等问题,必须加强监督,从严管理,强化信念,以营造良好的政治文化,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 肖慧
    • 摘要: 基层微腐败具有腐败性质轻微性、腐败频率多发性、腐败形式内隐性、腐败容忍高度性、腐败影响深远性等特征。微腐败的生成是基层干部思想道德素质不过硬、体制机制不完善、腐败亚文化传统以及社会转型的大环境共同导致的结果。基层微腐败的治理事关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社会治理成效的满意度。加强基层微腐败治理,需要优化思想教育机制,突出基层微腐败的源头治理;强化权力监督约束机制,夯实基层微腐败治理的制度保障;构建政群信息互动机制,强化基层微腐败治理的民众参与;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机制,提升基层微腐败治理的自治水平。
    • 李欢; 李隆波; 赖叙
    • 摘要: 沿河:"三个聚焦"靶向整治"微腐败"沿河自治县纪委县监委围绕乡村振兴领域突出问题、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等3个重点领域问题进行认真盘点梳理,持续深入推进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工作,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朱友添
    • 摘要: 多年来,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对农村集体观念逐渐淡薄,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以承包、拍卖、转让等形式不断流失,出现了低产包、权力包等损公利己现象,签订合同不合理,存在寅吃卯粮现象,合同不规范甚至出现违法合同,造成农村集体三资家底不明,群众反映强烈,干群关系隔阂,出现了不少农村干部"微腐败"现象,甚至违法违纪现象。本文就如何破解农村三资监管的难题,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运行机制,分析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微腐败"主要贯穿领域、原因及路径选择,以保护农村基层干部履职安全,实现提高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水平,确保农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
    • 许珂
    • 摘要: 高校学生的腐败观是廉洁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现阶段和未来反腐工作的重要参与力量,了解高校学生对微腐败的认知与态度有助于开展源头治理。本文在实证调查基础上,从微腐败基本认知、具体形式接受程度以及微腐败所带来影响的看法上深入分析高校学生的微腐败容忍度现状。研究发现,高校学生总体呈现出腐败零容忍趋势,对反腐斗争的未来不甚乐观;对于微腐败的具体形式存在显著的容忍度差异,更不能容忍违背学生干部宗旨(服务学生)以及涉及到经济因素的微腐败行为。基于此,提出从个人、学校、社会出发构建多元反腐环境。
    • 付文利
    • 摘要: 本文通过阐明基层“微腐败”显著特点和危害,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提出四项方针与四项措施,旨在为从根本上压缩微腐败生存空间提供理论参考,为提升中国石化党风廉政建设水平建言献策。
    • 郭玉川
    • 摘要: 高校二级学院领导干部“微腐败”现象在某些地方依然多发,这与高校二级学院权力运行不规范等原因密切相关。应根据高校二级学院领导干部“微腐败”产生的原因,从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增强监督工作实效、完善高校内部治理和廉政风险防控制度以及严格执纪问责、强化威慑效果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进行综合治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