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循环寿命

循环寿命

循环寿命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3年内共计1379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公路运输、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2篇、会议论文101篇、专利文献217032篇;相关期刊264种,包括材料导报、新材料产业、中国粉体工业等; 相关会议56种,包括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第30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第十届全国轻型电动车技术研讨会等;循环寿命的相关文献由310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大同、彭宇、郭志刚等。

循环寿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32 占比:0.34%

会议论文>

论文:101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217032 占比:99.62%

总计:217865篇

循环寿命—发文趋势图

循环寿命

-研究学者

  • 刘大同
  • 彭宇
  • 郭志刚
  • 彭喜元
  • 包有富
  • 方明学
  • 郭力萌
  • 陈红雨
  • 徐延铭
  • 李俊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邱飞龙; 戚佳斌
    • 摘要: 锂金属兼具低电位和高比容量,是一种理想的高比能锂电池负极材料。由于锂金属几乎能与所有的电解液反应,并且充放电过程会不断暴露出高活性锂金属加剧副反应的发生,使得锂金属负极在循环过程中的库伦效率很低。为了提高锂金属负极在有限过量锂条件下的循环寿命,迫切需要改善锂负极的库伦效率。在本工作基于具有较高库伦效率的含醚电解液,通过适当调控锂盐LiNO3浓度和溶剂DOL比例、使用S添加剂等显著提高锂负极的库伦效率到99.1%以上。此外通过优化测试条件以及改变电池隔膜、集流体等结构,锂负极最高库伦效率可以进一步提高到99.5%。
    • 彭康; 刘俊敏; 唐珙根; 杨正金; 徐铜文
    • 摘要: 水系有机液流电池作为大规模储能技术,在实现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本文结合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研究现状,重点围绕能量密度、功率密度、效率和循环寿命四个重要性能参数对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电化学活性分子进行综述,阐明了电化学活性分子溶解度、电势、电化学反应转移电子数及速率、尺寸、化学稳定性等对水系有机液流电池性能的影响。通过与磷酸铁锂电池、铅碳电池、水系全钒液流电池等技术对比,展望水系有机液流电池发展前景,认为能量密度≥30 W·h/L,最大放电功率密度≥300 mW/cm^(2),能量效率≥80%,循环容量衰减≤0.05%/d的水系有机液流电池有望参与长时储能市场竞争。
    • 李渠; 贺洪; 高光磊
    • 摘要: 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技术,对采用不同的固化工艺的动力铅酸蓄电池用正生极板进行了物相和微观结构分析,并对相应的蓄电池进行了初期容量及寿命测试。试验结果发现,随着固化温度的提高,铅膏内晶体的尺寸逐渐增加,即4BS的含量逐渐增加。采用固化工艺2时板栅与铅膏结合得较好,而且1小时率放电容量最高。
    • 丁志; 程宏辉; 陈东雷
    • 摘要: 设计了优化型循环寿命测试系统,完成了测试循环系统硬件部分的选型与搭建,改进了传统测试方法的单一采集模式。针对测试速度与精度优先级不同,提出了两种测试方法,并介绍了两种测试方法的切换逻辑。利用LabVIEW软件编写了测试程序,可通过自定义前面板控件值对两种方法进行灵活组合,实现循环寿命分段测试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地对储氢材料的储氢容量、动力学性能、循环稳定性以及容量保持比等关键指标进行计算分析,优化后的程序具备较高的鲁棒性,能够节约50%以上的测试时间与90%以上的数据空间。
    • 吴弘; 万华; 王治安; 罗磊
    • 摘要: 碳酸亚乙烯酯(VC)常用作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可在石墨负极形成固体电解质相界面(SEI)膜,但可能影响碳酸盐电解质的高电压性能。研究VC在LiNi_(0.5)Mn_(1.5)O_(4)(LNMO)高电压正极中的电化学性能及副反应,结果表明:VC添加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碳酸酯体系电解液的氧化分解电位,从而导致难以在高电压电池中应用。分析不同充电过程中的表观容量,证实VC在正极材料的平台电位4.75 V下就会发生一定的分解;而在设定的恒压(4.95 V)充电段,会发生一个缓慢而持久的氧化分解过程,且存在较大的反应电流,使电池体系无法停止充电,造成电解液更持久的氧化。全电池循环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含VC的碳酸酯体系电解液的循环寿命较短,且在充电过程会有气体产生,导致电池鼓胀。
    • 陈婉莹; 林泓涛; 常海青
    • 摘要: 以储能系统全寿命周期内收益最大化为目标,考虑钛酸锂电池的循环寿命及放电深度对储能系统成本的影响等因素,建立储能系统收入模型和全寿命周期年均成本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钛酸锂电池的城区电网储能系统经济性评价模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实现城区电网中钛酸锂电池储能系统的成本控制,可在寿命周期内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
    • 王鑫; 姚一鸣; 唐瞻文; 汤佶元
    • 摘要: 在微电网中安装储能系统能够有效地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针对现有研究大多关注发电侧储能的配置,本文基于等效全循环次数模型建立储能电池寿命模型,提出了计及储能寿命折损成本的微电网发电侧和用户侧储能系统容量分层优化配置模型。以用户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用户侧储能容量配置模型,对其容量和充放电功率进行优化;基于用户侧储能的充放电策略,采用模糊聚类的方法重新划分分时电价时段;以风电消纳率与经济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发电侧储能系统容量配置的双目标优化模型,并采用带有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结果表明:用户安装储能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电侧储能系统的容量配置,最大化系统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风电消纳;当考虑寿命约束后,最优储能容量配置能够保证循环寿命达到浮充寿命,从而提高其在寿命周期的总收益。
    • 李宝犬; 徐津; 王利; 闫慧忠
    • 摘要: 以市售A_(2)B_(7)型La-Mg-Ni系储氢合金作为负极材料,并分别以Y_(2)O_(3)、La_(2)O_(3)、ZnO和MgO作为添加剂制作AA1500型镍氢电池,并对其放电容量、充电态内阻、自放电、循环寿命和过充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添加Y_(2)O_(3)和La_(2)O_(3)的电池在0.2 C倍率下的放电容量与未添加电池基本一致,而以MgO和ZnO作为添加剂制作的电池容量比未添加的分别低7.2 mAh和17.1 mAh;不同负极添加剂的加入均导致电池的内阻升高;但加入添加剂制作的电池自放电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添加MgO制作的电池55°C储存7 d后荷电保持率最好,达到80.1%;添加Y_(2)O_(3)和La_(2)O_(3)与未添加制作的电池具有较好的耐过充性能;添加Y_(2)O_(3)制作的电池的循环寿命得到明显提高,循环200次后容量保持率提高至86.19%。
    • 黄亚萍
    • 摘要: 随着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社会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电能是现代社会清洁、便利的能源之一,用户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要求不断提高。超级电容器是一种介于化学电池和普通电容器之间的储能元件,特点是功率密度高、不需要维护、安全环保、循环寿命长、使用温度范围宽(-40~75°C)等,经济性、安全性、灵活性大大提高,已经在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现代通信和电力电子系统等领域广泛应用。法国弗朗索瓦等著、张治安译的《超级电容器:材料、系统及应用》一书,对超级电容器的储能特性及在储能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的归纳和系统的总结。
    • 黄海宁
    • 摘要: 通过测试磷酸铁锂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循环衰减曲线,研究其衰减特点和规律,得到电池存在最优循环温度区间,同时运用dV/dQ-Q曲线分解衰减来源。在总容量衰减达到20%后,其主要衰减来源于活性锂的损失,占总损失的80%以上;其次为负极材质的损失约为12%~14%,而正极磷酸铁锂的材质损失约为4%~6%。该结果为长循环寿命磷酸铁锂电池的设计和改善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运用温度加速对电芯循环寿命衰减进行寿命拟合和寿命预测,在特定的温度区间内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