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3年内共计1081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65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123091篇;相关期刊472种,包括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中国社区医师、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第14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第十三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第12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等;一级预防的相关文献由233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倩、王文志、胡大一等。

一级预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65 占比:0.86%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23091 占比:99.13%

总计:124172篇

一级预防—发文趋势图

一级预防

-研究学者

  • 王倩
  • 王文志
  • 胡大一
  • 黄久仪
  • 余国膺
  • 李小鹰
  • 王拥军
  • 郭吉平
  • 郑刚
  • 郑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马婷; 孟凡琦; 韩婧; 赵今
    • 摘要: 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市3~5岁儿童龋病相关影响因素,为当地儿童龋病病因研究及一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乌鲁木齐市8个区16所幼儿园3~5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口腔检查、体格检查及问卷调查,回收专业检查表及问卷调查表,整理数据并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主成分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结果 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7个公因子的特征根值大于1,分别为:口腔卫生习惯因子、家庭教育背景因子、糖分摄入影响因子、睡前饮食习惯因子、年龄因子、胎龄因子、喂养方式因子,累计贡献率达66.486%。经主成分Logistic回归分析与低龄儿童龋相关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为口腔卫生习惯因子(OR=0.795,P=0.044)、家庭教育背景因子(OR=0.667,P=0.019)、糖分摄入影响因子(OR=1.260,P=0.006)、睡前饮食习惯因子(OR=5.432,P<0.001)及年龄因子(OR=0.676,P=0.015)。结论 经主成分分析,乌鲁木齐市3~5岁儿童龋病相关因素有口腔卫生习惯因子、家庭教育背景因子、糖分摄入影响因子、睡前饮食习惯因子及年龄因子。
    • 宋玉健; 赵岚; 邓牡红; 李瑞新; 张晓玲; 孙媛媛; 陈巧; 邓新; 张文玉; 赛晓勇
    • 摘要: 目的:了解非正式照护者负担现状,探索影响照护者负担的危险因素。方法:解放军采用自填问卷对129名非正式照护者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初步分析非正式照护者的压力、担心与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93(72.1%)人有照护经历,女性非正式照护者占比76.0%。非正式照护者多为被照护者的子女(30.2%),被照护者平均年龄为(64±30)岁,其失能平均分为(3±2)分,失智平均分为(3±3)分。被照护原因首位为单纯躯体疾病(21.7%),女性非正式照护者照护的人群失能程度更高。非正式照护者为老年人、已婚与照护者自觉压力、担心与健康情况均有关联。结论:已婚、照护65岁以上老人是非正式照护者负担的危险因素,应给予重点关注。
    • 张媛媛; 李慧; 庞春; 何梅平; 周梦思
    • 摘要: 目的探讨BOPPPS[Bridge-in(导入)、Objective(目标)、Pre-assenssment(前测)、Participatory learning(参与式学习)、Post-assessment(后测)、Summary(总结)]模式的健康教育在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一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8月该院收治的住院治疗的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一级预防阶段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干预组实施BOPPPS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服药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等。随访2组患者干预后1年内首次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3个月服药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随访1年内首次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OPPPS模式的健康教育能提高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一级预防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发生首次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 巩超; 刘秋萍; 王佳敏; 刘晓非; 张明露; 杨瀚; 沈鹏; 林鸿波; 唐迅; 高培
    • 摘要: 目的:在中国鄞州电子健康档案研究(Chinese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research in Yinzhou,CHERRY)的队列人群中,评价西方发达国家指南普遍推荐的基于风险评估的他汀干预策略对我国发达地区人群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效果。方法:采用马尔可夫模型比较基于风险评估的他汀干预的不同策略,具体包括:(1)不采取基于风险评估的他汀干预的常规策略,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策略0);(2)采用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心血管病风险评估简易模型(无实验室指标)进行风险分层,并对高危人群(风险20%及以上)进行他汀干预(策略1);(3)采用WHO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复杂模型(含实验室指标)进行风险分层,并对高危人群(风险20%及以上)进行他汀干预(策略2);(4)采用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预测研究(prediction for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in China,China-PAR)风险评估模型进行风险分层,并对高危人群(风险10%及以上)进行他汀干预(策略3)。在上述策略的情境下,依据指南对中危人群采取生活方式干预,高危人群采取生活方式加他汀药物干预,研究期限设为10年,马尔可夫模型的循环周期设为1年,模拟10个周期并计算心血管病事件发生数和死亡数等结局事件数,以及每预防一例心血管病事件或死亡的需干预人数(number need to treat,NNT)等效果评价指标。马尔可夫模型的参数主要来源于CHERRY队列人群、公开发表的中国人群研究数据、meta分析及系统综述。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探讨一般人群心血管病发病率的不确定性对结果的影响,采用概率敏感性分析探讨干预措施效应风险比参数的不确定性。结果:纳入的225811名基线未患心血管病的40~79岁的研究人群中,与不采取基于风险评估的他汀干预的常规策略相比,采用WHO简易模型的策略1可预防的心血管病事件为3482例[95%不确定性区间(uncertainty interval,UI):2110~4661],采用WHO复杂模型的策略2为3685例(95%UI:2255~4912),采用China-PAR模型的策略3为3895例(95%UI:2396~5181)。每预防一例心血管病事件使用他汀的NNT在策略1、2和3分别为22人(95%UI:14~54)、21人(95%UI:14~52)和27人(95%UI:17~67)。策略3能够预防更多的心血管病事件,而策略1和2每预防一例心血管病事件使用他汀的需干预人数更少。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及概率敏感性分析的结果与主分析一致。结论:在我国发达地区人群中采用西方国家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普遍推荐的基于风险评估的他汀干预策略能够取得更好的健康效果;在风险评估工具的选择上,采用China-PAR模型可以获得更多的健康收益,而采用预测变量更少的WHO模型则更有效率。
    • 胡琼丹; 陈霞; 曹教育; 陈珍凤
    • 摘要: 目的探讨脑心健康管理师主导的脑卒中风险筛查门诊实践效果。方法2019年建立脑卒中风险筛查门诊,选拔和培训脑心健康管理师,制订工作流程和规范,筛查门诊通过初筛评定患者脑卒中风险等级,对中高危风险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针对性指导。结果截至2021年12月,15名脑心健康管理师为3370例患者提供脑卒中风险筛查,筛查出2939例中高危风险患者并建档。2021年1~5月有效随访256例,患者戒烟、饮酒、饮食口味、运动、血压规律测量和血压血糖控制达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脑卒中风险筛查门诊提高了患者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的认知,对促进不良生活方式改善和高危因素控制有积极作用。
    • 余乐华; 王文慧; 毕美仙
    • 摘要: 目的分析合肥市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今后合肥市脑卒中一级预防提供策略支持。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门诊的脑卒中高危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风险评估表、慢性病病人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并同时完成相关体格检查及试验室检查。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056例,男681例(64.49%),女375例(35.5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婚姻状况、学历、职业、吸烟、饮酒、久坐生活方式、BMI的人群健康素养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肥市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素养平均分为(92.29±8.77)分;4个维度健康素养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经济支持、交流互动能力、健康意愿、健康信息获取能力;多元线性研究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吸烟、饮酒、久坐生活方式、BMI均是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合肥市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素养各维度之间及与健康素养总分之间存在相关性,其中信息获取维度得分与总健康素养得分相关性最高(r=0.746,P<0.05),健康意愿和经济支持维度素养相关性最低(r=0.224,P<0.05)。结论合肥市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健康信息获取能力维度健康素养得分最低。应重点针对未婚、离婚、丧偶、文化程度较低、吸烟、饮酒、久坐生活方式、肥胖者进行脑卒中相关的健康教育及促进工作,从而全面提升合肥市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素养水平。
    • 郑刚
    • 摘要: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是世界范围内死亡率和发病率的主要原因。他汀类药物可有效降低CVD风险,临床指南推荐他汀类药物作为预防CVD的一线治疗。然而,临床使用中报告了各种不良事件,包括肌肉问题、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和眼部疾病。以往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和维持性较差,因此,数以百万计的患者可能会错过挽救生命的治疗。这种他汀类药物使用不足的部分原因是担心潜在的不良反应。
    • 诸葛瑞琪; 刘梅林
    • 摘要: 多年来,阿司匹林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多项大型临床试验和荟萃分析证实了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的获益[1-5]。而近年,随着更多临床研究结果的发布,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作用遭受质疑,国内外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和共识对阿司匹林的一级预防推荐也进行了更新。现将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相关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 范晨雨; 谢鸿宇; 吴毅
    • 摘要: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速,我国痴呆的发病率、患病率逐年攀升,疾病经济负担大幅增加;。目前尚无有效控制或逆转疾病进程的药物,因此,建立有效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是现阶段的主要目标,即对认知障碍的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干预。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的神经心理学评估提示一个或多个领域认知损害、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