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废钢预热

废钢预热

废钢预热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80篇,主要集中在冶金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21276篇;相关期刊47种,包括材料与冶金学报、河北冶金、宽厚板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2011特钢年会、第八届(2011)中国钢铁年会、第4届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学术年会等;废钢预热的相关文献由430位作者贡献,包括黄其明、谈存真、施维枝等。

废钢预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4 占比:0.35%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21276 占比:99.57%

总计:21367篇

废钢预热—发文趋势图

废钢预热

-研究学者

  • 黄其明
  • 谈存真
  • 施维枝
  • 黄全利
  • 黄恒
  • 杨宁川
  • 李佳辉
  • 潘宏涛
  • 王佳
  • 刘春霆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巩鹏辉; 朱立光; 鲁素玲; 董大西; 丁志军; 张仕骏
    • 摘要: 为了分析直流电弧炉预热竖井入口的烟气温度、烟气速度和废钢预热时间对废钢和烟气温度场的影响,采用ProCAST软件构建了不同形状、尺寸和分布状态的废钢物理模型。并对废钢预热过程的温度场进行耦合传热分析,解析不同烟气温度、预热时间和烟气速度对废钢预热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气速度对废钢温度的提高具有显著影响,当烟气速度由0.15 m/s增加到0.30 m/s时,废钢的表面平均温度提高了212.76°C,有效地提高了废钢的预热温度,调节烟气温度对改变废钢预热温度影响最小。
    • 张金鹏; 宋翰林; 程功金; 刘建兴; 薛向欣
    • 摘要: 研究了转炉放散炉气在竖炉中预热废钢的传热规律,建立了废钢多孔介质中的瞬态非热平衡流固耦合模型;通过FLUENT模拟得出废钢传热特性曲线和废钢料层内部的温度分布,分析了废钢预热中料层高度、转炉放散炉气温度和进气速度对废钢温度及预热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1200°C炉气中,废钢经30 min预热后温度达到570.3°C,预热效率为38.3%;随着废钢料层高度从2.5 m降低到0.7 m,废钢温度从570.3°C升高到695.7°C,预热效率下降为13.3%;随着转炉放散炉气温度从1200°C升高到1600°C,废钢温度从570.3°C升高到734.4°C,预热效率上升为44.2%;随着进气速度从2.375 m/s降低到1.125 m/s,废钢温度从570.3°C下降到356.1°C,预热效率上升为54.5%.
    • 赵沛
    • 摘要: 本文介绍了电炉炼钢的一系列高效化、智能化技术,包括超高功率供电技术、辅助能源技术、底部搅拌和扁平熔池操作、废钢预热技术、智能化料场、“一键式”智能炼钢等,并以美国大河钢铁厂和河钢石钢为例,阐述和比较了其电炉在高效化、智能化炼钢方面的先进技术。我国电炉短流程炼钢具有未来竞争力,但在智能化料场、智能化炼钢以及质量成本一体化管控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 王少强; 操龙虎
    • 摘要: 系统分析了废钢预热对废钢熔化行为和电炉节能效益的影响,结果认为,废钢预热温度越高,显著促进废钢的熔化,当预热温度达到800°C时,节约能耗超过100 kW·h/t。同时重点介绍了几种最新的废钢预热技术的优缺点及技术特征,并针对废钢预热带来的问题提供了相应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 刘燊
    •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质量发展,绿色生产的理念逐步引入钢铁企业。电弧炉短流程工艺,在循环经济中的地位将日益明显。为了适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2019年江西台鑫钢铁有限公司就积极开展装备的升级改造,将顶装式电弧炉改造成Consteel(康斯迪)电炉;将R6m五机五流连铸机改造为R8m七机七流,连铸机拉速由3.5 m/min提高到4.5 m/min;取消了轧钢车间加热炉,实现了连铸坯直接轧制。公司积极探索电炉绿色低碳智能化制造技术的开发,先后开发了智能化配料技术,废钢连续加料及预热技术,智能底吹长寿技术,采用平熔池连续冶炼技术,高效泡沫渣形成以及二噁英和烟尘控制等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从而使冶炼电耗达到350 kw·h/t以内,为公司节能降耗,提高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 缪骏; 李晓
    • 摘要: “十四五”时期我国电炉钢比例有望逐步提升,电炉炼钢或将迎来发展机遇期.通过对炼钢电炉主要炉型进行概述,对电炉炉型选择依据进行分析,对典型带废钢预热功能电炉进行简要介绍,说明不同电炉炉型的优缺点并介绍应用案例,以供有关钢铁企业决策参考.
    • 吴冰阳; 翟延东; 邵磊; 魏国
    • 摘要: 低热值煤气铁包内燃烧预热废钢是提高转炉废钢入炉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基于标准k-ε湍流模型耦合涡-耗散燃烧模型,针对铁包内转炉煤气纯氧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探讨气流分布特性及其对烘烤效果影响。结果表明,纯氧燃烧时高温气流速度大,从料堆中心进入、边缘排出,换热距离大,可有效提高低热值煤气燃烧的热利用效率;燃烧过程中铁包盖-体间隙存在空气卷吸、烟气外溢现象。通过调整煤气流量或出口负压,可减少高温烟气外溢、调节烟气回收温度,实现废钢烘烤的最佳气流分布和效果。本预热装置出口负压为-50 Pa、煤气流量约为3 500 m^(3)/h时综合效果较佳。
    • 樊祎宁; 鲁素玲; 韩鹏彪; 王恭亮; 华祺年; 刘治文
    • 摘要: 为了充分利用电弧炉烟气余热预热废钢,以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为平台,建立废钢预热过程三维非稳态随机分布局部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究了不同种类废钢预热温度分布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废钢预热温度随预热时间的增加明显升高,且废钢厚度显著影响预热温度,相同预热条件下,轻薄型废钢的平均温度在1600 K左右,中型废钢在1000 K左右,重型废钢在700 K左右;增大比表面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各类型废钢的预热温度,考虑到废钢在预热过程熔化对出钢质量的影响,底层废钢比表面积控制在1.5 m2/m3以下,重型废钢比表面积控制在0.25 m2/m3以上;高温烟气会优先通过空隙率大、通畅性好的区域,密集堆积的板状废钢会阻碍烟气流动,导致该区域预热温度降低.因此,在生产中可相对减少重型废钢的配料比例,多采用中型废钢.研究结果可为使用废钢预热技术的厂家提供预热分析数据,为改进电弧炉炼钢预热工艺、实现工业废钢的高效冶炼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段卫平; 杨树峰; 李京社; 张福君; 习小军; 王田田
    • 摘要: 在钢铁行业结构转型关键时期,提高电弧炉短流程工艺比例是降低钢铁行业温室气体排放、脱碳化的有效措施。为了推动短流程炼钢工艺发展,近年来电弧炼钢在废钢快速熔化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在回顾前人对废钢熔化速率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概述了废钢熔化机理以及影响因素,并结合近年来国内电弧炉炼钢在装备、工艺以及技术上就废钢快速熔化方面取得的进展,探讨了制约电弧炉废钢快速熔化的限制性环节,为废钢快速熔化在电弧炉炼钢装备、工艺、技术方面未来发展提供可行方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