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巨尾桉

巨尾桉

巨尾桉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359篇,主要集中在林业、植物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1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28052篇;相关期刊128种,包括桉树科技、防护林科技、福建林业科技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二届海西纸业论坛、中国林学会木材科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第十三届全国干燥会议等;巨尾桉的相关文献由61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金文、黄宝灵、吕成群等。

巨尾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1 占比:1.17%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28052 占比:98.79%

总计:28395篇

巨尾桉—发文趋势图

巨尾桉

-研究学者

  • 张金文
  • 黄宝灵
  • 吕成群
  • 洪长福
  • 廖建良
  • 姚庆端
  • 温远光
  • 潘辉
  • 赵艳玲
  • 刘雄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高德祥; 韦文长
    • 摘要: 为研究巨尾桉人工林根径和胸径的相关关系,解决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中通过伐桩测算立木蓄积量的实际问题,选取138株树干通直圆满、无分杈的巨尾桉人工林样木,分别用于编表样本(103株)和检验样本(35株)。采用模型优选法,以线性方程、对数方程、二次方程、三次方程和幂函数5个数学模型作为备选模型,以离差平方和(SSR)、相关指数(R^(2))、总相对误差(RS)、相对误差平均值(REA)、相对误差绝对值平均值(REAA)和残差(SR)分布图作为模型的评价指标,使用103株编表样本数据进行拟合评价和适用性检验。结果表明,三次方程:D=3.082534+0.080122DR+0.046354DR^(2)-0.000920DR^(3),适合作为巨尾桉根径-胸径数学模型,适用于双江县巨尾桉人工林。研究编制的巨尾桉一元材积表:V=0.056922-0.016103 D^_(i)+0.001738 D^_(i)^(2)-0.000015 D^_(i)^(3),通过适用性检验,达到了精度要求,可以在生产中使用。
    • 陈桂丹; 陈松武; 刘晓玲; 林家纯; 罗玉芬; 蒙芳慧; 陈艳
    • 摘要: 为提高桉树人工林小径桉木的干燥效率和质量,在对桉木干燥加工企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 urophylla)锯材的堆积方式和干燥基准进行分析,制定优化干燥工艺。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干燥工艺,小径巨尾桉锯材从初含水率47.30%干燥至终含水率9.14%,共耗时178 h,平均干燥速率0.21%/h,比企业干燥工艺的干燥速率高出23.53%;干燥质量指标均满足GB/T 6491-2012对二级锯材的技术要求。该工艺可进行推广,有利于桉木锯材干燥生产的提质增效及节能减排。
    • 韦文长; 高德祥; 刘世雄; 刘明奎
    • 摘要: 以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138株巨尾桉人工林造材样木为研究材料,分编表样本103株,检验样本35株,选择国内外常用的8个削度方程作为备选方程,根据编表样本的造材数据,应用SPSS软件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拟合削度方程参数,根据国内现行材种出材率表编制技术规程的相关要求,以离差平方和、相关指数和一定高度树干直径实测值与削度方程估计理论值之间的偏差、绝对偏差、相对均方差和平均相对偏差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备选的8个削度方程中d/D=[(H-h)/(H-1.3)]^(f(D,H,h))拟合精度最高,相关指数(R^(2))为0.97957,适用于作为编制巨尾桉材种出材率表的最佳削度方程。在确定编表削度方程的基础上,建立树干去皮与带皮直径回归方程和树皮率回归方程,进行理论造材、以编表样本数据编制材种出材率表,根据材种出材率表编制技术规程的技术要求,分别进行编表精度检验和使用精度检验。编表精度检验的结果表明,巨尾桉一元出材率表主要材种胶合板原木平均系统误差为-0.06%,造纸原木平均系统误差为2.80%,经济材平均系统误差为1.43%;二元出材率表主要材种胶合板原木平均系统误差为-0.72%,造纸原木平均系统误差为1.12%,经济材平均系统误差为0.24%,各项检验指标均在误差范围内。以35株检验样本的造材数据主要材种出材率实测值与编表理论值进行置信椭圆F-检验的结果表明,胶合板原木、造纸原木、经济材的F-统计量分别为1.99、0.18和0.73,均小于F_(0.01)(2,32)的临界值5.34。研究结果表明,以d/D=[(H-h)/(H-13.)]^(f(D,H,h))为模型进行理论造材,可以编制精度较高的巨尾桉材种出材率表。
    • 高德祥; 韦文长
    • 摘要: 为研究巨尾桉人工林林分蓄积量与林分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的相关关系,建立巨尾桉林分二元形高模型,为巨尾桉人工林伐区设计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提供科学实用的林分形高表,以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巨尾桉伐区小班的标准地每木检尺及造材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分92个建模样本和31个检验样本。以标准地胸径实测值计算林分平均胸径和每公顷断面积,以双江县巨尾桉胸径-树高数学模型导算单株木树高值并计算林分平均树高,以双江县巨尾桉二元材积模型计算单株木材积并计算每公顷蓄积,进而计算林分形高值。应用92个标准地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形高值作为建模样本,选择有代表性的8个二元形高数学模型作为备选模型,使用SPSS21.0软件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各模型进行拟合评价,以拟合优度(R^(2))、均方差(RMSE)、平均绝对偏差(MAD)、总相对误差(RS)和预估精度(P)作为评价指标,8个备选模型的评价结果表明:建模样本拟合效果最好的模型为FH=sH^(b)D^(c)和FH=sH^(b)/D^(c),经综合比较,选定模型FH=sH^(b)/D^(c)作为双江县巨尾桉人工林林分二元形高模型,代入参数值后的模型表达式为FH=4.555080H^(-0.479807)/D^(-0.749612)。使用31个检验样本进行适用性检验的结果表明:模型总相对误差(RS)为-0.6%,在±5%的误差范围内;F检验的F统计量为2.12,小于F_(0.05)(1,29)的查表值4.18,通过F检验。各项评价指标及适用性检验结果表明,本模型适合作为双江县巨尾桉人工林林分二元形高模型,根据本模型导算的林分二元形高表可以在森林蓄积量调查生产实践中应用。
    • 林丰焕
    • 摘要: 为探讨施肥方式、坡位及肥料含量对速生巨尾桉生长量的影响,确定速生巨尾桉最佳施肥方案,以巨尾桉为试验对象,按不施肥、施基肥、施二次肥,采用上坡、中坡、下坡3因素3水平进行随机区组试验,调查各施肥方式下巨尾桉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在下坡施二次肥时,巨尾桉的生长量最高,较不施肥分别增加33.33%、62.61%和0.99%,其差异均为极显著水平。在总施肥量一致的情况下,在下坡施二次肥时巨尾桉的生长量最高,其差异均为极显著水平;与对照(磷肥)相比,广西产桉树肥施入后巨尾桉的胸径和树高生长表现最好,其差异均为极显著水平。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巨尾桉施入广西产桉树肥时,于下坡二次施肥更有利于提高巨尾桉的生长量。
    • 陈振生; 罗敦; 林武; 刘源澄; 曹思妮
    • 摘要: 为了解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urophylla)木材径向气干干缩率,以6 a生巨尾桉无性系人工林原木为对象,测量其材长2 m、检尺径为4~16 cm的鲜原和气干原木尾径径向尺寸变化。结果表明,巨尾桉无性系人工林木材从鲜材到自然风干,其径向尺寸比96.93%~97.9%,平均为97.51%,径向气干干缩率2.10%~3.07%,平均为2.49%。
    • 闭海秀; 黄清经
    • 摘要: 于2005年研制完成的《广西巨尾桉出材率表》的建模样本的采集地点为广西桂南地区。为检验该数表在广西其他区域的适用性,在广西贺州市不同立地条件类型和生长类型的巨尾桉人工林中设置和调查了36块样地,并伐倒典型样木58株进行出材量测算。依据调查结果对《广西巨尾桉出材率表》在贺州市巨尾桉单株立木及林分水平上的适用性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总相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预估精度大于95%,说明《广西巨尾桉出材率表》适用性强,适合在广西贺州市巨尾桉人工林的调查监测和经营管理工作中应用。
    • 何汉池
    • 摘要: 针对平和县霞寨镇巨尾桉二代、三代萌芽更新样地进行了规划设计,并连续多年进行了跟踪调查分析,总结出了一套桉树萌芽更新技术措施.提出了通过适当多保留健状萌芽条、增加单位面积成林株数,加大抚育管理力度,增加施肥次数、单株施肥量,以及适当延长林木生长年限等建议,以使巨尾桉二代、三代造林采用萌芽更新的经济效益仍然明显.
    • 张培; 庞圣江; 杨保国; 刘士玲; 贾宏炎; 段润梅; 陈健波; 郭东强
    • 摘要: 选取10年生巨尾桉纯林(1 650株·hm-2)与按2∶1行状混交的巨尾桉×红椎林(巨尾桉1 100株·hm-2:红椎550株·hm-2)为对象,采取典型的样地方法,对2种林分生长、土壤养分含量及其林分稳定性进行调查研究,探寻巨尾桉适宜的混交模式,以促进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结果 表明:1)巨尾桉×红椎混交林中巨尾桉胸径、枝下高、冠幅和单株材积生长均显著高于巨尾桉纯林(P<0.05),但树高生长差异性不显著.2)巨尾桉×红椎混交林的林分总蓄积量为126.44m3·hm-2,比较接近巨尾桉纯林(129.84 m3·hm-2).3)混交林上层土壤速效N、速效P和速效K含量分别比巨尾桉纯林增加16.31、0.43 mg· kg-1和16.65 mg·kg-1.4)10年生时,混交林的种间关系协调,红椎生长尚未受到巨尾桉较大影响,但混交林中巨尾桉、红椎的胸径小于其各自平均胸径的立木比例分别占57.88%和52.420%,林分结构存在不稳定的趋势.因此,建议适时开展抚育间伐,改善林分结构和调整种间关系,以期充分发挥混交效益.
    • 王梅; 赵艳玲
    • 摘要: [目的]植物莽草酸途径中的莽草酸脱氢酶(Shikimate dehydrogenase,SDH)与脱氢奎尼酸脱水酶(Dehydroquinate dehydratase,DQD)形成的二聚体复合酶(DQD/SDH),是木质素、单宁和黄酮类物质等生物合成的直接或间接前体.体外分离3个巨尾桉EuDQD/SDH5基因(GenBank登录号:KY401151.1、KY401150.1、KY401149.1),研究3个酶的酶动力学及其在巨尾桉中的表达特性,是开展桉树莽草酸脱氢酶家族研究的重要基础.[方法]利用RT-PCR方法克隆EuDQD/SDH5,原核表达DQD/SDH5蛋白,进行纯化蛋白和酶活性分析,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EuDQD/SDH5基因在桉树各组织中的表达特性.[结果]EuDQD/SDH5的3个突变基因的原核表达体系构建成功,3个DQD/SDH5蛋白均具有SDH活性,但是因为基因序列存在差异,导致其对莽草酸的亲和力存在差异,在植物体内EuDQD/SDH5-10对莽草酸的催化效率最大,而EuDQD/SDH5-6对莽草酸的催化效率最低.在桉树组培苗中EuDQD/SDH5基因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在茎中的表达量稍低,在根中的表达量最低.盆栽苗不同节间的叶片中,该基因的表达量也有差异,在第一节间的叶片中EuDQD/SDH5表达量最高,在中间节间和最下层节间叶片中的表达量相似且都很低.转基因巨尾桉中木质素含量降低的植株其EuDQD/SDH5基因的表达量也降低.[结论]EuDQD/SDH5具有以莽草酸为底物的SDH活性,该基因在植物的不同组织和不同节间的叶片中差异表达,主要在幼叶和茎中表达量高,可能为巨尾桉木质素的生物合成提供前体物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