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小凹蛋白-1

小凹蛋白-1

小凹蛋白-1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85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内科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69451篇;相关期刊56种,包括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心脑血管病防治、中国心血管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学术年会、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医学学术研讨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大会等;小凹蛋白-1的相关文献由320位作者贡献,包括廖端芳、何芳、钟华等。

小凹蛋白-1—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2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69451 占比:99.95%

总计:169536篇

小凹蛋白-1—发文趋势图

小凹蛋白-1

-研究学者

  • 廖端芳
  • 何芳
  • 钟华
  • 申晓彧
  • 邓峰美
  • 孙志萍
  • 张艳虹
  • 徐凤芹
  • 徐波
  • 朱光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亚平; 李翔; 陈志文; 刘莹; 赵文卓; 马克涛; 谷强
    • 摘要: 背景:课题组早期研究结果显示在新生小鼠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模型中钙敏感受体的表达上调,在钙敏感受体激动剂组该上调趋势更加明显,而在钙敏感受体抑制剂组有所下降.目的:探讨钙敏感受体在低氧诱导的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小鼠肺血管重塑中的机制.方法:将80只刚出生的C57BL/6小鼠随机平均分成4个组.其中,低氧组、低氧+激动剂组(以下简称激动剂组)和低氧+抑制剂组(以下简称抑制剂组)同时放置于低氧箱中(氧浓度为12%),后2组分别每天1次腹腔内注射钙敏感受体激动剂GdCl3(16 mg/kg)或抑制剂NPS2390(1 mg/kg);常氧组小鼠暴露在空气中,与低氧组一样每天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共注射14 d,第15天麻醉后取出小鼠心肺组织.显微镜下测量各组小鼠心室壁及肺血管壁的厚度、观察肺泡形态学变化;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B型钠尿肽水平;使用Western bolt和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肺组织中小凹蛋白1蛋白的表达和定位,并使用qRT-PCR检测小凹蛋白1 mRNA的表达.实验方案经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为2018-172-01).结果 与结论:①与常氧组比较,低氧14 d后低氧组小鼠肺小动脉血管壁增厚、右心室与左心室壁厚度比及B型钠尿肽水平增加,平均肺泡内衬间隔变宽、径向肺泡计数减少,Western bolt和qRT-PCR显示小凹蛋白1蛋白和mRNA表达上调(P<0.05);激动剂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抑制剂组可逆转低氧所致的变化(P<0.05);②结果提示,钙敏感受体影响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小鼠肺组织血管的重塑,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变了小凹蛋白1的表达有关.
    • 高冬梅; 张小芳; 安杰; 范婧; 刘静普
    • 摘要: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厄洛替尼治疗耐药前后肿瘤组织小凹蛋白-1(Cav-1)表达情况,以及Cav-1表达情况对细胞株侵袭能力、厄洛替尼耐药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2—2019年我院收治的30例EGFR敏感基因突变NSCLC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患者肿瘤组织厄洛替尼治疗耐药后Cav-1表达情况;采用MTS比色分析法检测PC-9细胞和Cav-1过表达的PC-9细胞不同厄洛替尼浓度干预下对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Transwell法检测厄洛替尼对不同Cav-1表达的PC-9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APK/ERK信号通路活化程度。结果经厄洛替尼治疗耐药后患者肿瘤组织中Cav-1表达阳性率及表达强度明显增高或增强;厄洛替尼可抑制稳定转染Cav-1细胞株增殖;稳定转染Cav-1细胞株侵袭能力增加;Cav-1高表达使MAPK/ERK信号通路活化能力增强。结论Cav-1高表达与厄洛替尼治疗耐药相关,其有望成为EGFR-TKIs耐药的有效预测蛋白及潜在治疗靶点。
    • 丁涛; 夏克; 陈前永
    • 摘要: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后血清小凹蛋白-1(caveolin-1)蛋白含量与延迟愈合的关系。方法:自2018年4月至2020年6月收治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134例胫骨骨折患者,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分为延迟愈合组和正常愈合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4、8、12周时血清caveolin-1蛋白含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骨折延迟愈合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caveolin-1蛋白对骨折延迟愈合的预测价值。结果:骨折后4个月时随访评估愈合情况,正常愈合93例,延迟愈合41例。术后1、4、8、12周时,延迟愈合组血清caveolin-1蛋白含量均低于正常愈合组(P<0.05);延迟愈合组与正常愈合组在吸烟、糖尿病、开放性骨折、Gustlio分型Ⅲ型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糖尿病、开放性骨折、Gustlio Ⅲ型骨折及术后4、8周时血清caveolin-1蛋白含量降低是骨折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术后4、8周时血清caveolin-1蛋白含量对骨折延迟愈合具有预测价值,预测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2.45、12.52 ng/ml,对应的灵敏度为45.34%、43.90%,特异性为80.65%、87.10%(P<0.05)。结论:胫骨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4、8周时血清caveolin-1蛋白含量降低与延迟愈合有关,术后4、8周时检测血清caveolin-1蛋白含量对延迟愈合具有预测价值。
    • 高冬梅; 宋雪晶; 安杰; 王永欣; 范婧; 刘静普
    • 摘要: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及细胞株PC-9中小凹蛋白-1(Cav-1)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对肿瘤细胞吉非替尼敏感性的影响。方法观察2012—2019年21例不同无进展生存期(PFS)NSCLC患者吉非替尼治疗耐药后癌组织Cav-1表达情况。将PC-9细胞分别转染为PC-9/Cav-1和PC-9/pcDNA3.1细胞,再用无或有吉非替尼培养基培养。Western blot检测Cav-1蛋白及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变化,MTT法、划痕修复实验、Transwell法检测Cav-1表达对细胞增殖能力、迁移能力、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PFS≤9.5个月患者癌组织Cav-1表达阳性率高于>9.5个月患者(P<0.05)。PC-9/Cav-1细胞Cav-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较PC-9/pcDNA3.1细胞明显增高(P<0.05)。PC-9/Cav-1细胞吉非替尼的半数抑制浓度值高于PC-9/pcDNA3.1细胞(P<0.05)。无或有吉非替尼培养基培养6、12、18 h,PC-9/Cav-1细胞迁移率分别高于PC-9/pcDNA3.1细胞(P<0.05)。无或有吉非替尼作用下,PC-9/Cav-1细胞穿膜细胞数均多于PC-9/pcDNA3.1细胞(P<0.01)。无或有吉非替尼培养基培养的PC-9/Cav-1细胞pY-EGFR、p-ERK、p-AKT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PC-9/pcDNA3.1细胞(P<0.01)。结论Cav-1与吉非替尼治疗耐药有关,其机制可能与改变MAPK/ERK、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Cav-1有可能成为预防吉非替尼治疗耐药的潜在靶点。
    • 黄杰; 张雄; 邓煜; 陈非; 罗英茂; 田茗源
    • 摘要: 目的观察肝脏X受体(LXR)激动剂TO901317对N2a/APP695swe细胞内β-淀粉样蛋白42(Aβ42)生成的影响,并探索其潜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2a/APP695swe细胞,并用不同浓度的TO901317(5、10和20μmol/L)作用于细胞,采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生成的Aβ42水平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N2a/APP695swe细胞内淀粉样前体蛋白(APP)、β-分泌酶(BACE1)和小凹蛋白-1(caveolin-1)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ELSIA结果显示,TO901317明显降低了细胞上清液中生成的Aβ42水平(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O901317明显抑制了APP和BACE1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P<0.01),促进了caveolin-1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P<0.01)。结论TO901317能明显抑制N2a/APP695swe细胞内Aβ42的生成,其机制可能与TO901317促进caveolin-1的表达,抑制APP和BACE1的表达有关。
    • 陈宁宁; 应新旺; 谢庆凤
    • 摘要: 目的探讨小凹蛋白1(Cav1)的磷酸化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和抑制剂组(PP2)。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价大鼠神经功能,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Nissl染色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组织形态,Tunel染色检测梗死灶周围细胞凋亡数量,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脑梗死周围组织中p-Cav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离子钙结合接头分子1(Iba1)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mNSS评分增加(P<0.05);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加(P<0.05),尼氏体数量减少(P<0.05);凋亡细胞数量增加(P<0.05);p-Cav1、GFAP和Iba1蛋白的表达量上调(P<0.05)。而抑制剂PP2能减轻上述指标的变化,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P<0.05)。结论抑制p-Cav1可以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胶质细胞激活及相互作用有关。
    • 李明; 王婷; 毕国善; 刘辉; 熊国祚
    •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凹蛋白-1(Caveolin-1)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对糖尿病大鼠下肢缺血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2018年7月将56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手术联合空转染组、手术联合Caveolin-1转染组,每组14只.在糖尿病大鼠模型基础上构建下肢缺血模型,运用腺病毒载体转染Caveolin-1基因,术后14、21 d取大鼠下肢腓肠肌标本,观察肌细胞形态及检测Caveolin-1和VEGF表达量及血管密度.结果 手术联合Caveolin-1转染组大鼠术后14、21 d下肢组织坏死情况、运动功能明显优于手术组、手术联合空转染组;术后14、21 d下肢腓肠肌细胞形态排列基本正常,血管形成及分布逐渐较多;术后14 d下肢腓肠肌Caveolin-1、VEGF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手术组、手术联合空转染组,且术后21 d更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veolin-1能诱导VEGF表达上调,促进血管新生,改善肢体缺血.
    • 王梦瑛; 李佳; 王玉玲; 申晓彧
    • 摘要: 目的 探究依折麦布、罗格列酮及二者联合对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平滑肌源性泡沫细胞小凹蛋白-1(Caveolin-1)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原代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s)培养至3~5代用于实验,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的平滑肌细胞)、泡沫细胞组(用50μg/mL浓度ox-LDL诱导VSMCs泡沫化,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依折麦布组(在泡沫细胞组的基础上,分别用3μmol/L、10μmol/L、30μmol/L浓度进行干预)、罗格列酮组(在泡沫细胞组的基础上,用25μmol/L浓度进行干预)、联合组(在泡沫细胞组的基础上,依折麦布30μmol/L+罗格列酮25μmol/L进行干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不同干预条件下Caveolin-1 mRNA表达水平.结果 泡沫细胞组Caveolin-1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不同浓度依折麦布及罗格列酮干预后Careolin-1 mRNA表达水平均较未干预的泡沫细胞组增加(P<0.05),且依折麦布组的表达呈一定浓度依赖性(P<0.05);与泡沫细胞组相比,联合组Caveolin-1 mRNA表达增高(P<0.05),且联合组Caveolin-1 mRNA表达比单药组增高(P<0.05).结论 依折麦布及罗格列酮均可提高泡沫细胞中Caveolin-1 mRNA的表达水平,可以认为这两种药物通过促进小凹蛋白的表达,增加平滑肌细胞表面胆固醇逆向转运,减少细胞内蓄积的胆固醇,从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且两者联合可进一步上调Caveolin-1的表达,降低胆固醇积累,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 左源; 李维善
    • 摘要: 目的:初步研究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ingivalis lipopolysaccharide,P.g-LP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小凹蛋白-1(caveolin-1,Cav-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P.g-LPS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lerosis,AS)之间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HUVECs,选择不同浓度的P.g-LPS(0.5、1.0、5.0、10.0 mg/L)诱导刺激6、18、24、36 h,采用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5-ethynyl-2’-deoxyuridine,EdU)法检测P.g-LPS对HUVECs增殖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HUVECs表达Cav-1的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Cav-1 mRNA的表达。结果:P.g-LPS与HUVECs共培养后,增殖活力较对照组下降,并随着P.g-LPS浓度增加,HUVECs增殖活力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P.g-LPS诱导HUVECs Cav-1蛋白表达在18 h可升高,24、36 h持续高表达,36 h表达水平最高(P<0.05);P.g-LPS诱导HUVECs Cav-1 mRNA表达在18 h可升高,24、36 h随着浓度的增加,Cav-1 mRNA表达量增加(P<0.001)。结论:P.g-LPS能够明显抑制HUVECs的增殖活性,上调细胞Cav-1的蛋白以及分子水平表达。提示P.g-LPS感染可能引起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从而加速AS的发生与发展。
    • 王玉玲; 员旭红; 贺彧彬; 李佳; 韩永魁; 申晓彧
    • 摘要: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及两者联合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来源的泡沫细胞肝X受体α(liver X receptor α,LXRα)、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及小凹蛋白1(Caveolin-1) 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 取大鼠胸主动脉VSMCs 3-5代进行实验,分为9组:空白对照组,泡沫细胞组,不同浓度瑞舒伐他汀单药组(0.1,1.0,5.0 μmol/L),不同浓度依折麦布单药组(3.0,10.0,30.0 μmol/L),最适浓度联合组(瑞舒伐他汀5.0 μmol/L+依折麦布30 μmol/L).油红O染色鉴定泡沫细胞,以RT-PCR检测各组细胞LXRα、ABCA1及Caveolin-1 mRNA的表达,酶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内总胆固醇(TC)、游离胆固醇(FC)及胆固醇酯(CE)的含量. 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泡沫细胞组LXRα、ABCA1及Caveolin-1 mRNA表达显著减少(P<0.05),TC、FC、CE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泡沫细胞组相比,不同浓度瑞舒伐他汀单药组及依折麦布单药组的LXRα、ABCA1及Caveolin-1 mRNA表达增加(P<0.05),TC、FC、CE的表达减少(P<0.05),且均呈一定剂量依赖性.与单药组比较,最适浓度联合组LXRα、ABCA1及Caveolin-1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TC、FC、CE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 结论 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及两者最适浓度的联合均可上调LXRα、ABCA1及Caveolin-1 mRNA表达,促进胆固醇的逆转运,减少胆固醇在细胞中蓄积,且联合组较单药组效果更显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