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室内热环境

室内热环境

室内热环境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845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22篇、会议论文185篇、专利文献217767篇;相关期刊228种,包括制冷与空调(四川)、城市建筑、建筑技术等; 相关会议93种,包括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4年学术年会暨2014年第十九届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第十一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第十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等;室内热环境的相关文献由181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加平、杨柳、刘艳峰等。

室内热环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22 占比:0.28%

会议论文>

论文:185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217767 占比:99.63%

总计:218574篇

室内热环境—发文趋势图

室内热环境

-研究学者

  • 刘加平
  • 杨柳
  • 刘艳峰
  • 李百战
  • 刘猛
  • 王岩
  • 黄晨
  • 龙恩深
  • 朱轶韵
  • 钟珂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郭华; 吴兴应; 裴霞; 陈雨蕾; 李诗青
    • 摘要: 对湖南益阳地区农村的一些典型住宅建筑的热环境进行了调查,热舒适投票TCV结果显示有21.2%的家庭住户对室内环境感觉舒适。通过对热感觉投票值进行直线拟合,得到中性温度值为20.4°C,益阳地区湿度较大使得大部分人希望通过更低一点的温度来达到热舒适状态。在夏季和冬季进行典型住宅的温度测量表明,围护结构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是保持房间冬暖夏凉的重要因素。
    • 张雅雅; 龙天河; 叶恺; 郑迪萌; 张纾瑀; 李永财
    • 摘要: 文章利用位于安徽省铜陵市的全尺寸实验台,研究了太阳能烟囱-地埋管耦合系统在夏热冬冷地区的通风性能以及其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实验于8月份进行,结果表明:夏季,在太阳能烟囱和建筑本体蓄热的共同作用下,太阳能烟囱和地埋管耦合系统可以实现24 h的连续通风,通风量在12:00左右达到最大值252m^(3)/h,夜间依然能维持在50 m^(3)/h以上;地埋管对室外空气的降温效果明显,在7:00-19:00室外空气温度较高的时间段内平均温降为9.2°C,最大温降可达12.5°C。而在其余时段室外空气温度较低,降温效果虽不明显,但平均温降也在0.5°C以上。测试房间室内空气温度与墙壁内表面温度显著降低,波动减小,室内空气温度基本维持在28~30°C,波动不超过2°C。与对比房间的内表面温度相比,测试房间对应内表面温度降低了2~3°C。因此该耦合系统可以有效降低室内空调能耗。
    • 李百战; 姚润明; 杜晨秋; 刘红; 杨旭; 喻伟
    • 摘要: 营造舒适健康室内热环境,提升建筑环境品质,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尽可能实现建筑节能减碳,是建筑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确定室内热环境舒适区间,保障人员健康安全的室内热环境如何设计,由于传统热环境设计和舒适评价主要依靠主观问卷,缺少科学量化的回答,尤其是一直欠缺对人体热舒适和人员热健康的客观度量。笔者及其课题组从建筑室内热环境绿色营造的工程问题出发,通过选择表征人体热舒适敏感的生理指标,实现人体热舒适从主观评价到科学度量的根本转变,解决了人体热舒适客观度量的科学问题;进而引入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和生化指标测量,探索了温度敏感瞬时受体通道Thermo-TRP(thermal sensitive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在不同温度暴露下的激活和响应特性,确定了人体舒适温度区间和健康安全阈值。人体生理热调节是营造室内舒适健康热环境的基础,而分子生物学从微观层面揭示机体调节机理,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弥补建筑环境中对人体热舒适机理认识不足和热环境参数设计健康安全阈值不明确的不足,为建筑环境领域引入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应用基础科学成果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案例示范。
    • 彭小洪; 伍国正; 吴伟东; 曹稳
    • 摘要: 湘中地区传统民居是在冬季湿冷夏季酷热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类独特的居住形态。以湘中地区娄底市楼下村新旧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走访、问卷调查、实地温湿度测试的方法,对新旧民居室内热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价,发现新建民居的砖混结构热惰性好,冬季保温效果好,但是在夏季不利于室内散热;古建筑的围护结构主要是木板壁,木板壁在夏季白天防热不佳,但是在夜间的散热比砖混结构好,有利于夏季夜间散热,不利于冬季保暖。再结合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方式,从选址与朝向、平面布局、外围护结构及材料、自然通风等方面提出了当地民居更新策略。
    • 龚家俊; 陈萧凤; 卞梦园; 黄志甲
    • 摘要: 为了充分了解夏热冬冷地区地面辐射供暖与散热器供暖的差异性,建立空气源热泵+地面辐射/散热器供暖实验平台,测试室内空气温湿度、围护结构壁面温度、黑球温度等参数,分析两者供暖差异性及形成原因。结果表明:两者差异主要表现在散热器供暖室内空气升温快、热舒适等级为Ⅱ级,地面辐射供暖热舒适等级为Ⅰ级,这是由于地面辐射供暖的蓄热量比散热器供暖大;两者室内平均辐射温度差异不大,但由于热水管与地板间的保温层不可能完全绝热,地面辐射供暖用户的地板与下层房间天花板温差明显高于散热器供暖的房间,地面辐射供暖传热损失大。
    • 代雪梅; 苏华
    • 摘要: 空调系统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建筑能耗也随之提高,在降低能耗的同时还要考虑建筑物的热舒适,这时节能、经济、简单的地道风系统再次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首先对仅采用地道风系统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研究进行总结概括,再对6种结合式地道风系统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进行总结概括。从热舒适的角度对地道风系统进行总结,有利于快速了解这类问题的研究进展。
    • 周智勇; 柳倩莹
    • 摘要: 以昆明理工大学某学生宿舍作为研究对象,对室内热环境进行现场测试和问卷综合分析,根据测试和调查结果选取了有效温度作为衡量指标,基于MTS和PMV-PPD模型分析的方式对研究对象存在的冬季室内热环境较差、温度低、湿度高的问题进行了热舒适评价,旨在为昆明高校宿舍热环境的研究和改善提供参考。
    • 李雪平; 张引
    • 摘要: 采用Climate Consultant气候分析软件,结合黄山市气象数据(CSWD)和建筑室内外温湿度实测数据,进行建筑与气候适应性分析,根据焓湿图得到黄山市建筑室内的舒适程度以及最佳被动策略。利用PMV-PPD对室内环境进行评价,总结传统徽派民居在该气候条件下的舒适性优势及缺陷,并针对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和空气潮湿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为当地新建民居的气候适应性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 李涛; 毛前军; 王登甲; 刘艳峰
    • 摘要: 为满足西北村镇居民冬季室内分时分区热需求,提出了一种炕地组合供暖末端形式,对组合末端4种运行模式下的室内热环境营造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掌握了组合末端不同运行模式下室内热环境昼夜变化特征,对比分析了温度空间不均匀性和辐射不均匀性。结果表明:组合末端单独运行时均无法同时满足昼夜室内舒适温度要求,且温度空间均匀性和辐射均匀性均较差;共同运行时室内热环境营造效果最好,但室内空气温度却高于舒适温度,存在一定的热量浪费;交替运行时能较好地满足昼夜室内舒适温度要求,且热均匀性较好,该运行模式具有显著优势。研究发现了组合末端应用的可行性及适宜运行模式,为西北村镇建筑应用组合末端改善室内热环境提供了依据。
    • 董明珠; 谭建明; 肖彪; 李斌; 赵树男
    • 摘要: 为研究家用热泵空调送风方式对热舒适性的影响,在人工环境实验室内测试了中送风、下送风和分布式送风的环境参数,并对15名受试者的热感觉和热舒适进行了问卷调查.实验结果表明:初始背景温度为0°C时,分布式送风可快速、均匀地提升人体各部位的空气温度,受试者的整体热感觉以及整体热舒适上升最快,受试者的热舒适性可得到显著改善;室内热环境稳定后,分布式送风温度均匀度最小为1.9°C,在送风区域内的受试者各部位感觉较暖,局部热感觉差异最小,且其他位置的受试者都不觉得冷;稳态局部热感觉与整体热舒适的拟合结果表明,足部热感觉对整体热舒适影响显著,下送风与分布式送风垂直温差小于3°C,在送风区域内,可以明显提升人体足部的热感觉,约75%的受试者对热环境表示满意.综合环境参数测试及问卷调查的结果,分布式送风热舒适性的综合效果最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