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安全多方计算

安全多方计算

安全多方计算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3年内共计528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数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9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767636篇;相关期刊124种,包括电子学报、通信学报、信息网络安全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中国密码学会2012年会、第九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2009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年会等;安全多方计算的相关文献由1057位作者贡献,包括李顺东、窦家维、罗永龙等。

安全多方计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69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67636 占比:99.95%

总计:768022篇

安全多方计算—发文趋势图

安全多方计算

-研究学者

  • 李顺东
  • 窦家维
  • 罗永龙
  • 孙立林
  • 黄刘生
  • 罗守山
  • 仲红
  • 谢翔
  • 陈振华
  • 王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钱文君; 沈晴霓; 吴鹏飞; 董春涛; 吴中海
    • 摘要: 批处理、流式计算和机器学习等分布式的大数据计算环境在云上的广泛部署与应用,为云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随之带来的隐私数据泄露事件愈演愈烈.如何在这种云上部署的大数据计算环境下保护数据隐私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对近些年国内外在该领域的最新隐私保护研究成果及进展进行了全面综述.针对上述大数据计算环境下的参与角色及应用场景,结合不同角色的敌手模型,从计算过程涉及的数据输入、计算和输出等三个环节出发,依据计算数据为明文、密文或可信硬件保护条件下可能存在的隐私泄露风险,总结了对应的5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基于数据分离的隐私保护、基于数据干扰的隐私保护、基于安全多方计算的隐私保护、基于硬件增强的隐私保护和基于访问模式隐藏的隐私保护等,从隐私性、可用性和性能等方面对比分析了现有研究工作的优缺点;最后,展望了大数据计算环境下隐私保护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
    • 赵雪玲; 家珠亮; 李顺东
    • 摘要: 安全多方计算是隐私保护的核心技术,也是密码学研究的热点.由于生活中很多问题可转化为对集合的运算,因此集合是安全多方计算研究的重要内容.现有对集合的运算包括保密计算集合的交(并)集、保密计算集合的势、保密判定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保密判定集合包含等.本文主要利用保密替换、加密选择、密码系统的加法同态性研究了三个新问题,分别为集合交(并)集的势与阈值关系的保密判定、元素与集合交(并)集关系的保密判定、集合与集合交(并)集关系的保密判定.首先,在数据范围已知情况下,将数据转化为数组进行计算,在计算过程中不泄露集合的交(并)集,只得到最终结果.同时,利用lifted ElGamal门限密码系统设计出抗合谋的安全协议.最后,利用模拟范例对协议的安全性进行证明.
    • 窦家维; 陈明艳; 成雯
    •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保护数据隐私的条件下进行多方合作计算变得越来越普及,安全多方计算已经成为解决这类保密计算问题的核心技术.向量的保密计算是安全多方计算的重要研究方向,目前有很多研究成果,包括保密计算向量的点积,保密的向量求和等.但关于保密计算向量等分量数的研究成果还很少,且主要研究向量分量在有全集限制下的两方保密计算问题.主要研究多方参与者隐私向量的等分量数以及相关阈值的安全计算问题.首先针对向量设计了分量-矩阵编码方法,结合ElGamal门限加密系统,构造了多方向量等分量数保密计算协议.进一步以向量等分量数保密计算协议为基础,研究设计了多方向量等分量数阈值问题保密计算协议.所有向量分量没有全集的限制.应用模拟范例方法对文中所有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严格证明.效率分析和实验验证表明设计的协议是简单高效的.最后,将所设计的协议应用于解决一些实际安全计算问题.
    • 李书缘; 季与点; 史鼎元; 廖旺冬; 张利鹏; 童咏昕; 许可
    • 摘要: 大数据时代,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具有重要价值.因此,通过数据共享实现大规模数据的分析挖掘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近年来日益严格的隐私安全保护要求使得数据分散异质的多方之间不能任意共享数据,加剧了“数据孤岛”问题.数据联邦能让多数据拥有方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完成联合查询.因此,基于“数据不动计算动”的联邦计算思想实现了一种多方安全的关系型数据联邦系统.该系统适配多种关系型数据库,能够为用户屏蔽底层多数据拥有方的数据异构性.系统基于秘密共享实现了支持多方安全的基础操作多方安全算子库,优化了算子的结果重建过程,提高了其执行效率.在此基础上,系统支持求和、求均值、求最值、等值连接和任意连接等查询操作,并充分利用多方特点减少各数据拥有方之间的数据交互,降低安全开销,从而有效支持高效数据共享.最后,在标准测试数据集TPC-H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说明:与目前的数据联邦系统SMCQL和Conclave相比,该系统能够支持更多的数据拥有方参与,并且在多种查询操作上有更高的执行效率,最快可超越现有系统3.75倍.
    • 王健
    • 摘要: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学习算法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医疗诊断、生物信息学、入侵检测、国土安全等领域。这些应用领域的共同点是,都需要从大量的复杂的数据中抽取模式和预测趋势。在以上这些应用领域中,如何保护敏感数据和个人隐私信息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已有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绝大多数都没有考虑在学习过程中如何保护数据的隐私信息。文中为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提出基于隐私保护的算法,适用于数据被水平分割的情况。在建造神经网络的过程中,需要为训练样本集计算网络权向量。为了保证神经网络学习模型的隐私信息不被泄露,本文提出将权向量分配给所有参与方,使得每个参与方都具有权向量的一部分私有值。在对各层的神经元进行计算时,使用安全多方计算协议,从而保证神经网络权向量的中间值和最终值都是安全的。最后,被建造好的学习模型被所有参与方安全地共享,并且每个参与方可以使用该模型为各自的目标数据预测出相应的输出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执行时间和准确度误差上比传统非隐私保护算法更具优越性。
    • 卫宏儒; 李思月; 郭涌浩
    • 摘要: 针对可验证秘密共享方案设计秘密重建协议,在现实生活中参与者都是理性的条件下,利用惩罚机制并采用扣除押金的方式,对可验证性秘密共享方案验证出的恶意参与方的行为进行约束,并利用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工具,根据智能合约的独立性、不可篡改性,解决了以有研究中很难解决的可信第三方问题,此协议分为本地协议和智能合约两部分,在保证安全性、秘密性的同时也能够通过对智能合约的设计实现公平性。
    • 刘旭红; 孙晨
    • 摘要: 安全多方计算作为密码学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各种密码协议的基础,是国际密码学界的研究热点。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了各种各样的安全多方计算问题,包括保密的信息比较、保密的集合问题和保密的计算几何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而在许多实际应用场景中,安全多方计算问题需要应用有理数进行描述,因此研究有理数域上的安全多方计算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但现有的安全多方计算问题的研究成果大多数局限于整数范围,且研究的数据主要是单维度数据。关于有理数域上多维度数据安全多方计算问题的研究较少且无法推广应用。基于有理数的分数表示形式,设计了新的编码方案(有理数编码方案和有理向量编码方案),可将有理数域上任意维数的数据进行编码,为研究有理数域上其他安全多方计算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以该编码方案和单向哈希函数为基础,分别设计了有理数相等、有理向量相等和集合问题的保密判定协议。所设计的协议仅采用基本算术运算和单向哈希函数进行计算,不需要使用公钥加密算法,使得协议的计算效率较高;且协议对研究问题中的数据范围没有限制,适用范围更广。进一步应用模拟范例严格证明了协议在半诚实模型下的安全性;并通过理论分析和模拟实验验证了协议的高效性和适用性。通过具体实例说明协议具有广泛适用性,可以推广应用于其他有理数域的安全多方计算几何问题。
    • 张帅; 项伟
    • 摘要: 溯源可以辨别产品的真伪也可对流动人员的行动轨迹进行监控,但由于数据存储时的安全问题很容易导致查询到虚假信息.为了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我们提出了基于区块链对溯源数据的多方共享系统.所提出的架构采用星际文件系统与区块链存储相结合的方式处理溯源数据量大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大大缓解数据的存储压力还可以对链上数据施加另一层保护.在安全问题上,采用区块链和安全多方计算协议相结合的方法,处理系统对外非法侵、对内横向渗透和隐私泄露的问题.
    • 李亚伟; 王维琼; 谢琼
    • 摘要: 多候选人的电子投票方案在很多实际选举场景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全隐私性是安全电子投票方案关注的一个重要性质,是指对选民和候选人的隐私保护.本文基于安全多方计算提出了一个多选多的电子投票方案.此方案将选民的投票意见映射为数组的形式,结合ElGamal同态加密系统,在半诚实模型下由选民和候选人通过交互计算输出选举结果,实现了全隐私性且无需第三方计票机构参与.此外,为了避免有争议的选举结果,本方案首次将反对票数考虑.
    • 汪宁; 王涛
    • 摘要: 面向当前公安机关跨云平台协作需求,针对多云平台之间无法进行统一管理、协同联动困难等问题,进行了跨云平台分布式任务架构设计,开展了基于分布式消息队列的跨云平台消息路由、基于DataX的跨云平台多源数据同步传输、基于安全多方计算的跨云平台协同计算等关键技术的研究,设计了跨云平台一体化协同系统,在实战中进行了初步试用应用,并扩展设计了典型应用场景,为各级公安机关在多云平台间进行跨地域、跨层级协同联动提供了有效支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