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SRTM

SRTM

SRTM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173篇,主要集中在测绘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1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0篇;相关期刊110种,包括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地理空间信息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四届海峡两岸GIS发展研讨会暨中国GIS协会第十届年会、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等;SRTM的相关文献由446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勤科、常毅、张宏鸣等。

SRTM—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1 占比:87.28%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1.16%

专利文献>

论文:20 占比:11.56%

总计:173篇

SRTM—发文趋势图

SRTM

-研究学者

  • 杨勤科
  • 常毅
  • 张宏鸣
  • 张泉
  • 朱建军
  • 董良
  • 许伊昆
  • 周璀
  • 孙红光
  • 张凡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苏琳叶
    • 摘要: 为完善沅江流域治理的基础数字地形信息,同时为沅江流域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一定的信息支持,基于沅江流域的SRTM数据,利用ArcGIS软件的水文分析模块和提取分析模块等,提取了沅江流域的河网水系,同时采用网格法和分叉比河长比2种方法,计算了沅江流域的水系分维数,对比分析了网格法和分叉比河长比两种方法,并判断了此流域的发育情况、构造运动程度和侵蚀旋回阶段。研究表明,两种方法计算的沅江流域水系的分形维数分别为1.9327和1.9412,满足分支比河长比计算方式大于网格法计算方式的规律,前者计算工作量大于后者,但可靠度较后者高。从水系分维值可以判断出研究区的流域发育阶段属于老年期,该水系的发育情况较为完善,构造运动强烈,属于侵蚀旋回四级阶段。
    • 赵文; 王澄海; 张强; 岳平; 赵宁; 杜莉丽
    • 摘要: 利用SRTM资料建立天水雷达站周边地物分布,滤除雷达回波中的地物回波和其他杂波。在此基础上基于陇东南6次3类降水过程,进行Z-I关系参数本地化试验,最后比较庆阳西峰新一代天气雷达和天水雷达探测重合范围内的反射率因子。结果表明:SRTM资料可以很好地模拟地物回波的分布;雷达反射率因子相对于降水有一定超前;本地化的Z-I关系参数与其他地区有明显区别,A值偏小而b值偏大;天水新一代天气雷达可能存在系统性的回波强度偏低。
    • 张宏鸣; 常毅; 杨勤科; 张泉; 董良; 许伊昆
    • 摘要: 地形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子,在侵蚀估算模型中常用坡度和坡长(LS)来衡量,在大区域上常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SRTM作为大区域尺度上质量高、易获取的高程数据,在全球土壤侵蚀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现有地形因子提取算法要求高程和栅格单元的单位(通常为m)一致,需对SRTM进行坐标变换才能使用。针对大区域上SRTM坐标转换时间开销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直接基于SRTM提取地形因子的算法(LSA-SRTM)。该算法利用地理坐标系下的经纬度信息计算栅格单元长度及单元坡长,结合最陡坡降策略获得坡度及流向,进而提取汇水面积,根据坡度设置坡度截断点,根据汇水面积阈值设置沟道截断点,经正、反遍历后获得累积坡长,采用CSLE的分段公式计算LS因子。以Himmelblau-Orlandini数学曲面、5个典型样区的1″SRTM作为数据源,将LSA-SRTM、投影坐标系下的LS算法(LSA-DEM)与手工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LSA-SRTM方法与测量值在数学曲面和典型样区,坡长的R^(2)分别为0.8552、0.7788、0.7269、0.7024、0.6909、0.7255,LS因子的R^(2)分别为0.8907、0.8209、0.8213、0.7142、0.7145、0.8212。在运行时间方面,LSA-SRTM方法具有较高的效率。结果表明,LSA-SRTM算法计算精度、效率更高,可为大区域地形因子提取的研究提供支撑。
    • 黄波; 张向阳; 郭莉; 成晓英
    • 摘要: 初级DSM数据是基于SAR数据,参考外部DEM,经过InSAR干涉处理得到的。虽然初级DSM数据质量受SAR数据自身质量和InSAR干涉处理的影响,外部DEM作为一个重要的数据源,其质量情况也会影响初级DSM的精度。为了验证精度越高的外部DEM,得到的初级DSM数据质量是否越好,选取了3种外部DEM进行InSAR干涉处理,并收集了380个控制点对初级DSM进行精度检验,经测试分析得出,外部DEM精度高时,DSM的精度也相对提高。
    • 卢立
    • 摘要: CGCS2000是目前最新的国家大地坐标系,具有高精度、地心、动态、统一等特点,为国家各项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了基础性保障。宜昌城区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不同部门分别于不同时期形成了基于1954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CGCS2000等多种坐标系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不利于数据的共享使用。鉴于此,首先介绍了宜昌城区2000国家大地基准的建设情况;然后确立了不同坐标系之间转换关系,研制了数据坐标转换软件,检核了转换参数的精度;最终建立了符合宜昌城区的最优坐标系转换方案,为宜昌城区不同坐标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整合、统一提供了参数和软件基础。
    • 王友昆; 谢正明; 张君华; 余章蓉
    • 摘要: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建设提出了将全市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设计的理念.传统的基于控制点高程以及基于各县(区)建成区范围建立独立坐标系的方法,并不能全面和准确的反映全市域的投影变形情况.文中利用DEM规则格网便于读取计算的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城市平面坐标系统建立的方法.通过遍历城市不同投影带、投影面进行变形计算,再利用G IS空间分析进行不同方案的分析和统计,最终可视化输出计算结果.该方法便于计算机批量计算,计算结果能够直观的展示,较传统方法更加有效和可靠.
    • 刘强
    • 摘要: 为实现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过程的虚拟仿真,必须基于各类水利工程信息的动态显示,以SRTM数据为基础构建水利工程虚拟仿真模型,并进行水域仿真、三维漫游和信息查询等,结果表明,该虚拟仿真技术可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就具体应用领域而言,对于水利工程联合调度、水利工程运维管理、长距离输水工程管理等均较为适用,并能提升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 姜瑾斐; 公培臻; 王栋; 褚忠信
    • 摘要: 地形起伏度是描述地貌形态、反映地面起伏特征的重要指标.以山东省SRTM数据为基础,利用ArcGIS软件的邻域分析功能和均值变点分析法确定136.89×104 m2为最佳统计单元面积,提取山东省地形起伏度并绘制分级图.结合地形起伏度与海拔,将山东省地形划分为低海拔平原、低海拔丘陵、低海拔台地、小起伏低山和中起伏低山,整体地势较为平缓、起伏较小.
    • 姜瑾斐; 公培臻; 王栋; 褚忠信
    • 摘要: 地形起伏度是描述地貌形态、反映地面起伏特征的重要指标。以山东省SRTM数据为基础,利用ArcGIS软件的邻域分析功能和均值变点分析法确定136.89×10^(4)m^(2)为最佳统计单元面积,提取山东省地形起伏度并绘制分级图。结合地形起伏度与海拔,将山东省地形划分为低海拔平原、低海拔丘陵、低海拔台地、小起伏低山和中起伏低山,整体地势较为平缓、起伏较小。
    • 沈晓燕; 申燕玲; 颜玉倩; 肖宏斌; 权晨
    • 摘要: 基于SRTM 90 m、USGS 30 s地形高程数据及青海气象台站实际海拔高度数据,分析了采用不同高度数据对青海地区2014年夏季气温和降水模拟准确度的影响.采用国家基本观测站的气象观测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台站实际海拔高度,模式地形总体偏高,青海南部和祁连山区海拔较高地区及青海东部地形梯度较大地区尤甚.相对于模式自带的原始地形数据,除青海东部外,其余大部分地区SRTM高程数据给出的模式地形高度增加.采用SRTM高程数据对气温影响较小;模式中引入青海气象台站海拔高程数据对于最高气温的模拟准确率提高显著,青海南部及祁连山区海拔较高地区以及黄南、海南中部地形梯度较大地区模拟和实测数据偏差减少显著,模拟的最低气温改善不如最高气温明显.同时采用SRTM高程数据及引入气象台站实际海拔高度数据对青海海西中部及东部地区降水改进较为明显.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