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外固定支架治疗

外固定支架治疗

外固定支架治疗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41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8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011635篇;相关期刊89种,包括中国保健、中国骨伤、基层医学论坛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六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2009年全国骨与关节损伤新技术研讨会、山东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2018年学术会议暨相关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等;外固定支架治疗的相关文献由326位作者贡献,包括姜秀娟、左方、张战勇等。

外固定支架治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8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11635 占比:99.99%

总计:1011776篇

外固定支架治疗—发文趋势图

外固定支架治疗

-研究学者

  • 姜秀娟
  • 左方
  • 张战勇
  • 李清春
  • 李霞
  • 杨广远
  • 杨文元
  • 胡永东
  • 董文川
  • 赵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仇燕冉
    • 摘要: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共计90例,按入院单双号分为护理组(n=45)和参照组(n=45),参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护理组患者应用快速康复理念,分析对比不同组别下患者的各项指标评分、护理前后Fugl-Meyer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相比于参照组患者均更低,护理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于参照组患者更高(P0.05),经护理后两组相比于护理前Fugl-Meyer评分均明显提高,且护理组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护理满意率为93.33%,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5.56%、护理满意率为75.56%,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具有极佳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 李江涛
    • 摘要: 目的:分析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行外固定支架治疗疗效与可行性.方法:2019年9月-2020年9月,选取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62例,随机分组,A组行外固定支架治疗,B组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A组疗效96.74%与B组疗效80.65%对比,P<0.05;A组恢复时间及创伤严重程度评分均优于B组,P<0.05.结论: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行外固定支架治疗,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有利于创面、骨折愈合.
    • 黄海德; 宋宜鹃
    • 摘要: 目的 研究与分析外固定支架方式以及石膏外固定方式对于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以及创面感染的情况. 方法 从本院2013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内接收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创面感染的几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疼痛情况以及手术基本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60.0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创面感染的几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20.00%),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6.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52.0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疼痛率(8.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40.00%);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外固定支架方法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效果较为显著,降低了患者创面感染的几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促进了患者的恢复,利于患者早期的康复训练,临床价值较高,可以在推广使用.
    • 王健
    • 摘要: 目的 比较锁定加压钢板与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98例,按入院时间及手术方式分为试验组(55例)与对照组(43例).试验组实施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照组实施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情况,以及治疗后6、12个月患者腕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两组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试验组GW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锁定加压钢板与外固定支架治疗应用于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均具有明显效果,但加压钢板治疗短期内疗效更为显著.
    • 金继武
    • 摘要: 目的:分析损伤控制骨科理念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的术后感染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90例做为本次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仅使用Ⅰ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损伤控制骨科理念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发生感染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发生感染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损伤控制骨科理念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能起到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有效降低了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和感染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吴明鲜
    • 摘要: 目的:综合分析创伤骨科中骨折固定的临床方法以及临床效果,并总结各种骨折固定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16例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以及自主选择,分为外固定的A组(n=72);钢板内固定治疗的B组(n=72);和髓内针固定的C组(n=72),分析不同骨折固定手术前后疼痛指数以及临床效果.结果:(1)创伤骨科中的骨折固定方法主要包括外固定支架治疗、钢板内固定治疗、髓内针固定治疗三种,运用内固定方法的患者术后疼痛指数低于外固定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固定方法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在85%以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创伤骨科中的骨折固定,要根据患者伤损状况和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骨折固定方法.
    • 王勇刚
    •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伴软组织损伤的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并整理该院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骨科收治的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伴软组织损伤患者75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进行分组,将经AO单杆外固定支架治疗的37例设为AO组,经负压封闭引流(VSD)+外固定支架治疗的38例设为VSD组.结果 手术时间AO组153.3min,VSD组169.7min.患者均获3~18个月的随访.发生术后感染8例,其中AO组7例,VSD组1例.AO组治愈25例(67.6%),有效7例(18.9%),无效5例(13.5%);VSD组治愈29例(76.3%),有效8例(21.1%),无效1例(2.6%).结论 AO单杆外固定支架治疗与经VSD+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伴软组织损伤,效果均较佳.VSD外固定支架治疗痊愈快,感染率低;AO单杆外固定支架治疗手术时间短;临床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手术方案.
    • 陶妍
    • 摘要: 目的:分析在对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进行外固定支架治疗时,围手术期应用护理干预能够取得的实际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性选取我院在2014年9月~2015年9月间收治的出现了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患者,数量为20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的数量均为100例,同时所有患者均使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对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结果:(1)2组患者均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观察组患者愈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愈合率83%,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2)2组患者均出现了并发症的情况,并发症为螺钉松动、骨折移位、钉道感染以及创口渗血.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5%,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3)2组患者均对于治疗效果较为满意,但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评分8.76±1.0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程度评分4.87±0.76分,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四肢长管状骨骨折行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围手术期,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的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的安全性,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有着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