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城市湖泊

城市湖泊

城市湖泊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317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6篇、会议论文43篇、专利文献56027篇;相关期刊160种,包括武夷学院学报、湖泊科学、生态科学等; 相关会议37种,包括2015中国(国际)水务高峰论坛——2015(第三届)中国水生态大会暨城市景观河湖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论坛、2015第七届全国河湖治理与生态文明发展论坛、2015城市雨洪管理与景观水文国际研讨会等;城市湖泊的相关文献由810位作者贡献,包括崔芳、刘正文、祁士华等。

城市湖泊—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6 占比:0.44%

会议论文>

论文:43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56027 占比:99.49%

总计:56316篇

城市湖泊—发文趋势图

城市湖泊

-研究学者

  • 崔芳
  • 刘正文
  • 祁士华
  • 张修峰
  • 张干
  • 李军
  • 李宽意
  • 胡希军
  • 陈光荣
  • 陈存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佳琦; 赵丽娅; 周宇; 李兆华
    • 摘要: 生物入侵俨然对城市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和损失,为探究环境因子与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生存、生长的耦合关系,以城市湖泊武汉沙湖的喜旱莲子草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和非参数性检验分析喜旱莲子草多度、盖度、高度和重要值与岸线环境的相关性和差异性.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中,水分生态型对喜旱莲子草的高度影响显著,并与多度(r=0.29)和高度(r=0.44)呈正相关.湖岸沉积物对喜旱莲子草盖度具有显著正影响(r=0.32),这表现出喜旱莲子草对水分和营养的需求和适应.人为条件下,生态驳岸对喜旱莲子草的多度(r=-0.32)、盖度(r=-0.40)和重要值(r=-0.31)具有显著负影响,这可能与沿岸群落的稳固性有关;护栏对喜旱莲子草的高度(r=0.35)具有显著正影响,可能由于护栏阻碍了一定的机械防除;人为干扰对喜旱莲子草的高度影响显著,并与高度(r=-0.37)和多度(r=-0.30)呈负相关,表明干扰对植株的地上部分有明显抑制作用.分析表明,微生境中,水分和营养条件的异质性影响了喜旱莲子草的生长,增设驳岸等人为干扰因素对喜旱莲子草具有抑制作用,可为湖泊岸线的整治提供参考信息.
    • 王健; 徐望朋; 马方凯; 朱捷缘; 张事
    • 摘要: 湖泊是全球水文、营养和碳循环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估量的生态服务功能作用。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趋势下,世界范围内的湖泊都经历了剧烈变化。其中,城市湖泊作为城市水文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城市人口激增,为满足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城市湖泊生态环境问题逐步凸显。通过分析中国城市湖泊面临的水污染情势严重、天然水文节律遭受破坏、水生态系统退化、湖泊开发与保护不协调等问题,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提出了构建“以流域统筹为前提、控源截污为核心、水陆修复为基础、活水畅流为辅助、长效修复为提升、智慧建管为保障”的综合技术体系,并提出了建立流域协同管理机制、深入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加强湖泊科学研究等城市湖泊治理的保护策略。期望研究成果能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参考。
    • 史艳萍; 张洁; 毛苇; 严如玉; 胡克龙; 凌铭; 计勇
    • 摘要: 为了解南昌市湖泊重金属污染特征现状,论文以青山湖、象湖及前湖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湖泊水体及沉积物重金属Cr、Ni、Cu、Zn、Cd、Pb水平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地质累积指数与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对湖泊重金属污染水平进行评价,并结合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判别各研究水域重金属污染源。结果表明水域中Cr、Cd与Pb为主要重金属污染元素,前湖面临着最为严重的水体重金属污染。沉积物中Ni、Cu、Zn、Cd、Pb存在不同程度风险,各湖泊中沉积重金属风险程度从大到小均为Cd>Cu>Pb>Ni>Zn。前湖生态风险程度最大,其次是象湖。主成分分析表明湖泊重金属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与废水废气排放。因此为避免进一步污染,应合理规划交通,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提升污水治理水平。
    • 徐兆丰; 袁宇欣; 彭浩; 李岩
    • 摘要: 城市湖泊是城市水资源环境的核心组成部分,可对城市区域微气候产生积极的调节作用,同时能反映当地的文化底蕴特色。在当今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下,城市湖泊比自然湖泊更脆弱且更易发生变化。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城市湖泊遥感提取指数方法,并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实现了该研究区域城市湖泊对象的一次性提取。定量统计表明,湖泊提取的准确率达到了97%以上,验证了提取指数的有效性。
    • 陆文泽; 任仁; 饶骁; 饶清洋; 谢平; 邓绪伟
    • 摘要: 研究不同营养水平城市湖泊底栖动物群落的差异及成因,为丰富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和城市湖泊生态系统恢复提供参考。于2018年12月、2019年3月、6月、9月在太湖流域15个城市湖泊开展了4个季度的调查,结果显示,重度、中度、轻度富营养和中营养水体分别占10.03%、36.89%、42.08%和11.00%。随水体营养下降,透明度显著上升,浊度、总磷和叶绿素a浓度显著下降,大型底栖动物总生物量、蚌类密度和生物量上升,寡毛类密度和生物量下降。在重度富营养水体中,底栖动物总生物量为(9.57±8.29)g/m^(2),显著小于其他类型水体(P<0.01);在轻度富营养和中营养水体中,蚌类密度和生物量显著大于重度和中度富营养水体(P<0.01),寡毛类密度则显著小于重度和中度富营养水体(P<0.01)。Shannon-Wiener、Simpson和Pielou指数随水体营养水平下降,先上升再下降,在轻度富营养水体中最高,分别为1.14±0.04、0.55±0.02、0.68±0.02。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在轻度富营养和中营养湖泊中,水温、总磷和叶绿素a浓度是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的关键环境因子。总磷浓度升高会显著促进软体动物增长(P<0.01),对螺、蚌的路径系数分别高达0.414和0.440。总磷浓度与水温上升都能显著促进多毛类种群增长(P<0.01),抑制水生昆虫种群(P<0.01),路径系数分别为0.376和-0.423。城市湖泊水体中总磷和叶绿素a浓度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有重要影响,控制磷和藻类,有助于城市湖泊底栖动物群落恢复和水生态系统修复。
    • 周汉娥; 胡胜华; 冯智; 刘国芳; 吴中奎; 胡杨蕊; 孙紫童; 雷康
    • 摘要: 沉水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修复沉水植物群落是恢复湖泊生态系统重要环节。以武汉市东湖水生态修复工程为例,结合东湖环境现状,确定了沉水植物修复区、各子湖修复物种以及沉水植物配置方案:沉水植物种植技术采取原位生态修复技术,依照“选定区域—清除杂物,生态驱鱼—种植”的工序施工。工程实施后,沉水植物长势较好,水生植物覆盖度可达70%以上,透明度可达120 cm以上,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 陈昱潼; 肖厅厅; 张亚; 李楠
    • 摘要: 城市湖泊特别是新建湖泊受地形低洼影响,其水质安全受外界干扰较大,因此计算生态需水量进行适当的生态补水是保证河湖生态环境和水质的重要措施。儒乐湖是典型的中部平原区新建湖泊,为保障儒乐湖“最清、最绿、最酷”的城市湖泊公园目标,运用换水周期法计算生态需水量并提出水质保障需要的换水周期要求。
    • 黄春桃; 何汝基; 卢集富
    • 摘要: 基于2017—2021年广州市海珠湖的氮(TN)、磷(TP)浓度监测历史数据,研究海珠湖的氮、磷浓度变化特征,为城市湖泊富营养化预防与管理提供相关数据支持。结果表明:2017—2021年TN浓度年均值均达不到Ⅴ类评价标准。2017—2021年TP浓度年均值呈现逐年降低的现象。2017年TP浓度年均值达到Ⅴ类评价标准,2021年TP浓度年均值达到Ⅲ类评价标准,2018—2020年TP浓度年均值均达到Ⅳ类评价标准。2017—2020年每一季度的TN季度浓度值均达不到Ⅴ类评价标准。2017—2020年TN第一季度浓度值均为一年四季中最高,第四季度浓度值均为一年四季中最低。原因可能是海珠湖与周边六条河涌相通,且广州市在4-9月为丰水期有关。2017年和2021年TP季度浓度均是先降低后升高。2018年TP季度浓度值是逐步降低,2019年TP季度浓度值是逐步升高。
    • 王先锋; 席慕凡; 黎世荇; 赵林春; 杜翠红
    • 摘要: 以郑州滨河国际新城水系综合治理项目为例,在湖体内构建相对完善的水生态系统为主的生态恢复措施,结合河湖水系贯通、水质提升、生态修复等工程方法,利用现状条件,将蝶湖及蝶湖东部区域改造成生态湿地,良好提升了湖体水质,并能长期维持在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达到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要求,为城市小湖泊综合治理提供借鉴。
    • 张俊; 董文逊; 张艳军; 周小国; 陈秀篁; 罗兰
    • 摘要: 城市湖泊是重要的地表水资源,对于调节径流、维持生态环境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建设引水工程,“引清冲污”,改善水体水动力和水质条件,可以有效缓解城市湖泊的污染问题。以九江市水质污染较严重的城市内湖——八里湖为研究对象,针对城市湖泊的水污染问题,通过实地水质检测等方式,探明了八里湖的水质现状和主要的污染来源;建立了基于DEM的八里湖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并对参数进行了率定和验证;最后基于该模型分析了引水工程的改善效果,并使用成本和效益评估方法确定了八里湖最佳引水流量。结果表明,八里湖最佳引水流量为70 m^(3)/s,对应的工况为工况4(新开河引水50 m^(3)/s,赛城湖引水20 m^(3)/s),运行8天时的净效益为58.98万元/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