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土质边坡

土质边坡

土质边坡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753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35篇、会议论文56篇、专利文献27009篇;相关期刊240种,包括地球、工程地质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52种,包括第四届全国工程风险与保险研究学术研讨会、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2015年全国绿色公路发展论坛等;土质边坡的相关文献由1997位作者贡献,包括孙志杰、董立山、赵建斌等。

土质边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35 占比:1.58%

会议论文>

论文:56 占比:0.20%

专利文献>

论文:27009 占比:98.21%

总计:27500篇

土质边坡—发文趋势图

土质边坡

-研究学者

  • 孙志杰
  • 董立山
  • 赵建斌
  • 张军
  • 王军
  • 隋来才
  • 刘杰
  • 张小艳
  • 张晓超
  • 张江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牟丹
    • 摘要: 从影响土钉支护结构支护效果的敏感因素出发,通过某一路堑边坡截面,应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路堑边坡模型,研究土钉布设位置、直径、间距对边坡土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布设位置的不同,土钉拉应力的最大值在土钉布设于中部时取得,安全系数在下部加钉时最大;随着土钉布设间距的增加,土钉所受拉应力的增长趋势呈抛物线形,安全系数的增长趋势呈线性;土钉所受拉应力随着其直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安全系数在土钉直径为100 mm时达到最大。从安全系数的增长速率以及数值大小分析出,边坡土体安全系数对加钉部位最为敏感,对间距的敏感性次之,对土钉直径的敏感性最低,甚至基本不受影响。
    • 王宇豪
    • 摘要: 传统边坡稳定性分析主要采用确定性计算方法,这些方法都是建立在各类物理力学参数为定值的基础上。然而受地质条件、气象、水文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参数均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为了提高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准确性,有必要引入可靠度分析方法来考虑物理力学参数的不确定性。本文针对FLAC强度折减法计算边坡稳定性系数时计算量大、耗时长的问题,编写MATLAB与FLAC的接口程序,运用FLAC内置命令流“bracket 0.99,1.01”缩短稳定性系数计算时间。同时引入支持向量机方法构建边坡稳定性状态的二分类代理模型,结合蒙特卡罗模拟快速计算边坡的失稳概率。最后结合单层土质边坡算例,并和直接蒙特卡罗模拟进行对比,论证本方法的高效性及准确性。
    • 张太雄; 刘斌; 石旭东
    • 摘要: 文章通过有限元软件对某边坡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土质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应力、位移等随开挖深度的变化,并比较在不同的开挖方式下,边坡位移的变化差异。以此分析边坡在开挖过程中的变形规律,为边坡的开挖设计和施工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 李永新; 杨杰; 张友军
    • 摘要: 为治理土质边坡重建工程,综合考虑边坡治理的主要目标、场地地质与岩土特征及水文地质环境等因素,采用了生态挡土墙。该生态挡土墙建成以来,顺利地经历了“山竹”台风等极端天气的考验。
    • 王军; 刘勇; 李小伟
    • 摘要: 结合统一强度理论根据数值法推导了土质边坡统一极限坡面曲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统一极限坡面曲线与原坡面线间的位置关系定义土质边坡稳定性系数的新方法。对于均质土坡,利用极限坡面曲线法可以快速且精确的得到其统一极限坡面曲线和边坡安全系数。应用统一极限坡面曲线法对均质土坡算例进行稳定性系数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已被验证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吻合,表明本文方法计算结果是可靠的。此外,对多个均质土坡样本安全状态进行了判断,研究表明统一极限坡面曲线法计算得到的结果和已被验证的其它方法的计算结果吻合度较高,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准确地判断均质土坡边坡所处的状态,而且吻合率优于其他方法,显示出统一极限坡面曲线法在判断边坡稳定状态方面的优势。同时分析了中间主应力对边坡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主应力对边坡稳定有较大影响。
    • 刘博; 敬静
    • 摘要: 复杂涉水土质边坡设计过程中关于有效应力法、总应力法的选用一直存在争议,不同土体强度指标适用条件也具有很强的经验性,这很容易造成工程设计过程中因为理解不充分导致设计过于保守或冒进,严重情况下可能酿成工程事故。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总应力法与有效应力法的基本计算思路,并介绍了土体强度指标的选取,最终提出了对含地下水边坡计算模型的改进。
    • 杜金
    • 摘要: 以2018年某易地扶贫搬迁顶效步马松林居住区附属设施工程为例,针对土质边坡岩土工程勘察及稳定性评价进行探索,岩土工程的勘探以及稳定性评价工作是边坡工程当中无法缺少的环节,通过这一工作的展开能够为后续针对边坡的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 郑海君; 王运生; 谭文俊; 蔡国军
    • 摘要: 土质边坡渐近滑动失稳为典型破坏模式之一,即后缘临界拉裂和圆弧滑动。该文从线弹性断裂力学应力强度因子出发,考虑裂隙水对张拉裂隙面的作用,获得张拉裂隙扩展的临界深度,即h=f^(-1)(γ,c,Φ,h_(w),γ_(w),K_(c))。运用离散元颗粒流(PFC2D)方法对后缘张拉裂隙具有临界深度的土质边坡细观破坏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土质边坡滑移过程具有阶段性,表现为先圆弧滑动面形成,再失稳滑移;在细观上,整个边坡裂纹扩展以张拉裂纹为主,展现出从下往上的特征;边坡位移演化与微裂纹扩展不具有同一性,从坡脚至坡顶,坡表至坡内,位移呈现出递减趋势。该研究可揭示后缘张拉裂隙临界深度值,以及土质边坡圆弧滑动细观破坏机制。
    • 郝晓敏; 李泽莹; 赵燕兵
    • 摘要: 目前边坡稳定性分析以小变形有限元研究为主,且边坡失稳判据的选取存在争议。基于大变形有限元分析技术耦合的欧拉-拉格朗日CEL法,研究土质边坡的稳定性。考察了网格尺寸、计算时长和初始地应力对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探讨了能量突变法判据和塑性区贯通判据在CEL法中的适用性;通过与已有的数值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CEL模型的可靠性。通过对不同判据间的对比分析,建议CEL法采用能量突变法判据;针对塑性区贯通判据,提出了临界累计塑性应变P_(c)的概念,量化了塑性区贯通判据求得的边坡稳定性系数;基于参数考察获得的113个算例的计算结果,拟合得到了用于计算土质边坡稳定性系数的经验公式,并验证了经验公式的有效性。
    • 张石; 郑东健; 武鑫
    • 摘要: 为研究不同降雨类型下雨强峰值位置和出现次数对边坡渗流及稳定性的影响,以粉土边坡为例,采用Geo-studio对6种不同雨型下边坡土体体积含水率、孔压及湿润锋入渗深度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探讨雨强峰值位置和出现次数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雨强峰值出现越早或出现次数越少,湿润锋入渗深度越深;雨强峰值出现越早或出现次数越多,边坡稳定性越差;前峰雨是所有雨型中最危险的雨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