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唾液腺

唾液腺

唾液腺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655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口腔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72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12904篇;相关期刊351种,包括昆虫学报、生物学通报、祝您健康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中国动物学会北方七省市区动物学学术研讨会、中国糖尿病防治康复高峰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岐黄论坛——风湿病中医药防治分论坛暨第十八届风湿病学术大会等;唾液腺的相关文献由1457位作者贡献,包括俞光岩、王继春、刘敬泽等。

唾液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72 占比:4.24%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15%

专利文献>

论文:12904 占比:95.61%

总计:13496篇

唾液腺—发文趋势图

唾液腺

-研究学者

  • 俞光岩
  • 王继春
  • 刘敬泽
  • 刘英杰
  • 周勇志
  • 周金林
  • 吴珍芳
  • 李紫聪
  • 张献伟
  • 曹雅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唐建宏; 张霓霓; 黄桂林; 郎家婵; 崔田宁; 骆勤亮
    • 摘要: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替代疗法一直被认为是治疗纤维化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安全性受到质疑,而外泌体是间充质干细胞的旁分泌产物,与间充质干细胞的疗效相似,且作为一种无细胞治疗方法,目前已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目的:将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在肺、肝、心脏、肾纤维化修复中的作用进行总结,对外泌体用于修复放射性唾液腺纤维化进行展望.方法:在PubMed数据库中以"exosomes,mesenchymal stem cells,tissue fibrosis,radiation salivary glands,repair"为关键词进行相关文献检索,在CNKI数据库中以"外泌体,间充质干细胞,组织纤维化,放射性唾液腺,修复"为关键词进行检索,通过快速浏览文章题目及摘要进行筛选,排除与主题关系不密切的文章,最终筛选出46篇文献进行精读并撰写.结果 与结论:外泌体主要由脂质、蛋白质、核酸等构成,具有细胞通讯、抗细胞凋亡、抗炎、抗纤维化等作用,其提取方法多样,各具优劣势.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在修复肺、肝、心脏、肾纤维化损伤疾病中起到重要作用,但运用于修复放射性唾液腺损伤引起的组织纤维化研究较少,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
    • 刘心婷; 耿研; 王丽昀; 周新尧
    • 摘要: 干燥综合征(sjögren syndrome,SS)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伴随B淋巴细胞异常增殖、组织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常常破坏患者泪腺、唾液腺结构,并形成唾液腺囊肿。唾液腺囊肿的形成与干燥综合征炎性反应有关,病理结果显示,在唾液腺囊肿周围,有持续性及局灶性单核细胞浸润,并在导管周围聚集,导致唾液腺实质腺泡细胞破坏,导管被炎性物质阻塞形成导管扩张。干燥综合征患者中唾液腺囊肿可能为发展为B细胞淋巴瘤(或MALT淋巴瘤)的危险因素。
    • 孙瑜嬬; 孙理军; 王梓安; 史鹏云
    • 摘要: 目的:基于“肾-唾、脾-涎”理论,考察肾虚质、脾虚质大鼠唾液腺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猫吓鼠”造模法制备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复合型肾虚质模型,采用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法制备脾虚质模型,正常孕鼠所产仔鼠为平和质组。模型建立完成后,比较各组仔鼠的体质量;收集唾液,检测各组仔鼠唾液pH值;ELISA法检测唾液腺中TNF-α、IFN-γ、IL-10的含量。结果:与平和质组比较,肾虚质组仔鼠第8周体质量显著降低(P<0.01),脾虚质组仔鼠第6、8周体质量均显著降低(P<0.01);肾虚质组、脾虚质组仔鼠唾液pH值显著升高(P<0.01),唾液腺中IFN-γ、IL-10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脾虚质组仔鼠唾液腺中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肾虚质组比较,脾虚质组第6、8周时仔鼠体质量均显著降低(P<0.01),但唾液pH值及唾液腺中TNF-α、IFN-γ、IL-10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肾虚质、脾虚质组大鼠免疫稳态失衡,但二者组间差异不明显,提示唾液为脾肾共同所主。
    • 古炎发; 安梦林; 邓潮蓬; 樊孝廉; 宋志恒; 彭新葵
    • 摘要: 目的观察糊状体维生素C舌下含服的酸刺激方法在疑似干燥综合征(SS)患者唾液腺^(99)Tc^(m)O4^(-)核素动态显像中应用效果。方法18例疑似SS的患者,分别接受2次唾液腺^(99)Tc^(m)O4^(-)核素动态显像检查,隔日进行。第1次唾液腺^(99)Tc^(m)O4^(-)核素动态显像检查,连续采集唾液腺动态图像28 min,采集图像过程中的第20分钟时舌下含服500 mg糊状体维生素C(观察组)。第2次操作同前,第20分钟时500 mg维生素C片舌下含服(对照组)。收集两组唾液腺^(99)Tc^(m)O4^(-)核素动态图像,观察两组酸刺激前唾液腺^(99)Tc^(m)O4^(-)摄取、酸刺激后唾液腺^(99)Tc^(m)O4^(-)排泌情况,测算两组酸刺激前唾液腺腺体摄取指数(UI)、酸刺激后腺体排泌率(EF),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唾液腺^(99)Tc^(m)O4^(-)核素动态显像中用糊状体维生素C、维生素C片舌下含服诊断SS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Spearman分析显像结果与临床诊断的相关性。结果酸刺激前两组腮腺及颌下腺^(99)Tc^(m)O4^(-)摄取情况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酸刺激后观察组腮腺及颌下腺总排泌率高、腮腺有排泌率高、腮腺无排泌率高(P均<0.01)。观察组、对照组腮腺EF分别为49.71%±21.70%、26.78%±34.25%(P<0.01)。18例疑似患者最终临床确诊SS 11例、非SS 7例。观察组唾液腺功能受损、正常的患者分别为10、1例,对照组分别为9、2例。与舌下含服维生素C片比较,唾液腺^(99)Tc^(m)O4^(-)核素动态显像中用糊状体维生素C舌下含服联合诊断SS的特异度准确度均较高(P均<0.05)。结论与舌下含服维生素C片比较,糊状体维生素C舌下含服获得的唾液腺^(99)Tc^(m)O4^(-)核素动态显像图像的腮腺及颌下腺腺体排泌水平高。唾液腺^(99)Tc^(m)O4^(-)核素动态显像中用糊状体维生素C舌下含服诊断SS的准确度、特异度均较高。
    • 黄桂林
    • 摘要: 头颈部肿瘤患者行放射治疗导致的唾液腺组织放射性功能损伤,是常见的并发症,并对患者造成终身影响。干细胞治疗在修复放射性唾液腺功能损伤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该方法能使患者口干症得到部分缓解。目前干细胞治疗的研究大多使用的是免疫原性较低的同种异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然而,干细胞治疗也存在如干细胞来源不足、干细胞与靶器官融合并能否在体内长期存活、分化成功能细胞等问题。研究表明,MSCs在体内主要是通过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或外泌体来调节宿主细胞(包括放射损伤组织中休眠的干细胞)的,以减轻炎症反应等达到组织再生的目的。因此,EVs或外泌体对放射性组织损伤进行无细胞治疗的概念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无细胞治疗不受外泌体剂量的限制,还具有安全、到达组织器官容易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比如MSCs外泌体的内容物并非恒定等。本文综述了干细胞治疗、无细胞治疗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对这些治疗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 武飞; 安军; 王士雨; 范珍; 刘冲
    • 摘要: 目的观察加味生脉饮辅助维生素C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清甲治疗时对唾液腺的保护作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甲状腺切除术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服碘后口服醋酸泼尼松,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碘后联合加味生脉饮辅助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生命质量评分、唾液腺功能指标(UR30、EP、ER、EF、MAR、MSR)、涎腺炎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生命质量积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腮腺MAR、MSR的P值分别为0.042、0.038,颌下腺的MAR、MSR的P值分别为0.041、0.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左右腮腺、左右颌下腺的UR30、EF、EP服碘治疗后急剧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对照组、观察组1年期慢性涎腺炎发生率分别为27.91%、1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生脉饮可在DTC患者术后采用服碘进行清甲治疗时保护唾液腺
    • 史军
    • 摘要: “植物有话说”又到了菠萝上市的季节,或大或小、或绿或黄的菠萝香气四溢,光是看到就足以引爆我们的唾液腺。可是,很多菠萝爱好者犯了难:不吃吧,嘴巴会馋;吃吧,嘴巴会肿。菠萝为什么会引起过敏呢?菠萝泡盐水后会减轻过敏反应吗?还有一种说法是:吃菠萝会过敏,而吃凤梨就不会过敏。这是真的吗?
    • 朱艳娟; 殷焱芳; 王震; 陈红印; 刘晨曦
    • 摘要: 捕食性昆虫的蛋白酶在其消化和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探讨蠋蝽Arma chinensis Fallou环境适应性的消化生理机制,明确蠋蝽在不同季节田间释放的最佳时期,本研究设置15°C、20°C、26°C、30°C和35°C五个饲养温度梯度对蠋蝽成虫的主要消化酶活性进行测定对比。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用酶标仪测定吸光度,依据标准曲线公式计算出蠋蝽唾液腺和中肠胰蛋白酶活性浓度,同时通过使用立体显微镜对蠋蝽分泌消化酶的唾液腺和消化道两个部位及口器的形态结构进行初步观察。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蠋蝽体内胰蛋白酶活性均不相同,并且唾液腺的酶活性均高于中肠的酶活性,胰蛋白酶活性整体上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6°C时唾液腺和中肠中消化酶的活性差异显著,且两部位的酶活性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413.9IU/L、1029.2IU/L。形态结构观察表明蠋蝽口器的喙由4个关节组成,蠋蝽唾液腺主要包括一对主唾腺和主唾腺管、一对副唾腺和副唾腺管,整体呈透明状。
    • 马文晶; 刘迪; 陈杨萍; 李芳巍
    • 摘要: 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TC)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占所有甲状腺癌的95%以上。^(131)I治疗是DTC患者术后治疗的重要环节,在^(131)I治疗时,唾液腺可摄取少量^(131)I从而引起唾液腺功能受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甲状腺癌^(131)I治疗后引起的唾液腺辐射损伤应给予足够重视。本文将对继发于^(131)I治疗的唾液腺损伤的预防进行综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