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吸波

吸波

吸波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6155篇,主要集中在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业、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7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52136篇;相关期刊107种,包括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材料导报、材料工程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对抗分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等;吸波的相关文献由8905位作者贡献,包括不公告发明人、刘若鹏、赵治亚等。

吸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7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52136 占比:99.88%

总计:152316篇

吸波—发文趋势图

吸波

-研究学者

  • 不公告发明人
  • 刘若鹏
  • 赵治亚
  • 邓龙江
  • 章海锋
  • 刘伟
  • 谢建良
  • 寇超锋
  • 刘海韬
  • 周佩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袁方; 毛瑞棋; 高冕; 郑月军; 陈强; 付云起
    • 摘要: 更宽的工作频带和更低的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一直是低可探测领域研究的热点,然而这两者往往难以兼顾.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幅相同调的吸波-对消RCS减缩超表面,通过在宽带范围内同时设计两个单元的反射相位和反射幅度,使目标RCS在空间域和能量域分别获得10 d B以上减缩,从而通过叠加获得20 d B以上的宽带RCS减缩.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两种极化下,幅相同调的吸波-对消RCS减缩超表面可以在6.10—12.15 GHz频带范围内获得20 d B以上的RCS减缩效果,同时10 d B减缩带宽为4.3—14.2 GHz.所设计的超表面具有减缩幅度大、减缩频带宽、质量轻、单层结构、极化稳定性好、柔性易共形等优点,有望为低可探测材料研制以及低可探测装备性能提升提供新的技术途径.
    • 张家乐; 师远清; 王雷; 杜臻; 朱建锋
    • 摘要: 石墨烯@磁性金属复合材料兼具介电损耗和磁损耗,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吸波材料,但其基体添加量较高,电磁波吸收效率较低,阻碍了其进一步应用.本文以2-甲基咪唑为有机配体,Co^(2+)为金属离子,氧化石墨作为基体,采用原位复合结合热解工艺,制备了Co/碳@石墨烯三明治结构,通过热解温度进行的调控,实现了其微观结构及吸波性能的调控.采用SEM、TEM、XRD、Raman及XPS对三明治结构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其电磁参数进行了测试,并计算了吸波性能.结果表明,热解温度对其吸波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当热解温度为900°C时,所制备的Co/碳@石墨烯三明治结构具有较为优异的吸波性能,其在石蜡中的添加量仅为10 wt%,匹配厚度为2.52 mm时,最大反射损耗(RL)为-23.1 dB,最大有效吸收频带宽度为4.9 GHz(8.9~13.8 GHz).本研究为高效石墨烯基吸波材料的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有利于推动其进一步应用.
    • 何广春
    • 摘要: 电磁屏蔽行业有一种特殊的屏蔽屋叫暗室,它是区别于普通电磁屏蔽机房专注于电磁测试和检验的机房。暗室有特殊的用途,因此,对暗室的设计、施工质量和施工工艺就有了特殊的要求,包括暗室内壁材料的选取、壳体焊接和计算成本。
    • 贺云; 刘佩; 王克浩
    • 摘要: 针对微波信号多频段宽带吸收与屏蔽的应用需求,在无源超表面基础上,对吸波频带和幅值动态可调的智能超表面进行了简要介绍。采用HFSS电磁仿真软件对智能超表面的动态可调性能进行了仿真,并分析了其动态调控机理及吸波特性,揭示了可变电阻调控对超表面吸波性能的作用规律,提出了基于有源微波器件PIN二极管加载的智能超表面设计方案。通过实物样品制备及测试,验证了智能超表面在4~10 GHz频段范围内的动态可调特性,论证了智能超表面设计思路的可行性。
    • 陈云鹏; 段本方; 程宗辉; 李萌; 王景坡; 刘畅
    • 摘要: 为了在低频段实现薄层高效微波吸收,首先通过机械球磨技术制备了具有易面各向异性的羰基铁粉;其次通过表面改性在羰基铁粉表面沉积了一层纳米SiO_(2);并通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强计、X射线衍射仪以及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其进行测试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易面各向异性羰基铁@SiO_(2)/聚氨酯复合材料不仅在垂直入射条件下具有优异的吸波性能,同时在斜入射条件下也具有优异的吸波性能;在垂直入射条件下,其反射损耗峰在S波段达到了−43 dB,意味着99.99%的电磁波被高效吸收;在入射角度为60°、厚度为1.5 mm时,在5~15 GHz范围内均能获得有效吸波,真正实现了薄层、宽带、宽角度高效吸收,对于解决先进武器装备急需的高效雷达吸波涂层展现了强大的应用潜力。
    • 刘娜; 解帅; 张建均; 冀志江
    • 摘要: 以纳米炭黑为电磁损耗材料对木质基板进行表面电磁改性,以此为基础设计并制备连续渐变阻抗结构吸波胶合板,研究了电磁改性对木质基板微观形貌以及阻抗的影响,测试了胶合板吸波性能及其他理化性能。结果表明:纳米炭黑在木质基板表面形成均匀、连续、光滑的电磁改性涂层;胶合板对1.8~5GHz电磁波反射率小于-7dB,胶合板层数增加,反射吸收峰向低频方向移动,增加吸收层层数可拓宽吸波频段;胶合板厚度一定时,减少吸收层层数或增加匹配层层数,反射吸收峰强度减弱;胶合强度、静曲强度等其他理化性能均满足标准要求。开发的吸波胶合板在电磁辐射防护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陆远东; 郭建华; 蒋兴华
    • 摘要: 核壳吸波填料因其具有特殊的多层结构和优异的吸波性能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对核壳吸波填料的制备方法、多层结构、核壳形状以及核壳吸波填料/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进行综述,并对核壳吸波填料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 章玲; 王雪; 李家强; 罗楚养; 张威; 张礼颖
    • 摘要: 以4,4′-二氨基二苯醚(ODA)、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为单体,酸化碳纳米纤维(a-CNF)为增强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方式成型,运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PI复合气凝胶。对复合气凝胶的形貌、隔热、吸波以及压缩性能等进行表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CNF含量的增加,PI复合气凝胶的收缩率从45.52%降至35.32%,密度也随之从0.084 g/cm^(3)降至0.069 g/cm^(3),气凝胶孔洞分布呈增大增宽趋势。a-CNF的引入有效抑制了PI复合气凝胶的收缩率,热导率降低;整个体系的导电损耗增加,同时由于气凝胶的多孔结构提供了较好的阻抗匹配,使得PI复合气凝胶的反射损耗(RL)在8.3 GHz达到-9.7 dB。加入质量分数为15%的CNF/PI复合气凝胶压缩强度和压缩模量分别是纯PI气凝胶的近1.5倍和2倍。
    • 王喆; 王月祥; 张存瑞; 李静; 张小刚; 米玉洁
    • 摘要: 采用CST Microwave Studio电磁仿真软件对干涉型吸波材料、损耗型吸波材料及干涉/损耗型双层吸波材料的反射率进行仿真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干涉型吸波材料最大吸收频率点即干涉频率随着材料厚度的增加向低频移动,最大吸收率由材料的厚度决定;损耗型吸波材料最大吸收频率点随着材料厚度的增加向低频移动,最大吸收率由材料的电磁参数决定;干涉/损耗型双层吸波材料可有效地结合两种吸波材料的优势,实现拓宽吸收频段,增大最佳反射率。制备干涉/损耗型双层橡胶基平板吸波材料,并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不仅有效地拓宽了平板材料的吸收带宽(−10 dB),有效带宽为9 GHz,而且干涉频率附近实现了较强吸收峰(−47.8 dB),是一种“宽频、高效”的吸波材料设计方法。
    • 石晓飞; 侯焕然; 金扬利; 黄友奇; 王衍行; 祖成奎
    • 摘要: 雷达波测防与抗电磁干扰在军事和社会生活中需求迫切,基于透明应用的屏蔽隐身与光学透明兼容技术成为该需求牵引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本文概述了近年来透明电磁波屏蔽隐身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铟锡氧化物(ITO)及其复合材料、金属网栅、超材料、水基材料等新型透明吸波材料的结构,分析了材料的优势特点及不足,并对这几种材料在透明屏蔽隐身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