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叶锈病

叶锈病

叶锈病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330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农作物、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1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434篇;相关期刊131种,包括植物保护学报、植物保护、种业导刊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4年全国农林植(作)物高产、高抗育种技术与高效栽培技术交流会暨植物高产高抗潜力挖掘学术研讨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2年学术年会、第26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流会等;叶锈病的相关文献由67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大群、李在峰、杨文香等。

叶锈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1 占比:38.06%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98%

专利文献>

论文:434 占比:60.96%

总计:712篇

叶锈病—发文趋势图

叶锈病

-研究学者

  • 刘大群
  • 李在峰
  • 杨文香
  • 李星
  • 王海燕
  • 陈万权
  • 王焕如
  • 向平
  • 张培培
  • 张汀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3种锈病(秆锈病、叶锈病和条锈病)中发生面积最广,对小麦生产最具毁灭性的气传叶部病害,引起植株叶片早衰,灌浆不良,籽粒秕瘦,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条锈病在全世界分布广泛,发生普遍,为害严重;在我国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云南等小麦产区均有发生,主要在西北、西南、黄淮等地的冬麦区流行危害,以及西北春麦区发生严重,一般流行年份可减产20%~30%,严重时可造成小麦绝收。
    • 王炜星; 张梦宇; 董瑞; 张培培; 张佳瑶; 李在峰; 刘大群
    • 摘要: 为给防治中国小麦叶锈病和培育抗叶锈病小麦品种奠定基础,本研究以36个携带已知抗病基因的载体品种和71个河南主栽小麦品种为材料,在苗期接种16个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进行基因推导,并利用系谱分析和分子标记检测对推导结果进行验证,于2014-2015年度在河北保定小麦试验田及2014-2015和2015-2016两年度在河南周口黄泛区农场进行田间成株期抗叶锈性鉴定。结果发现,71个河南小麦品种中,36个品种在苗期共鉴定出7个抗叶锈病基因(Lr1、Lr2b、Lr10、Lr26、Lr17、Lr34和Lr39),其中27个品种含有Lr26,4个品种含有Lr39,2个品种含有Lr10,含有Lr1和Lr17的品种各有8个,含有Lr2b和Lr34的品种各有1个。成株期抗叶锈性鉴定结果表明,仅有7个品种具有成株期慢锈性,可能含有成株期抗性基因,可进一步用于培育抗叶锈病品种和抗叶锈病基因的合理布局。
    • 谷莉莉; 徐东祥; 王永青
    • 摘要: 小麦锈病是一类由锈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包括叶锈病、条锈病和秆锈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造成了粮食产量的巨大损失,是小麦生产中突出的问题之一。叶锈病病原菌为隐匿柄锈菌小麦专化型,一般发生在叶片上,有时也为害叶鞘,很少为害茎秆或穗部,主要流行在长江中下游及云、贵、川部分地区。秆锈病病原菌为禾柄锈菌小麦专化型,主要为害叶鞘、茎秆及叶片基部,严重时在麦穗的颖片和芒上也有发生,主要发生在东北、内蒙古等地的春麦区,华东沿海,长江、淮河流域,在南方各省冬麦区也有发生。
    • 李维
    • 摘要: 一、川糯麦14561.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188天,比对照品种“川麦42”熟期晚2天,幼苗半直立,叶片略宽,叶色黄绿,分蘖力较强。株高75厘米,株型较松散,抗倒性较好,整齐度好,穗层整齐,熟相好。穗长方形,长芒,红粒,籽粒半硬质,饱满度高。每667平方米(1亩)穗数27.2万穗,穗粒数45.5粒,千粒重38.4克。抗病性鉴定:高感赤霉病、叶锈病,中抗白粉病、条锈病。
    • 赵佳佳; 刘鑫; 王超; 杨武德
    • 摘要: 叶锈病是小麦生产上常见的病害之一,寻找新的抗病资源、培育持久抗病品种是提高小麦抗病性的基础。为选育小麦抗叶锈病新种质,利用远缘杂交技术,从八倍体小黑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回交后代中获得小麦-黑麦新种质H445,并对H445进行成株期叶锈病鉴定、田间农艺性状考察以及细胞学特性和主要品质性状分析。结果表明,H445的染色体组成为42条,含有12条黑麦染色体和30条小麦染色体;H445的穗、叶均未受到叶锈菌侵染,表现为免疫;与普通小麦L311相比,H445的株高、分蘖数和千粒质量分别显著增加9.45%、45.20%和24.98%,蛋白质含量也表现出显著增加现象,但沉降值、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拉伸面积等品质性状的变化不明显。因此,小麦-黑麦新种质H445可为培育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提供重要的中间材料。
    • 李广泽; 钱爱林; 杜宇; 姚卫东
    • 摘要: 为实现农药减量增效,进行了"激健+农药"减量防治小麦白粉病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63%激健农药减量增效助剂可减少农药用量30%,在同等条件下,48%氰烯·戊唑醇35 g+63%激健15 mL对小麦白粉病、叶锈病都具有较好防治效果,对小麦生长安全。
    • 王志麟
    • 摘要: 青海云杉主要生长在青海和甘肃等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青海云杉树冠浓郁,树体高大挺拔,并且能够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此外,青海云杉还具有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因其韧性强和材质广泛用于建筑家具和器具等行业,社会经济价值比较高。但是青海云杉在生长的过程中也会受到一些病害的侵袭,直接影响青海云杉的健康生长,其中就包括叶锈病和立枯病。为此,应该在充分了解青海云杉生长习性和发病原因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叶锈病和立枯病的措施,保证青海云杉的健康生长,发挥其应有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 张蕊; 李博; 李旭; 尚文静; 韩迎春; 程琨; 刘娜; 郑文明
    • 摘要: 为挖掘TaSPX3基因在小麦抗叶锈病中的作用,本研究以前期对叶锈菌感染的小麦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的TaSPX3基因受到叶锈菌侵染诱导表达为依据,利用BSMV-VIGS系统沉默中国春和郑麦9023中的TaSPX3基因,利用qRT-PCR技术进一步分析小麦抗病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发现TaSPX3基因沉默后,小麦叶锈菌感染加重,降低了小麦对叶锈病的抗性;同时,对侵染过程抗病相关基因转录检测发现,抗病相关基因PR2和CAT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本研究表明TaSPX3基因可能通过调控PR2和CAT基因的表达参与小麦对叶锈病的抗性.
    • 刘可杰; 王丽娟; 王英杰; 崔树浩; 董怀玉
    • 摘要: 为了明确辽宁省小麦区域试验品种对白粉病和叶锈病的抗病性情况,为小麦生产和育种提供借鉴,2019~2020年,采用田间人工接种结合自然发病的方法,对26份小麦区试品种进行了抗性表型鉴定.结果表明:抗白粉病的品种共计16份,占鉴定品种的61.54%,其中表现免疫、高抗和中抗的品种分别为3、3和10份;抗叶锈病的品种共计13份,占鉴定品种的50%,其中表现高抗和中抗的品种分别为4和9份;对叶锈病和白粉病均表现抗性的品种只有7份,占鉴定品种的26.92%.
    • 贾化梅
    • 摘要: 青海云杉具有挺拔的树体与浓郁的树冠,观赏价值较高.同时,青海云杉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良好适应青海地区的环境条件.近些年来,青海云杉的栽培面积在不断扩大.为保证青海云杉的正常生长,相关人员需做好常见病虫害防治工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