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武夷岩茶酒生产工艺

一种武夷岩茶酒生产工艺

摘要

一种武夷岩茶酒生产工艺,涉及茶酒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原料检验:检查武夷岩茶酒的原材料,保证其安全卫生、无明显发生色变、发霉等。大米浸泡:将原料中的大米进行浸泡;淋干:排除浸泡大米的多余水分;装甑:用适合的甑装入大米;蒸煮:蒸煮其甑中的大米;搅散:将其蒸煮好的大米进行搅动打散,能够让大米更好的进行酒曲发酵;摊冷:将其搅动打散的米糊进行冷却,使其温度更加适宜酒曲生存发酵,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工艺制造的武夷大红袍米香型茶酒茶酒味道浓厚,茶香清雅,入口绵柔绵甜,落口爽净,口味怡畅,茶酒融为一体,具有典型茶香特征,给人们更好的饮酒体验。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52205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龚丽辉;

    申请/专利号CN202011523296.7

  • 发明设计人 龚丽辉;

    申请日2020-12-21

  • 分类号C12G3/026(20190101);C12G3/022(20190101);

  • 代理机构35101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徐东峰

  • 地址 354100 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寨里镇山头村新丰23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19:3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酒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武夷岩茶酒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茶酒,是中国古代用茶酿造出来的一种高度酒,酒与其茶的淡香混合之物。主要原料为茶和粮食和水,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到约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国人发明了蒸馏法,使得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从而酒文化渗透于整个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在中国人生活中的诸多方面,酒都占有重要的位置。而茶酒,早在上古时期就有记载,不过那时茶酒仅仅是米酒浸茶,而并非茶文化与酒文化的交融结合,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茶酒,一般只通过原料选择、茶汁萃取、过滤、冷却、茶酒配制及发酵等简单工艺步骤进行制造,导致其茶酒味道不足、茶香低、口感也无法达到绵柔绵甜,落口爽净,口味怡畅等特点,影响其人们的饮酒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市场上常见的茶酒,一般只通过原料选择、茶汁萃取、过滤、冷却、茶酒配制及发酵等简单工艺步骤进行制造,导致其茶酒味道不足、茶香低、口感也无法达到绵柔绵甜,落口爽净,口味怡畅等特点,影响其人们的饮酒体验的问题,提供一种武夷岩茶酒生产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一种武夷岩茶酒生产工艺,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原料检验:检查武夷岩茶酒的原材料,保证其安全卫生、无明显发生色变、发霉等。大米浸泡:将原料中的大米进行浸泡;淋干:排除浸泡大米的多余水分;装甑:用适合的甑装入大米;蒸煮:蒸煮其甑中的大米;搅散:将其蒸煮好的大米进行搅动打散,能够让大米更好的进行酒曲发酵;摊冷:将其搅动打散的米糊进行冷却,使其温度更加适宜酒曲生存发酵;加曲:加入适量的酒曲;下缸:加入酒曲的米糊放入至合适的缸体中;开窝加温水:通过开窝的方式加入适量的温水,使其酒曲更好的发酵米糊;泡糟:酒曲与大米进行发酵;挖入醅缸:将其泡糟好的材料放置进醅缸中;发酵:使其在醅缸中进行发酵作业;加茶叶蒸馏:将其发酵的材料加入茶叶,并使用蒸馏方式进行蒸馏;入缸存放:把蒸馏后的蒸馏物放入至缸内保存放置;分级储酒:根据放置时间和品质等区别进行分级,并单独储存存放,使其发酵出不同的味道;勾调配置:加入适量的调配原料,使其味道更加入口;过滤:使用滤筛、滤网等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将其茶酒中的杂物进行去除,使其更加的合口;灌装、入库成品。

作为本发明更为具有的:所述步骤一的原料包括但不限于:大米、发酵曲、武夷岩茶、添加剂等。

作为本发明更为具有的:所述蒸煮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初蒸:初蒸时间为30分钟,通过蒸煮的方式,进行第一次的蒸煮;泼第一次水:排除多余的水分,泼水的目的是让饭松软,第一次泼水量20%;续蒸:继续蒸煮,续蒸时间30分钟;泼第二次水:第二次泼水量15%。

作为本发明更为具有的:所述大米浸泡时间应为24小时,加入的水量是按米饭的20%加入,,温度则应当控制在30到35度。

作为本发明更为具有的:所述加曲量为5%,所述加温水量为10%,所述发酵时长15天。

作为本发明更为具有的:所述加茶叶蒸馏的时长为2小时,茶叶比例为1:10。

作为本发明更为具有的:所述分级储酒可分为2级储酒,且勾调配置的勾调的比例3比1。

作为本发明更为具有的:所述酵母选择包括但不限于面包酵母、清酒酵母、啤酒酵母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工艺制造的武夷大红袍米香型茶酒茶酒味道浓厚,茶香清雅,入口绵柔绵甜,落口爽净,口味怡畅,茶酒融为一体,具有典型茶香特征,给人们更好的饮酒体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原料检验:检查武夷岩茶酒的原材料,保证其安全卫生、无明显发生色变、发霉等。大米浸泡:将原料中的大米进行浸泡;淋干:排除浸泡大米的多余水分;装甑:用适合的甑装入大米;蒸煮:蒸煮其甑中的大米;搅散:将其蒸煮好的大米进行搅动打散,能够让大米更好的进行酒曲发酵;摊冷:将其搅动打散的米糊进行冷却,使其温度更加适宜酒曲生存发酵;加曲:加入适量的酒曲;下缸:加入酒曲的米糊放入至合适的缸体中;开窝加温水:通过开窝的方式加入适量的温水,使其酒曲更好的发酵米糊;泡糟:酒曲与大米进行发酵;挖入醅缸:将其泡糟好的材料放置进醅缸中;发酵:使其在醅缸中进行发酵作业;加茶叶蒸馏:将其发酵的材料加入茶叶,并使用蒸馏方式进行蒸馏;入缸存放:把蒸馏后的蒸馏物放入至缸内保存放置;分级储酒:根据放置时间和品质等区别进行分级,并单独储存存放,使其发酵出不同的味道;勾调配置:加入适量的调配原料,使其味道更加入口;过滤:使用滤筛、滤网等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将其茶酒中的杂物进行去除,使其更加的合口;灌装、入库成品。

所述步骤一的原料包括但不限于:大米、发酵曲、武夷岩茶、添加剂等,所述蒸煮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初蒸:初蒸时间为30分钟,通过蒸煮的方式,进行第一次的蒸煮;泼第一次水:排除多余的水分,泼水的目的是让饭松软,第一次泼水量20%;续蒸:继续蒸煮,续蒸时间30分钟;泼第二次水:第二次泼水量15%,所述大米浸泡时间应为24小时,加入的水量是按米饭的20%加入,,温度则应当控制在30到35度,所述加曲量为5%,所述加温水量为10%,所述发酵时长15天,所述加茶叶蒸馏的时长为2小时,茶叶比例为1:10,所述分级储酒可分为2级储酒,且勾调配置的勾调的比例3比1,所述酵母选择包括但不限于面包酵母、清酒酵母、啤酒酵母等。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