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5-10-11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质学会

会议文集: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1661条结果
  • 摘要:本研究利用昆明GS15重力仪从2007年连续重力观测以来都进行了同采样率的气象观测(气温、气压和降雨观测),首先利用气压导纳值比较4种类型重力仪不同时间长度观测资料和气压导纳值之间的变化,结果表明:除超导重力仪的和3种类型的弹簧重力仪的短期(7日或2周)的气压导纳值和理论气压导纳值较为接近外,弹簧重力仪的气压导纳值都随分析时间长度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传统的气压负荷理论对弹簧重力仪进行气压影响改正将不再适用,本研究在对昆明GS15重力仪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在原有的气压改正模型中加入相位滞后,利用相关分析方法进行昆明GS15重力仪中非线性气压因素影响的计算和改正。结果表明:气压改正前后周日波和半日波的气压因素引起的负荷明显减小。并且和Grace以及GLDAS模型模拟的重力效应检测出昆明站水负荷季节性因素影响引起的重力变化特征。
  • 摘要:微地震监测技术是对压裂效果最有效的评价手段之一,在非常规油气储层改造中应用广泛。通过试验证明井下微地震监测具有事件信号可靠的优点,而得以在非常规油气田推广应用。本次施工的目的储层周围地质条件较复杂,微地震监测达到了对人工储层效果进行准确评估的效果。通过该项目得到几点认识:初步认为裂缝破裂张开过程中偏矩张量反演一定程度上符合储层改造中岩石破裂机制;震源机制参数分析有利于一定程度还原储层岩石破裂过程;通过微地震事件的分布情况可以对储层改造效果进行定量解释,矩张量反演结果能够对裂缝的延伸情况进行定性的描述。
  • 摘要:本文将相对定位思想与地震干涉成像法结合,通过引入已知的微地震主事件,提出了用于微地震定位的相对干涉成像法。其具体步骤为:首先将目标区域离散并计算初至波走时表;然后选取或者模拟主事件记录,提取其在所有检波器的波形和走时,并将其与对应道的目标事件微地震记录作互相关,得到一个互相关道集;在预估的激发时刻时窗内,对互相关道集进行相对干涉成像;最后对不同分量的成像结果进行对比、叠加等处理,将所有激发时刻对应的成像剖面比较,最大值对应的时间和位置为最终微地震激发时刻和定位结果。
  • 摘要:在进行地震统计学参数计算的过程中,只有地震目录相对完备,得到的地震统计学参数才有意义.然而由于强震过后,震级较小事件的波形会淹没在较大地震事件的波形中,势必会造成地震目录的缺失.因而有必要寻找一种方法来尽量完备地震目录.本文尝试利用模板匹配的方法,结合GPU并行计算,以中国地震台网正式目录中的541个地震作为模板,扫描主震发生前33天、主震后5天的数据,来进行地震目录的完备。初步结果:共得到2629个地震事件,其中发生在主震之前的地震362个,余震2267个;利用最大曲率法进行了模板匹配前后余震目录完备性的分析。考虑到最大曲率法造成的结果会造成0.1-0.2的误差,做了适当的修正。结果显示:模板匹配之后的余震完备震级为1.1,小于利用正式地震目录所求的完备震级1.8。这说明利用模板匹配技术能够完备地震目录,提高台站的检测能力。
  • 摘要:龙门山断裂带先后孕育了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和2013年4月20日的芦山地震。而这两大地震及余震序列之间的长达60多公里的未破裂段的断层活动性一直是一个争论激烈的科学问题。本研究试图从历史地震分布,超微地震分布,震源机制和精细速度结构反演等几个方面展开对这一问题的探索。本研究目前已经在该区域以内及周边布设宽频带地震仪16台,短周期地震仪20台。通过噪声反演,区域走时反演,微地震定位等手段得到该区域的3D S波,P波,Vp/Vs,以及微地震分布和震源机制。综合分析这些物理参量对地震空区的地震活动性加以讨论。
  • 摘要:作为2010年世界十大石油科学技术进展之一的微地震检测技术,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目前微地震监测技术已经成为地球物理界的热门技术之一.用微地震数据分析评估压裂效果及优化生产的实现过程:流线型数据加载及质量控制,快速实现数据加载,更新及质量控制分析;对属性或时间做控制等丰富灵活的微地震事件时移显示和过滤方式,让用户能快速定位目标;在三维空间评估水力压裂对岩石改造的效果,按时窗或压裂阶段量化改造的岩石体积、横向和纵向延伸及改造后岩体的渗透能力;用水力压裂形成的裂缝信息改进油藏模型,为综合有效分析井网未控制面积,储量未动用范围,储量评估,井网部署和加密提供依据。
  • 摘要:微震震源位置一般利用P波及S波走时等信息确定.而在压裂微地震监测中,微震信号信噪比往往很低,以至于其初动及波形很难识别.压裂地面监测系统一般包括上千个检波器.在监测系统数量较大的情况下,基于震源扫描的信号叠加的方法能够较准确地确定这些地震事件.通过合成和实际例子表明,虽然地面微震信号信噪比较低,通过预处理,对于适当的地面检波器布设,对于深度为2000米左右的微震,该方法可以有效识别信噪比大于或等于8%的地震事件。
  • 摘要:地震波速度是地震勘探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在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过程中的许多环节都要用到速度.速度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地震成像的质量和最终解释结果的可信度.但在复杂地质环境中,准确地确定地下介质的速度结构,仍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Kirchhoff型真振幅偏移与反偏移是经典的绕射叠加偏移与等时线叠加模拟的推广与发展。对于偏移,真振幅信号定义为不含及核扩散因子的和投射损失的一次反射;对于反偏移,真振幅信号指的是含有正确几何扩散因子和反射系数的反偏移场。由于反偏移主要用于实现各种数据体之间的相互映射变换,因此,这里的反射系数是偏移输入数据体中所含有的反射系数,而几何扩散因子是反偏移速度模型中的几何扩散因子。
  • 摘要:传统的地震采集方式中,相邻震源之间往往有一个较大的时间间隔,以免造成地震记录之间的相互干扰,但是这样就会降低采集的效率,增加施工的周期.通常通过增大震源之间的间距来提高采集的效率,这样会降低地震测量参数(如炮距、道距、方位角、偏移距等)不能达到最佳.观测系统的设计者一直在采集效率和地震数据质量之间寻找一种平衡.针对海上双震源高效采集方式,提出一种稀疏反演的方法,在Seislet域中采用整形正则化的思想实现多震源数据的分离。工业界也在密切关注多震源高效采集技术,Abma介绍了2009年BP公司在墨西哥湾的成功地进行来野外双源高效采集,并取得来良好的效果,同时,BP公司六年来已经积累来大量的野外多震源激发的经验。国内一些学者对多震源高效采集也进行了一些研究,提出一种多时域组合迭代去噪的炮分离技术,通过利用多级中值滤波与Curvelet阈值迭代去噪算法相结合,实现多震源数据的分离。目前,多震源高效采集技术均采用时间延迟激发,这样在某些域中(如共检波点域,共偏移距域等)有效信号是连续的,而混叠噪声是不连续的,利用有效信号与混叠噪声的这个差异实现多震源数据的分离。注意所有数据均为共检波点数据,主震源记录是连续的,而辅震源记录(混叠噪声)是离散的,混叠噪声的存在严重地污染了有效信号,可以发现混叠噪声被分离出了,有效信号得到了很好地恢复。分离完记录与未混叠记录的误差,误差很小肉眼很难分辨,说明分离的效果很好。
  • 摘要: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拓展深部资源勘查空间,挖掘深部资源潜力已经成为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长期以来,重磁综合解释是用来刻画、识别地下目标体有效方法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各种数学统计方法被引进地球物理勘探领域,促进了地球物理勘探解释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聚类分析是数据挖掘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尝试使用FCM聚类算法对模型重磁反演数据进行处理,依据不同岩性的密度、磁化率差异,根据FCM算法的原理,结合相关物性资料,对地下岩性进行分类,以达到区分和识别不同岩性、预测成矿区的目的。模糊C均值聚类(Fuzzy CMeans,FCM)是基于目标函数的聚类方法,该方法将聚类分析归结成一个带约束的非线性规划问题,通过优化求解获得数据集的最优模糊划分和聚类。基于重磁参数(即密度与磁化率)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将密度数据与磁化率数据进行归一化,生成密度-磁化率散点图,然后利用FCM算法对聚类中心值和隶属度划分矩阵循环求取,最终得到每一个数据点对聚类中心的隶属程度,根据隶属度按聚类中心个数分类,得到不同重磁参数组合的聚类分析结果。同一类下的数据点视为同种岩性,为其赋予一个数值,重建三维岩性模型,得到地下岩性物性分布情况。利用UBC-GIF软件建立的重磁三维模型,对该方法进行了模型数据实验。模型数据实验证实了FCM算法在重磁三维反演岩性填图中可以得到有效地应用。然而,像其他的方法技术一样,在应用FCM算法之前需要满足一些条件。首先,由于它是针对一种岩性的密度和磁化率特征为旗标进行分类,只有在地下岩石的相关密度、磁化率已知且互相存在特性差异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其次,由于FCM算法只是作为提高重磁基本反演手段准确率的工具,在应用该算法前需要有计算结果比较好的重力和磁法反演结果,通过多次理论模型实验得到的结果说明如果两者之一的效果不理想,则FCM算法的结果也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无法得出真实的地下岩性分布情况。最后要说明的是,各类物性的聚类中心所对应的物性组合并不具有现实意义,即其对应的物性并不一定是该岩体的真实物性反映,只是单纯地作为隶属度划分的依据。本文以重磁三维反演入手,结合密度、磁性与岩性之间的关系,研究了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在重磁三维反演结果岩性填图方面的应用。模型测试及实际数据应用的结果说明了该方法在重磁三维反演数据岩性分析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摘要:地面磁测数据是区域地质构造研究、资源勘查等的重要资料.在特殊情况下,如地面磁测人员野外测量操作不当或身上携带磁性体时,所观测并经各项改正得到的磁异常将出现明显的线性干扰,表现为沿某些测线出现局部条带高或条带低,严重影响了后期的地质解释质量.本文首先研究给出微分多项式拟合方法原理,选取某个数据点作为二维窗口的中心,二维窗口内的数据应用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得到二维趋势值。一维窗口覆盖二维窗口的中心测线,同样应用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得到一维趋势值。一维和二维的趋势值有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将一维窗口和二维窗口趋势值之差作为调平值,将调平值加到对应点的实测值上可以得到调平后的值,逐点滑动窗口便可消除线性干扰,达到调平的目的。微分多项式拟合的关键是找到最佳的参数,这需要反复的试验才能得出。一个决定性的参数设置是选择适当的多项式阶数。不建议高阶多项式,是因为它可能会拟合窗口内较小的波长的异常。使用更高阶数,在最小二乘估值中要求更大的半径去包含更多的数据点去除奇异值,而且需要更多的处理时间,而对比一阶,二阶结果看起来更可靠。由此二阶多项式是最合适的。微分多项式拟合的另一个关键参数是适合的窗口大小,建议二维窗口覆盖至少三条测线。窗长不同调平的结果是不相同的。窗长较短无法有效的压制干扰,所以窗长要长,但也不是窗长越长越好,往往窗长越长会过滤掉更多的信息,虽然压制了噪音,但也同时把有效信号给压制了,所以要根据点距、线距及干扰情况,经过多次反复实验去选择合适的窗长。本文根据方法原理设计了算法流程,用MATLAB程序开发了相关程序。利用该方法和程序开展了两种不同测线方位角的理论模型数据试验,理论模型一为正南北走向,理论模型二为北东45°走向。在理论模型数据试验中分析试验了不同滑动窗口大小的调平效果,并与微分中值滤波法作对比,结果表明微分多项式拟合方法能有效压制线性干扰,较微分中值滤波而言保留了更多的有效地质信息,调平效果优于微分中值滤波法。该方法在理论模型上得到验证,因此利用该方法开展了两个矿区实际线性干扰的磁异常数据试验,结果同样验证了微分多项式拟合方法的有效性。
  • 摘要:随着油田的勘探开发进入中后期,在套管井中准确测量地层密度具有重要意义.套管井地层密度测井的实现,可以为井眼稳定性差的井在下套管后提供地层评价参数,实现油藏的动态监测;同时,结合过套管中子和声波测井,可以有效识别气层.从本次研究得到的反演结果对比图中可以看出,在套管井中,利用本文提出的数据处理方法,四探测器式密度测井仪不仅可以有效消除水泥环和套管的影响,得到较为准确的地层密度,还可以定量计算套管厚度、水泥环密度及水泥环厚度。因此,本文的研究促进了国内过套管密度测井基础理论的发展,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摘要:重力学方法在矿产资源勘探、油气资源普查、地球动力学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几年来,重力勘探方法取得空前发展,尤其在反演解释方面成果丰硕,如延拓成像类方法、边界识别方法、反褶积方法、定量反演方法等,尤以重力定量反演方法发展最为迅速.通常,重力定量反演可以分为形态反演和物性反演两种.本文通过定义节点剩余密度,简化了原有基于长方体剖分的重力正演公式,消除了原有正演方法中的冗余计算,进而加速了重力异常正演过程。模型试验验证了该方法提高了至少4至7倍的计算速度。通过改变相应的位置函数,本策略可以用于重力梯度等量的计算。
  • 摘要:近年来,随着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多数油田在经过长期的开采后都逐渐进入了高含水期,地下的地质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对剩余油分布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其中,井地电位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其具有场源实现简单,现场施工方便且对井场无破坏,与普通电阻率法相比分辨率高,与电磁波成像技术相比穿透深度大,与地震波成像技术相比经济实惠的优点.从以上模拟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从模型1和模型2的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当线源穿过异常体时,地面电位异常能够较好的反映出地下低阻异常体的形态特征,当异常体位于线源附近时,地面电位异常能够指示异常体所在的方向,但是对异常体的边界特征反映效果不是很好,从模型2和模型3的模拟结果可以看出,低阻异常体在地面引起正的电位异常响应,使得电位等位线在异常体处呈现拉伸趋势,而高阻异常体在地面引起了负的电位异常响应,使得电位等位线在异常体处呈现压缩趋势,从以上3种模型对比可以看出,随着异常体的埋深增大,地面电位异常的数值逐渐变小,且对异常体的反映效果也逐渐变差。
  • 摘要:在地震数据采集过程中,受制于工区地形条件的限制和采集成本因素的影响,采集到的地震数据存在不规则采样和地震道缺失现象.不规则缺失地震数据会对地震多道处理技术的运行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开发快速、有效的地震数据重建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针对截断SVD分解降秩法计算量大,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快速降秩算法来取代截断SVD分解。理论数据处理试验表明随机QR分解算法不仅能取得和传统截断SVD分解相似的重建效果而且还可以极大地减少计算时间,提高计算效率。
  • 摘要: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测井测量地层孔隙流体氢核的弛豫信号,广泛用于评价地层的孔隙尺寸,流体类型和流体扩散系数等信息.NMR测井测得的弛豫信号服从多指数衰减形式,对其反演得到的T2谱可以指示该地层的孔隙大小分布:短弛豫组分对应着小孔隙,长弛豫组分对应着大孔隙,短弛豫组分与长弛豫组分通过T2分布的截止值(T2cutoff)划分.本文构造了一个单峰和一个双峰的T2分布模型。通过正演得到相应的原始数据。其中,回波间隔TE是0.2ms,回波个数是5000,T2布点数为128,噪声的标准差为0.01。采用的线性积分变换函数是指数哈尔变换函数,在时间域和T2域分别记为k(t,Tc)与K(T2,Tc),二者是一对拉普拉斯变换对,为了进一步证明该线性变换方法(IL)比传统的拉普拉斯逆变换(ILT)在确定可动水饱和度方面的优势,本文用IT方法和ILT方法分别求取了Swm,并和模型数值做了对比。对比结果可知,新方法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可动水饱和度。
  • 摘要:近几年被广泛用于计算机图像复原、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的低秩矩阵或者张量(Tensor)补全方法被引入到地震数据重建领域中.在张量补全方法方面,Kreimer和Sacchi率先提出高阶SVD方法(High Order SVD,HOSVD)来对叠前5D数据进行重建.由于高阶SVD方法需要预先输入高阶张量的秩,对于实际地震数据而言,人们无法知道数据张量的准确秩值.针对目前低秩张量补全算法需要借助SVD分解降秩以及矩阵分解时高阶张量按维数展开往往形成非平衡的长条形矩阵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张量补全算法用于地震数据重建来改进当前方法存在的不足。模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PSMF方法重建能力要优于同类型的张量补全算法。
  • 摘要:磁法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的一个重要分支,已被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矿产预测与构造研究等领域.利用磁异常反演磁性体参数是地质-地球物理解释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在磁性体参数反演方面,除了简单的理论经验公式进行反演外,大多反演方法不仅需要大量的计算机内存及耗时的计算速度,而且需要大量的地质条件进行约束,因此在地质勘探程度较低区域,是很难实现磁源参数有效反演的.2007年,Salem等人提出的基于化极磁异常一阶导数的tilt-depth方法可以在无任何地质约束的条件下完成磁性体的上顶埋深估计.然而该方法应用的前提条件是场源的下底埋深趋于无穷大,这显然与真实地质情况不符。基于此,本文从有限厚度的台阶磁异常理论公式出发,推导出了包含场源上顶与下底埋深的tilt-depth理论公式,并给出了反演上顶与下底埋深的计算公式与计算流程。通过二维及三维叠加模型试验验证了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反演出有限厚度磁性场源的上顶与下底埋深,大大弥补了原tilt-depth法的不足。并将该方法应用于火山岩广泛分布的松辽盆地地区,获得的磁性体深度参数值与实际情况相一致,证实了本文方法的实用性。
  • 摘要:地震波场数值模拟方法对理解和分析地震波的传播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解决数值模拟中存在的频散或耗时问题是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采用变阶数方法实现减少频散和耗时的目的.变阶数方法是自适应空间算子长度方法,的一种变化和推广,它以理论频散误差研究为基础,结合实际波场传播的情况进行误差计算,将原方法的应用范围由声波推广到剪切波,由理论值推广到时变值,能较准确的估计不同的速度所适用的计算阶数.在旋转交错网格弹性波动方程数值模拟中,空间网格差分会导致数值频散。VRSM基于理论研究,通过实际波场能量信息,求解频散误差,为不同的速度区间适配合理的差分计算阶数。同时,也能有效应用到横波信息。其不仅能节约计算时间,还能较好的避免旋转交错网格在低速区域较严重的频散问题。本文方法可进一步拓展到各项异性情形下。
  • 摘要:众所周知,在地球物理勘探中,模型体的正演在位场异常的解释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其产生异常特征的认识是掌握场与场源对应关系的切入点,是进行位场反演、地质解释的基础,历来深受地球物理学家的关注。自然界中,有些磁性地质体常呈近似于圆柱体的形态产出,本文以水平圆柱体的磁场三分量理论公式为切入点,通过坐标旋转,结合磁场梯度张量与三分量之间的导数关系,推导了倾斜圆柱体的磁场梯度张量理论表达式并用Matlab语言实现其数值计算.建立了用以模拟未爆航弹的倾斜圆柱体模型,探讨了斜磁化时不同磁偏角的磁场梯度张量分布特征.一般而言,Bxx分量的低值区能够反映倾斜圆柱体在水平面的投影位置;Bxy分量反映了倾斜圆柱体上下两个端面的磁场梯度特征;Bzx分量呈南高北低的特征;Byy分量从东西向看呈“两高夹一低”特征;Bzy分量则呈东低西高的特征,极值大小的绝对值大小相当;Bzz分量则呈由磁偏角为0°时的北低南高逐渐过渡到偏角为90°时的东高西低的特征。
  • 摘要:曲率属性对构造形变引起的弯曲敏感,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及应用。曲率属性是由Roberts在2001年提出,并由Marfurt等将其推广到沿层属性的提取.实际的地层往往是在不同尺度上反映不同的构造信息,也就是层位的几何形态是多个尺度的曲面信息的叠加,单尺度的曲率属性只能片面地反映地层构造信息.曲率属性的计算是通过一个二次多项式来对3×3网格进行拟合,然后,利用差分的方法得到其系数a,b,c,d,e;而曲率属性就是对a,b,c,d,e进行不同的计算得到的。经验模态分解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对信号进行多尺度分解。本文的研究区块为渤南五区,其构造发育情况如图1所示。对工区的目的层进行多尺度曲率属性提取,以极大曲率(Kmax)为例,提取了三种不同尺度的曲率属性。在用IMF1提取的曲率属性切片上,对于工区内的小断层和裂缝的刻画非常清晰,对一些构造弯曲也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在用IMF2提取的曲率属性切片上,对主控断层和一些中等尺度的断层刻画还是比较清晰的,一些较小的构造弯曲已经不能识别,并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噪音;在用IMF3提取的曲率属性切片上,几乎只能识别工区内的两条主控断层,且噪音也增强很多,不利于资料的解释。由此可知,分解结果IMF1可以用于小尺度曲率属性提取后刻画尺度较小的断层和裂缝;IMF2用于中等尺度的曲率属性提取;IMF3用于较大尺度的曲率属性提取。
  • 摘要:多参数全波形反演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地震数据对不同参数的敏感性不同使得不同参数在反演过程中相互耦合,增加了反演的非线性程度。反演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多参数全波形反演的非线性,然而,反演策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不同参数间的耦合问题。Hessian矩阵的有效利用是解决多参数全波形反演非线性问题的有效途径。Liu等提出的BKFWI方法可以方便地扩展到多参数全波形反演中,通过Hessian矩阵的迭代逼近实现多参数之间的解耦。因此,本文分别基于VTI介质拟声波方程、各向同性弹性波方程、变密度声波方程,导出了不同参数所对应的核函数,并阐述如何利用BKFWI算法实现各向异性参数、纵横波速度、速度与密度的多参数联合反演。全波形反演(Full Waveform Inversion,FWI)在最优化理论框架下,通过拟合模拟数据与观测数据,使残差达到最小,从而获取具有高分辨率的地下物性参数.梯度的计算是全波形反演的核心,根据散射积分原理,在最小二乘目标泛函下,目标函数的梯度总可以表达为敏感核函数与数据残差相乘的形式.本文所采用的改进的散射积分算法无需存储核函数与Hessian矩阵即可实现各种方向与步长的计算,尤其在高斯-牛顿方向的构建中无需额外的正演计算,与目前广泛采用的伴随状态法相比,显著提高了高阶全波形反演的计算效率。另一方面,多参数全波形反演中,不同参数之间的耦合效应包含在Hessian矩阵中,截断高斯-牛顿算法可以实现对Hessian矩阵的有效利用,实现多参数的解耦,上述数值实验证明了本文的观点。
  • 摘要:近年来南北地震带及邻区相继发生了汶川MS8.0地震、玉树MS7.0地震、芦山MS7.0地震和岷-漳MS6.6地震,给当地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今后一段时间南北地震带震情形势仍不容忽视.因此有必要对甘东南地区的前兆观测资料进行研究.对甘东南地区水氡、水位资料的选取,采用观测时间较长,无人为干扰或因仪器标定、改变观测装置等产生台阶变化因素比较清楚能进行校正,且目前仍在观测的资料,经严格筛选后,使用月均值13点平滑作为计算序列,采用从属函法定量提取水氡、水位资料中期异常,结果表明岷-漳地震前甘东南地区出现了8项趋势性前兆异常,其中5项为模拟水氡,3项为水位,分别为平凉附件厂井水氡、通渭温泉水氡、武山1号泉水氡、武山22号井水氡、西和芦河泉水氡,陇05井水位、陇06井水位、陇18井水位。为了增加研究的可靠性,研究了1987年以来甘东南及邻区5级以上地震与上述资料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在统计时段内共出现56次异常,其中40次异常很好地对应了研究区域内5级以上地震。发生了地震而没有出现异常就算漏报,共20次;出现了异常而没发生地震属虚报,共13次。异常对应率为65.6%,漏报率为32.8%,虚报率为23.2%。说明利用从属函数方法定量提取中期异常对应率高,效果较为理想。计算表明,岷-漳MS6.6地震异常出现最早时间为32个月,最晚为7个月,平均21.8个月。异常持续时间最长为21个月,最短为2个月,平均12个月。异常结束后发震5次,异常持续过程中发震3次。
  • 摘要:作为一种岩性油气藏,砾岩油气资源近年来受到国内各大油田关注.由于砾岩储层是近物源、快速堆积形成的,其岩石特征具体表现为岩性成分多样,颗粒大小不一、孔隙结构复杂.砾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地震预测难度大.刘敬奎(1983)将砾岩储层的岩石结构和孔隙结构分为单模态(单一孔隙)双模态(双重孔隙)以及复模态(三重孔隙)结构,并重点对复模态的砾岩储层进行了定性分析.与前人理论方程的对比显示,本文的三重孔隙介质地震波传播理论可以完美退化为双重孔隙地震波传播理论,这证明了本文理论的正确性、合理性。算例分析显示,本文方程充分考虑了砾岩储层强非均质性的特点,可以精确描述砾岩孔隙、砂岩孔隙及泥岩孔隙间的孔隙流体流动对地震波传播特征的影响。本文所导出的方程,将为未来复杂砾岩储层的地震预测实践提供重要基础。
  • 摘要:本溪地区鞍山式铁矿作为我国重要的铁矿资源基地,为了解本溪地区深部深部含铁建造及深部构造特征,促进铁矿勘探,使用广域电磁法(WFEM)测深技术,结合测区的地质和物性特征.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对研究区的断裂构造和含铁建造特征进行剖析.本溪地区地层出露大致可分为结晶基底和盖层两部分。结晶基底主要为鞍山群的茨沟岩组和大峪沟岩组,盖层为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及新生界地层均有分布。铁矿赋矿层位主要为茨沟岩组,而里尔峪岩组含有大量的磁铁石英岩,采用广域电磁法(WFEM)测深技术探测含铁地层的分布特征对于区域区域的地质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各地层物性特征的对比显示,不同地层之间电阻率、磁化率、极化率具有明显差异。根据电性层的层状模型,无论是两层结构还是多层结构,也无论第一层有多厚或多薄,在有效频率足够高时,首支渐近线值均为第一层的电阻率值。结合测点地表地质资料,即可根据曲线的首支和所属的地层单元,通过统计的方法可建立地层电性模型,测得测区地层电阻率首支统计结果,通过对广域电磁测深剖面数据进行处理和反演计算,在剖面电性结构的基础上,大致查明了剖面上主要断裂的位置、性质及发育特征,圈定了主要含铁地层空间展布,深化了对本区深部构造特征的地质认识。对广域电磁剖面显示的本溪地区浅部低阻体地质认识进行讨论,认为其可能与区域伸展运动有关;对已知矿体进行了进一步验证。
  • 摘要:利用重磁异常进行目标体边界探测是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重磁数据处理方法理论的不断发展,如何利用位场资料快速准确的推断场源的边界、深度等地下地质信息越来越受到重视.准确的圈定目标地质体的边界对划分大地构造单元、进行构造分区、确定断裂构造带的位置、区分不同岩性与地层的分布及进行物性填图等问题有重要的意义.本项研究在结合前人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详细总结了传统方法(导数、解析信号振幅等)以及新算法(Tilt梯度、Theta map、归一化标准差、各向异性标准化方差等)的基本原理,着重研究了各种方法的物理意义,详细阐述了各种方法的区别与联系。研究发现这些边界识别方法都是基于重磁场的导数或者高阶导数信息来推断边界,导数的阶次高,相应的边界识别精度较高。由于高阶导数计算不稳定,通常采用一阶和二阶导数进行计算。基于此,将重磁源边界识别方法系统的分为一阶导数类方法和二阶导数类方法。实际资料处理表明,当异常体埋藏较深时,边界识别的结果往往较实际边界更大,相对误差可能达到100%甚至更大。为了实现高精度重磁源边界识别,本文提出了在向下延拓场的基础上进行边界识别,可以有效的提高边界识别的精度。在青海某矿区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基于向下延拓场的边界识别方法可以得到更加精细的场源边界。综上所述,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资料的处理,指出尤其对于大深度异常体勘探,当前国内外已有的重磁源边界识别方法难以实现高精度边界探测,必须结合位场资料其他处理方法,或者研究新的识别算法,灵活综合应用,才能获得高精度的场源边界探测结果,为地质勘查提供更加精细的地球物理依据。
  • 摘要:小江断裂带是川滇菱形块体的东边界,是我国强震多发地之一;尤其是其北段,被认为是未来发生7级以上地震可能性极高的区域.为了加强对该地区"地动"信号的全面监测,探讨大地震孕育、发生和愈合的物理过程,构成间距大约在20公里左右的综合观测台阵--巧家台阵.截至2014年12月31日,巧家台阵记录并能够定位的地方震共7025次。对发生在台网内部且波形记录更为清楚的地震进行了震源机制测定,共得到1671次地震的震源机制,同时GPS观测可以直观地显示出当地的地面速率。
  • 摘要:本文将广义屏计算方法扩展到粘弹各向异性介质中,对粘弹VTI及HTI介质的qP波波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广义屏方法可以有效的处理介质的各向异性及粘弹性的横向变化,使地震波场更接近实际地下介质的波场,并有较高的计算效率。
  • 摘要:基于Snell定理,推导了三维空间下的快速射线追踪迭代公式,利用初始的入射线的单位矢量,根据三维介质的界面的法线矢量及速度分布求取下一根射线的单位射线矢量,该方法求解过程稳定适宜于编程实现.利用C++编程实现了算法,并在三维地质界面中进行了试验,并能给出透射波的走时,为层析反演及三维微地震定位提供一种有效的射线追踪方法.
  • 摘要:本文提出在研究区域内,以笛卡尔网格为背景,在靠近地表采用曲线网格,利用两种网格的信息交互来模拟地震波传播,从而同时具备了笛卡尔网格计算效率高和曲线网格易于拟合起伏地表的优点.
  • 摘要:本文收集南北地震带北段(32-40°N,99-108°E)94个地震台网2013年3-10月的连续波形资料,利用背景噪声方法和层析成像技术反演该地区在2013年7月22日岷县-漳县[M][S]6.6级地震前后不同时间段、相同时间窗长(两个月)的Rayleigh面波速度结构与波速演化。噪声成像过程主要有5个部分,分别是数据预处理、互相关计算并反序叠加、信噪比估计、误差分析、面波成像。首先,对台站记录到的波形数据进行一系列的数据处理,得到各个周期的群速度、相速度等值,最后根据程序得到的数据结果,利用GMT等软件画出不同周期Rayleigh面波的相速度结构图。
  • 摘要:为了更好地认识地球内部构造,需要对复杂介质中地震波场进行高效精确的正演模拟.本文提出一种求解声波方程的空间优化近似解析离散方法。该方法继承ONADM用位移场及其梯度场共同重构空间高阶偏导数的思想和三层时间格式,通过以往经验设计出空间算子的最终形式,然后对算子进行傅里叶变换将其变到波数域,定义两个网格点之间的最大相位差为波数乘以空间步长,定义误差及目标函数,通过牛顿法优化得到待定系数。在设定目标函数的误差上限为0.002的条件下,当算子长度分别为2,3,4时,最大相位差分别可以达到1.0π,1.1π,1.3π。选择算子长度为4,最大相位差为1.2π的情形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波数域绝对误差分析表明,本方法在最大相位差为1.2π,即每个最小波长只取5/3个采样点的情形下依然具有较小的绝对误差,优于伪谱法和60阶LWC方法。稳定性分析表明,本方法的最大库朗数为0.576。频散分析表明,每个最小波长只取5/3个采样点(库朗数取0.4)时,本方法数值波速与理论值的最大误差仅为1%。取震源函数为中心频率是96Hz的雷克子波进行数值模拟,在每个波长取5/3个采样点的情况下,相比于伪谱法和60阶LWC方法,本方法能更为有效的压制数值频散,并且接收器处接收到的波形与解析解更加匹配。最后,使用本方法模拟地震波在三层模型和SEG岩丘模型中的传播。数值结果表明,本方法模拟得到的波场非常清晰、无可见数值频散,各种反射波、折射波清晰可见。这表明本方法能够有效模拟地震波在复杂介质中的传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摘要:多分量地震技术的处理流程通常包括波场分离环节。本文基于VTI介质一阶速度-应力方程,采用交错网格和旋转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实现正演过程。根据交错网格和旋转交错网格定义方式可知:交错网格离散格式将同一物理量定义在不同的网格点上,而旋转交错网格将同一物理量定义在相同的网格点上,即应力(质点振动速度)定义在主网格点处,质点振动速度(应力)定义在半网格点处。Yan和Sava提出的VTI介质波场分离方法是将用于波场分离的物理量视为同一个网格节点上的物理量,因此借助傅里叶变换以及两种网格节点定义关系表示出同一个网格节点上质点振动速度分量并以qP波波场分离过程为例进行相应了整理。
  • 摘要:水力压裂是一项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油气井增产措施,水力压裂法是目前开采天然气的主要形式.本研究首先通过数值模拟实验和大量的实际地震记录分析证实了井下水压裂微地震信号具有稀疏分布的特征;与信号成分相比背景噪声成分独立、形式未知、属于非稀疏分布;并且与信号为加性混合。为此,本文选择Daubechies系列小波基将原始含噪地震信号进行分解;估算各阶细节系数的噪声水平并根据“minimaxi”原则进行调整;然后利用Hyvarinen根据最大似然原则得到的小波阈值去噪准则对细节系数进行改造;最终利用最高阶近似系数和各阶被处理后的细节系数重构地震信号,得到去噪结果。
  • 摘要:地震层析成像是探索地球内部结构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为了获得更准确的地下结构信息,人们需要不断提高地震成像方法的分辨率.地震层析成像就是通过分析不同台站上接收到的地震波信息,来获取地下介质的内部结构.NSPRK-FK混合方法是一种用于处理震源位于非研究区的远震波形正演模拟算法,可直接模拟远震平面波入射到研究区域下方后地震波的传播情况,是利用远震数据进行地震层析成像方法研究的基础。发展NSPRK-FK混合方法的目的是将其作为正演方法应用到基于波动方程的走时层析成像方法中去,从而可以应用远震数据进行反演,这将提高层析成像结果在深层(Moho面以下)的分辨率,为研究华北地区的三维岩石圈精细结构奠定基础。
  • 摘要:叠前逆时偏移是一种高精度地震成像技术,可以突破倾角的限制,对回转波、棱柱波和多次波等进行成像,可以对复杂地质构造进行精确成像.目前而言,限制逆时偏移技术主要的因素是计算成本高、存储量大的问题.针对RTM存储量大的问题,基于GPU加速平台的有效PML边界存储策略,可以有效地降低了波场存储压力,同时GPU加速技术也大幅度提升了算法的计算效率。相对于存储全部历史时刻的震源波场的逆时偏移算法,基于有效PML边界存储策略的RTM算法在增加一次震源波场正演和一次震源波场逆时回推的计算代价以及少量的波场存储,可以舍弃存储全部震源正传波场;同时相对于随机边界条件的逆时偏移算法,该算法在增加一次震源波场正演的计算代价以及少量的波场存储,可以避免随机噪音干扰成像的质量。
  • 摘要:目前,基于双程波动方程的叠前逆时偏移方法逐渐得以广泛应用.伴随勘探目标的精确化要求,叠前逆时偏移方法高计算量和存储量需求对实际应用的制约性也日趋增加.本文提出了一套针对缝洞型构造成像的叠前逆时偏移方案,通过细化空间网格及引入差分系数优化方案提高方程求解精度,加入PML(Perfectly Matched Layer)边界条件,降低边界干扰,采用GPU/CPU(Graphics ProcessingUnit/Central Processing Unit)优化加速算法提高计算效率,运用有效边界存储策略降低存储需求,减少数据访问延迟.理论测试表明,该方法在提高叠前逆时偏移方法处理精度的基础上,针对性的解决了计算量和存储量问题,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 摘要:本文研究高精度地震波场数值模拟技术,采用高阶有限差分离散波动方程,压制频散现象,提高波场模拟精度,采用PML(Perfectly Matched Layer)吸收边界条件消除边界反射.地震波场正演数值模拟中,需引用吸收边界条件以消除人工边界对波场的影响。PML边界条件是目前吸收效果最好、应用广泛的边界吸收方法。在实际计算中,对不同衰减系数对吸收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数值分析,由于吸收强度会随着衰减因子的增大而增大,衰减控制因子过大,会产生虚假反射,一般情况下衰减系数选取100时吸收效果较好。
  • 摘要:在上行波假设情况下,边界上应力与位移有明确的关系式,该假设与实际观测情况是一致的。本文对自由空间、海底和自由地表三种模型的应力边界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获得了各自的应力边界条件表达式。这样就获得了反映完整弹性信息的边界条件。依靠此边界条件,推导了准确的多分量Kirchhoff偏移和高斯束偏移表达式。利用模型数据进行了多分量偏移的数值试验,试验验证,弹性介质应力边界条件的分析与应用为多分量偏移成像带来了极其准确的波型自动分离和偏移成像。以此为基础,发展更为实用的偏移和反演方法,充分发挥其弹性信息完整性的优势。
  • 摘要:地震波波场模拟是认识地震传播规律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反演问题求解的重要基础.在计算各向异性介质时需要对空间上不存在的波场分量点进行插值,从而影响了其模拟效果.Lebedev格式通过将速度和应力分别定义在同一个网格点上避免插值以提高计算精度.传统的Lebedev格式在各向同性介质下遇到界面时,其反射波会出现不连续的现象。因此分别使用了调和平均法和等效VTI介质法两种等效介质处理手段进行测试。从结果来看,前者不能够正确的模拟反射波的相位;后者虽然能够准确匹配相位,但是在反射波处仍旧不能保持波场分量的连续性。现有的Lebedev格式,特别是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使用有待进一步优化。
  • 摘要:目前,希尔伯特-黄变换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在地震信号处理和解释方面也存在着卓越的优势.该方法的核心部分就是经验模态分解(EMD).然而,端点效应的存在限制了EMD的使用效果,必须对其进行改进.RBF神经网络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非常适用于数据的拟合及预测。因此分析了EMD端点效应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将RBF用于信号延拓,以此来对EMD的端点效应进行抑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计算相似系数和相对误差两个评价指标,证明了本方法在精度上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 摘要:反射波层析速度建模是深度域地震成像的关键环节.然而在求取近地表速度场时,该方法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这主要是由于近地表数据覆盖次数较低,基于共成像点道集(CIP)拉平的速度分析方法不再适用.此外,浅层的剧烈横向速度变化,以及资料的低信噪比,都是制约反射波层析应用效果的因素.因此提出了一种联合初至波层析和反射波层析的速度建模方法:首先利用初至波层析建立精确的近地表速度场,然后将其作为初始速度场进行叠前反射波层析反演,最终获得可用于深度域成像的速度场。对实际资料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速度场精度较高,可以较好的提高深度偏移的成像效果。
  • 摘要:针对高斯束偏移浅层和中深层成像精度的矛盾,本文发展了一种适用于陆地复杂地表条件的叠前菲涅尔束偏移方法.同高斯束偏移相比,本文方法不仅解决了中深层和浅层成像精度的矛盾,而且提高了复杂地表条件下平面波的分解精度,使得偏移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 摘要:区别于常见的基于波动方程的方法,本文引入的动态晶格法不再求解弹性波动方程,而是将弹性波传播介质离散成由若干质点所组成的具有固定结构的晶格,通过计算质点在晶格中的弹性相互作用从而模拟弹性波场.研究了晶格的力学特性,得到了连续介质情况下TI各向异性介质对应的动态晶格,实现了TI介质中的弹性波场模拟,并将其应用于TI各向异性情况下的弹性波逆时偏移成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摘要:全波形反演(Full Waveform Inversion)直接利用振幅、走时和相位等地震波场运动学及动力学参数重建地层结构,其反演精度可达到波长数量级,得到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速度模型,是提高地震速度建模、偏移成像精度的先进手段.本文基于Adriano和Reynam提出的多尺度时间域全波形反演方法,对全波形反演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多尺度时间域全波形反演得到的速度较直接进行时间域全波形反演得到的速度结果更符合于真实速度,反演效果更好,构造结构更清楚,速度场刻画更准确。且从不同频率多尺度迭代过程中可以看出,低频信息主要用来恢复重要构造,高频信息可以提高分辨率,用来刻画速度场细节特征。
  • 摘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弹性波高斯束偏移表征地震波场的联合成像方法,主要是运用弹性波动力学高斯束来表示格林函数,然后推导了解耦的弹性波波场的反向的延拓公式,最后利针用互相关成像条件来求取成像值。纵横波叠前联合成像技术在波场延拓过程中进行波场分离,纵横波分量分开进行成像,避免了成像时非本型波场的干扰,提高了成像的精度。
  • 摘要:林伍德石是橄榄石在地幔转换带稳定存在相,而氢原子可以取代林伍德石结构中镁原子的位置(Mg2+=2H+),也可以取代硅原子的位置(Si4+=4H+),形成含水林伍德石结构.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得到了含水量为3.27wt.%的含水林伍德石(分子式为Mg16Si7H4O32)高温高压下的弹性性质.在压强为20GPa,温度由1000K增加到2000K时,含水量为3.27wt.%的含水林伍德石的弹性常数C11、C22、C44、Ks、G范围分别为374.7GPa~324.4GPa、148.9GPa~131.9GPa、121.4GPa~107.1GPa、224.2GPa~196.1GPa、117.9GPa~102.6GPa,对应每升高100K,弹性模量大概降低1%~3%;与无水林伍德石比较,弹性常数C11、C22、C44、Ks、G分别降低了13%~19%、12%~17%、11%~18%、12%~18%、12%~23%,纵波波速Vp和横波波速Vs都降低了5%~14%.3.27wt.%林伍德石弹性模量与无水林伍德石的弹性模量的差值随温度升高而变大,但随压强增大而减小.结果表明,地幔过渡带波速异常可能是温度异常和过渡带林伍德石含水的综合结果.
  • 摘要:俯冲带向深部地幔的碳传输显著影响大气中CO2的长期演化进而影响地球的气候系统.碳酸盐熔体或碳酸盐-硅酸盐熔体具有与其它熔流体显著不同的元素迁移行为.因此,了解含碳物质在俯冲带深部的种类、储库和行为具有很重要意义.一些高温高压实验研究表明,碳酸盐熔体在俯冲带条件下不太可能出现.然而超高压变质岩中含碳酸盐多相包裹体和岛弧火山岩中碳酸盐熔体的发现指示了俯冲带条件下碳酸盐熔体的存在.但是,对于这些碳酸盐矿物和熔体在俯冲带深部行为的认识还很缺乏.笔者对来自中欧矿石山(Erzgebirge)三个榴辉岩样品进行了全岩地球化学、造岩矿物化学组成和包裹体分析以及锆石学研究,结果发现了俯冲带深部碳酸盐和硅酸盐熔体存在的证据,并对熔体产生的条件和时间进行了限定。这些榴辉岩样品主要由石榴石和绿辉石组成,且含有碳酸盐包体。石榴石和锆石中柯石英的发现指示它们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锆石学研究发现除了少量残留原岩岩浆锆石外,存在两期不同的锆石生长。这些都表明碳酸盐和硅酸盐熔体产生于4.5GPa和1000℃条件下,是在深俯冲陆壳峰期超高压变质和/或折返初期超高压变质阶段。硅酸盐熔体可能来自于含水矿物的脱水熔融,而碳酸盐熔体的出现则指示了熔融过程中有碳酸盐矿物参与因而对于表壳碳进入地幔的循环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超高压榴辉岩中共存的碳酸盐和硅酸盐熔体为俯冲带深部熔流体活动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地窗口。
  • 摘要:对吉林辉南新生代玄武岩中橄榄岩包体进行了全岩主量元素分析,重点分析了矿物的主、微量元素含量,讨论了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岩石圈地幔性质及其所经历的部分熔融作用、地幔交代作用等过程.根据全岩主量元素,可将橄榄岩分为两类.第一类橄榄岩(Group1)为方辉橄榄岩(单斜辉石含量0~4%),过渡结构(镶嵌结构与板状结构之间),具高的全岩Mg#值(>90)以及低的全岩CaO和Al2O3含量,平衡温度为958~1149℃.第二类橄榄岩(Group2)为二辉橄榄岩(单斜辉石含量11~13%),残碎斑状结构,具低的全岩Mg#值(<90)以及高的全岩CaO和Al2O3含量,平衡温度为871~1075℃.根据单斜辉石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形态,可将第二类橄榄岩进一步分为四类:①LREE亏损型,反映不同部分熔融程度的特点;②LREE富集型,可能是部分熔融后受地幔交代的产物;③倒U字型REE,可能是地幔富集后不同部分熔融程度的产物;④Ce负异常型REE,可能与俯冲板片流体的加入有关.第一类橄榄岩可能代表了硅酸盐熔体交代改造的古老岩石圈地幔残余,而第二类橄榄岩可能代表了不同程度地幔交代作用改造过的新增生的岩石圈地幔.东部太平洋和北部古亚洲洋的俯冲可能对华北北缘岩石圈地幔的形成演化起了重要的作用.该地区岩石圈地幔在垂向上是不均一的,既有新生饱满的岩石圈地幔又有古老难熔的岩石圈地幔残余,不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但深部以难熔型地幔为主,体现着蘑菇云状的不均匀地幔置换作用过程.
  • 摘要: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在空间上的关系,近年来在两个地块上测制了多条剖面,取得了很多重要认识。第一,拉萨地块(中拉萨或北拉萨)在空间上保持了很好的稳定性。冰海相杂砾岩的拉嘎组、碎屑岩和灰岩互层的昂杰组和灰岩组成的下拉组在整个地块都可以很好的对比,并且沉积环境非常相似。而南羌塘地块则表现出东西不同的沉积相,西部多玛地区从展金组到吞龙共巴组总体表现出变浅的趋势,而东部的角木日地区在Artinskian期时则是浊积岩相,并且中二叠世地层中夹有很多的玄武岩。南羌塘地块东西的沉积相差异则和拉萨地块整体的稳定性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二,最新的研究在申扎下拉组底部紫红色灰岩中发现了冷水型的牙形分子Vjalovonathus,伴生的是小型单体无鳞板珊瑚和冷水型的腕足,它显示的时代是早二叠世Kungurian晚期,而代表暖水的蜓类和复体珊瑚至少是从Roadian才开始出现。相比之下,南羌塘地块西部和中部在早二叠世Artinskian期时就已经出现蜓类化石,并且在Kungurian期时华南型的蜓类及其复体珊瑚已大量出现。由此可见南羌塘地块暖水动物群的出现比拉萨地块暖水动物群的出现要早至少10Ma。由此可见,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无论从二叠纪地层层序上,还是从动物群的古生物地理变化上都有根本的不同。结合碎屑锆石和玄武岩地球化学的证据,认为南羌塘地块和保山地块早二叠世时位于印度板块的北缘,而拉萨地块是位于西澳大利亚的北缘。
  • 摘要:研究区位于藏北羌塘中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的中西段,达瓦山组是近年来区域地质调查首次发现和建立的地层单位,其主体分布于达瓦山、日穷、日湾茶卡等地,呈近东西向展布,以变质砂岩、板岩、千枚岩、变质杂砂岩为主体,夹玄武岩、流纹岩层等的地层体,为复理石夹双峰式火山岩的沉积建造.通过分析达瓦山组中双峰式火山岩岩石成因,探究了达瓦山组形成时代及沉积环境,该套火山岩以流纹岩为主,玄武岩露头相对较少,均成夹层产出于复理石沉积中,形成时代为中晚奥陶世。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流纹岩与玄武岩不同源,玄武岩岩浆源区为石榴石二辉橄榄岩,没有岩石圈地幔或地壳物质的混染,流纹岩很可能来源于古老地壳岩石部分熔融。初步认为该套火山岩形成于大陆边缘的裂谷环境。达瓦山组研究表明冈瓦纳大陆北缘中-晚奥陶世的构造环境已经处于一个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环境。
  • 摘要:1205m。天泉山组(P3Yt)岩性复杂,主要为变质杂砂岩、变质含砾杂砂岩、千枚岩夹变玄武岩、变安山岩、变质灰岩,见有大洋深海盆地特征的硅质岩夹层,发育薄层变质杂砂岩与千枚岩互层,且在变质杂砂岩底部发现印模构造,说明天泉山组是一套次深海—深海的复理石建造。天泉山组(P3Y)建立的意义在于重新厘定了羌塘的地层,并且有利于对龙木错—双湖—澜沧江地区地层系统的完善,弥补了龙木错—双湖—澜沧江缝合带内洋盆记录的缺失,对该缝合带研究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在在青藏高原北部羌塘中央隆起带,广泛存在着以变质砂岩、千枚岩等夹基性火山岩的 "浅变质岩系".前人依据该套"浅变质岩系"中局部的冈瓦纳相冰海杂砾岩夹层、少量的生物化石和测年数据,将该套"浅变质岩系"归为展金组(C2P1z)(李才,1995;梁定益等,1983;范建军等,2012,2014),时代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但在区域上,大面积出露的"浅变质岩系"是没有时代依据的.代应属于上二叠—下三叠世,并非传统意义的展金组。因此,笔者将天泉山、屏风岭一带的“浅变质岩系”重新厘定为上二叠统—下三叠统天泉山组(P3Yt)。天泉山组(P3Yt)出露不完全,北与展金组断层接触,第四纪沉积覆盖南侧之上,未见顶底,总体沉积厚度>1205m。天泉山组(P3Yt)岩性复杂,主要为变质杂砂岩、变质含砾杂砂岩、千枚岩夹变玄武岩、变安山岩、变质灰岩,见有大洋深海盆地特征的硅质岩夹层,发育薄层变质杂砂岩与千枚岩互层,且在变质杂砂岩底部发现印模构造,说明天泉山组是一套次深海—深海的复理石建造。天泉山组(P3Y)建立的意义在于重新厘定了羌塘的地层,并且有利于对龙木错—双湖—澜沧江地区地层系统的完善,弥补了龙木错—双湖—澜沧江缝合带内洋盆记录的缺失,对该缝合带研究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 摘要: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沿东西方向横贯于青藏高原北部,夹持于羌南-保山地块与拉萨地块之间,是国内外长期关注的特提斯演化的重要地段.笔者倾向于认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丁青中侏罗统德极国组、东巧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沙木罗组、东巧组等与蛇绿岩的不整合是班公湖-怒江洋弧后盆地闭合的产物,并非主洋盆闭合后的盖层。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还存在着两个重要不整合,其一是以去申拉为代表的早白垩世末期地层与洋岛、蛇绿岩和木嘎岗日岩群之间的不整合,其二是晚白垩世竟柱山组与下伏地层和蛇绿岩之间的不整合。晚白垩世竟柱山组与下伏地层和蛇绿岩之间不整合的意义已相当明确,代表了班公湖-怒江洋闭合后陆陆隆升阶段的磨拉石建造与下伏地层和蛇绿岩之间的不整合,但早白垩世末期以去申拉组为代表的地层与下伏蛇绿岩、洋岛和木嘎岗日岩群之间不整合的意义尚不清楚。
  • 摘要:30km,安徽岳西碧溪岭地区含柯石英榴辉岩深度为23~53km,河南新县地区的含柯石英榴辉岩成岩深度为36~40km。再进一步用变质深度的流变学公式,在剪切粘度0.2×1023条件下,推算出超高压变质岩形成深度约50~55km。可见,大别超高压变质岩形成深度介于23-55km,而不是前人认为的超过lOOkm、甚至更深,由此,“深俯冲-折返”模式也是不能成立。本项研究综合分析了超高压变质岩地区的大量研究新资料,认为,超高压变质岩形成于大陆岩石圈板块边界构造强烈挤压的壳内环境,没有发生“深俯冲—折返”的过程。“构造力可以通过改变岩石所处的环境来影响物理化学影响地球化学平衡”,建立了大别超高压变质岩“构造增压壳内成因”的新模式。">在大别地区变质岩石榴子石中发现柯石英和金刚石等超高压矿物包体,这曾引起了人们对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极大兴趣.目前,中国主要EW 向碰撞造山带有16个地段陆续发现类似大别地区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区段.前人用压力除以比重法得出形成深度约百公里,并据此提出超高压变质过程"深俯冲-折返"模式.作者还考虑了岩石作为粘弹性体的应力-应变关系,用粘弹性本构方程,获得大别地区英山县含柯石英榴辉岩的成岩深度>30km,安徽岳西碧溪岭地区含柯石英榴辉岩深度为23~53km,河南新县地区的含柯石英榴辉岩成岩深度为36~40km。再进一步用变质深度的流变学公式,在剪切粘度0.2×1023条件下,推算出超高压变质岩形成深度约50~55km。可见,大别超高压变质岩形成深度介于23-55km,而不是前人认为的超过lOOkm、甚至更深,由此,“深俯冲-折返”模式也是不能成立。本项研究综合分析了超高压变质岩地区的大量研究新资料,认为,超高压变质岩形成于大陆岩石圈板块边界构造强烈挤压的壳内环境,没有发生“深俯冲—折返”的过程。“构造力可以通过改变岩石所处的环境来影响物理化学影响地球化学平衡”,建立了大别超高压变质岩“构造增压壳内成因”的新模式。
  • 摘要:特提斯构造域发展到始新世晚期发生剧变,之前是特提斯洋,之后是准特提斯海.始新世是塔里木盆地中生代以来海侵范围最广的时期(郝诒纯等,1982;郭宪璞等,2002).而海退又与青藏高原的变形相联系.本研究提出塔里木盆地新生代的海侵事件是在西风巨潮影响下发生的,研究提出塔里木盆地新生代海相沉积不是正常意义的、海相沉积,而是西风巨潮影响下的极端海侵事件。因此,不存在正常意义的“海退”。中新世晚期,帕米尔地区变形逐渐加剧,阿莱伊海道关闭,准特提斯海演化结束。其后帕米尔和青藏高原的强烈变形和大规模抬升开始。
  • 摘要:社垌大型钨钼矿位于钦杭带南西段广西大瑶山隆起区的东南部,矿区内发育加里东期中酸性岩浆活动,并与成矿关系密切.前人曾对矿区该期岩体开展过岩石学、岩石及矿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但对岩体内发育的暗色包体(MME)尚未见有报道,对岩体及MME 年代学、岩石成因与构造意义等方面认识仍存争议.本文报道了社垌矿区加里东期花岗闪长质岩石及其中MME的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和全岩主微量测试结果,并对岩体成因类型、岩浆演化及大地构造背景进行了探讨。对比区域构造演化观点及构造判别,本文认为社垌花岗闪长(斑)岩可能是在扬子-华夏板块碰撞挤压向伸展转换阶段下,由于幔源岩浆底侵导致深部中元古代古老地壳物质重熔,在源区中发生壳幔物质较充分混合所形成的钙碱性Ⅰ型花岗岩;而深成侵入体中仍残留有少量因未完全混合而形成的MME。幔源岩浆在热源和物质两方面对矿区加里东期花岗闪长质岩石形成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摘要:再循环地壳物质往往被用来解释地幔物理、化学属性的不均一性.其中伴随俯冲作用进入深部地幔的碳酸盐矿物被认为是引起地幔Mg和C同位素不均一性主要物质组成.本研究对中国西南天山典型的洋壳超高压俯冲带中碳酸盐化榴辉岩和大理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和Mg、C同位素分析,发现西南天山深俯冲碳酸盐具有非常明显的两种来源:上覆沉积碳酸盐(大理岩)和洋壳蚀变碳酸盐(碳酸盐化榴辉岩).其中上覆沉积碳酸盐(大理岩)具有非常典型的陆壳来源特征:矿物组合以方解石为主,具有较低的Mg同位素以及与沉积页岩一致的C同位素;而其中蚀变洋壳(碳酸盐化榴辉岩)中的碳酸盐却具有与沉积碳酸盐非常不一致岩石和同位素特征:矿物组合以白云石为主,具有较高的Mg同位素以及地幔源C同位素特征.从全岩角度来看,西南天山碳酸盐化榴辉岩具有比平均MORB和OIB高得多的Mg同位素特征,其中分离出的碳酸盐矿物也具有较高的Mg同位素特征.也就是说,再循环的碳酸盐化洋壳并不能引起和解释部分地幔低Mg同位素特征.从深部碳循环角度来说,西南天山俯冲带碳酸盐化榴辉岩中部分C可能是来自深部地幔,并非循环的地表碳.与俯冲碳酸盐化榴辉岩不同,俯冲沉积碳酸盐(大理岩),其Mg和C同位素都证明其来自于陆壳物质,并可以解释地幔低Mg同位素不均一性以及深部碳循环过程.
  • 摘要:云开地块是扬子和华夏地块构造之间钦杭结合带内一个重要的构造单元,一直以来被认为存在由变质地层和侵入岩组成的前寒武基底.由于变质程度不同,云开基底岩石被分为早-中元古代高州杂岩、中-新元古代云开群和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的变质侵入岩三个组成部分.在云开地块西南缘,通过地质调查发现变质侵入岩主要存在花岗片麻岩和片麻状花岗岩两种岩性,与后期未变形变质的花岗岩组成复式岩体.本研究发表了花岗片麻岩、片麻状花岗、花岗岩体一系列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和糜棱岩化片麻岩的白云母40Ar-39Ar年龄。条带状—眼球状花岗片麻岩与片麻状花岗岩的结晶锆石年龄年龄为426~454Ma,继承锆石年龄为769.8~2394.4Ma。片麻状花岗岩中还有219~228Ma和99~109Ma两期的变质及新生锆石年龄。后期花岗岩体则有209~229Ma和89~120Ma两期结晶锆石年龄,而且都包含了一期440~446Ma的继承锆石年龄。糜棱岩化片麻岩的白云母40Ar-39Ar年龄为223Ma。所有的花岗片麻岩、片麻状花岗岩及花岗岩体都属于高钾钙碱性过铝质岩石系列,并且有类似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分异曲线特征,分异程度呈有规律的变化。
  • 摘要:为了监测小湾库区及周边地区的地震活动,小湾电站水库诱发地震监测台网于2005年5月建成并先后投入使用,台网共由16个子台组成。小湾台网记录到水库蓄水前(2005年7月-2008年11月)库区及周边地区(24.5°N-25.5°N,99.0°E-100.5°E)M>O地震6000多次,其中最大震级为2007年8月12日发生于大理巍山的M4.5地震。2008年12月下旬小湾水库开始蓄水后,小湾台网记录到的M>0地震数量显著增多,其中库区内发生的最大地震为2012年9月15日发生于库区北段黑惠江附近的M3.9地震,结合双差定位获得的更加精确的震源位置,通过对小湾库区及周边地区的地震活动与水库蓄水过程的分析,以及震源深度和b值分析表明,沿黑惠江(A)和澜沧江(B、C)三个区域的地震活动与蓄水过程密切相关,地震活动在水库蓄水半年至一年后开始显著增强,属于典型的滞后响应类型的水库诱发地震;库区内D、E、F区域的地震频次较低且与蓄水过程关系不大,应该是与断层相关的地震活动;G和H区域的地震活动短时间增强后又恢复平静,为典型的构造地震序列。
  • 摘要:南海东部次海盆与西南次海盆残留扩张中心在地形特征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为了揭示两者在岩浆活动时间、岩浆活动的特征与性质上的联系,本文对采自采自南海西南次海盆中央裂谷内一无名锥形海山上的玄武岩进行了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并通过与东部海盆黄岩-珍贝海山链上采获的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对比,为南海扩张期后古扩张中心附近岩浆活动及其演化提供新证据.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岩石样品具有富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的特点,整体与全球标准洋岛玄武岩(OIB)平均组分相近,属于南海扩张期后板内火山活动的产物.与黄岩—珍贝等其它海山喷发形成的玄武岩具有相同的岩浆源区,但熔融深度及其所经历的结晶分异程度存在差异。经Ar-Ar法测年,岩石的年龄为3 Ma,较东部海盆黄岩—珍贝海山链火山活动的年代新。通过特征微量元素对比研究,结合地质构造分析,对导致地球化学特征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 摘要:日本俯冲带与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IBM)俯冲带位于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板块三者的交汇地带,构造活动非常剧烈,被称作"俯冲工厂",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利用震源分布资料与卫星重力数据对日本俯冲带与IBM俯冲带进行了研究.本文利用震源分布资料与卫星重力数据对日本俯冲带与IBM俯冲带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空间重力异常可反映俯冲带地区的区域构造形态,在此基础上基于艾利模式计算了均衡异常以反映地壳均衡特征。其次,利用震源分布资料,讨论了研究区地震的空间分布特征,分别从垂直俯冲带走向与沿俯冲带走向划定了若干横截剖面(cross-sections)进行了地震提取,讨论了俯冲带地区的Wadati-Benioff带形态特征,并借助于俯冲带地震等深线图直观描述了俯冲带的俯冲形态。在日本俯冲带与伊豆-小笠原俯冲带各选取了一条典型剖面进行了重力2.5D反演,研究了俯冲带地区的壳幔结构特征。
  • 摘要:云南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由华南、印支、滇缅等大陆块体拼接而成,地质构造复杂,强烈的构造活动产生和发育了包括怒江断裂、哀牢山—洪河断裂、小江断裂等一系列断裂带,强烈的地震、火山和岩浆活动使其成为研究地壳构造变形和深部动力过程的重要地区.基于得到的新的地壳—维速度模型对流动地震台记录到的108个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地震的平均深度为20.3km,20km以浅的地震事件为82个,占总数的72.9%,可见该地区地震多发生在中上地壳,而这一部分的地壳介质是脆性的,为形成地震活动带的孕震区创造力条件。基于中小地震开展的地震定位研究也表明,该区地震震源深度一般都介于20km以浅的脆性中、上地壳部分,这可能与该区普遍存在的中、下地壳低速层有关。需要说明的是,尽管研究区地壳厚度具有由北西向南、向东逐渐减薄的趋势,但是地震的深度分布与地壳厚度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 摘要:本文应用赵大鹏教授所提出的台网外层析成像法,基于建立在日本列岛陆地上的高密度及高精度的Kiban地震台网所记录到的地震波形数据以及日本气象厅所公布的大量高精度地震波到时数据,针对西北太平洋俯冲带(包括北琉球俯冲带、南千岛俯冲带以及日本俯冲带)的弧前及弧后海域之下的精细三维构造特征展开了深入详细的研究,并首次获得了以下重要研究成果: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深入理解西北太平洋俯冲带弧前大地震的触发机制以及俯冲带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与前人的研究成果相对比,本文发现,俯冲带板间大地震(M≥6.0)一般发生在高波速、低衰减异常体内或者其周缘地区,并往往毗邻于显著的低波速、高衰减异常体。俯冲带弧前巨大逆冲断层带内的高波速、低衰减异常体代表了俯冲大洋板块与上覆大陆板块之间的强耦合部位,而低波速、高衰减异常体则代表了板块之间的弱耦合部位。俯冲带板间大地震(M≥7.5)的同震滑移不一定局限在震源所处的高波速、低衰减异常体内(强耦合部位),它可以在相邻的低波速、高衰减异常体中(弱耦合部位)继续扩张,从而引发巨大地震。俯冲带弧前巨大逆冲断层带内的高波速、低衰减异常体主要由俯冲的海山或大洋板块表面的隆起地形所形成;而低波速、高衰减异常体则可能由俯冲的海底沉积物以及俯冲板块的脱水作用所导致。板块边界处所富含的流体,对弧前巨大逆冲型地震的孕育成核起到重要作用。
  • 摘要:南海北部陆缘也是重点研究区域之一,2014年5-6月,在东沙海域再次实施三维OBS探测,共投放53台OBS,放炮测线3200公里,气枪激发11000炮,最后回收48台OBS,丢失5台,仪器损失较大,但获取的数据对研究南海北部磁静区、古俯冲带、洋陆过渡带的深部结构非常有用。2015年5-6月,与广东省地震局合作,在珠江口陆架浅水区实施三维OBS探测和海陆联合的三维深地震探测,旨在探测和研究滨海断裂带和深部发震构造,但由于受渔船干扰和附着生物过多,现场仪器回收很不顺利,仪器和数据损失都较为严重。2016年上半年,还计划在南海东北部吕宋海峡开展三维OBS探测,旨在探测和研究马尼拉俯冲带北段的深部结构和构造,希望能够顺利成功。
  • 摘要:2011年在南海东部次海盆开展的三维海底地震仪探测,覆盖了珍贝—黄岩海山链及残余扩张脊,最新的IODP站位U1431位于珍贝一黄岩海山链的北部。本研究利用FAST层析成像方法,共拾取初至震相95403个,FAST正演节点间距在x、y、z方向设为0.5km,反演单元间距在x、y、z方向则为lkm。速度模型不确定性分析采用蒙特卡洛法,模型主体部分速度不确定性小于0.2km/s,具有较高可靠性。获得的三维层析成像结果显示,海山链两侧为典型的慢速扩张洋壳,深度越大,两侧洋壳速度横向变化越小;海山上部的地壳增厚主要是由于火山喷出作用,海山底部地地壳增厚主要是由于岩浆底侵作用。南海扩张结束后,地幔持续的浮力减压熔融,引起岩浆物质的浮力驱动上涌,造成南海大量的岩浆活动,形成壮观的珍贝—黄岩海山链。
  • 摘要:本文利用Christensen和Mooney(1995)根据岩石密度和P波波速实验数据所总结的地壳岩石P波波速和密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根据Hasterok和Chapman(2007)的方法对实测P波波速进行温度和压力校正,进而求得中国西部7个代表性构造单元(拉萨地块、藏北、天山、祁连山、塔里木盆地、川西、滇西)的地壳密度.计算中采用的各构造单元P波波速1维剖面取自Li等(2006)的总结,大地热流值根据Wang(2001)的总结,从而得到各构造单元上、中、下地壳密度以及整个地壳的平均密度.将计算的地壳密度值与Christensen和Mooney(1995)给出的19种地壳常见岩石类型的密度值相对比,可以推断中国西部代表性构造单元的下地壳岩性组成。结果显示,拉萨地块(藏南)双层地壳中的“上部”地壳的下地壳密度相当于变质玄武岩,“下部”地壳的下地壳密度相当于石榴子石基性麻粒岩一基性榴辉岩。藏北地区下地壳密度相当于斜长角闪岩一石榴子石基性麻粒岩。天山下地壳密度相当于斜长角闪岩。祁连山下地壳密度相当于辉绿岩。塔里木盆地下地壳密度相当于石榴子石基性麻粒岩。川西地区下地壳密度相当于辉绿岩。滇西地区下地壳密度相当于变玄武岩或斜长角闪岩。因此,中国西部大陆下地壳成分是基性的,而不是中性或中基性的。
  • 摘要:碳酸盐矿物,如CaCO3,MgCO3,MgCa(CO3)2等,是地壳岩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板块运动中,碳酸盐矿物随着板块俯冲被带入地球内部.近期高温高压实验表明,这些碳酸盐矿物在俯冲板片相对较低的温度下稳定存在,并在下地幔温压条件下发生结构相变.在本项研究中,利用金刚石对顶砧结合同步辐射X光衍射,研究了MgC03菱镁矿在高温高压下的结构和相变。采用天然的MgC03菱镁矿作为实验起始样品。将研磨至亚微米颗粒大小的MgC03粉末与5 wt.%的高纯铂粉或金粉混合。混合的铂粉或金粉作为高压实验的压标并帮助MgC03在高压下吸收激光实现升温的目的。厚度约为15微米掺有铂粉或金粉的MgC03样品片置于两片厚度为--5 lim的干燥KCI薄片之间,放入配有两颗直径为150/300 lim或200 lim金刚石的对顶砧中。利用美国阿尔贡国家实验室的高能X光,在下地幔温度和压强条件下研究了MgC03的结构和相变过程,获取了高质量的X光衍射谱,较好的确定了MgC03由Magnesite Ⅰ至Magnesite Ⅱ的相变温度和压强。新的实验结果,对理解碳在下地幔的储存和迁移性质至关重要。
  • 摘要:在勘探初期阶段实钻井稀少,尤其对于只有二维地震勘探资料的研究区,结合有限的测井和地震资料构建虚拟井来约束地震反演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介绍了采用地震相控非线性随机反演方法来构建虚拟井的技术,并分析了二维虚拟井反演技术在实际碳酸盐岩油气田储层预测中的应用效果,这对于无井或少井地区的初期勘探开发和储层预测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利用过已知井测线的高精度反演结果构建虚拟井,约束无井测线的反演,提高了无井及少井地区储层预测的精度及准确度。实际应用效果证明了它在碳酸盐岩油气田储层预测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 摘要:在地震勘探中,地层构造往往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即构造特征是沿着某个方向分布或延伸的。本文算法利用二维各向异性高斯滤波对原始地震数据进行处理,结合曲率属性的优势,使得滤波效果具有方向性,从而可着重突出某一方向上的地质构造,对于构造方向性较明显的地震资料滤波效果更为较好,弥补了传统二维高斯滤波无方向性的不足,提高了地震资料信噪比,更好地展示地质结构特征,获得更准确的地震属性。通过对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得出结论表明快速各向异性高斯滤波能对地层信息进行选择性的识别,突出特定方向上的构造信息,达到高分辨率构造精细识别的效果。
  • 摘要:叠前反演是利用叠前共角度道集等数据,采用不同的近似公式来求解地下可靠的地层弹性参数,进而预测储层物性、储层岩性及含油气性的一种方法。根据贝叶斯理论,将观测到的数据和待求的模型都视为随机变量,并且它们的数据服从一定的概率分布,后验概率分布由似然函数分布和先验函数分布共同构成,假定似然函数服从高斯分布,先验函数选用合适的分布,结合似然函数和先验函数得到后验概率分布,利用优化方法对目标函数求解,得到地层弹性参数,为储层预测提供依据。AVO三参数反演技术利用地震波反射振幅随炮检距变化的信息来获得地下弹性参数的可靠估计,具有较好的保真性和多信息性。因此,叠前反演技术在油气勘探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多解性和稳定性问题,需要加入正则化约束对反演问题进行合理约束,采用合适的正则化约束权重系数,能使反演结果得到改善,求解的结果也更接近真实值。
  • 摘要:将时域局部化性质很高的三参数小波变换引入吸收衰减计算中,通过对其时频谱进行子波谱估计获得更平滑、能量聚焦性更好的时频谱,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曲线拟合从中提取稳定的地震波低频段和高频段吸收衰减梯度,以期更好地进行储层含气性检测。实际资料的处理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低频吸收衰减梯度,还是高频吸收衰减梯度,对致密砂岩含气储层的预测结果均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能清晰、准确地显现砂岩含气薄层段的位置,精细刻画其空间展布,证实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 摘要:断层解释的精度对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尝试将三参数小波多尺度分析与蚂蚁追踪技术相结合,用于实际断裂系统的精细解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对比分析三参数小波多尺度分频数据体和原始数据体的蚂蚁追踪属性在某一时间的水平切片发现,大尺度蚂蚁属性主要追踪了大断层,较大型断层的发育和展布规律非常清晰;随着分析尺度的降低,非连续性细节信息显示越来越丰富,而且原始数据体中不易识别的一些小尺度断层或低级序断层在小尺度蚂蚁追踪属性中得以精细描述。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将三参数小波变换与蚂蚁追踪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能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实现对不同级别的断层的变尺度分析,极大地提高断层解释的精度和可靠性,证实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可以满足不同勘探开发阶段对断裂系统解释的要求。
  • 摘要:地球上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俯冲板块与上覆板块的交界面或者在俯冲板块内部,其中发生在两个板块分界面上的地震深度约为25-35km,在该深度以下地震都发生在俯冲板块内部.。而对于深部地震的定位以及板块本身和周围区域的速度成像研究将有助于深源地震成因以及深部结构的探索。由于位于Tonga-Kermadec 俯冲带的区域台站很少,所以利用最新发展的远震双差层析成像算法(teletomoDD, Pesicek et al., 2014), 利用板块内的地震对在全球台站的到时差数据来对板块内的地震重新定位,以及对板块及其周围区域进行速度成像研究。初步结果显示无论是Tonga还是Kernadec俯冲板块在大约深度400km处存在一个明显的速度变化。南部的Kernadec俯冲板块在深度400km以上是一个高速(~+2%)异常,对应于冷的俯冲板块,并且结果显示Kemadec板块并没有穿过地幔转换带,而是平卧滞留在地幔转换带上方,而在地幔转换带内(深度410-660km)对应于明显的低速异常(~-2%)。北部的Tonga俯冲板块在400km 以上同样是一个高速(~+2%)异常,对应于冷的俯冲板块,结果显示俯冲板块穿过了地幔转换带并产生非常丰富的深震,但地幔转换带内板块所俯冲的区域(也是深震发生的区域)为正常的平均地幔速度或者是偏低的速度异常,而板块两侧的地幔转换带仍对应着明显的低速异常(~-2%)。
  • 摘要:华南大地构造研究近年来格外受到关注,研究的重点从新元古代构造,转移到中生代构造和古老基底构造研究.相对而言,对新元古代之前地质构造演化研究尚处于积累阶段.最近,SinoProbe完成了横穿华南大陆深部地震剖面,为认识华南基底的组成和变形提供了新的视野.从处理剖面可以得出几点认识:扬子是一个坚硬的、冷的稳定克拉通;华夏是一个柔弱的、热的变形带;华南缺失中元古代沉积,处于长期抬升被侵蚀环境;雪峰山之下发现隐伏的古元古代造山带。
  • 摘要:相比于传统的地震采集技术,混合震源采集具有拓宽震源照明角度和提高照明能量的特点,有利于增加中深部地质构造的成像质量.本文首次将压缩小波变换引入非均匀混合震源采集的资料处理中,用常规方法和本文新方法分别对非均匀混合震源数据开展了波场分离处理,结果证明提出的方法的分离质量较常规方法有了显著提升。
  • 摘要: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及中国地震局行业基金的支持下,1999~2014年间,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天水—武都地区及川西地区开展了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一系列密集流动宽频带地震观测研究。这些研究在不同程度上揭示了青藏高原东缘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变化,近地表构造与深部结构的关系,为研究地貌及近地表地质构造活动与地壳上地幔构造运动的关系,青藏高原东缘不同构造域的接触变形关系提供了重要观测证据。这些地震深部探测的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壳的厚度明显大于东部相邻地块的地壳厚度,青藏高原东缘地形特征不但与地壳深部结构及其变形运动有密切关系,而且与相邻地块的接触变形有密切关系;青藏高原的地壳结构与其东侧相邻地壳的速度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在青藏高原地壳20km左右深度普遍存在的低速层并未出现在相邻块体的地壳内,表明我国地震南北带的形成与这种地壳深部的构造差异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 摘要:大兴安岭及两侧的海拉尔盆地和松辽盆地位于兴蒙造山带的东部,是中国东部中生代典型的盆-岭构造体系.大兴安岭的大地构造格架和构造单元布局主要是在古亚洲洋演化期间形成的.古亚洲洋是古生代期间发育于西伯利亚地台和华北地台之间的一个复杂的多岛洋,以大规模的岛弧体系发育和陆缘增生为特征(任纪舜等,1999).中生代以来,大兴安岭地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火山-深成岩分布广泛,火山机构发育.山脉隆升及陆壳的增生与晚中生代的大量岩浆活动和断裂关系密切(邵济安等,1998).显生宙以来,中国东部形成了贯穿华南、华北、东北长达3500km的巨型重力梯度带,显示了中国东部三大块体显生宙演化的整体相关性.2011年,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与国土资源地质资料实物中心、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合作实施了一条长约600km的深地震测深和深地震反射联合探测剖面获得了9个超级大炮(1.5t)及14个大炮(500kg)的高质量单炮记录.经波场分析,共识别出沉积层及基底折射波(Pg)、壳内反射波(Pc1,Pc2)、莫霍反射波(Pmp)、壳幔边界首波(pn)及来自地幔的反射波(P_mantle)等六种震相。P波初至层析成像速度成像结果显示上地壳速度呈明显“两盆夹一山”的特征,其中松辽盆地基底深~6km,海拉尔盆地基底~4km。在剖面~400km出现地表高速体将松辽盆地和大兴安岭的上地壳分为两个部分,我们推测其为盆山原始接触边缘。地壳射线反演成像结果显示沿剖面Moho深度从西至东台阶式逐渐抬升,在剖面距离250-400km区间壳内存在多个反射震相及地幔反射震相,与重力数据对比发现该带为重力陡变带,而且该带两侧岩性及岩石年龄亦有显著变化。笔者认为重力梯度带在大兴安岭地区并不包括整个大兴安岭,而仅局限于其东部一侧,其形成可能与深部地幔构造活动有关。
  • 摘要:金属矿区地震勘探数据大部分处于硬岩区,具有地表结构和地下构造双重复杂问题,又因为金属矿埋深较浅,因此在常规地震资料处理中,精确的静校正计算和保留浅层信息显得尤为重要,但常规处理的基准面选择方法往往容易忽略浅层信息.本文提出应用真地表深度偏移成像来解决静校正问题和保留地表信息,其核心内容是从不经过静校正的数据上直接进行深度偏移.本文进行了金属矿地震资料的真地表成像计算,其核心就是通过波动方程真地表深度偏移进行复杂地表和复杂构造的精确计算,真地表偏移计算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近地表模型的建立,应用更高精度的算法以及重磁电等信息的约束,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摘要:在地震勘探中,主动源数据往往因为缺失低频信息或者低频段噪声严重,而影响后续处理和成像结果的质量.以往的低频补偿方法或者有理论假设,或者基于褶积模型,然后根据一定的数学方法计算得到低频数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较大的偏差.被动源真实存在于地下,在地表记录的透射记录包含了丰富的地下信息,而且其主要能量集中在低频段.本文将背景噪声类的被动源数据作为研究重点,在频率域对其进行多窗谱重构,然后用能量匹配法将被动源数据在频域对缺失低频的主动源数据进行低频补偿。最后将生成的联合数据进行叠前偏移成像。从成像效果可以看出,经过被动源低频补偿后的联合数据在成像中能得到更多深部和细节的信息。
  • 摘要:ZDSD-1孔是"大陆科学钻探选址与钻探实验研究"项目中"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区科学钻探选址预研究"课题在西藏山南地区罗布莎铬铁矿区实施的一口1500m深部科学钻探孔.该孔位于西藏自治区乃东县,在钻进的同时实施了连续取芯和测井作业,获得了该孔94m~1478m常规测井资料及超声成像测井资料.利用ZDSD-1孔的超声成像测井资料,可以准确地识别钻孔壁裂隙、破碎带和井眼崩落等地质特征,进而推断出该孔地应力状态.通过对ZDSD-1孔井壁裂隙、破碎带和井眼崩落等地质构造的超声成像测井响应特征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认识:利用超声成像测井资料可以精细刻画井壁地质构造(裂隙、破碎带、井眼崩落),并应用于钻孔地层应力分析;ZDSD-1孔llOOm~1500m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近似为NE-SW向。
  • 摘要:天然多孔介质/岩石内部结构非常复杂,其孔隙的几何形状和大小分布以及连通性对岩石中流体流动及电导率等输运特性有较大影响.研究表明多孔岩石孔隙结构往往具有分形特征,分形几何理论已经被广泛的用于多孔介质的输运性质研究.低渗透/致密油气储层里流体流动机理是提高开采效率的重要研究内容,基于分形技术表征其孔隙微观特征和毛细管束模型,建立其流率及渗透率的标度模型.Archie方程是一种经验的电导率-孔隙度模型,常用于预测多孔岩石的地层因子,在石油勘探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Archie方程对其参数的解释还存在问题,本研究推导了电导率与孔隙介质微结构参数之间的理论关系,并从对传统Archie方程的胶结系数进行分形定义.
  • 摘要:深部探测通过地表观测深部地质体的波速和电性等物理场,研究地壳与上地幔的物性与结构特征,为研究地球内部物质状态、地壳运动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等大科学问题提供依据,同时也将为寻找深部大型矿床提供信息.本文对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实验样机的关键技术开展了相关研究。高性能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是长周期大地电磁观测系统能够可靠应用的基础,其核心技术是高精度、低温漂、低时漂的磁场传感器,以及电场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
  • 摘要:未来矿产资源勘查的总体趋势是向深部和“难进入的地区发展”,对目前地球物理电磁法勘探仪器的探测深度、精度和分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题组借助“十二·五”国家863 计划项目平台,提出了利用矿区已有的井道、巷道等,将地面布置的大功率电磁发射机、地下和地面布置的接收机组成准三维的测量技术装置,为金属矿勘探提供一种新的勘探方法技术.所研究的发射机作为激励装置,能够自动扫频发射大功率逆变矩形波,发射信号频率从0.9375Hz到9600Hz,最大发射电压1000V,供电电流50A;同时可通过GPS对钟和实时钟(RTC)模块保证定时、准时发射预定或自定义的供电频率;可利用无线网络通信接口控制发射运行、编辑控制参数;可观测多种辅助状态信息.经过初步实验证明,发射机能够满足大功率和多功能的需求,仪器工作稳定可靠,目前正准备进行陆地野外实验,以验证仪器的野外工作性能.
  • 摘要:绳索取心技术在国内外岩心钻探领域已得到广泛使用.近年来,由于我国深部固体矿产资源勘查增多,对钻杆产品的技术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且部分国内钻具制造企业已向自动化加工方向发展;同时,施工单位从提高深孔钻探效率与钻孔安全考虑,亦对绳索取心钻探施工关键技术产品——钻杆管材的质量提出了严格、具体、全面的要求.通过对三种绳索取心钻杆用冷拔无缝钢管进行的残余应力试验,本文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即正火处理、多次冷拔及调质处理等)对管材残余应力大小的影响,分析了冷拔管材残余应力对自身强度的影响。综合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正火状态下,管材的残余应力数值较小;第二遍比第一遍矫直后的残余应力有所增加,第三遍矫直后的残余应力明显增加,即冷拔次数越高,管材的残余应力越大;调质状态下,管材的残余应力数值较小,且同种材料下随着管材规格及壁厚的增大,残余应力值随之降低;同时,对于同种规格管材,XJY850的残余应力值低于30CrMnSiA;退火去应力后,三种规格的管材屈服强度及拉伸强度均有提高,伸长率略有下降。
  • 摘要:西菲律宾海盆(WPB)作为一个大而深的边缘海盆地,是菲律宾海板块(PHS)西边部分的主要构造单元(Sasaki,2014);研究中又常将其分为中央海盆和西北次海盆及南部次海盆三个子盆地(Morzowski,et al.,1982).西菲律宾海盆由于其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和地球物理显示特征被众多地质和地球物理学家们所注意.尽管人们对西菲律宾海盆的研究很多,也对其演化运动历史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Hilde和Lee,1984;Hall,1997,2001;Deschamp和Lallemand,2002;Doo等,2014;Sasaki等2014),但是对于西菲律宾海盆的年龄模型、扩张历史等并未达成完全一致的观点.基于西菲律宾海盆对整个菲律宾海板块及其周边板块的演化运动历史的重要性,以及已建成数据库对西菲律宾海盆的零覆盖率,本研究以NGDC海洋船测数据以及相应的学者研究成果为资料基础对该区域的磁异常识别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同时结合Sandwell(2014)等结合卫星CryoSat-2和Jason-1数据发布的分辨率达约2mGal的最新全球海洋重力场模型VGG.23(自由空气重力异常及重力垂向一阶导数)所揭示的海底构造趋势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基于得到的年龄模型,使得整个菲律宾海板块地区数据覆盖率变大,有利于更加整体和全面的分析该区域的板块构造重建,板块运动历史;同时,进一步的研究,也可以结合海洋岩石圈半空间冷却模型,来预测研究区的热流模型,为研究区的热结构提供一定的信息,反应其可能经历过的热改造作用。
  • 摘要:国内西部地区地震勘探已大面积进入二次勘探阶段,而国内东部大部分地区已经完成二次地震勘探。近年来,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根据国际地球物理发展趋势并结合国内实际地质情况,发展了可控震源宽方位宽频带高效地震资料采集、宽频检波器接收,开发了宽方位资料OVT域处理技术、拓展低频与高频资料处理技术,创新了宽方位资料的HTI介质叠前6参数反演与储层预测技术等。利用这些配套技术,提高了原始资料品质、拓宽了资料频带,可以形成具有偏移距和方位角的叠前道集,可以进行高精度的各向异性校正和偏移成像,6参数叠前反演有效地提高了岩性和裂缝等预测精度,改善了储层预测的准确率。该项配套技术已在国内多个三维地震勘探项目中应用,取得的地质效果明显。
  • 摘要:由于传统密度测井存在放射性危害,人们对脉冲中子密度测井越来越重视。井眼和围岩是影响密度测井的重要因素,笔者利用蒙特卡洛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井眼和围岩对脉冲中子密度测井的影响规律。根据脉冲中子密度测井原理建立模型,通过改变泥饼的密度和厚度模拟井眼条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通过改变目的层的位置和层厚研究围岩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泥饼导致测量密度低于地层密度,泥饼厚度越大,测量密度越低,泥饼密度与地层密度差越大,测量密度越低;目的层位置在源和探测器中点处时,探测器最灵敏;目的层厚度越小,测量密度越低于地层密度,直到目的层厚度达到源距后,围岩对测量结果不再有影响。研究结果对脉冲中子密度测井数据处理过程中井眼校正和围岩校正具有指导意义。
  • 摘要:本文针对海上三维转换波地震资料的特点,进行了转换波处理技术研究,尤其是针对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射波时间比例的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方法。目前,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普遍采用高阶各向异性双平方根公式计算射线时间,该方法在处理过程中无法利用根据反射波取得的速度信息,且互相依赖的未知参数多,实际处理中难以区分不同参数的贡献。本文则直接引用了根据反射波数据求取的纵波速度,将双平方根时间方程简化为单独求取横波速度的问题,从而使过程简化为单独计算横波速度或独立伽马的问题,有效降低了计算的不确定性。并且通过反射波剖面确定横波速度或者纵横波速度比,客观上增加了一个有效的约束。由于在此过程中引入独立伽马,从而通过时间匹配可求取介质纵横波速度比,能够剥离炮检距和地层倾角等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迭代计算横波速度并更新纵波速度,得到具有明显物理意义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和介质纵横波速度比。在叠前时间偏移实现过程中,能够将成像结果直接标定到反射波时间上。
  • 摘要:海上地震资料采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地震勘探的成败。本文主要从地震资料处理及模型正演的角度出发,总结出有多项因素受电缆长度的影响,其中包括:直达波的干扰,共反射点道集的拉伸畸变,子波相位波形稳定性,拾取叠加速度的精度,去除多次波的难易程度,绕射波能量的收敛性等等。利用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公式推导,得出以约束参数为自变量,电缆长度为目标函数的关系式,利用这些关系式就能把电缆长度进行量化设计。最后再从二维正演的角度出发对量化的电缆长度进行模型验证。从而把电缆长度确定在一定的区间范围内。通过渤海多个工区的实际应用,发现利用本文提出的定量化计算电缆长度的方法计算得到的理论缆长与实际缆长吻合度非常高,从而证明了本方法的真实可靠性。
  • 摘要:在科学计算中,经常遇到由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引起的卷绕效应问题。如果将含有卷绕干扰的炮记录直接应用于最小二乘偏移方法(Least-squares Migration,LSM)中,则会在最终的成像结果中产生偏移假象,并造成迭代过程的不收敛。提出一种新的有效消除卷绕效应的方法——衰减边界方法。这种方法只是将Cerjan方法中的指数衰减函数替换为余弦衰减函数,但是该方法不仅能在增加很少计算量的前提下有效消除卷绕效应,而且不会引起虚假反射信号。通过模型测试,证实了本文方法可以同时消除卷绕效应和虚假反射的影响。因此,基于本文方法的傅里叶域线性正演为有效实现最小二乘偏移提供了保证。
  • 摘要:地层品质因子是衡量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衰减的重要参数,准确提取品质因子可以有效反映地层的吸收衰减情况,进而开展含油气储层识别和烃类检测。传统品质因子提取主要包括:时间域、频率域和时频域三类方法。基于频谱能量误差最小原则估计品质因子的方法充分利用了整个频带范围内的振幅谱信息,并通过扫描的方法对衰减前后振幅谱进行拟合,得到品质因子的值。模型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稳定性和准确性,可以准确估计品质因子的值。
  • 摘要:在地震数据采集的过程中,由于仪器设备及勘探成本的限制,会造成地震数据缺失,因此,需要进行地震数据重建。Radon变换是一种常用的地震数据重建方法,本文在其基础上采用了λ-f域相对保幅的抛物Radon变换地震数据重建方法。该方法在地震数据重建的过程中考虑了AVO效应,而不是采用固定的道均衡系数,在重建过程中很好地保持了各道之间振幅的相对变化关系,加快了重建的速度,并提高了重建数据的精度;同时,通过引入变量λ,消除了在Radon正反变换过程中对频率的依赖,从而明显提高了计算效率,并且使重建数据更加接近原始地震道。在含有多次波的中、远偏移距数据重建有较好的适应性,解决了在对存在AVO现象的地震数据进行重构时,远偏移距数据重建误差较大的问题。
  • 摘要:本文基于Biot双相介质模型,采用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方法求解波动方程,采用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压制边界反射,通过波场数值模拟分析反射振幅的变化规律。为了研究双相介质中纵波反射振幅变化规律,建立盖层为单相介质、储层为单相介质以及盖层为单相介质、储层为双相介质的水平双层模型,模型参数与四类AVO响应中上、下地层参数一致。分析了盖层为单相介质、储层为双相介质情况下储层中孔隙流体为水或者天然气时纵波反射振幅变化规律的差异。采用爆炸源激发雷克子波获得人工合成地震记录,对人工合成地震记录上反射波入射角变化范围的研究表明:(1)纵波反射均方根振幅变化趋势与Castagna给出的反射系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将储层看作单相介质与看作双相介质计算得到的纵波反射振幅变化规律存在差异,并且在第一类、第四类响应中两者差异较大;(3)双相介质储层中孔隙流体为石油或天然气时纵波反射振幅变化规律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第一类、第二类响应中孔隙流体为石油的反射振幅大于为天然气的反射振幅;第三类、第四类响应中孔隙流体为石油的反射振幅小于为天然气的反射振幅。
  • 摘要:动校正是地震资料处理的重要环节,然而常规动校正会出现波形拉伸畸变、频率向低频方向移动等现象,通常在浅层、大炮检距较为严重。文中分析了动校正拉伸是由常规动校正的固有特性和动校正速度不合适引起的,通过对速度的修正,能够改善动校正效果。由于仍然采用常规动校正方法,因此它固有的拉伸现象仍然存在,所以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拉伸,而不是完全消除。通过对模型数据的处理和实际资料的测试,说明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 摘要:近年来胜利油田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火山岩储层获得重大突破,多口探井获得工业油流,展现出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给该区火成岩地震资料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区石炭系火成岩地震响应特征及地震资料的分析,明确了影响石炭系火成岩成像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优选关键处理技术,设计针对性的处理流程,最终提高了目标区石炭系火成岩成像精度。通过交叉排列域去噪技术的应用,有效压制了资料中存在的干扰波,同时较好地保持了信号,达到突出石炭系反射特征的效果。三维共反射面元聚焦成像技术可以有效增加石炭系火成岩弱反射信号强度,提高速度分析精度,进而提高石炭系火成岩成像精度。通过基浮动面叠前时间偏移技术的应用,消除了同相轴畸变,改善了该地区石炭系成像效果,特别是石炭系陡倾角断面的成像效果。针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区石炭系火成岩的处理流程,提高了石炭系火成岩成像精度,对该区后续火成岩资料处理有较大借鉴作用。
  • 摘要:地震数据采集是地震勘探的主要步骤。而数据采集位置的选择和设计是数据采集的长期关注的问题。在2012、2014年,Mosher等提出了以稀疏采样所得重建数据信噪比为约束函数的基于压缩感知地震观测系统设计方法。从压缩感知理论,可以通过对随机采样构造的压缩采样矩阵归一化列向量之间的互相关系数的约束,得到相对最优的地震勘探检波器位置设计方案。基于地震数据在傅里叶变换域具有稀疏性的假设而选用了傅里叶变换作为地震数据的稀疏表示方法。如果地震数据可以稀疏表示在其他变换域(如小波变换,曲波变换),可以构造新的压缩传感矩阵,并且可以构造针对这些变换的最优检波器位置及炮点位置的设计方案。
  • 摘要:随着勘探目标变得日益复杂,储层薄、埋藏深等因素都加大了地震勘探的难度,同时详细地质构造信息的获取要求地震资料具有高分辨率。因此拓宽地震频带,对提高地震分辨率是十分必要的。基于Gabor变换的精确重构、综合时频分辨率最高的特点,并结合倒频谱的应用,来处理非平稳的地震信号,在Gabor变换的时窗内,用其对数谱替代地震信号的振幅谱,保持相位谱不变,从而获得宽频带的频谱。对于Gabor变换联合倒频谱的拓频算法引入的边界处波形抖动问题,采用平滑算子处理。整体思路为:对地震信号进行平滑处理后,再进行Gabor变换联合倒频谱处理,最终得到高分辨率数据。将拓频算法分别应用到雷克子波、一维薄层褶积模型和实际地震资料中,结果表明,原本无法分辨的地震道可以识别出来,处理后的数据频带明显变宽,分辨率得到显著提高。相对于常规的拓频方法,该算法无需知道地层的品质因子Q值,极大地方便了计算;同时在没有测井信息和初始模型约束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地震分辨率的提高。
  • 摘要:断层或小断裂、河道砂边界、特殊岩性体轮廓等在地震数据中表现为边缘特征,应用边缘检测技术能够直观地描述这些边缘特征,即不连续性。为消除地层倾角对边缘检测结果的影响,有效、准确地突出真实的不连续性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倾角时差扫描的边缘检测方法,首先在时间-频率域内计算得到准确的地层倾角时差估计,然后结合传统边缘检测算子沿地层倾角取分析时窗,进行地震数据中的不连续性检测。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消除倾斜地层对边缘检测结果的影响,清晰、准确地刻画出断层等不连续性特征,可以作为地层横向差异和地质体边界识别的有力工具。
  • 摘要:致密油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孔隙类型多样,孔隙半径大部分以纳米级孔隙为主。本文针对川中盆地侏罗系大安寨组和凉高山组两套致密油储层大量取心岩心进行试验,得到大批岩电实验数据,针对该批数据进行的导电模型研究证明Herrick和Kennedy提出的孔隙几何形态导电理论对致密油储层饱和度模型建立具有指导意义,在基于该理论建立的饱和度解释模型川中地区应用中发现,该模型较适用于该地区致密油储层饱和度评价。对于致密储层来说,经典阿尔奇公式应用效果较差,用其计算含油饱和度误差变大;将Herrick和Kennedy提出的孔隙几何形态对岩石导电性影响的变量与总孔隙度建立关系式,使模型更加具有应用性;通过岩电数据验证,该模型可以提高致密油储层饱和度解释精度。
  • 摘要:本文采用轴对称计算模型,该模型中,泥浆、冲洗带、原状地层和围岩地层均为各向同性的均匀地层,而过渡带地层采用径向渐变模型,由马明学等人建立的计算泥浆侵入储层电阻率分布数学模型可知,过渡带地层电阻率变化曲线与反正切函数类似。阵列感应正演计算采用AIT阵列感应测井仪。讨论R3、R4、R5这三个典型线圈系在频率为52.65kHz下泥浆侵入对其测井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探测深度小的线圈系受泥浆电阻率变化影响很大;(2)受探测深度限制,探测深度较小的线圈系对冲洗带厚度变化不敏感,探测深度较大的线圈系对冲洗带厚度变化较敏感;(3)探测深度小的线圈系无法反映过渡带厚度变化,而探测深度大的线圈系对过渡带厚度变化的反映较冲洗带厚度、泥浆电阻率等因素的反映小;(4)当同一目的层的不同深度段侵入深度不同时,阵列感应线圈系的电阻率响应曲线呈不对称形态,并且在不同侵入深度地层的接触面附近,电阻率响应曲线过渡缓慢。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