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5-10-11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质学会

会议文集: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1661条结果
  • 摘要:由众多小型块体碰撞拼合而构成的华北板块,在其长期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中发育了各种类型、大小不一、性质各异的含煤、含油和含气盆地;也同时产生了方向不同、成因繁杂的板内和板缘造山带.这些盆地与造山带经过了多重耦合、迁移、演化、以及复合与叠加过程.晚中生代以前华北处于一个稳定克拉通发展阶段的浅海和深海的大面积克拉通盆地.目前保存的在北缘有EW向的古阴山和西北缘SN向的古桌子山的前缘,出现了与逆冲造山带耦合的前陆盆地.堆积了欠补偿的磨拉石和大理石的类磨拉石建造,反映了周缘造山带的楔状体向前陆方向多旋回的侵蚀、下切和超覆过程.华北北缘和西北缘石炭二叠纪前陆盆地的形成是岩石圈对构造负荷响应而弯曲均衡补偿作用的结果.华北板块稳定地块发育阶段,挤压性盆-山的相互依存和转换关系,仅发生在北缘和西北缘的局部地域.
  • 摘要:对于非平稳信号的地震信号,单纯的时域分析或频域分析均无法刻画信号随时间的变化状况,难以满足高分辨率地震数据分析处理的要求.时频分析,作为非平稳信号分析处理的有力武器,通过时间域和频率域联合的方法对信号进行综合分析处理,以准确获得信号频率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广义S变换继承和发展了S变换的优点,克服了S变换时窗固定的不足,通过对地震数据的广义S变换时频分析,能有效揭示地震信号所含频率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能确定任意时刻地震数据的频率成分及大小,能准确反映地震波场的变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震数据的时频分辨率,更能有效区分干扰和有效信息,对于地震数据的高分辨率精细化处理和解释都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 摘要:2015年4月25日,在尼泊尔境内的喜马拉雅主冲断带(Main Himalayan Thrust fault,MHT)上发生了Mw 7.9级地震,深部破裂长度达200km.采用Avouac(2004)给出的断平—断坡—断平模型来构建喜马拉雅山前断裂带(Main Frontal Thrust fault,MFT)—MHT的3D构造模型,利用同震InSAR形变来约束断平和断坡的倾角和宽度,以定位主震破裂在MHT上的具体位置.联合InSAR和GPS反演得到的同震滑动分布结果显示,主要地震破裂发生在MHT的断坡上,该区域也是地震层析结果所确定的脆韧性转换区.主震的最大滑动量在12km深度处达到13m.GPS时间序列和InSAR结果探测到了震后发生了快速余滑,释放的地震矩达到1.0×10E21 Nm,相当另一个Mw 7.9级地震.
  • 摘要:江苏及南黄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带之一,这里城市群密集,人口众多,经济高速发展;而该地区同时又位于东亚大陆边缘板块过渡带附近,是地震较为活跃的地带,历史上也曾频发中强以上的地震,地震灾害是对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威胁的自然灾害之一.本文通过收集江苏及南黄海地区的历史地震资料,从该区域地震活动的时序性和空间分布入手,揭示该区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江苏及南黄海地区的活动断裂带分布、现代构造应力场和地球物理场资料,分别分析了该区的浅部和深部构造特征.从浅层地质构造与深部构造相耦合出发,探讨了江苏及南黄海地区孕震构造环境特征,并建立了该区地震发育的成因模式.
  • 摘要:Microseisms are small tremors of the Earth's surface caused by various natural phenomena: atmosphericprocesses, cyclones, tsunami, and small displacements in the Earth's crust. Microseisms are actually seismicnoise that carries information about the source of this noise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Earth's interior throughwhich the microseisms are transmitted. The main microseisms are low-frequency structures with oscillationperiods from l sec t0 20 sec. They are typically used to locate the microseism source. However, microseismsmeasured in seismic stations may be used to assess the state of the Earth's interior in the region. This is calledmicroseismic sounding. In this study, we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microseismic sounding with microseismsexcited by deep earthquake foci. A model of a plane seismic wave is constructed, crossing a layered structurefrom the Earth's interior. In this case, the distribution of elastic parameters in the Earth's crust can bedetermined by measuring the displacement field on the surface.
  • 摘要:浅层反射地震勘探方法是城市隐伏活断层探测手段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地震勘探采集参数是获取高品质地震资料的关键因素,它直接影响后期的探测效果和断点的解释精度.本文采用波动方程有限差分方法,通过设定不同的观测系统参数,对活断层模型进行正演模拟,本文讨论了子波主频、道间距以及最大偏移距对成像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城市活断层探测和防震减灾有着重要意义,为实际活断层探测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摘要:在断裂构造的研究中,人们已经认识到,断层、裂缝在几何学、运动学以及动力学特征上具有统计意义的自相似性,这是分形理论在构造地质研究中的体现.本文提出了一种断裂信息维的新方法,对断裂数据化后,通过设置断裂的充填步长b,对断裂充填后得到信息点,设定分形统计域Q,统计单元的边长r,制作不同边长(£1的栅格,统计落入不同栅格内断裂信息点的个数并计算对应的概率,最后对变量数据拟合,得到信息维以及相关系数。以金湖凹陷阜二段断裂为例,对FractalMan软件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一方面反映了金湖凹陷断裂系统分布具有良好的分形特征,另一方面从侧面印证了本文所提的思路是计算断裂信息维的有效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准确度,该软件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 摘要:采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技术,对德钦-中甸-大具断裂进行了浅层地球物理方法探测,探测定位结果结合地表地震地质调查发现德钦-中甸-大具断裂沿着云南奔子栏-四川得荣县子庚-云南尼西一线展布,北西段沿着高山区展布,在震区子庚乡一带则沿着金沙江峡谷展布,断裂在子庚乡金沙江I级阶地处呈隐伏状态通过,浅层地球物理剖面揭示该断裂断错了第四系覆盖层,其倾向NW,近地表倾角约65°~80°,南东段则延伸到云南尼西乡一带。该探测成果对判定德钦-中甸-大具断裂的近地表构造活动提供了可靠的浅层地震证据,也为震后恢复重建和制定抗震防灾规划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
  • 摘要:华北克拉通东南部新生代大陆玄武岩表现出类似于OIB的微量元素分布型式、亏损的Sr-Nd同位素组成,橄榄石斑晶较亏损地幔低的δO偏低,指示其地幔源区受到俯冲西太平洋板片部分熔融所衍生的熔体交代,因此属于新生岩石圈地幔而非软流圈地幔.由此推测,太平洋板块的西向俯冲不仅使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减薄,造成古老岩石圈地幔被软流圈上涌冷却形成的新生岩石圈地幔所替代,而且俯冲板片组分对新生地幔的交代还形成了新生代玄武岩的源区,由此决定了这些新生代大陆玄武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地震层析成像研究表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厚度呈现由西向东逐渐减小的趋势。这指示太平洋板块由东向西俯冲对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减薄的影响。中国东部新生代大陆玄武岩成因中的交代熔体可能就是来自于俯冲的太平洋板块。假设中生代时期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引起华北克拉通古老岩石圈地幔下部拆沉,随后软流圈地幔侧向侵位填补留下的空间。俯冲洋壳玄武岩及其上覆沉积物部分熔融所产生的熔体交代了填补进来的地幔,形成新生岩石圈地幔辉石岩,它们与软流圈之间处于相对分离状态。因此,中国东部新生代大陆玄武岩记录了中生代时期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华北克拉通古老岩石圈地幔减薄,随后在俯冲隧道中新生岩石圈地幔底部遭受的地壳交代作用的地球动力学过程。
  • 摘要:本研究利用三层介质(地球—大气层—电离层)下有限长大功率电偶源模型研究大收发距情况下电离层对电磁场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接收距较小时,例如,对发射频率f=10Hz时200km范围,电离层对电磁场的影响可以忽略;然而,当接收距超出这个范围时,电离层对电磁场的影响表现为相长干涉,即电离层对电磁场起增强作用,使电磁场衰减变慢.同时,随着辐射频率的增加,电离层的影响会在更小的距离范围表现出来.利用台站电磁观测数据,将汶川MS8.0地震主断层破裂产生电磁场等效为有限长大功率电偶源,在设定背景电阻率条件下,推算汶川地震主断层破裂产生的地电流大小.结果显示,在距离震中1440km记录到1Hz的约1.3mV/m的电场脉冲,推算电离层影响下的地电流比不考虑电离层影响的电流小一个数量级;电磁场的2D辐射图显示出明显的方向性,这部分地解释了在地震电磁观测实践中异常信息的"方向性"或"选择性"特征,在台址选择和观测仪器布设中可能起指导作用.
  • 摘要:在地球物理磁法深部资源探测数据处理中,受诸多条件因素的限制,如环境因素、浅层地质结构干扰等,难以较为准确地提取到深部隐伏矿体的异常信息.考虑到复杂地形和采空区的影响,资料处理解释难度更大.深部磁异常探测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研究表明:地球物理磁法勘探,特别是深部磁法探测,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的各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各种系统误差的影响.研究提出将盲信号方法应用于地球物理深部磁异常提取算法研究中。消除深部磁异常探测中存在的各种系统退化效应,克服常规地球物理磁法异常提取算法对于弱异常体信号无法有效提取的问题,保持浅部强异常体边界的同时,精确圈定深部弱异常体边界。
  • 摘要:410km间断面是地球内部一个重要的间断面,出现在现有的各一维球对称速度模型中,其在地球内部存在冷、热、残留板块、部分熔融等异常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起伏,速度结构也会在局部体现出不同的变化。这可以为推断地下物质组成及运移情况提供约束条件。云南腾冲西侧为活跃的喜马拉雅东构造结,东侧为稳定的四川盆地,腾冲火山的热源来源尚存争议,来自于软流圈、410km上方、660km上方、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等。因此需要更为细致的地震波速度结构对其进行约束。三重震相方法在垂向上有较好的分辨率,被前人广泛地用于地幔转换区速度结构的研究中。在台站密集时,在横向上也有较好的分辨率。应用二维的射线追踪能在对相应的速度异常体的大小及异常值给出较好的约束。
  • 摘要:造山带岩浆作用是大陆地壳生长和分异的重要机制,常常形成大型花岗质岩基,记录了大陆动力学过程中物质的运动与能量的转化,表征了造山带大陆动力学的过程。因此,大的花岗岩基是揭示造山带的物质组成、形成演化和动力学过程的窗口。最近40多年来的研究表明,造山带岩浆作用并不是均衡发展的,而是有强有弱。东昆仑造山带是青藏高原北部的巨型岩浆岩带,尤以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古特提斯造山阶段花岗岩最为发育。本研究在深入的野外地质、岩石学和年代学研究基础上,结合各岩性单元的出露面积、U-Pb锆石年龄和假定的岩体厚度,对香日德岩基的岩浆体积添加速率进行了估算,发现从早到晚,该岩基的岩浆体积添加速率存在着旋回性的变化特征。其中,早三叠世石英闪长岩的岩浆体积添加速率最低,而晚三叠世花岗闪长岩的岩浆体积添加速率最高,中三叠世介于其间。以5km的岩体厚度计算得到的岩浆体积添加速率分别是,早三叠世峰期的添加速率约56km3/m.y.,中三叠世峰期添加速率约90 km3/m.y.,而晚三叠世的峰期添加速率达到了200km3/m.y.,添加速率的变化,主要与壳幔相互作用和构造体制的转换有关。研究表明,从230Ma开始,东昆仑地区晚三叠世时期Hf同位素初始比值显著增大,并出现了大规模的铁多金属成矿作用。因此,晚三叠世时期该区强烈的Fe多金属成矿大爆发是在亏损地幔岩浆底侵影响下,发生大规模的花岗岩类岩浆活动和壳幔岩浆活动的结果。
  • 摘要:新疆博格达—哈尔里克构造带作为天山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学者认为哈尔里克构造亚带被认为是与大南湖早古生代复合岛弧连为一体的华力西期构造岩浆活动带,但对于该岛弧带是由卡拉麦里洋盆向南俯冲形成的还是康古尔洋盆向北俯冲形成的,或者有另外一条沿巴音沟-艾维尔沟-七角井一带的俯冲线,至今没有定论.口门子南地区位于天山山脉东部的哈尔里克山主脊西段,本文选取了口门子南地区中—上奥陶统塔水组火山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岩石学以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针对该区火山活动的大地构造背景进行探讨,对区域构造属性的判别提供一些证据.笔者认为哈尔里克-泥盆纪岛弧带是康古尔洋盆向北俯冲的产物,与卡拉麦里洋盆的向南俯冲无关。
  • 摘要:地幔间断面的存在是地球内部最主要的结构特征.410-km和660-km间断面是上地幔两个主要不连续面,分别是由橄榄石α到β相变,尖晶石到布里奇曼石和镁铁矿的矿物相变引起.受温度、压力和物质组成的影响,矿物相变必将导致间断面深度、间断面附近地震波速度的变化.层析成像研究可以获得大尺度速度变化特征,但对界面起伏并不敏感;接收函数方法则只能约束台站下方界面的起伏.地震波层析成像结果表明,太平洋板块在千岛海沟、日本海沟处向鄂霍次克板块下方俯冲,在与欧亚大陆紧邻的日本海及鄂霍次克海下方已到达地幔转换带深度,与地幔间断面发生着相互作用.由于地震台站的稀缺,对东北亚地区海域下方间断面起伏的研究十分有限.笔者采用ScS多次反射波方法,利用国家区域数字地震台网以及日本F-Net台阵宽频带波形记录,通过对发生在鄂霍次克海、干岛群岛、俄罗斯、日本海以及我国东北下方的中深源地震的ScS多次反射波分析,系统获得了东北亚地区从大陆边缘到广大海域,包括鄂霍次海、千岛群岛、日本海下方410-km和660-km间断面深度起伏图。通过对波形的正演模拟,以及与前人在岛、陆、有限海域开展的接收函数、SdP转换波对间断面深度的研究对比表明,ScS多次波共反射点叠加方法能够准确、有效提取出间断面深度起伏特征,不仅可以获得有台站分布区域与短周期信号分析一致的结果,还能获得无台站分布海域地区上地幔间断面结构特征。研究结果首次系统展示了东北亚广大海域地区深部间断面形态及地幔转换带厚度特征,对于认识俯冲地区地幔热异常状态及物质构成,东北亚地区深部板片复杂、各异形态的形成与演化,理解俯冲板片与深部地幔物质相互作用及能量交换等问题有重要意义。
  • 摘要:CaSiO3钙钛矿是地球下地幔最重要的矿物之一.根据地幔岩模型,CaSiO3钙钛矿在下地幔的体积含量约为8%;而俯冲到核幔边界中的大洋玄武岩可能含有高达~20vol.%的CaSiO3钙钛矿.尽管此前,关于CaSiO3钙钛矿在下地幔温压条件下的结构存在较大争议,但近期实验表明,CaSiO3在常温常压下以四方晶体结构存在,但在下地幔温度和压强条件下相变为立方体钙钛矿结构.而立方体结构的CaSiO3钙钛矿在高压常温下并不稳定.因此,在更高的温度压强,现有的下地幔矿物会以何种结构存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研究利用金刚石对顶砧技术结合同步辐射X光衍射,在165-210GPa和300-2500K研究了CaSi03的结构和热力学状态方程。实验发现当温度上升至2100K时,CaSi03样品由不定形态转变成钙钛矿相,而当温度继续上升至2500K时,CaSi03钙钛矿又转变成一种新的物相。我们将温度冷却至300K后该相仍然稳定存在。这与CaSi03的钙钛矿相明显不同,因为立方体相的CaSi03钙钛矿无法在300K稳定存在,会相变为四方晶体结构。研究CaSi03在超高压超高温下的结构和热力学性质对了解超级类地行星的物质组成和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本文采用Occam反演反演方法,实现了约束模型下的一维浅海域瞬变电磁勘探反演。通过对不同海水深度、储层埋深以及偏移距等典型理论模型的反演计算,证明了该反演方法收敛速度快、拟合效果好,经过10次左右反演迭代即可获得较好的反演结果。为验证上述反演算法的可靠性,利用层状介质模型的理论正演数据加1%的随机噪声作为反演数据。浅海域瞬变电磁勘探系统参数设置如下:采用电偶极发射,长度1m,电流10A。装置布置如图1,反演均采用1.5Q-m的均匀半空间作为初始模型。分别试算不同海水深度、不同储层埋深、不同收发距算例如图1、2、3所示,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较好有效性和适应性;并且反演迭代10次左右,就能够快速稳定的收敛,可以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对于实际的资料解释是可行的。
  • 摘要:岩溶地区的塌陷灾害众所周知,但要解决地质环境灾害问题仍然是要依靠有效的技术手段,勘查技术首当其冲,尤其在针对岩溶发育中的中、小溶洞的准确定位的探查是需要有高分辨率的技术方法,同时具有足够的探测深度.介绍勘查新技术陆地声纳法与微分电测深法相结合对岩溶中的中、小溶洞、断层作精细探查的工程实例.通过内业工作对数据的系统处理和反复的分析比对,获得第四系与基岩面的界面划定及土洞、溶洞圈定;并划定了在塌陷区及影响范围中的主要断裂F1-1和F1-2的位置;测区各测线所探查到的溶洞,在地面上投影长宽≥1m的,从基岩面至60m深范围共有800余个。土洞160余个。本测区基岩面在第四系覆盖层以下的14m~28m之间,基岩起伏较大,溶洞在基岩面以下位置,土洞则在第四系曾中。业主选泽作者提供的土洞和溶洞位置和土洞与溶洞有上下关作钻孔验证。通过7个静力触探对土洞的验证并间接验证溶洞的存在,验证反馈的信息与提交的物探报告全部吻合。
  • 摘要:传统的瞬变电磁法是测量地质体感应二次场的时间域电磁法,但是,关断时间和互感的过渡过程影响了0-100米的浅层勘探,因此限制了在工程勘察领域的应用。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Opposingcoils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s,简称OCTEM)从理论和仪器上实现了纯二次场的观测,解决了长期困扰瞬变电磁法浅层应用的关断时间和互感的过渡过程影响的。HPTEM-08型仪器通过Wi-Fi外接平板电脑或PC实现数据采集显示控制,也可以通过移动网络信号实现远距离数据传输及采集控制,整套系统轻便小巧、实用高效,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地形条件、电磁条件以及城市环境条件下工程勘探。
  • 摘要:莱州湾南岸的潍北平原地区新生代以来以间歇性持续沉降为主,是由鲁中山地北麓众多河流冲积而形成的广阔平原。根据“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科教创新区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工作要求,需要对通过近场区范围的鄌郚-葛沟断裂开展地球物理探测工作,确定其展布位置,并对其活动特性进行粗略的分析,为厘定潜在震源区边界和确定震级上限提供依据。结合本地区工程地质条件,选择浅层地震勘探方法完成本次地球物理探测工作,共布设了4条测线,其中Ⅰ、Ⅱ和Ⅳ测线方向为近东西向,Ⅲ测线为南北向。作为补充对比,同时也引用了测区范围内三条近东西向石油勘探剖面。对比本次工作完成的4条测线剖面,分析认为,受砂层和地下水位的影响,局部位置地震反射波衰减较快,因此在时间剖面上表现混乱。通过对比石油勘探剖面,分析认为,通过增加震源能量,可以改善探测剖面结果。但对于预算成本较低的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无节制的提高震源增量并非是最佳选择,通过本次实例工作表明,多尝试不同探测位置也能得到较好的探测剖面,达到探测目的。综合浅层地震勘探结果,鄌郚-葛沟断裂距离场地最近距离约为3000m,场地内布设测线未发现该断裂,结合测年数据,分析认为最新活动时代为早更新世。
  • 摘要:收集、整理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及四川地震局区域重力网资料,给出汶川、芦山地震前后不同时空尺度的重力场时空变化结果和具有构造活动意义的重力场动态图像,系统分析区域重力场时-空动态变化及其与2008年四川汶川Ms8.0和2013年四川芦山Ms7.0地震发生的关系。强震易发生在与构造活动有关联的重力变化正、负异常区过渡的高梯度带上,重力变化等值线的拐弯部位,构造活动断裂带由于其差异运动强烈而构造变形非连续性最强,易产生急剧的重力变化,最有利于应力的高度积累而孕育地震。2008年汶川Ms8.0和2013年芦山Ms7.0地震发生在重力变化高梯度带与龙门山断裂带的交汇部位。2008年汶川Ms8.0和2013年芦山Ms7.0地震前,震中区及其附近观测到明显的区域性重力异常及重力变化高梯度带,可能是地震孕育过程中观测到的重力前兆。根据重力资料显示的异常变化,笔者对2008年汶川Ms8.0和2013年芦山Ms7.0地震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中期预测。一般来讲观测资料积累的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判断强震发震震级,异常持续的时间越长,其对应的震级越大。分析地震重力异常,不仅要看短期变化,也要分析长期变化。
  •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球型、非自转、弹性和各项同性地球模型的点源位错理论及其相关的研究进展,然后着重介绍了该理论在地球科学领域的应用情况,以及所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重力、地面的平动和旋转位移、倾斜、应变、地球质心变化、地球参考框架旋转、震源参数约束、地幔粘滞度估计等。
  • 摘要:地球物理联合反演应用多种观测数据,通过反演地质体的物性和几何参数来求得同一个地质、地球物理模型。由于重力方法有较高的横向分辨率,重力场能直接反映地球介质密度变化和各种环境下动力学特征,地震方法则有较好的垂向分辨率,在划分地球圈层结构具有优势。因此,在所有不同种类地球物理方法中,地震与重力存在优势互补,最适合进行方法间的联合反演。利用重震联合反演方法对白云鄂博矿区一条北西向延伸约40km的重力与地震剖面进行深部构造解译。此次的重力-地震联合反演精细化了矿区深部构造分层,给出了地层起伏形态,重新解译了断裂展布位置,其中深大断裂与地质研究成果能够良好吻合,并更加精确。本区存在多期活动且能够沟通的深大断裂,可能为稀土碳酸岩岩浆交代白云岩(灰岩)提供了流体通道,对“先沉积铁、后交代稀土、多期多元”的成矿模式具有指导意义。
  • 摘要:利用山西省2012~2014年的绝对重力和流动重力观测资料,平差计算得到该时间段重力场变化值,分析区域重力场演化特征与2014年4月平遥Ms4.1地震的关系。研究发现:(1)地震发生之前研究区域出现了区域性的重力异常变化,在震中附近产生局部重力异常变化,形成了与活动断裂走向基本一致的重力变化高梯度带,这可能预示着与地震发生相关的构造运动或应力增强作用。(2)地震前后研究区重力场累积变化表现为应力场增强—持续增强—局部运动受阻超过临界值—能量突然释放。震后重力场变化恢复到平稳状态。
  • 摘要:建立与完善具有复杂空间形态的地下场源的全空间重磁异常与梯度张量的正演方法是重磁探勘理论与方法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3D约束Delaunay剖分方法逼近地下复杂形体场源,采用四面体体元或三角形面元作为建模基本单元,最大程度减小了有限、离散场源信息下的建模误差。同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推导完善了无解析奇异点的四面体体元或三角形面元多面体场源的全空间重磁异常与梯度张量的正演解析公式。本文同时给出了单元模型在球坐标系下的重磁异常与梯度张量的转换公式。使其可以直接应用于球面重磁异常的正演计算。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应用Delaunay剖分方法对长方体模型进行剖分,然后正演计算其重磁异常并与Li and Chouteau所提出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两者绝对差值小于10e-9(重力单位为mGal),从而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同时本文还对基于四面体剖分的重磁数据反演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完成了L2范数下的最小模型反演方法。该方法对于起伏地形数据反演与球面数据反演有着良好的适应性。
  • 摘要:四川盆地位于上扬子版块西北缘,是克拉通与前陆盆地的叠合盆地,其盖层的强烈褶皱和受到不同方向构造挤压变形的改造在其周缘形成了复杂的弧形褶皱构造带。研究区航磁数据范围大致处于102°E—110°E,27°N—34°,布格重力数据范围大致处于102°E—110°E,27°N—33°之间,重磁异常数据来源自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编制的航磁化极异常平面图和布格重力异常平面图。研究中主要运用二维小波多尺度分解,结合对数功率谱分析,定量化分离位场异常。利用小波分解对重磁数据进行分解,有效的得到了布格重力异常的1-4阶细节和4阶逼近,航磁异常的1-3阶细节和3阶逼近。提取反映盆地基底和中深部地壳的重磁异常数据,并通过计算不同方向的水平导数,以强化位场异常反映的断裂特征,提取基底断裂的线性信息。运用parker法,对反映中深部重磁界面起伏特征的重磁异常进行反演,得出盆地基底起伏和莫霍面的起伏特征。
  • 摘要:本文使用1:20万剩余重力异常数据,运用带约束的重力三维反演方法进行反演,得到了羌塘盆地(86.5°E-93°E,32.4°N-35°N)0-40km深度范围内的密度异常分布,为该区域的构造演化研究提供了依据。经过三维反演获得了羌塘盆地0-40km深度的剩余密度异常分布,结果显示羌塘盆地大体为层状结构,横向密度分布有较强的不均匀性。在20km(中心深度)处存在一层厚度约为7km较为明显的低密度层,该层密度在2.58-2.72g/cm3之间,最浅处约为17km,最深处约为24km;前人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地下20±5km普遍存在低速带,厚度为8±2km,速度为5.8±0.1km/s,利用经验公式转换后与本次反演获得的密度相符;多个大地电磁结果也显示羌塘盆地该深度存在低阻层;一般认为该现象是由上地壳内部分熔融引起的。北羌塘有三个显著重力低值区,与火山岩分布范围较吻合,该区域下部主要以低密度异常为主,且异常向下延伸至40km,可能与其它研究中证实的更深部地层存在的低速体相连,是火山喷发的通道。前人认为该区域的超低布格重力异常是地幔和中下地壳物质亏损造成的,本次结果表明造成该现象也有中上地壳物质亏损的因素,但与其它因素相比贡献不大。
  • 摘要:以汶川地震前后GPS观测得到的同震形变场为约束,利用带约束的最小二乘反演方法,分别反演了考虑滑脱层与否的最优同震断层滑动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正演了同震重力变化。结果表明,含滑脱层的断层滑动模型模拟的重力台站的同震重力变化更接近实际的观测结果,证实了龙门山的中央断裂带南段存在着大规模的近水平的滑脱层参与了汶川地震的同震滑动,说明了同震重力观测可以为研究地震区域构造提供大地测量约束。
  • 摘要: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于2009年12月在拉萨安装了OSG-057超导重力仪。至今,拉萨超导重力仪台站已经积累了大量的重力固体潮数据,在全球和区域研究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基于拉萨OSG-057超导重力仪台站在地震(2min-1h)、亚地震(1h-6h)、潮汐(6h以上)三个频段的背景噪声水平来研究其运行情况,所用数据长度为2012年。在地震频段,采用GGP推荐的基于Banka and Crossley(1999)提到的计算地震频段背景噪声水平的方法,研究拉萨台站在该频段的背景噪声水平。计算了亚地震频段的功率谱及其对应的“亚地震噪音等级”,用来代表拉萨超导重力仪台站亚地震频段背景噪音水平。结果表明,拉萨超导重力仪台站在地震和亚地震频段均属于低背景噪音台站。这一结果又被大地震后观测到的较高信噪比的自由振荡模以及地震平静期观测到的微弱持续地球背景自由振荡信号所证实。在潮汐频段,利用Eterna3.4固体潮调和分析程序,获得了不同潮汐频段(长周期、周日、半日、三分之一日、四分之一日)的平均噪音水平,结果表明,拉萨超导重力仪台站在潮汐频段是低背景噪音的,这一低背景噪音特性使得潮汐参数具有较高的精度。同时,本文获得的潮汐参数与理论模型所给出的吻合很好。总之,研究拉萨OSG-057超导重力仪台站在不同频段的背景噪音水平,为充分利用其进行全球和区域地球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参考。
  • 摘要:CG-5相对重力仪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相对重力仪之一,也是我国在地震重力测量工作中使用的主要重力仪之一。以我国以云南重力测区2014年CG-5重力仪观测数据为例,研究CG-5重力仪零漂率变化和格值系数稳定性,讨论零漂和格值系数改正对观测数据处理结果的影响。CG-5重力仪在投入使用初期,其零漂率存在明显的随时间变化。云南测区2014年观测使用的C1169、C1170重力仪,在全年两期观测时间内其零漂率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在地震重力数据处理中不宜将零漂率作为固定常数直接进行解算。对观测数据进行零漂改正后,显著提高了观测数据精度指标。CG-5重力仪格值系数会发生变化,但不同仪器的变化特征不同。云南测区2014年两期观测中,C1170重力仪格值系数变化量约为-0.000100,C1169格值系数则未发生明显变化。经格值系数改正后,获得的重力变化结果与绝对观测结果更为一致,说明本文所用方法能有效消除观测数据中的系统误差,从而有利于真实重力场变化信息的获取。格值系数改正后,重力场变化图像更为清楚的反映了鲁甸-昭通断裂两侧的差异变化,2014年8月3日鲁甸6.5级地震位于与该断裂基本重合的重力变化零值线附近,与重力场的演化规律更为一致。
  • 摘要:地球自由核章动(Free Core Nutation,简称FCN)是由于地球在空间惯性坐标系中,其固体地幔和液态外核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除Chandler摆动之外的又一地球自转简正模.本研究利用武汉和拉萨台站最新观测数据(20091208-20141209),采用Tsoft软件和Eterna调和分析软件对其分别作预处理和调和分析处理,利用最新海潮模型对得到的重力固体潮潮波振幅因子作海潮改正。研究结果为:武汉台站FCN本征周期结果为435.0(423.4,447.4)sd,误差可能源自仪器、局部和全球海潮和大气的影响等环境噪声;拉萨台的本征周期为446.6(434.3,459.5)sd,比迭积全球超导重力仪观测获得的结果略大,可能与其活跃的构造运动和区域巨厚的地壳等有关。海潮模型对FCN本征周期的影响达到几天;不同权因子计算得到的FCN本征周期的精度不同。
  • 摘要:经过对最原始概念的冷静分析,笔者发现:牛顿引力定律与开普勒行星定律的一致性证明了在‘开普勒行星定律和牛顿引力定律中的星体位置都只能是视位置’,因为开普勒行星定律是根据大量光学观测归纳出来的。基于这一新认识,笔者又发现:在泊松方程中,引力源的位置也应是相对于观测者的视位置而非真位置,无论源观之间的距离远近,都已隐含着引力以光速传播的假定’。本文的澄清,消除了牛顿、拉普拉斯、泊松、艾丁顿的困惑或误解;爱因斯坦批评牛顿引力的二大逻辑缺陷也不存在。这大大提高了牛顿引力的逻辑意义和理论价值。至于用牛顿引力解释水星进动时存在每百年43角秒的偏差,首先应认识到:这是一个极小的误差;其次,可能通过对牛顿引力公式作相对运动修正来解决。本文揭示了牛顿引力不是从真位置而是从视位置发出,不是超距作用而是以光速传播的本质,这可能是牛顿引力定律问世三百多年以来最值得关注的新认识之一。
  • 摘要:本文提出的计算震源轨迹的改进方法不仅保持了原方法适于复杂速度模型的优点,而且可计算任意多段的震源轨迹,能较好地兼顾计算轨迹的完整性与精细性。射线追踪仅限于残差较小的区域,显著减少了计算量。震源轨迹计算参数设置简单,不需要随轨迹形态分布反复调整,有利于大批量数据的自动处理。改进方法易于扩展到三维介质模型。由于相对费时的走时场计算仅需一次,因此对于速度结构稳定地区、同一台网记录的多个地震,震源轨迹计算效率较高。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微地震监测结果与地震、压裂工艺等资料的相互关系,从压前预测、现场实时调整、压后评估三个方面介绍了微地震监测技术在非常规油气藏压裂项目中的应用情况,在优化压裂方案、降低改造成本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 摘要:微震监测是页岩气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微震定位技术是进行微震监测的重要手段.随着页岩气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微震定位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本文主要介绍两种基于扫描叠加的微震偏移自动定位方法,这样就不需要人为的拾取走时信息,相比于传统的拾取走时的定位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约成本,快速的微震自动定位还可以进行实时的微震监测.
  • 摘要:借鉴反射地震勘探中偏移成像的思想,近年来一些无需初至拾取的震源定位方法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些方法充分利用的地震记录中的波形信息,能比传统方法更好地适应低信噪比数据。结合互相关成像条件和干涉成像条件的思想,提出一种新的成像条件用于震源逆时成像,称之为干涉互相关成像条件。这个新的成像能够压制介质非均匀性产生的干扰,消除因震源机制导致的聚焦能量沿着震源点对称分布的特征,使得能量聚焦于震源中心处,提高了能量聚焦程度和成像结果的分辨率,便于精确确定震源位置。
  • 摘要:在页岩气开发中,一般通过水力压裂产生人工裂缝,以提高这些低渗透、致密储层中的油气的开采效率.对水压裂效果的评估一般是通过监测所产生的微地震来实现的,微地震监测是目前储层压裂中最精确、最及时、信息最丰富的监测手段之一.本文主要对地面监测系统进行研究,基于地面监测系统采集的数据具有信噪比低、识别难度大、数据量大等特点,采用震源扫描算法进行微地震事件的定位。采用R=3.0作为识别微地震事件的门槛值。建立均匀各向同性的三维速度模型,设计一系列理论监测系统和实际监测系统,模拟微地震事件,合成具有不同信噪比水平的微地震信号。通过对合成数据进行定位,分析定位结果,总结归纳地面监测系统的优化设计原则。
  • 摘要:本文将被动源数据一次波估计方法用来处理弹性波被动源记录,进行弹性波被动源数据的一次波估计.与传统的地震波干涉技术相比,虚拟炮集记录中的P波和S波形成的表面相关多次波得到了较好的压制,验证了弹性波被动源一次波估计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对弹性波被动源数据一次波估计方法进行了研究,成功地得到了弹性波被动源数据的一次波记录,其中,得到的S波能量较弱。另外,引入的人为干扰较强,有待改进。
  • 摘要:地磁场是矢量场,但矢量磁力仪难于定向,特别是在海基、空基等快速移动平台上矢量磁力仪更难于精确定向,磁法勘探中通常仅测量的地磁场强度.由于地磁场是时空变化场,对于磁法勘探而言,消除地磁场中外源场获得起源于岩石圈特别是地壳的"恒定"磁场就显得尤为重要.利用具有一定空间间隔的两台磁力仪同时测量地磁场,其测量差值能最大程度上消除外源场成分,并同时获取内源场的空间变化信息.目前基本上将地磁场标量梯度同标量磁异常梯度等同对待,地磁场标量梯度(单一方向的梯度,如标量磁异常垂向梯度、东向梯度或北向梯度)位场转换理论同现有位场转换一致。考虑到频率域位场转换是线性运算,各种转换因子可以串联操作,对单轴梯度的位场转换可视为先对其沿基线(轴向)方向积分获得△T,再对其进行相应的转换,最后对其求基线(轴向)方向的梯度。积分和求导操作相互抵消,实际上的频率域位场转换就完全适用于梯度,其解释方法也基本类似。因此,完全没有必要研究所谓实测梯度延拓等位场转换处理,这也是经典重磁勘探教科书对标量磁异常梯度位场转换不予介绍的原因。目前则应重点研究联合利用两轴或三轴标量磁异常梯度进行位场转换。
  • 摘要: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传播时由于几何扩散、反射、透射等都会引起地震波能量的损失,而由于介质的非完全弹性引起的衰减一般用品质因子Q来表示.目前常用的求取品质因子的方法有振幅衰减法、解析信号法、谱比法、质心频移法、匹配法、谱模拟法、能量比法等。本文基于S变换通过谱比法、质心频移和能量比法等三种Q值提取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每一种方法优缺点。基于理论Q值分别为40、70、100 和50 的无噪VSP模型,地震道数为80。
  • 摘要:在对山前带这种地表-地下构造双复杂地区进行油气勘探时地震成像通常会遇到极大的问题.不准确的地震成像会导致反射点横向和纵向的严重错位,难以恢复反射层位.这个问题严重制约了油气勘探,增加了钻探风险,误导油气储量评估.本文提出一种重磁电震联合建模方法,在高精度模型及偏移成像剖面的基础上开展重磁电震交互解释,建立适合山前带勘探需要的构造模型,指导构造解释,结合成藏分析,研究圈闭的有效性,落实有利勘探目标。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重磁电震综合地球物理建模方法,介绍了综合地球物理建模的技术流程,在理论研究和模型、试验线检验的基础上,对整个哈山地区开展了重磁电震综合地球物理建模工作。首先分析了哈山构造带重磁电异常特征;接下来通过正演技术总结了哈山地区典型构造样式的重磁电响应特征;最后应用综合地球物理建模技术建立整个哈山地区的构造模型。最近几年重磁电震综合地球物理建模方法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地球物理工作者的注意,不同领域方向的方法和技术被源源不断地引进到该研究领域中来,其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皆被看好,相信其必定会在西部石油勘探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摘要:传统地震波数值模拟技术,一般假设地层介质是均匀和完全弹性的,在这种假设情况下,理论上的研究结果与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观测到的实际记录有很大的差别.这是因为地震波在实际地层中传播时由于地层的粘滞性会损耗地震波能量,并且越往深层这种吸收衰减越严重.研究表明,在粘弹介质中能够很好的反映出吸收衰减现象,这表明利用粘弹性介质模拟实际地层更为合理;另外,针对正演模拟中的PML吸收边界条件,秦臻等提出了一种NPML,是比SPML更有效率的吸收边界条件。本文基于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将这种改进的NPML应用于粘弹性波动方程方程正演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分层介质中进行正演模拟,提取波场快照和单炮记录。从结果中可以看出NPML具有较好的吸收效果。并且对复频移拉伸算子的PML和非复频移拉伸算子的PML进行比较,发现前者对大入射角情况下的入射有更好的吸收。通过试验和分析,得出了复频移拉伸算子PML衰减参数的最优选择,以使不同条件下吸收效果达到最好。
  • 摘要:阵列中子测井测量的是超热中子,相对热中子测井而言可以避开热中子的俘获和扩散影响,从而可以更精确地反映地层的真实孔隙度.在套管井中,阵列脉冲中子测井的测量结果受到井眼流体、间隙、套管、水泥环和地层的影响,为了准确求取地层的孔隙度,需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校正.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响应的研究发现间隙对超热中子寿命的影响大于对比值孔隙度的影响,因此超热中子寿命与真孔隙度及间隙等函数关系的建立的准确程度决定着最终的校正结果是否准确。在进行间隙水泥等因素进行校正时,既可以用上述的方程组反演出孔隙度,也可以用交绘图法得到间隙校正图版,然后用插值计算,但前者的计算精度更高。
  • 摘要:随着地震勘探目标日趋复杂,勘探要求与难度的不断加大,地震勘探正逐步向地表起伏剧烈、横向速度变化大的地区进军.因此,选择合适的起伏地表地震数据处理技术至关重要.目前,处理起伏地表的主要方法有表层波场校正和起伏地表直接偏移.起伏地表弹性波逆时偏移首先直接将炮点和检波点置于起伏地表,正向延拓得到多分量波场,然后分离;再将多分量炮记录作为逆时延拓的输入,逆时延拓得到多分量波场再分离;将分离后的正演和逆时波场分别应用互相关成像条件成像。本文利用坐标变换和链式法则,将速度应力波动方程从直角坐标系(x,z)变换到曲坐标系(ξ,η),本文通过对水平地表,洼陷地表等模型进行逆时偏移成像,可以看出坐标变换法模拟起伏地表,处理灵活,频散小。本文直接基于起伏地表进行逆时偏移,无需基准面延拓和静校正,并将分量中耦合在一起的波场分离分别成像,提高了成像质量。
  • 摘要:随着勘探目标构造复杂度提高,亟需高精度成像方法,各向异性逆时偏移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前沿.作为各向异性介质的典型近似,TTI介质逆时偏移方法广受关注.为了避开各向异性弹性波方程波场分离困难,且计算量大的问题,许多研究者提出了各种形式的各向异性伪声波方程.在各向异性介质中,qP波与qSv波是耦合的,鉴于目前纵波为主的勘探现状,必须对qP波与qSv波场进行分离或者在波场模拟中压制qSV波干扰.
  • 摘要: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发展,地震资料的处理解释已经从构造解释深入到了对储层精细刻画和对砂体的准确预测.分频解释技术自提出以来得到国内外专家广泛认可和应用.它是一种在频率域利用不同频率的分频数据对地震数据进行解释的方法,利用小波变换将地震数据进行多尺度分解,具有更高精度和准确率.通过对验证井的误差进行统计,三口井对砂地比和砂体厚度的预测误差均在5%以下。说明利用最佳频带的数据体进行预测的方法具有实用性和可靠性。综合砂地比和砂体厚度预测结果,可以预测出该工区目的层储层发育区域。该预测结果对后期勘探开发的方向具有一定的参考指导作用。分频解释技术是一项具有高分辨率和高保真度的地震解释技术。本文先对目的层做了频谱分析,然后利用分频解释技术对目的层进行了砂地比和砂体厚度的预测,并对预测效果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实际数据表明,利用本方法进行储层预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 摘要:地球物理检测技术是CO2封存选址、检测CO2地下封存状态,分布范围,证实CO2是否泄露,即证实CO2注入量与地质封存量相同的核心技术.CO2地质封存过程中的地球物理监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即CO2注入前(Baseline)、注入过程中(Monitor)和封存后(Post-closure monitor).特别是在CO2地质封存完成后,还需要长期的地球物理检测,以便监测CO2长期封存的安全性.CO2地质封存的地震监测技术,主要采用时延地震监测或称四维地震技术。就是通过比较注入CO2前(Baseline),及注入CO2后(Monitor)多次监测之间地震振幅差异与储层内旅行时间微小的延迟,来估算CO2注入地下后分布的区域。地震监测技术包括四维三分量(4D3C)地面监测、四维三分量(4D3C)井中地震监测(VSP)、井间地震、被动地震观测。加拿大Weyburn油田于2000年10月开始注入CO2,到目前为止在其Phase1A注入区共采集了8次4D3C地面地震数据,三次4D3C井中80级VSP数据和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采集的井间地震数据。从2003年8月到2007年间,进行了五次被动地震观测。同时由科罗拉多矿院的Tom Davis教授负责,在Phase1B区域开展了三次三维九分量地面地震资料采集。考虑到CO2注入及封存后的监测,地面的四维地震监测技术属于首选技术。这主要是因为以井中记录和激发的VSP、井间地震技术,在CO2注入过程中及封存后,技术上难以实施。当然,地球物理学家也在考虑和研发井中永久性监测装置,来在线和永久监测CO2地质封存的安全性。
  • 摘要:经过二十多年发展,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测井方法日渐成熟.多维NMR方法一直广受关注并且在反演方法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但定量化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研究中发现岩石的内部非均匀磁场和流体分子的受限扩散是多维NMR测井定量评价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采用定量多维NMR理论使得内部磁场梯度、流体分子扩散与NMR弛豫特性建立统一的响应模型,从而提供更加精细的孔隙结构与流体饱和度信息.研究定量多维NMR测井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特别是针对致密储层和页岩储层,分析有机质、油、气、水在多维空间上的混相赋存特征与响应机制,研究固-液、固-气界面效应,量化束缚状态下的氢核与自由状态下的氢核之间发生的磁化传递,设计快速T-DG-T多维脉冲序列,开发稳定高效的逆Laplace反演算法,建立定量多维NMR流体识别方法及评价模型,并进行实验验证,对发展NMR油气探测新方法、新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层析速度反演利用观测数据与模型数据在成像域的最佳匹配实现速度反演,计算稳定、高效,对于主要层位的速度获取精度较高,但是当层位尺度比较小的时候,这种方法效果不佳.通过充分利用测井信息约束速度建模的过程,不仅可以减少迭代次数、提高速度建模效率,而且可以提高精度.井数据约束的走时层析方法对于目前复杂的地下地质构造的适用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基本能够满足叠前深度偏移对速度场的要求.井数据速度建模通过使用井数据中的声波时差曲线,首先将测井速度平滑后与初始层速度场相结合作为初始偏移速度场;然后将测井速度平滑后作为约束项(正则化项)加入到反演方程中,从成像道集拉平程度判别速度的准确性;最后根据偏移结果和反演速度进行速度建模,实现井数据约束下的层析速度建模。通过充分利用测井信息约束速度建模的过程,不仅可以减少迭代次数、提高速度建模效率,而且可以提高精度。井数据约束的走时层析方法对于目前复杂的地下地质构造的适用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基本能够满足叠前深度偏移对速度场的要求。本文主要是运用基于井数据约束的层析反演方法,以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分析和测井数据为基础提供比较合理的初始偏移速度场,再以层析速度反演进行速度场的细化,在共成像点道集和井深度约束的基础上将剩余曲率分析与层析速度反演结合。利用薄互层、断块构造模型和实际资料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得到的速度场对细层、断点、断块的刻画更加准确,可以有效地提高速度反演与建模的精度。
  • 摘要:贴体网格作为一种"边界拟合网格",能改善传统有限差分处理起伏地表时,由阶梯状网格存在所产生的虚假绕射.另一方面,完全匹配层技术被证明了是一种能够有效消除虚假反射的边界条件.但是传统的完全匹配层技术存在掠射情况下吸收效果不佳以及固有的不稳定等缺陷,基于此,提出了多种改进的技术.贴体网格生成的实质是进行坐标变换,即建立一种物理域的边界点同计算域的边界点的映射关系,从而求出物理域与计算域内部结点的对应关系,将不规则的物理域转化为规则的计算域。根据链式法则,可以推导出曲坐标系下二维完全弹性介质的一阶速度-应力波动方程。根据曲坐标系下波动方程的特点,本文引入一种全交错-Lebedev网格有限差分方法进行正演模拟,其主要思想是将速度和应力的不同分量定义在同一网格点,两个分量交错分布,不仅满足了方程的变量分布,易于实现;而且保留了交错网格的优势。通过大量的模型试算的结果表明,传统的PML和C-PML技术在处理起伏地表时会产生不稳定现象;而M-PML和MC-PML算法是稳定的。但较M-PML,MC-PML技术由于采用了不分裂的实现形式,可以在保证稳定性的基础上,具有更好的吸收效果。
  • 摘要:油气勘探开发面临的地质问题越来越难复杂,油水目标识别难度越来越大,仅靠单一的物探方法很难解决这些复杂地质和油气目标问题.实验室和岩芯统计结果表明油气圈闭具有高电阻率、高极化率特征,基于时间域瞬变电磁测深、频率域测深和大功率发射技术的时频电磁技术在圈闭的电性和激发极化特性的研究中发挥积极作用.油气成藏后会引起储集层周围及上方介质物理、化学和其它响应的异常,特别是电的、电化学的异常,这是时频电磁勘探的物性基础。时频电磁勘探不是检测油气藏中的烃类成分,而是直接探测到了油气藏本身,它通过探测油气藏的电的和电化学的异常来确定含油气状况,因此电磁方法具有其它非震方法所不可比拟的优势。TFEM的特点在于激发场源强,形成对油气藏强而有效的激发,因此,TFEM是地面油气检测技术中最有潜力的方法之一。本文通过时频电磁在阿曼石油公司Marmul油田的应用实例,介绍的时频电磁法的方法原理、采集、预处理和处理技术。试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定性的双频相位、视充电率高异常和Marmul油田已知目标区有着很好对应关系;电阻率和极化率反演的结果表明,在已知目标层深度上对应高电阻率和高极化率异常,但横向变化明显,表明油水分布不均匀。已知目标区对应着高的定性和定量异常外,在为之区还发现了一些次高异常,这些次高异常为下一步钻探提供了依据。试验的结果表明时频电磁法地震发现的圈闭的含油气性评价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 摘要:天水深井地电阻率观测于2011年3月建成并投入观测,布极近似等边直角三角形,共9口井,井深100m,大致呈NS、EW和NW向分布.NS、EW道供电极距300m,测量极距100m;NW道供电极距390m,测量极距130m.主要进行深层水平观测,电极埋深100m,线缆采用地埋方式,埋深为1.2m.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传统地面地电阻率观测环境逐渐遭到破坏,一些台站尝试进行深井地电阻率观测.而深井地电阻率观测方式目前还未得到广泛公认,因此对天水深井地电阻率观测资料进行系统研究是有必要的.天水深井电阻率观测资料自建设观测后测值非常稳定,三道变化幅度均为±0.01Ω·m,经过几年的观测,也发现资料出现了一些异常,天水深井地电观测系统运行以来一直较为稳定,但在2014年3月中下旬观测过程中给仪器供电时,主用稳流源报警,改为备用稳流源配合观测,4月1日改为主用稳流源观测,此段时间测值变化幅度较平时大,其形态与芦山、岷县地震前相似,改回主用稳流源后测值变化恢复了常态。另外与此系统并行观测的地电阻率测值变化非常稳定,说明此段时间三测道深井地电阻率测值明显的波动变化是由于观测系统不稳定引起的,包括映震能力、干扰异常等,天水深井地电阻率观测在抗环境干扰、映震能力等方面起了一定的示范作用,但由于观测时间短,还处于尝试阶段,观测到的前兆异常及干扰,对深井地电阻率的发展及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摘要:新疆煤田埋藏浅,出露多,从地质时期开始的自燃,随人类活动和小煤矿的无序开采,日益加剧,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损失和严重的环境灾难.在煤田灭火和火区治理、管理中,除人工巡回、航空观测、卫星遥感等监测外,还需要有对未治理煤田的发火机理、燃烧过程,对已治理火区煤层温度下降至熄灭或者积温再次复燃的实时、实地、直接进行温度测量的远程、长期的监测手段.研发了可直测高温、长时远程、无人值守、免维护的新疆煤田火区实时监测系统:以JN5139为核心设计低功耗的外围电路结合MAX31855和K型热电偶形成体积小、功耗低的高温传感器节点,采集40℃-1300℃的煤层温度数据;带有充放电保护的磷酸铁锂电池在太阳能板充电和对节点放电过程中循环多次使用,作为持续能源配置延长了网络寿命;现场数据采集网络与乌鲁木齐监测中心通过带有可调心跳包的GPRS模块实现可靠远程通信;开发的双向通信协议保证通信双方按照规定包格式和顺序正确的传输和接收信号,设置的数据包格式为网络扩展预留了空间。监测系统运行45个月采集到110多万条煤层温度数据,为地质和灭火专家分析监测区地下温度的变化,判断煤层状态、煤层的燃烧情况、燃烧方向等火情提供了依据;对温度变化较快的地区提高时间采样密度增大数据量,有助于进一步分析煤田的发火机理、温度下降或积温复燃的过程。
  • 摘要:共反射面(CRS)叠加作为一种对常规模拟零偏移距(ZO)剖面方法的扩展,其可以大幅度提高地震剖面的信噪比和分辨率.CRS走时公式主要受三个波场参数的影响,为了得到最优的成像效果,就需要对这三参数进行全局寻优,使得走时算子与同相轴达到最大拟合.本文利用Powell共轭方向法对CRS走时公式的波场参数进行了全局优化,得到最优的叠加算子,并最终得到较好的成像效果.本文通过Powell共轭方向法对CRS公式中的三个波场参数初始值的全局优化,实现CRS走时叠加算子的最优化和最终的叠加成像。模型试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得到较好的叠加剖面和成像效果。
  • 摘要:常规走时层析速度反演的理论基础是高频近似假设下的射线理论,基于射线求取的敏感核函数和走时残差精度有限.本文以频率域波动方程Born和Rytov近似为基础,推导出建立在带限地震波理论基础上的波动方程Rytov近似走时敏感核函数,实现了第一菲涅尔带约束下的波动方程Rytov近似层析反演方法.虽然菲涅尔带层析是有限频率层析,可以利用带限地震波多个频率成分.然而,对频率段进行高斯加权后,每个频率对层析反演的贡献就显得很微弱.本文提出一种多频段组合的菲涅尔带层析方法:在迭代初期,采用较低的频率段,加快收敛速度使之尽快地反演出大体的速度构造,在后续迭代中,逐步加大频率,提高反演精度。理论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多频段组合的菲涅尔带层析成像方法比传统层析成像方法具有更高的反演精度和分辨率,并且在计算效率上也有较大的提升。
  • 摘要:磁异常边界识别是磁力勘探解释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受到斜磁化、异常叠加以及噪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难以准确识别出场源体的边界.近三十年,国内外出现了很多磁异常边界识别的方法,但有些新方法的边界识别效果与旧方法相近,验证方法的理论模型过于简单,未全面细致地分析出它们的优缺点等.经过多种模型试验和后续的总结分析,得出:①对垂直磁化场源体的识别效果,是任一种边界识别方法所能尽到的最佳效果。越是接近垂直磁化,边界识别效果越好。②方法中包含的导数阶次越高,其分辨率越高,不过对噪声也更敏感。比如AS、NSTD、THD、NTHD、θ、TAS0和TILT等方法只包含一阶导数,受噪声干扰较小,而ASTA、THDR、ASz和TAS等方法包含二阶导数,受噪声干扰较大。③在三维情形中,所有边界识别方法都受到磁异常分量和磁化方向的影响,有些方法受影响小,比如ASz、AS、THDR、TAS和TAS0等方法,而θ图、TILT、VDR、THD和NTHD等方法受影响要大一些。正因此,需要事先对磁异常做化极处理,然而模型试验表明,错误的化极磁异常将导致场源边界更加难以识别,其边界识别效果可能比原始磁异常的识别效果更差。④AS和ASz方法受磁化方向的影响小,磁化倾角很小的情况下也能识别出真实的边界,缺点是识别的往往只是单个方向的边界,不够完整。⑤使用"归一化"方法(如TILT、θ图、NTHD、THDR、NSTD、TAS和TAS0方法)可同时平衡大幅度异常和小幅度异常,但识别结果会存在较多的假边界;相反地,像VDR、AS、ASz和THD这些没有使用"归一化"的方法,其识别结果存在的假边界则较少,但会受大幅度异常控制。⑥ASTA、THDR和ILP2数值计算不稳定,导致其识别结果时好时坏。⑦实际应用时,一定要事先最大程度地滤除磁异常的高频噪声。
  • 摘要:微地震监测已经成为水力压裂项目实施中的常用技术.采用微地震监测技术可以在油气开发过程中辅助修正压裂参数,优化注采程序与增产措施,优化井位设计,避免钻探风险,对于其中的较大事件还可以反演其震源机制。从而降低开发成本,提高油气产能.微震监测的采集方法按照检波器放置位置大致可以分为地面监测和井中监测两种。近年来,地面微地震监测得到了越来越大的重视和研究。比起井中监测来说,地面监测方式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首先,地面微地震监测时没有监测井需要。其次,地面微地震测线径向延伸长达几千米能够取得广泛的接收孔径与空间覆盖。
  • 摘要:多阶段注水压裂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致密油气的开采中.在注水压裂的过程中,会诱发微小的地震,俗称微震.微震定位可精确的反映地下人造裂缝图像,储层流体运动等特征信息.利用微震数据进行实时裂缝定位可以指导后续的压裂操作,提高压裂作业效率和压裂成功率.
  • 摘要: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针对致密性储层,由于储层低孔、低渗的特点,通常要进行水压或酸压以提高油藏的采收率,同时为提高储层剩余油的动用程度,油田的老井也要进行二次压裂或多次压裂;在裂缝网络形成的过程中,受压裂模和施工参数的影响,不同岩性的响应特征不同。微地震监测的作用体现在对油气田开发井网布设、油藏开发动态分析、水平井的井间距、段间距和簇间距等的设计与调整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定性分析动态水侵规律、判断井旁断层位置和较大天然裂缝等。
  • 摘要:近似解析保辛分部Runge-Kutta(NSPRK)方法是一种具有低数值频散的有限差分方法.为了提高SPRK的相位精度,在保持其数值精度的前提下,对其格式系数进行了相位误差极小的优化,分别得到了2阶、3阶、4阶精度的优化SPRK格式。数值实验表明,优化SPRK格式在经过20万步迭代后的相位误差较之原SPRK格式有大幅提高。将这组优化SPRK格式应用于NSPRK方法的时间离散,继而得到2阶至4阶的优化NSPRK格式。之后,对2阶至4阶优化NSPRK格式进行了包含稳定性、相速度数值频散关系的理论分析。结果显示,优化NSPRK格式的稳定性较之原NSPRK有所提高,尤其是4阶格式,在3D声波情形下,原格式的最大库朗数仅有0.3200,而优化后的4阶格式可达0.5917。在相速度数值频散方面,优化NSPRK也较之原NSPRK有一定改善。与解析解的比较也表明,优化NSPRK方法所得数值解的误差低于原NSPRK方法,说明优化NSPRK有效地改善了数值波场的相位精度。
  • 摘要:本文采用的曲线网格有限差分是在Zhang and Chen(2006)的基础上,将牵引力镜像的方法应用到了三维TI介质中.在计算网格上,采用MacCormack差分计算空间导数;计算网格上的网格点分为两种:一种是完全符合DRP/opt MacCormack差分模板要求的内部网格点,在这些点上采用DRP/opt MacCormack差分格式求解非保守形式的TI介质中的弹性波方程;另外一种网格点是自由表面在边界附近的网格点,在这些网格点处应用牵引力镜像和紧致的MacCormack差分格式来求解保守形式的TI介质中的弹性波方程,从而实现自由表面边界条件。最后本文提出的算法计算的数值结果和解析解以及其他高精度的数值方法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算法的正确性和高效性。结果表明,曲线网格的有限差方法可以高效率精确的解决地震波在包含了起伏地表的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问题。
  • 摘要:为克服目前流体饱和孔隙介质声弹性理论对初始静态变形的限制,本文试图采用增量加载的方法,将流体饱和孔隙介质逐步加载到初始静态大变形状态。在每一个加载步长内,基于适用于初始静态小变形条件下流体饱和孔隙介质的全量声弹理论,建立流体饱和孔隙介质增量声弹方程。通过叠加,从而提出具有任意本构关系的流体饱和孔隙介质在全局自然坐标系(无变形状态构型)描述下的声弹方程。最后,本文基于增量声弹理论给出了具有非线性本构关系(考虑三阶弹性模量)的各向同性流体饱和孔隙介质在不同加载条件下(排水封套、不排水封套,传统不封套、三轴不封套)应力状态和弹性波波速的关系,并与全量声弹理论结果及实验结果开展对比研究;同时给出弹性波的三维波阵面图。
  • 摘要:在叠前成像和偏移速度分析领域,选择一个合适的共成像点道集对叠前偏移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ADCIG)不仅能够适应波场传播的多路径现象,而且可以为偏移速度分析或AVO/AVA等地震属性分析提供一个有效的道集,同时,在ADCIG的基础之上,通过截取、切除等操作可以改善叠加成像的效果.以转换波为研究重点,通过双平方算子在波场外推过程中提取ADCIG道集,在ADCIG道集上分析转换波不同入射角的反射特征、改善叠加成像的结果.同时利用MPI并行算法解决了叠前偏移耗时长、计算效率低等缺点.
  • 摘要:全波形反演(FWI)能够同时利用走时与振幅信息,具备高分辨率成像的潜力.震源编码全波形反演(ESSFWI)通过叠加地震记录来提高计算效率,并因编码带来的扰动降低了收敛的局部性。同时,在不同的更新步使用不同的震源编码,能有效降低交叉噪音的影响。为了以较低计算代价提升速度场样本张成空间的表示能力,采用ESSFWI精化速度模型样本,以较低计算代价引入带随机扰动的负梯度方向,形成集合震源编码的全波形反演方法(EnFWI)。在Marousi模型中进行了试验,分别对传统FWI,ESSFWI,以及EnFWI方法的收敛性、对噪音敏感程度以及计算效率进行了对比。实验中,在无噪音数据的情况下,对于误差较大的初始模型,经过300个更新步后,传统FWI、ESSFWI、EnFWI的目标函数分别下降到初值的41%、9%和10%;三种方法以慢度的二范数表示的模型误差分别变成原来的105%、113%以及81%。加入幅值为信号最大值5%的白噪音后,FWI模型误差基本保持不变;ESSFWI模型误差不降反升,变为原来的2.1倍;EnFWI则表现出巨大的优势,模型误差降为原来的0.83,成像的质量也有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方法。在计算效率方面,FWI、ESSFWI以及EnFWI的计算时间分别为17小时、0.5小时和8小时。因此,该实验表示EnFWI在扩大收敛域、降低对数据噪音敏感程度的同时,也提升了计算效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摘要:由于二阶波动方程比一阶波动方程的形式更加简洁,因而被更广地用于地震勘探领域的偏移和反演中。因此,发展一种能够直接用于二阶波动方程的CFS-PML是非常必要的。此外,传统的PML在用于波动方程数值模拟时需要分裂波场,这就增加了计算的复杂程度。为了避免分裂波场,人们采取引入卷积计算或辅助微分方程的思路,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本文中,基于辅助微分方程(Auxiliary Difference Equations,ADE),提出了一种基于二阶声动方程的CFS-PML实现方法,并且,这种方法不需要分裂波场。本文的方法形式简单直观,易于实现,无需引入卷积项而且避免了三阶时间偏导数的计算。同前人提出的基于二阶声波方程方法相比,本文的方法比对包括掠射波在内的边界反射具有更好的吸收效果。
  • 摘要:地震反演问题是利用观测到的地震数据确定地下的结构,是和地震正问题紧密相关的.根据反演时使用信息的不同,反演方法可以分为走时反演、振幅反演、全波形反演三大类.全波形反演方法利用叠前地震波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信息重建地下速度结构,具有揭示复杂地质背景下构造与岩性细节信息的潜力.通过分析,结果显示,提出的这种基于canny边缘检测算子和双边滤波的边缘引导和结构约束的全波形反演方法,在每次全波形反演迭代中,可以通过canny边缘检测算子得到反演模型的边界信息,相对于全波形反演此过程仅仅需要很少的计算量;检测到模型的边界信息后,用得到的边界信息对数据残差的梯度做一定的修正,使得模型梯度对界面更加敏感。此外本方法利用得到的边界信息对全波形反演做一定结构约束正则化,使反演结果的结构更加简单。本方法解决了常规全波形反演方法的边缘信息和结构信息模糊的问题,并且可以克服强噪声去噪过程中对模型结果和边界的损坏,增强反演结果结构和边界信息。与由偏移成像得到边界信息来引导的全波形反演相比,具有快速有效的特点。
  • 摘要:叠前逆时偏移是一种成像精确较高的地震勘探成像方法,可以清晰有效的对地下复杂构造进行精确成像.声学介质的逆时偏移已经成熟,弹性波逆时偏移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研究了基于PML吸收边界各向同性介质弹性波逆时偏移.传统基于PML边界的逆时偏移由于存储量的巨大不便于实际应用.为此,本文采用有效边界存储策略,在PML边界震源波场正传过程中保存部分波场,可有效地节约存储空间.首先,从各向同性弹性波方程出发,运用弹性波逆时偏移高阶有限差分算子进行震源波场模拟并存储原区域边界(未加PML边界的区域)波场;其次将震源波场与检波点波场同步反传,运用震源归一化互相关成像条件,最后采用传统拉普拉斯滤波的方法消除低频噪音.模型试算表明,采用PML边界各向同性弹性波逆时偏移保存部分波场有效地减少了存储空间同时也确保了逆推波场的准确性,而且偏移结果与常规有限差分得到的逆时偏移结果差别较小,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 摘要:地震波数值模拟是了解地震波传播、地下结构、强地面运动等的有效手段.有限差分法是一种常有的地震波模拟方法.传统的有限差分采用均匀网格进行模拟计算,网格空间步长取决于介质的最低速度,这将造成高速区过采样,因而降低计算效率.间断网格可避免过采样所造成计算资源的浪费,它是根据不同区域的速度不同,使用不同空间步长的网格.由于采用变网格,因此对不同网格区的交界处波场信息传递的处理是尤为重要的.
  • 摘要:在时间依赖问题的求解中,由于计算资源有限,为达到对无界区域内解的逼近,要求在边界上加上相应的人工边界条件。对地震波传播问题来说,就是希望在人工边界上入射波尽可能被吸收,反射尽可能小,常用的针对二阶波动方程的完全匹配吸收层有分裂式以及非分裂式PML(C-PML),但都仅局限于弹性各向同性介质,特别是C-PML,尚未针对其在粘弹性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应用及其相应稳定性分析的研究报道。因此以适合弹性介质中二阶波动方程的分裂式多轴PML(M-PML)与非分裂式C-PML为基础,考虑了介质粘弹性的影响,引入了适用于粘弹性介质中二阶波动方程的M-PML与C-PML吸收边界条件,并对比评价两种边界的吸收效率与长时间模拟的稳定性。二维数值模拟可以看出,粘弹性C-PML吸收效率优于粘弹性M-PML;但是粘弹性M-PML吸收边界的稳定性要优于粘弹性C-PML,这种优势在各向异性介质中尤为突出。
  • 摘要:本文提出高频近似下计算地球本征模的另一种方法。根据Woodhouse用Langer近似给出的公式,构造出层矩阵,得到每一径向非均匀层的渐近解。以环型振荡为例,借助Chen提出的广义反透射系数,计算得到环型模的本征频率。用本方法计算得到的渐近本征频率与用数值积分来计算的MINEOS程序结果吻合得很好,而且频散曲线也不存在跳跃现象。
  • 摘要:本文推导了VTI介质POM转换波虚拟偏移距公式,以及2D共炮检距保幅叠前偏移的权函数,然后通过对组合模型进行试算,对偏移效果进行验证.VTI介质POM方法的转换波叠前时间保幅偏移作为时间偏移方法的一种,本就具有计算效率高、对模型速度要求低的优点;而在偏移过程中通过加入一个权函数进行保幅处理后的成像剖面,同相轴更加清晰;对比VTI介质组合模型的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偏移剖面可以看到各向异性偏移的优越性。
  • 摘要:随着勘探难度的增加,对叠前深度偏移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叠前深度偏移能够解决构造问题,而且还要求叠前深度偏移能够保持振幅,满足油藏研究的要求.为此,近年来有关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的研究除了速度建模以外,主要集中在保幅叠前深度偏移、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和转换波叠前深度偏移等方面.Kirchhoff法叠前深度偏移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Kirchhoff型真振幅偏移通过带权的绕射叠加偏移来消除几何扩散对振幅的影响,对权函数的不同定义形式,产生了不同的Kirchhoff型真振幅偏移方法。把真振幅偏移的基本思想推广到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及各向异性模型是今后发展的重点问题,还要解决真振幅加权函数和有限偏移孔径的快速估算、震源和检波器的方向因子校正、透射损失校正、衰减校正及薄互层校正等具体算法问题。
  • 摘要:地壳厚度-波速比叠加搜索方法,是利用远震接收函数研究台站下方平均地壳厚度和波速比的有效方法.它利用径向接受函数波形中来自Moho界面的Ps转换波和PpPs及PsPs多次波震相的到时强烈依赖与波速比K(Vp/Vs)和地壳厚度H的特点,在H-K域叠加波形振幅,搜索极值来确定最优H,K值.该方法自Zhu提出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研究大陆地壳结构的有力工具.
  •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复杂构造条件下的叠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并将叠前逆时偏移与单程波偏移、Kirchhoff偏移等偏移成像结果进行分析对比,体现出了逆时偏移成像方法的优势.叠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相比于其它几种偏移成像方法,可以实现复杂构造陡倾角成像,对复杂记录波场和地质构造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
  • 摘要:受地下复杂构造、地震数据采集系统以及地层倾角的影响,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对地下目标体的照明度出现不均匀性,进而难以有效地获取地下目标的某些反射信息,导致偏移成像结果在这些目标体上出现成像阴影.因此基于双程波方程利用坡印亭矢量建立照明矩阵,这个方法可以避免基于单程波算子的角度限制和就射线追踪方法的高频近似限制.这种方法不需要在频域或者时间域分解格林函数的大量的计算.而且,利用坡印亭矢量的分解对目标体进行照明矩阵的分析.这种方法可以用来目标照明、研究成像分辨率和最优化观测系统.
  • 摘要:海上数据往往包含很强的自由表面多次反射波,通常被视为噪音进行衰减,但是,多次波是由地下界面反射形成,包含反射界面信息,而且能传播到一次波难以聚焦的目标区域,相比一次波照明范围更广,反射角更小.在多次波逆时偏移中,只有正向延拓的(N-1)阶多次波和反向延拓的N阶多次波应用成像条件时,才能得到真实的成像,否则得到假象,另外,由于输入子波为记录数据,在多次波成像过程中引起噪音.多次波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方法能够有效克服这些问题,提高成像质量,成像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有效的去除假象、压制噪音和平衡振幅.
  • 摘要:对于油气勘探中常用的偏移成像方法,高斯束偏移往往具备射线类偏移的效率性和波动方程偏移类偏移的精确性,因此,高斯束叠前偏移处理是当下地震数据处理中最热门的方法.本文从高斯束偏移的基本理论出发,将高斯束偏移的基本理论运用到共炮域叠前高斯束偏移成像中,提出一套高斯束偏移的高效算法.达到了在保证成像精确度的情况下,提高计算效率的目的,并且针对不同方法,最终推导得出高斯束波场表达形式。
  • 摘要:常规的静校正计算是基于地表一致性这一假设条件的,但实际情况往往存在较大差异.这使得基于地表一致性这一假设所计算的静校正量存在一定的误差.讨论误差的分布特点对于选择静校正方法,做好静校正处理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典型模型的正演模拟,对比基于snell定律和有限频snell定律,在计算非地表一致性静校量与理论静校量时的差异,获得常规静校正计算静校正误差的分布规律.
  • 摘要:通过研究、对比汶川Ms8.0大震前后地面SHN、TIA电磁台及空间Demeter电磁卫星观测数据得到:2008年四川汶川Ms8.0、新疆于田Ms7.3地震前,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松山、代乾电磁台观测到了显著的电磁异常,包括大幅度的自然电场变化、周期约小于3h的地电场低频成分的功率谱密度增大和地磁场波形畸变等。在汶川Ms8.0、于田Ms7.3地震震前不同程度的出现了空间电场低频成分(几Hz频率)功率谱密度增大的现象。产生空间电磁现象异常的可能原因是:地面电磁异常以波动的形式传播至空间,引起Demeter卫星观测数据异常。
  • 摘要:山东昌乐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蕴含中国最大的蓝宝石矿床,野外勘察发现,赋蓝宝石/刚玉的层位往往含尖晶石、橄榄石、单斜辉石等矿物巨晶和地幔岩捕虏体,而不含巨晶和捕虏体的玄武岩层则不见刚玉,该现象反映寄主玄武岩快速喷发的特点.昌乐刚玉巨晶形多数为自形-半自形桶装、腰鼓状晶形.刚玉与玄武岩界限截然,边缘圆化,环绕刚玉巨晶圆化边缘生长尖晶石和钛铁矿反应环边,显示受到与软流圈有关地幔的熔体的作用(He et al.,2011);刚玉巨晶反应环边外围,常发育斜长石和碱性长石.与刚玉伴生尖晶石巨晶,手标本颜色、晶形皆与刚玉相似,其外围发育自形高钛闪石和细粒富钛金云母、碱性长石组成的反应环边.另外,在Cr/Ga-Fe/Ti图解中,昌乐刚玉与灰褐色尖晶石巨晶、刚玉反应边尖晶石均落入岩浆作用型刚玉成分区,三者稀土元素含量相近。且Ga元素呈现由裂纹发育刚玉向裂纹较少刚玉、刚玉反应边尖晶石、灰褐色尖晶石依次逐渐增多的趋势:Cr元素则显示由裂纹较少刚玉向裂纹发育刚玉向、灰褐色尖晶石、刚玉反应边尖晶石逐渐增多的特征,刚玉巨晶反应边尖晶石显示出由刚玉向尖晶石巨晶过渡的特征。这些现象显示灰褐色尖晶石和刚玉巨晶有强烈的亲缘性,指示其叠加了变质作用,可能是早先形成的刚玉经历多期熔体作用的结果。
  • 摘要:青藏高原作为研究板块构造理论的天然实验室一直受到众多地质学家的关注,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北部,夹持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与西金乌兰-金沙江缝合带之间,被誉为"高原上的明珠",经历了青藏高原隆升等后期强烈构造运动的改造,是研究青藏高早期形成和演化的关键区域.块和羌南-保山板块的大地构造属性以及冈瓦纳大陆的北界和范围。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都古尔地区的花岗片麻岩,在野外工作的基础上,对该地区的花岗片麻岩进行详细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研究,三件样品的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492.0±1.8Ma、500.7±1.5Ma和501.8±1.6Ma,这表明花岗片麻岩原岩的形成时代为中一晚寒武世,是目前为止在羌南板块发现的最老的花岗岩年龄;全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花岗片麻岩高硅、富碱、富铝,里特曼指数8=1.94<3.3,Al饱和指数ASI为1.26,类似于钙碱性过铝质S型花岗岩,稀土元素含量较低,∑REE=(53.19~236.14)×l0-6,较强烈富集轻稀土,重稀土相对亏损,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REE/HREE=3.27~17.65,(La/Yb)N介于3.18~29.82之间,(Ce/Yb)N=2.78~24.64,具明显的Eu负异常,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表现为右倾负斜率富集型分布形式,高场强元素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较强烈富集Rb、Th、U和K,明显亏损Ba、Ta、Nb、Sr、P和Ti;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8Hf(t)为负值(-7.4~1.1),二阶段Hf模式年龄TCDM=1406-1757Ma。该寒武纪花岗片麻岩很可能形成于古元古代泥质岩石的部分熔融,同时伴随有少量的幔源物质的混染。结合前人研究,本文认为该花岗片麻岩形成于泛非运动之后的后碰撞环境中,是泛非运动之后南北向的岩石圈伸展拆沉形成的岩浆作用。同时认为都古尔片麻岩应该为羌南板块的早古生代结晶基底。
  • 摘要:多龙矿集区位于西藏改则县西北约100km 处、羌南-保山板块最南缘、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缘,是新近发现的具有超大型远景的、典型的富金斑岩型铜矿区(李金祥等,2008),主要由多不杂、波龙、拿顿、拿若、铁格龙、尕尔勤以及地堡那木岗等矿体所组成,是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上最大的斑岩型铜金矿区.本文对矿集区内的基性岩墙群做了系统的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以及Lu-Hf同位素研究。基性岩墙群主要由辉长岩组成,呈近东西向展布,单个岩墙宽窄不一,频繁地侵入在增生楔体系中。两件辉长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分别为126.6±1.8Ma和126.2±l.OMa,与区内中酸性侵入体的成岩时代、矿体的成矿时代基本一致,此外,样品显示了变化较大的正的锆石8Hf(t)(+2.44to+11.8;两件样品共27个测点)值。
  • 摘要:拉布错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简称班-怒带)以北的羌南板块之上,多龙矿集区的东侧.拉布错岩体主要侵位于蛇绿混杂岩和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组之中,本文对其进行了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的研究,以探讨岩石成因和区域演化过程.5件测年样品获得的谐和年龄在169-156Ma之间,表明拉布错岩体于中晚侏罗世侵位.指出LSG和HSG均为古老下地壳熔融的产物,LSG与HSG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是玄武质熔体不同深度不同温压条件下经历不同矿物结晶分异的结果。
  • 摘要:湘西花垣李梅矿田位于中上扬子陆块的东南缘.在前人资料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剖面资料以及室内分析成果,重点对研究区寒武系娄山关组-清虚洞组的岩石组分、沉积构造、剖面序列进行研究.并将研究区寒武系娄山关组-清虚洞组的沉积相类型划分为局限台地相、藻灰岩相、浅海陆棚相.笔者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这一定量的岩相古地理学方法论为指导,在花垣李梅矿田进行沉积物沉积特征的详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李梅矿田区寒武系娄山关组-清虚洞组的岩相古地理研究.
  • 摘要:超高温变质作用是指发生于>900℃温度条件和7-13Kbar压力条件下的区域地壳变质作用,其所形成的麻粒岩相变质岩—超高温麻粒岩记录了下地壳的短暂极高热流这一地球动力学条件变化.本文以在加拿大曼尼托巴省新发现的2.65Ga的太古代超高温麻粒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相学及锆石Hf同位素研究获得该超高温麻粒岩的地壳生长演化历史。岩相学研究识别出了“假蓝宝石+石英”以及“矽线石+斜方辉石+石英”这两个典型的超高温矿物组合,确定研究区2.65Ga发生的变质作用达到超高温麻粒岩相,并初步确定研究区超高温变质作用的变质峰期条件可能存在差异;对~2.65Ga的样品变质锆石的Hf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一些变质锆石具有-8.8至-0.9的8Hf(t)负值,其所对应的模式年龄为3.5-3.lGa,另外一些变质锆石具有2.4至5.1的8Hf(t)正值的特征,其所对应的地壳模式年龄为2.9-2.8Ga。以上数据表明,该区域超高温麻粒岩的原岩来源主要为~3.5Ga的地壳物质重熔和~2.8Ga的地幔物质提取;而该研究区的地壳演化历史中,存在最古老的3.5Ga的地壳,并在3.5-3.lGa期间地壳连续生长,直到2.9-2.8Ga期间发生了地幔提取事件,该时期有大量的物质和能量从地幔运送到地壳,地幔物质带来的热量使得3.5-3.lGa期间生长的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并最终与新提取的地幔物质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地壳,在~2.65Ga发生超高温变质作用形成超高温麻粒岩。2.9-2.8Ga的地幔提取事件对应了2.8-2.7Ga全球范围的地幔柱事件,该区域~2.65Ga的超高温变质事件可能与此有关。
  • 摘要:与大洋岩石圈相比,大陆岩石圈结构普遍具有强烈不均匀性.岩石圈结构不均匀性的详细特征、形成机制及其如何影响大陆构造演化,是大陆动力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对大陆岩石圈结构垂向不均匀性的已有研究表明,大陆地壳结构随深度变化明显,且这种变化与区域构造演化密切相关.然而,对更深部的大陆岩石圈地幔结构的垂向变化仍相对缺乏认识.有研究表明在主体保留克拉通稳定属性的华北克拉通中-西部,岩石圈地幔结构随深度变化明显,具有垂向不均匀性。对于这种大陆岩石圈地幔垂向不均匀性(分层性)的成因,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包括与温度相关的部分熔融或矿物边界滑移效应,与成分相关的Mg#或含水矿物含量的垂向变化,以及与构造变形相关的各向异性特征变化等模型均已提出。对于华北克拉通,其东部地区在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影响下,岩石圈地幔内部相对薄弱层的存在可能促进并加速了薄弱层之下岩石圈地幔的改造和拆离,最终导致岩石圈的大规模破坏;而在华北克拉通中-西部以及其它稳定克拉通地区,由于受板缘构造作用影响较小,岩石圈内部薄弱层的存在并没有显著改变这些地区稳定的克拉通属性。
  • 摘要:钦杭成矿带为华南地区最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其北东段的浙西北地区也是浙江省重要内生金属矿床成矿区.本研究通过总结区域地球动力学演化规律,结合成矿系列和典型矿床研究成果,初步将钦杭成矿带浙江段地球动力学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并相应归纳出8个矿床成矿系列及其亚系列.
  • 摘要:江西德兴地区是我国重要的Cu-Au-Mo-Pb-Zn-Ag等金属矿产资源聚集地,该地区主要发育了与中生代岩浆-热液作用有关的斑岩型德兴Cu-Au-Mo矿床、与次火山岩有关的银山Cu-Au-Pb-Zn-Ag多金属矿床,以及受剪切带控制的大型金山金矿、花桥金矿、蛤蟆石金矿等.深入研究与成矿有关的构造-岩浆作用,以及岩浆-热液过程中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的演变,是解决该科学问题的关键所在.区域尺度、矿床尺度以及矿体尺度的地质构造研究和成矿年代学研究揭示与剪切带有关的金矿是新元古代递进变形变质作用的产物,而不是侏罗世岩浆作用的产物。德兴斑岩铜矿和银山多金属矿床的矿物学示踪显示:在岩浆早期结晶过程以及岩浆—热液演化过程中,二者在氧逸度以及挥发份的含量上均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且在热液演化过程中,氧逸度和挥发份的含量的变化趋势是不同的。德兴斑岩铜矿氧逸度逐渐降低,挥发份Cl含量升高;银山多金属矿床氧逸度逐渐增加,挥发份Cl含量则不变;氧逸度的增高有利于Cu-Au成矿。由于氧逸度和挥发份的改变导致不同金属络合物的稳定性存在差异,从而导致成矿元素的组合差异。德兴斑岩铜矿、金山金矿、银山多金属矿床的Sr-Nd-Pb-S同位素表明:三者的成矿物质来源明显不同。成矿地质背景的特殊性、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以及成矿过程的差异性是导致在该地区集中形成不同类型大型矿床的关键因素。
  • 摘要:为了解释台湾—吕宋岛双火山链的形成,以及东、西火山链在年龄和地球化学性质等方面的差异,Yang等(1996)提出了南海俯冲的动力学模式。该模式认为在6Ma时南海古扩张脊已经接近马尼拉海沟,但并未发生碰撞;在台湾岛和其南部地区欧亚板块和北吕宋岛弧的碰撞也即将开始;而此时欧亚板块沿马尼拉海沟的俯冲则形成了西火山岛链。在4-5Ma时南海古扩张脊已经与海沟接触并开始俯冲,而且形成台湾岛的欧亚板块和北吕宋岛弧的碰撞也在此阶段发生,但是由于古扩张脊对俯冲的阻碍和形成台湾岛的碰撞作用,使得西火山链北部的火山停止喷发,而已经俯冲的板块所具有的重力和动能,引起板块在深部的撕裂。2Ma左右由于古扩张脊的阻碍作用而停止俯冲的板块重新开始俯冲,从而形成了东火山岛链。俯冲的古扩张脊会造成俯冲板块倾角的改变,并因此而引起南海洋陆过渡带的破裂,而这个破裂的形成可以解释东火山岛链喷发的岩浆中幔源成分的富集。
  • 摘要:南华纪—志留纪期间,扬子陆块与华夏增生造山带彼此独立演化,两者有大洋盆相隔,在古地理位置上由远距离相隔到靠近,导致扬子陆块和华夏造山带前泥盆纪的盆地类型、地层序列和演化特征迥然不同,自泥盆纪以来两者趋同。南华纪—震旦纪期间,华夏为离散构造体制下的洋盆发育阶段;寒武纪—奥陶纪,华夏从前期的离散构造环境转化为汇聚环境,因此发育了类似现今东南亚的多岛弧盆系景观(可能从南东向北西为:陆缘岩浆弧—弧后盆地—火山岛弧—弧间盆地—火山岛弧—弧前盆地依次排列的景观)。
  • 摘要:尼泊尔Ms8.1级地震引发多次中强余震,精确的震源参数,如发震断层面、震源质心深度、矩震级等是地震学研究中重要的基础资料,因此快速求取可靠的震源机制解对后续研究非常重要.本研究就针对尼泊尔Ms8.1级主震后发生的中等地震,求取震源机制解,探讨震源破裂的变化特征,讨论尼泊尔Ms8.1级地震对中国青藏高原及西南地区的影响作用。通过不同深度地震震源机制反演,得到6次地震事件最佳双力偶节面解及震源质心深度,依据波形平均拟合相关系数对震源机制结果进行分类,如果平均拟合相关系数>65%则为A,在55%~65%之间为B,小于55%则为C。由表1可以看出,6次地震事件均在B及以上,说明所获得的震源参数较为可靠。
  • 摘要: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MS8.1级强震,迅速引起多方关注,中国地震台网测定,震中位置为28.2°N,84.7°E,震源深度为20km,此次地震发生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陆陆碰撞带上.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间的碰撞始于约55Ma年前,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挤压性构造环境可能是导致青藏高原快速隆升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尼泊尔地震震源下方及南部地区表现为低波速异常,并且低波速异常从下地壳一直延续至上地幔岩石圈,反映出震源下方的温度较高;浅部地区S波速度结果表现为主边界逆冲断裂(MFT)以南地区为低波速异常,主边界逆冲断裂(MFT)和藏南拆离系(STDS)之间为高波速异常,南北向裂谷的S波速度结构呈条带型分布,可能主要受地表构造的影响;中下地壳至上地幔岩石圈存在大量的低波速异常,可能与该地区存在热物质上涌有关;Moho面深度从南往北逐渐增大。尼泊尔MS8.1级强震及随后的MS7.5级余震均发生在S速度结构变化比较剧烈的过渡带附近,在温度很高和近熔融的区域,S波速度会急剧下降,表明震源区域受温度的影响比较显著,结合该区的动力学模型,推测尼泊尔地震可能是印度板块的挤压和震源下方温度升高共同作用的结果。
  • 摘要:南海及其周边新生代岩浆岩主要为分布在洋盆扩张脊、北部陆缘的陆洋边界、雷琼半岛和中南半岛南部的玄武岩,多数是根据布设在南海及其周缘的地震剖面识别,一般来说,在前人的地球物理剖面上,浅部的玄武岩在深部对应地壳下部的小规模的高速异常体.按照新生代岩浆岩发育的时间,将南海岩浆岩划分为三期:扩张前期、同扩张、扩张期后岩浆岩.本文精细划分了南海新生代岩浆岩时空分布特征,并且对不同区域、不同时代的岩浆岩的形成机制展开了探讨,研究表明:南海北部始新世岩浆岩,形成在南海扩张前期,主要岩性为双峰式火山岩、石英拉斑玄武岩和碱性玄武岩,主要分布在南海北缘—系列古近纪盆地内。岩浆岩的控制因素为南海北缘的系列NNE向右行右阶走滑断裂,断裂形成NNE向的拉分盆地,同时发育大量的岩浆岩,岩体多呈NEE向分布,统一于东亚大陆边缘新生代构造背景。南海西部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新生代的岩浆岩,形成在南海扩张前期,主要岩性为石英拉斑玄武岩和橄榄拉斑玄武岩,形成主要受印支地块东北部边界形成规模巨大的哀牢山—红河左行韧性走滑断裂带控制。
  • 摘要:洋-陆转换/耦合地带就是大陆与大洋岩石圈转换/耦合的特殊构造地带.探索该区动力学对于深入理解人类密集区的地质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里洋-陆转换/耦合过程不是指陆壳向洋壳或陆幔向洋幔之间的物质转换,因洋壳向陆壳或洋幔向陆幔的物质转换过程也是不可逆的,而是特指构造动力作用或能量的转换交接过程.研究表明板块重建的洋陆转换/耦合带检验;深部过程(底侵一拆沉)与机制;西太平洋陆缘构造体制和机制转换;俯冲带分段性、过程与地震触发机制;地表地形过程与深部流变、岩石圈强度关联;地史期间的板片窗及其构造一岩浆一成矿效应;洋陆转换/耦合带变形型式、构造跃迁和机制;俯冲脱水、岩浆工厂与岩浆动力学;边缘海盆地与资源、能源和灾害;西太平洋板块格局与华北克拉通破坏;太平洋板块格局与华南大陆再造;印度洋过程重建与青藏高原隆升;东亚地史期间的洋陆转换/耦合过程。
  • 摘要:构造迁移是盆地发展演化过程中十分普遍的地质现象,但西太平洋地区相关研究程度较低,本文基于近10多年来对中国东部海域渤海湾盆地、南黄海盆地、东海陆架盆地和南海盆地等所开展的大量研究工作,并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对西太平洋地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东部及邻近海域的新生代构造迁移特征进行了系统讨论.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位于欧亚、太平洋和印度三大板块的交汇处,占据了全球板块汇聚中心的独特位置,并同时受到印度板块的挤入、太平洋板块的后退式俯冲、台湾造山带的楔入的联合作用,自新生代以来,形成了宽阔的自西向东后退式的沟弧盆体系。中国东部及邻区作为西太平活动大陆边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大地构造背景下,新生代的构造特征总体也表现出自西向东的迁移规律,具体表现在盆地的断裂活动性、沉积作用、断陷的萎缩与消亡等自西向东变新逐步演化,新生代的生、储、盖、圈、运、保六大油气成藏要素也表现出西早东晚、自西向东迁移的特征。这种成藏规律的识别对于中国东部油气、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最后,从板缘、板内和板下过程和机制,探讨了盆内和盆间的新生代构造迁移机制,这种构造—岩浆—成盆—成藏等的向洋变新迁移和跃迁是晚中生代以来挤出构造和新生代北西向壳内伸展、印度和欧亚板块碰撞诱发的软流圈向东流动的远程效应及太平洋俯冲带的跃迁式东撤的联合效应。
  • 摘要:喜马拉雅造山带吸收了近三分之一印度板块向北的物质运动,造成地壳的大规模缩短、增厚和隆升.地震波场反射数据显示,地壳增厚是具差异性的,从高喜马拉雅的50km向北增厚到北喜马拉雅的70km,该过渡带位于珠穆朗玛峰以北约45km处.当今地球科学界普遍认为地壳的增厚为挤压所致,不过,对比高喜马拉雅和低喜马拉雅地带的Moho界面深度可见,地壳厚度具有70km的北喜马拉雅至今尚没有表现出构造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其重力甚至接近均衡状态,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均衡异常趋于零.近年来通过构造、地震、热年代测定、沉积和地层的研究揭示,喜马拉雅构造带经历了两期构造作用,早期(24-26Ma)是双向仰冲,主控构造是大喜马拉雅反冲断裂;晚期(<22Ma)是向南的单向仰冲,主控断裂是主中央和主边界断裂以及藏南拆离系.北喜马拉雅的地壳增厚发生在早期,与其北边界断层--大喜马拉雅反冲断裂的活动有关,其推覆导致了印度板块向北仰冲,伴随着北喜马拉雅的地壳增厚和地壳缩短.随着藏南拆离系的形成,反冲断裂被切断,导致北喜马拉雅增厚作用停止,重力逐渐趋于均衡.
  • 摘要:华北是全球古老克拉通遭受破坏最明显和最典型的地区,且是中国东部地震活动性最强的地区,因此,华北地区被认为是研究克拉通破坏过程和机制的天然试验场.目前,围绕该克拉通破坏的时间、范围和机制等重要科学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诸多新认识,但也存在一些争议.本文利用华北克拉通地区重力、地形、大地水准面等大地测量资料及现有的地热资料提出了一种岩石圈三维热-重力模型.在多种观测资料的综合约束下获取了岩石圈三维温度-密度分布,在此基础上探讨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破坏的空间尺度问题.莫霍面深度表明NCC中部和西部地区下方具有相对厚的地壳,约为40-50km,这与该地区具有高的地形与低的布格重力异常值特征一致;而在NCC的东部地区,地壳厚度却不到35 km,且自西向东横穿重力梯度带时,地壳厚度显著发生减薄,地壳发生显著变化的区域与南北重力梯度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岩石圈一软流圈边界深度在研究区域范围内的剧烈变化是最为显著的特征。岩石圈底部深度从东部块体的80km左右变化为西部块体的大于180km。在NCC东部块体,最薄的岩石圈位于燕山东侧辽东半岛附近,以及郯庐断裂带和鲁西隆起。相反,渤海湾盆地下方岩石圈厚度增加到100-130km。在NCC的中一西部块体内部,岩石圈厚度同样具有明显的变化,变化范围由lOOkm左右到180km。厚的岩石圈(>180km)出现在稳定的鄂尔多斯高原下方,而在环鄂尔多斯的银川一河套以及汾渭断陷岩石圈厚度相对减薄(<120km)。岩石圈厚度变化与南北重力梯度带并没有显著的关系,而与岩浆岩的活动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 摘要:作为典型的早古生代大陆俯冲碰撞造山带,南阿尔金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石的研究已表明,该地区经历了陆壳深俯冲及其后连续两次抬升的构造演化过程.。近年来, 区内迪木那里克火山角砾岩(622.6±1.4) Ma 形成年龄的获得, 为该洋盆开启扩张时代的上限提供了较好约束(杨文强等, 2012)。新近, 我们在南阿尔金超高压变质岩带中段黄土泉地区发现了形成时代为517Ma的洋壳型埃达克岩,为该地区早古生代古洋壳俯冲作用的时限提供了直接约束。该岩石以岩脉或小岩株状侵入于南阿尔金蛇绿构造混杂岩之中, 分布范围较为有限 (康磊, 2015),与围岩镁铁-超镁铁质岩共同侵入于区内的复理石沉积建造。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其形成时代为(517.3±1.7)Ma (康磊, 2015),早于区内高压-超高压峰期变质时代(504~487Ma), 锆石Hf同位素分析显示其具有正的εHf(t)值(6.7~10.3)。以上特征共同表明该岩石为一套洋壳型埃达克岩。结合区内高压-超高压岩石及镁铁-超镁铁质岩石的研究结果综合分析, 该岩石可能是南阿尔金早古生代洋壳俯冲过程中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康磊, 2015)。这一结果进一步表明, 区内陆壳深俯冲引发的高压-超高压峰期变质作用(~500Ma)滞后古洋壳俯冲事件约10Myr,表明南阿尔金早古生代时期由洋壳俯冲转换为陆壳俯冲可能是一个连续的构造演化过程。
  • 摘要:我国绝大多数煤田经历过多期次构造运动的作用,构造煤发育较为普遍。构造煤的预测是煤矿安全生产及煤层气抽放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定义了三个简单的薄互层构造煤模型,利用薄层反射率法对这三种模型的煤层反射进行了讨论,以期对构造煤的地震探测与识别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通过理论模型计算及分析可知,构造煤夹层的存在可使煤层反射系数增大,由于反射系数一定程度上反映反射波的能量,可将煤层的均方根振幅或瞬时振幅出现幅值异常高的位置作为构造煤可能存在的判据之一。在已确定构造煤存在和钻孔与测井约束煤厚的情况下,低频正演拟合构造煤位于煤层中间的相位变化曲线作为量板,若实际瞬时相位谱曲线值高于量板曲线值,则推测构造煤夹层位于原生结构煤顶部;与之相当,推测构造煤夹层位于原生结构煤中间;小于量板曲线值,则推测构造煤夹层位于原生结构煤底部。从夹矸与构造煤模型的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利用与原生结构煤反射系数相对大小即可判定是构造煤或是夹矸,反射系数增大为构造煤夹层情况,反之为夹矸。
  • 摘要:天然气勘探在我国的油气勘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含气储层的预测一直是勘探行业的难题。常规的反演方法,如稀疏脉冲反演,地质统计学反演,波形反演等,对薄储层的识别都有一定的缺陷。在非线性随机反演的基础上结合广义S变换,通过观察时频谱的能量,可以很好地预测出含气储层的分布。利用非线性随机反演方法预测出薄储层的位置,再利用广义S变换对地震资料进行时频谱分析,寻找储层含气的异常现象。实际应用效果证明了它在含气储层预测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