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8第八届南海风云论坛
2018第八届南海风云论坛

2018第八届南海风云论坛

  • 召开年:2018
  • 召开地:海口
  • 出版时间: 2018-11-22

主办单位:海南省气象学会海南省水利学会海南省气象局

会议文集:2018第八届南海风云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基于WRF模式及WRF-3DVAR同化系统,采用了两部雷达径向风资料,进行单一时间分析以初始化台风“灿都”,比较研究了同化雷达径向速度(Vr)对台风“灿都”(Chanthu)分析和预报的影响.结果表明:同化雷达径向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于台风强度和环流结构的调整,且在同化达到一定时长后,对改进同化后的预报分析有积极效应.同化试验改进台风的初始风场以及台风环流中心的热力和动力结构、强度和位置,进而提高18h预报的台风结构、路径、强度.
  • 摘要:利用NASA的MERRA再分析数据、台站降水资料、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和雷达资料初步对比探讨了2014年两次路径相似台风(“威马逊”和“海鸥”)的降水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两者台站过程降水和最大日降水强度差异明显;在华南产生的过程降水和日降水均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最强均在海南岛;在海南岛产生的过程降水、日降水和最大小时降水最强均在海南岛西部和北部.与“海鸥”相比,在强降水时段,“威马逊”产生更大台站日降水的原因之一是其自身更强的强度和偏慢的移动速度,而且还与高层更强的南亚高压主体、中层偏弱偏东的副热带高压和低层强的低空急流密切相关.在强降水阶段,两者所处的环境风垂直切变均指向西南偏西-西南偏南方向,而强的对流均主要在环境风垂直切变的左侧或前侧.两者强降水主要在海南岛西部和北部的关键原因是五指山山脉和台风路径的相对位置配置类似,强降水区恰好处于向岸风面或五指山的迎风面.
  • 摘要:中国沿海热带低压活动会影响高原低涡路程径异常,本文利用NCEP/NCAR2000,2002和2005年7-8月的再分析资料,对伴有热带低压向北活动的在河套地区打转的3个高原低涡个例,在不同活动阶段的对流层中层风场与涡度收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热带低压活动可影响持续高原涡的环境风场,环境风场改变了持续高原涡的风场结构,使低涡风场成非对称结构;持续高原涡在河套地区打转活动所伴的正涡度的维持与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取决于总涡度变率正值的发生与发展的各贡献项;处在低槽与横向、纵向不同分布的切变环境场中的低涡对涡区正总涡度变率贡献机制是不同的,在低槽与横向切变环境场中活动的低涡的维持与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是与辐合流场维持及发展对正涡度变率的贡献密切相关,在纵向切变环境场中活动的低涡的维持与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环境场中低涡东、西两旁分别为偏南、北气流造成的水平绝对涡度平流输送项对正涡度变率的贡献密切相关;在切变环境场这一较弱的天气系统中的低涡是移向正总涡度变率中心区的.
  • 摘要:利用发生在川渝地区一次远距离台风暴雨的实况降水和NEC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远距离台风作用下的水汽和温湿能输送特征,以及利用25点平滑算子方法研究了“天鹅”台风对此次暴雨影响系统-西南低涡作用下的中尺度特征,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过程是在有利的环流背景下发生的,即高空槽东移耦合了“天鹅”台风作用下维持的西南低涡系统,“天鹅”台风顶部形成的倒槽对低值系统暖湿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台风倒槽偏东气流驱动下,其携带的水汽和能量与西南低空急流输送的暖湿水汽汇合,构建了输送到低值系统附近的水汽和能量的通道,增强了强降水区水汽和能量积聚效应,这种集聚效应促使了低涡系统物理结构的维持;台风倒槽顶部偏东气流动力作用下,促使了低涡系统中低层正涡度增强,进一步促使垂直涡度增长,这对促使低涡系统动力结构维持起积极作用,进而促使了低涡系统长时间维持,导致了长时间强降水的发生.
  • 摘要:利用海南省1982-2017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台风和暴雨灾情资料和社会经济数据,构建可较好去除物价上涨因素影响的灾害影响综合评估指数,并按照百分位法确定了灾害的气候年景等级阈值,给出历年灾害年景评估结果,分析了灾害年景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制的灾害年景评估方法可以客观地反映海南省台风和暴雨灾害的年景分布.近36a海南省台风和暴雨灾害年景等级年际间的波动剧烈,且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20世纪末存在3-6a的显著周期,21世纪初期存在短暂的4-5a和2-3a的显著周期.在年代际变化方面,1982-1996年期间灾害年景等级基本处于相对偏高的阶段,1997-2017年灾害等级进入相对偏低的阶段,但未发生突变.近36a尽管登陆海南岛的热带气旋的年最强登陆强度有增强趋势、热带气旋造成的重度区域性暴雨过程年频次有增加趋势,但由于登陆热带气旋年频数的减少以及防灾减灾能力的增强,使得台风和暴雨灾害的死亡人数、倒塌房屋面积和直接经济损失率均有减少趋势,导致台风和暴雨灾害年景有转好趋势.海南省台风和暴雨灾害年景的年际变化与登陆海南岛的热带气旋年频数、年最强登陆强度,以及热带气旋造成的重度以上区域性暴雨过程年频次密切相关.
  • 摘要:统计8个北上影响环渤海地区台风个例,采用温度距平剖面方法,分析台风变性时间、强度、路径及降水特征,并以典型台风1109“梅花”为例,详细分析变性前后台风热力结构、动力结构、水汽条件的演变及与降水的关系.研究发现台风变性与西风带冷空气交汇密切相关,变性始于中低层冷空气的侵入,低层出现冷心,路径与中层暖心偏离,系统斜压发展,形成上暖下冷的稳定后倾层结;变性位置与台风路径转折点有对应关系,变性后强降水主要位于路径东北侧和偏北侧;变性前降水主要发生在台风中心附近正温度距平区水汽条件有利区域,变性后降水范围增大,强降水位于正负温度距平交汇处水汽条件大值区;台风变性后自身对流发展受到抑制,多以稳定性降水为主,但由于冷空气的加入激发外围环流垂直运动并促进水汽饱和,如果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容易生成对流系统,外围降水更显著.
  • 摘要:利用高分辨率数值模式,分析了2016年9月13-16日“莫兰蒂”台风在登陆福建南部北上后给浙江沿海地区带来的局地大暴雨天气,对流层低层强盛的东南气流促进了台风登陆减弱后其东北侧外螺旋雨带局地发展,导致这一区域对流发展旺盛,在浙江引发大暴雨天气.控制试验表明“莫兰蒂”东侧显著的东南到偏南气流导致外螺旋雨带中小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在“莫兰蒂”东北侧存在小尺度的对流耦合系统,小尺度雨带在涡度场和垂直运动场上正、负涡度中心和上升、下降运动交替分布的中小尺度波列结构明显,强降水就发生在此处.诊断分析还表明台风东侧显著的东南到偏南气流与“莫兰蒂”东南侧的“马勒卡”台风以及10~20天的带通滤波场上台湾岛附近的气旋性涡旋密切相关.敏感性试验表明“马勒卡”台风和准双周振荡都对“莫兰蒂”路径有很重要的西北行引导作用,进而影响东南气流水汽输送和降水分布.
  • 摘要:本文利用多种常规观测资料和风廓线资料、数值模式预报对2018年8月13日20时至14日20时和8月19日08时至20日08时由“摩羯”台风和“温比亚”台风对北京地区影响造成的降水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两次过程925hPa自渤海湾至北京均有较为一致的东南风风速辐合,13日20时风速为12m/s及以上,达到低空急流标准,而19日08时风速在4-6m/s,未达到低空急流标准.低空急流不仅为降水提供水汽和不稳定能量,而且低空急流出口区的强风速梯度为水汽和不稳定能量的辐合提供了动力上升机制.13日20时北京附近的250hPa的散度场达20×10-5s-1以上,为垂直运动提供了一定的抽吸作用,使垂直上升运动持续发展.从8月13日20时至8月14日20时北京观象台逐小时风廓线图可以看出,随时间的推移,风向从偏南风逐渐转为一致的偏东风,同时低层风速逐渐增大至12m/s以上,有利于水汽的输送.而8月19日08时至20日08时则没有此条件.13日20时北京附近的850hPa有一个θse的高能中心,为13日20时至14日20时降水过程提供了高热高湿的能量条件.上述四个因素或许是19日08时至20日08时降水没有13日20时至14日20时降水大的原因.此外,通过对两次过程EC、T639模式24h降水预报稳定性对比可以看出,EC模式的预报能力优于T639,实际预报工作中要关注模式临近预报时效的调整,并结合中尺度要素分析对模式降水进行订正.
  • 摘要:利用数值模式结果,选择台风登陆后两个不同时次螺旋雨带中两个强降水中心,对台风螺旋雨带的云结构和降水形成机制进行诊断分析.结果发现,两个不同时次螺旋雨带强降水中心的云结构和降水形成机制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冰相粒子转化率大值区位于垂直上升气流大值区.螺旋雨带雨水形成微物理机制以霰粒子融化成雨水(pgmlt)为主,8km高度霰收集雪(dgacs)干增长是最主要的霰生长过程,与北方层状云比较,台风暴雨由于云中含水量丰富,冷云中的凝华过程和撞冻过程非常活跃.螺旋雨带云水凝结过程呈双峰型,高空7~8km高度云水凝结最强,暖云区0.5~1.5km高度云水凝结反而较弱.螺旋雨带云结构和降水形成机制有如下特点:在9~13km高空范围内冰晶的非均质核化非常活跃,冰晶转化率高于台风眼壁暴雨数倍,但是冰晶通过贝吉龙过程生长为雪、雪通过凝华增长生长为霰的过程相对很弱,致使螺旋雨带暴雨冷云过程相对较弱,而螺旋雨带暖云区云水凝结率相对台风眼壁也较低,以致螺旋雨带霰和雪粒子融化后碰并云水过程也较弱.
  • 摘要:该文针对1307号台风“苏力”登陆后在江西的暴雨区主要分布在路径南侧的特点,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和卫星资料,探讨此次暴雨过程发生、发展的机理.结果表明:“苏力”登陆后的降水特征是强降水显著的偏于中心南侧或前进方向的左侧,低压中心移过的地区降水很弱,对“苏力”登陆后的显著不对称结构进行动力以及热力分析,表明强降水主要发生在低层偏北风与西南风的辐合区中,且与东北方向的强风垂直切变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台风中心南东侧在流场、散度、涡度、垂直速度、稳定度、相对湿度以及水汽通量散度各方面都比西侧表现出了更加有利于降水.在降水后期中,副高从“苏力”残余环流南侧西伸,使得苏力残余环流向东北方向北收,低压填塞后期过程中,上游西风带低槽向东移动,迫使“苏力”残余环流向东北方向“赶槽”的作用,有利于“苏力”路径南侧雨势增强.
  • 摘要: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FY2E卫星资料、常规观测资料等对2018年台风“摩羯”登陆后在冀鲁地区造成的暴雨特征及成因进行诊断分析.结果发现:台风低压降雨具有不对称性,前期强降雨落区在台风移动路径的东侧,以低涡切变降水为主,后期强降雨落区在台风移动路径的北侧,以锋面降水为主,降水云带中不断发展的中尺度对流云团是造成特大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来自南海的暖湿气流经台风“贝碧嘉”东南侧的加强输送与副高外围的东南气流汇合北上,为冀鲁降雨区源源不断地输送充沛的水汽.深厚的暖云层,较高的0°C层高度,导致降水效率非常高,台风低压移动缓慢,降水持续时间长,是大范围暴雨出现的重要原因.低空急流是触发河北特大暴雨的重要机制,台风低涡是深厚的涡旋系统,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且水汽通量散度的大值区与强降水落区一致.北方冷空气从对流层中层以上入侵台风低涡内部,不仅使东北风急流加强,同时上冷下暖的温度配置增强了层结的不稳定性,使得对流云团发展加强,造成局地的特大暴雨.此次台风暴雨的对流层中低层为对流不稳定区,暴雨区附近的θe面陡峭密集,θe面陡峭密集区附近易导致湿斜压涡度发展,有利于降水加剧.
  • 摘要:2016年1号台风“尼伯特”与之前登陆中国的其它台风相比,具有生成时间晚、强度强等特点.通过对有关“尼伯特”的多种气象资料进行再分析,得出结论:超强“厄尔尼诺”现象的持续发展与西北太平洋台风偏晚偏少生成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西北太平洋较高的海温、副热带高压脊线北抬及“季内振荡”的共同作用促成了“尼伯特”在短时间内发展成为超强台风.在此基础之上,论文把握500hPa高空大尺度环流形势、副热带高压位置的变化及台风生成到消亡的时间顺序,分别对台风的环流形势与路径、发展过程进行了科学分析,为今后的台风路径预报及影响范围预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 摘要:以2014年7月4日-5日发生在长江中下游的梅雨锋暴雨过程为例,开展数值模拟试验,检验基于降水观测变分订正后的雷达反射率同化对模式初值和模拟结果的影响,分析雷达观测资料同化对梅雨锋暴雨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雷达资料的同化可有效纠正背景场中的定位误差,改善数值模式对暴雨的模拟,变分订正后的雷达资料同化方案模拟的大暴雨无论在落区和强度均最接近实况,且能改善其他两种方案对暴雨模拟偏强的情况,降水随时间的演变特征更接近实况.通过同化雷达反射率资料,可以很好地模拟强降水时刻的对流单体,且使用变分订正方法的VAR模拟的暴雨系统结构与实况降水演变相一致.
  • 摘要:利用高时空分辨率的MERRA再分析资料,本文重点分析了大尺度海陆风强迫对海南岛暖季短时降水日变化的影响.对于海南岛而言,暖季1-7小时的短时降水事件是一种出现频次最高,降水贡献不菲的降水形式.这种降水在暖季偏向于午后(北京时17时)达到峰值,其日变化幅度在海南岛西北内陆一带表现突出;在东南沿岸则偏弱,甚至出现早晨降水峰值.大尺度海陆风的日变化对海南岛短时降水具有调制作用.海南岛南岸出现的早晨降水是大尺度海风在近海辐合并向东传播的结果;午后,在大尺度陆风的影响下,海南岛西北部局地海风入侵显著,使当地更容易出现强的午后降水;另外,受大尺度海陆风的控制,海南岛午后降水出现(消失)都较早于同纬度的中南半岛.
  • 摘要:西南涡被认为是中国最强的暴雨系统之一,它所造成的暴雨天气的强度、频数和范围仅次于台风及其残余低压,可造成中国西南乃至东部广大地区灾害性天气.本文回顾了西南涡及其暴雨的研究历史和当前研究所取得的最新成果,重点探讨了应用新资料、新方法研究西南涡中尺度结构演变及其诱发强降水机理、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南涡的气候变化趋势等科学问题.根据西南涡及其暴雨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发展应用趋势,提出这一研究领域值得关注的几个新方向.目前对西南涡精细结构的了解非常有限,西南涡引发高影响天气过程的物理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对西南涡的气候学统计特征的认识分歧仍然较大.因此,对这一既经典又前沿的研究领域不断探索与拓展,不仅对推动青藏高原天气动力学的理论发展有重要科学意义,也可为高原灾害性天气与盆地气象预报的应用实践提供指导.
  • 摘要:基于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和长江中下游124站降水资料以及四种业务常用数值模式资料(EC-thin,T639-thin,Grapes和Japan-thin),以2016年6月30日~7月7日长江中下游地区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为例,详细分析和讨论了四种数值预报模式以及一维湿涡度(ODMV)和一维湿散度(ODMD)对于长江中下游暴雨落区的诊断效果.得到结论如下:无论是主观分析还是与实际降水的空间相似度,ODMV/ODMD对于雨带和强降水中心的把握都明显优于四种数值模式,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更高相似性.Japan-thin预报降水显著偏弱,T639-thin则偏强,而EC-thin、Grapes和T639-thin还表现出较大的离散程度,只有ODMV/ODMD对雨带和强降水中心的平均误差和均方根误差都最小,在降水强度上表现出更高准确性.随着降水强度的增加,Japan-thin、EC-thin和Grapes的漏报率增加显著,Threat Score(TS)评分迅速降低;而T639-thin空报率增速较快,TS评分同样下降明显;只有ODMV/ODMD空报率迅速减小,漏报率缓慢增加,TS评分减弱得较慢,至最高标准时(6h≥30mm),TS评分依然达到0.22,在降水的时间演变上表现出更好的协同性.
  • 摘要:利用ARPS和WRF模式,基于不同的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建立了一个多初值、多物理过程的中尺度集合预报系统,并对2015年8月16-18日发生在四川盆地的西南低涡暴雨过程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中尺度集合预报系统对此次暴雨过程有较好的预报能力,与确定性预报相比,降水集合平均以及概率预报等产品对暴雨的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初值扰动的集合预报对暴雨及以下量级的预报较优,物理过程扰动的集合预报对大暴雨及以上量级的预报较好;同时考虑2种扰动的集合预报总体上好于单因子扰动的集合预报,使降水预报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对天气系统(高空槽、低涡、切变线)以及气象要素(风场、水汽)的预报差异是造成“好”“坏”成员预报效果差异的主要原因,且低层形势场(尤其是风场的预报)对初值及物理过程的扰动比高层要敏感.集合预报对大雨及以上量级预报技巧的提高有明显正贡献,但是对特大暴雨的预报不确定性很大,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 摘要:利用地面国家站实况观测、NCEP及GFS再分析资料,界定了湖北深秋季节,详细分析了湖北深秋暴雨特征,分析结论如下:湖北单站深秋季节的日平均温度区间为10~16°C,湖北省常年入深秋起始日期为10月27日,结束日期为11月24日.从湖北深秋暴雨日数场EOF分解的三种模态看,深秋暴雨主要发生于除鄂西北以外的大部分地区,其中江汉平原南部、鄂东北东部及鄂东南为高发区.湖北深秋暴雨自上世纪80年代以后增加趋势显著.Morlet小波分析表明,湖北省深秋暴雨存在多重时间周期尺度上的嵌套复杂结构,明显存有2~3a和准6a、12~13a的周期振荡信号.深秋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有西太副高、东亚大槽及孟湾南支槽,低层形成西南暖湿气流在“冷垫”上爬升的形态,当西风带短波槽东移靠近或叠加逼近或叠加于低层锋面系统时,促使锋生加强,不同于典型梅雨过程中“鞍”型大尺度环流背景场下冷锋入“倒槽”模式.湖北深秋暴雨锋面较平缓,从北向南、自高向低倾斜延伸至地面,而梅雨锋坡度较大,近地层锋面与地面接近垂直;湖北深秋暴雨大气层结呈稳定状态,而梅雨过程θse呈“三明治”形态分布,大气层结不稳定更有利于对流发生.
  • 摘要:利用近55a四川省156个气象台站的的主汛期(6-8月)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F检验、滑动t检验、小波分析等分析方法对近55a四川省主汛期极端降水指数的时空特征、周期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5a四川省主汛期降水总量、强降水量、降水百分率、连续5日最大降水量及暴雨日数均在四川省西部绝大部分地区以及四川省东部地区呈增加趋势,在四川省中部地区增减少趋势;降水强度及1日最大降水量在四川省绝大部分地区呈增加趋势.在年代际变率上,主汛期强降水、降水强度、降水百分率、1日最大降水量、连续5日最大降水量及暴雨日数均对主汛期总降水量的长期气候变化趋势具1有一定的指示意义.降水总量、强降水及降水强度、日最大降水量、暴雨日数均存在准8a的长周期振荡,以及3-4a的短周期振荡;降水百分率以及连续5日最大降水量具有6-8a和3-4a的短周期变化特征.
  • 摘要:利用常规资料以及雷达、地面辐合线等非常规资料对2015年8月3日石家庄大暴雨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的影响系统是高空急流、高空冷涡、高空槽、副热带高压、低空切变线、低空急流、超低空急流,地面倒槽;地面为一致的偏东风,在太行山地形作用下,使得西部的辐合上升运动增强,出现大暴雨;风向突变后,半小时到4个小时会出现暴雨,雨强20mm以上,最大80mm/h;环境风场与雷暴群移向不同时造成风向不连续,使得主体回波前部有风场辐合,从而使得主体回波前不断有新生雷暴并入,移动速度缓慢;暖平流为雷暴输送能量和水汽,加强雷暴发展,冷平流使雷暴快速减弱;从雷达三维立体图看出,回波质心高度低,属于热带暖区降水回波性质,具有雨强大,降水效率高的特性,有利于短时强降水的形成;地面辐合线或干线移动方向前方为强降水区;暴雨前2-24小时,暴雨站气温、露点温度和地温均高于非暴雨站,暴雨站与非暴雨站的露点温度差值达到峰值后1-2小时,出现暴雨.
  • 摘要:湖南境内的水库分布在省的西部和南部海拔较高的地区,根据1960-2015年逐年年降水量资料,分析出近五十六年中各水库流域逐年变化曲线图,资料显示,东南部(湘江流域上游)年平均降水量最多,中南部的邵阳盆地(资水流域中游)年平均降水量最少,西北部(沅水流域中游)年平均降水量次之;结果还显示年降水量不是平均分配到各月,旱、涝并存,不但年际变化大,而且地域差异也大;针对水电生产需求,定出标准,筛选出历史个例,通过反查大量个例历史天气图,总结归纳出各季各类的大气环流模型.
  • 摘要:利用海南岛18市县气象观测站1970年至2016年逐小时降水资料,通过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海南岛汛期小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海南岛汛期小时强降水量和次数呈现出由北向南逐渐递减的趋势,西部的东方县小时强降水量、次数全岛最小,但是小时强降水强度却是全岛最大.小时强降水量变化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北部地区和南部的三亚市,从不同时次看,中午12时和下午16时到19时小时强降水量增加较为明显.小时强降水量日变化大值时段主要出现在下午15时到19时,低值时段主要出现在夜间,小时强降水强度在上午08时达到最强.从5月份到10月份小时强降水量主要出现在下午14到19时,从7到10月份小时强降水强度的大值时段主要出现在08时,5、6月份主要出现在午后.近47年小时强降水量以30.6mm/10h的速率增加,特征时间尺度分别为5年9年,9年特征时间尺度震荡明显向高频时间尺度(较小时间尺度)方向演变的趋势,小时强降水强度变化的特征时间尺度为3年、6年,均显示出震荡逐渐减弱的趋势.
  • 摘要:利用浙江省2004-2013年3-8月Micaps(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地面填图数据和T-logP数据研究杭州、衢州和台州三市的阵雨和雷雨个例,同时选取能表征雷雨并能区分阵雨与雷雨的气象预报因子:对流有效位能(CAPE)、850hPa与500hPa的温差(T8-5)、K指数(K)、地面2米温度(T0),用临近探空的分析方法和决策树的分类方法初步建立了一个适用于浙江省春夏季降水性质分类指标.利用欧洲中心(ECMWF)细网格预报资料,对历史样本和2016年春夏季分别作了检验.结果表明:除去有降水预报误差个例后,指标TS评分超过0.53,雷雨阵雨综合命中率达到71%,空报率阵雨(10%)小于雷雨(43%),在不同地区和季节稍有区别;同时对浙江省2016年春夏两次典型大范围阵雨雷雨过程进行预报,效果很好.此方法不仅可以依据预报数据在短期内做出精细化降水性质分类预报,在中长期预报上也有表现力.
  •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银川CD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和ECMWF、T639、WRF、NCEP/NCAR等模式资料,分析了宁夏气象台漏报的2016年8月21日夜间贺兰山东麓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探讨了重大预报误差之缘由和可预报性,结果表明:ECMWF、T639、WRF三种模式均预报宁夏中北部有15mm以下的降雨,量级显著偏小是漏报诱因;而ECMWF降雨预报结果明显优于其他模式.2016年8月中下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位置偏北,21日达最强,在588dagpm线控制下,592dagpm线从宁夏南部东退,受低层切变线、辐合场和低空急流及其贺兰山地形的共同影响,引发了宁夏极为罕见的特大暴雨.当地预报员对于极端暴雨事件预报经验匮乏,对副高强盛、位置偏北的极强暴雨环流形势演变了解和认识欠缺.源于东海的中低层偏东气流在西行中形成东南和南风低空急流,并在贺兰山东麓建立一暖性辐合线,由于贺兰山地形阻挡了气流的移动而产生的绕流、摩擦辐合及迎风波抬升,延长了降雨时间,对暴雨的增幅有促进和加强作用,预报中忽视了贺兰山地形对降雨影响.对暴雨预报有效的物理量场θse500-θse850<0k、θse500和θse850≥337k、k指数≥38°C、LI≤-3、Q700≥12kg.kg-1等指标掌握应用不熟练.分析结果表明:对于8月21日特大暴雨预报员可提前6h确定暴雨落区、订正降雨量级达到暴雨,可做到过程不漏报,但是,经订正预报不出历史罕见的极端暴雨.
  • 摘要:利用高分辨率的观测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7月29~30日宁夏极端暴雨分析表明:此次大暴雨是MβCS发展并较长时间维持少动的结果,MβCS最成熟阶段时,TBB强梯度区偏向冷云中心区对未来1~2h暴雨落区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地面辐合线较长时间的维持为大暴雨提供了持续的动力抬升条件;多普勒雷达反演风场可对常规高空探测资料起到有效的补充;深厚湿层的存在对暴雨的形成一方面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另一方面凝结潜热释放增加了层结不稳定.
  • 摘要:本文采用用NCEP1°×1°全球客观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资料,以及FY2C红外云图和多普勒雷达数据,对2017年7月一次玉林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中尺度系统(MCS)及动力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这次特大暴雨在两槽一脊经向环流下,高原槽东移为暴雨产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切变线快速南压触发了当地不稳定能量释放,低层强辐合、高层强辐散的耦合利于垂直上升运动和MCS的发生发展;强降水出现在MCS发展最旺盛的时段.
  • 摘要:南海地区自然灾害风险防范是适应和引领国家外交和“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实现安邻、睦邻、富邻,构建区域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实施南海地区自然灾害风险防范,事关中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研究认为,中国在南海地区对外防灾减灾中具有区位优势、科技优势、装备优势和互补优势,中国要联合南海周边国家具有减灾科技优势的机构与科技人员,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创新国际减灾合作机制,建立多国协调的巨灾风险防控信息共享与减灾联动机制,整体提升南海周边国家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加强南海地区自然灾害风险防范,服务“一带一路”及南海周边国家重大工程安全、国家减灾及民众减灾需求,为南海安全和“一带一路”战略顺利实施提供科学支撑和基础保障.
  • 摘要:以城市下垫面空间差异性分区为重点,重新构建天津城市暴雨内涝模型,以城市地表与明渠河道水流运动为主要模拟对象,基本控制方程以平面二维非恒定流的基本方程为骨架,将河网、路网、管网和社区的计算网格分层划分,形成相对独立的河网、路网、管网和社区的计算模拟体系,形成分区分层、立体多重的模型计算模式.针对2018年7月24日台风“安比”降雨过程造成的天津城区内涝灾害,结合自动积水监测数据,对模型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内涝模型模拟的最大积水深度与实况积水深度绝对误差小于10cm,模拟的积水过程与实况积水过程变化基本一致,内涝模型可以有效的模拟城市内涝积水淹没情景.
  • 摘要:通过应用Mann-Kendall检验法对海南岛18个水文气象站1986~2015年的逐日降水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并辅以滑动t检验分析,发现海南岛平均年降水量、汛期及非汛期降水量、最大一日降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趋势不显著.2002年、2006年和2007年为海南岛年降水量突变点,2006年为海南岛汛期降水量突变点.
  • 摘要:2016年10月17日~19日,受21号强台风“莎莉嘉”影响,牛路岭水库上游发生一次较大洪水,在本次洪水过程中,初步采用气象-水文-水力耦合技术方案进行洪水预报、水库下游洪水风险分析和水库防洪调度决策.提高了水库入库洪水预报的精度、延长了预见期、最大程度减轻水库下游洪水风险.
  • 摘要:“一带一路”建设事关中国长远发展战略,但沿线国家和地区基本都面临着严峻的自然灾害风险挑战.目前,各界对“一带一路”建设中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水平尚未形成全面、科学、系统的认识.本文通过综合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对“一带一路”沿线的61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综合灾害风险排名,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综合自然灾害死亡人口、影响人口、GDP损失率年期望明显高于全球.综合自然风险评估相关结论,本文建议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自然灾害状况开展全面的摸底调查,系统开展自然灾害风险评估;规划和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重大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和预警体系,统一和集成现有各国的灾害治理技术、标准和规范;大力提升沿线国家和地区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同时,加强沟通,在互相尊重的条件下开展恰当的防灾减灾互助.
  • 摘要:台风是一种具有严重破坏性的天气事件,认识超强台风造成的洪涝灾害特点、成灾机制,以及社会响应特征对于水利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2014年超强台风“威马逊”给海南省带来严重洪涝灾害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发现此次灾害呈现出:受灾人口比重大,人员伤亡严重;农业受灾比重较大,成灾比重高;倒塌房屋数量巨大;灾害损失严重,农林牧渔业损失严重,水利损失较轻等特点.进一步分析表明:建筑设计标准偏低,基础设施管理有待完善;基层防台专业组织管理乏力,社区居民避险自救能力弱,社会综合减灾能力不足等社会防灾减灾体系不健全;法规预案体系不健全是造成此次灾害严重损失的主要因素.据此,本文从结构性减灾(基础设施)和非结构性减灾(制度建设、社会参与)两方面提出今后防御超强台风有关建议.
  • 摘要:益阳市水利工程动态监管系统采用先进的声波水位计、声波雨量计和隔绝式防雷系统,在传统的数据采集设备基础上引入图像信息集成技术,结合云存储与互联网+的形式,满足了泵站水位、雨量、图像三合一监测的需求,实现了市级、区县(市)的分级管理,并通过移动互联网配置android/iOS移动客户端,极大地方便了泵站人员查看及时、准确的水雨情信息,更好地完成报汛工作.益阳市水利工程动态监管系统属水利部科技推广项目.
  • 摘要:通过对宁远河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及洪水形成的天气系统分析,采用成因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合理的确定水库汛期分期.结合台风、暴雨、洪水产生规律及现有的监测手段和预报方法,提出大隆水库台风预报预见期及使用建议,为大隆水库汛期水位动态控制研究提供依据,对中国东南沿海等台风多发地区具有防洪任务的大型水库汛期调度预见期的确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摘要:针对大隆水库汛末蓄满率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洪水预报预泄理论的大隆水库汛期水位动态控制方案,该方案针对海南台风预报、降雨洪水预报中入库洪水预见期的特点,研究确定了在保证水库下游及自身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采用预报预泄调度模式下大隆水库汛期水位动态浮动范围及相应防洪调度规则.调洪演算实例研究表明:所提方案可在不降低水库原设计防洪标准的前提下,提高水库供水、发电的保障能力,对于指导中国东南沿海等台风多发地区具有防洪任务的大型水库汛期水库调度具有借鉴意义.
  • 摘要:从水文学和统计学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流域前期雨量指数(下垫面条件)及相应某一时段最大平均雨量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一种马氏距离(Mahalanobis)判别模型,用于解决中小河流山洪预警临界雨量指标拟定关键技术问题.利用该方法,对鄱阳湖水系的潦河流域进行了应用试验,选取该流域近年来发生的29次洪水样本,拟定时间尺度为6h的临界雨量线性判别模型.模型检验结果显示,率定期合格率约为85%,误判率较低;检验期模拟预测的合格率约为78%,模型预测效果较好,证明了该方法用于中小河流山洪预警临界雨量拟定的可行性.该方法简单、易行、实用性强,对开展山洪预警具有一定应用参考价值.
  • 摘要:雷州半岛2015年发生了严重干旱,给群众生活、工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针对这一典型的干旱本文从多角度进行干旱特性分析,可为雷州半岛抗旱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 摘要:杭州市寿昌江流域属于典型的湿润地区,且该流域内多遭受台风、梅雨等强降水影响,且流域内多修建小水库群,改变了原有的坡面汇流模式,本文以寿昌江流域为例,在传统的新安江产汇流的模型上增加小水库群的调蓄作用,对洪水预报进行实时校正,进而提高流域洪水预报精度,并将上述产汇流及洪水预报校正技术集成为整体,形成流域防洪预报系统,为此类典型区域的洪水预报提供方法借鉴和系统支持.
  • 摘要:针对上、下级两座水库构成的梯级水库,根据梯级水库间的洪水演进特性,采用河道一维水动力学模型构建上、下级水库之间的洪水演进模型,采用二维水动力学模型构建下级水库的下游影响区洪水演进模型.采用Breach溃坝模型和调洪演算模型构建梯级水库间洪水演进的水力连接模式,形成梯级水库整体洪水演进模型.考虑到实际洪水来源的不确定性,实现了上游水库任意下泄流量、下级水库任意坝前水位下的梯级水库洪水风险的动态评估分析.以某山区河流为例,针对该流域上的两座水库构成的梯级水库的动态洪水风险进行了应用研究.
  • 摘要:2016年6月5日和6日海南岛处在类似的环流背景下,5日海南出现了大范围8级以上阵风且伴有EF2级龙卷,而次日以短时强降水为主.为了研究两日产生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的原因,基于常规地面高空观测、海南逐10min的地面加密观测、海口多普勒雷达观测、NCEP-GFS0.5°×0.5°分析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日整层大气相对干(可降水量为49mm)且中层干层尤为清晰(700-500hPa平均相对湿度41%),700-925hPa温度垂直递减率为7.25°C/km,有利于产生强下沉出气流及冷池形成,从而产生雷暴大风天气,而6日气层高湿,可降水量为60mm,环境风弱风暴移速慢,有利于产生强降水;两日均属于弱的环境背景气流下的对流,相对而言,5日0-3km风垂直切变均较6日大,有利于形成飑线;结构分析表明5日对流风暴伴有较强阵风出流,较强的风垂直切变加之多个单体阵风出流合并抬升下,产生了持续1.5h的飑线,并出现了弓形回波,而6日为低质心一般单体且阵风出流相对弱,尽管多个单体合并成了准线性的风暴,其持续时间亦与一般单体生命史相当;5日对流抑制能量相对较大,需较强的地面辐合抬升和午后强烈升温触发雷暴,雷暴触发后强烈发展;6日对流抑制能量近乎0,弱的海风锋辐合及熟力作用均触发对流;此次龙卷过程的风垂直切变与典型超级单体龙卷差异显著,产生龙卷的低层中气旋出现时间与龙卷发生时间仅差3min,故提前预警龙卷的可能性极小.
  • 摘要:本文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多普勒雷达、风廓线雷达和GFS0.5°×0.5°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3月4日江西极端雷暴大风过程特征及成因进行细致分析,并对极端性进行探讨,发现:此次过程由强飑线横扫江西造成,飑前低压、飑锋、雷暴高压、尾流低压特征清晰;风廓线雷达产品对预警有一定意义:1.0km以下大风速区提前雷暴大风30-40min出现,高层Cn2大幅跃升提前10-20min,;飑线系统发展的主要有利环境条件:低层强暖湿平流形成“上干冷下暖湿”极不稳定层结,低层水汽充沛、中空有低槽扰动,地面辐合线提供中尺度抬升,多层急流叠加,强低层风垂直切变;异常不稳定,且在雷暴大风发生前温度平流、太阳短波辐射、水汽等使不稳定持续增强是风暴进入江西增强的重要原因.风暴自组织结构与环境气流的相互作用,形成正反馈.飑线与引导气流交角增大,移速异常加快,地面大风增强.环鄱阳湖地区平坦地形和丰富水汽对大风有增强作用;地面低压系统和热力、动力、风切变等物理量极端异常,与多年旬平均差值超过2σ,对极端雷暴大风有指示意义.
  • 摘要:利用雷达、加密观测及再分析资料对2014年6月4-6日华南持续性强降水过程进行了环境条件、对流活动、一次弓状对流系统的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6月4-6日主要受对流层中低层的低涡切变线和西南季风影响,华南地区出现了11个中尺度对流系统(简称MCSs)的活动,MCSs生命史多数在8小时左右,移动方向一般为偏东或东偏北方向.高温高湿的不稳定层结、较低的抬升凝结高度和自由对流高度是6日华南沿海一次尾随层状MCS(TS MCS)对流触发的热力条件;TS MCS系统发生降水后地面蒸发形成近地层的冷垫,使得对流系统两侧温差增大,同时近地层风场的辐合增强,是新对流触发的主要抬升机制.近地面冷池随时间增强,地面雷暴高压出现,高压前方地面气旋性风场的辐合和冷池发展,促使TS MCS系统前方新生对流回波集中在雷暴高压前方发展加强,从而TS MCS系统强回波带由直线带状转为弓形带状.弓状回波前方温度梯度大、气压场上多个雷暴高压和前干后湿的湿度分布,使得弓状对流系统区域近地层相对干冷,不利于强降水的发生,温差大主要给沿途各地带来了剧烈大风天气.
  • 摘要:利用广东省气象局区域数值天气预报重点实验室高分辨率业务模式GRAPES-MARS V2.0,对2016年10月北部湾海面一次强风过程开展常规资料三维变分同化(3DVAR)数值预报试验.结果表明:GRAPES-MARS能够较好预报该次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场,对位势高度场及地面10米风的预报最为稳定;模式预报的北部湾海面风速偏大,同化海面自动站数据能够有效减小风速偏差,但时效仅有5个小时左右,如果仅同化陆地自动站数据将使得北部湾海面风速偏差更大;同化探空资料能够有效减小海面风速偏差,同时同化地面和探空资料在积分24小时后具有更好的预报效果,24(48)小时海面风速平均相对误差比参考试验减小7%(12%);同化地面和探空资料均无法提升模式对北部湾海面风向预报效果,风向预报仍依赖于模式自身预报大尺度天气系统的准确程度.
  • 摘要:利用2001-2009年3-10月逐日4次1°×1°NCEP FNL分析资料计算了各时刻百余类对流参数(物理量)及其15d滑动平均值,建立了对流参数库.根据“邻(临)近”原则,在大量历史个例的基础上,对安徽省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冰雹等4类强对流天气进行分类研究.将省内各类强对流天气的对流参数进行时间和站点的匹配后,应用相对偏差模糊矩阵评价技术对其进行权重分配,并进行优势筛选,获得分类分月的对流参数序列及权重.同时,根据各类强对流历史个例不同对流参数的按序排列获得各对流参数的顺序分布,最后基于中尺度数值模式预报的对流参数,综合历史频率分布和权重分配,构建了各类强对流天气的概率预报,做出强对流分类预报.
  • 摘要:本文将利用海淀国家观测气象站内风廓线雷达,微波辐射计,多普勒雷达以及北京市全区域自动站气象观测资料对2017年8月16日的阵风锋过境及其触发新对流的过程进行空间描述和具体分析.风廓线雷达产品的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和风羽空间分布时序图能够更为清晰识别出阵风锋过境的垂直空间结构.此次阵风锋的实质是发生在510米以下的冷性的出流边界,并伴随较强冷平流的贴地侵入,迫使暖空气沿冷池出流上边界爬升,显著加剧层结不稳定.利用地面中尺度观测网及海淀国家观测气象站内逐分钟气象要素变化,可以综合印证阵风锋的存在.阵风锋中段平稳过境海淀本站,其北段过境海淀北部凤凰岭一带,则触发新生对流,应用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图进行分析,其阵风锋与母体雷暴之间的相对移速,阵风锋发挥正负反馈作用特征明显,可应用于短临预报预警工作.
  • 摘要:本文对2016年几次强降水、冰雹天气的GPS可降水量变化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PWV值月平均分布与江西省雨带分布相对应,且存在较明显的季节差异;不同量级降雨对应的可降水量阈值可为降水预报提供一定辅助参考.其中5月份暴雨日PWV值为55-65mm;6月暴雨日PWV值为60-70mm;7月暴雨日PWV值为68-75mm.PWV值的水汽场的分布及其梯度可为强降水空间分布预报提供重要信息,PWV值变化与降水变化存在正相关关系.强降水常出现在湿空气的前部和干湿空气的交界处;强降水常出现在PWV值升到暴雨阈值的较高位值后1-3小时左右;PWV值急升的幅度大,距降水开始时间较短,降水突发性也较大;过程累积雨量与PWV值上升幅度及相对高位值大小和持续时间,以及其他动力条件等综合因素决定.综合判断有利冰雹环境条件下,冰雹发生前PWV值有明显增大,4-5月冰雹附近平均PWV值为45mm以上,最大达50mm以上,维持较长时间,对应3-5h后有利冰雹产生.
  • 摘要:利用常规资料、自动气象站、风廓线、ERA Interim0.25°×0.25°再分析资料、EC-thin和TJ-wrf模式结果,对2017年11月23日夜间渤海突发性大风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并探讨短期时效的预报失败原因及订正思路.研究表明:高空动量下传是风速快速增长的原因,较强的高层动量下传及风速垂直切变明显增强了近地层风速的突发性和对流性;大风过程冷平流强度的增强直接造成地面增压,前期增温使冷锋过境时锋区强度加大地面气压梯度加强,风速变化与最大变压梯度对应,大风区位于正变压梯度中心;由于前期增温导致补充冷空气过境前层结不稳定伴有上升运动,有利于空气的垂直能量交换;数值模式因对地面高压强度及移速的预报偏差,导致模式对于渤海23日风场预报大幅度偏弱.
  • 摘要:2018年8月12日,在广西出现了一次台前飑线天气过程.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NCEP1°×1°的再分析资料等对此次台前飑线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台前飑线发生前,对流层低层水汽丰富、条件不稳定层结,低空急流造成了低层的垂直风切变较大,利于对流的发展和增强,此次台前飑线是由地面中尺度辐合线触发生成对流单体,并通过后部扩建型形成飑线;此次台前飑线过程在成熟阶段冷池强度强于一般的热带飑线、气象要素变化更加剧烈.雷达观测表明此次台前飑线过程具有高反射率因子梯度、弱回波区、回波顶大致位于高反射率因子梯度区之上、反射率核心下降等弓形回波特征.
  • 摘要:本文使用NCAR/NCEP再分析资料、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逐时热带气旋资料和淮安S波段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分析了1710号台风“海棠”环流前部的一次龙卷过程,结果表明:此次龙卷过程由台风残留低压引发,环境分析显示系统低层位于急流辐合区,高层位于辐散区,有利于对流发展.雷达径向速度资料分析显示龙卷发生前后存在正负速度对涡旋形成和发展.底层强垂直风切变和垂直速度不均匀分布,有利于激发龙卷天气的发生或者促进龙卷天气的维持发展.
  • 摘要:为了掌握渤海海洋气象灾害的特征,提高海洋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能力,根据天气学原理并采用天气学分析方法,利用Micaps、卫星云图、探空、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及大浮标站资料,对2001-2015年渤海海区由大风、大雾、强对流引发的78次海难事故的天气个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渤海海上大风以冬季和春季偏北大风为主,偏南大风次之,影响渤海及沿岸地区的偏北大风冷空气可以分为北路、西北路和西路3条路径,偏南大风地面气压场可以分为东北低压型和华北地形槽型.渤海海上大雾多出现在秋季和冬季,多发的平流雾通过东、东南和西南3条路径进入并影响渤海及沿岸地区.渤海强对流天气主要出现在5-9月,强对流天气主要受蒙古低涡(低槽)和东北低涡(低槽)影响.
  • 摘要:基于水文、气象、地理信息等数据构建了南渡江流域HBV-D水文模型,应用流域出口控制站龙塘水文站1976-1987年和2009-2010年的逐日流量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和验证,模型在率定期(1976-1981年)、验证期(1982-1987年)和验证期(2009-2010年)的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均大于0.83,相关系数均大于0.91.在此基础上,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4嵌套BCCCSM1.1全球气候模式数据驱动水文模型,研究了南渡江流域在RCP4.5和RCP8.5情景下未来21世纪气温、降水、径流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过去(1971-2010年)和未来(2011-2100年)年、月、季节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以秋升温最为显著,过去6月、8月上升趋势最显著,未来8月、9月上升趋势最显著,且RCP8.5情景升温趋势明显高于RCP4.5情景,与基准期(1971-2000年)相比,两种情景下,前期(2011-2040年)升高0.19和0.31°C;中期(2041-2070年)升高0.66和1.25°C;后期(2071-2099年)升高1.50和2.86°C.1971-2010年,年、春季和秋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其中4月、5月、7-9月、12月均呈增加趋势.未来2011-2099年,RCP4.5情景年降水量为增加趋势,前期增加最多(4.2%),春季增加最为显著;RCP8.5情景为减少趋势,中期减少最多(-8.8%),秋季减少最为显著.1971-2010年年和季节径流量变化与降水量相似,月径流量有差异,5月、8-10月径流量呈增加趋势.未来2011-2099年,RCP4.5情景年径流量为增加趋势,中期增加最多(4.9%),春季增加最为显著;RCP8.5情景为减少趋势,但前期和后期增加显著,分别为16.3%和13.5%,以春季和夏季增加最为显著.径流量的显著增加将增加洪涝灾害发生的风险,给南渡江流域水资源管理特别是防汛抗洪带来更大压力.
  • 摘要:基于TIGGE资料中的ECMWF、UKMO、JMA、CMA四个中心2016年6月1-7月31日逐日降水集合预报资料,结合清江流域10个国家基准站观测数据,建立了流域贝叶斯模式平均(Bayesian Model Averaging,BMA)概率预报模型,开展流域多模式集合BMA技术的概率预报试验与评估.结果表明,在清江流域多模式集合的BMA模型最佳滑动训练期长度为40天,BMA模型预报比原始集合预报有更高预报技巧.与原始集合预报相比,BMA确定性预报平均绝对误差(MAE)减少近11%,BMA概率预报连续等级概率评分(CRPS)提高约15%.多模式集合BMA技术能预报降水全概率PDF曲线和大于某个降水量级的概率,同时能给出确定性降水预报,对于极端强降水(大暴雨-特大暴雨量级),BMA75-90百分位数预报效果较好,对于强降水(暴雨量级),BMA50-75百分位数预报效果较好,对于一般性降水(小雨-大雨量级),BMA确定性预报结果或50百分位数预报效果较好.
  • 摘要:基于500个国家站雨量计的观测,从空间分布、不同地形条件、不同等级的降水强度及日变化角度,对比评估了2014~2016年夏季多星集成降水产品TMPA和IMERG在中国中东部地区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IMERG降水产品的日平均降水量与雨量计的相关性更高,相关系数超过0.9,而TMPA仅为~0.8.在中国中东部的平原和山区,IMERG对弱降水(<4mm/d)强度和弱降水频次的表征能力,较TMPA有明显的改善;但IMERG对山区的强降水频次的探测能力较TMPA改进有限.IMERG作为高时空分辨率的准全球降水资料,在中国中东部地区有较好的适用性,未来可有效应用于气象和水文模式中.
  • 摘要:本研究选取地面监测站点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的污染数据.本文利用风云2E卫星的降水数据对站点数据进行筛选,再对降水情况对污染物产生的影响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本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污染物的分布及其受降水影响的讨论.首先进行PM2.5、SO2、NO2、O3在全国范围内的年平均以及季节平均的空间分布的分析,PM2.5、SO2、NO2这三种污染物年均分布的极小值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南方向以及东南沿海的位置,极大值区域均位于京津冀地区.而O3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较均匀,总体态势为内陆较低,沿海地区较高.季节上面,PM2.5、SO2、NO2三种污染物呈现出冬季浓度最高,夏季浓度最低的情况,春秋两个季节浓度位于冬夏浓度之间且相差较小,O3的季节分布情况与其他三种污染物恰恰相反,为夏季高,冬季低.然后探讨降水情况对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影响,在全国的大部分范围内,降水情况对PM2.5、SO2、NO2这三种污染物产生的影响是使其浓度降低、对O3的浓度影响是使其有所升高.
  • 摘要:根据玉环海域港口航线分布和地理位置特征将玉环海域划分为4个海区,通过各家模式预报对玉环4海区风速预报进行对比评分,找出最优数值模式.利用线性回归对最优数值模式的风速预报与实况监测风速进行线性拟合,建立订正方程.对订正方程进行释用检验,结果显示效果较好,8级大风预报日数显著减少.若进行海区风力精细化预报业务推广释用,将明显增加船只通航率,显著提升玉环海事经济效益,较好的解决玉环海事活动的安全和经济效益间的矛盾.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