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

  • 召开年:2017
  • 召开地:青岛
  • 出版时间: 2017-10-17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

会议文集: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空肠弯曲菌是一种能引起腹泻及一些长期后遗症如格林-巴利综合症等的食源性病原菌.近年来,空肠弯曲菌耐药情况越来越严重,其致病性不容忽视.鞭毛不仅是空肠弯曲菌的运动器官,也是其毒力因子.鞭毛的粘附及侵袭力是空肠弯曲菌产生致病性的前提,空肠弯曲菌鞭毛蛋白对其粘附力和侵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Caco-2、INT407和Hep-2等细胞系常被作为研究鞭毛粘附性和侵袭性的模型.本文对空肠弯曲菌鞭毛粘附及侵袭力研究方法进行简介,为空肠弯曲菌致病性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 摘要:目前已知的细菌分泌系统有八种(Ⅰ-Ⅷ),其中Ⅳ型分泌系统(T4SS)与细菌间的接合有密切关系,不但能介导某些耐药基因、毒力基因的水平转移,还能转运某些效应蛋白(如毒素蛋白,参与病原-宿主互作的蛋白等),参与细菌致病.因此了解细菌的T4SS各组分及其功能对探究细菌间耐药基因的转移及细菌致病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T4SS各组分功能与细菌致病性及基因水平转移相关性做一简要综述.
  • 摘要:近几年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Enterobacteriaceae,CRE)的快速播散,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于CRE引起的严重感染,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有限,迫使人们重新考虑"老药"多粘菌素类药物.细菌对多粘菌素类药物的耐药率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保持较低水平,但最近几年研究报导多粘菌素对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很有必要对多粘菌素的耐药机制进行研究,本文将从双组分调控系统、广谱外排泵、生物膜作用及可转移遗传元件介导的多粘菌素耐药性,这四个方面对多粘菌素的耐药机制进行综述.
  • 摘要: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存在多种来源,包括医院病人(HA-MRSA)、社区人群(CA-MRSA)和养殖动物(LA-MRSA)等.目前,LA-MRSA在全球范围内的分离率逐年增高,研究已证实LA-MRSA可以通过接触传播至生猪养殖人员及其家庭成员[1].同时LA-MRSA在流行传播过程中会出现优势克隆型,目前发现欧美地区优势克隆为CC398,亚洲地区为CC9[2].LA-MRSA如何传播到人群中?又是如何产生的优势克隆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MRSA可以在机体内定植,定植是MRSA造成流行传播和引发疾病的首要步骤.目前,研究人员借助不断发展的生物学技术手段针对MRSA的定植流行能力在不同方向展开了大量研究.
  • 摘要:志贺菌属是临床上常见的细菌型痢疾的致病菌,近年来痢疾的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在中国常见的志贺菌主要有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80年代初期,人们发现喹诺酮类对腹泻患者表现出强大的杀灭细菌能力,因此喹诺酮成为了志贺菌的首选药.但是,随着该类药物的使用,志贺菌对喹诺酮类药物也产生了耐药性,其中可移动遗传元件的影响越来越大.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会增加用药的成本、影响治疗效果以及新药的开发成本和周期.因此,需要了解并总结志贺菌耐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机制及相关研究进展.
  • 摘要:目的:为了解新疆乌市宠物源葡萄球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及携带氟苯尼考耐药基因的情况. 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对乌市某宠物医院分离鉴定的154株宠物源葡萄球菌进行临床常用10种抗菌药物耐药性检测,并用PCR方法检测氟苯尼考耐药基因(cfr、fexA和fexB). 结果:结果显示:乌市宠物源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率最高(94.2%),对四环素(60.4%)和左氧氟沙星(57.1%)次之;对克林霉素(29.2%)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29.9%)敏感率较高.多药耐药结果显示:宠物源葡萄球菌多药耐药集中在2-5耐,且耐药谱型繁多.氟苯尼考耐药基因cfr、fexA和fexB的检出率分别是0、35.6%(48/135)和0. 结论:新疆乌市宠物源葡萄球菌存在耐药和多药耐药情况,fexA基因检出率较高,提示宠物源葡萄球菌耐药情况严重,应根据药敏试验及基因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并加强对耐药菌的监测.
  • 摘要:目的:比较新疆乌市周边养殖场猪的不同部位分离的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对其进行cfr、fexA和fexB基因检测,探究引起cfr、fexA和fexB基因耐药的机制. 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对分离出的葡萄球菌进行临床9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通过PCR方法进行cfr、fexA和fexB基因检测,将携带cfr、fexA和fexB阳性菌株用16S rRNA序列扩增进行种属鉴定,并对引起cfr、fexA和fexB基因传播的移动元件IS21-558(包括:istAS和istBS)、Tn558转座酶基因(tnpA、tnpB、tnpC和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exA)以及fexB的可水平传播移动的耐药基因进行检测. 结果:a)鼻腔分离的葡萄球菌主要对克林霉素(87.42%)和氧氟沙星(89.09%)的耐药率较高,而对庆大霉素(24.17%)耐药率较低;直肠分离的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86.60%)和氧氟沙星(83.16%)的耐药率较高,对庆大霉素(41.58%)耐药率较低.多药耐药结果中,鼻腔分离的葡萄球菌主要以6耐(19.9%)和7耐(19.9%)为主,直肠分离的葡萄球菌以8耐(27.1%)为主.b)1株松鼠葡萄球菌和1株木糖葡萄球菌均检出cfr和fexA基因,1株腐生葡萄球菌检查fexA基因,未检出fexB基因.3株阳性菌株均携带IS21-558和Tn558转座酶基因. 结论:除对克林霉素、苯唑西林和氧氟沙星外,直肠分离的葡萄球菌的耐药率高于鼻腔分离的葡萄球菌耐药率,耐药情况更加严重.阳性菌株中存在的可水平移动的移动元件和转座酶基因可能增加cfr和fexA基因的水平传播风险,使多药耐药细菌的产生成为可能.提示应加强畜牧兽医临床对cfr和fexA基因的监测、检测工作,为进一步分析阳性耐药菌株的传播和流行提供基础数据.
  • 摘要:目的:为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宠物源沙门氏菌耐药及耐药基因携带情况. 方法:对本试验分离的39株宠物源沙门氏菌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方法进行PMQR因子、β-内酰胺酶基因、氨基糖苷类基因、四环素类基因、酰胺醇类基因及多肽类基因检测,对目的条带进行DNA测序确定基因型. 结果:乌鲁木齐市宠物源沙门氏菌对环丙沙星和阿莫西林的耐药率均高达97.4%(38/39),对诺氟沙星、恩诺沙星、氨苄西林、卡那霉素、四环素和氟苯尼考的耐药率均高达100%(39/39);耐药菌株以8耐为主,其主要耐药谱型为CIP-NOF-ENR-AML-AMP-KANA-TE-FFC(97.4%,38/39);主要检出的β-内酰胺酶基因有blaTEM(97.4%)和blaoxA(97.4%);主要检出的PMQR因子有qnrS(97.4%)、oqxA(97.4%)、oqxB(97.4%)和aac(6'-Ib(97.4%);主要检出的氨基糖苷类基因有aadA2(74.4%)和ant(3")-Ia(97.4%);主要检出的四环素类基因有tetB(100%);主要检出的酰胺醇类基因有floR(97.4%).耐药基因共存以blaTEM+blaOXA+qnrS+oqxA+oqxB+aac(6')-Ib+aadA2+ant(3")-Ia+tetB+floR共存类型为主. 结论:乌鲁木齐市宠物源沙门氏菌耐药情况及耐药基因共存现象严重,使宠物的细菌性疾病治疗难度加大,多药耐药菌成为超级细菌的风险增加.由于宠物在人们生活中的特殊地位,使其携带的耐药菌转移给人的潜在风险增高.
  • 摘要:目的:探究大熊猫源大肠埃希菌对新型动物专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普多沙星的耐药机制. 方法:以大熊猫分离的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的大肠埃希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环丙沙星、麻保沙星和普多沙星通过体外逐渐递增药物浓度的方法诱导其成为耐药菌株.采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的方法分析诱导的耐药菌株的靶位基因gyrA和parC的耐药决定区(QRDR)的基因突变情况.采用外排泵抑制剂苯丙氨酸-精氨酸-β-萘酰胺(PAβ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探讨外排泵在体外耐药中的作用. 结果:采用体外浓度递增法可诱导大熊猫大肠埃希菌对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产生耐药性,其中环丙沙星最易产生耐药性,其次是麻保沙星,普多沙星相对较慢.普多沙星诱导的耐药菌首先在gyrA基因发生点突变,随着MIC的升高,靶基因突变位点也逐渐增多.环丙沙星和麻保沙星诱导的4株耐药菌的gyrA基因出现Ala119Glu突变,而该突变在普多沙星所诱导的突变体中未发现.acrB,emrE和mdfA3种外排泵基因在所有诱导的耐药菌株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过量表达,特别是在环丙沙星和麻保沙星诱导的突变体中的表达高于在普多沙星诱导的突变体中的表达.3种受试的外排泵基因的表达随MIC的升高而增加. 结论:普多沙星引起的大熊猫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性主要由靶基因的点突变和外排泵基因的过量表达所导致.
  • 摘要:目的:为了研究食源性病原菌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TEC)及其抗药性基因传播规律和趋势,为人类食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方法:从北卡罗莱纳州和田纳西州采集样品,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初步筛选出STEC,设计Stxl、Stx2、Stx2f、EaeA、EhxA特异性引物,通过PCR进一步确定分离菌株是否属于STEC.以E.coliATCC25922为质控菌株,采用液体培养基法测定了分离菌株对氨苄青霉素、四环素、阿奇霉素等15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根据耐药表型设计耐药基因的特异性引物,确定各个耐药菌株含有的耐药基因.对各耐药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不同来源耐药菌株的同源性. 结果:本研究共采集1493个样品(NC=629,TN=864).分离的STEC占总数的20.16%.药敏实验结果表明,97.67%的菌株对链霉素表现为耐药性,30.23%的菌株对氨苄青霉素产生耐药性,40.86%的菌株对四环素表现为耐药性.PCR实验结果表明blaTEM基因以较高的频率被检测出来,检出率为83.78%,addAl基因检出率为45.83%,实验结果同时显示出田纳西州耐药基因检出率高于北卡罗莱纳州.PFGE结果显示不同采样点采的样品有同源性,即养殖场的耐药菌可在该养殖场的农产品、周围环境、使用该养殖场畜禽粪便的农场及其产品等同样被检测出来. 结论:食源性致病菌STEC和E.coli O157:H7在畜禽养殖场、新鲜产品及周围环境之间的传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该研究为食源性致病菌的潜在危害和传播方式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 摘要:以空肠弯曲菌(C.jejuni)和结肠弯曲菌(C.coli)为代表的弯曲菌属细菌,是一类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可通过食物链传播给人,引起人的腹泻等多种疾病.由于抗菌药物在畜牧养殖业和人医临床的广泛应用导致耐药弯曲菌的出现和播散,该类弯曲菌一旦传播给人,将会给临床弯曲菌病的治疗带来严重威胁.弯曲菌耐药机制主要是药物作用靶位点突变、耐药基因以及多药耐药外排泵.本文将对临床常用于治疗弯曲菌感染的抗菌药物耐药机制做一综述,为控制弯曲菌耐药性的产生和播散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目的:替加环素是治疗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的有限可选择药物之一,但在临床上也出现了替加环素耐药菌株的报道,有必要深入研究肺炎克雷伯氏菌对替加环素产生耐药性的机制. 方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菌株种属16s RNA和生化试验鉴定.并进一步采用质粒提取、电转化、接合、耐药基因克隆、全基因组测序与分析等方法. 结果:试验获得了1株替加环素耐药肺炎克雷伯氏菌,电转化试验获得了一个具有替加环素抗性的质粒.克隆试验获得了一个约5kb的片段,酶切及电转试验证实其携带替加环素抗性基因.测序分析发现,该片段中的tet(A)基因发生了位点突变.药敏试验显示,此tet(A)基因突变可分别导致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和四环素的MIC增加了8,64和512倍. 结论:tet(A)突变可导致肺炎克雷伯氏菌对替加环素敏感性的降低,且该基因突变体位于一个单一的质粒上,可以发生水平转移,该tet(A)基因突变体在兽医和医学临床上的流行特征有待进一步关注.
  • 摘要:目的:本试验旨在通过对吉林省某水貂养殖场送检的3只具有典型腹泻症状的病死水貂的小肠和肠内容物样品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情况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通过细菌分离纯化和PCR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采用K-B药敏法检测菌株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并通过PCR方法检测其耐药基因和Ⅰ类整合子的携带情况. 结果:分离得到3株志贺氏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3株志贺氏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头孢类药物、氟苯尼考和多粘菌素较敏感,对氨基糖苷类、四环素、氯霉素、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3株志贺氏菌共检测出7种耐药基因blaTEM-1、aadA1、aac(3')-Ⅱc、aac(6)-Ib、aph(3')-VⅡ、tet(M)、cat2以及携带aadAl基因盒的Ⅰ类整合子. 结论:分离菌株主要表现为多重耐药现象,携带的耐药基因呈多样性,为临床治疗带来巨大的影响.
  • 摘要:目的:泰地罗新(Tildipirosin,TIP)是一种新型动物专用的大环内酯类半合成抗生素,为泰乐菌素的衍生物,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猪、牛由敏感菌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目前,国内外兽医临床未见泰地罗新在犬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的相关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泰地罗新注射液在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为其在犬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方法:将24只比格犬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2mg/kg bw,4mg/kg bw,6mg/kg bw肌肉注射和2mg/kg bw静脉注射给药;采用UPLC-MS/MS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WinNonlin?6.4.0软件非房室模型对药动学参数进行计算. 结果:泰地罗新注射液经肌肉注射给药后,达峰时间(Tmax)为0.36±0.2h,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0.413±0.076、1.051±0.323、1.061±0.352μg/mL.平均药时曲线下面积(AUCinf)为3.85±0.52、7.71±3.58、8.57±4.98μg·h/mL.平均消除半衰期(T1/2λz)分别为71.39±28.42、91.33±50.02、96.43±45.02h,平均滞留时间(MRTlast)为63.81±10.96、35.83±15.13、38.18±16.77h.肌肉注射(2mg/kg bw)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112%.药动学参数与给药剂量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结论:泰地罗新注射液在比格犬体内吸收迅速、达峰时间短,消除半衰期长,分布广泛.
  • 摘要:随着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世界将面临一个严峻威胁——超级细菌尤其是革兰阴性超级细菌对几乎所有可用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在缺乏新型抗菌药物的情况下,多黏菌素E成为了临床治疗的"最后防线".而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发现使革兰阴性菌感染的临床治疗再次成为医学难题.因此,为有效治疗细菌感染疾病,防止耐药性扩散,亟待深入研究多黏菌素E的药代动力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性建议.本文就多黏菌素E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摘要:药物体外代谢的研究是通过建立体外代谢模型对药物的代谢行为进行评价.随着大量新药物的研发,出现了多种与体外代谢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来评价药物的代谢行为,从而选择出具有开发潜力的药物.现对已有的一些研究方法及其应用进行综述,提供更系统化的药物评选方法.
  • 摘要:泰拉霉素是第三代大环内酯类新药,具有单次给药、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尤其是在肺组织当中浓度较高,应用前景广阔.近年来,除猪、牛外,国内外关于泰拉霉素在羊、鸡等动物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相继展开.泰拉霉素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可快速吸收,并主要分布在肺脏,给药后24h即可达到肺组织药物浓度峰值.该药在肺组织中的消除半衰期明显长于血浆消除半衰期,一次给药后肺组织的消除半衰期可达150h左右,不同动物种属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较为理想的广谱抗菌药物.目前对泰拉霉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典药动学研究,尚未深入到新型药动学模型的研究.
  • 摘要:目的:建立可预测猪肺组织间液中游离态氟苯尼考(Florfenicol,FF)动态变化的生理药动学(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PBPK)模型. 方法:模型包括暴露模块、注射部位、肌肉、肝脏、肾脏、肺脏、血液和其他组织器官.肺脏被进一步分为肺血液、肺组织间液和肺组织三个亚室.各组织器官中FF变化速率通过质量平衡方程描述.模型参数和拟合验证模型的药动学数据来自于文献报道和实验测定. 结果:经过拟合,血液和肺组织间液中FF的实测数据与模型预测结果高度吻合,优化后的参数取值均在合理范围内.将不同剂量下的实测数据与模型预测值对比后发现,模型准确预测了肺组织间液、血液、肌肉和肝脏中FF的浓度变化,但低估了血液(15mg/kg)和注射部位FF的浓度.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PBPK模型可从药动学角度评估FF给药方案的合理性,指导该抗菌药在兽医临床上的合理使用.
  • 摘要:目的:对喹烯酮及其3种代谢物(MQCA、1-DQCT和BDQCT)在肉鸭体内的药动学特征进行了研究. 方法:建立了同时检测肉鸭血浆中喹烯酮及其3种代谢物的UPLC-MS/MS方法;60只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6组,分别静注与灌服给予喹烯酮(灌服剂量为10、40、100mg kg-1;静注剂量为10、40、50mg kg1),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浆样品,进行UPLC-MS/MS检测. 结果:肉鸭经灌服和静注后在血浆中主要检测到喹烯酮,其3种代谢物只在高浓度组的个别时间点检测到.肉鸭灌服不同剂量喹烯酮后,平均Tmax为1.92h,平均T1/2λz为10.10h.肉鸭静注不同剂量喹烯酮后,平均T1/2λz为12.95h.喹烯酮平均生物利用度为45.60%. 结论:建立的UPLC-MS/MS方法准确、可靠;喹烯酮口服和静注给药后,吸收迅速,消除缓慢,在鸭血浆中主要以原形药物为主,AUCINF_obs均呈现剂量线性关系;喹烯酮在肉鸭体内生物利用度较低.
  • 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制备一种新的复方芬苯达唑咀嚼片,含有29.7%的芬苯达唑,1.50%的吡喹酮和0.059%的伊维菌素,并在犬中进行了相应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方法:开发了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HPLC/MS)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用于检测芬苯达唑(FDZ),吡喹酮(PZQ),伊维菌素(IVM)和活性代谢物奥芬达唑(OXF)在犬血浆中的浓度. 结果:采用WinNonlin5.2的非房室模型处理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FEN、PZQ、IVM和OXZ的峰值血浆浓度(Cmax)分别为495.37ng/mL,826.67ng/mL,73.00ng/mL,218.54ng/mL,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1.56±0.42h、1.40±0.81h、3.25±1.62h和2.13±1.00h;曲线下面积(AUClast)值分别为4653.81h·ng/mL,1045.70h·ng/mL,1971.90h·ng/mL,5525.00h·ng/mL;半衰期(t1/2)分别为16.26±12.38h、2.67±0.60h、95.10±53.10h、20.60±16.70h;四种药物的Vz_F_obs值为1.56L/kg,0.01L/kg,0.02L/kg,7.91L/kg. 结论:本研究提供了口服后犬复方芬苯达唑片剂药代动力学资料,结果表明,新复方芬苯达唑片剂在动物体内能够快速系统地吸收.
  • 摘要:目的:建立起一种快速、简便、稳定的猪血浆中钩吻素甲、钩吻素子和钩吻素己定量确证方法. 方法:取猪血浆,用1%甲酸-乙腈作为蛋白沉淀剂和提取剂,将全部提取液在氮气流下吹干,用初始流动相比例1.0mL溶解,以m/z323.2>70.1和323.2>195.2、m/z307.2>70.1和307.2>180.1以及m/z327.2>108.1和327.2>265.2分别依次为钩吻素甲、钩吻素子和钩吻素己反应监测离子对,采用MRM正离子扫描模式测定, 结果:结果表明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专一性,同时存在基质效应现象,钩吻素甲、钩吻素子和钩吻素己在猪血浆中最低检测限和最低定量限分别为0.1μg/L和0.2μg/L,在添加0.1,1.0,50,150μg/L四浓度水平上,平均回收率介于82.68~100.35%之间,变异系数≤15%,均符合生物分析方法要求. 结论:建立起了猪血浆中钩吻素甲、钩吻素子和钩吻素己定量/确证方法,能应用于猪血浆中钩吻素甲、钩吻素子和钩吻素己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摘要:由于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涉及药物分析、药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实验操作复杂、影响因素多,学生对诸如给药、取样、样品处理等方面的知识较为生疏,不能熟练应用,实验结果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实验效果不理想.为扭转这一现象,本院新上药学专业从教材取舍、教学方法、实验内容、分组模式等方面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 摘要:五氯柳胺属于水杨苯胺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牛羊肝片吸虫,同时对绦虫和线虫均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本文综述了动物性食品中五氯柳胺的最高残留限量、休药期和残留检测方法,以期为进一步开展五氯柳胺残留检测的研究和监测提供指导.
  •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制备抗庆大霉素(Gentamicin,Gent)禽源单链抗体,从而建立快速检测Gent的ic-ELISA和FPIA检测方法. 方法: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出两株特异性较高的禽源scFv(S-1和S-5). 结果:间接竞争ELISA(ic-ELISA)检测时,S-1和S-2的IC50分别为12.418ng/mL和14.674ng/mL.与卡那霉素和阿米卡星的交叉反应不超过0.04%,添加回收检测显示组内回收率在70.70%~118.09%之间,组间回收率在60.91%~118.04%之间.荧光偏振(FPIA)检测时,scFv的IC50为4.98±0.7μg/mL,最低检测限为0.16μg/mL,检测范围(IC20~IC80)为0.59~57.56μg/mL. 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基于抗庆大霉素禽源scFv的ic-ELISA和FPIA检测方法,论证了这一新型抗体研发平台与不同免疫检测技术相结合,在药物残留检测中的可行性.
  • 摘要: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UPLC-PDA法)测定杨树花口服液中非法添加物黄芩苷. 方法:取适量黄芩苷对照品、杨树花口服液阴性样品、阳性添加样品、抽检样品经50%甲醇溶解,超声提取,滤液过滤并定量稀释后,作为供试品溶液,采用UPLC-PDA法检测.色谱分离采用ACQUITYUPLCTMHSST3色谱柱为分离柱,柱温:35°C;流动相体系:A项为乙腈,B项为0.4%磷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5mL/min;进样量:10μL;选择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78nm,上机测定.通过保留时间、光谱图、峰纯度等参数对黄芩苷进行定性定量检测. 结果:黄芩苷在0.5~100μ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杨树花口服液中添加黄芩苷0.05mg·mL-1,信噪比(S/N)>3,确定为方法的检测限;添加0.1mg·mL-1,信噪比(S/N)>10,确定为方法的定量限;杨树花口服液在0.1、0.2、0.4、0.6mg·mL-1黄芩苷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95%~105%,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完全满足检测需求.而且峰纯度与阈值符合要求. 结论:本文通过优化柱温、流动相梯度洗脱等色谱条件,提高了黄芩苷在杨树花口服液中的分离效果,降低了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本方法经济快速、灵敏、重现性好,适用于杨树花口服液中非法添加黄芩苷的检测.并且可以作为定性、定量的确证方法,为下一步制定相关标准,为非法添加物专项任务提供检验依据.
  • 摘要:目的:对喹烯酮及其3种代谢物(MQCA、1-DQCT和BDQCT)在肉鸭组织的分布和消除进行了研究. 方法:建立了同时检测肉鸭不同组织中喹烯酮及其3种主要代谢物的UPLC-MS/MS法;45只肉鸭,口服喹烯酮100(mg.kg-1)b.w,连用7d,于不同时间点采集组织样品,进行UPLC-MS/MS检测. 结果:喹烯酮在肉鸭组织内分布广泛,消除缓慢;给药后24h内及给药后96h胃肠道含量远高于其它组织,在肝中消除速度最慢.除心脏外,其它组织中均能同时检测到3种代谢物.给药后3h,1-DQCT和BDQCT在肠道中的浓度高于其它组织;给药后6h时1-DQCT在胃中浓度最高,可持续检测到240h,且在胃中消除最慢;给药后6h只在胃和肾中检测到BDQCT,在肾可持续检测到96h,消除较慢.给药24h内,MQCA在肾和肠道中浓度远高于其它组织,在肾中MQCA可持续检测到240h,在肝中代谢最慢. 结论:喹烯酮主要蓄积在胃肠道,肝可能为其残留的靶组织;胃可能为1-DQCT残留的靶组织;肾可能为BDQCT残留的靶组织;肝和肾可能为MQCA残留的靶组织.
  • 摘要:目的:建立头孢喹诺在大鼠组织中的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 方法:将组织样品用匀浆机在10000rpm条件下匀浆3min,称取匀浆液0.5g,加入乙腈∶水(95∶5)1.0mL,采用多管涡旋振荡器,在2500rpm条件下震荡2min,超声波萃取15min后,在12000rpm、4°C条件下离心10min,取上清液于5mL离心管,重复提取三遍,合并上清液,在40°C条件下氮气吹干至近干,用1mL0.1%甲酸水∶乙腈(90∶10)复溶,过0.22μm滤器后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采用InertSustain C18色谱柱(250×4.6mm,5μm),称取一水合高氯酸钠3.45g溶于1000m L水中,加磷酸12mL,用三乙胺调至pH3.6,将此溶液与乙腈按90∶10的比例混合作为流动相,柱温30°C,流速为1mL/min,在紫外波长269nm处检测.将头孢喹诺以特定浓度分别添加到空白组织中,获得标准曲线、最低检测限、回收率、精密度. 结果:测得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肺脏组织中头孢喹诺回收率均在81%以上,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3.57%、87.42%、86.29%、83.97%、82.80%.日内相对标准偏差在1.63%~6.42%之间,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25%~6.42%之间.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3μg/g,添加浓度在10~500μg/g范围内时,线性关系良好,R2=0.9998. 结论:该方法简易快捷、合适可靠,能够满足头孢喹诺在大鼠组织含量检测的要求.对头孢喹诺的临床应用和抗菌活性研究较多,药动学及组织分布研究较少,为此建立的大鼠组织硫酸头孢喹诺的检测方法,为进一步临床应用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 摘要:硝基咪唑类药物(Nitroimidazoles)具有抗原虫和抗菌活性,特别是具有很好的抗厌氧菌活性.主要有甲硝唑(Metronidazole)、替硝唑(Tinidazole)、奥硝唑(Omidazole)、塞克硝唑(Secnidazole)及中国自主创新药左奥硝唑(Levomidazole)和吗啉硝唑(Morinidazole).在兽医临床上主要有甲硝唑(MTZ)、地美硝唑(Dimetridazole,DMZ)和罗硝唑(Ronidazole,RNZ)等,用于治疗畜禽的厌氧菌感染和原虫病.本文对这三个兽用硝基咪唑类药物的食品安全研究进行综述.
  • 摘要:目的:硫酸粘菌素不能被动物机体吸收,会以原药或其代谢产物的方式排出体外到环境中,本研究旨在探讨硫酸粘菌素残留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为硫酸粘菌素的生态毒性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在土壤中加入硫酸粘菌素,使土壤中药物浓度为0mg/kg、0.5mg/kg、5mg/kg、50mg/kg,分别在第7d、21d、35d、49d采集样品,采用ARDRA技术对土壤细菌16SrDNA序列多样性进行分析,选出硫酸粘菌素对其影响最大时间点的样品与加药初期的样品,提取土壤细菌总DNA后,进行高通量测序. 结果:硫酸粘菌素使土壤细菌群落DNA序列多样性降低,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第35d抑制尤为明显,49d的抑制作用减弱;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第1W的ACE和Chaol指数都明显高于第5W,且浓度越高值越低.Shannon指数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土壤细菌多样性逐渐降低,呈现剂量依赖效应;分类学分析表明,土壤中Proteobacteria、Acidobacteria、Chloroflexi为优势菌群,Flexibacter、Lactococcus、Chloroplast、Clostridium、Haliangium、Pseudomonas7个属的细菌对硫酸粘菌素较为敏感;7d中,Flexibacter、Chloroplast、Lactococcus、Haliangium、Pseudomonas、Bacillus、Clostridium、Acidiferrobacter、Gaiella、Sphingomonas、Anaeromyxobacter几个属较对照组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35d中,加药组中各属丰度较对照组均有降低;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表明,硫酸粘菌素浓度≥5mg/kg时,改变土壤菌群的群落结构. 结论:硫酸粘菌素残留会抑制土壤细菌的生长,使细菌多样性降低,且在35d时尤为明显,当药物浓度≥5mg/kg时,改变土壤菌群的群落结构.
  • 摘要:目的:本文建立了一种使用岛津超高效液相色谱LC-30A和三重四极杆质谱LCMS-8060联用测定尿液中磺胺、喹诺酮抗生素的方法.结果:该方法在12min内完成28种抗生素的分析,磺胺类和喹诺酮类的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在0.998以上.对1ng/mL抗生素的混合标准溶液,平行测试6次,28种目标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0.02~0.08%和0.48~4.48%之间,仪器精密度良好.灵敏度考察结果表明,28种抗生素的定量限在0.006~0.672ng/mL的范围内.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尿液中磺胺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同时检测.
  • 摘要:目的:考察自行制备的大黄素纳米粒对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干预与消除作用. 方法:以明胶接枝环糊精为载体,大黄素为药物制备大黄素纳米粒;使用SEM、MalvernZetasizer粒度测定仪观察纳米制剂形态、测定纳米制剂粒径与Zeta电位;利用结晶紫染色法考察纳米粒对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干预与消除效果;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及菌落计数测定大黄素纳米粒对猪链球菌生物被膜的黏附与渗入情况. 结果:大黄素纳米粒呈梭型,其粒径为174nm、PDI为0.24,Zeta电位为-4.64mV,包封率为78.52%±0.78,载药量为9.06%±0.46;当大黄素及其纳米粒浓度分别在3.12μg/mL和0.78μg/mL时干预生物被膜的形成;药物浓度为4MIC(12.5μg/mL)的大黄素及8MIC(50μg/mL)大黄素纳米粒具有显著消除生物被膜的作用;通过聚焦显微镜观察及菌落计数法实验证明,纳米制剂具有更好的生物被膜黏附和渗入效果. 结论:与原料药相比,大黄素纳米粒可增强药物对生物被膜的黏附和渗入作用,发挥干预猪链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及消除生物被膜的作用.
  • 摘要: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和迅速传播使许多抗菌药物对细菌感染治疗的疗效降低或无效,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非核糖体合成肽是许多微生物利用非核糖体肽合成酶产生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因其独特的理化特征和广谱的抗菌性而备受关注.本文简要综述了微生物产生的部分非核糖体合成肽的结构、抗菌谱及其生物合成途径,并对非核糖体合成肽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 摘要: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每天约有5万患者死于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与社会发展的严重威胁,因此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全球范围内出现的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和表皮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MRSE)、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Penicillin resistant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PRSP)以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ancomycin resistant Enterococcus,VRE)是当前临床中存在的主要耐药菌株,尤其是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出现,突破了严重感染患者治疗的"最后手段",已经成为引起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面对日益严重的耐药性问题,世界上许多制药公司和研究所都在积极寻找能够突破这种困境的新型高效的抗感染药物。利用“拼合原理”将两种药物的结构或者药效基团嵌合到一起所形成的杂交分子能够扩大药物的抗菌谱、增强抗菌活性,对耐药株敏感同时能降低细菌耐药的几率,具有很大的优势,己经成为近些年来研发新型抗菌药物的热点。
  • 摘要:目前,注射用温敏型原位凝胶是国内外研究新型药物递送系统的一个热点.温敏型原位凝胶因具有良好的流动性、高效的生物利用度、较长的滞留时间及良好的控制释药性能等优点成为了新型药物递送系统的主要研究对象.本文以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注射用温敏型原位凝胶的相关文献为基础,对其主要种类、质量控制以及应用的研究进行总结,进而为注射用温敏型原位凝胶的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 摘要:目的:基于截短侧耳素类抗生素的特殊作用机制,设计合成有5-氨基-2-巯基苯并咪唑结构的截短侧耳素类衍生物.方法:采用化学合成方法合成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IR、NMR、HPLC-MS进行表征.采用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小牛葡萄球菌、沃氏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对其体外抗菌活性进行评价.结果:其中化合物3的抗菌活性最好;化合物4j、4k、41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小牛葡萄球菌、产色葡萄球菌、沃氏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较好.结论:化合物3显示出较高的抗菌活性.
  • 摘要:目的:以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特异性抑制剂奥司他韦(OS)为模板分子,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OSMIP)修饰的硅胶,并对其进行表征和色谱行为考察,以期以此模拟酶的活性中心,建立抑制剂的非生物学筛选模型. 方法:以硅烷化试剂对硅胶衍生化,以丙烯酰胺和4-乙烯基吡啶为混合功能单体,制备OSMIP-硅胶,对其进行表征,静态吸附法考察其对模板分子的吸附平衡时间;装填液相色谱柱,考察模板分子及其他化合物的保留行为. 结果:制备的OSMIP-硅胶为粒径较均一的球体;OSMIP-硅胶及NIP-硅胶对OS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86.9和121.7nmolg,吸附平衡时间分别为3h和1h;装填的OSMIP-硅胶液相色谱柱,背景压力、流动相流速、色谱峰峰型等有了很大的改善;对模板分子OS的保留时间较长,有较好的亲和性;同时对苦参碱也有一定的亲和性,而对阿司匹林和喹烯酮等化合物则没有亲和性. 结论:制备的OSMIP-硅胶液相色谱柱,对模板分子有很好的亲和性,可用于进一步的亲和性及吸附特性研究.
  • 摘要:目的:旨在优化素花党参多糖提取条件,并验证其调节肠道菌群以及免疫调节活性,为畜牧生产中饲料添加剂提供新的选择. 方法:1)以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法优化素花党参多糖提取工艺,筛选得到最佳提取时间、温度和料液比;2)将素花党参多糖溶液灌胃于氟苯尼考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的雏鸡,检测其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血常规变化以及肠道菌群变化,以检测其对肠道菌群调节以及免疫调节的功能. 结果:1)传统热水提取素花党参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100°C、液料比40mL/g提取2次,每次2.4h,预测提取率为20.6077%;2)以100mg/kg素花党参多糖灌胃菌群失调雏鸡后,其生长性能有升高的趋势(P>0.05),脾脏和法氏囊指数增大(P>0.05),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总数、红细胞压积和血小板总数均有上升趋势(P>0.05);且200mg/kg素花党参多糖能显著提高肠道双歧杆菌数量(P<0.05),有升高乳酸杆菌趋势(P>0.05),100mg/kg能显著降低沙门氏菌数量(P<0.05),有降低大肠杆菌、升高双歧杆菌数量趋势(P>0.05). 结论:素花党参多糖对雏鸡具有一定促进生长、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及提高免疫等作用,其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100°C、液料比40mL/g、提取2次,每次2.4h.
  • 摘要:氟苯尼考抗菌谱广且安全有效,已经广泛使用于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中.但是,氟苯尼考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限制了其在动物临床的使用.近年来,研究学者采用各种物理或化学方法来改善氟苯尼考的溶解度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本文主要介绍了以下几种改善氟苯尼考溶解度的方法,以期为更好地开发氟苯尼考制剂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摘要:目的:采用热熔挤出技术,制备氟苯尼考肠溶固体分散体,并对其进行表征和体外溶出度研究. 方法:以乙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酯(HPMCAS)为载体,使用双螺杆热熔挤出机制备氟苯尼考肠溶固体分散体,通过热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法(XRD)、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体外溶出度测定来表征和评价所制备的肠溶固体分散体. 结果:DSC、XRD等表征方法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己由结晶态完全转换为无定形态存在于固体分散体中;溶出度结果表明氟苯尼考肠溶固体分散体在酸性介质中溶出低于10%,在缓冲液中溶出超过80%. 结论:采用热熔挤出技术制备的氟苯尼考固体分散体,药物以无定形分散于载体中,并具有肠溶特性.
  • 摘要:目的:建立吡喹酮肠溶颗粒中吡喹酮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方法:色谱条件:Phenomenex luna C18柱(250mmx4.6mm,5μm),柱温:25°C,流动相:乙腈一水(60∶40),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220nm,进样量:20μL.结果:结果显示,吡喹酮在50~3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8.74%,RSD为2.55%.结论: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HPLC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吡喹酮肠溶颗粒中吡喹酮含量的测定.
  • 摘要:目的:分别建立了清热散中靛玉红的薄层鉴别方法和(R,S)-告以春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硅胶G板为薄层板,为环己烷-三氯甲烷-丙酮(5∶4∶2)展开剂,即可快速鉴别出(R,S)-告以春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色谱条件为:色谱柱HypersilODS2C18,流动相甲醇-0.02%磷酸溶液(7∶93),检测波长245nm.结果:(R,S)-告以春在1~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88%.结论:(R,S)-告以春在清热散中的含量相对较高,且稳定可靠,可以作为质量控制的指标.
  • 摘要:目的:试验旨在研究苦楝叶中杀蚊幼的主要活性成分. 方法:以埃及伊蚊3日龄幼虫为试虫,采用活性追踪法、浸液法,对苦楝叶乙醇提取物中杀蚊幼活性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浸液法毒杀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相对埃及伊蚊3日龄幼虫24h处理的LC50为0.547mg/mL相比石油醚相(LC50:0.910mg/mL)、正丁醇相(LC50:0.992mg/mL)显示出较好的杀蚊幼活性; 结果: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苦楝叶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相中分离得到的两种化合物分别为ToosendanoneA、Toosendanin,LC50(24h)分别为0.076mg/mL、0.048mg/mL, 结论:对埃及伊蚊幼虫具有良好的毒杀活性,为苦楝叶中部分杀蚊幼活性成分.
  • 摘要:钩吻是属于马钱科植物中的胡蔓藤全草,在传统用药中普遍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疼痛,治疗神经性疼痛和促进动物生长等. 目的:本文主要建立钩吻的指纹图谱分析和化合物定性. 方法:首先建立了一种有效用于钩吻样品指纹图谱分析的HPLC方法;然后,通过HPLC联用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全面检测样品中的化学成分. 结果:相似性结果表明植物部位和地区差异影响了样品的质量,从化合物精确的元素组成和已知的结果中选择目标化合物,这促进了化合物的结构鉴定以及产物离子的精确质量测量和碎裂行为. 结论:从钩吻中鉴定了41个化合物包括非生物碱和六类生物碱,钩吻中至少存在7个主要的成分可能对质量控制有用.将目前的分析方法和钩吻相结合,是验证钩吻产品中化学成分的非常有用的手段.
  • 摘要:目的:探讨芩红乳房灌注剂的镇痛、抗炎作用及急性毒性作用,为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扭体法"和"热板法"研究"芩红乳房灌注剂"的镇痛作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研究了该药的抗炎作用,通过急性毒性试验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测出该药的最大给药量与最大耐受倍数. 结果:"芩红乳房灌注剂"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的扭体反应次数相比生理盐水组差异极显著(P<0.01),镇痛作用效果呈剂量依赖性;"热板法"试验在60min和90min时高剂量、中剂量相比低剂量组均差异显著(P<0.05),且在给药的120min低剂量的芩红乳房灌注剂和生理盐水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高、中剂量相比生理盐水组差异显著(0.01<P<0.05),说明低剂量组的镇痛作用持续时间较高剂量、中剂量短.抗炎试验结果显示3个药物组均有一定的肿胀抑制作用,高、中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的差异极显著(P<0.01),且肿胀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急性毒性试验无法测出药物的LD5o,最大给药量为80g/kg,最大耐受倍数为临床奶牛拟用剂量的2000倍. 结论:"芩红乳房灌注剂"具有良好的镇痛、抗炎作用且应用安全.
  • 摘要:目的:以PLGA为载体材料,头孢喹诺为模型药物,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球,并对其进行体外、体内质量评价. 方法:称取适量PLGA溶于100mL二氯甲烷中,配成60g/L的PLGA溶液备用白微球.通过扫描电镜.称取适量硫酸头孢喹诺原料药加入PLGA溶液,搅拌均匀,使PLGA与原料药质量比为3∶1,待溶液搅拌均匀后进行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条件:喷嘴口径为0.7mm,入口温度50°C,出口温度:20°C,空气流量:700NL/h,进料量为:6ml/min.不加入原料药同样方法制备空观察微球的表面形态及微球粒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微球的载药率与包封率,动态透析袋法进行体外释放研究.在大鼠体内进行组织分布研究,以头孢喹诺注射液为对照药物,评价微球靶向性,给药后48h小时进行组织组织病理学研究. 结果:所得微球形态规整,粒径分布窄,平均粒径为(13.4±2.15)μm,载药量为(20.31±1.26)%,包封率为(93.4±1.52)%.载药微球体外释放符合Korsmeyer-Peppas释药方程y=0.3564x+1.4359,R2=0.9921,说明PLGA载药微球对头孢喹诺具有缓释作用.PLGA载药微球在大鼠肺组织中的浓度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头孢喹诺注射液在肾组织中浓度最高.组织病理学检查,在12h时,注射PLGA载药微球和空白微球在肺组织均出现轻微炎症,在48h炎症消失. 结论:采用喷雾干燥法成功制备了粒径及分布均匀、缓释时间较长、肺靶向性良好、动物用安全可靠的载头孢喹诺PLGA肺靶向微球.能够解决由于药物半衰期较短,长期频繁给药的问题,以及将药物聚集在肺部,减少在其它健康组织的分布等问题.
  • 摘要:目的:解决目前犬用药物溶解度分类方法中胃液体积的确定这一瓶颈,建立适合犬的药物溶解度分类方法. 方法: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犬进行腹部成像,应用Amira三维可视化处理软件对影像进行处理,得到12只体重在10kg左右的比格犬的胃液体积.其他影响犬用药物溶解度的因素通过查阅文献、书籍的方式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汇总所得. 结果:12只犬的平均胃液体积为24.02±0.59ml,这个结果在之前报道的6ml-35ml之间,并大大缩小了误差.其他影响因素,如温度在38.5±0.5°C左右,影响药物吸收的胃肠道pH在1.0-8.0之间,给药剂量是根据犬的体重得到的单次给药的最大剂量. 结论:通过实验和查阅文献的方式,确定了立即释放口服固体药物在狗中溶解度分类的保守参数.建立了10kg犬用药物溶解度分类方法:单次给药的最大剂量溶解在24ml,38.5±0.5°C,pH1-8的水性缓冲介质中作为测定犬用药物溶解度的参考方法.
  • 摘要:目的:针对甘草颗粒制备过程中,甘草浸膏得率低、用水量大浓缩耗时耗热大、水浸渍产物甘草酸含量低杂质多,进一步研究甘草颗粒的提取和制备,获得甘草颗粒提取和制备的优化工艺. 方法:在提取工艺优化试验中,以甘草酸铵含量和甘草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L18(37)正交试验考察溶媒、溶媒用量、溶媒pH、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干燥温度对甘草颗粒提取工艺的影响确定提取工艺参数;在颗粒制备试验中,以颗粒的形状、颜色及粒度作为评价指标,考察不同配比的药用辅料(蔗糖和糊精)及不同含量的乙醇溶液的稀释剂,以确定制粒工艺参数. 结果:最终得到甘草颗粒的优化制备工艺为:用pH10的30%乙醇溶液做提取介质,以10倍用量提取3次,1.5h/次,提取液合并过夜静置离心处理取后上清液在60°C下烘干制备甘草浸膏,以蔗糖含量27%,糊精含量53%的配料比,用80%的乙醇溶液做稀释剂,在45°C的条件下烘干制备甘草颗粒. 结论:通过对水分、溶化性、装量等的检查,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颗粒中的甘草酸铵含量,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50×4.6mm,5μm),以甲醇-0.2mol/L乙酸铵溶液-冰醋酸=67∶33∶1为流动相,柱温30°C,流速为1ml/min,在紫外波长250nm处检测,发现制得的甘草颗粒的溶化性好,甘草酸铵含量高,产品稳定性好,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 摘要: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BCS)是根据药物的水溶解度和肠渗透性对药物进行分类的一种科学框架或方法.目前,它已被学术、工业以及监管机构广泛接受.与人药市场相对较大的经济回报相比,兽医药物制剂的开发成本非常昂贵.将BCS原则纳入兽药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将对兽药市场的监管非常有益.然而,由于动物和人在生理学上的差异,使得BCS在动物上的应用一直受到限制.本文综述了BCS在动物上应用尤其是在犬上应用的现状与挑战,并提出了展望.
  • 摘要:目的:用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发酵豆粕,消除了豆粕中不利的抗营养因素,提高了动物对营养物消化,吸收和利用. 方法:发酵条件通过菌株的筛选,混菌比例,同时单因素分析:初始含水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确定出豆粕的最佳发酵工艺. 结果:发酵最佳工艺:40%初始含水量、40°C最佳发酵温度和48小时的发酵时长.豆粕在最佳发酵条件下,36h内发酵产物的消化率增加.粗蛋白的含量增加了4.3%,蛋白溶解度从88.89%减少到76.83%,小肽的含量增加了10%,氨基酸尤其是必需氨基酸含量有所增加.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和蛋白酶抑制剂显着下降,不可消化的寡糖水苏糖和棉子糖降至可检测的水平一下.发酵组中,乳酸的含量均有提高,同时pH相对降低.发酵豆粕蛋白的体外消化率从87.71%增加到93.46%.通过发酵,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被消除,显著提高了其营养价值.饲喂发酵豆粕的仔猪平均日增重增加(P<0.05),料肉比降低(P<0.05).此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显着增加(P<0.05),隐窝深度明显降低(P<0.05). 结论:豆粕通过发酵,显著提高了豆粕的营养价值和体外消化率;混合菌株发酵效果显著高于单菌发酵;发酵豆粕可以显著改善断奶期仔猪的生长性能,免疫机能和肠道形态.
  • 摘要:目的:喹赛多是一种新的喹噁啉类药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和促生长作用,在兽医临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其溶解性差,限制了剂型的开发和临床应用. 方法:本研究拟采用酸碱中和重结晶和高压均质技术相结合的纳米化技术进行制剂的研制,利用单因素变量法和正交试验对组方进行筛选优化和工艺优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纳米粒度仪对纳米晶体的性质进行考察,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5版的相关要求进行质量标准评价.在此基础上,测定其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聚乙烯比咯烷酮的乳化和稳定性最佳,被用于制备喹赛多纳米混悬液.最佳的制剂配方为最佳配方喹赛多10g,PVP2.2g和DMSO15mL.喹赛多纳米混悬液为黄色均一的混悬液,含量为10%.喹赛多纳米混悬剂的颗粒直径为389.8±13.1nm,ζ电位为-32.5±0.4mV.扫描电镜图片显示喹赛多纳米晶体颗粒平均直径大小在300-400nm之间,分散性好,大小均一,为长条状晶体.喹赛多纳米混悬液的沉降容积比为1,pH值呈中性.喹赛多纳米混悬液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分别提高了1.2~127.7倍.喹赛多纳米混悬注射剂在pH7.4的PBS在20min内释放了99.22%,而喹赛多原料药在20min内仅释放了40.02%. 结论:上述结果研究表明酸碱中和重结晶与高压匀质相结合的纳米化方法适合制备喹赛多纳米混悬液.本研究制备的纳米混悬剂比较稳定均一,含量高,通针性好,能显著提高喹赛多的溶解度和溶出度.
  •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检测2005年以来临床分离的猪链球菌中耐药相关前噬菌体的携带率,并进一步分析前噬菌体在介导耐药基因在猪链球菌中传播的分子机制. 方法:采用PCR方法分析猪链球菌中Φm46.1家族前噬菌体在2005年以后的动态变化,然后对3株猪链球菌携带的Φm46.1家族前噬菌体进行测序,最后通过比较基因组方法分析耐药基因上下游基因环境及传播规律. 结果:结果显示Φm46.1家族前噬菌体的携带率从2005-2006年的10%增加到2013-2014年的29%.3株前噬菌体保守区ORF序列与Φm46.1有非常高的相似性(主要保守蛋白一致性>90%).3株前噬菌体的整合位点均为rum3'端的1328位点,但是ΦSC070807(2型)下游为glf基因,与已报道的ΦSSuD.1相同,而ΦNJ3(9型)和ΦJH1301-2(未定型)下游则为pgcA基因.ΦNJ3的可变区1(VR1)和可变区2(VR2)分别携带mef(A)基因和tet(O)基因;而ΦSC070807虽然VR1与Φm46.1和ΦNJ3一致,但在VR2内,tet(O)基因被替换为erm(B)-aadE-sat4-aphA-3片段.值得注意的是ΦJH1301-2的VR1区携带来自3个来源不同的耐药基因元件:1)来自89K ICE的含有aadE ISSsu5复合转座子部分片段;2)来自于pUSA500的携带aac(6')-aph(2")基因的Tn4001部分片段;以及3)来自于pC194的catpC194基因.前噬菌体可被丝裂霉素诱导,电镜结果显示该类噬菌体具有长尾噬菌体科的典型正二十面体头部和尾部的形态特征. 结论:前噬菌体可作为耐药基因的载体在不同血清型的猪链球菌中传播.
  • 摘要:目的:考察恩诺沙星不同给药剂量对鸡沙门氏菌病的防治效果、鸡肠道共生菌大肠杆菌和致病菌沙门氏菌的耐药发生情况,探索氟喹诺酮类防治鸡沙门氏菌病并避免共生菌和致病菌产生耐药的方法. 方法:本实验首先采用药动/药效学(PK/PD)同步模型优化恩诺沙星治疗鸡沙门氏菌感染的给药方案,然后考察高(100mg/kg)、中(由PK/PD同步模型制定)、低(0.1mg/kg)剂量下恩诺沙星对人工感染鸡沙门氏菌疾病模型的临床疗效,同时对治疗过程中鸡肠道内沙门氏菌与大肠菌群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发生进行观测. 结果:结果表明对于最小抑菌浓度(MICENR)为0.06μg/mL的沙门氏菌感染,为达到使病原菌减少3Log10CFU/mL的效果,推荐恩诺沙星给药剂量为4.04mg/kg,一天一次,口服给药5~7天.临床疗效试验结果表明高剂量恩诺沙星快速将沙门氏菌完全根除,但长期多次给药后引起鸡肠道共生大肠菌群高水平耐药(60.8%).PKPD剂量(4mg/kg)恩诺沙星给药7天可有效抑制沙门氏菌,但停药后出现沙门氏菌的继发感染,且实验后期对环丙沙星的敏感性有所下降,实验末期(39~42天)出现少量对恩诺沙星耐药的大肠菌株(5~9.5%). 结论:恩诺沙星低剂量给药对沙门氏菌无任何治疗作用,长期使用引起大肠菌群敏感性下降.因此,推荐恩诺沙星高剂量短期给药以达到有效治疗鸡沙门氏菌感染并防止细菌耐药发生目的.
  • 摘要:目的:本实验旨在了解中国动物源艰难梭菌的毒素、分型及耐药性,分析是否存在区域感染暴发流行,为监测中国区域性动物源艰难梭菌流行型别和耐药性提供数据. 方法:2016年3月至2016年8月期间,从广东、湖北、山东、河南等地各大养殖场共采集到腹泻动物(猪、鸡、鸭等)粪便标本538份(其中猪、鸡、鸭的样品数分别为398、121、19),采用芽孢富集法分离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分离到的菌株通过PCR检测毒素A、B编码基因tcdA、tcdB和二元毒素编码基因cdtA/B.然后用核糖体分型(Ribotyping)和MLST对所有菌株进行分子分型,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艰难梭梭菌临床分离株对包括甲硝唑、非达霉素、万古霉素、克林霉素等在内的17种抗生素的MICso 结果:从538份粪便样品中共分离到44株艰难梭菌,分离率为8.2%,44株艰难梭菌中有39株为产毒株,14株为A+B+CDT+,占35.89%;13株为A+B+,占33.3%;12株为A-B+,占30.7%.44株艰难梭菌一共获得7种ST型(ST3、ST11、ST35、ST48、ST109、ST238、ST240)和6种核糖体型(分别为GZ1,GZ2,GZ3,GZ4,GZ5和GZ6),根据目前世界范围内爆发流行的高毒力致病菌株RT078/ST11的分子特征,经过比较分析确定,GZ2即为RT078型菌株.本研究中所有的菌株都对甲硝唑、非达霉素、万古霉素以及美罗培南敏感,多数菌株对其余抗生素中的三种或四种共同耐药.本研究中的优势型别GZ2(RT078/ST11)主要对头孢西丁、四环素、环丙沙星和亚胺培南4种抗生素共同耐药. 结论:本研究首次在中国分离出动物源产二元毒素高毒力艰难梭菌菌株GZ2/ST11(RT078),RT027和RT078是世界范围内爆发流行的高毒力艰难梭菌菌株,揭示了未来中国艰难梭爆发流行的潜在可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实验通过测定艰难梭菌对17种抗生素的MIC值,发现所有的菌株都对甲硝唑、非达霉素、万古霉素以及美罗培南敏感,这些药物仍可作为临床治疗CDI的首选药.
  • 摘要:目的:研究一株携带mcr-1基因的猪源大肠杆菌的分子特征. 方法:2012年,从广东某动物医院的患病猪的肾脏中分离到大肠杆菌FS13Z2S.经PCR检测其携带mcr-1基因,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该菌株对不同药物的MIC,S1-PFGE和I-CeuI-PFGE和Southernblot对mcr-1基因进行定位.对菌株基因组和接合子的质粒进行测序,采用PCR-mapping验证mcr-1的基因环境,以mcr-1基因为靶位对其进行反向PCR检测是否能形成环状中间体.然后检测携带mcr-1质粒的稳定性,并用ESI-MS对菌株的LPS进行分析. 结果:大肠杆菌FS13Z2S对黏菌素、头孢菌素、环丙沙星、氟苯尼考和复方新诺明等耐药,对头孢他啶、头孢西丁、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等敏感.其携带mcr-1的质粒可以和blaCTX-M-65、floR等基因一起发生转移.S1-PFGE和I-CeuI-PFGE和Southern blot确定了mcr-1基因同时位于染色体和质粒上.对菌株基因组和接合子质粒的测序结果显示该菌染色体上存在3个拷贝的mcr-1,携带mcr-1的质粒为236kb的Inc HI2型质粒,染色体上和质粒上mcr-1的基因环境不同;反向PCR显示大肠杆菌FS13Z2S其能环状中间体结构.ESI-MS结果显示携带mcr-1的大肠杆菌的脂质A被PPEA-4'基团修饰. 结论:这是首次报道染色体上多个拷贝的mcr-1基因和IncHI2型质粒编码的mcr-1基因位于同一株大肠杆菌中.即使该菌携带mcr-1的质粒丢失以后,染色上的mcr-1基因也可以稳定存在,并可能形成环状中间体结构,同时介导mcr-1基因的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给兽医和人医临床造成威胁.
  • 摘要:喹诺酮类药(quinolones)为人工合成的抗菌药,此类药物对多种革兰阴性菌有杀菌作用,广泛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胃肠疾病,以及呼吸道、皮肤组织的革兰阴性细菌感染的治疗.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质粒介导的耐药基因oqxAB的出现,对其耐药性的程度大大的提高,给临床疾病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对质粒介导的耐药机制的研究,以及oqxAB耐药基因的分子传播机制极为重要,并且能够为临床上合理用药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 摘要:细菌耐药尤其是多重耐药现象日益严重,是当今科学家及临床医生面临的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外排作用是细菌获得多重耐药的重要机制,AcrAB-TolC作为革兰氏阴性菌中最主要的外排系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大量有关多药外排泵在革兰氏阴性菌抗生素耐药性中的作用的研究关注AcrAB-TolC三聚体,而对先前研究表明作用较小的单个单组分转运蛋白作用较小.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与AcrAB同源性最高的AcrEF和单组分转运蛋白EmrE和MdfA,分别在补偿AcrAB的功能和将抗生素转运至周质中均发挥的重要的作用,这些发现将为研究外排泵在细菌耐药性中的作用及寻找有效的外排泵抑制剂提供新的思路.
  • 摘要:目的:鉴定林可霉素耐药基因新亚型lnu(G)的功能,分析lnu(G)基因的遗传环境. 方法:本研究在猪源粪肠球菌E531全基因组测序的基础上,经序列分析、耐药基因克隆、药敏实验、UPLC-MS/MS、反向PCR、I-CeuI PFGE、southern blot等试验方法,鉴定了林可霉素耐药基因新亚型,命名为lnu(G). 结果:lnu(G)与已报道的lnu(A)~lnu(F)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存在不同程度的同源性(31%~76%).耐药基因克隆及药敏试验显示,与对照菌(E.faecalis JH2-2+pAM401空载体)相比,含有lnu(G)耐药基因的粪肠球菌(E.faecalisJH2-2+pAM401+lnu(G))对林可霉素的耐药性提高了4倍.UPLC-MS/MS试验显示,lnu(G)编码的蛋白能催化林可霉素腺苷化.反向PCR及测序证实,lnu(G)位于一个长度为4.75kb的Tn544家族的转座子上,命名为Tn6260.该转座子与Tn554家族的其他转座子相比,均含有tnp(A)、tnp(B)、tnp(C)结构.I-CeuI-PFGE及Southern杂交试验显示,Tn6260位于肠球菌染色体上. 结论:本研究在猪源肠球菌上鉴定了一个林可霉素耐药新亚型lnu(G),该基因能催化林可霉素腺苷化,使细菌对林可霉素的耐药提高4倍,并且该耐药基因由转座子Tn6260携带,位于染色体上.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