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召开年:2006
  • 召开地:广州
  • 出版时间: 2006-09-21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街廓的初划尺度对其日后的结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选取了西安解放路城区、深圳华强区、上海静安区、上海外滩、沈阳太原街五个城市中心区的案例,对其不同历史时期街廓的形态演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推导出城市中心区的街廓演变规律。文章的结论是:街廓的初划尺度存在一个临界数值范围。大于这个范围,街廓日后可能会发生再分;小于这个范围,街廓日后可能会发生合并;在这个范围以内,街廓的稳定性较好,大多能维持原状。街廓的再分通常会使城市形态的秩序衰减;而街廓的整合往往对城市形态的秩序没有负面的影响。街廓初划边长在1OOm上下,街廓面积约为1~1.5ha的形态结构适应性和稳定性最好,可以作为我国中心区街廓规划的推荐尺度。
  • 摘要:针对北京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市建设用地无序蔓延的情况,开展了北京市限建区规划,划定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并制订相应的限建导则,形成详细的规划图则。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外国内有关限建区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本规划的技术路线,并对主要研究内容--规划支持系统、限建要素分析、限建单元分析、限制分区、规划图则和建设条件分析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给出本规划的基本结果和相应的深入分析与探讨。本研究将在城市规划层面上控制城市建设用地的无序蔓延,对北京城市的科学化空间布局具有较为深入的指导意义。
  • 摘要:从对浙西某县的省级工业园区用地拓展的思考出发,提出在宏观发展前景良好、具体城市发展条件不明确的背景下,城市规划工作者需要研究的命题之一:在发展前景不明确的条件下城市用地空间如何发展?在简要介绍案例地区的情况后,重点说明案例地区的基本特征是发展前景良好但不明确;进一步分析结构、规模、发展途径等关键概念的内涵和逻辑关系,同时结合对城市规划本质内容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需要构建能够适应多种规模水平具有弹性特征的空间结构,并设定有机的发展途径保证这样的空间结构弹性的实现;从而界定了弹性空间结构的概念、基本特征、一般模式和实现途径。然后结合案例地区的情况进行了弹性空间结构建构的实证探索。最后在结语中指出,弹性空间结构的思路在保证发展可能的同时避免浪费,是在当前发展大潮下的理性思考成果,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 摘要:空间句法分析是城市形态量化研究的重要工具,集成度是空间句法分析中最有效最常用的参数。从本岛和全市域两个空间层次,分别对厦门城市形态发展过程和两次总体规划成果进行空间句法分析,总结厦门城市形态发展的特征,并提出其城市结构的另一种选择。
  • 摘要:我国城市在物质空间结构中存在"城市中微观尺度过大"的问题,集中反映在普遍采用的"大院式"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模式,"大院式"的布局模式带来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导致了城市道路网的"干道网化"。这种"路网-土地利用"关系是导致我国城市运行中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街区式"空间布局策略和土地利用方式是实现"城市中微观形态"转变的重要规划策略,并且能够引导城市交通和土地利用关系的改善。在规划的技术实现过程中,为了使城市的主导用地布局模式从"大院式"转变为"街区式",关键是"交通最小公共通行权保障"和"不同尺度的最小开发单元"的整合。
  • 摘要:当前,我国许多城市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丧失了特色。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城市空间快速的对外扩张和内部更新毁坏了大量特色资源,另一方面是由于城市特色的盲目建设。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探讨了如何提炼一个城市的空间特色,提出通过"城市特色空间结构"的研究,即分析城市空间特色构成要素以及要素问关系,实现对城市空间特色的整体性把握。文章总结了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生态学以及城市社会地理学领域中与空间结构研究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城市特色空间结构的研究方法--提取城市空间要素和空间结构要素,并依据"特色提炼标准"构筑城市特色空间结构。通过比较中西方构筑"理想城"和"现实城"的城市空间理念,文章进一步指出"特色提炼标准"的内涵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特定城市进行历史的、生活的、生态的思考,由此提炼出城市空间的文化涵义,作为构筑城市空间特色的指导性原则;二是规划师、设计师对于城市空间结构的创造性思维。城市特色空问结构就是通过这一"标准",对城市空间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再认识和再组织的结果。文章最后在"南京主城特色空间结构研究"的课题中运用上述研究方法提炼出了南京主城的空间特色结构,进一步阐释了文章的研究逻辑和研究结论。
  •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州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出现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和快速城市拓展现象。分析广州市产业结构、资本流动、外来人口、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等特征之后,揭示了影响城市空间拓展的动力因素主要有经济、社会、政策、城市规划、技术进步等。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带来广州市经济结构重组、城市建成环境的大规模投资、外国直接投资的渗透等一系列的变化,加快了广州融人世界经济体系的步伐。市场经济的进程对城市空间形态的演进也是十分突出的,具体表现为:土地制度和城市住房制度的改革,推进了房地产开发建设的市场化,直接导致了城市用地需求的扩张。产业结构调整、新产业的形成带来了劳动力的需求和城市人口的增加,也导致了城市建没用地增长以及基础设施的更大需求。流动人口的增加,户籍制度的改革,在城市特定区域形成"移民村"这种新的城市空间形态,加剧了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各层次的城市规划是调控城市土地发展的强有力工具,尤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为空间拓展方式的选择与管理提供了保障。2000年花都、番禺撤市设区,为广州的城市向北、向南发展提供了空问上的保证与通道。行政区划调整、城市规划成为转型期广州市城市空间急剧变动的两大制度性因素。交通通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与普及也为城市的拓展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与保障。而各利益团体包括各级地方政府、跨国公司、各种类型的房地产开发商、城市规划师、城市居民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与分化,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他们共同参与导演了这场城市空间拓展的"舞台剧",成为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主体。
  • 摘要:本文基于青岛市城中村案例研究,归纳了当前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城中村"突出现象,在对外部效应、土地潜在价值和城市化社会属性等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后,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建议。
  • 摘要:在众多的沿海小城镇,城市贫困问题对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阻碍已是不可忽视。城市规划可以对解决这类问题起到较大的作用,这是因为:城市规划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而小城镇政府则更是常常将城镇总体规划视为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因此在小城镇规划中贯彻关怀流动人口、解决城市贫困的理念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即是重点探讨城市规划手段在解决小城镇贫困问题中的作用与方法。
  • 摘要: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两次研究基础上,对南京老城商业中心体系再次进行较为全面的调研,总结近20年来南京老城商业中心体系发展演变中的特征和规律,并分析发展演变的动力机制,从而形成对南京商业中心体系的跟踪式研究。文章从规模、等级结构、功能结构、和商业业态等方面对南京老城商业中心体系的发展演变情况进行了论述,分析南京老城商业中心体系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并总结出商业中心体系发展演变的动力机制:供需平衡机制、市场调节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
  •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后台服务外移成为金融业经营的一种新策略,大量金融机构趋向于将企业内部的一些非前台业务或职能集中转移出总部所在地,甚至通过合约的方式外包给外部服务提供商。伴随这种趋势,城市规划部门遇到越来越多的金融后台服务功能选址问题。本文从后台服务外包存在的原因、不同服务的侧重要素等方面出发,以珠三角地区为例,分析后台服务外移时的区位选择,供未来规划选址时参考。
  • 摘要:西安市未央区由于城市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城市的快速发展,现状基础教育设施在生源、质量、服务半径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困扰着教育管理部门,他们部门内部展开的研究规划并不理想,提出与城市规划部门合作编制能够指导实际工作的基础教育设施布点专项规划。城市规划虽然也涉及教育设施问题,但是却不能解决教育部门面临的实际问题。作者结合基础教育设施布点专项规划实例,分析了城市规划中基础教育设施规划不能适应教育部门需要的原因,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措施,并探讨了基础教育设施布点专项规划的层次问题。最后作者反思城市规划,指出城市规划要适应城市发展实际,必须在自身角色定位和思维方式方面有所改变。
  • 摘要:本文在科学地界定现代服务业的基础上,分析了南京现代服务业的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通过对世界服务业发展演变与趋势的借鉴,提出了开放、集群和融合的发展思路,以发展壮大、改造提升、扶持培育的战略方针,阐述了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 摘要:整合教育资源,加大教育投入,促进高标准、高质量、均衡化义务教育的实施,是当前基础教育发展的重心所在。近几年淄博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的提升,人口不断地向中心城区聚集,这对城市的基础教育设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为此,本文通过对普通中小学校布局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以淄博市中心区为例,结合当前基础教育的现状和城市的发展情况,寻找适合于中小城市中小学校布局的有效对策,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促进中小城市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淄博市中心区包括淄博市市政府所在地张店区和淄博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部分)
  • 摘要:对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特征研究及参考各地社区体育场所的设置要求,提出成都市社区健身场所的配套要求建议。
  • 摘要:零售业是中国人世后开放最早、开放力度最大的行业之一,中国消费市场是世界上潜力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目前,国内外大型零售连锁企业在中部地区的激烈竞争已初露端倪。长沙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特大型省会城市,地理位置重要、交通发达、经济活跃,特别是在长株潭城市群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商业空间是城市空间中最为活跃,并对城市发展及空间结构变化产生重要影响的功能要素之一。本文以城市规划学、城市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为主要理论依据,以城市空间分析为主线,以长沙为例对城市商业空间要素的形成、发展、空问结构规律进行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分析了大型购物中心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和产生的主要问题。研究还指出大型购物中心是商业空间的核心组成部分,它通过业态结构和空间区位的集聚与扩散作用改变城市商业空间中商业业态功能,规模与等级结构,从而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和发展产生影响。同时,本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 摘要:消费因素对零售商业设施的发展影响深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零售商业设施布局的科学性。文章选择武汉市主要零售区作为研究对象,在现状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通过分析武汉市的整体消费趋向和消费的空间差异,提出消费因素影响下的武汉市大型零售商业设施的空间布局策略,旨在为将来武汉市商业设施的规划布局提供参考,减少商业设施空间分布的非合理性与不完善性。
  • 摘要:本文以深圳市农产品物流园的规划选址为例,通过对新建农产品物流园与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简称"农批市场")改造的整体考虑,构建了适应深圳这种土地资源紧缺型城市的农产品流通的多级体系,并结合农产品物流园在农产品流通体系中所承担的角色和功能,对其选址进行了论证。此外,本文还以原有农批市场的功能调整为契机,为土地资源的置换创造了条件。由于农产品物流园一般占地面积大而土地经济效益却较一般的工业和商业建设项目低,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如何在保障食品供应安全的同时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从而为我国其他土地资源紧缺型城市新建农产品物流园或农批市场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资料收集与现状调研、外地经验借鉴和现状功能评价等。
  • 摘要:透过对台北捷运地铁地下街引入文化活动的经验分析,讨论地铁地下街引入文化活动的种类及设置文化空间的可行性,并同时讨论未来地铁地下街内设置文化活动的发展趋势,以期未来创造出具有特色的中国都市地铁地下街文化活动空间。
  • 摘要:随着香港于1997年回归中国,这个城市的历史便给揭开了新的一页。本文认为,为了替此一特殊的历史事件作出纪志,需要把握机遇建设一个新的都市中心,以展现国际级都会气魄、21世纪城市的新气象。本文继而分析新都市中心之最适当地点是前英国海军基地、现时香港岛最后一块临海空间、位于中环湾仔填海区之添马舰地带;又指出现时特区政府中环湾仔填海区规划的缺点,倡议在此建立一个庞大的地下运输换乘交汇站,一举改善市中心地区的战略性交通布局。同时说明要真正保护横亘市中心的维多利亚港,使添马舰地带获得最佳实体造形效果,需从整体都市设计及景观角度出发,从速构思全面城市空间立体形态控制策略。更提出了一个新都市中心的规划方案。最后陈述新都市中心规划乃在新形势下可行的设计方案,促请特区行政立法机关和公众接受。
  • 摘要: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新城由于外来人口多,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化,用地条件不同,同时还要接纳一部分农村生源,因此其基础教育设施配套千人指标明显比中心城区高。这不仅是从大兴新城研究中得出的发现,同时也在与其他城市新区的标准比较中得到了印证。这说明,对于城市化快速发展地区,不是简单套用现行标准,而是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是有必要而且也有意义的。本文以大兴新城为案例,详细介绍了新城基础教育设施配套标准的研究思路、过程和分析发现,并从人口结构、城乡统筹、标准比较、个案研究四方面总结了对其他新城规划有借鉴意义的启示。
  • 摘要: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城乡文化发展的基础,也是城乡建没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浙江省文化设施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文化设施的发展仍赶不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所以迫切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标准,来科学地引导、规范各地的文化设施建设,从而形成省、市、县、乡多层次、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文化设施网络。本文在对浙江省的文化设施调查研究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浙江省城乡文化设施建设布局的若干问题,如文化设施建设与国家相关标准的差距,与居民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网点布局缺乏区域性文化设施的整体观念等问题,为文化设施建设标准的制订提供相关依据。
  • 摘要:本文对较具典型的我国省会城市个案--合肥老城区,于建国以来的空间生产进行经验研究。通过对合肥老城区的空间"占据"(lock-in)进行时空维度的梳理,分析省市政府权力机构与合肥老城区空间发展的关系,探讨合肥老城区空间"结构性凝聚"(Structural Coherence)背后的动力与约束条件。同时,结合对老城区空间生产的评述性反思,指出其空间结构锁定主要在于由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城市空间权力约束下的"空间呈现"。此外,文章强调,空间生产的理论分析应关注于更具体的"在地条件"(Local Conditions),即特定地域空间生产的政治与社会过程,以及以体现空间政治特质为载体的地域空间特征。最后,文章针对合肥老城区的空间一社会特征与城市问题,提出空间治理予以重视的若干政策建议。
  •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西方城市发展中的旧城更新,分析了西方的旧城更新思路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从理论上分析了中国的城市发展战略与旧城更新的关系。接着,文章以金花街为例回顾了1990年代广州的旧城更新,认为金花街的更新反映了当时城市发展战略下对旧城空间利用的需要。然后,文章对当前广州的城市发展背景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广州旧城更新的目标要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改善旧城区形象以及保持传统风貌为主,并给出相应的更新手段和策略。最后,本文以广州越秀区东濠涌地块为例,探讨了旧城更新的具体做法。
  • 摘要:深圳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城市功能和结构的调整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也使城市面临空间资源日趋紧张的困境。在新增空间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挖掘存量空间资源已成为当前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对正在实施的有关改造政策从政策的适用性、政府意愿与市场诉求、土地权属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当前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政策需求角度出发,分析了更新改造政策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即从规划、地价、权属等方面协调好政府、开发主体与业主三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深圳的现状特点,从改造方式、规划编制、机制构建等方面对制定城市更新改造政策提出若干建议。
  • 摘要:城市更新会带来土地使用的两种基本变化:[1]土地使用功能和土地使用性质的变化;[2]土地开发强度的变化。这两种变化进而派生出土地使用其他方面的变化:人口特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变化。这些变化正是城市空间结构变异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深圳市城市更新为例,从城市空间结构的视角探讨了深圳市城市更新的主要类型、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 摘要:本文通过对老工业区过去改造方式的反思,从规划理念、经济利益与空间异化等方面提出质疑,思辩地认为应用规划循环方法,来更新改造这些老工业区的历史遗迹。
  •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中国产业结构迅速调整的背景下,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衰退。伴随着产业空洞化产生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环境问题。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关键是产业的调整和经济的复兴。本文选取郑州老工业基地典型案例,进行实地调研,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并对数据进行采样分析。文章研究老工业基地存在的现实问题和产业空间的演变规律。尝试将产业经济学和空间发展理论相结合,寻找产业空间重构的动力机制和产业布局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认为:城市产业空间是城市经济在空间上的投影,其空间结构反映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与演化,城市产业空间的演变受经济、交通、政策等动力机制的影响;老工业基地的工业并不是消亡,而是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在产业定位和制定具体对策时,必须因时、因地制宜,解决老工业基地企业发展所存在的深层次矛盾。老工业基地产业空间的重构,须兼顾经济、社会、文化效应,融入城市统筹考虑。
  •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外城市更新的历程,针对我国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城市更新新趋势,分析了大城市中间圈层更新的重点和难点,以苏州市吴中区中心城区更新规划为例,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对策。
  • 摘要:伴随着城市产业结构"退二进三"的战略转变以及由此产生的城市用地结构的调整,大量的旧产业建筑资源被废弃、闲置,面临直接被拆除的境遇。如今,在对"大拆大建"再开发模式进行反思、倡导资源节约的情况下,如何看待和再利用这些城市"资源",进行资源节约型的再开发,是城市再开发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以武汉王家墩商务区过渡期规划为例,试图探析一种节约资源的改造方法:以减法为主,利用即将拆除地段的建筑和资源,配合同时进行的以新建为主的再开发行为,进行低成本的节约资源式再开发;对旧建筑的性质进行更改,空间重新划分,投入少量资金进行再开发;为周边地区服务,聚集人气,构建地域认知感,创造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价值。
  • 摘要:建国以来中央政府一直将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开发和建设,因此该地区老工业城市众多,许多城市都是"一五"、"二五"时期重点建设的城市。随着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出现的迁延性衰退,城市复兴已成为这些城市当前的首要任务之一。论文分析了东北寒冷地区老工业城市复兴所面临的现实困扰,包括经济实力下降影响建设资金投入,气候条件不利影响城市环境宜居性的提升以及工业污染影响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等。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以城市文化为动力推动东北寒冷地区老工业城市复兴的重要意义,并且进一步提出城市复兴的文化策略,即倡导和弘扬以冬季文化和夏季文化为代表的寒地文化,保护和利用老工业基地的传统工业文化,把握重大文化节事的契机,加强与同类城市的文化合作与交流等。
  • 摘要:本文以无锡市南长新城概念性规划为引子,提出了对历史文化街区及周边地段的规划价值观、发展模式以及历史文化街区的原真性等与规划密切相关问题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 摘要:内陆水路是城市的"血脉",由于不处在"门户"和"窗口"位置,所以不易得到重视。本文提出内陆水路是城市复兴和发展的催化剂,并结合英国以水路为目标的城市复兴实践,介绍了其基本运作模式。最后,从政策、技术、操作方式等方面进行总结,提出内陆水路地区的复兴和发展不应只停留在"就事论事"的阶段,发展目标和策略的制定、社会经济政策的出台、详细全面的规划设计指引的编制等,都是我国目前较为薄弱,有待加强的方面。
  • 摘要:本文在对市场经济规律下旧城更新常见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后,通过对厦门市厦港片区改造的历程、技术路线及对相关重点问题的处理办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了相关的经验教训及对应旧城更新的策略性建议,并提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旧城更新应在选择合适改造时机、选择务实改造方案、确定保护重点要点、运用市场调节手段、保证整体效益平衡、关注社会公平性及明确政府机构职责等方面回归旧城更新的基本出发点,做出合情合理的选择。
  • 摘要:"唐皇城复兴规划"的提出与实施引起了各界的讨论,关注西安城市发展的规划师、学者、市民以及社会各界对于该规划褒贬不一。本文结合唐皇城复兴规划,探索复兴理念下西安城市的发展。文章通过对城市复兴概念的阐述,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式与方法的研究,结合城市经济、社会的分析,从规划的合理性、可实施性、战略性等方面人手,系统分析、研究论证"唐皇城复兴规划"与西安历史文化名城更新保护的关系,进而思考西安城市规划的一些具体措施以及对城市建设的建议,寻找解决具体矛盾和问题的途径。本文中认为应从区域层面考虑,通过对西安城区的功能布局、空间形态的研究及调整完善,改变目前单一中心的格局,真正实现老城的保护与西安城市经济的复兴。
  • 摘要: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老工业区改造成了中国很多大城市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本论文是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实例--《沈阳铁西新区城市发展规划》基础上,借鉴国外成功的老工业区改造模式,运用有机更新理论,顺应沈阳自身内在的发展规律,从空间、产业、文化和政策等方面对沈阳的城市复兴和老工业区改造的方法与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东北乃至全国老工业城市的复兴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 摘要:城市发展过程同时是城市问题不断产生并得以解决的过程,而城市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旧城改造。本文首先对国外旧城改造具代表意义的几个阶段如二战后的城市重建、美国的城市更新运动和新城市主义运动进行系统分析,并做出经验总结,然后对国内旧城改造进行分析。我国在多年的改造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比如形象工程的建设与危害,社会不稳定因素不断产生,老城工业污染依然严重,新区工业布局出现新问题,城市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滞后,城市文脉断裂,城市特色消失等等。通过对国内外旧城改造综合的、系统的研究,得出旧城改造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即在旧城改造中应当综合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旧城改造要综合协调社会、经济、环境效益;要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相结合;要重视改善公共设施,搞好配套建设;要合理解决旧城改造的资金问题;要尊重历史文脉,保护特色街区;应谨慎渐进的开发,塑造人性化社区。
  • 摘要:在对鞍山市城市化历程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城市化与工业化相关性的测度、城市化与工业化偏差分析等研究,重点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的城市化滞缓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振兴东北的政策背景,对鞍山市的城市化再造提出了策略建议。
  • 摘要:历史风貌建筑的有效保护和利用对提升城市形象与品牌、开发城市旅游资源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但是,目前国内尚无一套完善、合理的历史风貌建筑的等级评价体系。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历史风貌建筑的等级评价技术体系来指导城市建设的实践,避免在城市更新与改造过程中出现不可弥补的错误。本文通过深入的调研分析典型地区的历史风貌建筑资源的特征、利用现状及利用前景,并借鉴国内外现有关于建筑资源及城镇、遗址等方面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技术,采取实证分析与文献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经济分析与技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出城市历史风貌建筑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不同等级的历史风貌建筑给出保护与开发的建议。
  • 摘要:郑州西部老工业基地更新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论文从初建时期、发展与调整时期、"文革"时期及体制转变期几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回顾与分析了郑州西部老工业基地的形成与发展,置于郑州快速发展的现实背景,剖析了郑州西部老工业基地面临的经济效益下降、功能与结构性衰退、土地使用混乱及物质性老化等严重问题与突出矛盾,并针对SWOT分析、再发展产业重组与转型、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城中村改造等多方面的专题展开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最后从城市整体发展角度,基于全面系统的旧城更新思想,围绕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郑州西部老工业基地更新规划,就其规划目标、总体功能定位以及具体规划措施提出战略性建议。
  • 摘要:本文对北京旧城50多年来的道路建设进行了回顾与反思,通过对北京传统道路格局、节点和空间尺度的分析,论述了道路保护对延续城市格局和历史文化的意义,并通过对北京旧城区胡同宽度的研究,论述了传统道路与现代交通、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于如何使用这些胡同。文章最后对如何处理北京的城市发展与道路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
  • 摘要:紫线规划,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的一个新生事物。本文从紫线规划的产生背景入手,首先比较研究了紫线规划与传统保护规划在保护对象、保护手段上的不同之处,然后阐述了紫线划定的原则、方法以及控制管理规定,最后简要介绍了深圳市紫线规划在编制工作中的一些探索。
  • 摘要:本文旨在介绍整修规划的思路、设计方法及应用,希图探索出历史街区保护与整修的路子。
  •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施效果。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笔者对地处城市近郊的汉长安城历史遗址区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遗址区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与区外存在明显差距,就业、收入、设施、环境这几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将专业协调、部门沟通、利益平衡等诸多社会价值因素的扰动视作制约大遗址规划实施与居民生活状况改良的根本原因,并以保障大遗址规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与公正性为指向,对如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进行了对策思考。
  • 摘要:2005年9月15日,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大余湾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湖北省目前仅此一处。随着武汉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镇化进程加速进行,城乡建设浪潮迅速席卷全国。濒临现代化冲击的历史文化名村,如何在当代生活中重现其价值?保护规划通过对现状调查研究的分析,提炼大余湾名村传统特色,试图整体地保护古村传统物质空间形态和历史文化内涵,使得大余湾历史文化名村的价值得以更好的再现和传承。
  • 摘要:历史城镇的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以历史城镇的保护原则为指导,切实地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保护体系。
  •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历史街区内产权关系划分的现状,指出管理部门权责划分不清、历史街区内的产权关系界定模糊以及相关的法规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接着运用现代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基本理论,通过从属程度、控制与风险两个视角进行分析,阐述了明晰的产权关系在历史街区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之后文章探讨了物权法与历史街区保护的关系,最后探讨了基于明晰产权关系的历史街区保护路径,提出必须明确各相关管理部门的权责关系,明晰历史街区中专有部分与共有部分的界限,并且明晰公共空间的产权界定方式。
  • 摘要:本文从分析楠溪江流域古村落的7个主要特点入手,然后针对在保护和发展古村落中所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例如缺乏专业管理、老屋年久失修、环境质量差、民俗民风的消失等,提出了五点具体的保
  • 摘要:近代上海的崛起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租界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租界规划建设所奠定的城市中心和城市结构,无疑促进了上海的现代化进程,其影响直至今天仍未消失。本文从规划的角度对上海租界的城市建设进行思考,以期从中寻求对现今的城市规划和未来开发建设的启示。
  • 摘要:文章先是运用经济学上供求平衡、外部效益和门槛现象的原理,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问题进行分析。供求平衡的分析指出,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遗产的供应是刚性的,这种特点往往导致对遗产的过渡开发与利用;同时遗产的开发必然能够带动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则必须符合供求平衡的规律;而混淆遗产与遗产相关产业的概念,制造"假古董"的行为会对遗产的原真性造成损害。文章以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工业区复兴为例,论述了保护与合理开发历史文化遗产,可以带来积极的外部效益,同时指出不合理的开发从长期来看会产生消极的外部效益。但是遗产的保护性和公共资源属性,信息的不对称性,和涉及代际平衡的市场博弈的缺失,都使得单纯的经济分析有明显的局限性。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最后指出:在城市发展中要合理确定历史文化遗产的定位;扩大保护与开发的参与者;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来指导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 摘要:本文重点研究了杭州市中山中路历史街区的历史建筑。从道路的历史渊源及现存建筑相关背景开始,分析了这些历史建筑的艺术特色,阐释了这条街道在杭州城市历史发展的重要性和突出价值。并指出了保护规划的一些初步设想。
  • 摘要: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城市水源是城市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水源是城市选址必须考虑的关键性问题,也在都城供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中国古代都城选址与河流的关系及城市的选址影响因素人手,研究中国古代城市选址与水文化之间的关系,说明中国古代城市选址与水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伴随着古代城市规划对水资源的利用,也在不同地域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水文化。城市中水文化的积淀程度,反映出城市的历史发展水平,同时,对城市规划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研究中国古代城市选址与水文化的关系,对研究中国城市规划史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摘要:从六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中选取具有城市构成要素的古代大遗址共212处为"城市型大遗址",将它们分为早期城市遗址、大统一王朝的都城遗址、割据、对峙王朝(政权)的都城遗址、地方政权及少数民族政权的都城遗址、古丝绸之路沿线的都城、郡城遗址、周、春秋战国期间的列国、番国、诸侯国都城遗址、其他类型都城及宫殿遗址以及一般型城市遗址共8个类别;旨在系统整理我国类型众多、内涵丰富、历史久远、等级不一的古代城市型大遗址体系,提升"城市型''大遗址的重要性,更加全面了解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历程,城市构成的体系,城市兴衰的原因,以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城市的特点,并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城市型大遗址,采取相对不同的保护策略和宣传重点,提出不同的保护等级体系。
  • 摘要:随着人们对城市历史街区价值认识的不断深化,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也从早期简单化的注重制定限制性保存措施,转向通过对街区功能的更新和环境品质的提升等积极保护手段来推进街区的振兴。这些具有浓郁历史文化氛围的街区往往处于城市中心片区,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振兴这些街区,并带动周边地段整体发展,使之融入现代城市的整体功能中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城市魅力和活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规划实例,在保护和尊重历史环境的前提下,针对历史街区与周边地段整体互动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出了"整体保护、有机更新","功能再生、提升活力","开放共生、改善环境","触媒推动、和谐发展"等策略,并以此探讨了解决历史街区与周边地段在功能、布局、形态、景观及实施策略等方面整合发展的规划方案。
  • 摘要:历史文化名城负载着丰富的文化物种,对名城的保护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而文化多样性保护是名城保护的基础。本文以佛山市为例,以景观生态学视角,从文化景观斑块、文化景观廊道和文化景观基质的角度对名城的文化传承、文化物种和文化生态多样性进行研究。并结合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动态性,从文化景观的文化适应、文化传承到文化创新等方面探讨了进行景观规划和管理的方法和景观模式,这无疑拓展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的视野,并通过名城文化多样性保护的景观格局实现,以达到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福州城市历史文化中轴线是福州古城的核心。在阐述其形成发展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规划设想,对历史文化中轴线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进行了探讨。
  • 摘要:国内外用于经济分析的文化遗产的准确定义需要辨析。文章认为,国内外"文化遗产"各种定义核心是描述从祖先那里继承而来的,对现代而言不仅有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同时还表现了社会文化进步、与社会文化进步有关的事物。对汉长安城文化遗产的初步保护提示我们:保护汉长安城受益的不仅是汉长安城内居民,还包括整个西安市内的居民以及各个政府管理人员,甚至外地的旅游者,在一定政策与时空内不同的利益主体"多重博弈"可以达到平衡。对此,需要明确汉长安城文化遗产的价值序列,认识它的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以及它在西安旅游谱系划分与时序。最后,文章对当前片面开发旅游而"申请世界遗产热"的现象进行了一定批判与冷静思考。
  • 摘要:本文以永州柳子街区为例,探讨在历史地区保护复兴中不同阶段的居民参与形式。主要包括调研阶段的居民意愿分析,规划阶段的居民意见反馈,和实施阶段的资金、改建及就业参与。最终在居民的协助下,实现历史地区的保护和延续。
  • 摘要:近年来古城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在具体的保护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很多宝贵的城市遗产都面临着被"蚕食"的危险。针对我国古城保护的现状,以及城市设计在改善城市的空间质量、创造有意义的空间环境方面具有的优势,本文借鉴美国学者罗杰·特兰西克对于现代空间的研究,将三个城市设计理论(图底关系理论、连接理论和场所理论)引入到古城保护中。针对古城的特点,分别阐述了三个城市设计理论的分析方法。图底关系理论的分析方法,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对古城的肌理、模式以及空间等级、秩序等方面进行分析;场所理论的分析,针对古城历史、文化方面的分析,确定古城的场所类型,并进行分类研究;连接理论的分析方法,是在前面二者分析基础上,从交通和视线两个方面入手,建立古城内的区域之间、场所之间的有机联系,促进古城的整体保护。文中强调基于城市设计理论的综合分析方法是三维的立体分析方法,不仅注重物质空间中"点""线""面"的结合,也强调物质空间的文化内涵分析。本文将城市设计引入到古城保护中,希望为我国的历史保护提出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对其他的城市历史遗产保护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摘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作为总体规划的专项之一,属于宏观层次的规划,但同时又具有本身的特点与规划层次。通过研究,我们把保护范围拓展到了整个广州市域,建立了市域范围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历史城区保护规划、历史文化保护区控制性保护规划、文物保护单位(含历史建筑)保护规划的规划层次,并强调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下埋藏文物的保护,提出了与规划管理密切结合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图则的编制形式。
  • 摘要:随着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数量和保护实效在衡量全球城市竞争力地位的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历史城区中的现代交通问题已经成为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广州历史城区现状存在交通问题基础上,对风貌保护和交通改善的协调关系进行了探讨:首先,明确提出了广州市历史城区的交通发展策略;其次,分别从历史文化保护区、传统格局控制线和文物保护节点三个方面制定了交通改善策略,尤其针对典型的民居保护区和骑楼街区的保护提出交通改善的建议,对下一阶段的详细保护规划编制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最后,本文指出城市交通应该为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服务,为广州市历史城区的繁荣发展提供基础设施的保障。
  • 摘要:本文回顾中国台湾地区50年来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工作历程,并由"制度"、"法规"、"实施"等三方面探讨台湾地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工作各阶段之战略思考,总结以台湾地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当前趋势与未来展望,期能完备两岸规划文献资料,扩大两岸规划工作交流,开创城市历史保护规划新局。
  • 摘要: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如何保护、利用城市原有的历史文化遗产,使之成为促进城市现代化的积极因素;如何处理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关系,是世界上许多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普遍遇到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我国当前城市发展中显得尤为突出,不少城市和地区,只顾单纯的经济开发,只顾规模的扩张,而忽视对历史文化遗产、城市特色的保护;而有的城市虽然开展的保护工作,却把遗产当作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工具。本文结合杭州近年来在城市建设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分析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现实存在的诸如建设性破坏、破坏性保护、新的形象工程等问题,并对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结合做了一些思考。
  • 摘要:名城城郊型大遗址是指与名城建成区有一定距离的大遗址。这些大遗址的内涵是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的名城保护规划,因为大遗址位于城区保护范围之外,一般是将大遗址单独列出,作为一个点进行保护,对其与城市的相关关系研究与复杂程度重视不够。在城市化加速发展,城区不断扩大的时期,大遗址的保护与城市的发展往往形成相当的矛盾,出现许多新的问题。本文通过咸阳西汉帝陵群保护的实例,探讨这一类型保护规划值得注意的共性问题。
  • 摘要:本文以四个城市的空间发展战略为实证,全面考察了中国城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在现行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寻求客观、全面的了解中国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价值理性的状况与本质。本文首先总结了当前的理论概况,形成一个二元分析框架;并进而对实践活动中的价值理性内涵从利益主体,价值目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论文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和探索。
  • 摘要:"行动规划"近几年成为热门词汇,但是已有研究对概念阐述较为随意。而消解行动规划的固有内涵以及创新性,以及夸大其作用的两种倾向都无助于学科的进展。本文辨别"行动规划"的内涵与脉络,行动规划是对之前规划编制与实施脱节的一种批判和反思,强调交流与协商对规划实施的意义。行动规划以问题和机遇为导向,公众性、资源性、创新性和学习性是其基本特征。行动规划对改进国内现有规划理念和完善规划实施手段有积极意义。但在现有背景下,行动规划的问题导向、以行动为重心特征与目前规划已有的思维定势、行为定势发生冲突,现有规划不仅多不具有可实施性,而且还遭遇着严重社会认同危机,所以行动规划能否对中国城市规划的改进发挥切实作用最终取决于规划人员自身的行动与选择。
  • 摘要:在广义的"节约型社会"与"节约型城市"概念基础上,分析了城市规划视角下"节约型城市"的内涵与特征,探讨了在宏观社会目标指导下的城市规划目标的转变与规划理念的拓展,提出了节约型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领域:城市土地使用与空间资源的节约、城市设施运营费用的节约、以及能源消耗节约,并初步探讨了节约型社会目标下的城市规划调控策略。
  • 摘要:为了探索新时期我国城市规划改革的价值取向问题,笔者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规划作用以及问题产生的实质,指出了城市规划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此基础上,着眼于城市规划编制与实施涉及到的全面问题,从观念、行动、技术以及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城市规划传承与创新的价值取向。最后指出:城市规划改革的意义在于实现城市规划的运行,而城市规划运行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城市规划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并被社会理解、被社会接
  • 摘要:政策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为我们认识城市规划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分析框架。城市规划思想基础的转变,为城市规划向公共政策发展作了思想准备。城市规划与公共政策在主体、客体和程序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城市规划能够为城市建设提供方向指引,为城市管理提供制度平台,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导机制以及为城市空间资源配置提供平衡抓手,是其政策属性的重要体现。从公共政策的视角看,应该重视决策程序和制度安排在提升城市规划政策功能方面的重要意义。空间政策是基于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深圳市的实践表明应通过构建空间政策的整合平台实现各方面空间政策的协调统一。
  • 摘要:城市规划对人们的生活具有深远影响,它除了要求规划师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外,还必须要有职业道德素质的涵养。本文试从日常生活的常识角度思考规划师的职业道德。
  • 摘要:城市规划师首先要遵守共同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城市规划师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忠于职守、努力学习、创新发展、追求完善、团结协作、坚持原则、节约资源、服务社会、承担责任、创建和谐,城市规划师职业道德培养途径,专业学习和职业工作、社会实践中感受教育、日常生活和自我修养中提高、加强监督机制和完善管理法制。
  • 摘要:城市规划初步教学正处在一个探索和实践的阶段,本次教学实践将手绘作为一种思考和学习的手段,通过手绘城市认知地图向城市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和基本功,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产生自行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学生的智慧并发挥其潜力。城市认知、手绘练习、理论教学三位一体,实现发现教学法的教学宗旨。
  • 摘要:新出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明确指出了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目前,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的公共政策研究是整个规划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对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过程的分析研究无疑将加深我们对城市规划自身使命的理解和认识。本文首先从公共政策的本质、主体与客体以及主要功能等几个方面分析论证了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并通过对公共政策的政策过程和政策制定过程的比较,指出了现阶段我国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过程在问题的构建与议程建立、公共政策合法化、公共政策评价等几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同时还从公共政策合法化的角度阐明了法定规划与非法定规划的关系。最后,作者从城市规划政策过程的整体角度,指出了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实现了从目标导向到问题导向的转变,这一转变是城市规划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选择。
  • 摘要:21世纪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世纪,重构中国城市规划体系是我们刻不容缓的神圣责任,本文系统回顾了建国50多年以来我国几代规划工作者为实现这一梦想而作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果,并进而对构建中国特色城市规划体系的突破口进行了分析,为中国城市规划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
  • 摘要:未来是不确定的,我们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未来的不确定性。规划要解决的是未来的发展问题。因此,规划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发觉、评估和解决不确定性。为了解决规划失效问题,我们必须超越确定性科学思想,走向不确定性研究领域。本文全面分析研究了不确定性、城市规划特性、规划失效这三个概念,运用不确定性思想的认识观点,结合城市规划作为空间政策的空间性、现实约束性与产权性、有限目标性;作为对策的动态性与过程性、实用性与时效性;作为规则的规则性;作为政策产生方式的综合协调性;作为政策的系统性所体现的整体性与多样性、规划弹性等公共政策特征属性,对规划失效问题,从不确定性视角的结构性、行为性、结果性三个层面,全面审视了规划编制、审批和管理各个环节影响规划失效的表现及原因,进而从认识论层面、方法论层面、行动措施层面提出了针对规划失效的改进措施。
  • 摘要:针对当前城市规划行业的困境,作者首先比较分析了美国、香港、深圳的现状与对策,三地在不同程度上都表达了城市规划行业对拥有品牌的渴望与努力。笔者从城市规划本质、城市规划行业特点及所内含的矛盾性出发,认为公信力、专业度、协调度、革新度是建立在城市规划发展动力基础上的、是构成塑造城市规划行业品牌的"钻石体系"。
  • 摘要:探讨了在当代中国城市规划师承担知识分子的社会职责的可能性。首先例举了"萨义德式知识分子"的形象;然后分析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和城市规划师的处境,认为由于受到权力的影响、社会分工深化和专业化程度提高的影响,当代中国知识分子退去了批判能力,城市规划师也包括其中。在这种情况下,认为城市规划师仍然能够发挥作为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而要发挥作用所应具备的能力和方法是在联系与对比中识别出差异。论文例举并详细分析了在城市规划实践中常遇到的三种差异:已认定的原则与现实操作之间的差异、标准执行范围的差异以及社群空间差异。特别指出的是,在分析社群空间的差异时提出了"权力级"的概念及其解释图示模型。在最后的结论中指出了作为知识分子的规划师深刻认识这些差异的重要意义。
  • 摘要:在目前中国的城市规划体制下,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都是非正式规划,其实践探索提出了对于城市规划体制的改革诉求: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规划分权;城市地区之间的协作竞争;行政部门之间的事权重划;规划师团体的"话语权"诉求;规划类型的重新调整;规划技术的创新实验。对于技术层面的改革要求,应当鼓励规划师进行规划技术的创新实验,支持地方政府在城市规划中进行不同类型的规划尝试,并给予规划师和公众充分的"话语权";对于制度层面的改革要求,应把城市规划放在改革的大环境中去考察,关注政治体制改革的进展,"适时而动"。
  • 摘要:本文在综述近年来深圳市城市规划相关理论与实践工作的基础上,认为及时将城市规划与城市特定发展阶段的社会经济和法制建设相结合,发挥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作用,是完善目前的规划体系,构建和谐城市管理平台的重要前提。本文在介绍美国城市规划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检讨和分析深圳在过去若干年中城市规划的得与失,并总结相应的经验,提出构建将物质性规划与非物质性规划相整合的管理体系。首先,在规划编制层面上,构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呼应的规划编制办法;其次,在管理体制层面上,构建与发改部门和国土部门工作衔接的规划管理体系;第三,在城市规划体系结构上,构建将社会经济计划、重大建设项目等纳入近期建设规划,并与具有一定弹性的图则管理和公共政策相衔接的规划体系;最后,建立跨层次的规划反馈机制等。
  • 摘要: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当代中国城市规划的编制、实施与管理都是四大社会力量博弈的结果。四大利益集团包括政治官员集团、规划行政部门、企业集团和民间团体,每个集团其动机和行动结果都具有两面性,城市规划在复杂的协调过程中寻求民主、公平、效率和效益的平衡。通过分析,本文提出利益冲突的根本在于各方由于目标函数的差异导致的机会主义行为和代理成本的上升,并根据博弈论和公共选择理论提出了实现利益均衡的可能手段。
  • 摘要:在宏观发展政策环境下,新出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突出了公共政策的导向。文章指出了规划编制中的普遍问题,并分析了编制办法的若干转变。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规划编制办法公共政策效应发挥的若干约束条件。文章认为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作为城市规划实践工作的重要制度依据,面临承接上层政策导向和指导具体规划实践过程的双重责任。面对现时的城市发展需求,城市规划的编制必须在遵循上层制度结构的同时满足城市发展的多元化需求。文章最后指出,规划编制办法在设定公共政策属性的同时必须强化政策地方化解读的程序控制。
  • 摘要:文章对我国城市规划行业的人力资本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揭示出经济欠发达地区规划行业人力资本匮乏的现象,提出了规划咨询"驻地化"和规划管理"驻地化"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并就规划院校如何在提升中西部地区规划行业人力资本发挥自己的作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摘要:在城市规划学科的职业认同压力和城市增长联盟的共同推动下,近年来空间规划在我国呈现复兴状态。这既体现为规划学科向本源的回归,同时也暴露出单一本体论视角下对于空间概念及其与城市社会作用机制的认知和调控手段尚较为匮乏,导致空间规划多成为城市增长联盟获取土地增值利润、宣传营销城市形象的工具。本文基于"社会一空间辩证法"的视角,批判了传统城市空间研究中"历史决定论"和"空间决定论"将空间与社会截然割离的局限性视角,并试图通过对空间复杂特性的全面解读,由空间的物质、资源和工具三类属性理解城市空间与社会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文章总结剖析了我国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社会性关注不足的相关问题,如对于土地交换价值的过度追逐、场所社会性的遗失,以及社会隔离与空间"公共性"的衰落等,进而从加强空间内部性的认知、关注空间外部性的调控以及完善空间实践的研究视角等三个方面提出对于社会--空间规划策略的改进建议,旨在让"社会性"重返空间规划,推进城市规划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 摘要:笼统地理解公众、缺乏针对性地设计公众参与的形式与机制是当前我国公众参与研究的重大缺陷。以这种研究指导设计的公众参与形式与机制无助于公众参与效率与效果的提高,易使公众参与流于形式。在细致分析我国社会阶层分化及其空间分异对公众参与的影响后,认为科学的公众参与在于要针对公众的差异性,采用差别化的公众参与形式与机制,组织不同的公众参与到适合的城市规划环节中。文章照此思路设计了一个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体系,这个体系由按照发展战略与建设控制引导两个层面构建的公众参与垂直体系和按照五种社区类型构建的公众参与水平体系构成。
  • 摘要:效率与导向之争,是城市规划产生至今永恒的话题。本文简要介绍了现代西方城市规划价值导向的变迁,对我国目前城市规划运行的市场和制度环境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目前规划界多元化的价值导向,文章的最后,提出城市规划的价值导向并非一成不变,应紧密结合宏观政治经济环境,兼顾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避免限于意识形态的纷争而顾此失彼。
  • 摘要: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四个方面和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民的三条标准。在此基础上,我们采用调查研究的办法,从中分析目前农村村民居住点存在的问题,从实际出发,查因排序,提出对不同的农村村民居住点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和相应的政策支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可供选择的方向。
  • 摘要:新时期"迁村并点"成为许多地区的实践热点,它是将现有的规模小、用地大、基础设施落后的自然村居民迁入择点而建的中心村或集镇。迁村并点可以合理利用土地,优化资源配置,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投资,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但迁村并点同时也遭遇障碍重重,包括资金、制度、观念等各个方面,且各地的迁村并点实践中也存在一些误区,这需要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本文分析了迁村并点的必要性、存在问题以及出现的一些误区,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各地迁村并点实践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 摘要:随着"十一五"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农村问题逐渐摆上政府工作议程。新村建设成为各级政府与媒体关注的焦点。如何看待新村建设,如何做好新村规划,在经济实力较为薄弱的西部地区更为引人注目。本文以岚皋县新村建设为例,着重探讨西部贫困地区新村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 摘要:针对当前城镇化与农村建设的现状与新农村建设的特征,探讨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创新与更新,包括意识、情感、风俗、资源及法律法规等问题的内涵和实质,目的是研究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为新农村建设的决策者、城市规划师和建筑设计师提出可供参考的方向,保障新农村建设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当前农村建设的首要要求。村落是人类聚落的起点。传统的中国农村里,人、建筑、环境和谐共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自主建设权的提高,农民在房屋建设过程中盲目求"高"求"大",而忽略了与整体环境的协调,造成了大量毫无地方特色的乡土建筑的产生以及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对村落精神是严重的破坏。我们呼吁的村落精神的回归,是建立在现代场所精神基础上的,综合运用现代城市设计方法中关于空间秩序、比例、统一和室外公共空间活动的相关理论,以村落建设带动村落外部公共空间的发展,以人性空间促进公共活动的发生,而大量活动的发生必然能促进人们对现代村落的认同感,形成良好文明的村落风尚。
  • 摘要:科学规划,长远规划,是确保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的前提,只有抓好规划,确保建设的科学有序,才能逐步改变村镇建设杂乱无章、水平低下的问题,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本文在总结我国村镇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内涵以及规划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做好规划编制工作的几点建议。
  • 摘要:从武汉市农村土地利用和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经验出发,总结和探索了以土地流转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建设模式。本文以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为依据,在总结武汉市发挥土地杠杆作用建设农民新村的基本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形成多元投入和利益分享的土地流转扩大模式,并分析了模型的两个约束条件和三个运行机制。新农村建设的这种模式如果实施得当,将有效解决农村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真正达到多方合作共赢的效果,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
  •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扩大,我国农村业已进入全球化视野。科学发展观引导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农村、农民和农业都带来了活力和新的发展契机。但是,如何把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落实到每一位农民身上?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特别是对农村中弱势群体的关注应该提到日程上来。笔者认为,解决农村问题的前提是城乡一体化规划。然后,笔者提出了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和前提之下,如何从社会学的角度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基础教育以及户籍问题。
  • 摘要: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分析快速城市化阶段农村居民点集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此基础上,从市域宏观的角度,提出了未来常熟市农村居民点调整的新思路,确定了远期和远景市域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方案以及近期实施的步骤,最后提出利厦的政策支撑体系。
  • 摘要:上保蔡家村作为全国村庄整治规划与行动计划编制和实施的4个试点村之一,其规划在如何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促进村民参与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整治范围主要涵盖村民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公用设施、环境质量保障和安全保障设施,以及村庄风貌的维护等方面。具体整治内容包括道路交通、给水设施、排水设施、粪便处置、垃圾处置、减灾防灾、特色保护、生活居住环境、公共活动场所、生态环境等10项。同时着重对整治行动实施计划的安排和落实,并采用了图件、表格的形式进行补充,是中部地区村庄整治的典型范例。
  • 摘要: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中之重。而规划对于建设则有着总体蓝图和具体指导的意义,本文从宏观--居民点整理和微观--村庄改造新建两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建设进行探讨。其中居民点整理以浙江省桐庐县为例说明三种整理模式:同化嬗变模式、迁移集聚模式、梳理改造模式;村庄改造建设则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将村庄以新农村社区的形式进行建设并提出相关措施。
  • 摘要:在当前大规模的村庄规划建设中,一般村落中传统特色的保护和继承往往被忽视。本文提出了对村落传统保护现象的思考,认为数量庞大的一般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古老文化的完整载体,在体现村落传统方面两者缺一不可,广大的一般村落是传统文化的基质,而优秀的历史文化名村是其中的精髓。同时以陆巷村为例,分析了村落传统的内涵,提出了保护村落传统的规划思路和传统空间元素的设计方法,认为村落建筑对保护传统十分重要,应加以引导和控制。
  • 摘要:本文对北京、江西、湖北、成都等不同地区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的实践经验进行类型剖析,概括了"战略优化、政府主导、协作共赢"、"因地制宜、整治为先、示范带动"、"城乡联动、产业跃升、自主创新"、"城乡一体化、三集中"的不同范式,对城乡规划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充分发挥统筹作用提出了应对思路,并特别强调了重庆市全面体现"二十字"方针村级规划编制的创新性。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