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 召开年:2008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8-11-20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1098条结果
  • 摘要:利用吉林省中尺度加密自动气象站资料、常规天气资料、卫星资料、雷达资料,分析了2008年7月23日产生暴雨的天气形势,在确认为切变暴雨性质的同时,从中尺度天气角度分析切变的风场、温湿变化等结构性特点,联系历史上发生暴雨的个例情况,给出暴雨落区与切变的关系。分析表明:此次暴雨过程主要发生在高空干冷、低空暖湿的不稳定大气层结下,影响系统为副高后部高低空切变,暴雨落区位于切变线的东南侧。结合中尺度加密自动站资料和雷达回波等分析,得到进一步做好局地暴雨预报预警的7条具体结论。
  • 摘要:利用美国Oklahoma大学风暴分析预测中心的中尺度模式ARPS及其三维变分同化系统ARPS3DVAR,将荆州的可移式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风资料直接同化到中尺度数值模式,通过2002年7月22日发生在长江中游的一次暴雨过程的进行数值模拟对比试验,分析了雷达径向风资料对初始场的改进效果及其对短时强降水模拟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同化多普勒雷达径向风资料后,增大了初始场中切变线附近的风场气旋式切变,增强了暴雨中心上空的上升运动,同化得到的三维风场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点;通过对比3小时降水的模拟效果表明,同化雷达径向风资料改进的初始场,可以提高中尺度数值模式短时定量降水预报,减小了模式的预报延迟问题(spin-up)。另外,通过不同形式弱约束条件的敏感性试验表明,对于模式水平分辨率和垂直分辨率比值较大时,如果连续方程的水平部分和垂直部分采用相同的权重,将使得风场的调整以垂直速度场调整为主,因此,需要根据模式水平分辨与垂直分辨比值调整弱约束条件的权重系数。
  • 摘要:本文根据2007年6月19~20日一次切变型暴雨天气过程,在分析了暴雨基本概况的基础上,简述了本次暴雨天气产生前后的环流背景。首先运用日本及欧洲数值产品资料,分析了切变线与最大降水中心的预报,并从西南急流的演变、欧洲高度场及风场预报,高层相对湿度场的预报,以及日本850hpaT-Td的预报及地面湿度场的预报,分析了满足本次暴雨天气过程的水汽条件;其次,由垂直速度场分析看出,垂直速度最大负值区为暴雨产生提供了一定的动力条件。此外,将本市数值产品资料的暴雨MOS预报方程,投入使用,其预报结果较好。最后,利用卫星云图及雷达回波图资料进行跟踪分析,为暴雨临近预报提供一定的依据。
  • 摘要:通过对2008年5月24日发生在南京六合区中北部的一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中小尺度天气和雷达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高空500hPa华北冷性低槽的东移南压,并配合700hPa低空切变线的共同影响是这次过程的大尺度影响系统;高空冷平流、地面暖平流辐合上升,在对流层中低层形成了大范围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层结,低层中尺度低压环流的扰动,并与高空急流南侧的辐散区配合而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为冰雹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K指数增大,θse随高度减小,说明南京地区上空层结极不稳定,有大量的不稳定能量堆积,促使强对流云发展,利于水汽凝结和雹块的形成;分析发现,这次过程具有典型的超级单体风暴特征,雷达基本反射率图上回波极强,冰雹云顶高增长迅速;垂直累计液态含水量在十几分钟内迅速增加,雷达速度图正、负速度数值达到29.8m/s,且存在明显的气旋性环流,与24日14时地面图上存在一个β中尺度气旋一致;明显的垂直风切变、丘陵地形作用等也提供了环境条件;冰雹指数HI也起到了较好的指示作用。
  • 摘要:本文利用中尺度模式WRF对2007年3月3~5日发生在辽宁的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大尺度背景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对北方暴雪期间的云特征具有很好的模拟能力。模式对此次过程降水中心的强度、位置、降水移动趋势的模拟,基本与实况相吻合。同时,模式也成功模拟了引起此次降水的大尺度环境场。因此,用模拟的结果进行云场结构的分析是可信的。
  • 摘要:本文采用我国新一代数值预报模式(GRAPES)及其同化系统开展雷达资料的三维变分(3DVAR)同化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一次暴雨个例的对比试验得到以下结论:不考虑垂直运动影响的情况下,同化Doppler雷达径向风资料可以增加初始场中的中小尺度系统信息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预报开始阶段的降水;同化由反射率因子导出的垂直速度、雨水混合比并令上升区饱和可以大大改善降水预报结果;联合同化径向速度和反射率因子资料将得到它们的共同影响。模拟的6h降水过程与实况比较一致,基本消除了Spin-up现象,发展旺盛阶段的对流单体南北方向范围约50km,最大上升速度位于500hPa附近,超过3.0ms-1;雨水最大含量在400hPa附近,超过5.0gkg-1;云水最大值位于600hPa,约0.5gkg-1;造成的降水强度可达30mmh-1,具有明显的中β尺度系统的特征。初始场中水汽是否达到降水维持所需条件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初始场中水汽条件较差,即使包含有云水、雨水、垂直速度的信息,这些信息也会很快消亡,难以维持下去;此外,对观测资料更为专业的质量控制也是十分必要的。
  • 摘要:本文分析了2005年4月20日江苏盐城地区的一次龙卷天气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表明:存在明显的东北涡,涡的后部有横槽,整层空气较干,后部存在西北急流的辐合;高层200hPa为辐散场,有利于对流天气的发展。较强的不稳定能量的积聚是龙卷天气产生的前提;在雷达回波特征上,具有指状回波、弱回波区(WER)回波特征;具有中气旋回波特征;有龙卷气旋的报警;具有逆风区特征;液态水含量相对冰雹而言较小。低层冷空气的入侵是龙卷天气爆发的导火索。
  • 摘要:衡阳森林覆盖率为36.81%,在08年初受低温冻害影响,林业损失惨重。从全市各区域来看,南部最严重,北部南岳损失相对较轻,无因灾导致地类发生变化。全市林业损失为3,680,797万元,其中直接经济受损占17.24%,生态效益损失78.29%,社会生产投入损失为4.47%。因此对林业在生态环境方面的损失更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
  • 摘要:运用力子天气学原理,建立特大冰雪灾害中期滚动预报方法,在业务实践中作特大冰雪灾害7日滚动预报,取得良好效果。总结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主要发生在黄河以南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过程的成因和前期特征,发现:①过程起始日7天之前,即1月3日08时,主体在西北利亚上空的超级冷力子(简称西北利亚超级冷力子)正好形成,西北利亚超级冷力子的空间域很大,地面~100hPa,60E~160E,40~80N是其所占据的空间,其强度也是罕见的,其各层最低温度非常低,尤其在200~100hPa均低于-70℃。②在整个过程中,与西北利亚超级冷力子相对应,在150~100hPa存在超级暖力子,从而形成超级的冷暖力子偶。③1月26日12时~1月27日00时,西北利亚超级冷力子在200~100hPa的强度发生显著转变,先是26日12时150hPa最低温度上升3℃(为-67℃),随后在1月27日00时,200~100hPa三层的均上升到-70℃以上(-69、-65、-67),这是一个强烈的7天后过程将结束的信号。
  • 摘要:本文通过对岳阳市1984~2006年有记录的气象灾害进行具体统计和初步分析,影响岳阳市的气象灾害种类繁多,暴雨洪涝、大风和雷电为岳阳主要气象灾害;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气象灾害首先是暴雨洪涝,其次为大风、干旱;因灾死亡人数最多的气象灾害为暴雨洪涝,其次为大风和龙卷风;对农业造成损失最大的气象灾害为暴雨洪涝,其次为干旱。
  • 摘要:用1971年-2000年长春站10月—3月24小时逐日降水、最高、最低气温等资料,以及相应的NCEP资料再分系资料,对长春市冰雪冻害进行了普查分析,确定了长春市冰雪冻害的标准和级别,将冰雪冻害天气分为四级;找出了冰雪冻害天气的危害,确定了应对冰雪冻害天气的对策;分析了冰雪冻害天气的气候规律和特征,找出了冰雪冻害天气的成因和形成的物理机制;建立了5种冰雪冻害的天气概念模型,分别是冷涡型、深槽型、浅槽型、西北气流下滑槽型和平直锋区型;总结出了各种类型700hPa和850hPa冷空气中心强度和长春市气温强度等长春市冰雪冻害天气的预报指标。
  • 摘要:指出堡垒型灾害天气突如其来,变化剧烈等共同特点,鉴于这种天气发生在可预知和不可预知的临界点上、预报预警成功率很低、往往导致严重灾害事件,以及尤其需要从新一代雷达方面加强认识的实际,从雷达上分析20040723的公主岭大暴雨、20050814的烟筒山大暴雨、20060713的长春等地暴风骤雨加冰雹、20070808的伊通县龙卷风共4次堡垒型灾害天气,分别给出预警条件线索。
  • 摘要:该文利用江苏省1951-2007年雷暴资料,分析了江苏省不同季节雷暴的空间分布和伴随天气的发生概率。同时采用小波分析气候诊断方法,探讨了江苏近57年春、夏、秋雷暴周期性特征。结果表明:春季和秋季主要的发生区域位于江苏的中南部,平均雷暴日自北向南增多,夏季雷暴高值区主要位于江苏的中部和中北部地区。雷暴发生时伴随天气主要以降水为主,其次是大风,冰雹发生比例很少,伴随天气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江淮一带发生干雷暴的比例较大,平原地区出现雷暴大风的可能性较大,而丘陵地区雷暴大风的比例要明显减小。周期变化中,春季雷暴沿海拥有2-4a、20-24a、30a周期,内陆周期稳定性较差,沿江以北7-12a周期比较稳定,而苏南地区10a以下短周期信号呈减弱趋势。夏季淮北周期振荡信号强烈,拥有3-4a、10a、14-16a周期,江淮地区雷暴发生一般拥有2a、5-8a、11-14a的周期变化,苏南地区雷暴变化内陆以短周期信号为主,沿海地区短、长周期均比较强而稳定。秋季淮北沿海雷暴以短周期变化为主,内陆地区以长周期变化为主,江淮地区以8-12a周期为主,苏南地区秋季雷暴以短、长周期两极趋势发展为特征。
  • 摘要:本文根据湿位涡(MPV)定义的南海季风爆发时间序列,利用EOF分析了南海季风爆发早晚年表面温度时空变化的差异,并分别对东亚夏季风爆发早晚年和正常年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在18-28侯地表温度在40°N以北东部地区较高,西部地区较低,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印度半岛的地表温度增温较快,以及台湾附近海域的海表温度较低,都会使东亚夏季风提前爆发。强弱季风年的合成分析发现,强弱季风年前期冬季合成的潜热距平,呈现沿海岸线的东北-西南向的带状距平分布,强年沿岸为正距平,弱年为负距平。距平带与海岸线基本平行。强弱年前期冬季合成的感热距平在北半球的差异与潜热距平的分布形势相似。强弱年潜热、感热和海平面气压合成距平的差异,具有季节的变化。春季的差异往往与冬季的分布相反。这些特征的揭示,对我国季风及季风雨带异常的预测,有较重要的意义。
  • 摘要:利用中国160站1951~2005年和江苏省59站1961~2004年的月平均气温资料,在分析江苏气温变化的季节—年际变化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江苏夏季气温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发现:江苏夏季气温70年代到90年代前期基本上处在一个偏凉期,60年代及90年代中后期以后基本上处在一个偏热期;江苏夏季气温异常存在显著的准6年左右、准9年的年际周期和以16年为中心的年代际周期;在江苏夏季气温异常的年份,江苏夏季气温通常与青海、云南和华南南部的夏季气温呈现反位相;江苏夏季气温趋势自西北向东南呈现正负正的位相分布特点,即江苏西北部和东南部地区夏季气温呈现升高的趋势,其它地区呈现降低的趋势。
  • 摘要:利用1950~2005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和赤道中东太平洋表层水温(SST)资料,统计分析了赤道中东太平洋表层水温异常与TC频数、强度、源地和路径等的关系。结果表明,赤道中东太平洋暖异常年:(1)TC发生频数偏少,较常年平均偏少2-3个,但强度偏强,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发生数偏多,较常年平均偏多1个左右,且随着暖异常强度的增强,TC发生频数偏少,强度增强愈加明显;(2)TC生成位置偏东偏南,145oE以东海区TC生成频数较冷异常年和La Nina年增加明显;(3)TC路径偏东,转向路径出现频次增加,西向路径出现频次减少,从而导致日本东部海区TC通过频数增加,而我国南海和华东沿海TC通过频数减少;(4)在我国登陆的TC频数偏少,较常年平均偏少1-2个。赤道中东太平洋冷异常年,情况基本与上相反。上述影响主要是由于赤道中东太平洋SST异常导致大气环流发生异常造成的。
  • 摘要:2008年1月中、下旬河南省驻马店市出现了连续性的雨雪冰冻天气,半个月内出现了三次大到暴雪过程。2008年1月中下旬总降水量创建站以来记录极值;1月下旬平均气温创建站以来同期最低。由于先出现的是雨凇并形成道路结冰,所以对交通安全带来很大影响。前期温度高、冷空气强且活动频繁、西南暖湿气流活跃、有利的流场配置是这次连续性冰冻天气形成的重要原因。在近20天的雨雪冰冻过程中,大的环流背景经历了3次长波调整:开始阶段,500hPa欧亚上空是两槽一脊,中低纬度副热带高压比较活跃;降雪中期,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建立,欧亚上空转为一槽一脊,稳定维持,副高减弱东退;降雪后期,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减弱崩溃,长波槽东移,副高再度活跃。文章对应急服务工作总结同时提出一些有益建议。要确保公共安全形势的稳定,关键是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加快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同时要增强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社区、农村、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
  • 摘要:2007年7月28日夜至7月30日,河南西部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暴雨、大暴雨天气。由于降雨量大,时间相对集中,引发了严重的山洪灾害,造成卢氏县78人死亡,18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4.1亿元。本文从造成山洪的暴雨天气形势分析,从本地的地质、地貌等入手,分析了这次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表明,暴雨强度大,加上特定的地质、地貌等下垫面条件,是导致这次山洪灾害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进一步总结出本地山洪防御对策,山洪防御,不但要加强山丘区水雨情测报预报工作,更重要的是抓紧建立完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
  • 摘要:对2008年1月中旬豫南一次雨凇转暴雪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反射率因子、径向速度、风廓线等方面的特征做了较详细的分析,发现暴雪回波分布均匀、连续,范围较大,具有明显的丝缕状纹理结构,回波顶高度4km左右,大于30dBz的回波高度在3km以下,属于低云降雪。速度场上西南-正西方向有大范围的逆风区出现且持续,逆风区不断有新的回波生成并向雷达移动。速度场0.9-1.6高度有明显的“牛眼”结构,说明低层有强的东北风急流。中高层盛行西南风,暴雪开始前东北风层次增厚,风的切变高度逐渐上升,暴雪时切变高度在3.0km左右,强烈的暖湿西南气流叠加在干冷东北气流之上,是典型的“天南地北”流场。在这种流场的垂直剖面图上反映出来有中尺度垂直环流的存在。当垂直环流较强,说明低层偏东风与中高层西南暖湿气流都强,有利于降水的发生,垂直环流较减弱时,降水减弱,结束时低层偏东风与中高层西南暖湿气流两者之一消失。雨凇发生时大气具有中层暖(T>0℃)下层冷(T≤0℃)的温度垂直分布特征和中低空近饱和(相对湿度大于90%)的深厚湿层。中层暖冷平流对暖层的建立和破坏起很大作用,当暖层消失,整层大气温度都在0℃以下时,雨将转雪。
  • 摘要:2007年03月03日,商丘市受高空低槽的影响,出现了历史上极为罕见的区域性暴雨,达到暴雨的县有3个,其它县均出现大-暴雨天气。本文从高空形势和物理量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可知,此次暴雨是商丘市3月份第一次区域性暴雨,是降水较集中,雨量最大的一次系统强降水天气过程。高空低槽和低空急流是此次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低空急流造成的暖湿空气辐合上升是此次暴雨产生的触发机制。此次暴雨与夏季暴雨预报模型有相似之处,日本传真图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水汽条件分析可知,低层850hPa和700hPa有明显的湿舌,长江中游到山东半岛一直维持着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水汽通量大值区,为暴雨创造了充足的水汽条件。从动力条件分析来看,商丘处于正涡度区内,在正涡度中心在附近,而且涡度值随高度递减,有利于气流辐合上升。850~500hPa垂直速度均为负值,表明上空气流为上升运动,有利于暴雨产生。
  • 摘要:利用黑龙江省64个县气象站1983年以的雪灾气象灾害资料,使用聚类分析方法,对雪灾形成的因子:降水量、气温、风等象要素及其浒生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对雪灾强度进行划分;利用显著度检验方法,找出了形成雪灾的三个主导因子,从而建立了雪灾强度预评估方程。
  • 摘要: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最大的灾种之一。重视、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加大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投入力度,十分有利于促进经济工作的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饶河县为农业县,地理纬度高,地形复杂,地表差异大,气候灾害较为频繁。对全县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影响较大的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及低温冷害、霜冻、大风、冰雹、局地暴雨等。全文分别就本县易发生的几种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特点及造成的危害程度,进行了阐述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相应的灾害防御策略。本文还就气候变化对本县气象灾害发展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灾害防御对策。
  • 摘要:本文论述了雷击火发生的天气气候条件,时空分布规律,监测、预报雷击火的发生进行了分析论述,得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为雷击火的预报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将为预报雷击火发生的潜势预报提供技术支持。
  • 摘要: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和T213数值预报产品,对2008年1月11日-1月12日湖北省大范围雨转雪天气过程中,雨、雪的高低空配置以及物理量场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高低空配置的分析表明,500hPa西风带低槽的东移、700hPa低空急流的形成以及地面冷空气的路径和强度,是决定雨转雪的关键。雨雪前后T213物理量场对比的结果说明,分析预报场的热力、动力、水汽分布的变化,可进一步确定雨转雪的时间点和降雪的落区。
  • 摘要:采用T213L31模式大气资料,对天气学凝结函数降水运动、水汽通量散度降水运动做诊断计算;又对对流不稳定降水和气块(团)不稳定降水做设计与诊断计算。用以对2008年1月我国南方雨雪过程作诊断计算与分析表明:大尺度稳定性上升运动的凝结函数降水场和天气尺度波动的水汽通量散度降水场,可以反映西风带天气系统与降水,进而反映长波调整与更替、和“槽来脊去”带来的饱和水汽场相变变化,它们还可以组织起对流不稳定降水运动。因LaNina事件是2008年1月欧亚大陆大气环流异常的背景原因,在“海—气”相互作用和西风带“上(下)游效应”、以及全球大气波动遥相关影响下,东亚的冬季经圈环流和冬季风得到增强,同时,副高偏强、偏北,使得冷空气南下,并与副高西侧北上暖湿低空急流相遇,造成这次我国南方异常长时间的雨雪冰冻天气过程。这里因受地面冷锋和高空槽活动影响,凝结函数降水运动和水汽通量辐合降水运动成为这个冬季4次雨雪、乃至于大到暴雪等降水过程的天气学主要原因,而对流不稳定降水和气块不稳定降水只在首次强冷空气活动与雨雪过程、在江南和华南出现。
  • 摘要:降雨,尤其是暴雨是地质灾害活动最重要的触发因素之一,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本文在GIS技术的支持下,以湖北省为研究区,在详细分析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引入可拓物元综合评判模型对暴雨诱发的区域地质灾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湖北省地质灾害高危险区主要集中在鄂西北、鄂西南以及鄂东南地区;中危险区大致也分布于鄂西、鄂东地区;低危险区主要分布于湖北省中部和鄂东北大部分地区。研究表明可拓物元综合评判模型理论简单、操作简便、定量化程度高,在区域性的气象灾害区划和评估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摘要:利用湖北省1961~2006年气象灾害普查资料,对发生在湖北境内的气象灾害进行了分类,并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象灾害可按灾害性天气和灾情两个方面来分类,在灾害性天气方面可分为直接灾害和衍生灾害2类,并可细化为12种直接灾害和14种衍生灾害,在灾情方面可分为4类19种;湖北省主要气象灾害为暴雨、干旱、强对流及其衍生灾害,其特征是危害大、灾情重,时空分布不均、发生频率高等。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因灾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在逐年增加。
  • 摘要:本文利用边界层铁塔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基于RAMS6.0基础上发展建立的边界层数值模式对2002年5月21日-23日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的一次典型动量下传大风天气过程的边界层结构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从天气形势、气象要素垂直分布、浅层风速时间演变及边界层过程机理分析等方面对模式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和检验。模拟结果分析表明:该模式成功地再现了此次大风天气过程的天气系统的演变过程,揭示了边界层气象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从物理机理上分析了边界层物理量的时空结构对天气过程演变的影响,发现低空急流中的高值动量向边界层大气中的输送是造成这次大风天气过程的主要因素。模拟结果与观测资料相比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较好地描述了边界层气象要素的垂直结构和时变特征,从而验证了数值模式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 摘要:陇南市位于青藏高原边坡地带,境内山高坡陡,地势险要,年内多降局地的或全市性的暴雨天气,给陇南市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2008年7月21日,陇南有6县降暴雨,2县大雨,除文县县城降中到大雨以外,其它各乡镇也都降大雨或暴雨,其中成县降大暴雨,陇南33个区域气象站中有20个达暴雨,此次暴雨过程对陇南市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分析此次暴雨是有高原低涡造成的,本文分析了高原低涡降暴雨前后的各种物理量特征,和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情况,以期找到暴雨预报的着眼点。
  • 摘要:通过对2007年9月18日至20日,青岛市破历史纪录的全区性大暴雨过程的天气实况、环流形势分析、物理量诊断和雷达资料分析表明,过程出现在西风槽、副热带高压和台风“韦帕”相互作用成的高湿度、强上升运动区中。过程前期的降水,主要是高层的强抽吸起作用,降水较弱。“韦帕”使得低层的辐合抬升进一步加强,上升运动更为强烈。对流层上层冷空气的活动,使得大气的层结不稳定进一步加强。三个系统的耦合,形成了这个大暴雨过程。过程的中小尺度扰动活跃。雷达资料分析在低层发现一条线状呈气旋性弯曲的辐合抬升带,为海陆温差引起的陆风效应造成的海陆锋,是一条强降水带,伴随有强水平风切变。
  • 摘要:从环流形势、影响系统、物理量配置、雷达回波特征等方面,对2008年7月4~5日及7月14~15日发生于秦皇岛地区的暴雨天气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两次过程的都受副高外围的西南气流和西来槽的共同影响,副高都经历了一次加强西伸北抬然后再减弱东撤南压的过程。“7.05”过程东部高压坝的阻挡形势明显强于“7.15”过程;两次过程都具有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有利于强降水的高低空配置,都是在高能脊区产生,只是“7.15”过程辐合辐散中心都明显大于“7.05”过程,并且最大垂直上升速度值也明显大于“7.05”过程,“7.15”过程湿层厚度明显大于“7.05”过程;“7.05”过程层状云回波中镶嵌的对流单体块明显多于“7.15”过程,对流单体的强度也偏强,并有逆风区发展;“7.15”过程基本速度整个区域零速度线呈“S”型结构,高低空存在明显的垂直风切变。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都不大,与降水量级对应不好;“7.05”过程边界层没有形成急流,只是在850hpa有间断的低空偏南急流,中高层西南急流高度也有一个下降的趋势,但最低高度及急流厚度都明显小于“7.15”过程,并且维持时间短。
  • 摘要: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以及其它实测资料,分析研究了成都地区2007年7月27日到28日一次冷锋过境及其引发的飑线天气过程。从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强度图上存在明显的冷锋过境的线性回波特征,以及速度图上零等速区存在一个呈反“S”型结构,即存在明显的冷平流;零等速区的左侧为入流的径向速度,右侧为出流的径向速度,风向转变近90°,即零等速线是风场的不连续线——锋区所在。在强度垂直体显RHI上,对流单体在成熟阶段具有明显的悬挂回波,存在有弱回波区或无回波区以及回波墙,弱回波区宽度在4—5km左右。在雨强RZ图上,强度阈值大值区与降水实况区对应。
  • 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切片拼接技术的河南省交通气象服务系统的结构与应用。系统利用webmap技术整合地理信息数据、卫星遥感数据与气象数据,利用网络快速、有效的发布天气实况、预报与预警信息,以增进交通气象服务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 摘要:对2007年夏季缓解黑龙江省严重旱灾的一次区域性较大降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这次大范围的降雨区是从河套地区向东北方向移过来的,具有一定的时空连续性,但是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匀。这次大范围的降雨影响系统主要有高空西风槽、冷涡、切变线、低空急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雅库次克阻塞高压以及地面锋面气旋等。低空风场气旋性切变和低空急流为强降雨提供了有利的水汽输送和水汽辐合以及上升运动条件,暴雨发生在低空水汽平流输送和风场水平辐合最强处。最强暴雨发生时段和地点与高空槽加强切断成冷涡过程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比较一致。垂直速度、散度和水汽辐合等物理量要素条件的水平分布不均匀也是造成雨量分布不均匀的关键原因。这次分析对今后预报大范围强降雨以及具体的量级和落区等精细化预报可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依据。
  • 摘要:基于对长沙地区1971~2000年30年雷暴气候特征及雷暴中尺度机理分析研究,采用数值模式输出统计、指数与经验指标、诊断分析三者相结合的MED法,同时引入莱克力指数、修正的K指数等物理量,综合应用数值预报产品、经验指标及区域气象站资料,研究开发出该地区249个站点3~10月甚短期(6h、6~12h)雷暴危害度等级潜势预报模型;同时,采用MOS法,研制出短期0~48h雷暴活动移动趋势预报模型。模型以WebGIS技术为依托,将包含乡镇、公路、铁路、水库、湖泊、山脉等更多的地理信息数据与长沙地区249个区域气象站点的预报信息及理量诊断分析结果相结合;建立了集数据采集、存储、开发、管理、分析和信息传输与发布、信息实时处理等系统功能于一体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长沙市甚短期雷暴危害度等级潜势预报模型两年(2006~2007年)的业务运行情况表明,该模型对雷暴落区及强度均有较强的预报能力。位涡理论在雷暴诊断分析中的探索发现:925hPa的湿对称不稳定区域对于预报雷暴天气的落区和强度具有指示意义,强雷暴一般出现在MPV<0的等值线密集区内或MPV<0的大值区内。
  • 摘要: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异常,江苏省梅雨特征也有异常变化。从2003年到2007年,江苏省梅雨长度、梅期降水、以及出入梅日,都表现出异常特征。本文以大气环流的季节性调整为依据,就副热带高压的演变和西风环流的特征作了分析,分析了2003年-2007年梅雨异常特征的一些成因,并对一些争论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结果表明:(1)03年和06年梅雨带的偏北特征,主要原因是梅雨期副热带高压的脊线均偏北,而副热带高压的中心则偏西。(2)梅期强降水偏多特征,江苏梅雨期强降水出现频次有增多趋势,06年梅雨期间共出现5次强降水过程;03年梅期内有13天出现暴雨,共出现158个暴雨站日;07年梅期内有20天出现暴雨,共出现141个暴雨站日。(3)05年短梅和倒黄梅特征:用ITCZ和高空东北冷涡这两个系统对比分析了发现ITCZ和高空冷涡(东北冷涡)这两个系统是2005年入梅偏晚的前期信号。同时通过对100pha和500pha环流特征分析,认为2005年7月5日-12日这一段阴雨应不属于梅雨。(4)07年是丰梅年,除梅期长外,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各地出入梅日期确定差异大。主要原因为:前期赤道辐合带弱,仅有3个台风编报,副高主体偏东偏弱,中低层虽有切变线,但500hPa常为偏北气流,因而多发局地雷阵雨天气,雨量分布不均且主要出现在江淮北部。
  • 摘要:本文分析了2005年4月25日江苏盐城地区的一次冰雹强风天气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表明:存在明显的东北涡,涡的后部有横槽,上层为干冷,中下层为暖湿态,射阳站T850-T500达到31度,后部存在西北急流的辐合;较强的不稳定能量的积聚是强对流天气产生的前提;在雷达回波中,具有指状回波、弱回波区(WER)回波特征;具有中气旋回波特征;具有逆风区;液态水含量值达到56kg/m**2,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提供了很好的指示作用;高层冷空气的入侵是强对流天气爆发的导火索
  • 摘要:针对大气环流形势,从天气系统的定义出发,面向气象业务MICAPS格点文件数据格式,在矢量旋转追踪法等值线分析的基础上,有序提取等值线的控制点。经过滤波、查找各等值线特性点、剔除异常点等处理,获取沙尘暴高空影响天气系统的基本节点。利用多种特征参量设计了方便可行的算法,完成了槽脊系统的数据构建、分析并确定其地理位置。通过对数据场数值结构分析,建立了确定闭合天气系统位置及其高、低性质的算法。使用Visual Basic语言,开发了相应的沙尘暴高空基本影响天气系统类别自动分析软件,为实现概念模型自动预报系统、提高沙尘暴业务预报现代化水平打下了基础。
  • 摘要: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加密自动站雨量、FY-2C卫星TBB资料和多普勒雷达探测等资料对引发元江“8.12”特大山洪的短时大暴雨进行天气动力学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低层冷锋切变南移过程中受“帕布”台风低压外围较强东北气流阻挡和引导,使切变转向在哀牢山附近形成与山脉平行的西北东南向风向切变是造成本次降雨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切变中形成的中-β尺度系统和多普勒径向速度的逆风区是引发元江“8﹒12”特大山洪短时大暴雨的主要因素。
  • 摘要:采用NCEP的1°×1°的资料分析了发生在浙江的落区有较大差异的暴雨过程,包括其大尺度环境场及其各物理量的诊断分析,中尺度低涡和切变的位置、高空辐散低空辐合的有利配置、源不断的水汽条件以及高温高湿的环境共同决定了暴雨的主要落区及其强度,并分析了两次过程的湿位涡(重点分析了MPV2的贡献),表明了MPV2对未来暴雨的落区和强度有指示作用,低层MPV2正值增长期预示未来降水增幅期。
  • 摘要:2008年6月25日受蒙古冷涡影响华北出现了一次强对流天气,濮阳新一代天气雷达捕捉到了这次天气过程,通过对雷达资料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强对流回波的组成、移动、变化等分析了这次强对流系统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其雷达回波特征,重点讨论了多普勒雷达产品—中气旋发生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利用中气旋产品进行强风预报的思路。
  • 摘要:为研究渤海天津近海海域温室气体污染状况,分别于2006年8月、12月,2007年4月、11月在渤海天津近海对CH4、N2O、CO2三种主要温室气体进行了观测,并采用后轨迹模型对其来源进行了分析,得到结果认为采样期间区域大气受到天津沿海地区影响较大,表现出城市温室气体分布特征,同时可能受到海洋自身的影响。样品分析结果发现渤海天津近海大气中甲烷浓度最大值出现在夏季为2.61ppm,最小值在冬季为1.87ppm。N2O的浓度范围为319.33-347.67ppb,且各点位浓度值的分布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CO2浓度的变化范围是375.4ppm-648.4ppm,采暖期高出非采暖期。渤海天津近海海域三种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都已超过2005年全球平均本底浓度,应引起足够重视。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受共同的源影响,尤其是CO2和N2O,自相关性显著且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一致。
  • 摘要:变化2007年7月8日在淮北地区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特大暴雨过程。我们从预报的角度,分析了暴雨发生前一天有可能得到的天气形势预报场、物理量预报场,配合云图、雷达回波、降雨实况综合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在特大暴雨出现前,无论是水汽、还是垂直速度等物理量的配置都明显存在有利于暴雨发生的特征,是典型的暴雨形势场,做出暴雨预报并不困难;实际发生的情况证明数值预报的形势是正确的,但是实况比预报提前12小时发生,并且暴雨的等级达到了特大暴雨,比预报的等级更为严重。雷达产品上的变化也为临近预报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这就为做好特大暴雨的预报提供了依据。
  • 摘要:使用气象自动观测网、卫星云图、阜阳新一代天气雷达、MICAPS等资料,对2007年7月8日发生在阜阳市区域内的一次极端降雨事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稠密而连续的气象自动观测网资料和雷达统计数据揭示了一些非常罕见的暴雨观测事实;天气学分析指出这场特大暴雨是在副高向南撤退形势下发生的,是在几种不稳定能量共同作用下为暴雨提供了所需的强大能量,特大暴雨对流云带恰好位于低层辐合区、高层辐散区,并且和850hPa典型的对头风切变线相对应;中尺度分析则表明特大暴雨由狭窄而非常强盛的对流云带形成,而列车效应是造成迎仙持续强降水的主要机制。
  • 摘要:本文通过对2003年3月1日到2007年8月31日的常用数值预报产品和淮北同期的降水实况进行对比、统计分析检验和研究,得出了各种数值预报产品在各个季节对淮北降水的预报能力效果检验表和淮北夏季暴雨的预报模型,并对预报模型的回报、试报和预报应用效果进行了客观分析,说明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为淮北夏季暴雨分析预报提供了又一较好的预报工具和方法,也为其他台站的数值预报产品释用和暴雨预报提供了新的思路。
  • 摘要:本文介绍了驻马店市暴雨天气监测预警系统,系统主要包括短期、短时、临近三种预报预警时效,低涡、切变、低槽、台风四类影响系统共12套预警预报系统模型,通过对暴雨监测预警的应用研究,研究了暴雨天气过程形成的环流特征、物理特性和预警技术方法,结合卫星云图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建立了暴雨天气概念模型以及适合本地区气候特点的暴雨预报判据指标,对暴雨天气的识别、监测、预报预警及防汛减灾,决策应急气象服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 摘要:本文对2008年6月9~10日发生在景德镇地区的连续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指出6月8~10日高空低槽稳定,较好的中低层暖式切变位置,低层强烈辐合和低空西南急流是导致产生连续大暴雨的主要原因,高层正散度区(负涡度区)叠加低层负散度区(正涡度区)之上、强烈的抽吸效应导致了剧烈、持久的上升运动。同时对比了2008年4次暴雨过程低层风场变化、欧洲中心数值预报情况和南昌、安庆、衢州的层结参数分布情况,并从各天气系统的配置情况提出了景德镇地区连续暴雨的概念模型。
  • 摘要:2006年6月29日和2008年6月20日,安徽北部的泗县和灵璧县出现龙卷风,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本文对这两次龙卷风发生前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对流参数,垂直风切变,地面中尺度系统以及雷达回波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次龙卷风发生前,副热带高压均受台风顶托处于西伸增强阶段,同时西风带有高空低槽东移影响,低层西南急流强盛,水汽供应充足。大气层结都处在强不稳定状态,CAPE值在1000J.Kg-1以上,强天气威胁指数很大,具有发生强对流天气的潜势。风的垂直分布特征显著,由地面到高空风向均呈顺时针旋转,风向切变明显,风速切变在中低层非常突出。两次龙卷风发生前1h,地面都有中尺度辐合系统,而且龙卷风发生地都处在辐合最强的地区,这一特征为我们提前预警龙卷风可能发生的地区提供了重要线索。两次龙卷风分别发生在常见的带状回波和块状回波中,回波强度最大只有55dBZ,回波顶高也仅11km,不易引起重视。但龙卷风发生前10~20min均有龙卷涡旋特征报警,同时有强中气旋配合,为龙卷风的临近预报提供了关键信息。
  • 摘要:本文对2007年8月1日发生在北京地区的局地暴雨过程进行了大尺度环流背景、物理量诊断和中小尺度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这次过程是在高空西来槽和东北低涡的环流形势下,在有利的不稳定层结和高低空动力配置条件下,由三个对流云团共同影响,在城区合并后南压造成的;边界层东南气流的水汽输送、城市下垫面的热力作用以及冷暖空气的剧烈交绥,是城区和南部地区出现强降水的主要原因;过程中降水的强度与TBB低值中心相对应,降水的分布与TBB值大梯度区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对流系统在城区合并、移动缓慢、维持时间长造成了北京城区和南部地区的短时强降水。
  • 摘要:在以往有关相似性度量研究的基础上,从描述波动的三要素,即位相、振幅和平均值的角度入手,系统分析总结了几种相似性度量的特点,指出相似性度量目前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距离”为核心的相似量,如海明距离、相似离度等,它们是有量纲量,在样本平均值相同时将无法进行相似判断;另一类是以相似系数或相关系数同某种“值”系数的积构成的具有“形、值”综合相似判别能力的相似量,但也存在不足。提出了一个可反映波动三要素的新的相似性度量—最优相似系数,该系数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因此选出的相似样本可信度也较高。通过比较样本间平均值差值与波动振幅的相对大小,将平均值差异对样本相似性的影响引入到相似量中,克服了以往相似性度量在考虑平均值影响时,需要知道样本极值的问题。通过实际相似样本选择的对比分析和预报试验,证明最优相似系数的选取结果与人为的主观判定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预报能力也较强,优于其他相似量。
  • 摘要:晴空湍流是严重威胁飞行安全的危险性天气。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晴空湍流的诊断预报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利用T213模式资料,通过8个湍流指数对晴空湍流进行诊断预报,得出各个指数的预报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指数的预报效果较好,可应用于实际的业务预报之中,而个别指数由于本身的性质及地区差异等原因而相对较差。本文最后还对此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摘要:本文首先采用MM5模式对高空急流增强过程进行的高分辨率模拟,利用模拟结果对高空急流强度变化的机理进行了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依靠数值模拟提供的高分辨率数据可以刻画出急流短期增强过程的细致结构,并将诊断方程中各影响因子中尺度性质呈现出来。大尺度高空急流强度变化并不是均匀的,其中存在大量中尺度增强和减弱过程。急流强度的增强和急流区中尺度扰动动力增长过程有关。对急流区中尺度扰动强度变化影响最大的是非线性平流项作用,其次是对流,但两者作用相反,沿纬向的气压梯度力和科氏力不满足地转平衡关系。
  • 摘要:云是能够对飞行活动产生影响、甚至危及飞行安全的气象要素。本文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BP模型进行了北京单站总云量的解释预报研究。针对所选站点的不同时次进行关键因子的选取,尝试多种预报因子的组合,建立预报模型。经过两年的回报和一年试报,结果表明所建立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预报效果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并且没有“过拟合”现象,对于新样本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
  • 摘要:通过分析北京市海淀区2004~2006年的逐日腹泻疾病发病与北京市观象台地面气象要素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腹泻疾病发病与水汽压的相关程度很好,单相关系数为0.8405。在所有候选预报因子中,它的方差贡献可以占到84%。其他方差贡献较大的因子,还有平均风速、气温日较差等。采用多元回归概率分级技术,建立了腹泻疾病医疗气象分级预报(划分5个等级)及风险水平评估模式。如果预报等级与实际等级相差≤±1级统计为正确,腹泻疾病医疗气象分级预报模式组的平均预报正确率可达98%。其中,预报等级与实际等级完全吻合的正确率可到65~69%。该模式预报结果,可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广大城乡居民卫生防疫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基于中尺度模式WRF及其三维变分同化系统WRF-3DVAR,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08年6月2日广东地区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同化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模式的动力初始场,使初始场包含有更丰富的中尺度环流信息,而且显著提高模式对广州附近的局地暴雨过程的模拟效果。由此可见,在高分辨率中尺度数值模式中有效地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是提高预报中小尺度系统结构和演变机制的关键。
  • 摘要:本文利用福建省68个气象台站实时观测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对2008年第8号台风“凤凰”正面登陆福建省的移动路径与强度变化、大风暴雨影响程度进行分析评估。为了评估和检验气象服务效益,我们在台风登陆前进行灾害损失预评估,在台风消失后对实际灾情进行成灾评估分析,并采用德尔菲专家评估法,通过对福建省防抗台风的有关省直单位的11名领导和专家进行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咨询调查,由专家们填写定性评估和定量估算表,并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评估研究表明:在这次防御“凤凰”台风气象服务中,福建省气象部门指挥得力,应急到位,预报准确,服务及时,效果很好,经统计推算减轻台风灾害的损失为9.4亿~14.1亿元,从而使一个中等偏强正面登陆影响福建省的台风所造成的灾害损失降低到中等偏轻程度,为夺取抗御台风斗争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 摘要:Haima(0421)是一个典型的登陆后减弱、与西风带槽相互作用后变性而重新加强的一个登陆热带气旋。本文对利用台风年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旋转风及辐散风动能诊断方程对Haima的变性加强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Haima变性加强发生在向极运动过程中,与高空槽前急流发生耦合,西风槽引导冷空气侵入Haima环流内部,形成半冷半热结构。进一步利用辐散风动能方程诊断分析发现,Haima变性加强的主要能量来源,一个是西风槽带来的冷空气下沉侵入低压环流释放的有效位能,另一个是Haima与环境系统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其低压环流不均匀分布的总动能通过辐散风向低压动能的转化。二者的值为同一量级。
  • 摘要:采用MICAPS提供常规和非常规资料对2008年4月12日出现在桂东南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中尺度对流系统及发生发展机制研究后认为:(1)中高纬地区呈现“两槽一脊型”,为冷空气的南下提供了有利的环流条件,高原槽和南支槽的东移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水汽条件;(2)高低层急流形成优质配置,高层强辐散与中低层强辐合有及强上升运动为MβCS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3)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散度的强辐合以及对流不稳定为MβCS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热力条件;(4)最强降水时段主要发生在MβCS突然增强时段。
  • 摘要:本文用秦皇岛,塘沽,海上平台等5个自动站2005-2007年的逐小时风速历史资料对渤海西部海区和塘沽,秦皇岛地区的风速的相互关系和自身变化进行分析和探讨。使用二维分布概率模型统计方法,计算各种均值及相关系数,总结出这3年风速的年变化和日变化,对以前已经研究过的结论进行论证。结果表明:秦皇岛分速年变化和日变化仍然和前期总结的结论很一致;塘沽近海海区风速的年变化趋势是3月末4月初为全年风速最大的时期,比陆地大约提前15天的;秦皇岛,塘沽和海上平台站的资料相互对比研究,认为秦皇岛沿海地区同样具有塘沽和其近海海区风速变化的相关性;研究分析塘沽和海上平台站的资料,二者的风速在24小时内有很大的联动性(即同时增加或减少)。最后总结出如何用塘沽沿海陆地风速预报近海海区风速的方法,并对方法做出检验,结果证实,预报方法的误差很小。在原有的秦皇岛本地海区风速经验预报方法基础上,模仿以上总结的预报方法,提出海地区风速短时客观预报方法。由于秦皇岛海区资料的缺少,无法做出其检验,但是根据近海海区和沿海地区的风速的大概变化关系,在海区风速的短时预报起到了指导作用,对于指导风速的旬,月的预报有很大的意义,专业服务的效果很好。
  • 摘要:本文首先对石家庄市2004年11月~2008年3月的温度预报进行了质量检验,对温度预报误差较大的样本出现原因进行了逐日客观分析。进而通过自然正交函数分解(EOF)方法,对不同情形下石家庄及周边县站极端最高、最低气温EOF分解特征向量场的变化特征对比,推断出焚风是导致温度预报出现较大误差的重要原因。
  • 摘要:本文运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新一代雷达资料对2008年6月承德市两次冷涡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1)高空冷涡和低层中尺度切变线,是两次过程共同的影响系统,东蒙冷涡造成的强对流天气和冷涡的移动路经有关。(2)两次过程都存在K指数成倍增大,沙氏指数陡降,CAPE值增加的现象。但各项能量指标和层结稳定度指标的数值决定着对流天气的剧烈程度。(3)对比两次冷涡天气的动力条件发现,涡度、散度、垂直速度的分布,对对流天气的发生有着动力触发作用。高低空风场的配置和通气管指数可以判断垂直风切变的大小,是决定强对流天气剧烈程度的重要条件。(4)多普勒雷达基本反射率因子的形态(飑线、弓形回波等)、强度、移向、移速、垂直结构等特征及平均径向速度场中尺度辅合线、逆风区、流场散合、垂直切变和零速度线走向等对强天气的预警有较强的指示作用。(5)VWP风廓线产品能够反映风场的垂直切变和层结不稳定性,其随时间的变化体现了风暴的发展和强度变化;垂直累积液态水的数值分布与强降水回波有着非常好的对应关系,VIL值的跃增和剧减对强天气预警有明显的指示意义,垂直累积液态水的数值在对流发展阶段逐渐增长,随强天气开始对流减弱而减小。
  • 摘要:利用邯郸市16个气象观测站的观测资料和同期高低空探测资料,对邯郸暴雨的历史资料和相应的影响系统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了暴雨发生的气候特点和大气环流特征,归纳出邯郸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希望能够对暴雨的预报起到积极的作用。结果表明:1974年以来34年间邯郸各站暴雨日数为41~65d,涉县最少、临漳最多;在地理分布上存在2个相对低值区和3个相对高值区;大暴雨日为2~15次,涉县最少,广平最多。从地理分布看有2个相对高值区和2个相对低值区。邯郸市各站年平均暴雨日数在1.21~1.88d,全区年平均暴雨日数为24.5d;存在9峰10谷;年平均大暴雨日数为4.44d,同样存在9峰10谷,暴雨和大暴雨日数的年代际变化呈波动减少的趋势。邯郸暴雨的发生与长波槽脊的位置和低纬度天气系统有密切关系,常由二个或二个以上系统共同影响,并且与低空急流关系密切。据统计造成邯郸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有西南涡、华北低涡、台风倒槽、切变线和西来槽等。其中造成邯郸洪涝灾害的天气系统为西南涡和台风倒槽。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回波、T213数值模式产品等资料,对2008年7月14日发生在河北省南部的暴雨天气进行了分析。这次暴雨过程的天气尺度影响系统是低空暖切变,中尺度系统是自山西向东移动到河北的气旋性的辐合区和辐合线。中尺度对流系统在卫星云图上主要表现为切变线云系中发展的范围在100km以下的对流云团,在石家庄多普勒雷达回波上表现为10~30km范围的强回波区。从物理量的诊断来看,河北省南部存在位势不稳定层结,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强的上升区,水汽在此地辐合抬升,为暴雨提供了有利的动力和热力条件。高层西北冷空气的入侵,低层东北冷空气的加入,与暖湿气流交绥,触发中尺度辐合系统的产生和发展,使强对流加强。
  • 摘要:利用micaps系统提供的气象资料,对发生在邢台地区北部和西北部的两次突发性暴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次暴雨都是西风带低压系统与副热带高压外围暖湿气流共同作用的结果;两次暴雨前均有台风活动,一次是近海台风另一个台风低压深入到内陆地区,台风低压与副高外围形成西南或东南气流,是两次暴雨过程的主要水汽通道和能量通道;暴雨发生前,我区处在暖气团控制,冷空气入侵导致不稳定能量爆发,两次暴雨过程一个是弱冷空气与东南暖湿气流作用结果,而另一个是较明显冷空气与西南气流作用结果,暴雨发生区处于冷空气与暖湿气流(副高边沿西北侧)交绥处。另外,对欧洲和t13数值产品对副高的预报(24小时内)与实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2-24小时内,两种数值产品均有较强的预报能力,在业务应用中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 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中国移动GSM网络和短信发布系统,实现了对灾害性天气进行广播的气象语音预警系统(以下简称预警系统)。此系统在GIS(地理信息系统)上对要预警区域进行选择,然后对预警信息进行数字签名,通过TTS语音转换实现对气象预警信息的及时、安全发布,对失败的信息进行语音回拨(IVR)。
  • 摘要:多普勒雷达是目前公认的探测中小尺度信息的关键手段,资料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的特点,不但是临近预警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尺度模式的有益补充,但由于中小尺度资料同化的背景误差协方差具有非各向同性、随流型演变的特点,且多普勒雷达径向风场观测近似水平观测,其在垂直方向的探测信息很弱,很难通过已有的雷达观测准确获得三维大气状态变量的分析,分析场误差较大,需要增加额外的信息来提高同化的精度。本文通过雷达估计的降水率进行反算,采用所谓的物理初始化的方法来估计垂直速度与湿参数,并将该垂直速度及其时间变化信息作为“观测”,来改善同化分析的效果。利用许秦等3.5维变分同化系统对安徽江淮地区2003年7月4日~5日的一次混合型强降水过程的研究表明,利用物理初始化“观测”有效的改善了三维风场的分析,其对流位置和环流强度均与雷达单体位置比较吻合,增强了对扰动气压和温度的分析增量,随后的模拟表明,降水落区与强度均有所提高。可见,应用物理初始化方案同化雷达资料在改善中尺度降水精细化预报效果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 摘要:2008年6月3日下午驻马店市出现飑线雷雨大风天气,造成电力设施损坏,民房倒塌,经济损失严重。此次飑线雷雨大风天气,是在高空500hpa华北冷涡影响下,我市均为西北气流,思想重视不足,过程出现时又很突然,发展又特别迅猛,使我们防不胜防。本文针对这次飑线雷雨大风天气过程,从天气背景、卫星云图、T-lnp图、CINRAD/SB雷达回波等资料进行全面分析,从短时预报的角度出发,从中找出了一些规律性的事实,归纳出几条预报思路,为今后及时预报飑线雷雨大风天气,得出一些有益的经验。
  • 摘要:将预报员的基本能力、理论水平、预报质量、科研能力等按照定量化指标进行评分,按照每项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给予不同的权重系数,依此进行综合评分。按综合评分结果将预报员从高到低依次分为四等十三级:1~13个级别,按级别高低又分为国家级预报专家、预报专家、预报员、初级预报员四个等级。
  • 摘要:本文利用ARPS模式,通过调节过大地形山脉的湿大气静力稳定度进行敏感性试验,从而研究湿大气静力稳定度对大地形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大气静力稳定度的改变影响了地形重力波的形成、维持和传播机制。当静力稳定度偏小时,地形重力波容易破碎,得不到有效维持;当静力稳定度偏大时,地形重力波又不易形成;仅当静力稳定度达到适合的强度时,地形重力波才能得到有效的维持和传播。此外,垂直上升速度分布、辐合辐散运动及水汽的凝结输送等是影响大地形降水强度及分布状况的重要因素。
  • 摘要:集合Kalman滤波用于数值试验有着雄厚的理论基础。本文介绍了集合Kalman滤波理论及其技术实现,在此基础上搭建了集合Kalman滤波同化系统,用MM5模式做同化实测探空资料,并预报48小时的试验,并将预报的结果与伴随的结果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集合Kalman滤波同化探空资料可以改善MM5模式的预报效果,且集合Kalman滤波同化后模式的预报效果明显的优于伴随同化后模式的预报效果。
  • 摘要:选取1986~2005年抚顺地区3个测站地面自记风资料,分析了抚顺地区大风的时空分布规律,揭示了复杂地形对抚顺地区大风影响。根据形成大风天气系统和环流形势特征和地形特点,将大风分为两高夹低型、东高西低型、西高东低型和中小尺度型等4种类型。建立了偏南大风、偏北大风和中小尺度型大风的预报指标和预报方法,为大风预报提供依据。
  • 摘要:主要从与内蒙古东南部地区(指赤峰市和通辽市)夏季旱涝关系密切的西太平洋副高、亚洲地区环流和蒙古冷涡三个主要的天气系统入手,分析旱涝年的环流差异。分析表明,夏季蒙古冷涡偏多、7月和8月份副热带高压偏强以及比半球盛行径向环流,是造成夏季降水偏多的主要环流形势。冬季北半球极涡纬度和亚洲地区的环流指数对夏季环流形势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二者相互动态地影响了夏季旱涝,据此建立夏季旱涝预测模型。经过1995~2006年12年的实际应用,趋势准确率为83%。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7月22日河南省黄淮地区的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过程是在500hPa槽前西南气流引导下深厚的低涡沿切变线移出,切变线稳定维持在河南中部一带,弱冷空气侵入暖倒槽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造成了河南黄淮地区的暴雨和大暴雨。垂直螺旋度计算结果显示:700hPa等压面上正垂直螺旋度中心的移向和强度变化与降水落区及趋势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大暴雨中心位于正垂直螺旋度中心附近,对大暴雨落区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同时存在中低层正、高层负的垂直螺旋度配置,动力条件非常有利于强降水产生。湿位涡演变分析发现,这次过程中低层既存在对流不稳定,又存在对称不稳定,有利于垂直对流和倾斜对流发生,导致上升运动和水汽输送加强,有利于降水增幅。水汽条件分析表明:这次过程的水汽源地在孟加拉湾和南海,只有一条水汽输送通道,水汽通量高值区集中在800hPa以下的低层和边界层,主要是低层和边界层的水汽辐合。
  • 摘要:针对我省气象台站迁移引起的历史气候资料序列不均一问题,通过建立参考序列的方法,对1961年以来有过迁站记录台站迁站年份以前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以及月降水量历史序列作了订正处理,并将全省2003年以前人工观测资料与2004年以后自动粘资料的上述要素做了衔接,以图使气候资料序列能够真实反映气候变化的客观事实,为气候业务和科研工作提供基础依据。
  • 摘要:在气候变化研究中,存在着大量两个变量场之间的相关问题,本文利用场相关理论分析了四川6~8月降水场与16个环流指数的相关关系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1)1~5月的环流因子中,亚洲经向环流指数、西太平洋副高脊线、北半球极涡中心强度是影响四川汛期降水的最显著因子2)1~5月环流指数对四川夏季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主要是东西振荡分布3)四川主汛期降水变化的敏感点在康定、雅安和广元、内江4)4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西伸明显,汛期川西北产生多雨,5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偏北西伸,则汛期川南多雨6)亚洲经向环流对四川降水的影响主要是一致性分布,而且在相关性上主要是正相关7)前期(1~5月)环流指数与夏季降水场的相关关系中,4月和5月的典型变量时间序列存在11年的周期,其余都无周期。
  • 摘要:利用2000~2007年共计8年的逐日08时和20时的500hPa高空资料,结合地面降水资料和TRMM资料,对高原低涡切变线进行普查分析,获得了对高原低涡切变线活动的一些新的认识。(1)在青藏高原上,切变线活动比低涡活动要活跃。(2)21世纪初的8年间,低涡、切变线出现个数最多在6月,最少在9月。2002年和2006年分别是高原低值系统相对活跃和相对不活跃的年份。川渝的持续干旱与洪涝可能与高原低值系统活动有关。(3)低涡、切变线生成的源地分析表明,高原低涡、切变线主要出现在海拔高度较高和地形坡度陡峭的地区,高原加热和陡峭地形的动力作用是低涡、切变线形成的主要因素。(4)高原低涡、切变线不易移出高原。低涡移出,主要是伴随低涡切变线过程东移。(5)低涡、切变线经常相伴相随,相继出现,对高原及高原以东天气产生重要影响。
  • 摘要:利用川渝地区1961-2006年145个台站汛期的逐日降水和最高温度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夏季高温和干燥事件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川渝地区夏季高温日数与严重干燥事件的空间分布比较相似,除重庆东南部以外,自西向东基本呈阶梯状递增趋势,高值中心集中在重庆中部、西南部以及四川盆地东南部;从长期变化趋势来看,川渝地区大部夏季高温日数与严重干燥事件的发生频次以增长趋势为主,呈减少趋势的若干站点分布较零散,且减少趋势不显著;除小片区域以外,川渝地区大部夏季高温日数和严重干燥事件发生频次经历了“1960s增1970s增1980s增1990s增2000~2006”的年代际变化过程;21世纪以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川渝地区大部无论是夏季高温事件还是严重干燥事件都进入了近50年来最显著的高发阶段,高温事件频发背景下严重干燥事件频次的增加必然导致夏季旱灾的加重。
  • 摘要:简要介绍了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设立在青藏高原东侧和成都平原的两个大气边界层观测站:理塘站和温江站,并利用2007年2~4月两站获得的近地层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对这两个地区风速、气温和湿度日变化特征及廓线规律,土壤温湿变化特征,以及辐射情况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得到了如下一些有意义的结果:(1)两站风温湿均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特征。理塘站风速极大值和极小值出现时间均比温江站晚两小时。理塘站温度梯度值日变化较一致而温江站早晚温度梯度值要大于白天。两站湿度梯度值都是白天较小早晚较大。(2)两站风速廓线规律相似,基本满足对数律关系。理塘站在18:00~6:00,温江站在18:00~8:00均有逆温现象出现,相邻两层高度最大温度差分别达到0.54℃和1.02℃。理塘站8:00~18:00在8m和24m高度,温江站10:00~14:00在9.05m和18.25m高度上能观测到逆湿现象,相邻两层高度最大比湿差分别为0.1g/kg和0.04g/kg。(3)理塘站浅层(0cm和5cm)土壤温度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特征,而10cm以下土壤温度日变化幅度很小。温江站4cm,10cm和20cm土壤温度都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特征,较之理塘站影响的深度更深。理塘站土壤温度的垂直变化程度要小于温江站。两站各层土壤湿度均无明显日变化特征。(4)温江站向下长波辐射通量日变化不大,其他各个辐射量日变化都很明显。理塘站向下总辐射和反射辐射明显强于温江站。
  • 摘要:在川西南山地的冕宁、昭觉选择海拔1600m、1800m、2100m、2500m的4个地区进行各5期的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程度的地理分期播种试验,详细地研究了川西南山地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气象成因、主导因子以及晚疫病发生的气候指标。在此基础上,广泛收集山地短期剖面气候考察资料、气象哨观测资料和最新自动气象站资料,进行整理、订正、延长处理后,结合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建立了川西南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气候指标要素的空间分布模型y=f(h,φ,1,β),利用1:250000的地理信息资料和GIS技术,采用因子集优法将川西南地区划分为马铃薯晚疫病气候易发区、气候次易发区和气候不易发生区,为川西南地区马铃薯抗晚疫病品种的选择、布局和制定防治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生产应用价值。
  • 摘要:与传统雷达相比,多普勒天气雷达在时间密度、空间密度上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常规探空资料只能观测到大尺度天气系统,而多普勒天气雷达在对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和消亡过程具有很强的观测能力。本文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廓线产品所表征的风场辐合特征,进一步说明了降水形成条件中垂直上升运动物理机理的重要性。其各种类型风廓线的特征实例,是在时间、空间密度上判断降水回波的垂直上升运动的最佳方法。通过对风速和风向切变的分析是判断出云雾降水中重要的垂直上升运动的重要判断依据。
  • 摘要:2008年1月12日至2月13日,乐山市出现了持续低温、阴雨(雪)冰冻天气。期间,日平均气温低于3℃的连续日数、连续降雪日数都突破了自1951年以来的历史记录。此文分析了2008灾害天气、气候事件的环流特点,与历史上几次类似的过程(1977年、1984年、1996年)进行了比较,并讨论了可能成因。结果表明:极涡偏南、巴尔喀什湖到贝加尔湖维持横槽、蒙古冷高压长时间维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以及南支槽活跃等是2008年个例期间环流的基本特点。这种异常环流形势有利冷平流分裂南下,同时西南暖湿气流向我国西南输送,冷暖空气交汇导致了持续低温、雨雪天气发生。相比较,尽管2008年与1977、1984、1996等有相似之处,但副高明显偏强、南支槽活动旺盛、极涡南掉明显是2008年的明显特点。最后,分析讨论认为:2007年8月开始的拉尼娜事件,及2007年发生的太阳黑子相对数异常偏低,二者可能对寒冷事件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 摘要:选取高原东侧近50(1951-2000)35个观测站降水和同期印度洋海温资料,运用SVD分析方法讨论了其同期与印度洋海温的遥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高原东侧降水与同期印度洋海温有三种基本的遥相关模态。合成分析表明,高原东侧降水异常与大气环流异常有密切的关系,海温偏高年,高度场偏高,西风偏弱,北风偏强,不利于降水的形成;海温偏低年,高度场偏低,西风偏强,南风偏强,有利于降水形成。
  • 摘要:2008年7月21日06时至22日08时三门峡地区普降暴雨,本文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和雷达资料,对这次过程进行了初步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高空低槽携带的冷空气与西南涡源源不断输送的暖湿气流在暴雨区交汇,是造成这次暴雨的主要原因(2)低空切变线触发了前期积攒的不稳定能量,使得不稳定能量短时间释放,从而产生了短时强降水。
  • 摘要:基于我国台站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比较了川渝盆地东、西部夏季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以及相联系的大尺度环流特征,主要结论为:(1)1951~2004年川渝盆地东西部夏季降水主要呈反位相变化,最主要的雨型是西多东少。(2)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的乌拉尔山高脊、巴尔喀什湖至贝加尔湖之间的低压槽以及亚洲东部高脊的两脊一槽环流型发展、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是盆西多雨年的环流背景。(3)乌拉尔山、巴尔喀什湖、西伯利亚地区的高脊偏强,贝加尔湖一线以南直到盆东附近地区上空为槽区,东亚中高纬地区以经向型环流为主,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南,是盆东多雨年的环流背景。(4)亚欧大陆中高纬环流形势的显著不同,是盆地东西部夏季降水发生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原因。20世纪50年代与90年代,夏季盆西降水的多寡与欧亚地区中高纬500hPa的乌拉尔山高脊、巴尔喀什湖至贝加尔湖之间的低压槽以及亚洲东部高脊的两脊一槽环流型相关,其中与巴尔喀什湖至贝加尔湖之间的低压槽关系尤为密切。20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夏季盆东的降水多寡与乌拉尔山、西西伯利亚、巴尔喀什湖地区的高压脊以及东亚中高纬度地区环流的经向型或者纬向型分布形势有关。
  • 摘要:采用1960-2007年冬季阿勒泰地区出现的43场暖区大降雪过程对应的高空、地面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和7个观测站的逐日地面降水量资料分析研究阿勒泰地区冬季暖区大降雪天气形成机理。结果表明:中间尺度或中尺度气旋、暖切变、偏南风辐合区以及露点锋和能量锋均是造成阿勒泰地区暖区大降雪天气的直接系统。阿勒泰山区的小地形中易于发生对流云群和暴雪云团,而且常常是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暴雪云团停滞汇集的地区;阿勒泰山地形对偏东气流的动力抬升作用和阻挡作用可使降水增幅。
  • 摘要:引进北方春种亚麻在云南高原大理州进行冬种试验,分别在大理市、祥云、宾川、永平四县(市)分期播种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全州各地气候特征,根据亚麻在冬季生长的气候条件分析,研究出以热量条件和海拔高度作为冬亚麻的区划指标,把全州各地分为最适宜区(Ⅰ区)、适宜区(Ⅱ区)、次适宜区(Ⅲ区)。提出应在Ⅰ区、Ⅱ区内有灌溉条件的地区种植推广冬亚麻。并建议把生产和治污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 摘要:利用云南最新的近46年降水与气温资料进行线性趋势分析和突变检验。近46年来云南年平均降水量是趋于减少的,其中夏季降水量减少较为明显,减少率为4.5mm/10a,且夏季降水在1971年前后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从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异常值统计结果来看,云南雨季平均降水量是趋于减少的,而干季平均降水量趋于增加;从降水的地域分布来看,滇南地区降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滇中、滇东北、滇西北降水有各自的特点;近46年云南年平均气温是增加的,从全省气温变化的季节特征及异常值统计结果来看,春夏秋冬四季增温都明显,但冬季气温增加最为显著,增加率为0.27℃/10a,冬季平均气温在1995年出现了一次由冷到暖的突变。滇中及以东地区的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滇西地区气温也具有基本相同的变化趋势。
  • 摘要:利用NCEP10×10的格点资料,应用等熵位涡理论,对2006年7月1日20时—2日20时河南中部一次罕见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对流层高层位涡扰动下传与中低层位涡扰动相互作用是大暴雨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320K异常位涡与暴雨落区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 摘要:利用MM5中尺度数值模式,在模式地形中根据不同方案引入GIS高程资料,对2002年至2006年之间发生在川东的区域暴雨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上游地形对于模拟强降水的影响程度要高于本地地形,本地地形对中到大雨之间的降水影响较大。GIS高程的引入,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改善模式对降雨量的模拟效果,尤其是10mm-50mm之间降水的雨量预报,提高对50mm以上强降水区域的预报能力,但也存在不稳定性,引起局部虚假降水的产生,降低模式对50mm以下降水的落区预报效果,造成50mm以上降水漏报率增多,预报效率降低。
  • 摘要:以2005年7月21日松花湖大雷阵雨天气过程和2007年7月31日蛟河市暴雨过程为代表个例,找到造成蛟河谷地降雨增幅的两种闭合环流结构,一种是山岳波型造成蛟河谷地的大雨,另一种是南北气流碰撞型造成暴雨,指出了这两种特殊的降水类型是促成本地年雨量较大的一个原因。
  • 摘要:指出长白山蛟河河谷地带和北京市潮白河——永定河河谷地带的地形具有相同“分水岭+河流谷地”特点,以2005年7月21日蛟河谷地大雷阵雨天气过程和2007年7月31日蛟河谷地暴雨过程为代表个例,分析造成谷地降雨增幅的两种中尺度闭合环流结构:一种是山岳波类型,另一种是南北气流对撞类型。指出了这两种特殊的降水类型是造成河谷地带雨量增幅的原因,指出“分水岭+河流谷地”是降水结构环境,从地形结构环境和降水落区关系的角度给出4条中尺度性的结论。
  • 摘要:利用RegCM3模式来研究三江源地区湿地面积的变化对该地区气候变化的影响,通过气候模式下垫面覆盖类型参数化方案的改变,主要是湿地覆盖面积的变化,模拟其产生的气候效应,探讨湿地变化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效应。模式数值模拟1980年和2000年两种近实况下垫面情况下三江源地区15年的气候变化,通过18个气象站气温和降水量变化规律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湿地面积下降,区域气温升高,降水量下降。这种趋势在西部地区表现尤为明显。
  • 摘要:本文采用天气学及动力学方法,对祁连山沿线两次典型的区域性大—暴雨天气从环流背景、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动力机制以及地形特征、增雨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了两次过程的相似点与不同之处,表明:切变辐合、低空急流及相对稳定的环流形势是祁连山沿线区域性强降水产生的关键,特殊的地形地貌及人工增雨作业为增加祁连山区降水量提供了有利条件。
  • 摘要:基于ECMWF再分析资料、我国台站降水和气温资料,从夏季高原季风环流系统特点出发,定义了能较好表征高原夏季风环流变化的特征指数,分析了高原夏季风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并揭示了高原夏季风强弱异常时的环流特征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和气温的关系,主要结论为:(1)用6-8月600hPa(27.5-30°N,80-100°E)范围内平均的西风分量距平与(35-37.5°N,80-100°E)范围内平均的东风分量距平差定义了高原夏季风指数(PMI)。该指数计算简单,意义清楚,代表性好,且与中国夏季降水和气温相关很好。(2)1958-2002年高原夏季风整体呈增强趋势,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是高原夏季风的强盛期,之后是高原夏季风弱期,在80年代以后又转为季风强期。(3)高原夏季风与中国夏季降水的正相关区主要位于新疆西部、高原东部及南部、云南西北部、川东及长江下游江浙一带;川西、甘肃、河套和华北地区为明显的负相关区,华南也为负相关区。气温形势与降水配合,高原夏季风与同期气温的正相关区位于新疆北部、青海北部、高原东北侧、河套及甘肃一带,华南沿海也为正相关区;负相关区在新疆西部、川东及长江下游江浙一带。表明高原夏季风对中层大气圈环流气候有重要影响。(4)将该指数与之前汤懋苍定义的指数进行性能综合比较后,发现该指数对川渝地区的夏季降水及气温有更好的指示意义。
  • 摘要:Kriging算法产生于地质产矿中的品味估计,它是从变量相关性和变异性出发,在有限区域内对区域化变量的取值进行无偏、最优估计的一种方法,本文对Kriging算法对气象数据的空间插值的适用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将Kriging算法应用于卫星遥感反演数据的插值补缺以及融合处理是我们的下一步目标。本文首先对Kriging算法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接着采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算法中抽样率与误差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气象探空报文,采用高斯模型对解报后的温度场进行Kriging插值,并将结果与最优插值结果作了比较,得到如下结论:(1)Kriging空间插值的精度与对数据的抽样率成正比;(2)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抽样率不得低于20%,且分布要均匀;(3)在范围趋势估计上,采用普通Kriging算法对探空报文资料进行空间插值是合理的。
  • 摘要:本文介绍了山基GPS掩星探测技术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以及山基掩星数据的反演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2005年8月河北雾灵山山基GPS掩星观测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获得了接收机高度以下的大气折射率廓线;分析了掩星反演结果的内部符合情况,并利用同时进行的联合探空观测数据,将探空结果与掩星反演结果进行了比对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山基GPS掩星反演大气折射率的内部符合精度优于1%;与常规探空结果的平均偏差为5.9%,反演结果偏小,标准偏差为5.6%。
  • 摘要:本文对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NSS-R)的探测技术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其国内外进展情况和工作原理。并介绍了2007年8月在青岛对2008奥帆赛域海面风场进行岸基探测试验的情况。结果表明,这项新技术可以定量反演海面高度、潮位、波浪、海面粗糙度及海面风场等,全天候提供海洋状态信息,成为海洋气象探测的有力手段。对海洋科学研究、海洋气象保障业务服务,特别对今后进一步增强我国近海海上交通的气象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摘要:本文利用NOAA-16/AMSU-B三水汽通道微波亮温差和GOES-9红外亮温阈值对热带气旋深厚对流云进行检测,同时利用GOES-9可见光、红外、水汽多光谱通道特征对热带气旋云系进行识别,通过一次台风“蒲公英”个例,对热带气旋在微波和光学遥感图像上的深厚对流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波和光学遥感资料均能对热带气旋深厚对流云进行有效识别,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但识别出的对流云,微波范围较小,光学遥感范围较大,这可能是由于光学遥感仅能获得云顶信息,将对流云顶部覆盖的卷云错判造成的;即使采用较低亮温阈值,光学遥感也很难将这部分卷云完全分离,而微波对云更具穿透性,在深厚对流云的识别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三水汽通道间微波亮温差反映了深厚对流云的发展强度,可间接揭示热带气旋的发展情况。
  • 摘要:历经8年研制的风云三号极轨气象卫星A星,已于2008年5月27日上午11时02分在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成功。风云三号极轨气象卫星A星是目前为止,装载探测仪器最多、技术水平最高、技术难度最大的民用卫星。它具有获取全球、全天候、多谱段、三维、定量探测地表、海洋及空间环境参数的能力,与美国的新一代气象与环境监测卫星NPOESS、欧洲的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METOP相当。世界气象组织已将FY-3卫星纳入新一代世界极轨气象卫星网。广州地面数据接收处理系统是风云三号极轨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风云三号卫星而建设的全新的气象卫星业务子系统。该系统建设规模大,技术先进及复杂,由相关单位研制。在安装、调试及试运行的过程中,广州站根据自身的经验及需求对该系统进行了改进和完善。本文重点介绍了风云三号极轨气象卫星A星及改进后的广州地面数据接收处理系统的设计,以飨关心风三建设的读者。
  • 摘要:利用GAMIT软件建立了河北省地基GPS水汽观测业务系统,实现了对GPS资料的传输、原始数据解算以及反演出的大气可降水量实时显示,为预报业务人员提供了业务应用平台。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