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 召开年:2008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8-11-20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以TM影像为数据源,动态监测了延安市宝塔区1997、2004年的土地利用、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并对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宝塔区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耕地、林地、草地、果园这四种土地利用类型中。2、1997-2004年期间,宝塔区耕地面积大幅减少,林地、草地面积有所增加;3、土壤侵蚀面积减少,侵蚀等级下降;4、土地利用变化是有利于缓解土壤侵蚀状况的。总体上来说,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都是向良性循环发展的。
  • 摘要:深圳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高气象敏感行业受气象条件的影响越来越突出,致灾的敏感性越来越凸现。本文从分析2008年深圳极端天气事件对行业的影响特征入手,找出灾害天气深层次的行业致灾机理,提出将致灾潜因子显性化,实现预报信息与用户需求、灾害特征等评估基础信息的融合思路,以此延伸到整个气象灾害预评估业务领域,为开展流程化的气象灾害预评估服务提供业务化的实施策略。
  • 摘要:广东是雷暴多发地区,雷电灾害十分严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强雷暴所带来的雷击灾害给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危害。为了减轻雷电的危害,我们一方面加强雷暴的预测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对雷电可能造成或已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价和估计,即雷电危害风险评估,确定易受雷电侵袭的高风险区,从防灾避灾的角度确定最合理的防雷设施,从而可有效的防止防雷设施的盲目建设。本文从雷电危害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工作流程以及算法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为今后开展雷电危害的风险评估提供了参考。
  • 摘要:利用广西1971—2000年地面气象资料记录和Micaps提供的常规地面、高空观测资料,对2008年1月12日—2月5日广西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欧亚地区出现罕见、持续而稳定的大气环流异常形势,是造成这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直接原因。这种大气环流异常形势主要表现在:(1)长时间持续的中高纬度欧亚地区的大气环流呈现西高东低分布,有利于强冷空气自西北方向沿河西走廊连续不断入侵中国;(2)青藏高原南缘的南支低压槽活跃,促使西南方向暖湿空气沿云贵高原向中国输送;(3)由于冷暖空气交汇区,暖湿空气在上,在对流层中低层形成稳定的逆温层,是广西北部地区大范围冻雨出现的主要原因。
  • 摘要:年初我国南方出现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之后又发生汶川大地震灾难。预防和抵御自然灾害已成为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近期,胡锦涛总书记专门做了关于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讲话并组织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全球气候变化专题,进一步强调应对自然灾害的极端重要性。因此,探究气象灾害的社会应对需求,由此从法律法规的层面去丰富我国气象法,对于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乃至自然灾害直至突发公共危机将意义重大。笔者从频发气象灾害的威胁对社会应对提出了5方面的新需求,特别强调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的规划编制和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制订和气象灾害的社会应急工作法律法规依据的出台,规范应急联动机制,提高抗灾工作社会化水平。分析了我国现行气象法及其行业法规在气象灾害社会应对6个方面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气象行业的法律法规在气象灾害社会应对的发展方向:一是要以宪法为依据气象法为母法构建一个公益气象法,二是建立分灾种的气象灾害应急法规体系以规范政府与民众的责任和义务,三是以大国姿态建立国际间合作交流与防御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方面的法规体系,四是重视地方性气象灾害防御法规和规章的制定和完善,五是正确引导民众在灾害面前积极履行义务和职责。
  • 摘要:通过从法律法规赋予气象部门的职责及履行情况、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应急服务、政府相关部门应急响应行动、公众防御自救互救知识宣传等现状进行分析,就如何做好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应急工作提出三点建议,并得出结论:其实,灾害并不可怕,没有有序的组织,人们防灾、避险知识和自救意识的缺失才真正可怕。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异常天气日渐增多,减轻自然灾害、应对突发事件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不容忽视的严峻课题。要在全社会构建一套科学的防灾减灾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仅仅依靠气象部门的预测预警是远远不够的,其间还包括防御、抗灾、救援以及公众教育等许多环节,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由于人们缺乏防御意识,气象灾害出现时没有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气象部门为防灾抗灾天气预报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气象灾害来临时,各级政府科学决策、形成政府组织、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应急响应行动格局,提高公众对气象灾害的防范意识以及在防灾减灾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意识,正确开展自救、互救,就能把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小。
  • 摘要:分析了南宁市2008年1月14日至2月19日期间的罕见低温阴雨天气过程的特点、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以及对此次灾害性天气应采取的农业生产防御对策、灾后恢复生产对策.以便在以后出现类似灾害性天气时能及时采取有效对策,尽可能减少农业生产损失。
  • 摘要:2008年初,我省遭受了历史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造成了我省除赤水河谷和南部边缘区域外,省内绝大部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冰冻,我省中东部地区冰冻灾害损失惨重,给我省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以及MICAPS资料对此次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分析,并与2005年及1984年我省的雨雪冰冻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对这次雨雪冰冻过程的异常成因做了初步分析。
  • 摘要:利用MICAPS常规气象资料、EC再分析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的海温、环流监测资料等,分析2008年初六盘水市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此次罕见的灾害天气过程是在近5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拉尼娜”事件背景下发生的,与欧亚地区持续大气环流异常密切相关。在“北高南低”和西太平洋副高偏北偏强的形势下,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补充,孟加拉湾和南海地区源源不断的水汽向北输送,使得滇黔静止锋在贵州西部及云南中部长时间维持,形成了这次长时间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同时对流层的中低层有逆温层存在是六盘水市2008年初以冻雨、小雨夹雪为主而降雪不明显的主要因素。并从经济损失、生态环境破坏、灾害影响程度对2008年1月14日到2月15日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进行综合影响评估。认为:持续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造成了多种灾害并发,长时间打乱了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灾后重建困难大;雨凇造成的道路结冰、供电线路积冰,是导致交通运输瘫痪、电网中断、通讯受阻的致灾因子。
  • 摘要:本文根据2008年1月下旬至2月中旬我县出现的“低温阴雨”灾害性天气过程,从天气过程的基本概况、灾害过程对我县的影响及评估、各种农作物受害成因、过程期间高、中、低层环流背景的配合、灾害天气过程在我县测站单站剖面图上的反映、过程的预报及检验、决策服务与公众服务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分析、总结与归纳。较全面地反映灾害天气过程与其环流背景的关系,灾害天气过程期间各气象要素在单站剖面图上的演变情况,过程期间欧洲中心各预报图的使用经验。通过分析总结,对“低温阴雨”灾害天气过程的预报和服务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
  • 摘要:为了深入了解沧州市雷电的发生及分布规律,更有效地趋利避害。对1954至1995年沧州市区雷暴资料进行逐年、逐月、逐日、逐时统计,结合河北省2000-2002年雷电灾害典型实例,论述了沧州市雷暴日数年变化变化情况、雷暴日数月分布规律、雷暴初终日的变化及24小时各时段的日分布规律,对雷电发生的灾害状况及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综合沧州市雷电灾害具有“两多两大”的特点,从雷电监测、雷电预警预报、防雷知识普及、防雷工作监督管理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系统性地提出雷电灾害防御对策,为沧州市的防雷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 摘要:2008年1月在我国南方城市遭受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同时,16-22日河北省也出现了持续降雪和低温天气。本文从对农业、交通运输、空气质量、供热取暖以及健康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并对这次过程的预报服务以及各部门的应急响应进行了介绍。由于各级气象部门预报准确,预警发布及时,交通、民航、铁路、公路等部门指挥得力、措施到位,没有造成重大交通事故、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
  • 摘要:利用日本、欧洲、T213、河北MM5、新一代天气雷达风场反演等同步资料,对2007年3月3—4日发生在秦皇岛地区的暴雪、大风及寒潮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前期特定环流背景下的两股不同路径冷空气作用下,形成了大尺度湿斜压低值系统,且不同层面的温、湿场的“三支”急流辐合区恰好覆盖渤海大部地区,为后期灾害性天气发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主要动力因子为中尺度850hpa的锋区配合下的NE向低空急流,其“双重效应”尤为突出,即把渤海低层水汽在“西高东低”的地形条件下输送到西部岸区,同时在锋区南压的过程中将动量下传增强海面的气压梯度,维持海区大风的强度和持续时间;雨雪分界与850hpa“零”度线动态变化相关;水汽因子主要为700hpa西南湿气流和850hpa以下东-东南黄、渤海高湿气流短期输送,并探讨了云物理扰动因子及黄、渤海海洋飞沫对降水增幅效应。通过同步雷达风场反演及卫星云图等监测资料进一步分析,环渤海西-东岸区径向速度图“S”型回波同步生成,中尺度系统雨雪回波强度大于35dbZ,维持时间3-4小时;西岸区降水前海区大于16m·s-1偏东风维持时间大于12小时,950hpa以下渤海中心区域4个主导风向水汽输送对岸区强降水落区动态变化具有指示意义;相对不同岸区衍生的灾害性天气与雨转雪、海温、地形及天文大潮有关。0—24h预报及12h黄色预警发布主要依据本区域科研成果中强降水天气概念模型、数值产品5个叠加因子及常规资料等,0—12h预报及3h红色预警发布主要依据为中尺度物理量场因子、红外、可见光云图、雷达及自动站实况资料等。发布形式全方位,本地公益预报、专业气象及海区延伸预报服务效果显著。
  • 摘要:通过对2007年3月3-4日承德历史罕见暴雪过程的天气形势、急流、动力、热力条件及多普勒雷达资料进行分析。表明:500hPa西来槽和地面气旋是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低空急流的建立,为暴雪天气需要的丰沛的水汽提供了保证,而且高低空急流的有利配置导致暖湿气流上升运动加强,为暴雪天气的发生创造了动力条件。散度场、垂直速度场和涡度场的高低空配置,对暴雪天气的发生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对温度场的分析表明,降水性质与850hPa和700hPa温度平流有着直接关系。关注雷达降水回波及平均径向速度的演变,对预测系统的移动、发展趋势至关重要。
  • 摘要: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加强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体系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也是保证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和迫切要求。本文站在基层台站的角度,分析了县域气象灾害防御保障体系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监测网点不足;防御应急机制不完善;重大天气预报有效服务准确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内涵有待于再认识,细化自己的工作流程;气象普及程度,人民接受气象知识的程度与我们缺乏积极反馈的矛盾。对此,我们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建立安全气象保障体系,预防、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 摘要:本文介绍了驻马店市暴雨天气监测预警系统,系统主要包括短期、短时、临近三种预报预警时效,低涡、切变、低槽、台风四类影响系统共12套预警预报系统模型,通过对暴雨监测预警的应用研究,研究了暴雨天气过程形成的环流特征、物理特性和预警技术方法,结合卫星云图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建立了暴雨天气概念模型以及适合本地区气候特点的暴雨预报判据指标,对暴雨天气的识别、监测、预报预警及防汛减灾,决策应急气象服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 摘要:本文针对1月10日-22日三门峡市低温阴雪天气过程,对天气背景、卫星云图、数值预报产品及新一代多普勒雷达产品进行了认真分析,总结出了产生这次过程的天气机制和卫星云图、雷达产品特征,并对各数值预报产品进行了检验和对比分析。
  • 摘要:简述了濮阳市洪涝灾害的基本特征及规律,结合城市不断发展的现状和城市化对洪涝灾害成灾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城市洪涝灾害的成灾模式和成灾特性变化趋势。根据城市洪灾时空分布及经济损失特点,探讨了洪涝灾害给城市经济造成的损失类别和技术评估计算方法,针对目前灾情调查统计存在的问题和城市的具体状况,建立了科学优化的城市洪灾损失的定量预评估系统模式。该系统模式应用于濮阳两次洪灾个例损失评估。实例表明:评估计算结果与社会统计数据差别不大,表明本文提出的洪涝灾害损失评估模式在技术方法上是可行、可操作的,具有较好的合理性和较高的实用性。对更有效地开展城市防洪减灾工作有所裨益;为政府指挥防洪救灾决策服务提供了理论依据。
  • 摘要:本文利用常规天气图、物理量场以及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2008年1月11日和1月19日发生在连云港地区的两次降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着重讨论了两次降雪过程在天气背景、物理量场上的共性和差异,以及在雷达回波强度场、速度场上的演变规律和风场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降雪天气在雷达回波强度图上表现为片状,速度图上的典型特征是低层首先出现偏北气流,然后偏北气流高度逐步升高;另外,水汽输送和辐合大小以及上升运动强弱的差异造成降水量级的不同;而雷达回波强度图上是否出现零度层亮带,以及本地上空温度700hPa低于-3℃、850hPa低于0℃和地面温度小于2℃,可作为判断降水形态的重要依据。
  • 摘要:基于NCEP/NCAR提供的1958~2008年逐日再分析资料,首先对2008年冬半年副高指数特征和LaNina年平均冬半年副高指数特征、ElNino年平均冬半年副高指数特征、50年平均冬半年副高指数特征进行初步比较,进一步又基于交叉小波和小波相干分析的原理,对其进行分析,以期找出他们之间的相关性和不同性,以及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进而说明2008年初我国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的部分原因。
  • 摘要:针对国家重大项目苏通大桥施工和运营中规避台风大风灾害风险的特殊需求,根据1949-2007年桥位地区影响台风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学原理和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研究桥位区的影响台风的时空分布和八级以上台风大风对桥位区可能的灾损指数。结果表明,(1)影响桥位区的台风年均2.5个,桥位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从5月下旬至11月下旬都有可能遭受台风袭击,但7月上旬到9月中旬是桥位区影响台风的多发期,期间影响台风频次在桥位区北部和南部分别达到总数的84.9%和87.7%,其中8月份又是台风影响最多的月份,在桥位南北分别达到达到34.9%、44.4%。(2)严重影响桥位区的出现8级以上阵风的台风年均0.78个,主要集中在7-9月,以8月的几率最大,台风大风的风向主要出现在偏东南和偏北方向。(3)蒙特卡罗方法模拟的桥位区8级以上台风大风的期望损失指数达到0.2821,约占全省台风灾害期望损失指数的48%,潜在的经济损失达到20675万元,这与桥位区特殊地理位置以及南通常熟是江苏省全省主要台风灾害发生地有密切关系。鉴于台风大风对桥位区的灾害风险较大,建设指挥部门在大桥的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应建立有效的防台应急工作程序。
  • 摘要:利用苏州地区2002年到2007年闪电定位系统监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地闪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苏州市区、北部张家港地区是闪电频发的中心地带,南部太湖流域是强雷电流多发区。而就雷电的时间分布规律而言,夏季19时左右是该地区强对流天气最易发展成熟的时段。同时,本文还分析了苏州地区农村防雷的现状,并依据雷电的分布规律提出了一些建议。
  • 摘要:利用常规天气图、物理量场的特征,分析2008年1月25-29日江苏淮河以南出现的暴雪天气。结果表明:700hPa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为淮河以南强降雪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汽条件,850hPa上暖切的南北摆动和700hPa上暖湿气流的强弱与降雪强度密切相关的,这次暴雪天气过程是大气层结处于稳定状态下的系统性降水,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为降雪提供了动力条件,700hPa的上升运动越强降雪量就越大,较强逆温层的存在和地面温度的偏低,有利于降雪、积雪的形成。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T213数值分析产品,对2008年1月下旬发生在南通地区的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研究表明:中高纬度欧亚地区稳定的大气环流形势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为暴雪提供了大尺度环流背景场;低空切变线是产生暴雪的触发机制;中低空西南急流加剧了暖湿气流向江苏东部沿海地区的输送;低层幅合、高层幅散,导致上升运动加强;逆温层的持续存在,造成了严重的积雪和冻雨灾害。分析结果对今后开展暴雪预报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摘要:应用南京逐日观测资料分析了南京低温、冰冻和积雪灾害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区域气候变暖的可能联系,得到了如下结论:(1)近50年来南京的低温、冰冻、积雪事件都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而积雪深度呈上升的趋势。(2)低温、冰冻、积雪事件都存在一定的年代际和年际的周期变化;冬季平均最低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具有相似的周期性特征;积雪深度的年代际尺度的周期特征明显,但是较小尺度的年际周期不明显。(3)南京年均气温和低温、冰冻、积雪事件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这些天气事件的变化与区域气候变暖关系密切。
  • 摘要:介绍了救援资源数据库在灾害应急指挥系统中的重要性,根据救援资源数据的特性,为各种救援资源设计了统一的数据存储格式,详细阐述了救援资源数据库的设计方法以及数据库表之间的关系模型,使得救援资源数据库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解决了各种救援资源数据共享的问题。
  • 摘要:本文通过对2006年1月到2008年2月冬半年(11月至次年3月),宁宿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情况和当地天气现象、气象要素的分析,阐述了降雪、积雪、低温等冬半年交通灾害性天气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影响。并建立了冬季半年影响高速公路打滑的天气预报方法,通过几年的使用,预报和应用效果较好。
  • 摘要:江苏省如东县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1980年以来,如东县24小时降雪量达暴雪、同时积雪深度超过10cm的降雪天气过程有二次,一次出现在1998年3月20日(简称“980320暴雪”),另一次出现在2008年1月26到28日(简称“080126—28暴雪”)。本文用天气学分析方法对常规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二次暴雪的产生有三个主要相同原因:一是暴雪期间我县850hPa以下有较强“冷垫”建立,850hPa图上0℃等温线已南压到长江以南,地面图上为一个庞大的冷高压。二是暴雪期间700hPa图上存在大范围强盛西南暖湿气流区,江苏中南部、安徽中南部、湖北南部及江南和华南上空的西南风速达到20m/s以上,为暴雪的产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汽条件。三是低空辐合对暴雪的产生有明显作用,“980320暴雪”低空辐合是由850hPa上的槽线提供的,“080126—28暴雪”低空辐合是由850hPa上的切变线提供的。分析结果还显示,我县二次暴雪期间,南京和上海850hPa到700hPa之间是一个逆温层,逆温强度达5℃以上,该逆温层是由850hPa上降温、700hPa上升温所形成的。暴雪的结束时间与700hPa上的槽线过境时间有着较好的一致性。
  • 摘要:受北方强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2008年1月12日~2月2日,新余市出现了一次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性天气。这次灾害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损失严重,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平均最高气温异常偏低,创历史同期新低。持续22天无日照也是历史同期罕见。日平均气温异常偏低、降水量显著偏多、最长连续冰冻日数、积雪深度等排名历史同期第二。造成这次雨雪冰冻天气的根本原因是拉尼娜事件影响和欧亚地区自1月中旬到2月初出现的罕见、持续而稳定的大气环流异常形势。本文应用对比统计的方法,对这次灾害性天气过程的基本特征和天气形势进行分析,有利于今后抗御此类灾害性天气。对这次灾害性天气过程的预报服务工作总结得出:准确的预报是这次抗冰战雪的基础。这段时间出现的4次明显的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市气象台都提前2~5天做出了准确的预报。服务及时到位,建议科学、针对性强,信息发布量大,途径多。真正做到了:决策气象服务当好政府参谋;应急气象服务立足防灾减灾;预警气象服务心系百姓公众;专业气象服务确保用户满意。
  • 摘要:为做好今后的县级应急气象服务工作,通过对08年初石城县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应急气象服务工作的总结,启示有:警觉要早,应急预案启动要及时;服务要靠前,手段要更新;要加强学习,提高综合应急能力;要进一步加强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要组建一支过硬的气象应急队伍;要充分发挥气象信息员的作用;对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要有充分的准备。
  • 摘要:对2008年元月12日~2月2日江西持续低温雨雪冰冻气象服务的成功之处进行了总结,也对影响服务质量和效益的预报准确率、灾害监测与评估、应急服务、信息传播、防灾抗灾重要性等方面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极端事件应急气象预报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 摘要:2008年1月,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50年一遇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处于宁夏最北端的石嘴山市惠农区在此次低温冰雪天气灾害过程中,由于气象局预报准确、服务及时,在灾害天气开始前后,严格按照预警应急预案的程序开展工作,为区政府决策部门及时提供了准确、科学的决策依据,确保决策部门、政府领导及时了解信息并做好应急响应安排,在辖区内交通安全、设施农业、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等方面的防灾减灾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较好的发挥了部门职能作用,使灾害性天气对惠农区设施农业和交通等方面的损失降低到最低。
  • 摘要:本文是在日前,中美科学家通过合作研究指出,过去25年,我国东南部的快速城市化是导致该地区增暖速度比其他时期及地区快得多的原因(科学时报,作者:肖洁,2004.06.28),研究发现基础上,根据崂山区域50年气温变化情况,绘制气温变化图,并进一步分析,提出以下调控对策:(1)进一步开展气温变化的研究(2)充分重视气温变化对生产生活可能造成的影响(3)降低城市化可能造成的气候变化风险
  • 摘要:本文对半岛北部海域海事资料及与海难事故有关的灾害性天气进行了分析,对海难事故特点、灾害性天气出现的频率及特征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得出恶劣的大风和海雾是造成海难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造成该海域大风的主要天气系统主要是冷锋、气旋及热带气旋。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该海域安全船行相应对策和措施,重视灾害性天气对航行安全的直接影响,是提高海上安全航运的的必要手段。
  • 摘要:简要介绍了表述雷电活动频繁程度的雷暴日、闪电次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与雷电灾害的出现特征。按照雷电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大小的情况,依据气象灾害评估分级处置标准,将雷电灾害划分为七个等级,并确定了标准。从造成雷电灾害的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系统出发,根据我国雷电灾害发生的特点,选取了地闪密度、雷灾频数、人口密度和人均GDP作为评估雷电灾害发生潜势的指标。
  • 摘要:利用1961~2005年77个站的大雾天气现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山东省大雾时空分布特征。从整体来看,山东省大雾呈现西部平原、半岛东部和南部地区沿海多,中部山区和北部沿海地区少的特点。月大雾的日数分布显示,冬季大雾频率最高,春季最少。分析表明,山东省年大雾日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年雾日存在11a,6a和2a左右的周期。
  • 摘要:用1959~2006年和2008年云南东部48站的资料,对2008年1月14日~2月28日出现在云南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冰冻灾害进行气温、降水等致灾因子的评估,并以冰冻天数为主,过程平均最低气温为辅构建了冰冻评估综合指数,基于模糊信息分配理论和右侧概率极值再现期技术方法对这次冰冻灾害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2008年1月14日~2月28日云南省出现的冻冻灾害强度指数值打破了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的历史最大记录,是同期100年一遇的特大冰冻灾害;冰冻灾害强度指数值是冬季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次大值,是冬季50年一遇的特大冰冻灾害。
  • 摘要:2008年6月9日19时20分,兰坪县局部出现了长达45分钟的持续冰雹灾害天气,持续时间前所未有。受此次持续冰雹灾害天气影响,使我县7个村委会均有不同程度的受灾。这次冰雹灾害天气,造成极大的损失。据本县统计局统计:7个村委会受灾人口达3353户10598人,受伤1人;农作物受灾1988.8公顷;经济林受灾24950株;蔬菜大棚受损45个;大小牲畜死亡254头(只);民房倒损1110间;输电线路受损3.8㏎;乡村公路受损11KM;共计直接经济损失2826万元。本文对这次冰雹灾害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就对其如何采取防御对策及思考谈了自己的浅见。
  • 摘要:2008年1月12日至2月6日,余江县出现了为期长达26天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持续时间前所未有。受此次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影响,使我县11个乡镇和7个农垦场均有不同程度的受灾。这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给我县的工农业生产、交通、林业、供电、建筑及其人民群众生活等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和影响。据县统计局统计,受灾人口达3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3.9亿元。本文对这次冰雪灾害及其影响对出行、蔬菜、果树及花卉苗木进行了分析,同时就对它们如何采取防御对策及思考谈了自己的浅见。
  • 摘要:利用金华市1953~2008年56a的逐日雨凇、雾凇资料,对电线积冰气候特征、形成条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金华市年平均电线积冰日数为0.8d;集中在冬季,1月最多,2月次之,12月最少;电线积冰可出现在一天的任何时候;最早初日是12月10日,最晚终日是2月19日;电线积冰持续期最长42d,连续日最长4d,持续时间最长64h,最大直径为16mm,最大重量为128g.m-1;雨凇形成条件与雾凇不同,雨凇密度比雾凇大,持续时间长,黏附力大,雨凇灾害严重,山区的灾害比丘陵盆地严重。根据电线积冰灾害的特点,提出了加强灾害防御的具体措施。
  • 摘要:本文对2008年年初的冰雪天气进行了回顾。对冰雪天气在垂直温度分布方面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针对冰雪天气应增加服务产品,为防灾减灾服务。
  • 摘要:对三门县气象局近几年气象灾害预警体系的建设及发展进行了回顾,并对今后三门县气象局气象灾害预警体系更进一步发展进行了思考。
  • 摘要:本文针对2008年初我国南方雨雪冰冻天气中最为严重的大范围冻雨雨凇灾害进行成因分析。使用1997~2008年逐年1月11~31日的资料,着重分析了08年地面冷空气、低层逆温层和中低层环流形势的异常特征,并通过对2008年和近10年的地面冷高压、低层逆温和500百帕环流形势对比分析,发现①2008年初的地面冷空气强度较强,造成了地面及近地层气温偏低,形成了有利于雨凇形成和不断积累的气温条件;②2008年初中层印-缅槽较长时间维持,槽前西南暖湿气流使700hPa增暖明显,并输送长江流域和低层冷空气交汇,使中低层出现了适宜雨凇形成的逆温条件;③2008年初副热带高压偏北,导致强盛的西南气流北抬至长江以北地区,阻挡空中冷空气南下,使冷暖空气交汇在长江流域并形成长江以南地区持续的降水;④这三种条件同时出现和维持较长的时间,导致了南方冻雨、雨凇灾害的发生。
  • 摘要:基于生产和消费视角,对经济发展和CO2排放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对1990—2004年44个国家的人均GDP与生产型和消费型的单位GDP的CO2排放进行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指出所用面板数据符合模型回归条件。在此基础上,对CO2环境库茨涅兹曲线(EKC)进行回归模拟。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从生产视角还是从消费视角,单位GDP的CO2排放量都具有显著的倒“U”形状,符合环境库茨涅兹曲线特征。但对于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消费型回归曲线总是低于生产型回归曲线,表明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着CO2净出口,这对从生产角度核算国家温室气体排放体系提出了挑战。最后,分析了CO2环境库茨涅兹曲线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启示。
  • 摘要:深入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和影响,研究相应的适应性对策,进而为人类社会减缓或适应气候变化提供决策信息是当今气候变化研究的核心目标。人类活动主要通过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和温室气体排放两个途径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本文利用耦合了作物产量生态学模型SUCROS的区域环境集成模式RIEMS(V2.0),考虑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和温室气体的综合效应,对未来50年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情景下的气候变化特征开展了情景预测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认为,未来50年,我国北方区域的气温将延续升高的趋势,尤其是青藏高原区域、内蒙古中东部和东北区域升温最为明显,我国南方区域尤其是华南的气温则可能会有所降低,地面温度的变化幅度大致在±5℃左右。从降水的角度分析,我国地面降水变化具有东部区域增加西部区域减少的整体趋势。除了在青藏高原南部、广东南部和福建沿海三个年降水量的极值中心外,未来50年在华北区域可能形成一个新的降水极值中心,年降水量超过1000mm。单纯考虑温室气体的影响,500pp左右的CO2浓度含量可能是CO2含量影响区域气候变化的临界值,大气中CO2总量一旦超过该值则会造成区域大面积的升温。105°E以西的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原区域和120°E以东的东北区域等区域是CO2浓度递增变化响应较为敏感的区域,这些区域伴随着地面温度的升高,区域年降水量是减少的,因此,温室气体排量的增加会加剧北方区域尤其是西北和东北区域的干旱程度。
  • 摘要: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计算了1948-2002年全球4个季节大气热源的气候分布,并对其季节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全球存在4个主要的大气热源中心,且位置随季节的改变而改变。夏季分别位于中非、孟加拉湾附近、热带西太平洋菲律宾群岛附近及加勒比海西南部,其中以孟加拉湾东北部的热源最强。冬季则移至南非、海洋大陆至印度洋一带、澳大利亚西北部至南太平洋一带及南美洲北部。在大气热源的季节变化中,以夏季的范围最大、强度最强,其后的秋、冬季依次变小变弱,大范围的热源区域的位置也依次向南退。春季开始再变大,变强,大范围的热源区域的位置又开始向北进。全球大气热源季节变化较强的地区位于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夏季陆地对大气的加热较强,而秋,冬季海则是海洋对大气的加热作用大于陆地。
  • 摘要:本文利用重庆地区近50年地面逐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首先分析了逐月平均气温的长期趋势变化,发现秋冬季节呈增温趋势,春夏季节呈降温趋势。接着分析年平均气温的长期变化趋势时发现年平均气温在八十年代以后是变暖的。最后利用小波分析工具箱,分析了年平均气温的周期变化趋势,研究得出重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呈3年的短周期和10年的中周期变化。
  • 摘要:应用1953年-2006年玉门的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分析了玉门气候变化,结果表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气候偏暖,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气候偏冷,80年代中后期以后气候增暖趋势非常明显,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后气候再次发生异常变化,气温上升趋势更加明显,1997年后玉门气温陡然上升,气温连续10年为异常显著正距平,1998年的年平均气温为近50多年来最高,2005年日极端气温又创历史新高,气候变暖,灾害频繁,大风、霜冻、强降水、冰雹等给玉门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仅2007年4月份到10月上旬玉门市因大风、冰雹、强降水等气象灾害累计经济损失达10396.99万元。2006年9月份到2007年3月份,玉门冬半年降水量达历史最小值。2007年2月份玉门月平均气温达近54年来的同期最高值。2007年4月份玉门出现1953年到2006年54年来的同期最多月降水量,2007年7月份玉门出现1979年以来28年来的同期最多月降水量。2008年1月份玉门出现1953-2008年55年来的同期最低月平均气温,连续14天出现低温降雪天气,月降水量是1958年以来50年的同期最多。玉门冬季增温比夏季增温幅度大,玉门祁连山区冬季12月份增温幅度最大,冬季1月份增温幅度次之;玉门绿洲平原地区平均气温升高幅度最大的是2月份,其次是12月份,再次是4、11月份。玉门绿洲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比玉门祁连山区年平均气温升高幅度小。春季平均降水量趋势是减少的;夏季和冬季是增多的;秋季平均降水量变化不大。夏季和冬季降水量增多,尤其是局部地区暴雨增多,对玉门产生了不利影响。
  • 摘要:使用1961~2008年近48年1~2月黔东南地区16个站气象观测资料,确定不同凝冻过程及凝冻灾害评估标准,采用小波分析、突变分析及层次分析等方法,对黔东南地区冬季最冷时段凝冻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演变规律进行了诊断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出现凝冻极端(偏多或偏少)年份频率较高,正常、较多、较少年份比例较低;冬季凝冻主要集中在1~2月,占81.6%。凝冻初日东部早,南部迟;终日是南部早,西部晚;有三个凝冻多发中心,持续最长凝冻日数是三穗29d,平均凝冻日数最多是丹寨13.3d。并且存在14a、8a及4~6a周期变化。凝冻灾害程度定量评估分析出,凝冻灾害是与西南水汽主要通道和冷空气回流前锋交会区域相关联,与特殊地形及海拔高度共同影响,形成凝冻灾害较重地区,黔东南凝冻灾害影响面积大,范围广,灾害重,次数多等特点。
  • 摘要:本文利用贵州西部6个代表测站1961-2007年(5-9月)的逐月降水量资料,对贵州西部汛期降水的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采用滑动t-检验法和Yamamoto法对贵州西部汛期降水进行突变检测;并利用美国NECP/NCAR月平均再分析位势高度场分析了多雨年、少雨年的环流特征。结果表明:近50a来贵州西部汛期降水呈下降趋势,存在着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汛期降水在2002年附近发生了突变;汛期降水多、少雨年,其环流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
  • 摘要:利用1971年~2005年六盘水市三个测站(六枝、盘县、水城)的雷暴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六盘水市的雷暴变化规律及各种天气形势对六盘水市雷暴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近35年六盘水市雷暴日数呈下降趋势,全市雷暴日数发生盘县较多,水城次之,六枝最少,雷暴最频发月份为7月,雷暴日数以西方为最多,东方最小;六盘水雷暴产生的主要影响系统是高空槽或低层切变常配合冷锋、准静止锋、西南涡、西太平洋副高。
  • 摘要:为获得香蕉种植收益最大时的定植期和估算气候变化对香蕉种植收益的影响,本文尝试利用系统动力学建模方式对其进行了研究。该模型通过模拟海南岛西部采用较多的一年一造种植方式,考虑香蕉价格和果串钟随季节的波动。模型只需输入逐周气温数据既可以输出该轮种植期内的总收益。模拟结果表明在第22-25周(即5月下旬到六月中上旬)定植香蕉可以获取最大经济收益,与其他定植期相比可以增加经济受益40%。在固定定植期的条件下,气候变化可以降低香蕉种植收益37%。这是利用系统动力学建模方式估算气候变化对农业经济影响的一次尝试。
  • 摘要:本文利用石家庄地区1961-2006年近46年5个站点逐日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析了该地区的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日较差以及炎热日和寒冷日的年际以及各月的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近46年来,石家庄地区的气候显著增暖,平均气温在冬季增暖幅度最大,夏季最弱,2月份增暖幅度最大,5月份最弱。与平均气温变化趋势相一致,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也呈上升趋势,其中最低温度的升高趋势远大于平均气温和最高温度,石家庄地区中东部县市增暖幅度较大。石家庄地区近46年平均日较差显著减小,这主要是因为最低气温的升高幅度大于最高气温的升高幅度。石家庄地区的寒冷日数显著减少,炎热日数增加不明显,西部、北部和南部县市的炎热日数甚至呈弱的减少趋势。
  • 摘要:利用1961-2005年的气候观测资料,研究华北中部的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最低温度和炎热日和寒冷日的变化趋势和特点。结果表明,近45年来华北中部平均温度显著上升,其中冬季增暖幅度最大,夏季变化不明显,其中20世纪60年代最冷,70、80年代开始增温,90年代至今最暖。而且各季节的最低温度增暖幅度均远高于最高温度,表明气候变暖在最低温度上表现更加明显。
  • 摘要:采用气象统计方法,对唐山地区1956-2006年逐日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得出该地区主要农业气候因子(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积温)的变化特征和趋势。结果表明该地区旱年频率总数为56.9%,远较涝年频率19.6%高;作物生长季旱年频率总数为31.5%,较涝年频率总数17.6%高;播种到出苗时段和作物灌浆阶段旱涝频率分布基本相当,但降水距平百分率变化很大,最大值(涝年)达158%,最小值(旱年)达到-77%;作物生长季积温基本在4200℃左右,最近几年有增加趋势。作物生长季节日数变化在183-224d之间,1994年后全部在200d以上。逐年日照时数呈现下降趋势,50年代-80年代前期全年日照时数数值基本稳定在2700h左右,这一情况在80年到后期开始有所减少,开始下降到2650h左右,90年到下降到2600h左右,最近10年下降幅度较大,下降了近100h,但在作物生长旺季前35年也基本没有大的变化,最近15年则下降到1120h左右。
  • 摘要:利用Lamb-Jenkinson方法和NCEP再分析的1951-2006年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场资料,将华北区域大气环流进行了分型,并分析了对河北气候的影响。发现影响华北的环流型只有22种,其中主要环流型有8种(A、SW、NE、W、C、N、ANE、AN),占全部环流型的64.43%。冬季主要盛行A、NE环流型,夏季主要盛行SW、C环流型。冬季环流型A和NE出现次数呈反相变化,夏季环流型SW和C基本呈反相变化,冬季最主要的环流型A和夏季最主要的环流型SW出现次数也呈反相情况。年降水量和夏季降水量变化与SW出现次数呈明显的同相分布,而与A型出现次数呈非常好的反相分布,即冬季A环流型出现多,夏季SW环流型出现就少,年降水量和夏季降水量就少,反之亦然。冬季的主要环流型从60年代到70年代发生了明显改变,之后基本维持改变后的环流型;夏季环流型在60年代和70年代发生了两次明显改变,之后基本维持改变后的环流型。华北气候变化与区域环流型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 摘要:应用1961—2006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影响河北中部人居环境主要气候因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5a河北中部增暖趋势明显,气候变暖与热(冷)不舒适日数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所导致的总体趋势是使热(冷)不舒适日数上升(下降)。分析还表明,河北中部年加热度日指数存在明显下降趋势,年制冷度日指数变化正好相反,这意味着未来河北中部冬季供暖耗费能源将会减少,而夏季降温耗费能源将会增加。
  • 摘要:以石家庄为例,讨论太行山山麓东侧气候变化特征及年代际变化。利用石家庄1955—2001年的降水和气温资料,对石家庄近47年的气温与降水变化进行分析,得到:年降水趋势倾向不明显,年降水与夏季降水周期变化比较相似;年气温呈上升趋势,其中最低气温与冬季气温的上升趋势比较明显。
  • 摘要:利用河南省103个站1956-2005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河南春季降水与气温的气候特征,发现河南春季降水及气温存在明显的年及年代际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降水随年代增加呈减少趋势、气温则呈升高趋势,在春季3、4、5三个月中,尤以4月变化最为明显。
  • 摘要:本文采用开封市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1951--2005年气候资料,对开封市最近55年气候变化及对粮食生产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开封市近55年年日照时数明显减少,1951—2005年减少200多小时,特别是1996年以后日照时数减少加快;就不同季节而言,日照时数冬季和夏季减少最快,秋季略有减少,春季波动不明显。气候变化呈明显变暖趋势,1951—2005年平均气温增加0.8℃--1.5℃左右,其中冬季变暖表现最为明显,春季和秋季气温呈逐渐上升趋势,夏季气温变化中明显并略有下降趋势。开封市年平均降水量变化不明显,但年际、月际降水变化加剧,冬季降水量有增加趋势。开封市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利敝皆有,日照快速减少将影响粮食等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形成,对粮食生产十分不利。气温升高、降水保持相对稳定,一方面对北部地区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复种指数,提高粮食产量有利,另一方面可能增加粮食生产成本等。总之,开封市近55年气候变化总参的特点是日照明显减少,气温明显升高,降水量保持相对稳定,特别是近10年气温升高、日照减少加快。气候变化将使粮食生产单产增加的同时,可能使生产的不稳定性加大,风险增多,生产成本增加。为实现粮食安全,应从生物、工程、技术、经济、政策等方面增加粮食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
  • 摘要:利用黄河中游地区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简称“三花间”区)21个气象站1955~2006年的气温和降水量资料,采用滑动平均、趋势分析、小波变换和Mann-Kendall等方法,探讨了黄河“三花间”区气温和降水量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0多余年来“三花间”区年平均气温的年代际变化为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为偏冷期,90年代之后气温明显升高,冷暖转折的突变点在1994年,2001年以来是近50多年来最暖的时期;年及冬、春、秋三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尤以冬季增温开始最早,增温最明显。(2)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为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2001年之后为多雨期,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为少雨期,其中以90年代降水最少;各季降水量除冬季外均呈减少趋势,以夏季减少最明显。(3)黄河“三花间”区气候总体向暖干化方向发展,但2003年之后进入了多雨期,未来几年气候存在着向暖湿化变化的可能性。
  • 摘要:利用线性趋势法对长白山地区13个气象台站建站以来的逐日温度资料进行分析,确定该区域的气温变化趋势。同时,通过Mann-Kendall方法确定突变点位置,并结合t-检验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区域的年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有极为显著的增加趋势,趋势分别为0.23℃/10a和0.46℃/10a;均能够通过α=0.001的显著性检验。近50年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时间系列都有一个突变点,其中最高气温的突变点出现在1995年左右,而最低气温的突变点在1985年前后。这种变化使得温度日较差表现出明显的减小趋势,并在1972年出现一个突变点,前后平均相差1.8℃。区域各月最高、最低气温及气温日较差与日照百分率均有极为显著的相关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温室效应持续增强的迹象。
  • 摘要:根据商丘市所辖8个代表站1961~2007年47年的逐月地面月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滑动平均、累积距平等方法对气温变化趋势进行诊断分析,通过用滑动t-检验法、Yamamoto法、Mann-Kendall法等统计方法,对平均气温时间序列可能的突变点分别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近47年商丘年平均气温变化率为0.078℃/10a。其间经历了由60到70年代的增暖期,80年代的气温变冷期,90年代中后期又进入了一个较强的增暖期。春、秋、冬三个季节的平均气温整体上都呈上升趋势。冬季上升幅度较大,气温变化率为0.382℃/10a,明显高于春、秋两季的0.084℃/10a、0.049℃/10a。而夏季的平均温度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气温变化率为-0.169℃/10a。三种方法检测结果综合来看,四季突变时间不同,1993年是年平均气温由冷转为增暖的突变点,可信度达99%。
  • 摘要:以长江中游地区武汉和宜昌站自1951年以来的年均气温资料、年降雨量资料为依据,分析了长江中游地区过去50多年的气温上升和气候变化情况。根据1984年有白鱀豚考察记录资料以来,长江珍稀动物白鱀豚和江豚种群数量变动情况。分析对照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江中游地区气候变化情况与长江豚类种群数量的关系。通过分析认为,长江豚类数量急剧下降与气候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气候变化一是直接通过影响水循环影响到长江生态需水量,从而影响到长江豚类的分布、行为、和种群数量;二是气候变化导致环境条件改变,加上人类其他活动对水环境影响的叠加,导致水污染加重,改变长江豚类的物候,影响到长江豚类;三是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反馈作用,反过来导致气候变化加剧,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 摘要:本文统计分析了南极长城站2000年以来阵性降水的种类、降自云层及出现频率,发现长城站共有霰、阵雨、阵雪三种阵性降水。同时分别从观测学和天气学的角度,对2006年出现的5次阵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剖析,揭示了南极阵性降水的一些特点,认为当长城站地处位置偏南、移速缓慢的气旋前部,或威德尔气旋后部,同时天空有积云出现时,都应考虑阵性降水出现的情况。所作分析对长城站阵性降水的观测和预报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摘要:利用Morlet小波分析孝感市近50年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特征,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并探讨影响气候变化的相关因子。结果表明:气温变化3-7a和准20a的周期表现显著,而降水变化3-7a和9-13a的周期表现显著;年平均气温今后10年有小幅回落趋势,夏季和秋季今后1-2年小幅增暖;年降水今后2-5年偏少,春季和夏季今后2-4年偏少,冬季今后2年偏多;太阳活动和ENSO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春季太阳黑子偏多时,当年和次年秋季气温将偏低;年平均太阳黑子偏多时,次年四季降水将偏多;夏季海温偏高,则次年春季降水将偏多,次年夏季气温将偏高;秋季海温偏高时,次年春季降水将偏多,次年冬季降水将偏少;冬季海温偏高时,次年年降水和春夏季降水将偏多。
  • 摘要:应用岳阳6个气象站1952~2006年气温序列资料,对全市平均气温、最高平均气温、最低平均气温、年较差、日最高气温≧35℃日数、日最低气温≦0℃日数以及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的月、季、年序列进行趋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过去53年岳阳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呈现了不同幅度的显著增长。由于最低气温的上升幅度大于最高气温,年平均日较差显示出缩小趋势。在季节变化上,冬季季平均气温微弱上升外,其他季节气温的变化都呈显著的正趋势,尤以春、秋季上升趋势最为突出。岳阳各季极端最高或最低温度的变化,以显著的正趋势为主。气候变暖使我市夏季高温热浪天气增多,冬季最低气温低于0℃的日数明显减少。
  •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已影响到方方面面,地处中纬度的东洞庭湖湿地已受其影响。本文从东洞庭湖气象水文条件与洲滩湿地生态关系入手分析,揭示出湿地生态原生态优良,而现今湿地生态已显危机,并探究其可能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思考建议,具一定理论和实际意义。
  • 摘要:利用1996—200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4个大城市的地面观测资料和空气污染指数对气温指标(气温日较差,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云量、太阳辐射、空气污染指数的周循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气温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末效应,夏季周末气温要素值比工作日大,其他季节周末气温要素值比工作日小;气温变化中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周末效应最为明显,可以作为检测周末效应现象的指标;3大长假存在明显的假日效应,其中春节和国庆节假日期间气温要素值相比假日前后7天小,五一节假日期间气温要素值相比前后7天大;气温变化的周末效应与人类活动相关的气溶胶有密切的关系,夏季由于水汽充足气溶胶的间接影响(气溶胶—云的相互作用)起主要作用,气溶胶周末较少,云量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白天最高气温升高,最低气温升高,气温日较差升高,平均气温也升高;其他季节气溶胶的直接作用和半直接作用起主要作用,气溶胶周末较少,气溶胶加热大气的能力减弱同时导致云量增加,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白天最高气温降低,最低气温降低,气温日较差降低,平均气温也降低。
  • 摘要:本文应用REOF方法对模式模拟出的中国未来温度进行分析。根据载荷值进行温度区划。其区划结果为:1961-1990年、2021-2050年和2071-2097年的年平均温度分别可划分为6个、5个和3个区;冬季平均温度分别可划分为5个、4个和4个区;夏季平均温度分别可划分为7个、4个和5个区。
  • 摘要:本文利用28年的月平均降水、海温、OLR、海平面气压等资料,通过同期相关、滞后相关和回归分析研究了东亚季风区夏季海气相互作用的特殊性和不同海区大气影响海洋的可能机制,得到以下结论:中高纬海域和低纬海域的海气相互作用机制不同,对于低纬海域来说,海洋对大气的强迫是主要的;对于中高纬海域来说,在春季和秋季,大气对海洋的影响是主要的,而在冬(夏)季,北(南)半球中高纬海域海洋对大气的作用更显著。与全球海气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大体规律不同,东亚季风区夏季的海气相互作用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即由于东亚夏季风的爆发导致西太平洋暖池、中国南海以及黑潮区的海气相互作用机制发生改变,由其他季节以海洋影响大气为主转化为夏季大气影响海洋为主。虽然前期和同期大气对海洋的影响较大,但海洋对大气的影响也同时存在,海温异常仍然可以影响后期的大气状况。在东亚夏季季风区的不同海区,与海温洋强迫大气的机制不同,大气也可通过减少到达海洋表面的太阳短波辐射,增强海表的气旋性涡旋,增加海表的蒸发冷却以及表面风应力拖曳,降低海表温度。但每种机制的作用范围不同,在有些区域,可以有两种机制共同起作用,如在10°N~20°N之间,140°E以西,大气可以通过减少到达海洋表面的短波辐射,增强海表的气旋性涡旋,使得海洋在表面获得的净热通量减少的同时,Ekman抽吸产生的上升流引起冷水上翻,也使得海温降低。而在有些区域,只有一种机制单独起作用,如在10°N附近,大气主要是通过西风增强,从而增强海表的蒸发冷却降低海温。而在20°N~35°N之间的海区,大气则主要是通过东北风的风应力拖曳,使中高纬的表层冷水南流(或抑制向北的暖流),从而降低海温。总之,在这几种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才形成从赤道到35°N之间,160°E以西特殊的海温与降水负相关区。
  • 摘要:本文采用累积频率的统计方法和1961~2002年42年中国日最高、最低温度的站点资料,选取90%(10%)得到对应的高(低)日尺度阈值(以下简称“日阈值”),并对其进行滤波,挑选出极端温度事件,分析我国极端高温事件频数和强度在不同区域的特征,同时分析了其与全球增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运用REOF方法并结合对极端高温事件频数和强度的分析,将我国分为新疆西北部、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西北东部地区、川藏滇地区和黄河流域7个区域。在新疆西北部地区、东北地区、在西北东部地区和川藏滇地区均存在显著的线性上升趋势,尤其是90年代后。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和黄河流域等沿海地区的线性变化趋势则不显著,基本呈现多峰值的情况。(2)运用SVD方法分析极端高温事件和全球温度距平的相关性。在第一对空间型分布中,全球温度距平的正高相关区位于非洲南部和南太平洋的中部,而极端高温事件频数则在我国北方的大面积地区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尤其是35°N以北的北方地区。SVD分解的第二对空间型分布可知,全球温度距平的显著正相关区位于非洲的热带地区和大西洋沿岸。而极端高温事件频数则在我国长江中下游一带、华南沿海等南方地区为显著的负相关区。两对模态的时间相关系数都较高,分别为0.8和0.7,具有年代际变化的特征,且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
  • 摘要:本文应用连云港市6个气象台站1960~2006年气象资料,通过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了地表湿润指数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连云港市47a干湿趋势变化不明显,年平均湿润指数存在13~14年的年代际周期和准5年的年际振荡周期,并且都通过了95%的显著性检验,季节平均的湿润指数的周期特征只有夏季与年平均最为相似,其他各季有一定的周期性,但不是十分显著;平均湿润指数在0.97~1.49之间,南北略高,中间略低,平均湿润指数最大值出现在7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夏季最高,秋季次之,冬季最低;47a冬、夏二季湿润指数是略有上升,秋季则略有下降,春季无升降趋势。
  • 摘要:气候作为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条件之一。当前全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人类活动加剧了全球近50年来的普遍增温。在此背景下,包头市气候也发生了明显的变暖过程:全市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5~2.3℃,年平均最高气温升高了1.2~1.5℃,年平均最低气温升高了1.9~3.3℃,特别是80年代以后气温持续上升,冬季变暖尤为明显。持续的气候变暖已经对全球的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产生了明显而又深远的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繁发生以及气候突变发生的潜在可能性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气候变化问题不再只是单纯的科学问题和环境问题,它已触及能源、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认识本地气候状况,研究气候演变趋势,掌握气候变化对本地社会、经济、生态的影响,应对气候变化,对于防御气象灾害,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包头50年来气象历史资料进行翔实的统计分析,揭示了包头地区的气候变化事实,阐明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供各级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安排指挥生产、部署防灾减灾时决策参考。
  • 摘要:利用内蒙古8个物候观测站1981-2006年小叶杨叶芽开放期资料及1961-2006年气候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探讨了内蒙古地区气候变化对小叶杨叶芽开放期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当地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内蒙古地区小叶杨叶芽开放期变化趋势表现为强烈的地域差异。小叶杨平均叶芽开放期孪井滩最早,鄂温克最晚,两地相差达39d;小叶杨叶芽开放期呈波浪式变化趋势,1989-1992年叶芽开放期较早,但2002年后叶芽开放期表现出延迟趋势,这与2002年后,春季气温低、降水少有关;叶芽开放期的变化是多气象因子的综合作用,但气温占主导地位;春季气温的年代际波动与小叶杨叶芽开放期波动基本对应,但波动幅度因地区不同幅度不同。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赤峰市四个代表站近50年来的年平均气温变化、冬季平均气温变化、夏季平均气温变化、日最低气温≤-20℃与日最高气温≥30℃日数变化,总结归纳出赤峰市近50年来气候变暖的规律和特点,简析因气候变暖对对气候系统自身、农业生产结构、生态环境的利弊影响,为实施宏观决策、保护环境、改造气候等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利用累积距平法和气候倾向率对嫩江流域右岸近45年(1961~2005年)气温、降水量和径流量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嫩江流域右岸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结果显示:嫩江流域右岸近45年来气温显著增高,平均以0.52/10a的速率上升,而且四季均为上升趋势,不同季节增温幅度以冬、春、秋、夏依次递减,1986年以来是气温升高最显著的时段;降水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20世纪1961-1982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1982-1998年处于增加时期,1998年以来降水量又呈现减少趋势。夏季降水量变化趋势与年降水量变化趋势趋于一致,降水量总的趋势是在波动中微弱上升;嫩江流域右岸主要控制站年径流量与年降水量保持大致的同步变化。
  •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银川气候概况及气候变化的事实,说明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以及气候变暖对银川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最后提出建设银川现代农业的对策及措施,主要有:充分利用热量资源,培育和选用抗逆品种;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加强农业生产管理措施,减小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加强农业气象监测等。
  • 摘要:通过对本站1971-2000年小型、大型蒸发观测资料的初步统计,分析30年德州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蒸发量变化趋势的气候因子。
  • 摘要:采用英国Hadley中心的区域气候模式PRECIS结合CERES-Wheat模型,对2071-2100年(2080s)SRESA2、B2两种排放情景下山东临沂地区小麦生产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PRECIS预测的2080s气候变化情景下,不考虑CO2的肥效作用,临沂地区小麦的生育期明显缩短,产量有所下降,且A2情景下产量下降更明显;考虑CO2肥效作用时,能够补偿温度升高带来的负面影响,产量都显著增加。未来如果保持品种和管理措施不变,推迟播期,生育期将延长,产量增加,A2、B2情景下分别推迟15d、10d为宜。在A2、B2气候变化情景下,该地区种植穗粒数较大的品种可以提高产量,并且A2情景下产量增加的幅度要比B2大,穗粒数大应为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新品种培育方向。根据目前现有品种的表现,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临沂地区适当引进偏春性的冬小麦品种,将可能提高产量。因此,将播期推迟,培育穗粒数较大的小麦新品种或引进偏春性的小麦品种可以减小未来气候变化对临沂小麦生产的不利影响。
  • 摘要:根据泰山气象站1955~2004年50年降水观测资料,对泰山50年来的降水变化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分析表明:泰山近50年来降水量则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80年代降水最少。各季节中,秋季降水呈下降趋势,而冬季在70年代为多雨期,夏季在80年代为多雨期,春季在70年代为少雨期。
  • 摘要:根据山西省观象台1960-2006年的气象资料,对太原市灰霾天气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太原市灰霾日数12月最多,6月最少。秋、冬、春三季共占全年灰霾日总数的81.5%,而夏季占全年的18.5%。年灰霾日数总体呈波动趋势,其变化可分成6个阶段,其中,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为急剧上升阶段。此外,灰霾能够降低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减少日照时数。
  • 摘要:利用晋中市近49年的气候和水资源等资料,对气温、降水的变化特征以及由此引起的水资源量的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平均以0.3℃/10a上升,气温偏高主要是冬季,夏季变化幅度不大。降水量的变化呈减少趋势,以35.9mm/10a的速度在递减,90年代是降水量减少幅度最大的一个时期;水资源总量、地下水、河川径流量呈减少趋势,与降水的变化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 摘要:本文利用ERA-40再分析资料通过多种统计诊断方法分析了高原东部及邻近地区空中水汽资源的气候变化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958-2001年以来,区域平均的年大气可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幅度为3kg.m-2/10a;区域总水汽收入也呈减少趋势,减少幅度为6×105kg/10a。其中值得注意地是区域平均的年大气可降水量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夏季风携带的南来水汽在高原东部及邻近地区扩展强度的减弱是整个区域水汽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源于中高纬地区水汽输送的影响值得关注。对于本文的研究ERA再分析资料是比较适用的,在定性趋势方面得到的结论是可信的。
  • 摘要:采用经均一性订正的中国地面气象台站观测的气温记录及NCEP/DOEAMIP-Ⅱ Reanalysis(R-2)再分析气温数据,研究分析了中国东北部区域气温的增暖变化,同时从1954~2005年、1979~2005年两个时间段,一方面通过对比分析城—乡台站地面观测气温序列趋势的变化,分离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城市热岛效应造成的增暖影响;另一方面以R-2再分析和观测资料对比思路估计了城市化的增暖影响。结果表明,近50多年来,中国东北部气温增暖显著,区域年平均最低、平均、最高气温分别约上升了2.11℃、1.59℃、1.13℃。从城市化影响贡献来看,无论是1954年以来还是1979年以来,城市热岛的增暖贡献程度均很小,近50多年来,即使影响最为显著的年/冬季平均最低气温,对其贡献也均不到5%;而利用R-2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得出,城市化对东北部区域年/冬季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暖贡献分别为50.1%、27.0%,相对同时期的热岛效应贡献显著。进而说明,近30年来城市化对中国东北部区域气温的增暖贡献非常明显,但这其中的城市热岛效应影响并不是主要因素。
  • 摘要:利用京津冀区域均匀分布的城市站与乡村站45年(1961~2005年)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区域内温度、日照和风速变化特征及区域内差异,对城市化进程中对气候环境的影响趋势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分析结果:(1)区域内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呈现升高态势,高温日数呈增加趋势,大于等于35℃高温日数各年代平均值变化幅度相对平缓,年际变化则呈现先降后增的变化趋势,变化幅度小且增加趋势不明显。(2)北京和石家庄45年来热岛效应呈现强度逐渐增强、面积逐渐增大的趋势,2000~2005年热岛强度最大分别达3.1和2.2℃,天津的增强趋势则不明显,表明不同城市背景的热岛效应对区域气候影响不同。(3)区域内各测站的日照全部表现为日照时数减少,而以密云站、遵化站、沧州站减少速率最快,分别达到-150.9小时/10a、-142.6小时/10a、-140.0小时/10a,主要考虑气溶胶的影响而不是云量所致。(4)区域内平均风速呈减小趋势,但城市对风速的削弱作用并不十分明显。
  • 摘要:利用1961-2005年5-9月逐日降水资料,对阿勒泰地区强降水事件时空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5年来,强降水量和日数呈增加趋势,1981年是增加的突变点。强降水强度趋势变化不明显。间隔1~5d强降水日数呈增加趋势。强降水事件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7月份,1980年代以来,8月下旬也是强降水事件频发时段。
  • 摘要:本文利用垦区三个气候(气象)站44年资料分析了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垦区大雾天气的天气气候特征、季节和年际变化、大雾天气的昼夜变化、时段分布、气候变暖与大雾天气的关系及成因,同时分析了大雾天气的典型环流特征及物理场特征。结果表明,石河子垦区大雾天气是由特殊地理地形与环流相互作用共同造成。石河子垦区大雾天气主要出现在冬半年,白天出现频数多于夜间,夜间到早晨出现频率较高,区域分布上由南向北增多,冷冬年多于暖冬年。大雾天气主要出现在两种环流背景下:暖高压脊控制型和低槽东移稳定型。分析显示石河子市大雾天气增多与城市及工业加速发展有密切关系。
  • 摘要:利用奎屯河流域树轮年表资料,分析树木生长与河流流量变化的关系,重建了奎屯河378a9月的径流量,并分析其变化特征。自1623年以来,奎屯河9月径流量共经历了7个丰水期和7个枯水期,现今正处于相对枯水期。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重建序列的周期变化和突变变化。结果发现,在不同时域上,重建径流量存在15a、40~50a和80~100a左右的显著周期,在1652年、1734年、1761年和1819年发生突变。
  • 摘要:利用吐鲁番和鄯善1982-2004年气象资料以及同期春季物候资料,统计分析了吐鲁番地区气温和木本植物春季物候的变化趋势、各物候间的相关关系以及不同时段气温变化对物候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未来气候变化对吐鲁番地区木本植物春季物候的可能影响。
  • 摘要:本文利用1961年至2005年大理市历年气温、降水量等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气候异常指数等气候统计方法,分析研究45年来大理市年代际、四季及近10年的气温及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大理45年年平均气温及四季气温变化均呈上升趋势,年最低气温增温明显,是年最高气温增幅的2倍,年及四季气温异常基本上都出现在1980年以后,异常偏高为主;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大,但春季、秋季和冬季平均降水量增多,夏季平均降水量减少,大理45年大雨日数变化呈上升趋势,秋季降水异常较多。
  • 摘要:用1959~2005年云南125站的雨量资料,通过计算趋势系数等现代统计诊断方法,研究了云南中雨日、大雨日、暴雨日、大暴雨日及各量级降水量的气候特征和气候变化,并与雨日的气候变化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中雨以上强降雨日有明显的干、雨季之分,雨季中雨日、大雨日、暴雨日、大暴雨日分别占到全年总数的84%、90%、94%、99%,特别是6、7、8三个月大雨以上强降雨日占到全年的61%以上,强雨日的集中程度相当高,且降雨量级越大集中越高。云南大雨日、暴雨日、大暴雨日在增多;大雨日的增多趋势不明显,暴雨日、大暴雨日的增多趋势较明显,且大暴雨日比暴雨日的增多趋势大。雨日、中雨日在减少;雨日的减少趋势十分明显。以平均每10年计算,省内总大雨日增多6.9天,暴雨日增多4.3天,大暴雨日增多0.7天,中雨日减少75.4天;而省内站平均雨日减少7.6天。云南省年降水量有减少的趋势,减少量是每10年全省平均减少15.3mm;大雨量、暴雨量和大暴雨量稍有增多,但变化趋势不明显;而小雨量、中雨量有较明显的减少趋势。
  • 摘要:根据1951~2007年华东地区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在利用连续小波变换对华东降水、气温与副高指数的时频变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交叉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华东近57年气候变化与副高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华东气候要素与副高指数距平序列中都存在着不同时间尺度的周期分量,并且各周期分量的强度是不同的。其中以2~8年尺度的年际振荡较为明显,10年以上的年代际变化以1980年为突变点。
  • 摘要:根据1951~2007年华东地区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年、月气温的57年趋势变化,发现近57年来年平均气温有明显增温趋势,而逐月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与年平均气温不同,在初春、深秋到冬季有明显增温,夏季8月有降温现象;降水变化不如气温变化显著,总体上,降水量变化位相略超前于气温变化。在季度尺度上,冬季增温最明显,春秋次之,夏季最少,且在降水较明显的夏季,旱涝与气温变化有显著的对应关系。
  • 摘要:利用重庆1961—2006年31个站逐日最高温度资料,从中统计出年极端高温发生频次、年极端高温强度、年极端最高温度,分析了它们近46a来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近46a来重庆年极端高温发生频次呈东增西减的趋势,但增加/减少趋势并不显著。年极端高温的强度和年极端最高气温均在不断增强。年极端高温发生频次的增加对于重庆区域增暖的响应最显著,而年极端最高温度的升高比年极端高温频次的增加对重庆区域性增暖的响应偏弱,但又比年极端高温强度的增强对重庆区域性增暖的响应程度要偏强。
  • 摘要:利用黑龙江省61个站1961-2006年冬季平均气温观测资料,首次采用月平均气温权重系数法确定了黑龙江省“冷”“暖”冬的标准。分析了黑龙江省“冷”“暖”冬的气候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冬季普遍增暖,在1980年以后呈明显变暖趋势,冬季平均气温、冷暖冬权重系数指标、暖冬指数的气候变率分别为0.568℃/10a、0.667℃/10a、13%/10a,冬季平均气温和暖冬指数的气候变率均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2月增温最明显,增温幅度为1.101℃/10a,其次是1月份,增温幅度为0.607℃/10a。大兴安岭北部、三江平原东北部冷冬年少暖冬年多,小兴安岭、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三地交汇带冷冬年多暖冬年少,黑河西部、齐齐哈尔、大庆一带冷冬年和暖冬年都偏多,属于气候敏感区。1961-2006年冷暖冬权重系数指标的气候变率多在0.4℃-0.8℃/10a之间,大、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一带以及松嫩平原局部的气候变率>0.7℃/10a,松嫩平原大部在0.6℃-0.7℃/10a之间,三江平原东北部、哈尔滨部分市县的气候变率<0.6℃/10a,总体来看,冬季向暖的趋势山区大于相对较湿润的平地。
  • 摘要:基于2000年2月到2001年12月的GIMMS-NDVI、VGT-NDVI和MODIS-NDVI数据,本文分析了此三类NDVI对若尔盖湿地植被变化响应方式的差异性及在该区植被变化监测研究中的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三种遥感数据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传感器光谱特征是造成数据间差异的主要原因;MODIS、Vegetation传感器具有红光波段对叶绿素吸收敏感,近红外波段剔除了强水汽吸收带,空间分辨率高等优势,加之MODIS-NDVI和VGT-NDVI合成法包含有全面而有效的大气纠正处理,使得MODIS-NDVI和VGT-NDVI对若尔盖植被较GIMMS-NDVI敏感,较适宜于该区植被变化监测研究。但由于该三类NDVI数据并无显著差异,且GIMMS-NDVI具有时间序列长这一MODIS-NDVI和VGT-NDVI无法比拟的优点,因此其在该区植被的长期连续监测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摘要:采用1961~2000年新疆12个探空站逐日观测资料,利用经过5点平滑处理的曲线趋势对比和线性相关的研究方法,分析了40年来12个探空站边界层、对流层、对流层顶和平流层从2m和850hPa至10hpa的探空标准层各层的温度变化趋势;分析了对流层和平流层各典型层间的相关关系;分析了年际温度距平的垂直分布;并用Mann-Kendall方法进行了突变检验。研究表明:新疆平流层以1980年代初为界,之前温度升高,之后温度降低,曲线呈“∧”型;与之相反,对流层温度经历先降后升变化,曲线呈“V”型,两层温度表现为反位相变化趋势。其中30hPa和300hPa温度、50hPa和400hPa温度均达到0.05的显著水平负相关。对流层顶的200hPa、250hPa两个层次温度变化平稳。新疆年代际垂直方向温度分布特征1970年代整层均为负距平,1980年代对流层为负距平而平流层为正距平,曲线呈现镜像“S”型;与之相反,1960和1990年代对流层为正距平,平流层为温度负距平,曲线呈现一个上下一致的“S”型。则30hPa、50hPa和70hPa温度在1980年代初发生由升转降的突变;250hPa温度在1980年代初,500hPa和700hPa在1987年,2m在1973年均发生由降转升的显著突变,显著水平达到0.01。
  • 摘要:以Z指数≥1.00为大涝年,宿州市大涝年序列即1954年、1956年、1963年、1965年、1974年、1979年、1996年、2003年、2005年、2007年。这10个大涝年相邻两年间相差最小为2,最大为17a,变化幅度较大,不适宜用传统GM(1,1)模型进行预测。本文应用改变背景值的中心逼近式GM(1,1)模型,通过调整m值提高模型精度,建立宿州大涝发生年份的GM(1,1)预测模型。模型精度随m值增加而增大,m=6时达到最高值,以后随着m值的增加有微小下降,但模型精度仍传统模型精度提高许多。模型精度高并不意味接近预测数据的数据值拟合精度高,选择m值时除了考虑模型精度,还要考虑接近预测数据的拟合值大小。m=17的GM(1,1)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比传统灰色GM(1,1)模型提高了14.3%,同时对2005年后的第一个大涝年2007年的拟合值与实际吻合,因此我们选用m=17时的模型作为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仅是从灰色预测方面为大涝年发生年的预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我们还需要结合其他方法作进一步预测。
  • 摘要:根据1959—2004年(12月到次年3月)逐月大气环流特征量资料,运用基于Fisher准则的两组判别分析方法,预报安徽宣城夏季降水量。结果表明,历史拟合率高,在预报业务中具有实用价值。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